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辅导

合集下载

电大成人统考《经济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电大成人统考《经济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成人专科;卷号:4503、4507)(2018.06)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案大纲、文字教材(梁小民编著的《西方经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和本复习纲要。

二、考试要求本课程是财经类专业课程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从理论体系上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一般经济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着重三基的考核和应用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三、期末考试形式与时间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四、期末考试卷型与比重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2.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3.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4.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5.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五、其他说明因为《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目前还是用的原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所以本次复习重点和综合练习题范围一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请重点参考综合练习题!浙江电大成人专科4507经济学基础(4503西方经济学)综合练习题说明:因为《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目前还是用的原《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所以《经济学基础》与《西方经济学》的复习重点和综合练习题范围一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B )A.价值理论B.价格理论C.生产理论D.分配理论2.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做不到的是:( D )A.通过降价鼓励消费者多消费B.通过提价鼓励生产者多生产C.传递市场供求信息D.实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3.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

每杯可乐2元,每袋薯条5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20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消费者的消费可能线上?( B )A.4杯可乐和3袋薯条B.5杯可乐和2袋薯条C.6杯可乐和2袋薯条D.7杯可乐和1袋薯条4.在寡头市场上:( B )A.只有一个企业B.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C.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大到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D.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5.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C )A.城市公共汽车B.收费的高速公路C.国防D.艺术博物馆6.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C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7.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 C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D.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9.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C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10.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C )A.物价稳定B.充分就业C.完全竞争D.经济增长11.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12.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13.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D )A.价格弹性大于1B.收入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14.在垄断市场上,价格( C )A.由消费者决定B.价格一旦确定就不能变动C.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D.可由企业任意决定15.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 C )A.有些人能够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有些人能够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D.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把价格压低,直到实际上免费供应为止16.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C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17.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C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C.GDP平减指数D.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8.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2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消费倾向为0.5D.边际消费倾向为0.819.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 C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C.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提高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20.清洁浮动是指( A )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B.汇率基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C.汇率由中央银行确定D.固定汇率2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做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做出选择22.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B )A.技术水平提高B.产量增加C.产量不变D.成本增加23.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A.1年内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24.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B )A.边际效用递减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C.规模经济D.内在经济2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 C )A.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B.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26.经济增长是指( B )A.技术进步B.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27.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D )A.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B.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C.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D.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28.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D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下降2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减少会引起( D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B.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3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B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1.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A )A.私人物品B.公共物品C.外部性D.垄断32.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 B )A.需求量大于供给量B.需求量小于供给量C.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D.需求量与供给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3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 1.02元会导致需求量:( C )A.增加4%B.增加2%C.减少4%D.减少2%3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C )A.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同比例变动B.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化C.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D.生产要素价格不变35.经济学家认为,工会的存在是:( A )A.对劳动供给的垄断B.对劳动需求的垄断C.对劳动供求双方的垄断D.对劳动的供求都无影响36.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C )A.最低工资法B.效率工资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工会的存在37.物价水平上升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A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3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 C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D.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39.假定目前的失业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 2.5%,社会可以接受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为4%。

辅导与练习-经济学基础知识.doc

辅导与练习-经济学基础知识.doc

一、考试大纲了解需求表、供给表、分配理论、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宏观经济政策。

熟悉影响需求的因索与需求函数、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影响供给的因索与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微观经济政策,消费、投资与乘数理论。

掌握需求的概念、需求曲线和需求规律,供给的概念、供给曲线和供给规律,弹性理论,市场均衡,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生产理论,市场失灵的概念,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概念及其关系。

二、重要考点本章的重要考点内容包括: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需求规律基木内容, 理解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要点,理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要点。

市场均衡的概念,需求、供给的变化对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影响。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等产量曲线分析与投入量的最优组合。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上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三、典型答疑1、关E = dQ/dPXP/Q公式的推导能讲解一下。

答:根据高等数学导数概念和理论,这是导数的公式。

指的是需求的点弹性系数E等于,当价格增量三角P趋向0时,需求增量三角Q与价格增量三角P 的比乘以(价格与需求量Q)。

其屮,dQ/dP是市场需求量Q对市场价格P的导数。

2、“收入负效应不能反映需求规律”是对还是错?请解释一下。

答:首先,收入负效应也能反映需求规律,是正确的。

因为需求规律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于价格效应来解释,可以说收入效应的变化均会影响到需求规律,而收入负效应作为收入效应的一种形式,其变化,也会对需求规律有所影响。

因此,收入负效应也能反映需求规律。

3、“厂商通垄断索取高价格和提供较少产量而获得超额利润,使用得消费者的购买量降低到有效水平Z下,消费者为垄断损失了部分消费者剩余,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小的“有效水平”及“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答:有效水平是指消费者的正常购买量水平。

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辅导

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辅导

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辅导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辅导第一节经济组织的基本问题任何时候、任何社会的经济组织都面临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1) 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这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决定将现有的资源用于哪些商品的生产。

在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总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生产方案。

希望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以此作为方案取舍的标准,由此可选择一种资源最优配臵的方案。

(2) 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一般而言,每种产品都可能采用多种不同的生产方法,如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方法,或少用资本多用劳动的方法等。

因此也可以说,如何生产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技术的问题。

(3) 为谁生产?这也就是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即收入分配问题。

这些基本经济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受到社会经济制度、传统习惯、经济组织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也与解决问题的时间、地点和各种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

(2) (3)个基本经济问题的原因1.产生三个基本问题经济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是没有止境的。

这是人的自然欲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但是,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相对于无限的需要即构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2.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满足人们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3.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问题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①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②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③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④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

4.由此可引出在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某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

当企业要作出某项决策时,必须先考虑:企业可支配的资源还有哪些可能的选择,选择了某一用途将放弃哪些“机会”,放弃这些机会意味着放弃多少收益。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2022最新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复习资料2022最新

1、知识、数据、信息三者的关系知识是使数据变成信息的逻辑(因果关系)•数据传递的信息不是客观的。

•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价格”。

在“价格”这种数据面前,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买进,有的人卖出。

•显然,同样的价格数据对不同人而言有不同的含义。

•数据转化成什么信息,又与个体的知识有关。

•也就是说,在个体使用数据,将数据变成“他的信息”之前,必须事先拥有某种知识。

•市场产生据,但帮助个体从数据中得出某个结论的逻辑是知识。

2、如何理解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含义:产出价值的不断提升,供给与需求两方面都影响增长。

知识的增长、结构的优化、资本的增长、财富的增长、制度的成长、个体需求的更好满足累积的知识突破了要素的边际生产递减,是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经济增长是一个知识积累和生产结构不断细化和迂回化的过程。

经济增长没有极限,是因为需求没有极限。

新产品的出现也会诱发个体的不满足。

消费者愿意为需求的边际改善买单。

经济增长就是产品或服务不断发生的边际改善。

如苹果的不断升级。

经济增长体现在财富的增长上,更体现在需求的不断满足上。

经济增长不是总量概念,是结构的不断改善,如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替代。

个人会减少原消费品的需要而增加精致化消费品经济增长不是靠投资拉动,是靠产品与服务的边际改善。

经济增长应该围绕“需求的更好满足”展开,而不是产业、技术、投资等展开。

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只能是企业家精神与制度,而不可能是资源。

3、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为什么说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很重要自我,创新,创造,直面挑战,勇敢,坚持,不服从,思考和行动,不寻求安全感和保障企业家计算利润,会创造出新的市场。

企业家的利润计算不同于会计(经理人)的利润计算:企业家根据未来价格计算,这种计算会创造出新的市场或改变市场。

会计根据既有价格计算,会调整商品的供给。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就是主动重组现有资源的行动人。

重新组合现有资源,就能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活动。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学科。

它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而微观经济学将重点放在个体经济行为及市场交易上。

以下是经济学基础的一些复习资料,以便于读者复习和复盘相关知识。

一、微观经济学1.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求双方交易后的一种状态。

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供求两方都满意。

市场均衡点由供求曲线相交的点确定。

在均衡状态下,市场上的商品交易价格通常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

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特定消费量增加而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变化。

例如,一顿饭吃得饱,再吃一口或者两口饭,可能会感到吃得太饱了,不会再感到更满足了。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体现。

3.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与价格的变化呈现的弹性关系。

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购买量下降的程度称为价格弹性。

如果需求曲线的密集程度较小,意味着商品本身有较高的价格弹性。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商品或服务生产的所有费用总和。

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料成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等。

这些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生产成本可以在决策制定的时候对生产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学1. 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是一个经济国家中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通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量过大,货币价值下降,物价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可通过计算物价指数来计算。

通货膨胀率一般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3.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进口超过出口,以货物和服务为计量单位。

贸易逆差通常被视为国际贸易不平衡的体现。

4.税收与支出税收与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

财政政策是调整税收与财政支出的手段,通常可用于调节经济增长和失业率。

总之,经济学基础是程序性技能的核心之一,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思维和知识。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经济基础知识》是初级经济师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理解。

以下是1200字以上的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

一、经济学基本概念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有限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方式的社会科学。

2.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机会成本:指做项决策所需要放弃的最高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4.市场均衡: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量。

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全社会总体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

2.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产出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4.劳动力市场:指劳动力供给方和劳动力需求方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买卖的市场。

5.失业率: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普遍下降导致货币购买力增加。

三、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个人、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分支。

2.供给的弹性: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3.需求的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4.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价格的变动百分比)。

5.粘性需求和弹性需求:粘性需求是指需求弹性小于1的情况,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弹性需求是指需求弹性大于1的情况,需求对价格变动敏感。

6.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7.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以上是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的一部分,涉及了经济学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内容。

如何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

如何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

如何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合理的决策的学科。

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了解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在备考之前,学生应该详细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形式。

不同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和考试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要仔细阅读教材和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考试的形式(例如选择题、计算题等)。

二、系统学习经济学基础知识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首先需要系统地学习相关课程内容。

这包括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以及各种经济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等。

可以通过认真听课、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三、多做例题和习题通过做例题和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于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参考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也可以查找相关辅导资料和题库进行练习。

同时,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改正。

四、参加学习小组或辅导班加入学习小组或者参加辅导班是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有效方式。

与同样备考的同学互相讨论和交流,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从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思路中获取新的启发和思考。

五、阅读相关经济学书籍和论文阅读相关经济学书籍和论文是扩展知识面和提高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解深度的重要途径。

可以选择经济学经典著作、学术论文或者相关期刊等进行阅读。

通过学习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六、定期复习和总结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制定复习计划、总结笔记和做复习题等方式进行。

同时,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和应用,不断将理论联系实际。

七、利用网络资源和学习工具在备考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学习工具来辅助学习。

可以参加经济学相关的在线课程、观看学术讲座、加入经济学交流平台等。

经济常识总结性复习重要知识强记

经济常识总结性复习重要知识强记
②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 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5、解决价格不合理波动的具体措施源自解决措施财政 政策
财政支出 国债 税收税率 固产投资
货币 政策
货币发行 银行利率 对外汇率
共同举措
价格上涨、通货膨 价格下跌、通货紧
胀、经济过热
缩、经济萎缩
减少
增加
减少 提高
增加 降低
控制
加大
减少 提高
增加 降低
提高
降低
紧缩从紧
积极宽松
二、关于重视能源问题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8、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进经济一体化,学习和借鉴国外先 进技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
三、关于收入分配问题
1、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经济意义: ①能让绝大多数人分享改革与发展 的成果,有利于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提升消费 结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人们更好地 接受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构建和谐社会。
3、突出三个作用: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②集体经济: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能够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 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③非公有制: 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它们同公有制市场地位平等,在公平 竞争中共同发展,它们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活跃市场, 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和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等有重要作用。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一、经济学概述1、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资源分配的学科。

它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

2、经济学分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如企业、家庭和消费者等;宏观经济学则侧重于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状况。

3、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旨在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而规范分析则涉及到价值判断和政策建议。

二、微观经济学基础1、需求与供给: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均衡产量。

2、市场类型: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市场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类型。

3、生产理论: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如何组合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

4、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涉及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和变化。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是成本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5、利润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即在考虑生产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使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化。

三、宏观经济学基础1、国民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规模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该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常用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

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失业原因和趋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

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

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四、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1、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是生产效率最高的,通过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它可以从中获益。

经济学基础复习大纲

经济学基础复习大纲

经济学基础复习大纲A)微观经济学部分:一1、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整体移动的因素有哪些?2、需求曲线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3、供给与需求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

4、供求定理以及均衡量与均衡价格的形成。

5、什么叫机会成本?试举例说明机会成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互补品与替代品之间的关系。

7、弹性系数的分类以及相对应的系数值。

8、什么是总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如何?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10、消费者预算约束曲线。

收入增加与收入减少会使预算约束线发生什么变化?1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12、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之间的区别?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14、边际成本以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5、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短期生产函数)、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无固定与可变之分的长期生产函数。

16、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d=P=AR=MR17、完全垄断市场AR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即AR=PB)宏观经济学部分一1、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区别?2、GDP与GNP之间的区别?3、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4、国民收入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5、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与企业转移支付+利息调整+股息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C+S(消费与储蓄之和)7、两部分支出=C+I,三部分支出=C+I+G,四部分支出=C+I+G+(X—M)8、什么叫净出口?净出口=X—M9、什么叫投资需求?二、1、什么叫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哪些?3、什么叫通货膨胀?4、什么叫充分就业?5、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通货膨胀与就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6、什么是经济周期?7、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一.重点知识1.边际效用递规律2.机会成本3.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4.价格机制5.无差异曲线6.预算线、无差异曲线7.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投入的最优组合)8.规模收益与范围经济9.GDP 的定义、理解、计算方法以及核算指标的局限p14510.菜单成本的含义11.边际成本、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收益曲线12.公共市场业务13.自动稳定器作用影响以及两种政策14.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含义15.乘数原理p16116.流动偏好陷阱p17817.法定准备金率、货币成数再贴现率二、名词解释题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经济成本、变动成本、最大利润原则(P=MC)、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准租金、经济租金、转移收入、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斥性、免费搭车者、外部经济效果、科斯定理、政府失灵、社会福利涵数、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函数、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通货膨胀缺口、通货紧缩缺口、平衡预算乘数、宏观财政政策、预算平衡、预算赤字、赤字财政、内在稳定器、IS曲线、LM曲线、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滞帐三、简答题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是什么?2、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既可以表示为MR=MC,也可以表示为MC=P?,3、简述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

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讲义

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讲义

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讲义经济基础知识是经济师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

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份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讲义,希望对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经济学基本概念1. 经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活动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经济行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等。

2. 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3. 机会成本的概念及其作用机会成本是指为选择某种行为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行为的收益。

它对经济决策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二、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1.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计算方法包括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等。

2. 居民收入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居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等构成。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等。

3.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产量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投资因素和技术进步等。

三、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1. 货币的基本属性及其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保持等基本属性。

货币的职能包括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等。

2. 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作用商业银行的功能包括存款、贷款、支付结算、信用创造和外汇交易等。

商业银行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金融调节和资源配置作用。

3. 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金融市场主要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资金流通的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金融资金流通的市场。

四、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1.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比其他国家效率更高。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精讲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精讲

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

③产品价格。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④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⑥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⑦其他因素。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5、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①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大一经济学基础复习知识点

大一经济学基础复习知识点

大一经济学基础复习知识点经济学基础复习知识点一、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社会科学。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二、供给和需求1.供给: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需求: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供给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表示供给数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曲线表示需求数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4.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此时市场上不存在供需差距。

三、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参与者信息完全透明。

2.垄断市场:市场中只有一个卖家或少数几个卖家,卖家对市场的价格具有较大的控制力。

3.寡头垄断市场:市场上仅有少数几个卖家,卖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4.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多个卖家,产品有差异化,但是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

四、宏观经济学1.国民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3.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中正在主动寻找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参与者总数的比例。

4.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府政策。

5.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府政策。

五、微观经济学1.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量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2.弹性:指一种经济变量对另一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3.生产函数:反映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4.价格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5.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如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六、经济增长和发展1.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财富的总量增加。

2.人力资本:指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资源。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10题,20分(2分/题)2、判断题,10题,10分(1分/题)3、简答题,4题,20分(5分/题)4、计算题,3题,30分(10分/题)5、案例分析题,1题,20分(20分/题)⼆、复习范围绪论了解经济学产⽣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法。

考核知识点:●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第⼀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价格机制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其核⼼内容是价格决定理论。

均衡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

本章在介绍需求与供给⼀般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应⽤,树⽴经济学基本分析⽅法—供求分析。

考核知识点:需求的表⽰:需求函数、需求表、需求曲线供给的表⽰:供给函数、供给表、供给曲线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规律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均衡价格理论的简单应⽤弹性原理第⼆章消费者⾏为理论本章主要介绍对消费者⾏为进⾏分析的基数效⽤论和序数效⽤论。

使学⽣了解两种效⽤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两种理论关于消费者达到效⽤最⼤化的前提条件和均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需求定理。

考核知识点:效⽤的含义和效⽤的测量:总效⽤和边际效⽤边际效⽤递减规律⽆差异曲线和消费预算线边际商品替代率价格—消费曲线第三章⼚商理论⽣产函数是⼚商利润函数的组成部分,⽣产理论是分析⼚商利润最⼤化⾏为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商⽣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理解⽣产要素合理投⼊和⽣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意义,掌握⽣产规律。

成本理论给出了有关成本的概念,通过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学习以及⽣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法: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

考核知识点:1、⽣产函数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曲线特征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产的三个阶段及可变要素的最佳合理投⼊区域5、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等成本⽅程的表⽰和等成本曲线的特征⽣产要素最优组合6、成本的概念7、短期成本及其曲线之间的关系8、长期成本第四章市场理论:垄断与竞争本章阐明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利润最⼤化的情况,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并对不同的市场结构进⾏⽐较。

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辅导

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辅导

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辅导一、202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社会主义国家旳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1、社会主义国家旳经济职能(1)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旳职能;(2)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旳职能;(3)国家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旳职能。

2、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1)定义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实现宏观经济总量旳基本平衡和经济构造旳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旳总体调整和控制。

(2)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旳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调控来实现。

(3)宏观经济调控过程是一种运用合适旳调整方式和手段,采用有效旳经济政策,对分散旳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整和引导,促使宏观调控目旳旳实现,从而使社会经济总体协调有序进行旳过程。

(4)政府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政企分开,综观全局,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旳,以间接调控为重要管理手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旳必要性(1)是社会化大生产旳客观规定;(2)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旳规定;(3)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旳需要;(4)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旳旳需要。

二、宏观经济调控旳目旳、方式和手段1、宏观经济调控旳目旳宏观经济调控目旳是由宏观调控任务决定旳,是由若干详细目旳构成旳一种目旳体系。

(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构造优化——基本目旳。

①经济总量平衡:社会总供应和总需求旳基本平衡。

②经济构造:社会生产一定发展阶段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社会各地区之间旳比例、构成及互相关系。

重要包括产业构造、地区构造、企业构造、商品和劳务旳供应与需求构造等。

(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3)保持物价总水平旳基本稳定(4)充足就业和收入分派公平(5)国际收支平衡2、不一样宏观调控目旳之间旳互相关系各项宏观经济调控目旳是互相联络、互相制约旳,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旳体系。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2、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3、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4、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5、经济学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第二章供给与需求1、需求量买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物品的数量.2、供给量卖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某种物品的数量.3、均衡价格当商品达到供求均衡时所对应的价格4、需求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5、供给价格弹性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2.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4、预算线在消费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货币额和实际支付的货币额之间的差额.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1、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3、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4、企业生产的隐成本企业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5、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第五章市场理论1、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加量.2、垄断竞争由许多生产和销售相似而不同的产品的企业所组成的市场结构.3、寡头市场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4、不完全竞争市场泛指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第八章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动的市场价值.2、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实际GDP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4、GDP折算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5、通货膨胀一国价格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6、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2、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经济学基础培训

经济学基础培训

经济学基础培训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现象。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每个人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需求与供给、市场机制、经济政策等多个角度,为大家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一、需求与供给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需求与供给。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企业或生产者愿意提供给市场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决定着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涨;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可以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描述。

需求曲线下倾斜,即随着价格的上涨,消费者购买的数量减少;供给曲线上倾斜,即随着价格的上涨,企业提供的数量增加。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点即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自发性机制。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的形成。

价格既反映了供需关系,也反映了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市场机制的主要特点是自由、公正和高效。

自由体现在市场交易的自愿性,买卖双方基于自身利益进行交易。

公正体现在市场上信息公开透明、竞争公平、权利平等。

高效体现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效益。

市场机制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需求和供给状况、竞争程度、政策环境等。

经济学为解读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

三、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国民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货币政策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的流动性和投资消费行为。

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

产业政策通过支持和引导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竞争政策通过打破垄断和限制竞争的行为来优化市场结构、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推动创新。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1、资源稀缺性:是指人类社会对各类物品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经济现象。

2、资源配置: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和体制即采取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的。

3、机会成本:是采取这种行动而没有采取另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机会,活所招致的成本。

4、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即研究及稀缺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5需求:是一种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整个关系。

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6、需求定理: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相反变化。

价格下降,促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促使商品需求量减少。

这就是所谓的需求定理。

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当所有其他影响购买者与卖着计划的因素都不变时,一种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程度。

4、需求收入弹性:被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5、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供给:是一种物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整个关系。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供给定理: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反之越少。

价格过低时,供给量为零。

4、供给弹性也称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相)对于其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即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它是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供给弹性公式: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 供应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S/S)∕(▲P/P)5、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辅导第一节经济组织的基本问题任何时候、任何社会的经济组织都面临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1) 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这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决定将现有的资源用于哪些商品的生产。

♦在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总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生产方案。

♦希望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以此作为方案取舍的标准,由此可选择一种资源最优配臵的方案。

(2) 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一般而言,每种产品都可能采用多种不同的生产方法,如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方法,或少用资本多用劳动的方法等。

♦因此也可以说,如何生产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技术的问题。

• (3) 为谁生产?♦这也就是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即收入分配问题。

这些基本经济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受到社会经济制度、传统习惯、经济组织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也与解决问题的时间、地点和各种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

(2) (3)个基本经济问题的原因1.产生三个基本问题经济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是没有止境的。

这是人的自然欲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

但是,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相对于无限的需要即构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2.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稀缺的资源满足人们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3.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问题•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①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②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③可以支配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④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

4.由此可引出在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将某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

当企业要作出某项决策时,必须先考虑:企业可支配的资源还有哪些可能的选择,选择了某一用途将放弃哪些“机会”,放弃这些机会意味着放弃多少收益。

三、影响三个基本经济问题解决的因素1、资源条件资源泛指人们用于生产所需物品的各类投入要素,通常可以分为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三大类。

资源条件直接影响到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不完全是依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取得的。

在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源,特别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懂得现代管理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2、技术水平良好的资源条件,只有与先进、适用的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一个资本充裕的国家,通常会采用资本密集型的技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适宜于采用劳动密集型的技术;♦一个教育与科技发达的国家,必须会产生许多知识密集型的技术3、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决定了各个生产单位如何协同作用,以生产出能够满足整个社会需要的各种商品,并提供给人们消费使用。

♦不同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对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也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完全的市场经济仅仅通过价格机制与供求的相互作用;完全的计划经济仅仅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而实际经济的运行往往是价格机制与计划机制的某种程度的结合。

第二节经济社会所面临的技术选择一、规模经济性在许多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当产出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其产品的平均成本可以不断降低,生产效率与就相应地提高。

经济学家把这种由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称为: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一些因素:1、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生产规模扩大,劳动投入量增加,企业就有可能对劳动进行专业化分工,使效率提高。

2、机器设备的专业化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有能力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

3、设备规模的因素大设备每单位生产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要比小设备低。

4、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使用了大型机器设备,生产规模也就不得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否则就难以保证机器设备的运作效率。

整条生产线显然是无法“分割”的,一旦分割开来就无法正常运作,也就不可能发挥其设计的生产能力,这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5、管理人才的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有能力聘请高层次的管理专家,并从管理人才的专门使用及管理机构的专业化中(如劳动的专业化一样)得到收益。

6、财务方面的因素企业活动的大规模化会给企业带来筹措资金、购买原料和半成品等方面的优惠。

7、其他因素♦如大规模生产有利于实行联合化生产或多角化经营♦分摊到每一单位产品的平均管理费用也就相应减少8、大规模化的好处是有限度的,它受到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制约生产规模的扩大在管理上也会带来问题♦规模的扩大也可能使运输费用增加,♦在专业化细分前提下的规模扩大也是有限度的总之,规模经济性超过一定界限,技术、管理、运输及其他制约因素会使平均成本呈上升趋势。

规模经济性概念是以一定的技术水平为前提的,不同产业部门的技术特性不同,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就不一样。

二、收益递减规律收益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所谓边际产量是指在所有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生产的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某种可变投入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超过这一点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就会使边际产量不断减少。

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是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组合比例不当。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视为一个“公理”,它是短期生产决策分析的基础。

第三节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市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分析各种微观和宏观经济问题的焦点,也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环境。

♦所谓市场,就是买者和卖者进行交易的场所♦在实践中,可以确定不同地理范围的市场一个市场所交易的商品(广义地,包括最终消费品、服务、资源等)和范围亦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反过来影响供求。

♦这就是单个商品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价格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单个市场的运行构成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

一、需求及其规律♦1、需要与需求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无限的需要产生于无限的欲望。

♦人们的欲望只有在具备了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才会形成现实的市场需求。

♦欲望无限,需求却永远是有限的。

♦购买能力直接受价格影响,因而价格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可得出的结论,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2、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的市场需求的主要的因素:(1) 该商品的价格(2) 消费者的收入(3) 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4) 相关商品的价格(5) 消费者的数量消费者的数量是影响商品需求的基本因素。

(6) 对价格的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会上升,那么他们可能现在就购买该种商品,以免在将来支付更高的价格。

♦反之,当消费者预期价格将会下跌时,他们可能会减少当前的购买,以等待价格更低的时机购买更便宜的这种商品。

(7) 广告费用一般来说,企业的广告费用支出越多,会使商品在消费者头脑中的印象越深刻,并促使该商品的需求上升。

(8) 某种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这一因素对于耐用消费品特别具有重要意义3、需求基本规律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商品自身的价格无疑是最重要的。

♦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影响商品需求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为,价格越高(或提高),需求量越小(或减少);♦价格越低(或降低),需求量越大(或增加)。

这种关系反映了需求的基本规律。

(1) 需求弹性的定义需求弹性用来测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对于某些需求影响因素变化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

更具体地说,弹性是一种需求影响因素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记弹性为E ,即有E=(△Q/Q)÷(△X/X) 式中,Q 为商品需求量,X 为需求的影响因素,△表示变量的增加量(下同)。

由于弹性总是以相对的百分比形式计算的,所以它是无量纲的,是纯粹的数字,与商品计量的单位无关。

这就使得需求的敏感性可以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比较,也可以在不同变量之间比较。

通常讨论那些最主要的需求决定因素,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2)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数与商品自身价格的相对变化数之比。

记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p,则Ep=(△Q/Q)÷(△P/P)式中,Q 为商品需求量,P 为商品自身的价格。

根据需求的基本规律,需求量的变动和价格的变动是反方向的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总是负值当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 时,需求是富于弹性的,或是弹性充足的当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 时,就说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或是弹性不足的,为价格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以下几种:一是商品的可替代性。

•可替代性越强,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充足。

二是商品是否为必需品。

•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性越大,它的弹性一般就越是不足。

三是一种商品的消费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份额。

•一般来讲,花费消费者较多收入的商品,价格弹性就比较大。

•花钱少的商品,价格弹性就比较小,因为消费者关注的程度比较低。

四是产品市场的饱和度。

♦如果某种商品在市场上已有相当的饱和度,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弹性通常就比较小;♦反之则比较大。

这一点对于耐用消费品特别重要。

五是观察时期的长短。

♦对大多数商品来说,其市场需求总是长期比短期更有弹性♦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其替代品替代的可能性会增加♦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来说,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当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充足时,企业采取降低价格的竞争手。

•另一方面,当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足时,提高价格并不会使销售量大幅度下降,反而使得销售收入增加,•而降低却不能促使销售量大量增加,反而使销售收入减少。

••(3) 需求的收入弹性对许多商品、特别是那些贵重而耐用的商品来说,收入是一个重要性不亚于价格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提高,会使购买量增加♦反之,收入水平降低,会使购买量降低。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量的相对变化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化的比率。

记为Ey,则Ey=(△Q/Q)÷(△Y/Y)式中,Q 为商品需求量,Y 为消费者收入水平。

•对大多数商品来讲,♦收入弹性是大于0 的。

这些商品称为正常品。

♦收入弹性大于1 的商品称为奢侈品。

♦收入弹性小于1 但大于0 的商品为必需品。

♦还有少数一些产品,它们的收入弹性小于0 ,这些商品被称为低档品♦随着收入提高,这些商品的消费反而在减少,消费者用更好的商品替代了它们。

•(4) 交叉价格弹性♦一是相互替代关系。

两种商品是“竞争”产品,能够同样满足消费者的某类需求。

♦二是互补关系。

所谓A 商品与B 商品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的关系,也就是说,A 与B 要放在一起消费才能使消费者得到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