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小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完全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完全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自身的(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中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 ( 幼儿园) 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 .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 .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 .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 幼儿保护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 年修订) ,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四、备考建议
针对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性质和内容,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
1、全面复习:考试大纲涵盖的知识面较广,考生需要全面复习,注重知识体 系的建立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
2、突出重点:考试大纲中不同部分的重要性不同,考生需要突出重点进行复 习,注重学科教学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考试目标
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所需的专业 知识、技能和素质。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的英语教师,为提高高中英语教育 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
二、考试内容
1、专业知识:包括英语语言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等。 2、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主要考查: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 中学课程、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基 本知识;正确实施课程评价,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能力;应用教育技术辅助教 学,
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 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
3、练习模拟: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模拟考试熟 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4、注重实践: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需要注重实践 经验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总之,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是取得中学教师资格的重要途径,考生需要认真解读 考试大纲,全面了解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注重知识体 系的建立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取得中学教师资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育教学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理念、教育法律法规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一)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理所应当的一个任务,即使你已经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但考试是必须要通过的。

其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大纲。

一、基本要求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掌握中职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规律,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和创新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二、考试内容1、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与功能、教育规律、教育思想史、教育学派及其理论、教育伦理学等是教育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

2、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教材编写、选用和运用、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管理等。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认知差异、行为习惯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利用校外资源情况,中职学生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4、中职教育评价中职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中职教育课程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相关内容。

5、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6、教育改革和创新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和要求、产教融合政策和实践以及教育创新与发展经验等。

三、考试方式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采用笔试方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式和方法,例如可以适当查阅一些教辅资料,不断进行模拟练习等,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极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考生要在考试前认真准备,熟悉考试大纲内容,并采取合适的复习方式和方法,以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合格的成绩。

大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大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大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依据大学教师资格考试是为了选拔具备一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具备一定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需要,能够胜任本专业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本考试依据《高等学校教师法》、《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和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文件,以及学科专业教学大纲、教材和本学科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基础。

二、考试内容根据各学科和专业教学特点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大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分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两个大部分。

1.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1)具体包括: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前沿动态和研究进展等内容。

(2)要求考生对学科理论有深入的掌握,能够系统地阐述学科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

(3)要求考生对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能够介绍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

2.教育教学能力(1)具体包括: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学生发展与教育教学管理等内容。

(2)要求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有扎实的掌握,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和支撑教学实践。

(3)要求考生具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等教学能力,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大学教师资格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笔试(1)笔试包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考试。

(2)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为选择题和简答题,以考查考生对学科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教育教学能力考试为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以考查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面试(1)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面试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演示、教学问题分析和解决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历史学科》(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历史学科》(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历史学科》(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

4.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3•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课堂活动的常用组织形式,能在教学活 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能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发挥教师的作用。
4•掌握课堂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评价,科 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5•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整合 多种资源,选择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
A.lucrativeB.ludicrous
C.IongishD.lucky
(2)The manager persuaded the team to play the game. What actually happe ned accord ing to this stateme nt?
A.The manager played hard.
5•能结合中外社会文化语境,设计并实施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三)教学设计
1•了解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英语知识、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能 够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3•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定合理、明确与具体的教学目标。
B.The team played hard.
C.The team actually did not play.
D.The manager actually did not play.
2.单项选择题(阅读理解)
Human beings are an irritant to Mother Nature, and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it took their brains five million years to evolve, She can rid Herself of them in an instant. This, however, may not be necessary, since humans seem to be racing to see if they can save Her the trouble. They behave so arroga ntly, contending they are superior to Nature. Rain forests are being cut dow n or bur ne—not only pollut ing the air but also caus ing a drop in oxyge n levels. The love affair people have with their automobiles, especially“gas hog”SUV's, adds to the pollutants in the air and is, yet, another nail in their coffins. Since prehistoric times, humanshave been stalking and killing animals, caus ing many, beg inning with the mastodo n and saber-toothed tiger, to become exti net. Moder n civilizati on is rush ing headl ong to slaughter ani mals in wholesale lots, all the while trying to prove its superiority to Mother Nature, usually with disastrous results.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关键信息项:1、考试科目2、考试目标3、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4、试卷结构5、题型示例1、考试科目11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2 科。

12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 科。

13 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 科。

14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3 科。

2、考试目标21 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2 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

23 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31 《综合素质》311 职业理念3111 教育观3112 学生观3113 教师观312 教育法律法规3121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3122 教师权利和义务3123 学生权利保护31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131 教师职业道德3132 教师职业行为314 文化素养3141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3142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143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3144 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3145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315 基本能力3151 阅读理解能力3152 逻辑思维能力3153 信息处理能力3154 写作能力32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321 教育基础3211 教育学基础知识3212 心理学基础知识3213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3214 小学组织与运行322 学生指导3221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3222 小学生学习指导3223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3224 小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323 班级管理3231 班级与班级管理3232 班主任工作3233 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3234 课外活动324 学科知识3241 小学课程及其发展3242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325 教学设计325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3252 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326 教学实施326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262 教学原则与方法3263 教学组织形式3264 课堂教学的实施327 教学评价3271 教学评价的类型3272 教学评价的方法33 《教育知识与能力》331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3311 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3312 教育与社会发展3313 教育与人的发展3314 教育制度332 中学课程3321 课程概述3322 课程目标与内容3323 课程设计与实施3324 课程评价与资源开发333 中学教学3331 教学概述3332 教学过程3333 教学原则和方法3334 教学组织形式3335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334 中学生学习心理3341 认知过程3342 学习动机3343 学习迁移3344 学习策略3345 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335 中学生发展心理3351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3352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3353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3354 中学生的意志发展3355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336 中学生心理辅导3361 中学生心理健康3362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337 中学德育3371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3372 中学德育原理3373 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338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3381 班级与班集体建设3382 课堂管理3383 班主任工作3384 教师心理34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41 学科知识3411 掌握拟任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二〇一二年五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测试性质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一)职业认知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知,能清楚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职责。

2.关爱学生,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

(二)心理素质1.乐观开朗,积极上进,有自信心。

2.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不偏激,不固执。

3.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三)仪表仪态1.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衣饰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四)言语表达1.教学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

2.表达准确、简洁、流畅,语言具有感染力。

3.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五)思维品质1.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2.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抓住要点,并作出及时反应。

3.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独到之处。

(六)教学设计1.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处理教学材料,确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

2.能够基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教师活动。

3.学生活动设计有效,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七)教学实施1.教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节奏。

2.知识讲授准确,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3.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能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5.板书工整规范、布局合理。

(八)教学评价1.能够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反馈。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doc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doc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学科学问与教学力量》 (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学问与运用力量1 .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 .把握地理科学的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 .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学问与运用力量1.了解学校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 .把握地理教学的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力量1 .了解高中同学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阅历。

2 .把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 .能够结合详细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学问与运用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识主要的地理过程;把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识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把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识地理试验和野外观看、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把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进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学问与运用1.熟识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识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把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育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把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识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把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把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把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把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识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小学综合素质.doc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小学综合素质.doc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小学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小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测试方法 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题备课、试讲、 答辩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 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 性评分。
五、评分标准
测试
序号
权重 分值
项目
评分标准
职业 一 道德 5
2 较强的从教愿望,对教师职业有高度的 认同,对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职责有 清楚了解
一 道德
5
心理 二 素质 10
仪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 仪态 10
言语 四 表达 15
思维 五 品质 15
教学 六 设计 10
教学
价值取向 2 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和爱
心 3 积极上进,有自信心 3 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4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5 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5 衣饰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4 教学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 6 表达准确、简洁、流畅,语言具有感
3.肢体语言得体,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四)言语表达 1. 语言清晰,语速适宜,表达准确 口齿清楚,讲话流利,发音标准,声音洪亮,语速适宜。 讲话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表达完整,有感染力。 2. 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够较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中尊重对方、态度和蔼。 (五)思维品质 1.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陈述问题,有较强的逻辑性。 3.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问题,思维灵活,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4.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设计 1. 了解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染力 5 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6 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抓住要 5 点,并作出及时反应 4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教学材料处理恰当,教学目标明确, 4 重、难点突出
能够基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 3 验合理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有效,能引导学生通过 3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学习
3 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 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6 情境创设合理,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 10 教学内容表述和呈现清楚、准确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节。 (3)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例二:“分一分”试讲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教学过程需有提问环节。 (3)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一)职业道德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正确认识、理解教师的职业 特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 践中的师德问题。 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 位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素质 1. 积极、开朗,有自信心 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主动热情工作 具有坚定顽强的精神,不怕困难 2.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不急不躁 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有应变能力 能公正地看待问题,不偏激,不固执 (三)仪表仪态 1.仪表整洁,符合教育职业和场景要求。 2.举止大方,符合教师礼仪要求。
准确把握所教的教学内容﹑理解本课(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以及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2.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 点
3. 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形 式与方法。
(七)教学实施 1.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 与学生交流的意识。 2.能够科学准确地表达和呈现教学内容。 3.能够适当地运用板书,板书工整、美观、适量。 4.能够较好地控制教学时间和教学节奏,合理地安排教与学的时 间,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八)教学评价 1.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 2. 能客观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一)职业道德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对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知, 能清楚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职责。 2.关爱学生,具备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责任心。 (二)心理素质 1.乐观开朗,积极上进,有自信心。 2.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不偏激,不固执。 3.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三)仪表仪态 1.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衣饰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四)言语表达 1.教学语言规范,口齿清楚,语速适宜。 2.表达准确、简洁、流畅,语言具有感染力。 3.善于倾听,并能做出恰当的回应。 (五)思维品质 1.思维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四、测试方法 采取结构化面试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展示、回答问题、陈述 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准备,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 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五、评分标准
测试
序号
权重 分值
项目
评分标准
职业 一 道德 10
5 爱幼儿,尊重幼儿 5 有热情、有责任心
六、试题示例
例一: 请你给小班幼儿讲一个故事。
(故事自选。如考生没有故事,可提供)。 例二:
请用绘画为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的冬眠”设计一个主题展示 墙。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一、测试性质 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 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 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 展潜质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 学目标。
3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心理 二 素质 5
仪表 三 仪态 5
3 活泼、开朗,有自信心
2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2 衣着整洁,仪表得体,符合教师职业特 点
3 行为举止稳重端庄大方,教态自然,肢 体表达得当
言语 四 表达 15
思维 五 品质 15
8 语言清晰,表达准确,语速适宜
目标 教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能较好地 8 控制教学节奏
6 知识讲授准确,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七 实施 25 教学
八 评价 10
6 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教学规 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运用教具、学具和
2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3 板书工整规范、布局合理
能够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 5 习活动作出反馈
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做 5 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六、试题示例 例一:《荷花》试讲教学设计
荷花 作者:叶圣陶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 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 (一)职业道德 1. 爱幼儿,尊重幼儿。 2. 对幼教工作有热情、有责任心。 (二)心理素质 1. 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2. 乐观开朗、有自信心。 (三)仪表仪态 1. 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礼貌。 2. 服饰得体,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特点。 (四)交流沟通 1. 有较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宜,表 达比较准确、简洁、流畅、有条理,有一定的感染力。 2. 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五)思维品质 1. 能正确地理解问题,条理清晰地分析思考问题。 2. 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教育教学上表现出一定新意。 (六)了解幼儿 1. 具有了解幼儿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的意识。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一、测试性质 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 试。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 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 展潜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 学目标。
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 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 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 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 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 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 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 好梦……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试行)
(面试部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育部考试中心
二〇一六年十月
目录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一、测试性质 面试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 照性考试。笔试合格者,可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 面试主要考查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 展潜质和保教实践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 有一定的技能技巧,能够恰当地达成保教目标。
四、测试方法 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抽题备课、试 讲、答辩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 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 评分。
五、评分标准
测试
序号
权重 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