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下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乡村振兴下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文化产业;产业形态1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乡村振兴需要文化给予支撑和引领,同时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紧抓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

1.1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1]。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

国家对乡村振兴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给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1.2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意义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是推进文化惠民、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工程。

一方面,我国乡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少,农民收入低,导致农民无法过上体面的生活。

各方面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仅仅依靠传统农业无法致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加快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拉动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乡民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乡民收入的稳定性、解决农村就业问题,也有利于推进乡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另一方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物质生活已较为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做到乡村物质财富增长,更要做到乡村精神文化充实。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当地的文化供给能力和水平,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扩大乡民的文化消费,丰富乡民的精神世界。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整合文化资源。

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习惯、历史遗迹等文化资源,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类和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2. 培育文化产业人才。

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可以通过培训课程、讲座等方式进行培养和教育。

3. 创新经营模式。

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适合乡村特点的经营模式,如“公司+农户”、“合作社”等形式,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4. 打造品牌效应。

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宣传推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同时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和展览,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

5.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文化产业。

6.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视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让更
多的人了解并喜欢这些文化遗产,从而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7. 加强产业链建设。

要注重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包括上游的内容创作、中游的制作和营销、下游的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8. 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乡村文化产业可以与农业、旅游业、教育业等其他产业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涉及资源的整合、人才的培育、经营模式的创新、品牌的打造、政策的支持等多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在当今时代,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如何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乡村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艺术等元素。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乡村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

许多传统的技艺、习俗逐渐被遗忘,年轻人纷纷离开乡村,导致乡村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同质化现象,也使得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受到威胁。

要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首先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

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故事,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宝贵财富。

通过走访老人、查阅资料等方式,将那些即将消失的传说、典故记录下来,让后人能够了解乡村的过去。

同时,要加强对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如古老的建筑、桥梁、碑刻等。

这些物质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教育在乡村文化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开设与乡村文化相关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家乡的文化,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民俗展览、传统技艺比赛等,吸引村民参与,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热爱。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乡村的美景、美食、民俗等,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文化。

还可以将乡村文化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品,如手工艺品、文化纪念品等。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将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乡村文化,如参与农事活动、学习传统技艺等。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村民的收入,还能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乡村文化的创新还需要人才的支撑。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投身乡村文化建设。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新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农村的发展。

然而,乡村也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则是促进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切入点。

一、挖掘农村文化资源的潜力农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这些是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挖掘这些资源,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产品,丰富农村市场的供给。

比如,可以组织专门的文化调研团队,深入田野,记录乡村的方言、民谣、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整理成书籍、音像制品等,展示给公众。

二、创建乡村文化品牌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可以打造独特的乡村文化品牌。

比如,某地有着独特的风景,可以将其打造成特色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可以通过推广当地的乡土文化,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创建乡村文化品牌不仅可以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还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区农村有很多传统手工艺技能,比如木雕、剪纸等,在现代社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需求。

可以建立农村文化创意园区,为农民提供展示和销售手工艺品的场所。

这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艺,还可以培养农村居民的创意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和培训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限制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的文化教育和培训尤为重要。

可以组织专业的文化培训机构,提供音乐、舞蹈、美术等文化课程,培养农村居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加强农村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

五、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可以通过搭建农村文化网站或农村文化手机应用程序,打造一个集展示、交流、交易于一体的平台,将农村文化推广到更广大的受众。

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农村文化,提高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与措施

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与措施

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与措施一、背景介绍当前,乡村振兴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制定合适的发展路径与措施,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繁荣。

二、发展路径1.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民运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同时,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村的科技创新能力。

2.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

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

3.乡村旅游业发展:挖掘乡村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留在农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建设:加强道路修建和交通改善,缩小城乡交通落差,提高农村交通便利度,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

2.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足够的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

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乡村居住和工作。

四、土地制度改革1.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土地的有序流转,集中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受到保护。

2.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加强农民对土地的稳定性和可支配性,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3.土地经营理念的转变:鼓励农民借助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金融支持1.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加强乡村金融机构建设,改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为乡村经济提供金融支持,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2.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研发适合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的贷款、投资和风险管理需求。

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3.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六、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农业发展: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环境。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一.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的人口流失和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压力。

为了加快乡村现代化进程,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了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乡村文化的概念、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及其发展路径等方面,分析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二. 乡村文化的概念乡村文化是指在乡村地区形成并代代相传的营造方式、建筑风格、住房文化、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物品制作等方面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是农村社会生活的精神和文化表达形式。

三. 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乡村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社会和生态效应。

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乡村文化产业,中国还存在一些差距,如产业规模、品牌效应和产业链条尚需进一步提升。

四. 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优势1. 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资源中国乡村文化地区广阔、文化资源丰富。

这些文化资源可以被挖掘、保护、传承并发展成产业,既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需求,也是资源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2. 产业发展的潜力大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大大提升乡村经济的综合效益。

一方面,乡村产业化发展可以就地取材,整合资源,增加产业链的价值;另一方面,乡村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地方多元化经济的发展。

3. 可以实现城乡资源优势的互补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有机将城乡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挖掘农村地区的文化、人文、自然资源,促进城乡经济互补发展。

五.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径1. 挖掘文化资源,实行“文化+旅游”模式通过挖掘农村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农村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并整合当地旅游、文化等各种资源,推出全方位、多元化的文旅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2. 发展新型乡村电子商务网络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创新本地化直接采购供应链,为乡村特色农产品打造线上销售渠道,以“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乡村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1. 内容概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回顾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及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明确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从政策、产业、人才、市场等方面分析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探讨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基础。

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成功案例,提出一系列推动我国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析,为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1 研究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亟待加强。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于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其次,探讨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地位;然后,研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1.2 研究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

文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前景

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前景

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乡土文化逐渐受到冷落和忽视。

然而,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其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繁荣和人民幸福,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前景。

一、农村乡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乡土文化是指在乡村地区形成、扎根和发展的文化,它包含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样的元素。

农村乡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丰收、家庭、乡土情感的感悟,是农村生产、生活和价值观念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农村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

挖掘农村乡土文化有助于激发农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传承乡土文化的现状与问题然而,当前农村乡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乡土文化的衰败和传承断裂。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乡村一辈子耕耘的土地被抛弃或者转让给企业,传统的农耕习惯逐渐消失。

此外,电子娱乐产品的普及也让年轻一代对传统的农村文化失去了兴趣。

三、挖掘农村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农村乡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通过挖掘乡土文化,可以加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

农村居民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强,越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自信心,不丧失自我在城市化进程中。

其次,挖掘农村乡土文化有助于培养农村创新人才。

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通过充分挖掘农村乡土文化,可以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农村创新意识的人才,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农村乡土文化的挖掘还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品位。

四、乡土文化的发展途径与策略那么,如何有效地挖掘和发展农村乡土文化呢?首先,应加强对农村乡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深入研究,将其内涵和价值发掘出来,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次,鼓励乡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方面,也是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传承乡村文化是保护乡土文明、培养乡村精神的重要途径。

可以组织乡村文化节、非遗传承培训班、文化讲座等活动,激发农民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参与。

同时,加强对乡村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等方面的保护和振兴,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吸引力。

其次,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不能仅靠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宣传,还需注重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可以通过开办乡村文化艺术品展览、举办乡村音乐会等方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乡村的发展,提高乡村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同时,注重挖掘和培育乡村文化特色产品和品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来乡村参观、消费和投资。

再次,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有良好的设施和服务支撑。

可以投入资金建设文化礼堂、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为乡村文化活动提供场地保障和展示平台。

同时,加强对乡村文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意识,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最后,加强乡村文化交流与合作。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国内外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与学习。

可以组织乡村文化交流团赴外交流、学习他国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可以邀请外国文化专家、学者等来乡村考察、研究,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支持。

总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组织、乡村居民和文化从业人员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保护和传承乡村的独特文化魅力,使乡村成为文化的繁荣之地。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题目:新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姓名:王启在我国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规整与要素弥合-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规整与要素弥合-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规整与要素弥合: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摘要:本文在论述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地区差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文化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逻辑路线,并从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建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提升农业文化产业跨区域整合发展的“溢出效应”等方面对农村文化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在城乡文化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牵引力不断增强。

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文化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和自发性发展状态,产业规模、产业层次亟待提升。

实现两者之间跨区域的资源流动与政策体系嫁接,推动优势互补与集成、实现协同发展是优化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布局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地区差异现状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相类似,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依托其良好的区位优势,相对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先发性的体制优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建设了一批农村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初步彰显,文化走出去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村文化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牵引力不断提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山东临沂草柳编织、菏泽农民工笔画、潍坊杨家埠年画等等,在传承传统手艺文化的同时也已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模式。

目前山东手工艺行业有企业4300多家,带动150万农村人口就业,2009年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浙江省从2011年起在生态环境较佳、农家乐发展基础较好、农业产业和乡村文化特色较为明显的区域,扶持建设一批省级“农家乐特色精品示范区”和“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乡镇”,修订农家乐提升发展规划,进一步开发农家乐特色资源。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正文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正文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题目: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学号:专业:指导教师:2014年7月8日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

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这就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展农村文化就必须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两个轮子一齐转,才能推动农村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已趋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民发展经济,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因此,发展农民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文化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只有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农村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

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在联系。

现代城市加速扩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育文化创意人才。

加强乡村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文化、会创意、有技术的人才,为乡村文化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才深入乡村,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

2.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对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古迹等进行保护和传承,确保乡村文化的连续性和独特性。

同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3. 开发特色文化产品。

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如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民俗表演等。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4. 培育文化旅游产业。

将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古镇游、民俗体验等。

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

5.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乡村文化产业与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例如,将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和林业开发中,打造特色农业和林业品牌;将文化创意与畜牧业结合,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畜牧产品等。

6.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等政策红利,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文化产业。

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乡村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依托乡村特色文化 推进文化产业化发展

依托乡村特色文化 推进文化产业化发展
推进文 化改革 ,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 富文化资 村 、龙泉宝剑瓷器文化基 地 、宁波滕头 乡村 民俗 文化 主题旅 源相 匹配 、与建设富强文明的现代化 国家 目标相承 接的文化 游区 、东阳木雕文化 园等 ,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 同 ,取得了
强 国战 略 目标 。这种战略高度 上的认知和布局 ,有 利于促进 很好的经济效益 ,开创了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之先河 。
效 应 的特 色 乡村 文 化 产 业化 发 展 模 式 。 关 键 词 : 乡村 特 色 文化 产业化 发 展 对 策
文化产业作为 2 世纪最活跃的话题之… ,被誉为 2 世纪 的 基 础 l l 。 最具发展前途 的 “ 阳产业” 朝 。为应对未来竞争 的需要 ,各国
3 乡村文 化产 业化 发展积 累 的经验 得到 了市场 的认 同 。
l 村发展 1 农
农业经济
2 1/0 0 21
依托乡村特色文化 推进文化产业化发晨
◎孟 爱 霞
摘 要 :中共 中央和 国务 院从 战略 高度 ,提 出了发展 文化产业 的一 系列战略举措 。农村文化产业作 为重要一环 尚存诸 多
瓶 颈。要 解决问题 必须在 建立全方位 的政府扶持机制 、多元化 的融 资保 障机制和人 才选拔与培养体 系基础上 ,创 建具有品牌
2 费投入不 足 、融资机 制难 以建 立。传统 的城乡二 元 . 经 经济结构 ,导致 各种 资源多流 向城市 ,针对 乡村文化产业 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蕴深 厚 的 乡村 文化 资源 极 具产 业 化发 展 空 间和 前 展的财政投入机 制尚未形成 ,基层县 乡政 府在分税制带 来的 底 景 。在我 国悠 久灿烂 的农 业历史文明长河 中 ,积累 了底蕴深 财政 困难境地 下 ,难 以拿出资金 对乡村 文化产 业实施投 入 。

农村发展中的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中的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中的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传统观念中,农村发展常常被视为农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发展必须考虑到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文化产业在乡村发展中的实践效果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

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全面进步,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包括艺术、娱乐、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等领域。

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为农村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二、文化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文化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贡献。

一方面,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可以促进农村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带动农村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增加农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和生产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三、文化产业在乡村发展中的实践效果文化产业在乡村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以乡村旅游为例,通过开展农家乐、农耕体验等旅游项目,不仅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往农村观光,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的发展。

此外,通过传统手工艺品的创作和销售,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文化产业中,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的困境与挑战然而,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相对薄弱,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再者,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农民对文化产业了解不深,市场竞争激烈,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导致一些文化企业难以在农村立足。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与提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一、文化事业的重要性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体现,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事业的兴盛能够滋养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培育乡土文化农村文化事业的规划应首先注重培育和发扬乡土文化。

通过挖掘乡村历史文化、丰富民间艺术形式,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农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规划还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文化场馆、图书馆、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推广农村艺术教育农村文化事业的规划还应注重推广农村艺术教育。

通过培训农民群众的艺术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丰富农村文艺表演和娱乐活动,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和参与度。

五、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农村文化事业的规划还需深入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农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可以利用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展示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六、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也需要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艺术展演、农耕体验等活动,吸引人们参与,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七、鼓励文化创新创业农村文化事业的规划还应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的文化创新创业。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和奖励机制,引导青年人开展创新型的文化产业,培养一批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企业和创意团队。

八、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还可以在乡村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

文化志愿者可以通过组织文艺演出、文化讲座等活动,向农民群众普及文化知识,提供文化服务,培养乡村文化传承和活力。

九、加强文化产权保护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也需要加强文化产权保护。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关系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关系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关系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而农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动力,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传承乡土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式,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经济增长点。

首先,乡村振兴可以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加强,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将带动乡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比如,农村旅游业因乡村振兴而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特色文化产品和民俗活动提供了展示和推广的平台,推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其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传统的农村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通过挖掘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当地村民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还可以丰富乡村生活,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增强乡村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向纵深发展。

此外,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在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引导和服务的作用,通过出台扶持政策、提供项目资金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式,促进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同时,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

总的来说,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乡村振兴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需求,同时农村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唯有加强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美丽乡村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16字方针的具体内容

乡村振兴16字方针的具体内容

乡村振兴16字方针的具体内容乡村振兴16字方针:产业兴、人才兴、文化兴、生态兴。

产业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要推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特色产业、林果业、养殖业等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人才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要培养和引进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农业科技、管理、营销、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青年企业家,保护本土人才和资本,激发农民的创业创新热情。

文化兴: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要挖掘和弘扬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在文化教育、旅游业、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文化。

生态兴: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环境。

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土地和水资源保护,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打造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绿色发展样板。

乡村振兴是关系到亿万农民福祉和国家整体发展的大事,要准确把握时代使命,注重特色和创新,发挥好各方力量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有哪些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有哪些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有哪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探索有效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础路径之一。

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例如,将新鲜的水果加工成果汁、果酱、果干等产品;将粮食加工成各类食品,如面包、饼干等。

这样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价值,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

同时,鼓励农业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公司+农户”的模式。

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农户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生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发展农业多功能性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农产品的功能,还具有生态、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

充分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向。

生态农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同时,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游客可以参与农事体验、采摘水果、观赏田园风光等活动,增加农民的收入。

文化农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许多农村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如传统的农耕文化、手工艺制作等。

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农产品和旅游项目,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三、推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日益紧密。

农村电商的兴起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

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利润。

此外,农业物流、农业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

完善的物流体系能够确保农产品及时、准确地送达市场;农业金融服务能够为农业生产和农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农业产业园区是实现农村产业集聚发展的有效方式。

乡镇发展的新模式与路径

乡镇发展的新模式与路径

乡镇发展的新模式与路径新时代下,乡镇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乡镇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进程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模式与路径。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智能化建设、社区治理、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增加、资源优化利用和民生改善十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1、文化传承乡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应该加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非遗技艺展示等,增强乡镇居民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可以推动建设乡村文化中心,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2、产业发展乡镇的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之一。

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乡村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可以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乡镇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3、生态保护乡镇应该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建设生态乡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推动农田节水工作。

开展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保护和修复湿地和水源地。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4、智能化建设为了提高乡镇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应该大力推进乡镇的智能化建设。

建设智能化农业生产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田的自动化管理。

在乡镇公共服务领域,可以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5、社区治理乡镇的社区治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有效的社区自治组织,加强居民的参与和管理能力培养。

推动社区共同治理,加强社区安全和环境卫生管理。

通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加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6、人才引进为了乡镇发展,需要引进一批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引导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和技术人才到乡镇就业创业。

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供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增强乡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7、基础设施建设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2014年7月8日
摘要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

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这就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展农村文化就必须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两个轮子一齐转,才能推动农村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正文
一、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意义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已趋明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民发展经济,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因此,发展农民文化的关键在于培育文化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只有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农村文化建设才有生命力。

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

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由此我们可以从狭义上理解为:文化
是人们创造和接受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活动和能力。

因此,文化就有一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产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相同的属性,不仅具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特性,而且相辅相成。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农业、农村、农民一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农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出了一座绚丽夺目的民族文化大宝库,这是我国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取之不竭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源泉。

在此,我们不仅要看到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更应看到文化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价值,以经济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使自己的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还远未形成。

在目前农村仍实行土地承包制条件下,村镇文化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许多自然村连一个文化活动场地都没有,农民普遍存在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

农民文化活动十分贫乏,一些村镇连看一场戏、一场电影的成本费用也无力承担。

而同时,各部门各方面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关注和扶持不够。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

资产规模、营利大小影响着自办文化的规范发展。

目前,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
芽阶段,规模较小,即便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形式,其获得经济利益也较少;
第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

一些吸引社会投资、赞助、捐赠的经济优惠政策和其他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税费减免政策等仍未出台;
第三,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缺乏统一规划,不少地区“小、散、乱、差”的状况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经营性的民办文化,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注重经济效益多于社会效益,市场运作意识和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高品位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因投资、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初始阶段,文化部门应该给予对口的业务指导和扶持,引导其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在引导和管理方面,各地虽也做了一定工作,但仍未形成一定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办法。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

在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

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
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

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

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努力改善我省文化政策环境,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空间。

营造一种鼓励支持创新,有利于吸纳和聚集人才,从事文化产业,进行文化生产服务的氛围。

要抓紧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探索以市场运作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新机制。

充分运用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积极引导外资、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建设。

要构筑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依法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合法经营,以更多、更好、新颖、精致的主导文化产品占领市场,净化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同时,要通过强化市场配置、实施带
动战略、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手段,积极有效地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不断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进程,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增强。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

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

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培养引进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

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现有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重点培养一批文化带头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文化产业管理上的能手,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行家,使之发挥农村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要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重视城市优秀文化人才的下乡,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

在推动文化投资主体市场化、多元化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文化投入方面的主导作用,县乡两极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改变农村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的落后局面,为农村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季,范玉刚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王文科,史征主编.《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蔡尚伟,刘锐等著.《文化产业比较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韩骏伟,姜东旭编著.《区域文化产业》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5]熊澄宇.《世界文化产业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