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试题及答案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aaef0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6.png)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___《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十二经脉。
2.“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是别络。
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经脉。
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经筋。
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___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奇经。
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浮络。
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正经。
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足三阴经。
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筋。
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皮部。
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足少阴肾经。
12.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经脉是心肺心包经。
13.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经脉是肾膀胱胃经。
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阳明经。
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循环贯注。
18.不与脏腑连属的经脉是带脉。
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督脉。
20.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冲脉与任脉。
21.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手太阴肺经。
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
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24.多气多血的经脉是手足阳明经。
25.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
26.绕口唇的经脉是肝经、胆经、胃经、冲脉。
27.入于上齿中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
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大椎穴。
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经别。
30.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错误的是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中医经络腧穴试题及答案
![中医经络腧穴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64c6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0.png)
中医经络腧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多少条主要经络?A. 12条B. 15条C. 18条D. 24条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经脉”?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答案:D3.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合谷穴”属于哪条经络?A. 肺经B. 大肠经C. 胃经D. 三焦经答案:B4. 在中医理论中,哪个穴位被称为“长寿穴”?A. 足三里B. 合谷C. 百会D. 涌泉答案:A5. 中医经络学说中,经络的“络”指的是什么?A. 主要通道B. 细小分支C. 气血循环D. 脏腑器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穴位属于中医经络中的“五输穴”?A. 曲池B. 足三里C. 太冲D. 神门答案:A, B, C, D7. 中医经络学说中,哪些经络与心脏有关?A. 心经B. 小肠经C. 心包经D. 肾经答案:A, C8. 在中医理论中,哪些经络与消化系统有关?A. 胃经B. 脾经C. 大肠经D. 肝经答案:A, B, C三、判断题9.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脏腑器官有密切联系。
答案:正确10. 所有经络都直接与脏腑器官相连。
答案:错误(部分经络通过络脉与脏腑器官相连)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经络学说中“任脉”和“督脉”的主要功能。
答案:任脉主要调节阴经气血,与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督脉则主要调节阳经气血,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功能有关。
12. 描述中医经络学说中“腧穴”的概念及其在治疗中的作用。
答案:腧穴是经络上的重要穴位,是气血出入的通道。
在治疗中,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刺激腧穴,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案例分析题13. 患者主诉头痛、失眠、心悸,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可能涉及哪些经络?请列举相应的腧穴,并简述治疗方案。
答案:可能涉及的经络包括心经、肝经和胆经。
相应的腧穴有神门(心经)、太冲(肝经)、阳陵泉(胆经)。
经络测试题及答案
![经络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68a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1.png)
经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医经络学的基本概念?A. 经络B. 穴位C. 脏腑D. 阴阳2. 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十二经脉B. 奇经八脉C. 十五络脉D. 所有以上选项3. 手三阳经包括哪些经络?A. 肺经、心经、脾经B. 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C. 心包经、肝经、胆经D. 胃经、膀胱经、肾经4. 足三阴经包括哪些经络?A. 肝经、脾经、肾经B. 心经、肺经、肾经C. 心包经、三焦经、胆经D. 胃经、大肠经、小肠经5. 经络的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沟通内外B. 联络脏腑C. 运行气血D. 调节情绪6. 经络学说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什么?A. 指导针灸治疗B. 指导药物治疗C. 指导食疗D. 所有以上选项7. 经络的“经”字在中医中的含义是什么?A. 路径B. 血管C. 神经D. 肌肉8. 经络中的“络”字指的是什么?A. 主要的通道B. 细小的分支C. 脏腑之间的联系D. 气血的循环9.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足三阳经?A. 合谷B. 太冲C. 曲池D. 足三里10.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主要依赖于什么?A. 脏腑B. 经络C. 骨骼D. 肌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经络是人体内的_________通道,主要负责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运行。
12. 十二经脉中,属于手三阳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3. 奇经八脉中,_________脉与任脉、督脉并称为“三阳脉”。
14. 足三阴经包括肝经、脾经和_________经。
15. 经络学说认为,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_________,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7. 解释“经络”一词在中医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论述经络学说与现代解剖学的关系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09d49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9.png)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调节气血B. 传导病邪C. 储存精气D. 连接脏腑答案:A2. “十二经脉”中,与心脏直接相连的经脉是:A. 肺经B. 心包经C. 心经D. 三焦经答案:C3.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任脉”起始于:A. 胸部B. 下腹部C. 会阴部D. 足底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经络的生理功能?A. 运行气血B. 营养全身C. 输送病邪D. 产生痛觉答案:D5. “奇经八脉”中的“冲脉”与以下哪个脏腑关系最密切?A. 肝B. 肾C. 脾D. 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是“十二经脉”的组成部分?A. 任脉B. 督脉C. 心经D. 脾经E. 带脉答案:C, D7.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具有哪些作用?A. 联络脏腑B. 运行气血C. 感应病邪D. 传递信息E. 储存精气答案:A, B, C, D8. “十五络脉”中,以下哪些是主要的络脉?A. 任脉B. 督脉C. 脾之大络D. 肝之络脉E. 心包络答案:C, D, E三、判断题9.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径路。
()答案:正确10.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组成部分,与脏腑、气血、精气神等概念紧密相关。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答案: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12. 描述“任脉”和“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案:任脉主要负责调节阴经的气血,与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督脉则主要负责调节阳经的气血,与脑、脊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五、论述题13. 论述中医经络学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答案: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经络学说被用来诊断疾病,通过观察经络上的穴位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位置。
此外,通过针灸、按摩、拔罐等手段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经络试题及答案
![中医经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80c87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5.png)
中医经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经络理论中,负责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经络是:A. 心经B. 肾经C. 肝经D. 脾经答案:B2. 以下哪个穴位属于足太阴脾经?A. 合谷B. 太冲C. 三阴交D. 足三里答案:C3. 中医认为,肝经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以下哪个情绪与肝经关系最为密切?A. 怒B. 喜C. 思D. 悲答案:A二、填空题4. 经络是中医学中认为的人体内运行_______和_______的通道。
答案:气血5. 十二经脉中,手太阴肺经起始于_______,终止于_______。
答案:中焦,拇指末端三、简答题6. 请简述中医经络理论中“任脉”的主要功能。
答案:任脉起于下腹部,上行经过胸腹部,与心、肺、肝、脾、肾等脏器有密切关系,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维持人体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
7. 描述“足厥阴肝经”在人体中的主要走向。
答案: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行经过内踝,沿小腿内侧,经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经过阴部,进入腹部,连接肝脏,与胆经相表里。
四、论述题8. 论述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性。
答案: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的调节,可以影响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现代中医治疗中,经络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此外,经络理论还为现代中医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观察经络上的穴位反应,可以判断出疾病的性质和位置,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B》答案
![《经络学B》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011e8e6bec0975f465e25a.png)
《经络学B》辅导资料一、选择题A型题:1.肺经循行所经过的“上骨下廉”是指( C )A.肱骨尺侧缘B.肱骨桡侧缘C.桡骨尺侧缘D.尺骨尺侧缘E.以上都不是2.手足太阴经交会于( E )A.云门B.周荣C.中府D.大包E.以上都不是3.以下哪条经脉上于头面( C )A手厥阴心包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阳明胃经D手少阴心经 E以上都不是4.十二经中哪条经脉的分支最多( A )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阴肾经E.足太阴脾经5.““诸脉之浮而常见者”是指( B )A奇经八脉 B皮部 C经脉 D经别 E络脉6.“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载于( C )A《灵枢·经脉》 B《灵枢·逆顺肥瘦》 C《灵枢·海论》D《灵枢·脉度》 E以上都不是7.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在哪个部位交接( A )A.头面部B.胸腹部C.背腰部D.手E.足8.手足三阴经在哪个部位交接( C )A.头面部B.胸部C.腹部D.四肢E.以上都不是9.十二经脉中,阴阳经在哪个部位衔接( D )A.头面部B.胸腹部C.背腰部 D.四肢部E.以上都不是10.手足少阳经交会于( E )A目下 B鼻翼旁 C鼻根部 D人中部 E目外眦11.内踝上三寸处,经脉由前向后的排列次序为( E )A.太阴、厥阴、少阴B.厥阴、少阴、太阴C.少阴、太阴、厥阴D.厥阴、太阴、少阴E.太阴、少阴、厥阴12.根结理论中,哪个不是“结”所在部位( D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背部 E以上都不是13.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 B )A.头部 B.腹部C.腰部D.背部E.以上都不是14.以下哪条经脉“下夹脐,入气街中”( D )A足少阳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阳膀胱经15.下列哪条经脉“注心中”( D )A.手太阴B.手少阴C.手厥阴D.足太阴E.足少阴16.以下经脉哪条不到达耳部( D )A足太阳 B手太阳 C足阳明D手阳明 E足少阳A.阴阳、五行、脏腑B.五行、手足、阴阳C.脏腑、手足、阴阳D.脏腑、手足、五行E.以上都不是18.足太阴经根于…,结于…( C )A至阴命门(目) B厉兑颡大(钳耳) C隐白太仓D涌泉廉泉 E大敦期门19.在大腿前方的经脉是( B )A肾经 B脾经 C肝经 D胃经 E胆经20.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的经脉是( D )A大肠经 B小肠经 C三焦经D心经 E心包经21.手太阴肺经的支脉联系( )A面部 B肩部 C背部 D手部 E以上都不是22.大肠经的经脉病候不包括( C )A.齿痛B.目黄C.胃痛D.口干E.颈肿23.哪项不是肺经的是动病( C )A肺胀满 B膨膨而喘咳 C烦心胸满D缺盆中痛 E交两手而瞀24.手太阴络脉到达( B )A.食指B.鱼际C.掌心D.中指E.手背25.“甚则交两手而瞀”中的“瞀”指的是( D )A.咳喘,气上逆B.头部疼痛,眩晕C.心烦不安,胸部满闷D.胸部烦闷,视力模糊E.以上都不是26.“恶人与火,闻木音则题然而经惕然而惊”是哪一经的病候?( B ) A手阳明经 B足阳明经 C足厥阴经D足少阴经 E足太阳经27.“骭厥”是哪一经的病候( D )A足太阳经 B手阳明经 C足少阴经D足阳明经 E足厥阴经28.“温淫”指的是什么病候( C )A.寒热往来症B.六淫病症C.热性病症D.中暑E.以上都不是29.“喝喝而喘,面如漆柴”是哪一经的病候( B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30.“痿厥嗜卧”是哪一经的病候( B )A手少阴经 B足少阴经 C足阳明经D足太阳经 E手太阴经31.“骭厥”指的是( B )A.全身气血逆乱B.足胫气血逆乱C.肝脏气血逆乱D.骨骼病变E.以上都不是32.“舌本强”是哪经的病候( D )A.手少阴经B.任脉C.足阳明经D.足太阴经E.足少阴经33.脾经的“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指的什么病症后的症状( C )A.胸满B.小便不利C.腹胀34.心经的“抵掌后锐骨之端”的掌后锐骨指的是( C )A.尺骨B.桡骨C.豌豆骨D.三角骨E.大多角骨35.足少阴络脉叫做( E )A内关 B地机 C中封 D阴陵泉 E大钟36.手厥阴络脉叫做( A )A内关 B间使 C神门 D中冲 E劳宫37.“上贯膈,布胁肋,……上入颃颡”是哪经的循行( B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38.既到目内眦,又到目外眦的经脉是( B )A.足太阳经B.手太阳经C.足少阳经D.手少阳经E.以上都不是39.“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是哪经的循行( D ) A督脉 B肝经 C膀胱经 D胆经 E三焦经40.“踝厥”是哪经的病候( B )A.手少阳经B.足太阳经C.足少阳经D.足少阴经E.以上都不是41、十二经脉命名的三要素是( C )A.阴阳五行脏腑B.五行脏腑阴阳C.手足阴阳脏腑D.阴阳手足脏腑E都不是.42、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C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C.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D.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E.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43、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C.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44、胸部经脉的排列由中向外是( D )A.阳明、少阴、太阴 B.少阴、太阴、阳明 C.阳明、太阴、少阴D.少阴、阳明、太阴 E.冲脉、少阴、阳明45、下列哪一项不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经络( A )A.手三阴经B.足三阴经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手三阳经。
中医经络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经络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f6cd5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f.png)
中医经络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有多少条主要经络?A. 十二条B. 十五条C. 三十条D. 七十二条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经络学中的“十二经脉”?A. 心包经B. 肝经C. 脾经D. 带脉3. 在中医经络学中,“任脉”起始于哪个部位?A. 胸部B. 手指尖C. 足底D. 腹部4. 中医经络学中,“足三里”穴位属于哪条经络?A. 肝经B. 脾经C. 胃经D. 肾经5. “经络”一词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医学典籍中?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经络学中“经络”的主要功能?A. 运输气血B. 调节阴阳C. 储存尿液D. 沟通内外7.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主要负责什么?A. 调节身体水分B. 调节身体温度C. 调节身体阳气D. 调节身体阴气8. 中医经络学中,哪条经络被称为“阴脉之海”?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9. “经络”在中医理论中,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A. 脏腑B. 骨骼C. 血液D. 肌肉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经络学中的“腧穴”?A. 合谷B. 太冲C. 太阳D. 昆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是中医经络学中的“十二经脉”?()A. 心经B. 心包经C. 肝经D. 胆经12. 中医经络学认为,经络具有哪些作用?()A. 联络脏腑B. 运行气血C. 传递病邪D. 调节阴阳13. 下列哪些穴位属于“任脉”?()A. 天突B. 神阙C. 关元D. 中冲14. “奇经八脉”包括哪些?()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15. 中医经络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经络的功能?()A. 情绪变化B. 气候变化C. 饮食不当D. 睡眠不足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医经络学中的“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________和足三阳经。
经络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1
![经络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1](https://img.taocdn.com/s3/m/7d376cffaf45b307e9719738.png)
经络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经筋的生理功能是( )A.主束骨而利机关B.主联络机体内外C.主运行气血津液D.主经气的感应传导E.主蓄积渗灌气血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2.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 )A.从手走头B.从足走头C.从足走腹D.从头走足E.从胸走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3.与手厥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手太阳B.手少阳C.足厥阴D.足阳明E.足少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络4.足少阳胆经分布在( )A.下肢内侧前缘B.下肢外侧前缘C.下肢外侧后缘D.下肢内侧后缘E.下肢外侧中线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5.下述经脉的循行过程中,哪组经脉经过气街( ) A.足少阴与足太阳B.足厥阴与足太阳C.手阳明与足阳明D.手少阳与足少阳E.足阳明与足少阳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6.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A.从手走头B.从头走足C.从足走头D.从足走腹E.从胸走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7.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 )A.经筋B.奇经C.别络D.皮部E.经别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8.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C.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D.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E.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9.手足三阳经交于( )A.腹B.头C.手D.胸E.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络10.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 )A.四肢B.体表C.躯干D.头面E.分肉之间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11.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A.冲脉B.任脉C.阴维脉D.督脉E.带脉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12.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手厥阴心包经B.手太阴肺经C.手少阴心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13.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肾经上交的经脉是( ) 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少阳胆经E.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14.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大肠经下交的经脉是( ) A.手太阳小肠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少阳胆经D.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15.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少阳胆经D.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络16.下列哪一组经脉是环绕口唇的( )A.脾经、肝经、任脉、冲脉B.心经、脾经、肝经、胃经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胃经、肝经、冲脉、任脉E.胆经、胃经、肝经、任脉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17.督脉又称( )A.阳脉之海B.髓海C.阴脉之海D.气海E.血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18.手太阳经分布在( )A.上肢外侧中线B.上肢内侧后缘C.上肢外侧前缘D.上肢内侧前缘E.上肢外侧后缘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19.任脉又称( )A.髓海B.气海C.阳脉之海D.阴脉之海E.血海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20.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A.奇经B.别络C.孙络D.浮络E.经别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21.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内联系作用的是( )A.皮部B.经别C.奇经D.别络E.经筋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络22.手足三阴经交于( )A.足B.手C.胸D.腹E.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络23.足厥阴肝经分布在( )A.下肢内侧中线B.下肢内侧后缘C.下肢外侧前缘D.下肢内侧前缘E.下肢外侧中线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24.《素问.气穴论》称其具有”溢奇邪”、”通营卫”作用的是( ) A.大络B.浮络C.别络D.孙络E.皮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25.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B.总督一身之阳经C.约束诸经D.总督一身之阴经E.调节十二经气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络26.足阳明胃经分布在( )A.下肢外侧后缘B.下肢内侧前缘C.下肢内侧后缘D.下肢外侧前缘E.下肢外侧中线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27.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经脉是( )A.任脉B.维脉C.督脉D.带脉E.冲脉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络28.司下肢运动的经脉是( )A.任脉B.督脉C.阴阳跷脉D.冲脉E.阴阳维脉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络29.分布在头侧的经脉是( )A.太阴经B.少阳经C.厥阴经D.阳明经E.太阳经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络30.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 )A.足阳明B.足厥阴C.手太阳D.足少阳E.手少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经络31.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督脉B.阴阳维脉C.任脉D.阴阳跷脉E.冲脉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32.既至且外眦,又至目骨眦的经脉是( ) A.手少阳三焦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少阳胆经D.手太阳小肠经E.手阳明大肠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33.分布在胸腹部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B.手太阴肺经C.足少阳胆经D.足阳明胃经E.手少阴心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34.循行于内踝上八寸以上胫骨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 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络35.下列可用”离、合、出、人”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 A.奇经八脉B.十五别络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络36.分布在后头部的经脉是( )A.厥阴经B.太阴经C.阳明经D.少阳经E.太阳经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经络37.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 )A.手厥阴心包经B.手太阳小肠经C.手少阴心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阴肺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38.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A.从头走足B.从足走腹C.从胸走手D.从足走头E.从手走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经络39.手阳明经络于( )A.肾B.肺C.心D.旰E.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经络40.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 ) A.四肢末端B.肌肤体表部位C.胸腹部D.关节和骨骼附近E.头面及项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经络。
中医经络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经络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c1fd8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b.png)
中医经络理论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经络理论中的“经络”指的是什么?A. 血管B. 神经C. 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通道D. 淋巴系统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十二正经?A. 手三阴经B. 手三阳经C. 足三阳经D. 带脉答案:D3. 在中医经络理论中,任脉和督脉属于哪一类经络?A. 十二正经B. 奇经八脉C. 十二经别D. 十五络脉答案:B4.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阻塞会导致什么?A. 气血不畅B. 情绪波动C. 营养不良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下列哪个穴位不属于足厥阴肝经?A. 太冲B. 肝俞C. 中冲D. 期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中医经络理论中,以下哪些是奇经八脉的组成部分?A. 任脉B. 督脉C. 冲脉D. 带脉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经络阻塞?A. 情绪压抑B. 外邪侵袭C. 身体劳累D. 营养不良答案:A, B, C, D8. 在中医经络理论中,以下哪些是调节经络的方法?A. 针灸B. 按摩C. 拔罐D. 食疗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答案:错误10. 经络理论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经络可以了解和调节人体的健康状况。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经络理论中的“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答案:在中医经络理论中,“经络”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而“腧穴”则是经络上的重要点位,通过刺激这些点位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12. 描述中医经络理论中“气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在中医经络理论中,“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活力,包括呼吸的气和食物转化的气;“血”则是指流动在血管中的血液。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充足且流动顺畅是健康的关键。
气血不足或流动受阻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五、论述题13. 论述中医经络理论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e60d4c7375a417876f8f37.png)
山东中医药大学《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 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 .奇经八脉B .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 D .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 .经别B .经筋C.正经D.奇经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 .络脉B .孙络C.浮络D.别络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 .经别B .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 E 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 .浮络B .孙络C.别络D.经筋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 .十五别络B .浮络C.孙络D.正经E.奇经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 .阴跷脉B .阳跷脉C.足三阴经D.经别E.浮络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 .十五别络B .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 D .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 .浮络B .孙络C.经筋 D .别络E.皮部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 .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 .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C.心肺心包经 D .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 .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肾膀胱胃经 D .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 .阳明经B .太阳经C.少阳经 D .厥阴经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阴肺经 D .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 .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 .太阳经B .厥阴经C.冲脉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 .督脉B .带脉C.任脉 D .阴维脉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 .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 E .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 .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阳三焦经 D .手太阴肺经 E .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 .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 .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 .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 .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 C .手足太阳经D.手足少阴经E.手足少阳经25.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 .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厥阴肝经 D .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26.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 .心经、脾经、肝经、胃经B .胃经、肝经、冲脉、任脉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 .足少阴肾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 D .足少阳胆经E.足太阴脾经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 .印堂穴B .神庭穴C.大椎穴 D .百会穴E.关元穴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 .别络B .经别C.奇经 D .经筋E.手少阴心经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20 分)1.经络是运行,联络,沟通的通路。
经络考试题及答案
![经络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2368c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d.png)
经络考试题及答案经络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体内的通道系统,负责气血的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协调。
下面是一份经络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经络系统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A. 经脉、络脉、穴位B. 经脉、络脉、脏腑C. 经脉、络脉、气血D. 经脉、络脉、骨骼答案:A2. 十二经脉中,哪一条经脉被称为“心包经”?A. 肺经B. 心经C. 肝经D. 脾经答案:B3.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任脉?A. 神阙B. 气海C. 关元D. 足三里答案:D二、填空题4. 经络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气血运行、脏腑协调、抵御外邪5.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的运行方向是________。
答案:从内向外、从上到下三、简答题6. 请简述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答案: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而经络则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通过连接脏腑,将气血输送到全身各处,同时,脏腑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到经络的通畅。
例如,心经与心脏有直接的联系,心脏的功能状态会直接影响心经的气血运行。
7. 描述一下经络的“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原理。
答案:“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它指的是当经络通畅时,气血可以顺畅地流通,人体不会产生疼痛感;而当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产生疼痛。
这种疼痛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提示经络出现了问题。
四、论述题8. 论述经络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答案:经络在中医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经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经络的异常表现,可以推断出脏腑的功能状态。
其次,经络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经络还与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和掌握经络知识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0aff1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1.png)
中医基础经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经络是通过气血运行的通道。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经络的特点?a) 体内经络与人体器官相互独立b) 经络是无形的,与神秘力量相关c) 经络是连接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d) 经络的作用主要是传输神经信号答案:c) 经络是连接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2.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中的气血运行畅通与否,与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气血运行的主要因素?a) 饮食习惯b) 外界环境c) 运动方式d) 情绪调节答案:d) 情绪调节3.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对于治疗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医常用的经络治疗方法?a) 针灸b) 手术c) 药物治疗d) 放射治疗答案:a) 针灸4. 经络理论中,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经络的主要功能?a) 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b) 调节体温和体循环c) 排泄废物和毒素d) 传递神经信号和信息答案:d) 传递神经信号和信息5. 经络刺激与调理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下列哪个选项是经络刺激的常见手法?a) 推拿按摩b) 手术切除c) 药物注射d) 放射治疗答案:a) 推拿按摩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医经络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中医经络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指的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络作为连接全身各个部位的通道,具有如下基本特点:一是经络是无形的,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二是经络与人体器官相互关联,机体的生理活动通过经络进行协调与调节;三是经络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气血在经络中的畅通与否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经络理论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和问诊,中医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经络状况,从而了解身体的健康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经络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等可以通过刺激经络来调理和调节身体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79af2bf705cc1754270979.png)
《经络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经别B.经筋C.正经D.奇经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络脉B.孙络C.浮络D.别络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B.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E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浮络B.孙络C.别络D.经筋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十五别络B.浮络C.孙络D.正经E.奇经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阴跷脉B.阳跷脉C.足三阴经D.经别E.浮络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五别络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浮络B.孙络C.经筋D.别络E.皮部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少阳胆经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C.心肺心包经D.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肾膀胱胃经D.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阴肺经D.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太阳经B.厥阴经C.冲脉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任脉D.阴维脉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E.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阴肺经E.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C.手足太阳经D.手足少阴经E.手足少阳经25.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26.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心经、脾经、肝经、胃经B.胃经、肝经、冲脉、任脉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足少阴肾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阳胆经E.足太阴脾经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印堂穴B.神庭穴C.大椎穴D.百会穴E.关元穴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别络B.经别C.奇经D.经筋E.手少阴心经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经络是运行,联络,沟通的通路。
最全经络试题
![最全经络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0f855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8.png)
最全经络试题a型选择题【1】下述哪本书的出现,说明经络学说已基本完成?a.《足臂十一脉灸经》b.《阴阳十一脉灸经》c.《经脉》d.《黄帝内经》e.《脉经》答案d【2】《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经脉》的成书时代大约是:a.新石器时代晚期b.周代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e.以上都不是答案b【3】马王堆帛书《经脉》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缺少的是:a.手厥阴心包经b.手太阴肺经c.手少阴心经d.足少阴肾经e.足厥阴肝经答案c【4】《针经》一般是指:a.马王堆出土的《帛书》b.《素问》c.《灵枢经》d.《针灸甲乙经》e《针灸大成》答案c【5】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就是:a.《阴阳就是以脉灸经》b.《灵柩学》c.《明堂孔穴针灸吕坤》d.《肢臂十一脉灸经》e.《针灸甲乙经》答案e【6】继《内经》以后,在针灸医学方面,不但是一次总结,而且其了承先启后作用的著作是:a.《难经》b.《针灸甲乙经》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十四经发》e.《针灸大成》答案b.【7】《针灸甲乙经》的作者就是:a.葛洪b.王叔和c.华佗d.孙思邈e.皇甫谧答案e.【8】《针灸甲乙经》就是将那几本书汇聚而变成的?a.《素问》、《灵柩》、《明堂孔穴》。
b.《明堂孔穴》、《针灸吕坤》、《黄帝内经》。
c.《针经》、《刺法》、《黄帝内经》。
d.《素问》、《灵柩》、《明堂孔穴针灸吕坤》。
e.《刺法》、《经脉》、《黄帝内经》。
答案d.【9】我国第一个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a.秦承祖b.甄权c.孙思邈d.甄立言e.滑伯仁答案c【10】我国现存最早针灸医案(诊籍)的作者就是:a.华佗b.翁c.郭玉d.淳于意e.程高答案d提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已载淳于意的诊籍25则,其中有针灸诊籍数则。
【11】现存最早的腧穴学专著就是:a.《黄帝内经明堂TNUMBERKC》b.《明堂孔穴针灸吕坤》c.《铜人腧穴针灸经图》d.《金兰循经》e.以上都不是答案c【12】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a.元朝b.金朝c.宋朝d.唐朝e.明朝答案c【13】我国第一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学家:a.皇甫谧b.王执中c.王惟一d.窦汉卿e.毕岚答案c【14】首先明确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学家就是:a.杨太素b.孙思邈c.王冰d.王焘e.滑寿答案e提示\十四经\出自滑寿《十四发挥》。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11e788551810a6f5248687.png)
山东中医药大学《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经别B.经筋C.正经D.奇经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络脉B.孙络C.浮络D.别络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B.经筋C.皮部D.经脉E.别络5A.皮部B.别络C.正经D.奇经E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浮络B.孙络C.别络D.经筋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十五别络B.浮络C.孙络D.正经E.奇经8A9A10A11A E.足少阳胆经12A E.肺脾胆经13A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C.手太阴肺经D.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太阳经B.厥阴经C.冲脉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督脉B.带脉C.任脉D.阴维脉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E.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阴肺经E.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C.手足太阳经D25A.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厥阴肝经D26AD27A E.足太阴脾经28A29A30A 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经络是运行,联络,沟通的通路。
经络学说考试题及答案
![经络学说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c502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f.png)
经络学说考试题及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通和能量传递的路径。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连接人体内脏器官和体表的通道,通过这些通道,气血得以在体内流动,维持生命活动。
下面是一些关于经络学说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题目一:请简述经络学说中的“经”和“络”的区别。
答案:在经络学说中,“经”指的是主要的通道,它们是气血运行的主要路径,有固定的路线和分布规律。
而“络”则是指细小的分支,它们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连接着经脉和各个组织器官。
经脉负责传输气血,而络脉则负责将气血输送到更细小的区域。
题目二:请列举出中医中常见的十二正经,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作用。
答案:十二正经是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它们分别是:- 手太阴肺经:调节呼吸,影响肺气。
- 手阳明大肠经:与大肠功能相关,影响消化。
- 手少阴心经:与心脏和精神活动相关。
- 手太阳小肠经:与小肠吸收功能相关。
- 手厥阴心包经:与心脏保护和情绪调节有关。
- 手少阳三焦经:涉及体内水液的调节。
- 足太阴脾经:与消化吸收和血液生成相关。
- 足阳明胃经:与胃的消化功能有关。
- 足少阴肾经:与生殖系统和水液代谢有关。
- 足太阳膀胱经:与尿液生成和排出有关。
- 足厥阴肝经:与情绪调节和血液储存有关。
- 足少阳胆经:与胆汁分泌和情绪调节有关。
题目三:什么是“子午流注”?它在中医中有什么作用?答案:“子午流注”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规律的一种说法,它认为人体的气血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会沿着不同的经络流动。
这种理论认为,气血的流动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吻合,因此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治疗可以更好地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题目四:请解释“任脉”和“督脉”在中医中的重要性。
答案:任脉和督脉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两条重要经脉。
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它起于会阴,上行经过腹部,最终到达口唇。
任脉主要负责调节阴经的气血,与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它起于尾骨,沿着脊柱上行至头部。
中医经络试题多选及答案
![中医经络试题多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dfc1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c.png)
中医经络试题多选及答案1. 中医经络系统是指人体内传导气血的通道,其中包括主要经络和配合经络。
下列哪个不是主要经络?a) 手太阴肺经b) 足少阳胆经c) 手阳明大肠经d) 足太阳膀胱经答案:b) 足少阳胆经2. 经络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导演变的场所。
以下哪种情况能够导致经络病变?a) 血液循环不良b) 情绪波动c) 长时间不运动d) 营养不良答案:a) 血液循环不良3.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不仅仅在身体表面存在,还与内脏器官相互联系。
下列哪个经络与脾脏关联最密切?a) 手太阴肺经b) 足阳明胃经c) 足太阴脾经d) 手少阴心经答案:c) 足太阴脾经4. 经络的病理状态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中医疗法调理。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合用于经络调理?a) 饮食疗法b) 草药疗法c) 精油按摩d) 针灸疗法答案:d) 针灸疗法5. 中医经络理论中,有一种特殊的经络叫做任脉。
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任脉是阳经b) 任脉主要分布在背部c) 任脉是阴经d) 任脉与足厥阴肝经相关答案:c) 任脉是阴经6. 中医经络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穴位叫做"四大排泄"之一。
以下哪个经络不包含在"四大排泄"之中?a) 少阴肾经b) 太阴心经c) 少阳胆经d) 太阳小肠经答案:b) 太阴心经7. 经络的病理变化在中医理论中有一种特殊概念,叫做"经脉痹阻"。
以下哪种情况最容易导致经脉痹阻?a) 寒冷湿气侵袭b) 情绪紧张c) 营养不良d) 长时间不运动答案:a) 寒冷湿气侵袭8. 经络系统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密切相关。
以下哪个脏腑与足阳明胃经最相关?a) 肝脏b) 脾脏c) 肺脏d) 胆脏答案:b) 脾脏9. 中医经络调理可以通过锻炼身体、保持情绪稳定等多种途径实现。
以下哪种锻炼方式最适合经络调理?a) 太极拳b) 瑜伽c) 有氧运动d) 快走答案:a) 太极拳10. 中医经络系统的理论和应用可以帮助检测、预防和治疗人体疾病。
经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3324f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5.png)
经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经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 A. 由上至下- B. 由下至上- C. 由内向外- D. 由外向内答案:B2. 以下哪个穴位不属于任脉?- A. 神阙- B. 气海- C. 曲池- D. 关元答案:C3. 手三阴经的起始点是:- A. 手指端- B. 肘部- C. 肩部- D. 胸部答案:A4. 足三阳经的走向特点是:- A. 从足走向头- B. 从头走向足- C. 从足走向手- D. 从手走向足答案:B5. 经络学说中,"经"与"络"的区别在于:- A. 经是主干,络是分支- B. 经是分支,络是主干- C. 经是穴位,络是经络- D. 经是经络,络是穴位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其中“经”指的是________,而“络”指的是________。
答案:主干;分支2. 十二经脉中,与肺经相表里的是________。
答案:大肠经3.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经过________,上行至头顶。
答案:腹部4.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________条主要的经络。
答案:十二5. 经络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气血运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述了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和规律。
经络不仅连接着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还承担着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抵御外邪和传递病理信息的作用。
通过经络的调节,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 描述手太阴肺经的走向和主要穴位。
答案: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经过胸部,沿手臂内侧上行至手部。
主要穴位包括中府、云门、天府、尺泽等,这些穴位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调节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经络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医经络培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7f2e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6.png)
中医经络培训试题及答案一、试题1.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请简要阐述经络的定义及其主要功能。
2. 列举十二经络的名称,并说明每一经络的主要特点与走向。
3. 何为经气和经血?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4. 中医经络主要有哪些常见的病理变化?请详细描述每一种病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5. 中医经络的调理方法主要包括哪些途径?请简要说明每一种调理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答案1. 经络是中医学中关于人体脏腑和各部位之间相互联结、通过气血运行进行调节的通道系统。
它是人体的重要生理网络,连接内脏、经络、筋脉、皮肉等各个组织,起到传递气血、调节阴阳、协调脏腑功能的作用。
2. 十二经络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沿着手臂内侧通达手指,主要分布于肺经相关的区域。
-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鼻孔外侧,沿着手臂外侧通达手指,主要分布于大肠经相关的区域。
-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下方,沿着腿部外侧通达足背,主要分布于胃经相关的区域。
-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后方,沿着腿部内侧通达足背,主要分布于脾经相关的区域。
-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脏,沿着手臂内侧通达小指,主要分布于心经相关的区域。
-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后方,沿着手臂外侧通达食指,主要分布于小肠经相关的区域。
-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沿着背部通达足小趾,主要分布于膀胱经相关的区域。
-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涌泉穴,沿着腿部内侧通达足小趾,主要分布于肾经相关的区域。
-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部中焦,沿着手臂内侧通达中指,主要分布于心包经相关的区域。
-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目内眦上方,沿着手臂外侧分为三个分支,分布于三焦经相关的区域。
-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沿着头部斜向通达足小趾的后方,主要分布于胆经相关的区域。
-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趾间之间的部位,沿着腿部内侧通达足大趾,主要分布于肝经相关的区域。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e7fff3c77da26925c5b068.png)
8.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为: 手三阳经行于
部;足三阳经之
腹面,
经行于背面,
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
经行于胸 走出,足三
阴经均行于
。
9.《灵枢·逆顺肥瘦篇》说:”。
;手之三阳,从
;足之三阳,
10.别络有 络。
条,即
各一条,加上
、
的络脉和
之大
11.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始于
A .皮部 B .别络 C.正经 D.奇经 E 经别
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
A .浮络 B .孙络 C.别络 D.经筋 E.奇经
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
A .十五别络 B .浮络 C.孙络 D.正经 E.奇经
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
)
20.足少阴肾经与足少阳膀胱经相表里。(
)
四、名词术语解释(每题 2 分,共 8 分)
1.十二经脉之海
2.头为诸阳之会
3.得气 4.经气
五、简答题(共 22 分) 1.经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 分) 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 (5 分) 3.十二经脉有几对表里关系,有何意义? ( 5 分)
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
A .别络 B .经别 C.奇经 D .经筋 E.手少阴心经
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
A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
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
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
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
1.十二经脉之海:指冲脉。冲脉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胸腹,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 身气血要冲。而且,上行者行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下肢灌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中医药大学《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 .奇经八脉B .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 D .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 .经别B .经筋C .正经D.奇经E.别络3. 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 .络脉B .孙络C .浮络D.别络E.经脉4. 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 .经别B .经筋C .皮部D.经脉E.别络5. 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A .皮部B .别络C .正经D.奇经E经别6. 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 .浮络B .孙络C .别络D.经筋E.奇经7. 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 .十五别络B .浮络C .孙络D .正经E.奇经8. 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 •阴跷脉B •阳跷脉C •足三阴经D •经别E.浮络9.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 .十五别络B .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 D .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10.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 .浮络B .孙络C .经筋D .别络E.皮部11. 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 •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E.足少阳胆经12.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 •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 C •心肺心包经 D •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13.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 •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 •肾膀胱胃经D •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14. 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 •阳明经B •太阳经C •少阳经D •厥阴经E.少阴经15. 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 C •手太阴肺经D •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16. “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邙日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 •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 .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 .上下贯注D .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 •太阳经B •厥阴经C •冲脉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 •督脉B •带脉C •任脉D •阴维脉巳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 •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E.手太阳与手少阴21 •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 .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 .手少阳三焦经D .手太阴肺经E.足少阴肾经22. 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 .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 .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 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 .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24. 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 .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C .手足太阳经D.手足少阴经E.手足少阳经25. 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 .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 .足厥阴肝经 D .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26. 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 .心经、脾经、肝经、胃经B .胃经、肝经、冲脉、任脉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 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 .足少阴肾经B.手阳明大肠经C .足阳明胃经 D .足少阳胆经E.足太阴脾经28.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 .印堂穴B .神庭穴C .大椎穴D .百会穴E.关元穴29. 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 .别络B .经别C .奇经D .经筋E.手少阴心经30. 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 .手太阴T手阳明T足阳明T B.足阳明T足少阳T足厥阴T C.手厥阴T手少阳T足少阳TD .足少阳T足厥阴T手太阴T E.足太阴T手少阴T手太阳T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络是运行_________ ,联络 _______________ ,沟通的通路。
2. __________________ 经络,是__ 和总称。
3 .经脉包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 经络系统由、_______ 、________ 、组成。
5 .络脉由 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组成。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经有十二,即和,合称为十二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经脉中,手经行于 ,足经行于_______________ ;阴经行于四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 __________________ ,阳经行于四肢___________ ,属____________ 。
8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为:手三阳经行于_________________部;足三阳经之 _____________ 经行于胸腹面,______________ 经行于背面,_______________ 经行于侧面。
手三阴经均从_________________ 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_______________ 。
9. 《灵枢•逆顺肥瘦篇》说:___ “手之三阴,从_____________ ;手之三阳,从;足之三阳,从______________ ;足之三阴,从 ________________ ”。
10. ________________ 别络有__________ 条,即________________ 各一条,加上_________________ 、的络脉和___________________ 之大络。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 经,依次传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复交于____________ 经。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20分)1.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络脉组成。
()2 •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径路。
()3•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4•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循行于较浅的部位。
()5.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
()6•手三阴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
()7•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8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9•手三阴经在上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阴经在前,厥阴经在中,少阴经在后。
()10.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阳经在前,少阳经在中,阳明经在后。
()11•在头面部没有阴经分布,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
()12. 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奇经和经别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13. 手少阴心经的起点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14. 足少阴肾经的终点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15•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络大肠属肺,止于食指的桡侧端。
()16. 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属心过膈肌络小肠。
()17. 奇经络属于脏腑,但分布没有十二经脉那样规则。
()18•奇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
()19•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20.足少阴肾经与足少阳膀胱经相表里。
()四、名词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8分)1.十二经脉之海2•头为诸阳之会3.得气4.经气五、简答题(共22 分)1.经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4 分)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经络学答案一、选择题1.E2.C3.E4.B5.D6.B7.D8.D9 .C10.E11.B12.C13.E14.A15.D16.B17.D18.E19.B20.E 21.D22.C23.D24.A25.D26.B27.C28.C29.B30.B 、填空题1 .全身气血脏腑肢节上下内外2.经脉络脉3.十二经脉有几对表里关系,有何意义? 5 分)4.奇经八脉是怎样调节十二经气血的? 4 分)5.督脉与脑、髓、肾有何联系? 4 分)3.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4.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5.浮络孙络十五别络6.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7.上肢,下肢内侧,脏外侧,腑8.肩胛,阳明,太阳,少阳。
腋下,腹面9.脏走手手走头头走足足走腹10.十五十二经脉任脉督脉脾11.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三、判断题I. X 2.V 3. V 4. V 5.V 6.X 7.V 8.V9.X 10.XII. X 12.X 13.X 14.V 15.V 16.V 17. X 18.V 19.V20.X四、名词术语解释1 .十二经脉之海:指冲脉。
冲脉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胸腹,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身气血要冲。
而且,上行者行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下肢灌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2 .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三阳和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 .得气:是指对经穴作针灸或推拿等刺激时,受者局部或沿经络循行部位有酸、麻、胀、重及触电等感觉,而施行者也同时有针下沉紧或吸针等感觉,表示经气已至,治疗有效,故曰“得气”。
4 .经气:又称经络之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
经气循经运行,发挥感应传导各种信息以调节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以及抗御外邪侵袭等作用。
1 .经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四大功能:①沟通联系作用:沟通脏腑与体表、脏腑与官窍以及脏腑之间,经脉之间的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气血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作用。
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答: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一定规律可循: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或胸部,交手三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