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议论文写作2. 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
九年级作文写作中的议论与论证技巧
![九年级作文写作中的议论与论证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81ced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4.png)
九年级作文写作中的议论与论证技巧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通过逻辑论证使其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在九年级作文写作中,议论和论证是最常见的文体之一。
要想写出优秀的议论文,除了具备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能力外,还需要掌握一些高效的议论与论证技巧。
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议论的基本概念议论是指通过言语或文字对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议论文通过简明扼要、清晰明了、深入浅出的表述,使读者了解作者对某一问题的态度、观点和看法。
写好议论文,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支撑议论文写作的重要前提。
此外,对所要讨论的话题有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议论的结构一个好的议论文需要具备完整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1.引言:通过开篇的简短介绍,引出论题,概述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既要忌讳故作悬疑,也不要过多地交代废话。
2.正文:在论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辩证思考,对论题进行论证,反复升华,使文章更加丰厚和有说服力。
文章的内容应明确、严谨,论点必须是又恰当,准确地切中核心。
3.结尾:撰写结尾的时候一定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让读者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有较为明确的了解,瞬间产生认同感。
三、论证技巧1.归纳法归纳法论证是从个别事实推到一般性原则的论证方法。
通过多个具体的实例,阐述比较通用的观点和结论。
在议论文中归纳法的运用可以加大读者的共鸣感,使读者对你的观点更有信心。
举例:以“健康饮食”为例,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论证其重要性:“据多项研究表明,健康饮食不仅能预防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还能提高智力和免疫力,这充分说明了健康饮食对人体的重要性。
”2.演绎法演绎法是从普遍原则向具体事实推理的论证方法。
通过引出一个普遍规律或原则,再把其推导到具体情况中得出结论。
在议论文中演绎法的运用可以使论证更有严谨性,既能突出主题,又能增强论证的逻辑性。
部编教材九年级议论文写作
![部编教材九年级议论文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5ec768e1910ef12d2af9e760.png)
3比喻论证
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
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活着的 意义,就像候鸟失去了磁场,只能在季 节轮换时陷入迷茫。
对比论证
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 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 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 脸快乐状)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 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 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
正反论证:
《为“班门弄斧”叫好》
“班门弄斧”通常是贬义的,是“不自量力”的意思, 为常人所否定。
正面论证:处女作的发表;普通人的发明创造;甚至 于科学家的新发现,正是敢于在“班门”弄斧而又有所突 破的结果。 反面论证: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门”弄斧,“班门” 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班门”终将消失;正如“长江后浪 推前浪”,如果取消“后浪”,长江就成了一潭死水,最 终摆脱不了干涸的命运。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没人“班门 弄斧”,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递 进 式
练习:宽容
• 1、宽容是个人修养的体 现 • 2、宽容是社会和谐的源 头 • 3、宽容是国际和做的基 础
如何估价自己
• 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 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 进;
•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 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对 照 式
练习:宽容
1.真实可靠,不能杜撰;2.能准确恰当体现论点。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简性,不要大篇幅地叙述 事件过程,而要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有重 点地突出能够体现论点的地方。
•
议论文写作---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
![议论文写作---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8f3b122e3f5727a4e96212.png)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 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 令的王密夜晚来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 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 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 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 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 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 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③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 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 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 说:“你今年30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 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 话,让曹格如梦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终于又获得了成 功。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 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 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
②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 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 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生字。他刚刚够 到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然而老师点评 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 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 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 家。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 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
新课标部编人教版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议论文写作指导
![新课标部编人教版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议论文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45af3309b6648d7c1c746da.png)
准确、简洁,但在行文过程中“渐行渐远”,逐渐偏移主题。
如第⑴段“破题”——“生命需要一盏灯”之后,后面的分论点却依次为:理想之灯需要点燃,乐观对于成功的价值等等。
这样的文章,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思维有偏差,二是学生刻意模仿典型句式来拟写分论点。
重形式的模仿,轻思想的表达,这已是当前九年级学生写议论文的通病。
就这篇文章而言,该生很可能受到了“倘若……那么……”这一典型句式的制约,囿于“形”伤其“意”,使思维陷入了误区。
解决办法确定基点,展开思路写作考查的是思维与表达能力,议论文的思维尤其需要缜密,即周密,细致。
比如此文第⑴和⑵段将中心论点确定为“理想之灯给予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就要以“理想之灯”为圆点展开思维:理想之灯有哪些作用?那些人在何种情况之下,凭借“理想之灯”,升华了生命价值等等。
思维为先,摆脱束缚三段论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范式,如果再在这一基本范式上强加一些语言表达上的束缚,写好文章就越发艰难了。
在议论文写作中,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深刻性是衡量写作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所以认真确立几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很重要,要让它们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上交流,这样才能给人观点明确之感。
在此基础上,一个分论点内部就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议论结构(由一个段落或几个相关段落构成),主要包括观点、例子(道理)、分析、结论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会给人残缺之感。
再其次,这些要素应形成合力,始终紧扣分论点展开,使观点与材料,叙例与分析、观点与总结之间都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如果我们总是以头脑中固有的几个闪亮的排比句式来拟写分论点,再将观点与材料生硬地拽在一起,那必然会本末倒置。
选好角度,适当叙例每一个人物素材都是一座精神富矿,只要你选择了恰当的角度,都会有丰厚的收获。
写作议论文时,在观点确定后,挖掘素材与观点的契合点很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全过程地占有素材(而不是略知一二),全方位地审视素材,深挖一点开发素材。
在叙例中,要扣住与分论点切合的关键词概括内容;在分析中,要扣住关键词作纵向分析,或横线延展。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优秀范文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b02b2571fe910ef02df885.png)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论证要合理》写作指导+优秀范文写作指导写议论文离不开论证。
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结论。
那么,如何使“论证合理”呢?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论证时要避免犯逻辑错误,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自相矛盾、倒因为果、模棱两可等。
2.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论证的方法有讲道理、摆事实、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写作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3.论证结构要合理,思路清晰。
为了使论证的结构合理,可以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优秀范文不知足者常乐有句老话“知足常乐”,意思是人若懂得满足就可以常快乐。
真的是这样吗?人知足了就可以常乐了吗?我觉得知足只是一种不思进取的想法,知足就是说自己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之中,不求上进。
一个人应不断追求,不断进取,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成功已是过去的,不代表现在。
如果因为取得一点成功,就认为可以“知足常乐”了,就放弃了追求进取,在原地踏步,那还不如不获得成功呢。
也许还不如失败的好呢,因为得到了失败的教训,这样反而会激起人的斗志,获得更大的成功。
被人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留声机等之后,就“知足常乐”了,骄傲自满了,并说出了“不要向我提出什么意见,因为再好的意见也比不上我的头脑”这样的话。
最后,因为他的固执,不肯将直流电改为交流电,使这件事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而与爱迪生刚好相反的则是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从几吨沥青中提炼出了一克镭,但她并没有因为发现了镭而知足常乐,而是马不停蹄地继续研究,之后,她精确地测定了镭元素的原子量。
初中议论文的逻辑思维与论点分析(精编版)
![初中议论文的逻辑思维与论点分析(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62be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f.png)
初中议论文的逻辑思维与论点分析(精编版)一、引言初中议论文是中学生必修的写作体裁之一,其写作过程涉及到逻辑思维和论点分析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初中议论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过程和论点分析技巧。
二、逻辑思维在初中议论文中的应用逻辑思维是论证和表达观点的基础。
在写作初中议论文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过程,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说服力。
1. 分析问题:在撰写初中议论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并分析问题。
这包括深入研究题目,梳理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
只有充分了解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证。
2. 明确论点:论点是初中议论文的核心观点,是文章中心思想的具体表达。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并找到有力的证据和合适的论证方式来支持论点。
3. 排列思路: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排列文章的结构,以确保逻辑流畅和层次清晰。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先总述观点、事实和证据,然后分段展开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和对立观点的反驳。
4. 使用连接词:逻辑连接词在初中议论文中起到衔接段落和句子的作用。
例如,因此、此外、同时等,能够使文章更加连贯,逻辑更加明确。
三、论点分析技巧论点分析是初中议论文写作的关键。
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论点,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1. 选择有争议的论点:在撰写初中议论文时,我们应该选择有足够争议性的论点,这可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较为普遍的论点往往难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
2. 收集有力证据:论证过程中,有力的证据是支持论点的关键。
我们需要通过图表、实例、引用等方式,收集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反驳对立观点:在撰写初中议论文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对立观点,并进行有力的反驳。
这可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展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4. 结合个人观点:论点分析还需要结合个人观点,增加文章的个性化和鲜明性。
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并围绕这些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
结论初中议论文的逻辑思维和论点分析是写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论点论据分析专题复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论点论据分析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aba524c58fb770bf68a5558.png)
九年级上语文议论文论点论据分析专题复习一、考点分析考点一、议论文的论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
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
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考点二、议论文的论据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
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二、专题详解知识点一:复习论点1.论点的概念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
2.论点与论题(或论点的性质特点)论点与论题。
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注意:论点的语言表现形式应该是判断性句子,而不是词语或短语,也不能使用比喻。
一般为肯定句式,有时也可以是否定句式,但是论点不能是疑问句式或选择句式。
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论点。
部编版九上二单元作文导写:《观点要明确》(附写作分析及范文精评)
![部编版九上二单元作文导写:《观点要明确》(附写作分析及范文精评)](https://img.taocdn.com/s3/m/1afca1e33968011ca200919a.png)
部编版九上二单元作文导写:观点要明确一、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
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好奇,有健康与不健康、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还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当然这些区分和差异不太明显。
好奇,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引人探究复杂的未知领域,但也有可能使人在探究过程中因太执着而迷失自我。
提示1.上述语句,有的强调好奇的价值,有的反思好奇心毁灭的原因,还有的辩证分析好奇的正反面作用。
理解语句的含义,从中选出你最有感触、有话可说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观点。
2.围绕观点列出提纲,要体现出你的论证思路。
【写作分析】题目给出了四句有关“好奇”的语句,要求经过审读后选定一句,或直接选用或进行加工,形成写作的观点,然后列出提纲。
第一句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句,强调好奇的价值,可以直接作为观点;第二句审视好奇心毁灭的原因,观点清晰,也可以直接(或进行压缩)作为观点;第三、四句辩证分析好奇的正反面作用,观点隐含在论述中,需要将其进行压缩提炼,使观点简洁清晰,如“好奇心也是一把双刃剑”。
具体写作时,围绕这四句话,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有话可说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观点即可。
本题要求围绕观点列出提纲。
作文的提纲只是作文的一个思路,一个框架。
因此作文提纲既要完整,又不能过于烦琐;既要简洁,又要达到写作的目的。
【佳作展示】①引用名言,引出论点:人生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好奇。
②列举冯骥才、乔丹、爱迪生、梵·高等事例,进行充分论证。
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推理与论证方法
![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推理与论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8a7a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9.png)
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推理与论证方法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写作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一个重要的写作形式,它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在撰写初三答题模板的议论文时,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推理与论证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子进行解释。
一、逻辑推理的基本原则逻辑推理是指通过给出一系列的前提,得出合理的结论。
在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中,逻辑推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全面性:要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给出充分的前提。
不可片面或忽略重要因素。
2. 一致性:前提和结论之间应保持一致,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3. 逻辑性:在推理过程中,要保持逻辑的严密性,从前提出发,通过逻辑关系推导出结论,确保推理过程合理。
二、常用的论证方法除了逻辑推理外,还需要运用一些论证方法来支持和证明我们的观点。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1. 例证法: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
举例可以提供具体的、可信的事例,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例如,当我们在讨论是否应该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列举一些户外活动的好处,比如锻炼身体、增强合作精神等。
2. 对比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不同之处来支持观点。
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楚地展示出问题的本质和特点。
例如,当我们在讨论读书与看电视的优劣时,可以通过对比书籍能够提供更多的知识与电视只是娱乐的特点来支持观点。
3. 因果法: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支持观点。
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更好地说明问题的原因和结果。
例如,当我们在讨论环境污染问题时,可以通过说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来支持观点。
4. 权威法:通过引用专家或权威人士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权威人士的观点往往更能令人信服。
例如,当我们在讨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健康专家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结论: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对于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议论文论证思路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议论文论证思路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2da5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d.png)
②【然后,引用孔子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和举孔子对这两类人都无能为力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从反面论证“有业之必要”;举百丈禅师不做事不吃饭的例子,从正面论述人应当要有正当职业来论证有业之必要的论点。】
分析问题(本论):然后,运用什么论据(或论证方法),从哪些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③【最后,得出“百行孝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
解决问题(结论):最后,得出什么结论;再次强调什么中心论点;号召人们什么(或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题模板:作品首段(句)(怎样)先提出…观点,再运用了…论据进行分析论证(可多层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各部分环环相扣,层次井然。
【注意】一、论据要能证明论点,二、语言表述要规范。
②在论证的过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两种: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叫“纵式”(层进式),并列展开的论证结构叫“横式”(并列式)。以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章为例:从全篇看,《敬业与乐业》《论教养》等均属于层进式。
(2)具体的答题方法:
以第七课《敬业与乐业》2到5段作者是如何论证“有业之必要”为例
①【首先,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有业之必要的分论点。】
五、课后作业巩固
通过对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用思维导图完成议论性文章论证思路知识的梳理。
议论文论证思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上册
课题
议论文论证思路
教学目标
掌握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的答题技巧,规范作答。
教学重点
梳理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的知识点。
教学难点
掌握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的答题技巧。
议论文写作 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
![议论文写作 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77d1bb2cc58bd63186bd98.png)
从作文命题材料上看,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两
点,其一是“严肃恭敬”,其二是“语言运用”
【病文呈现】 敬畏文字
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载体,是一个国
家文化积淀的见证,也是民族智慧的结 晶。文字就像画笔,描绘着我们心中的 意识情绪,乃至我们的一举一动。由此 可见,文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 以,我们要敬畏文字。(从文字承载的 内容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的角度中心论点 ,“我们要敬畏文字”,破题较简洁且 突出了敬畏文字的现实意义。)
病例分析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年初,《咬文嚼字》杂志社邀请读者一起“
咬嚼”名人博客。大家惊讶地发现,一些市场意 识很强,人气很旺的名人,在撰写博客时,频频 出现语言运用方面的“低级错误”,对语言文字 缺乏“敬畏之心”。
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话。即使
到了网络时代,我们阅读优秀作品时也总能感受 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
(联系现实结尾,强调了“敬畏文字” 的现实意义,呼应了开头。)
பைடு நூலகம் 【总体诊断】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分论点基本上能够支撑中心论点, 语言较通顺。 本文分论点的逻辑混乱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孤立地看分论点都没问题,但从观点与材料的切合
上看,各个分论点均未凸现命题材料暗含的限定(语言 运用、严肃恭敬)。
二是整体地看三个分论点的排列顺序也欠恰说明对文字不敬畏又会如何。从集体角度谈“敬畏文字”。)
敬畏文字,要在汉字改革中体味文化的力 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 国曾经进行了“二简汉字”,但是这些字推 广不到几年,国家就明令在课本、教科书和 报纸、刊物、图书等方面停止使用第一表的 简化字。因为这些字不便于世界华人圈的文 化交流,遗失了汉字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 化。这一决定,表明了国家对汉字简化所持 的谨慎态度。而如今,国家提倡运用规范的 简体字代替繁体字,并几经修改,几经探讨 ,最终将文字基本定型,这更表明国家对文 字运用的严肃恭敬。从文化传承上来说,没 有敬畏文字的态度,文化不可能源远流长。
九年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技巧与逻辑思维
![九年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技巧与逻辑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d9fb1a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f.png)
九年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技巧与逻辑思维九年级学生即将面临升入高中的重要关口,写作能力在他们学术成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议论文作为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为九年级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议论文写作技巧以及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1. 把握题目要求在写议论文之前,学生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理解命题的含义和要求。
针对不同的题目,可以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和思路。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学生可以从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 建立清晰的写作结构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并通过有序的段落组织来展开论述。
可以使用论点-论据-论证的结构,即先提出论点,然后列举论据来支持论点,最后通过逻辑推理进行论证。
此外,可以使用比较、对照、因果、引用等手法来丰富写作的内容。
3. 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在写议论文时,要避免使用太过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要力求正式和准确。
适当运用一些较为复杂的词汇和句型,提升文章的专业性。
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性和连贯性,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或者使用重复的词汇。
4. 运用合适的例证和数据为了增强议论的说服力,九年级学生可以在写作中引用有效的例证和数据。
这些例证和数据应来源于可靠的来源,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举例来说,如果议论题目是关于环境污染的,可以引用一些研究报告或者官方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在写作时需要不仅看待问题的表面,还要能够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解决途径。
可以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的多个方面,从而更好地展开自己的论述。
此外,学生还可以多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6. 多进行修改和反思写作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九年级学生在写完初稿后应多进行修改和反思。
可以结合老师和同学的建议,细致地修改和润色文章。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b3840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1.png)
在当代中国,诚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 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 就是认真踏实,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 中,就是真诚待人,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 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 实在。
新课导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 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 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 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A、D是事实论据,B、C是道理论据。
辨析论据
下面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A.李清照在人生失意的时候感慨:“怀旧 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霍去病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 生征战无数,以至于金兵对他闻风丧胆。
C.穷途末路的项羽,终因寡不敌众,而自 投汨罗江。
张冠李戴,论据不真实。
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 望族,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 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 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 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家 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
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 后退三尺筑院墙。吴家见状,深受感动, 也主动让出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
这则寓言故事里,两小儿辩论的核心问题 在哪儿?
现在从论据的视角看这则寓言,我们会有新 的理解。两小儿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观点似乎 都正确,但它不符合科学,原因是论据不可靠。 而“孔子不能决”不仅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 境,而且证明了论据不合理就说不清楚道理。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议论文写作:论证要合理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议论文写作:论证要合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68d6cc76a20029bc642d02.png)
树起耙子,有的放矢 正面立论,针锋相对
近墨者黑 近墨者未必黑
摆事实、讲道理,
深入批驳 首尾照应,提出希望
列举革命前辈的事例
引用名言、俗语,破立结合 号召大家做到“出淤泥 而不染”
驳“近墨者黑”
范文赏析
驳“近墨者黑”
有言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我们暂且不论,那么“近墨者一定会黑”吗? 环境对人有影响,对此我们大都表示赞同,
列举典型事例:列举雷 锋的事例,有力论述了 “知足常乐”这一观点。
范文赏析
知足常乐
知足是当你在在沙漠里偶获一瓶水,却将水的四分 之三奉献于人后只喝得的那四分之一的畅快;知足是一
点一滴的汗水换回的一点一滴的收获;知足是尽自己最
大的努力后换回的成绩单,而不是别人手中几乎满分的 试卷;知足是每天家常小菜,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 而不是大鱼大肉,燕窝不断的奢侈生活;知足是……
正面---物质、精神上知足, 就会满足愉悦 反面----物质、精神上贪婪, 就会劳累痛苦 标题、开头或结尾点明观点
注意事项
恰当安排论证结构
对材料进行分析
范文赏析
知足常乐
“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
风,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总是不能懂不能知 道足够……”这首歌叫《知足》,它告诉我们做人 要知足,于是我们便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足常乐! 总有人说雷锋是傻子,奉献了自己,成全了 别人。其实,那些人又怎么会懂雷锋的知足?做 个不生锈的螺丝钉,勤勤恳恳,永远上进,这便 是他的知足,他的快乐! 开篇点明中心论点: 引用歌词,直接文章的 中心论点:知足常乐
写 作
论证要合理
写作指导
“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 1.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1)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 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2)作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
议论文阅读考点--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议论文阅读考点--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63e8e1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e.png)
议论文阅读考点考点一论点1.找中心论点①论题:作者要讨论的问题。
②论点:作者对所讨论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明确表明作者态度或观点,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③中心论点:作者在文中摆出的核心观点。
议论文一般都有一个中心论点。
④分论点:各部分用以补充和支持中心论点的分支论点。
方法:①看位置:标题→开头→结尾。
②抓关键词:“可见”“总之”“所以”“归根结底”等总说词;过渡词;反复使用的词。
③关注直接表述句。
2.补写分论点①紧扣中心论点或论题,提炼关键词概括。
②和上下文已给分论点句式一致。
3.文章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①开门见山。
②由社会现象提出问题。
③根据亲身经历提出论点。
④引用故事或名言警句。
4.议论文标题有什么作用?①(内容上)点明论点或论题;概括议论的主要内容。
②(手法上)A.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观点或内容。
B.运用反问/疑问句式,启发读者思考。
C.用语新颖别致/亲切生动。
D.引用诗词名句,富有文采。
③(效果上)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5.请给本文拟写一个标题①明确论题,用论题作标题。
②明确中心论点,用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作标题。
考点二论据1.分析××句(段)论据的作用①事实论据:包括史实、事例、统计数据等。
②道理论据:包括已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谚语、原理、定律、公式等。
答题模板:①列举⋯⋯事例/引用⋯⋯名言;②作为事实/道理论据,论证⋯⋯观点;③具有增强论证说服力的作用。
2.概括事实论据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要有体现论点的关键词)3.某个事例或道理是否适合作论据①这是一个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②论述了⋯⋯内容。
③而文章的中心论点是⋯⋯,④论据有力论证/不能论证中心论点。
⑤所以能/不能作论据。
4.为第×段补充论据①明确该段论点。
②分清是补充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③补充的事实论据,应是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要有能体现观点的关键词。
④补充的道理论据,应交代清楚名言诗句的作者、国别或朝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精讲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精讲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968d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3.png)
【近朱者未必赤。
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自三国两晋南北朝 以来的分裂局面。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崇尚节俭,兴修水 利,扩大垦田,并且确立了“三省制”,创下了“开皇之 治”,隋朝日益繁荣。但他的儿子杨广却没有“近朱者赤”。 杨广登基之时,仗恃国力富强,频繁发动战争,又为满足骄 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杨广并没有很好地传承其 父的治国方略,反而好大喜功、奢侈享乐,终致身死国灭。
做学问要有怀疑精 神、怀疑精神是做 一切学问的基本条 件……
举例论证(陈寅 恪等人事例)、 道理论证(名人 名言等)……
展开论证
观点统一、逻辑 严密;明确联系, 深入阐述
例文展示
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亮点批注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① ①引用大科学家李
【大学问家陈寅恪读了大量的书,却 四光的名言,十分有说
遥望大洋彼岸,科学家居里夫人在发现 钋这个新元素后仍不懈研究,不顾辐射 对身体的伤害,终于又发现了镭,这一 发现对世界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 义。袁隆平院士与居里夫人,他们一生 载誉无数,但却一直步履不停、不断攀 登。他们在不断追求的道路上,不但成 就了自己,更造福了人类。】②
②从个人角度论 证观点。从正、反两 方面各举两个为人熟 知的典型事例,很有 说服力。
【真题解读】这是一道具有哲理性的话题作文题,从文体 的角度来分析,要求中虽明确提出“自选文体”,但更倾向于 议论文。写作时,可从“打破常规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难题” “不一样的梦想,同样精彩”“叛逆精神未必不可取”等方面 展开思路,然后选取典型的论据,构思论证思路,列出写作提 纲。注意论证合理,有说服力。
近墨者未必黑。
清朝末年,李鸿章等人倡导“洋 务运动”,打破了当时的闭塞局面。 尽管当时朝堂上的主流思想并不支持 李鸿章,但是他却没有“近墨者黑”, 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思想。他没有放 弃理念与行动,终于使中国近代化的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 逐渐发展起来。】②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论证要合理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写作 论证要合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7298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f.png)
1.明确论证合理的具体要求。
2.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
持观点。
状元成才路
3.学会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
状元成才路
合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 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 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4.论证结构要合理 议论文一般采用“引论——本论——结论”
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设置分 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选择 何种结构,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而定。
文题一例文:
学问因质疑而发展
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 疑的精神。①
古往今来,一切的新学问都是在 质疑旧学说的基础上诞生的。倘若没 有质疑,就不可能产生“日心说”。
Hale Waihona Puke 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 服力。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 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 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掀起了 天文学的根本变革。由此可状元成才路见,质疑 推动了学问的发展。③
状元成才路
③紧扣 “质疑”话 题,对所用 的材料进行 具体分析。
名师总评:
①开 门见山, 提出观点。
在中世纪的欧洲,“地心说”一直居 于统治地位。哥白尼,这位杰出的天
②运用 举例论证,
文学家,竟然公开宣布——地球并不 举哥白尼的
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②。“日心 事例作为论
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和“地
据,说明质 疑精神的作
心说”相对立的关于天体运动的学说, 用,更有说
却成就了两宋的大词人,璀璨了 两宋文坛,照亮了宋词的前程。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想 你拥有什么,你才会快乐。⑤
【九上部编语文】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 写作技巧、素材及范文点评
![【九上部编语文】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 写作技巧、素材及范文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e6a044a2941ea76e58fa04b6.png)
九年级上册部编语文二单元写作技巧、素材及范文点评写作:观点要明确怎样确立明确的中心论点一、根据材料来确定中心论点。
对于材料作文,首先要细致、全面地了解材料,领会材料主旨,找出材料中所有可能隐含的信息,运用发散思维,从这些信息点中多挖掘几种立意、论点。
其次,要善于抓住关键词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最后,要善于分析。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凡事必有因,有因就会有果。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就能找准材料的立意,从而确立合适的中心论点。
二、根据题目来确定中心论点。
有些题目有一个关键词,称为“题眼”,题眼往往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只要围绕“题眼”,深入挖掘,就能根据自身理解提出较深刻的论点。
题目若是一个词,如“尝试”,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题目若是一个短语,它的题眼往往就在限制、修饰语上,如“笑对挫折”中的“笑”就是题眼。
题目若是一句话,句中的谓语部分即是题眼,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中“丰富多彩”即是题眼。
三、注意联系实际生活,确立最佳论点。
写作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把题目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亲身经历或生活经验为基础确立论点,这样的文章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更具说服力。
二单元素材积累一、好词虚心好学发奋苦读脚踏实地不耻下问精益求精自强不息刨根问底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如饥似渴持之以恒一丝不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勤学苦练目不转睛专心致志二、好句好段1.无论你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你都会面临人生的各种难题。
面对这些难题、困境,没有人可以不流泪、不流汗就轻轻松松地跨过去。
2.经历得越多,越容易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理——越怕吃苦,越有苦吃。
那些心灵真正富足的人,其实都不怕吃苦。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2. 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2. 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65850b3b3567ec102d8a83.png)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分论点是紧扣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的观点。
分论点逻辑混乱的一种表现是单个的分论点忽视了作文命题材料的限制。
如“2012年中考作文题”的命题材料由两个段落组成,它们围绕“语言运用”表达了两种绝然不同的运用文字的态度,即缺乏“敬畏之心”的态度和心怀“严肃恭敬”的态度。
这要求分论点的拟写必须扣住两点:其一是“严肃恭敬”,其二是“语言运用”。
分论点逻辑混乱的另一种表现是各个分论点之间没有按一定的逻辑切分。
先看一个反例,如有的同学在写《为人生成功而准备》时,采用并列式结构,分论点依次为:准备只为争取成功;准备需要不断地坚持;准备是一种人生智慧。
这三个论点分别是从准备的作用、原因、评价三个不同标准来拟定的,没有统一标准且逻辑顺序混乱。
再看一个正例“2012年四月调考作文题”──生命需要一盏灯,有的同学采用并列式结构切分的三个分论点如下:生命需要一盏救民于危难的灯(以鲁迅为例),生命需要一盏报效祖国的灯(以钱学森为例),生命需要一盏为国争光的灯(以姚明为例)。
这三个分论点围绕不同时期的杰出人物为振兴中华而依次展开,显得层次很清晰。
病例分析【作文题目】(2012年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年初,《咬文嚼字》杂志社邀请读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
大家惊讶地发现,一些市场意识很强,人气很旺的名人,在撰写博客时,频频出现语言运用方面的“低级错误”,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话。
即使到了网络时代,我们阅读优秀作品时也总能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
请以“敬畏文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从作文命题材料上看,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两点,其一是“严肃恭敬”,其二是“语言运用”。
【病文呈现】敬畏文字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载体,是一个国家文化积淀的见证,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逻辑地拟写分论点分论点是紧扣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的观点。
分论点逻辑混乱的一种表现是单个的分论点忽视了作文命题材料的限制。
如“2012年中考作文题”的命题材料由两个段落组成,它们围绕“语言运用”表达了两种绝然不同的运用文字的态度,即缺乏“敬畏之心”的态度和心怀“严肃恭敬”的态度。
这要求分论点的拟写必须扣住两点:其一是“严肃恭敬”,其二是“语言运用”。
分论点逻辑混乱的另一种表现是各个分论点之间没有按一定的逻辑切分。
先看一个反例,如有的同学在写《为人生成功而准备》时,采用并列式结构,分论点依次为:准备只为争取成功;准备需要不断地坚持;准备是一种人生智慧。
这三个论点分别是从准备的作用、原因、评价三个不同标准来拟定的,没有统一标准且逻辑顺序混乱。
再看一个正例“2012年四月调考作文题”──生命需要一盏灯,有的同学采用并列式结构切分的三个分论点如下:生命需要一盏救民于危难的灯(以鲁迅为例),生命需要一盏报效祖国的灯(以钱学森为例),生命需要一盏为国争光的灯(以姚明为例)。
这三个分论点围绕不同时期的杰出人物为振兴中华而依次展开,显得层次很清晰。
病例分析【作文题目】(2012年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年初,《咬文嚼字》杂志社邀请读者一起“咬嚼”名人博客。
大家惊讶地发现,一些市场意识很强,人气很旺的名人,在撰写博客时,频频出现语言运用方面的“低级错误”,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
古今中外,一直不乏“推敲”文字的佳话。
即使到了网络时代,我们阅读优秀作品时也总能感受到作者严肃恭敬的写作态度。
请以“敬畏文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从作文命题材料上看,本题的写作必须扣住两点,其一是“严肃恭敬”,其二是“语言运用”。
【病文呈现】敬畏文字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载体,是一个国家文化积淀的见证,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文字就像画笔,描绘着我们心中的意识情绪,乃至我们的一举一动。
由此可见,文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我们要敬畏文字。
(从文字承载的内容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的角度中心论点,“我们要敬畏文字”,破题较简洁且突出了敬畏文字的现实意义。
)敬畏文字能让我们严谨有序,减少错误,从而完成大事,收获智慧的人生。
百度总裁何彦宏正是因为始终坚持敬畏文字的原则,百度百科和相关文字都是靠严谨的态度来完成,所以其中的错误很少,让百度从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搜索网站。
如果百度不是对文字本着敬畏的态度,而是像有些名人犯语言运用的低级错误,对语言文字缺乏敬畏之心,那它还能打败众多对手,为人们所信赖吗?所以敬畏文字能带来严谨,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成功。
(分论点二,从内容上讲,材料可以支撑观点)(分论点一虽强调了“语言运用”,但未用具体的“语言运用”的例子证明分论点。
分论点一是从“事业”层面提出的。
)敬畏文字能让人们对文化尊重,使文化保持古朴,从而得以延续与传承。
一个对文字尊重的人,思想必定深厚,对国家必定忠诚。
我们应该敬畏文字,努力使文化保持原有的意蕴,因为文化与经济交融深远,国家必定繁荣。
所以,文化传承的责任在于我们,我们一定要敬畏文字,使文化的传承一路无阻。
(这一段仅仅只是空讲了一些大道理,且游离到了“国家繁荣”)(分论点二提到了“敬畏文字”,但只字未谈“语言运用”。
分论点二是从“文化”层面提出的。
)敬畏文字能让我们保持独立的人格,学会放弃,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充实。
王维怀着对文字诗歌的敬畏,放弃仕途,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创作,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生活中的诱惑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唯有甘于清贫,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王维正是因为对文字的敬畏,才有了毅然的放弃,才有了“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泉”的情怀,也便有了他悟哲金箔般的千古名篇!(分论点三未扣住作文材料的限定,未突出“语言运用”,而是笼统地谈“王维对文字诗歌的敬畏”。
分论点三是从“精神”层面提出的。
)现在,作为一个青年,敬畏文字的习惯一定要养成,这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是为自己,更是为社会和国家。
让敬畏文字成为精神深处照彻心灵的不灭之光,让敬畏文字的力量支撑我们勾勒出人生的轨迹。
让我们拥有敬畏文字的习惯,愿我们成长的脚步落地有声,让我们的人生起舞飞扬。
(联系现实结尾,强调了“敬畏文字”的现实意义,呼应了开头。
)【总体诊断】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分论点基本上能够支撑中心论点,语言较通顺。
本文分论点的逻辑混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孤立地看分论点都没问题,但从观点与材料的切合上看,各个分论点均未凸现命题材料暗含的限定(语言运用、严肃恭敬)。
二是整体地看三个分论点的排列顺序也欠恰当。
原文是:敬畏文字能让我们严谨有序,减少错误,从而完成大事,收获智慧的人生;敬畏文字能让人们对文化尊重,使文化保持古朴,从而得以延续与传承;敬畏文字能让我们保持独立的人格,学会放弃,从而使我们的精神财富充实。
这三个层面的排列顺序不当,应稍作调整。
三是原文是从“为什么要敬畏文字”的角度来切分分论点的,而命题材料则重在引导人们思考“怎样敬畏文字”,所以,本文切分分论点的角度也需要调整。
解决办法切合命题材料拟写分论点。
当前,九年级学生写议论文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是依命题材料来立意,而是把准备好的材料机械地套入中考作文中”。
所以,学生习惯于从准备好的材料中提取分论点,忽视了命题材料的限定。
本文第三则材料分论点的选取就属于此种情况。
由此看开,我们首先必须审读清楚命题材料的限定内容,其次才是依据限定内容拟写分论点。
按照一定的逻辑切分、展开分论点。
并列式的结构切分的分论点要“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是从同一个角度回答同一个问题;如果是有的从“是什么”的角度说,有的从“为什么”的角度说,又有的从“怎么办”的角度说,就是没有扣住中心论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论点就难以集中。
“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的关系。
“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合乎情理,合乎逻辑。
另外,递进式结构要求:逐层深入阐述中心论点,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按思维的层次行文。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对照式结构要求:将两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修改示例对应训练并列式结构1.从“为什么”的角度切分论点。
作文题目:谈气概中心论点:人要有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一:人有气概,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分论点二:人有气概,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分论点三:人有气概,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2.从“怎么办”的角度切分论点。
作文题目:给生活留一道缝隙中心论点:给生活留一道缝隙分论点一:给生活留一道缝隙,轻松愉快地享受生活。
分论点二:给生活留一道缝隙,坦然地面对失去。
分论点三:给生活留一道缝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递进式结构3.作文题目:谈风度中心论点:人应当有风度。
处(为什么);度(怎么样)。
4.作文题目:在困难面前中心论点:我们应该正视困难。
对照式结构5.作文题目:给孩子适度的爱中心论点:给孩子适度的爱的健康发展。
6.作文题目:如何评价自己中心论点:我们应正确评价自己。
力,不断前进;过低地估价自己,就会缺乏自信,做事缩手缩脚,也会停滞不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必背内容1、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5、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míng),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yǔ 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