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_伍长南

合集下载

22900912

22900912
心 包 括 河 北 的 京津 冀 经 济 区 ; 以沈 阳 、 连 、 尔 滨 、 大 哈
长春为中心的东北 经济 区: 以武汉 、 郑州 为中心 的中 部经济区; 以重庆 、 成都等城市为中心的成渝经济 区; 以西安、 兰州为中心 的关中经济 区; 以乌鲁木齐 为中 心的西部生态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 ( 福建周边 经济区发展动 向 二) 福建周边的主要经济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 角、 中部地 区和台湾地区, 这些经济区域的发展, 对福建 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影响最大、 最直接。
奉交执笔 l 郑皮昌、 组长南、 蔡雪雄 汪化井、 盖东炎
11 4
维普资讯 http://www.Hale Waihona Puke
《 福建论坛 ・ 人文社会科学版》20 年第 1 期 06 O
速 ;0 9年代末,实施 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2 世纪 l
后, 国家 又 先 后 提 出 了振 兴 东 北 老 工 业 基 地 、 部 崛 中 起 等 区域 发展 战 略 。十 六届 五 中全 会 , 出 了 “ 中 提 东 西互 动 ” 的区 域 协 调 发展 战 略 , 我 国 由 东 向西 分梯 对
维普资讯
《 高建论 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 年第 1 期 06 O
东 西 动 略 下 海西 发展 位 究 中 互 战 视角 的 区 定 研
口 《 十一五” “ 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 定位与发展进程若干问题研究》 课题组

薹: 海峡西犀经济 区的发展 定位 应呼应十六届五 中全会“ 十一五” 划建议 中提 出的“ 规 东中西置动” 战
黻入到 海峡西 岸经济 区中。福 建要确 立以“ 越海峡 、 跨 国际中转 . 打通 中部、 界崛起” 边 为核 心的“ 东出西进” 战 略I 跨越海峡 。 打好海峡牌 ; 发挥海的优 势, 建设 国际中转港 。 推进 国际化 。打通 中部 。 突破 山的阻隅。 向江西、 湖

“海西”新蓝图

“海西”新蓝图

引起 强 烈反 响 。 海 峡 西 岸 经 济 区 由 大 的鼓 舞 ,也对两 岸的和平 发展开 意义 :一是 有利于抓住 当前j
省 际发 展 思 路 提 升 至 全 国 区域 经 济 启一个新 的篇章 。应 该说这几 年两 岸和平发展 的有利时机 ,加
发 展 布 局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战 略 决 岸关 系在 曲折 中前 进 ,最近 两年迎 经济合作 ,促进共 同发展 。j 策 ,对 福 建 海峡 西岸 经 济 区建 设 有 来 了 比较好 的发展 ,重大 的转 机推 岸有较强 的互补性 和进行产
什 么重 大而 现 实的 意 义 ?
动 了两 岸的发展 。在这个发 展的过 的需求 。 目前 ,台湾 已成 为


正 :海峡 西岸经ຫໍສະໝຸດ 区经过 程 中 ,在 比较福建 的经济 ,来建设
大 进 口市 场 ,第 四大 贸易
了五年运作 ,现 在作为 国务院 的文 好 台湾的祖籍地 ,来让我们 的战略 特别是两 岸三通后 ,加 快海 f 件把它肯定下来 ,应该说 我们地方 地位提升 。
★严 正
伍 长 南 林

钟 岷 源 张

主 持 人 : 人 民政 坛 》 者 张 《 记

嘉 严
宾: 正 : 建 省 社 会 科 学 院教 授 福

红 : 建 省 委 党 校 产 业 与 企 业 发 展 研 究 院副 院 { 福 经 济 学 部 副 主 任 、 授 教
伍 长 南 : 建 省 社 会 科 学 院 经 济研 究 所 所 长 、 究 员 福 研
《 民 政 坛 》 《 干 意 见 》 对 么发展 。这一次 国家是从 全 国宏观 展所 形成 的经济梯度 ,通过 我省南 人 : 若

智能制造背景下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智能制造背景下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ma n u f a c t u i r n g d e c l i n e d g r a d u a l l y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a n d a s a r e s u l t , s o me i n t e l l i g e n t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a n d u p ra g d i n g o f t h e ma n u f a c t u in r g
Ab 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e ma i n d e v e l o p e d c o u n t r i e s b e g i n t o r e p o s i t i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d o me s t i c
i n d u s t y r i s n e c e s s a y r a n d u r g e n t .T h e a r t i c l e i f r s l t y a n ly a z e s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o f m a n u f a c t u i r n g i n d u s t r y i n F u j i a n ,b o t l t e n e c k s o f
重 大 挑 战 和 新 的历 史 机遇 。作 为 制 造 业 大 省 之一 , 福 建 省 传 统 制造 业 的 比较 优 势 呈 递 减 之 势 , 智 能 化转 型升 级 势 在 必行 。文 章 分 析 了 智 能 制 造 背景 下 福 建 省 制 造 业 发 展 的 现状 、 智 能 制 造 存 在 的瓶 颈 , 并 提 出 制造 业智 能 化 转 型 升 级 的对 策 建 议 。

“十三五”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十三五”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1 5 0亿元 。节能环保产业方面 , 在 电除尘 产品技术方 面 已经 形成 了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脱硫 、 除尘 和气力输送为 主的三
大体系 ; 在有机废气 和废水膜处 理技术 方面 , 已经达 到 国内
技公司的膜 分离 等技术 已达到 国内领先水平 。 二、 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 的主要问题
制高点 、 提高产业国际竞 争力 的关 键 ; 更是优 化调整 产业结 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根本途径 。


福 建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发 展 发 展 现 状
1 、 产业 整体进 入加 速发展期 。近年来 , 福建 战略性新兴 产业快速发展 , 产业产值 和增加值增 幅均 高于全省规模 以上
硅浇铸及切 片, 再到晶硅太 阳能 电池片及 电池组 件生产 的晶
地, 初步形成了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脱硫 除尘技术 体系 , 其 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 平 ; 福 建新大 陆环保紫外 C技术 , 三
达( 厦 门) 环境 工程 、 绿创 ( 厦 门) 科技 和厦 门市威士邦 膜科
体硅太 阳能 电池 产业 集群 。到 2 0 1 4年底 , 福 建 已有 1 2个 L E D和光伏 产业专业 园区 , 企业数量超 过 1 5 0家 , 产 值超过
1 、 产能 、 产量迅猛增 加 , 但 行业 、 企业 利润率 明显 下滑 。

方面 , 由于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相对较高 的预期行业 同行领先水平。在市政污水消毒领域 , 福建企业 已经 占有 全 毛利率 、 较低 的行业 进入 门槛 和广 阔的潜在 市场 , 并 且在 政 国5 0 %以上的市场份额 。生物 医药产业方面 , 目前福建已建 策强有力的支持下 , 越来越多的企业 和资本竞相进入相关 行

产业转型升级与金融结构选择:理论与实证

产业转型升级与金融结构选择:理论与实证

是, 针 对我 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与不 同金融结构选择之
四、 模 型 与 实证 检 验 ( 一) 数 据说 明和 模 型 构 建
间的路 径选择 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 究却鲜有学者 问津 。 这为我们 的研究提供 了一个难得 的视角。
以上这些 的研 究始 于 2 0 0 8 年 的美 国次贷 危机 。 的重 要性 以及 可行 的路径选 择提供 了有 益 的探索 。但
※ 本文是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经济控 制力的高端服务业 集聚研 究” ( 7 1 0 0 3 0 2 8 / G 0 3 0 4)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由广东外语外 贸 大 学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硕 士研究生 肖字完成。
参与 国家分工 的重要性 。其次 , 从发展加工贸易的利益 , 更 为具体 , 认 为两类 权益性金融渠道 的发展对 国家创新
如增 加 出 口国的外 汇储 备 、 解 决就 业 、 引进先 进技术 等 能力 的提升产生了正 向影响 , 而银行信 贷扩 张则 表现 为
角度 ,提 出贸易 可 以促进一 国的产业 转型升 级 的观 点 负向影 响。 ( B e mh o f e n , 1 9 9 9 ; K a n d o g a n , 2 0 0 3 ; L i o y d , 2 o o 4 ) ) 。而 国内


引 言
伍长南 ( 2 0 0 9 ) 以国际金融危机 为背景 , 经过对 福建 经济
产 业结 构转 型升 级是 近期政 策层 和理论 界 的热点 数据 的调研 , 提 出了要加 快产业 结构 调整 步伐 , 促 进 企 话题 之一 。这有两 方面的原 因 : 其一, 从外部原 因来看 , 业转型升级 的政策建议 , 但并 没有提 出具体 的升级路 径 美 国后 金融危机 时代 的制造业 回流 , 以及东南 亚其他 国 与方 向。 家 和地 区较低 的成 本优 势给 国 内外 向型企 业带来 的竞 其次 , 关 于产业结构转 型升级 的路径选择 。毛蕴诗 、 2 0 1 2 ) 根据 资源基础观 和权 变理论 , 在 整合微 笑 争压力 ; 其二 , 从 内部原因来看 , 在历 经 了三十余 年的发 郑奇志(

产业转型升级与金融结构选择:理论与实证

产业转型升级与金融结构选择:理论与实证

产业转型升级与金融结构选择:理论与实证摘要:产业转型升级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本文通过构建V AR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

结果发现:银行融资市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最大,证券融资市场次之,保险市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最小。

这反映了我国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的特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融资需求的资本市场仍然不够发达等特征。

关键词:转型升级;金融结构;V AR模型;脉冲响应一、引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近期政策层和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从外部原因来看,美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制造业回流,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低的成本优势给国内外向型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其二,从内部原因来看,在历经了三十余年的发展之后,我国GDP总量迅速跃升,传统的粗放型、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实际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众所周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协调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助推剂和发动机的角色。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研究不同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寻找更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结构组合,更好的发挥金融的引导和助推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金融结构选择问题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

产业升级问题的早期研究主要是从要素禀赋理论出发,首先阐释了一国参与国家分工的重要性。

其次,从发展加工贸易的利益,如增加出口国的外汇储备、解决就业、引进先进技术等角度,提出贸易可以促进一国的产业转型升级的观点(Bernhofen,1999;Kandogan,2003;Lioyd,2004))。

而国内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始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福建省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福建省必须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链水平,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下面是一些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加强科技创新。

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创新中心和实验室,提供创新资金和税收优惠。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政府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

企业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改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

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应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政府应制定政策,引导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发展高端制造业,加强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

加强产业协同,形成产业集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整体竞争力。

4.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提供贷款利息补贴,减免税收和减轻企业运营成本。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和咨询,提供市场信息和合作机会,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5.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优化教育体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通过引进人才和开展人才交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福建省从事制造业。

加强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优惠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6.加强合作和开放。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和开放。

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

建立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国际竞争力。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福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战略研究

福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战略研究

数据存储介质 出现问题 , 也会造成历史 信 息 的丢 失 。未 经授权 调用 和执 行程 序 , 用软件技术盗取 有关财会机 密数的 后果 。所以必须定期检查会计软件是否
全 国, 眼发展 , 着 以信息化带 动工业化 、 T:化推进现代化。 . l k 瞄准国内外先进水
— —
财会软件各 子系统 的核算包 含 了 时还 需根据单位 的情况 进行初始设 置。
手T下的所有 岗位 的核算 , 在首次使朋 就账 务系统而 青 ,需要建立账 户体 系 ,
福建发展 现 制造业 略研 代 的战 究


瞄 准 国 内外 先 进 水 平 , 国 内 以

制造业发 达省市 和世界发 达 国家 制造 业为赶超 目标 。紧密结合福建实 际 , 发 挥 域 位 和产业 比较优势 , 找 一条
【l 强. 2李敏 会计 电算 化教 程 【 . 业 结构 , Mj 天 开发新产品 , 改造传统制造业 , 可 不断提 升产业竞争 力 , 高我 嫁接 , 提
津 大 学 出版 社 ,98 19 .
7, 9 . 11 7 】9
省综合经 济实力 , 是一个科 学 、 重大 和 以较好 地优化产 品结构 、提高 产品质 量 、较快地缩短我省制造 业与省外 、 国
学 术 纵 横
算 机软硬件系统 m现 问题 , 小则使 当 日 或 一段时间 的业务l作 无效 , T 大则导致
整个系统工作瘫痪 和会 计T作 的中断 。
FzA ・UsUoG EG AH NX EH zN HN
设社会的物质基础 。 新世纪福建制造业 发展要坚持正确战略指导思想 . 即要坚 持 以“i =个代表” 重要思 想为指导 , 全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 , 立足福建面 向东南和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近年来,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

然而,日趋加剧的国际竞争,也使福建省制造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福建省不可回避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对策:一、培育高端制造业福建省应该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力度,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等手段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在高端制造业上下功夫,可以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从而增加企业盈利和税收贡献。

二、鼓励企业进行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福建省应该积极鼓励本地制造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向品牌建设提供支持。

通过品牌战略,制造企业可以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优势地位,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发展智能制造福建省应该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将制造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通过智能化生产、ERP和MES系统的应用等手段,可以将生产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福建省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福建发展。

培养本地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建立制造业人才库、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加本地人才的数量和素质。

五、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福建省应该倡导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区域协同发展,鼓励企业之间进行产业链合作、供应链合作等。

通过搭建优秀人才资源、技术合作和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平台,可以推动制造业产业高效、有序、健康地发展。

总之,福建省制造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同时企业也需要有创新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福建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傅灿坪
【期刊名称】《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年(卷),期】2024(14)1
【摘要】通过调查福建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福建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傅灿坪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5
【相关文献】
1.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科技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2.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3.淮安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路径研究
4.福建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5.税收视角下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着力提升福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着力提升福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作者: 严正 伍长南
作者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
出版物刊名: 发展研究
页码: 5-8页
主题词: 福建 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财政收入 就业问题 战略管理
摘要:福建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民营经济自身缺乏竞争力的劣势也日趋显现,已成为制约福建民营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致命"软肋".因此,如何从产权制度创新、技术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人才管理创新、发展观念创新5个方面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做大民营经济规模,做强民营经济竞争力,是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摘要】福建省制造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向智能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附加值。

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企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对策,福建省制造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产业结构,企业转型升级1. 引言1.1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福建省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福建省制造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福建省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首先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企业发展、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也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是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通过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引进优秀人才和鼓励人才培养,提升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

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扶持政策,降低转型成本,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推动全行业向高端发展。

2. 正文2.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推动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为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首先应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造。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摘要:作为制造业大省之一,福建省传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呈递减之势,智能化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文章重点分析了福建省“十二五”期间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瓶颈,给出福建省“十三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福建省一、制造业现状作为制造业大省,福建省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中地位举足轻重,其中多个产业在全国比重都排在前列,如机械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纺织冶金建材业。

但总体上企业规模不大,以家族企业、私人企业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国企、央企较少。

福建省制造业水平总体较低,按最新企业划分方式,多数企业仍处于工业2.0阶段,进入工业3.0的企业尚少。

2017年福建省工业总值12231.2亿元,比2016 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三,增度较上年降低百分之一点五。

其中,大型骨干企业的贡献力度大,大型骨干企业工业增加值为9321.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百分之八十七点八,较2016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三。

在大型骨干企业中,轻工业、重工业分别增长百分之六点五、百分之七点九。

全省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分别为石化、机械、电子,共完成工业产值4322.1亿元;全省新兴产业完成工业产值2936.7亿元,占全省国民经济比重为百分之十三。

2017年泉州、福州、厦门等三地营收量占全省的百分之八十一点三,同比,泉州增长了百分之十三点五、福州增长了百分之九点七、厦门了百分之六点八。

福州在金融、证券业方面占有比较大的优势,泉州优势主要在传统制造业、加工业方面,而厦门则在第三方服务业方面有良好的基础。

二、福建省“十二五”期间制造业发展存在瓶颈1. 科技资金投入占GDP比重偏低,创新水平不够。

2017年研发支出三百五十六亿元,科技资金投入占全省GDP比重为百分之一点三六,低于全国百分之二点三的水平,与浙江、广东两省研发资金投入占GDP比重为百分之二点七、百分之二点九相比,偏低较多。

2017年福建省规模以上企业共有一千三百二十一家研发机构,占企业总数百分之六点三;十八万五千研发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为十六万三千人,占百分之八十三点四,低于全国六点七个百分点。

老树发新枝_传统产业突破有道_谢贤伟

老树发新枝_传统产业突破有道_谢贤伟

福建日报/2014年/10月/12日/第001版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福建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哪些困难、转型升级路径在哪里?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我省部分专家学者,请看他们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脉问诊”——老树发新枝,传统产业突破有道本报记者谢贤伟林侃方炜杭什么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界定是相对而言的。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别的产业都可以算作传统产业。

来自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38个产业集群中,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有7个,基本上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并具备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伍长南说,福建工业在全国真正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虽增长较快,但尚未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省经信委副巡视员兰文告诉记者,去年,全省实现纺织产业产值4120亿元,居全国第5位;轻工产业产值11230亿元,居全国第6位,71个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数的39%;建材产业产值2502亿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建陶产业高居全国第一。

在出口方面,今年1至8月,全省服装出口724.8亿元,同比增长4.6%;鞋出口499.4亿元,同比增长7.2%。

这两者的出口总值,占到了全省出口总额的1/4强以上。

“实践证明,不管是历史、当下还是未来,传统产业都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当之无愧的主要动力。

”专家们表示,福建绝不能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也并非没有发展前景,关键是要走转型升级之路。

困难叠加,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矛盾凸显“传统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不容回避。

”福建省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认为,经济发展大环境好的时候,这些都会被掩盖在暗处,但当经济发展步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后,这些矛盾就会集中爆发,对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黄茂兴认为,首先,要从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上去分析。

加快福建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

加快福建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

作者: 伍长南[1,2];徐颖[1,2]
作者机构: [1]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1;[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出版物刊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38-4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新型城镇化;福建特色;以人为本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3年12月召开的福建省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领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五位一体、四化同步、三群联动、城乡统筹、山海协作,走具有福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竞争力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2010R 0029)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伍长南,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福建省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伍长南摘 要:国务院2009年公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发挥自身优势,立足现有制造业发展基础,加强两岸先进制造业对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关键词: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新增长区域中图分类号:F 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488(2011)02006706 一、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 先进制造业是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制造业,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的技术先进性与总量规模性,具有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创新能力强等产业特征。

所谓技术先进性,无论是主导产业、高新产业或传统产业,均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先进性和管理先进性。

所谓总量规模性,是指制造业的要素集聚能力比较强、产业规模总量比较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比较高。

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指先进制造业大量集聚、主导产业竞争优势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集聚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拥有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带动力的区域。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福建工业增加值以每年超过13%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据“半壁江山”。

分行业看,先进制造业内部各行业全面增长,主导行业、高新产业增势良好。

2010年福建省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8.8∶51.2,重工业比重较2009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全省37个工业大类行业均实现增长,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有34个行业,其中20个行业增速均为20%。

1.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基础。

2008年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61亿元,比2007年增长17.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378、682、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20.4%和12.1%。

2010年全省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04.32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6.4%,比2009年增长26.3%,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32.6%,机械装备产业增长26.8%,石油化工产业增长21.3%,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长水平,三大主导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45%,拉动全省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

2.传统产业集群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支撑。

福建省传统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省34个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工业产值507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40.6%,其中产值超100亿元以上有15个,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五位,制鞋业已成为全国三大产业基地之一。

2010年全省3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2723.48亿元,比增21.8%,其中,增加值超50亿的产业集群有21个,泉州纺织、鞋业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达405.9亿元和321.88亿元;厦漳视听、福州汽车及零部件、福安电机电器、厦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8%、58.2%、38.1%、31.3%,产业集群的辐射力、竞争力明显增强,带动工业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引擎。

200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490亿元,比增18.2%,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1.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3.8%,光电产业、平板显示、电子元器件等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品牌效应逐步提升。

2010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91.97亿元,比增28.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8.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3.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①。

4.台湾制造业转移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

闽台制造业已形成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对接格局,特别是承接台湾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化等产业转移,推动与台湾大型企业集团对接,吸引了台湾友达光电、冠捷电子、灿坤集团等一批大企业投资,四个台商投资区共引进台资企业713项,合同利用台资72.6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56.8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7.62%、38.65%和44.79%,成为对台制造业合作的重要基地。

2010年全省吸收港台合同外资69.45亿美元,比增40.6%,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额比重达94.2%,比2009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来自台湾的合同外资增长107.3%,实际利用台资44.95亿美元,比增3.2%,占全省实际到资总额的达77.5%②,比2009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二、福建省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路径与重点 目前,福建省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省内不同地区差距大。

与发达国家、东部发达省份相比较,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中仍存在若干薄弱环节。

为此,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分工合理、区域错位发展、产业集群优化、要素集约利用的发展格局,构筑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

(一)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路径 1.向重化工业转型。

充分发挥福建省港口资源优势,着力构建重化工业产业链,提高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的自给配套能力,发展科技先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2.向集约经济转型。

围绕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核心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集群布局。

3.向创新驱动转型。

加快调整要素投入结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核心技术培育,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技术,实现制造业从引进技术、模仿加工向引进再创新、自主创新转变。

4.向绿色低碳转型。

把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产业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节约集约、环境友好转变。

5.向“两化”融合转型。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两化融合公共平台、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及推进应用示范。

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以信息技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二)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重点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要着力提升产业对接集中区发展水平,按照“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市场运作”原则,强化产业对接集中区发展规划,促进专业园区成为推进两岸产业集聚的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加大产业对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低消耗、高收益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新型工业化典型示范区,注重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引导同类产业和关联企业在产业对接集中区内集中连片布局,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增强对接集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加快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功能。

电子信息产业以福厦沿海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及国家级信息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级海峡软件产业基地,提高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水平。

石化产业形成以炼化一体化为龙头,上中下游配套合理、竞争力强的湄洲湾、漳州古雷石化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三都澳溪南半岛工业园区、福州江阴石化专区、泉港“台湾石化专区”建设。

装备制造业要建设好福厦汽车产业集中区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加快形成厦门湾、湄洲湾、闽江口、三都澳、东山湾等修造船集中区,做大厦门、泉州飞机维修基地,推动龙岩、泉州、三明、南平、福安、福清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精密铸锻件、电工器材、中小型电机生产,形成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特色装备制造基地。

冶金产业要建设福州、厦门、漳州、龙岩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集群、三明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南平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上杭铜加工、长汀稀土产业基地。

纺织服装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泉州纺织服装、长乐纺织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三明、南平、长汀等纺织产业集群。

轻工业要培育发展食品、制鞋、塑料、工艺美术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集群。

建材产业要发展南安石材和水暖器材、泉州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特种玻璃产业基地。

林产工业要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加快莆田秀屿木材加工区建设,形成林产品深加工基地。

(三)先进制造业基地布局重点 2009年7月29日,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对产业集中区推进两岸产业对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要加快产业对接集中区建设。

加快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沿海一线产业集中区建设,培育发展闽台产业对接专业园区,促进两岸产业对接进一步集聚、提升。

重点推进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立泉州、漳州等台商投资区,促进台商投资区、各类开发区整合,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二是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

发挥福州、厦门国家级高新区的作用,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二次创业和整合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建成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成为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载体。

具体产业对接集中区发展布局是:以沿海交通干线枢纽为依托,加快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沿海一线产业集中区建设,形成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环湄州湾、环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古雷)以及沿闽江流域、九龙江流域(南平、三明、龙岩)产业对接集中区的发展,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布局。

1.环三都澳产业集中区。

依托三都澳经济开发区、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闽东物流集散中心,构建以船舶、石化和钢铁工业为重点产业的漳湾—赛江—溪南重点产业集中区,主动对接台湾制造业,加快发展能源、冶金、机械、船舶、石化、风电设备等产业,鼓励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以环三都澳区域开发为核心,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重化工业布局向沿海转移机遇,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争取在环三都澳等区域布点建设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先进的大型临海产业项目,着力培育临海重化产业集群,形成漳湾片区、赛江两岸、溪南半岛和沙埕湾四大临海工业区块,使临海产业成为推动宁德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2.闽江口产业集中区。

积极有序推进开发区、投资区扩区升级,加快榕台产业深度对接,促进形成闽江口产业对接集中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冶金、纺织、船舶修造等支柱重点产业,加快工业经济向江阴、罗源湾两大港区为重点的“南北两翼”集聚,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