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张宁

第一部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简介

一、基本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essential drugs or medicines)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是指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宜的剂型,其价格是个人和社区能够承受得起的药品。我国对基本药物的定义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基本药物的制定对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满足广大消费者基本用药需求、引导公众合理用药、指导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障基本药物的充分提供也是基本卫生保健的要素之一。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其成员国倡议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使其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得到基本药物,以降低医疗费用,并促进合理用药。按照我国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整体设计,基本药物制度的内容应包括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遴选调整、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以保障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并合理制定基本药物价格及零差率销售、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和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7个基本政策框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仅仅是出台一项药品目录,而是通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一系列政策,采取综合治理的手段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二、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情况及其意义

1.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情况

中国政府从1979年开始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行动计划,80年代初出版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遴选基本药物,到2004年为止,基本药物目录共进行了五次调整,但由于以往重目录轻制度的原因,使得基本药物目录并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直至2008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在政策方面明确了方向。其后,200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具体提出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之一就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09年8月18日《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标志着“新医改”提出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启动。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2010年版)以及《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等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相关的配套文件和政策,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并趋于完善。

按照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的时间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30%的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利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第二步: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第三步: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

通过统筹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定价、使用、报销等各个环节,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片面的追求高额利润的状况,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通过严格企业和药品准入,加强质量监管,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通过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和落实医保报销政策,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保证医疗质量,促使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形成合理用药习惯,控制药费增长过快,降低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在“以药养医”体制下由于消费者药品知识普遍缺乏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从源头上堵住虚高药价,使基本药物零售价格有所降低,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点生产、统一价格,消除药价不合理的根源管住药价的“上游”。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手段,减少和压缩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对“中游”进行疏导。通过对各级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的比例进行限定和监管,控制药品最终的价格,治理好药价虚高的“下游”。基本药品目录制度实施后,根据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初步测算,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基本药物,价格上至少便宜25%。这其中包括由于国家出台零售指导价、各省通过网上集中招标采购,使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的约10%,以及基本药物在基层实行零差率销售而取消的15%的药品加成。

基本药物零差率使得基层医疗机构走上了回归公益之路。以前基层医疗机构偏离应有的功能定位,不顾条件超范围执业、超能力接诊、超范围创收;医改后基层医疗机构被赋予新的功能定位,重点做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第二部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工作

一、已开展的大量工作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并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从2008年至今已经在“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1.2008年,卫生部成立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司,在与有关部门协调的基础上着手开始制定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及与其相配套的相应文件。

2.2009年,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