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友不如己者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作文800字
孔子,我国古代那个聪明的老家伙,曾经放下这个智慧的宝物: "如果我和另外两个家伙一起走,他们都会教我一些东西。
我会把好的东西从一个复制出来,然后通过观察另一个家伙来修补我自己的坏习惯。
基本上,他说有朋友来帮助我们成长和成为更好的人是极为重要的。
他认为,没有朋友比和那些不顶尖的人在一起更糟糕。
这家伙知道什么是周围的你积极的影响力学习别人是它的地方!让我们都去找一些很酷的窥探来激励我们帮助我们平稳起来!
"在今天的世界里,你就是和你在一起的人,简单明了。
围绕自己去获得,聪明的人,和驱动的个人,你会被激励实现你自己的成功。
在反面,与消极或懒惰的人冷静,你会发现自己拖下水,没有去任何地方。
这就像说,"没有什么朋友比一个愚蠢的朋友更好。
" 从孔子的书中取出一页,找些朋友来指导,引导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朋友比傻朋友好"的概念,延伸至必须和那些在智力上挑战我们的个人环绕在一起。
通过与拥有不同观点、经验和知识的同胞接触,我们能够丰富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与这些伙伴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和辩论,使我们能够完善我们的信仰,扩大我们的视野,从而促进我们的个人和智力进步。
朋友的出现激发了深思熟虑的谈话,让我们以批判的态度思考,对我们的发展是宝贵的。
这突出表明,必须营造有利于交流思想和培育知识增长的环境,这是我们立场和政策方向的关键原则。
论“无友不如己者”
论“无友不如己者”摘要通常此句中“如”字解释为“不如”“比得上”意思就是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样理解与孔子“泛爱众”“君子周而不比”“不耻下问”“有教无类”等孔子一贯的思想观念是不相合,在逻辑上也是行不通。
而应理解为“不和自己不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和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好相符。
也启发了我们当代人如何健康的择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
不戴有色眼镜,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帮助,为他人服务,培养良好的人际情感关键词;仁政泛爱众不耻下问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又与吾支矣“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出自《论语<学而>》第八章,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解释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62年07月第一版/6页)。
我认为这一句话这样理解与孔子“泛爱众”“君子周而不比”“不耻下问”“有教无类”等孔子一贯的思想观念是不相合的。
众所周知,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仁”。
孔子说:“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君子义以为上”仁义之道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不左不右,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的标准。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仁又以“爱人”为首义,仁之所爱之“人”虽然首先是“亲人”,孔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但是“仁”更包括大众之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并强调要行为天下,即使“夷狄”也在其中。
而“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此话有攀高,结贵之嫌,假如孔子是这样讲,那孔子是势利小人,这与“泛爱众”,“君子而不比”,“三人行必有我师”,“教无类”等一贯的主张相矛盾。
孔子的“泛爱众”,是说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物种以竞争为目的。
无友不如己者观点作文范文
无友不如己者观点作文范文英文回答:In my opinion, there is some truth to the saying "no friends are better than selfish friends." Having friends who are only concerned with their own interests can be draining and ultimately harmful to one's well-being.Selfish friends often prioritize their own needs and desires over those of others, which can lead to a lack of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in times of need.For example, I once had a friend who was always quick to ask for favors and help, but when I needed assistance, they were nowhere to be found. This kind of one-sided relationship left me feeling used and undervalued. It became clear that this person was only interested in what I could do for them, rather than fostering a genuine friendship.Furthermore, selfish friends can also be manipulativeand take advantage of others. They may use their charm and charisma to get what they wan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mpact it has on those around them. This can lead to feelings of resentment and distrust, as one may feel like they are constantly being taken advantage of.In contrast, having no friends can sometimes be preferable to having selfish friends. When you have no friends, you have the freedom to focus on yourself and your own needs without the constant worry of being let down or taken advantage of. It allows for self-reflection and personal growth, as you learn to rely on yourself and become more independent.中文回答:在我看来,“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有一定道理。
论“无友不如己者”
论“无友不如己者”摘要通常此句中“如”字解释为“不如”“比得上”意思就是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样理解与孔子“泛爱众”“君子周而不比”“不耻下问”“有教无类”等孔子一贯的思想观念是不相合,在逻辑上也是行不通。
而应理解为“不和自己不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和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好相符。
也启发了我们当代人如何健康的择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
不戴有色眼镜,要各自取长补短,相互帮助,为他人服务,培养良好的人际情感关键词;仁政泛爱众不耻下问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又与吾支矣“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出自《论语<学而>》第八章,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解释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62年07月第一版/6页)。
我认为这一句话这样理解与孔子“泛爱众”“君子周而不比”“不耻下问”“有教无类”等孔子一贯的思想观念是不相合的。
众所周知,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仁”。
孔子说:“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君子义以为上”仁义之道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不左不右,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的标准。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仁又以“爱人”为首义,仁之所爱之“人”虽然首先是“亲人”,孔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但是“仁”更包括大众之人。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并强调要行为天下,即使“夷狄”也在其中。
而“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此话有攀高,结贵之嫌,假如孔子是这样讲,那孔子是势利小人,这与“泛爱众”,“君子而不比”,“三人行必有我师”,“教无类”等一贯的主张相矛盾。
孔子的“泛爱众”,是说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物种以竞争为目的。
也谈_无友不如己者_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总第106期)*作者简介:陈绿洲,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3-05-02。
摘要:学界对《论语》中“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大体有两种解释,其一是解释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其二是解释为“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
无论从汉字的用法、字句的通顺程度还是句子所揭示的精神上来看,第一种解释都较为合理。
并且,前者的解释根本不会造成“无友可交”的逻辑错误,它的核心思想是与《论语》修身的思想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论语;交友;修身也谈“无友不如己者”陈绿洲“无友不如己者”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论语·学而》中:“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第二次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值得注意的是,历来学者对“无友不如己者”一句的释义众说纷纭。
概而言之,主流解释有二,且是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
其一,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这种理解往往将“无”解释为“毋”,继而将“友”解释为“以之为友”。
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很多,比如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就这样为此句作注:“无、毋通,禁止辞也。
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
”[1]意思是交友以辅仁,而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则对自己没有益处,却有损害,因此勿要与这样的人交朋友。
杨伯峻所著《论语译注》中也将此句解释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2]其二,解为“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
在这里,“无”被用作“没有”,“友”理解成名词性的“朋友”。
同样,有不少学者都持这种观点。
比如南怀瑾在他所著的《论语别裁》中就说,“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
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
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
无友不如己者作文素材
无友不如己者作文素材
那天下午阳光正好,我窝在书房里,偶然翻到那句“无友不如
己者”,哎,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
交朋友嘛,不就图个相互
学习,共同成长嘛。
嘿,说到山间的溪流,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玩的那条小溪。
那水啊,清澈得能看见石头缝里的小鱼。
它们虽然小,但聚在一起,就能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哗哗地往下流,像是在告诉我们,团结
就是力量!
想想现在的社交圈子,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每个人都像是一滴水,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我们聚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激励,
就像那些溪流汇聚成河一样,力量倍增,一起向前冲!。
论语中有关问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问的名句论语中有关问的名句:1.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品德修养和学识的重要性。
君子如果不注重自己的威望和学问的稳固,就无法产生威势和影响力。
作为一名君子,应该以忠诚和诚信为主,不与品德水平不如自己的人为友,同时也不惧怕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进行改正。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为政》)这句话传达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与朋友交往的快乐。
子孙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取得成果。
同时,当有远方的朋友前来交往时,也会带来快乐和兴奋。
3.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强调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注重整体的周全,不会拘泥于个人的局限,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
相反,小人只关注狭隘的利益,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缺乏整体的思考和追求。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习只有结合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否则只会陷入空洞的死记硬背。
同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追求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否则思考就会陷入盲目和片面。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为政》)这句话强调了治国理政的原则。
一位仁君应该尊重事物的本质,诚信守信,节约开支,关爱民众,并且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和节日。
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众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论语中有关问的名句向我们传达了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和原则。
这些名句启迪我们在学习和思考中寻求真理,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塑造,关心他人,并以道德准则和智慧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谈《论语》“无友不如己者”
谈《论语》“无友不如己者”倪祥保先生于9月16日,又发表《“无友不如己者”集讼拾得——与李金坤、栾贵川、蒋国保三位先生探讨》一文,表示不同意三位先生的见解,另有别解,认为“无友不如己者”直译是“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和我一样(的)”;意译是“不与我同类型的人就不与他交朋友”,“其中不应有社会经济地位、知识能力水平、道德修养品格等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
所以,他强调孔子此话应当解释为“不要与不同类的人交朋友”更好。
对于倪先生的不同意见,栾先生于10月7日又发表了《又说“无友不如己者”——兼答倪祥保同志》,以回应倪文。
栾先生此文,又补充些史料,使其立论更加稳妥。
我认为,《孔子家语》卷八(以下简称《家语》)有则史料即明确无误地道出“无友不如己者”的真谛。
此文曰:“孔子之旧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将助之以木椁(槨)。
子路曰:‘由也,昔闻诸夫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夫子惮矣,姑已若何?’孔子曰:‘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况故旧乎?非友也,吾其往及为槨。
’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讬于音也。
’遂歌曰:‘狸首之班(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夫子为之隐,佯不闻以过之。
子路曰:‘夫子屈节而极于此,失其与矣,岂未可以已乎?’孔子曰:‘吾闻之,亲者不失其为亲也,故者不失其为也。
’”(明覆宋刊本·四部丛刊初编缩本)。
原壤为孔子“故旧”(老相识),其母死,孔子出于仁爱,救助之,为其治槨。
当子路提出夫子曾说“无友不如己者”,劝他停止与此等人交往时,孔子说原壤只是“故旧”,“非友也”。
就是此等曾被孔子斥骂为“幼而不孙弟(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并“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题》),而又登木(槨材)陈辞托音、引吭高歌的低俗无礼之辈,孔子竟然能“屈节”若此,还是与其交往。
何也?正如孔子所说,他这样做,为的是:“亲者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
从此亦说明,孔子对其所交往的朋友、亲者、故者三者之间的不同含义,分得是泾渭分明。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意思示例文章篇一:《关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的思考》嘿,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吗?我一开始也不太懂呢,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我才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先来说说“主忠信”吧。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做人要以忠诚和守信为主。
就像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我们约好了周末一起去公园玩,哪怕那天下起了小雨,我们也都没有爽约,这就是守信呀!忠诚呢,就像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班级、学校,不做背叛集体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总是说话不算数,今天答应的事明天就忘了,那谁还愿意跟他做朋友呀?对吧!“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可让我想了好久。
难道是说不能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吗?后来我明白了,不是这个意思!它是说我们要看到朋友身上的优点,从每个人身上学习好的地方。
就像我的同桌小花,她数学没有我好,可是她画画特别棒,我能从她那里学到画画的技巧,她能跟我一起讨论数学题,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多好呀!如果只是因为觉得别人某些方面不如自己就不跟人家做朋友,那得多自私呀!再讲讲“过则勿惮改”。
哎呀,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呀?重要的是,犯了错可不能害怕改正。
就像我上次不小心把小刚的铅笔弄坏了,一开始我还不敢承认,心里七上八下的,后来我鼓起勇气跟小刚说了对不起,还给他买了一支新铅笔,小刚不仅没怪我,还说我很勇敢呢!要是我一直不敢承认错误,心里得多别扭呀!同学们,咱们想想,要是一个人不忠诚、不信守承诺,谁会相信他?要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只觉得自己了不起,那得多孤独呀!要是犯了错还不敢改,那不是会一直错下去吗?所以呀,“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
我们要努力做到忠诚守信,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勇敢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大家说对不对呀?示例文章篇二:《关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的思考》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吗?这可真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呀!先来说说“主忠信”吧。
孔子关于说谎的名言名句
孔子关于说谎的名言名句: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丛雹尘。
言不忠信,行不敬,州里,行乎哉?译文:说话忠诚守信,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在蛮貊地区,也行得通。
说话不忠信,行为不笃敬,即使在本乡州里,能行得通吗?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可以和他谈的话,却不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这个朋友;不可以和他谈的话,却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
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会说错话。
5、人而无信,不知渗禅其可也。
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就好像牛车没有大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关键,马车没有辕前横木两端的木销,它还怎么行驶呢?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译文:君子把义作为本,依照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它。
这样做才是君子啊!7、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译文:说话就一定要讲信用,约定了就一定要做到,这是天下的高尚的行为。
8、人之所助者,信也。
译文:人们所帮助的,是笃实守信的人。
9、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译文:平常在家规规矩矩,肆基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译文: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交友之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
后世对此一般有两种解释:其一,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其二,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你赞成哪种解释?请写篇议论文,阐释自己选择的观点及理由,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交友之道古人云:“君子之交淡若水。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来,不计其数的事例摆放在大家的面前。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骄傲自满的人一般都会曲解其中的意思,单纯的认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仔细想来,十分可笑无知。
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
想必都有所耳闻,但你可知否“颜氏字体”的来由?据说,颜真卿幼时十分骄傲自满,自认为有人夸赞自己,而认定自己的书法绝世无双,不肯向他人虚心求教。
一天经过市集,看到一位残疾老人用脚写字,竟然还比自己的字还好上几倍。
由于认知到自身的错误,虚心向老人求知交友。
于是才成就今日的“颜氏书法。
”正如单看外表而断定不如自我,而错失挚友,那不知道会错失多少良朋益友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生活之中,交友必定是重中之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万般来由,皆是如此。
热门话题—如何看待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一部分人则认为无需交往,因为没有任何的实在意义,但也有人认为十分重要,不可轻易忽视。
一个普通的班级之中,如若都是女生或都是男生,便会丧失原本的意义。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女孩子天生擅长语言能力,而男孩子则擅长思维能力。
假设一个班级之中,女孩子们遇到了令人十分难解的数学题目或男孩子们遇到了十分难解的文学难题又当如何解决呢?答案毋庸置疑,当然是让男、女同学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全新的班级,一起携手来面对难题。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这其中的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的道理,莫不在此。
想必美丽而高贵的居里夫人自是家喻户晓,居里先生也自然是无疑的重要。
为何呢?若是无志同道合的人,如何一起携手过一生?如何习性相近呢?如何度十年如一日的共同苦心的研究放射镭的实验呢?因此,实验最终的成功不单单是居里夫人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有居里夫妇共同的劳动成果。
无友不如己者观点作文范文500字
无友不如己者观点作文范文500字英文回答:In my opinion, there is a saying that goes "No friends like those who are not as good as oneself." This means that it is better to have no friends than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inferior to oneself. However, I do not agree with this viewpoint.Firstly, I believe that having friends who are not as good as oneself can be beneficial. They can provid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and help us grow. For example, if I have a friend who is not as academically inclined as I am, they may have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problem-solving that I can learn from. They may also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hobbies that can introduce me to new experiences and broaden my horizons.Secondly, having friends who are not as good as oneself can be humbling. It is easy to become arrogant andcomplacent when surrounded by people who are inferior. However, being around friends who are not as accomplished can remind us of our own limitations and motivate us to strive for improvement. As the saying goes, "Iron sharpens iron," and having friends who are not as good as oneself can push us to become better versions of ourselves.Lastly, friendships should not be based solely on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True friendships are built on mutual respect,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It is important to value the qua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at each friend brings to the relationship,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re better or worse than oneself in certain aspects. Friendship is about companionship, shared experiences, and emotional connection, not about comparing oneself to others.中文回答:在我看来,有一句谚语说“无友不如己者”。
基于连词“则”的《论语》“无(毋)友不如己者”考释
A u g.2023V o l .43N o .4语文学刊J o u r n a l o fL a n g u a g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S t u d i e s 2023年8月第43卷第4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论语“中古注疏词汇研究 (20F Y Y B 013)阶段性研究成果㊂[作者简介]孙尊章,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古汉语词汇学;高列过,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古汉语㊁汉译佛经语言㊂基于连词 则 的‘论语“ 无(毋)友不如己者 考释ʻ孙尊章1 高列过2(1.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无(毋)友不如己者 是解读‘论语“时争议较大的一句话,以往多解为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 或 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㊂这两种理解,都把 主忠信 和 无友不如己者 理解为并列关系,破坏了这段话的语义连贯性㊂对先秦文献与 则 相关句式的考察表明, 主忠信 和 无友不如己者 语义上是相承关系,可译为: (忠㊁信是君子品德的基石,)君子坚持忠㊁信(的原则),就不会和 忠㊁信 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㊂[关键词] ‘论语“; 无(毋)友不如己者; 则[中图分类号]H 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23)04-0031-05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8610.2023.04.004一㊁问题的提出无(毋)友不如己者 是解读‘论语“时争议较大的一句话,‘论语“中出现过两次:(1)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㊂(‘论语㊃学而“第八)(2)子曰: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㊂(‘论语㊃子罕“第二十五)很明显,后者是前者的节略㊂无(毋)友不如己者 译为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 或者 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都能从先秦文献中找到语言证据,这样的争论直到现在仍在继续,此不赘述㊂这句话到底如何解读我们认为,考察先秦文献与 则 相关的句式,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㊂二㊁ 则 的用法李杰群指出, 则 表示事理上的承接,在西周金文中就已出现,先秦典籍亦多见㊂上古汉语中的 则 ,出现频率高,使用情况复杂,相关研究也有不少①㊂‘论语“中共有123例则 ,语段中连续使用 则 ,除‘学而“第八这一章外,还有如下六章:(3)季康子问: 使民敬㊁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㊂(‘论语㊃为政“第二十)(4)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㊂(‘论语㊃泰伯“第二) (5)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㊂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㊂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㊂(‘论语㊃子路“第三) (6)樊迟请学稼㊂子曰: 吾不如老农㊂ 请学为圃㊂子曰: 吾不如老圃㊂ 樊迟出㊂子曰: 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㊂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㊃子路“第四) (7)子张问仁于孔子㊂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㊂ 请问之㊂ 曰: 恭,宽,信,敏,惠㊂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㊂(‘论语㊃阳货“第六) (8)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说㊂(‘论语㊃尧曰“第一)上述 则 ,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有因果关系或事理上的相承关系,这些复句连续使用,语义连贯,行文特点相似,集中系统地阐释了孔子的观点㊂再回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㊂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过,则勿惮改 这三句的 则 ,连接的前后两部分也有因果关系或事理上的相承关系,后一句开头都是 则 与否定词连用,语义关系和行文特点相同,与上文列举的 则 的用法一致㊂可见,只有 主忠信 和 无友不如己者 是相承关系,整段话的语义才是连贯的㊂古人也有此类看法㊂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指出: 或问曰: 若人皆慕胜己为友,则胜己者岂友我耶? 或通云: 择友必以忠信者为主,不取忠信不如己者耳,不论余才也㊂ 宋代邢昺‘论语注疏“: 无友不如己者 ,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㊂ 就认为 主忠信 和 无友不如己者 是相承关系㊂而以往无论是把 无友不如己者 译为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 还是 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都是把 主忠信 和 无友不如己者 理解为并列关系而不是相承关系,破坏了这段话的语义连贯性㊂三㊁ 则 缺失原因既然 主忠信 和 无友不如己者 是相承关系,那按照‘论语“这类 则 使用的习惯, 主忠信 和 无友不如己者 之间,应该也有个 则 字,那为什么缺失了呢?我们考察了先秦文献中类似位置 则 的用例,以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㊂(一)前后两句均有 则‘论语“的 则 连接的两部分有因果关系或事理上的相承关系时,常常用于平行的两个分句,形成对比,这样的章节有20个: (9)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㊂(‘论语㊃学而“第六) (10)子曰: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㊃子罕“第十六) (11)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㊂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㊂(‘论语㊃公冶长“第二十一) (12)子曰: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㊂危邦不入,乱邦不居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㊂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㊂ (‘论语㊃泰伯“第十三) (13)子曰: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㊂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㊂(‘论语㊃卫灵公“第七) (14)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㊂ (‘论语㊃为政“第十五) (15)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㊂一则以喜,一则以惧㊂(‘论语㊃里仁“第二十一) (16)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㊂(‘论语㊃雍也“第十八) (17)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㊃述而“第十一) (18)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 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㊂深则厉,浅则揭㊂ 子曰: 果哉!末之难矣㊂ ②(‘论语㊃宪问“第三十九) (19)子曰: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㊂(‘论语㊃阳货“第二十五) (20)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㊂ (‘论语㊃子张“第十三) (21)子曰: 奢则不孙,俭则固㊂与其不孙也,宁固㊂ (‘论语㊃述而“第三十六) (22)子张学干禄㊂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㊂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㊂(‘论语㊃为政“第十八) (23)哀公问曰: 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㊂ (‘论语㊃为政“第十九) (24)子曰: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㊂(‘论语㊃泰伯“第二) (2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㊂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㊂ (‘论语㊃子路“第十七) (26)子张问行㊂子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㊂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㊂ 子张书诸绅㊂(‘论语㊃卫灵公“第六) (27)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㊂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㊂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㊂(‘论语㊃季氏“第二) (28)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㊂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㊂ 子曰: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㊂前言戏之耳㊂ (‘论语㊃阳货“第四) (二)前后两句只有一句用 则‘论语“中也有这样的用例, 则 连接的两部分有因果关系或事理上的相承关系,用于具有对比关系的两个平行分句,其中一个分句用 则 ,另外一个不用: (29)卫灵公问陈于孔子㊂孔子对曰: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㊂ 明日遂行㊂(‘论语㊃卫灵公“第一)不仅‘论语“,其他先秦典籍也有在对句中相对位置省略 则 的用例㊂有的是为了句式整齐,如: (30)其室则迩,其人甚远㊂(‘诗经㊃郑风㊃东门之墠“) (31)夏,大旱,公欲焚巫尪㊂臧文仲曰: 非旱备也!修城郭,贬食㊁省用㊁务穑㊁劝分,此其务也㊂巫㊁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㊂ 公从之㊂是岁也,饥而不害㊂(‘左传㊃僖公二十一年“) (32)‘书“曰: 居安思危㊂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㊂(‘左传㊃襄公十一年“)孙尊章高列过/基于连词 则 的‘论语“ 无(毋)友不如己者 考释(33)史龟曰: 是谓沈阳,可以兴兵㊂利以伐姜,不利子商㊂ 伐齐则可,敌宋不吉㊂(‘左传㊃哀公九年“)以上四句,对句相对位置省略了 则 ,出句㊁对句均成为四字句㊂(34)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㊂(‘左传㊃僖公二十年“)这一句,对句与出句 可 相对的是 鲜济 ,省略了 则 ,均成为六字句㊂(35)宣子曰: 我若受秦,秦则宾也㊂不受,寇也㊂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㊂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㊂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㊂ (‘左传㊃文公七年“)这一句,出句 不受 乃承前文出句 我若受秦 省略 我若不受秦 的 我若 与 秦 而成,对句亦承前文对句 秦则宾也 省略 秦则寇也 而成,这样,出句㊁对句简缩为两个字㊂有的是为了平衡前后两句的长度差异,如:(36)孔叔止之,曰: 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失亲,患必至㊂病而乞盟,所丧多矣㊂君必悔之㊂ (‘左传㊃僖公五年“) (37)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 凡晋㊁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㊂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㊂交贽往来,道路无壅㊂谋其不协,而讨不庭㊂有渝此盟,明神殛之㊂俾队其师,无克胙国㊂(‘左传㊃成公十二年“) (38)初,斗辛闻吴人之争宫也,曰: 吾闻之: 不让,则不和;不和,不可以远征㊂ 吴争于楚,必有乱;有乱,则必归,焉能定楚?(‘左传㊃定公五年“)按语义关系,例(36) 轻,则失亲 对应的当是 失亲,则患必至 ;例(37) 若有害楚,则晋伐之 对应的当是 在晋,则楚亦如之 ;例(38) 不让,则不和 对应的当是 不和,则不可以远征 , 有乱,则必归 的上一句应是 吴争于楚,则必有乱 ㊂若如此,一是前后两句的长度差异更大,二是前后两句行文字词的重复已经可以清楚表明前后两句内部语义关系的相似性,增一 则 字,行文更嫌繁复㊂(三)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之间何以缺失 则 ?再看‘论语“ 无(毋)友不如己者 的上下文: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㊂(‘论语㊃学而“第八) 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这几个复句前一分句的主语都是 君子 ,但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有9个字,而 不重,则不威 过,则勿惮改 仅5个字, 学,则不固 仅4个字,句子长度差异已经很大,如果再添一 则 字,差异会更显悬殊㊂在口语交际中,语速㊁语气㊁语调等非线性要素也是表达语义的重要手段,连词往往可以省略㊂这段话是孔子教导弟子的言论,前后句子都有 则 ,已经明确了整个语段的内在逻辑, 无友不如己者 无 则 ,并不影响语义表达㊂除以上原因外,我们认为,后世之所以将 主忠信 与 无友不如己者 割裂理解,也与这一组句子的行文比较特殊有关系㊂上文例(29)到例(38),虽然 则 字有省略,但行文字词的重复,清楚表明了前后两句内部语义关系的相似性,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不会引起歧义理解㊂但‘论语“这一段,分别从仪态㊁学习㊁交友㊁改过四个方面阐述对君子的看法,其内在联系较难把握,在上述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是很容易被误读的㊂四、结语‘论语“中许多篇章的具体解读,仍存在着许多不同看法㊂一定要注意‘论语“内容的孙尊章高列过/基于连词 则 的‘论语“ 无(毋)友不如己者 考释体系性,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近‘论语“原貌㊂ʌ注释ɔ①如,杨丹:‘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 则 基于<左传>与<史记>的考察“,载‘汉语史研究集刊“2020年第28辑㊂张海涛:‘<左传>中的虚词 则 “,载‘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年第3期㊂郭相宜:‘浅议<孙子兵法>中连词 则 的用法“,载‘语文学刊“2012年第4期㊂② 深则厉,浅则揭 原出自‘诗经㊃邶风㊃匏有苦叶“,此处‘论语“引用,特此说明㊂ʌ参考文献ɔ[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郭相宜.浅议‘孙子兵法“中连词 则 的用法[J].语文学刊,2012(4).[3]李杰群.连词 则 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2001(6).[4]杨丹.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 则 基于‘左传“与‘史记“的考察[J].汉语史研究集刊,2020(28). [5]张海涛.‘左传“中的虚词 则 [J].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7(3).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o n t h e N e v e r b e f r i e n d sw i t h t h o s ew h o a r e n o t e q u a l t o t h e m s e l v e sI n T h eA n a l e c t s o f C o n f u c i u s b a s e d o n t h eC o n j u n c t i o n Z e(则)S u nZ u n z h a n g1 G a oL i e g u o2(1.S c h o o l o f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P u b l i c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J i a n g x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c h a n g,J i a n g x i,330045;2.C o l l e g e o f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L a w,S o u t hC h i n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G u a n g z h o u,G u a n g d o n g,510642)A b s t r a c t: N e v e r b e f r i e n d sw i t ht h o s ew h oa r en o t e q u a l t o t h e m s e l v e s i sa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s e n t e n c e w h e 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T h eA n a l e c t so f C o n f u c i u s.I nt h e p a s t,i tw a s m o s t l y i n t e r p r e t e da s D o n t m a k e f r i e n d sw i t h p e o p l ew h o a r e i n f e r i o r t oh i m o r T h e r e i s n o f r i e n dw h o i s i n f e r i o r t oh i m .T h e s e t w ou n-d e r s t a n d i n g s b o t h r e g a r d H o l dt h es e n s eo f l o y a l t y a n df a i t h f u l n e s sa s p r i m e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N e v e rb e f r i e n d sw i t h t h o s ew h o a r e n o t e q u a l t o t h e m s e l v e s a s j u x t a p o s e d r e l a t i o n s,w h i c hu n d e r m i n e s t h e s e m a n-t i c c o h e r e n c e o f t h i s p a s s a g e.A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t h e p r eQ i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e s e n t e n c e p a t t e r n s r e l a t e d t o Z e(则)s h o w s t h a t H o l d t h e s e n s eo f l o y a l t y a n d f a i t h f u l n e s s a s p r i m e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N e v e rb e f r i e n d s w i t h t h o s ew h o a r e n o t e q u a l t o t h e m s e l v e s a r e s e m a n t i c a l l y r e l a t e d,w h i c h c a n b e t r a n s l a t e d a s: (l o y a l t y a n d f a i t h f u l n e s s a r e t h e c o r n e r s t o n e o f a g e n t l e m a n sm o r a l c h a r a c t e r.)A g e n t l e m a nw h oa d h e r e s t o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l o y a l t y a n d f a i t h f u l n e s sw i l l n o tm a k e f r i e n d sw i t h p e o p l ew h oa r e i n f e r i o r t oh i mi n t e r m so f l o y a l t y a n d f a i t h f u l n e s s.K e y w o r d s:T h eA n a l e c t s o f C o n f u c i u s(‘论语“); N e v e r b e f r i e n d sw i t h t h o s ew h o a r en o t e q u a l t o t h e m s e l v e s;Z e(则)。
论语十二章中关于交友的名言
论语十二章中关于交友的名言1. “无友不如己者”,哎呀,就像你身边要是都是比你差的朋友,那你的进步空间能有多大呀!比如你学习超棒,可你的朋友都不怎么爱学习,那你不就少了很多一起探讨知识的乐趣嘛!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多重要啊!你想想,要是你和朋友约好了时间见面,结果你放人家鸽子,那朋友得多失望啊!就像你答应给朋友带好吃的,结果忘了,那朋友心里能好受吗?3.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不就是说通过文化交流来交朋友,然后朋友又能帮助你提升品德嘛!就好像你们一起参加读书俱乐部,在交流中互相成长,多棒呀!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真的是这样啊!有益的朋友能给你带来正能量,像阳光一样温暖你,可那些不好的朋友就像乌云一样,会让你的心情也变糟糕呢!比如你有个朋友总是鼓励你,另一个却总是打击你,你说哪个好?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和朋友相处中不就能学到很多嘛!比如朋友画画特别好,你不就能向他学习嘛,要是他有什么小缺点,你也能提醒自己不要犯呀!6.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朋友之间就是要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呀!就像一起跑步的时候,互相加油打气,而不是互相拖后腿,这才是真朋友呀!7.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远方的朋友来了,那得多开心呀!就好像你好久没见的好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哇,那种感觉太美妙啦!8.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给朋友提建议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呀!要是朋友不听,你还一直说,那不就自讨没趣了嘛!比如你朋友要做一件不太好的事,你好心提醒,他不听,那你也别勉强啦!9.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太对啦!要是你们的价值观都不一样,那怎么能成为好朋友呢!就像一个人追求安稳,一个人追求冒险,那能玩到一起去吗?1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真正的朋友就是在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来呀!就像冬天那么冷,只有松柏还依然挺立,那些能在你困难时还陪着你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呀!我觉得在交友中,这些名言都特别有指导意义呀!能让我们交到更好的朋友,也能让我们和朋友相处得更愉快、更长久!。
无友不如己者什么意思
无友不如己者什么意思
1、无友不如己者释义: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
蕴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出处:《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又《论语·子罕第九》:子曰:“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3、【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也不会固守。
做人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用。
不和自己志向不同的人做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疑义辨析
论语》“无友不如己者”疑义辨析《论语?学而》有这样一段文字: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学而第八》)《论语?子罕》第二十五章:子曰:“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这一章朱熹认为是“重出而逸其半”。
杨伯峻先生译作: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
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学而第八》)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与不如己者交友,无益有损”,“窃谓此章绝非教人计量所友之高下优劣,而定择交之条件。
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
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
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
”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无友不如己者”释为“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并说,“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
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或所交朋友都超过自己。
如是后者,在现实上不可能,在逻辑上作为普遍原则,任何人将不可能有朋友。
所以它只是一种劝勉之辞。
可以看出,前辈学者对“无友不如己者”注解上的分歧,源于对句中“如”字意义解释不一。
文言版《说文解字》:如,从随也。
本义是女子应诺男子的要求,引申为依照,顺从。
如: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递进引申为“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女口,若也。
——《广雅》日初出大如车盖。
——《列子?汤问》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论语?先进》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战国策?齐策》进一步引申为“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由此看来,“如”字“像、似、相似、类似”的意义要比“及、比得上”的意义早出。
若如字解释为“像、似、相似、类似”,那么“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有可能就是“不要和与自己不类似的人做朋友”。
再考察一下《论语中》“如”字释为“像、似、相似、类似” 较恰当的例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则不固是什么意思
学则不固是什么意思
学则不固是什么意思: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
出处:《论语·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
扩展资料
《论语·学而篇》赏析:
《论语·学而篇》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段话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
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翻译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翻译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翻译为:“君子不庄重便没有威严,令人不加以敬重。
多多学习,才能够不固执。
”
出自:《论语》,全文是: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庄重便没有威严,令人不加以敬重。
多多学习,才能够不固执。
要让人家看得起,最好亲近忠信的人,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过失也不用怕没有面子,马上下决心改过。
”
一个人不自爱,容易引起他人看不起,因而不加以敬重。
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出合理的态度,便是自爱的一种表现不加以。
应该庄重的时候,如果显得轻佻、搞笑、好像小丑的模样,当然就没有足够的威严,令人不加以敬重。
这时候自作自受,就不应该责怪他人缺乏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友不如己者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这句话听起来与其说像教诲,不如说像感慨。
难怪后来之人众说纷纭,理解不一,因为就连当时在场亲炙的弟子们所记都还各自不尽相同呢。
“不要结交不及自己的人。
”这是最常见的理解,但也最可疑。
其理由是:与比自己优胜的人交游,可以使自己进步,有益处;与不及自己甚至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相处就没有什么好处,只会浪费时间和感情。
鲁迅就对无故浪费别人时间的人深恶痛绝,认为那无异于谋财害命。
叶芝声称渴求与自己相等或高于自己的人的友谊,认为自己强而有能力,也希望团结强而有能力的人;其他人的友谊只会是羁绊和烦扰。
《吕氏春秋》记述周公的话说:“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
与吾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
”《韩诗外传》述南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
比于善者,自进之阶。
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
”《中论》:“不如己者,须己而植也。
然则扶人不暇,将谁相我哉?”这些异口同声的论调似乎有些功利甚至势利,但也符合人之常情。
然而,假如换个立场,这种想法岂不是一厢情愿?苏东坡即指出:“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
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
”其实,《论语·子张》早已论之详矣: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夏与子张的所闻应该都直接来自孔子。
二者之所以不同,可能是弟子们记忆和理解的差异,也可能是孔子特殊的教学方法造成的。
孔子往往因材施教,对不同秉赋的弟子予以不同的指导。
他还常常在课外平时对“侍坐”的学生随机答问点拨。
所以不同的学生很可能有不同的心得。
子夏的见解符合“不要结交不及自己的人”这种理解。
子张的看法则与之大相径庭。
“不要结交与自己不同类的人。
”这第二种理解是把“如”字当“似”、“像”、“类同”之义讲。
据传是孔子所作的《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也就是这个意思。
君子不与小人一般见识,自然不会与之为伍了。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也。
“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
”这第三种理解是把“无”字作“没有”解。
但是,《论语·子罕》重见此句明明作“毋友不如己者”。
二者必有一误。
也许是因为孔子的弟子来自五湖四海,有人听不分明老先生的方音,故而笔
记有所差异。
然而下面的“过则勿惮改”一句,以及《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正可为此解作注。
上述的子张也正是这样理解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配做孔子理想的朋友呢?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解释单独来讲都
嫌不够,而应等量齐观,即须同时符合三种条件者才行。
遵照孔子的教导:“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不妨来看看夫子他老人家自己是怎样做的吧。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显然他认为老子有胜于己处,哪怕他已知所问,只是求证而已。
据说,事后他感慨说“老子其犹龙乎!”如此看来,想必他很愿意结交老子。
然而老子是否以他为友呢?于史无征。
但从《道德经》对仁义等儒家理想的批判看来,老子对孔子很可能是不以为然的。
至于数百年后孔融与李膺攀通家之好,若按照他自己的逻辑,也只不过是以今度古,“想当然耳”。
与孔子同类者呢?他老人家在世之时,天子不臣,诸侯不友,还备受道家隐者之流的嘲笑,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又有谁会引为同类呢!至于弟子们,一来都不及老师,二来人各有志,符合条件者也寥寥。
只有一个颜回差不多,可惜尚未圆满,半路夭折了。
就算在个别方面胜过孔子,能给他提意见者,当时也没有几个。
鲁莽的子路因子见南子而发过几句牢骚,孔子还并未虚心接受。
至于小项橐,虽然凭小聪明逞一时之能,但总体素质肯定不如孔子,而且很可能不同道,所以,传说只称孔子师项橐,却未说以他为友。
孔子虽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却从未说过必有我友。
由此看来,孔子无友,不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人。
玩笑归玩笑,以上三种理解到底哪个对呢?似乎也都有道理,可以说是交友之道的三个方面或层次。
其一可谓尚友。
交友之先,自己心里抱有个理想的标准(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标准也可以是权势、财富),要主动选择德能胜过自己的人去亲近,以求有益于上进。
其二可谓慎友。
当别人有意交接我时,我应慎重加以考察,以免误交匪类。
“其不可者拒之”之谓也。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不慎欤?但也有人认为:“至不如我者以我为胜彼而求与我为交,则义不得拒也”(杨树达)。
这里,似还应该区分泛泛之交和真正的朋友。
泛泛之交不好拒绝,多半是出于面子;真正的朋友才可推心置腹,莫逆相知。
其三可谓鉴友。
既已为友,则彼此为鉴,切磋琢磨,从善改过,不亦乐乎?孔子举一而我们反三,不亦宜乎。
至于哪一种符合他老人家的原意,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