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检查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的认知。然后,我会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提高的方向。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因此,我打算布置以下作业:1.让学生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2.完成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巩固密度公式的运用;3.进行一次家庭实验,测量家中的某个物体的密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打算以一个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冰块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头却沉入水底?”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引入密度的概念,解释冰块和石头的密度与水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如何根据已知密度和体积计算质量,反之亦然。最后,我会讲解不同测量方法的选择与操作,如加水法、排水法等,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长度、质量和体积的测量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前置知识或技能的不足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另外,学生可能对密度的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对密度公式的记忆和应用也可能感到困难。此外,实验操作的不熟练,如不能准确快速地使用测量工具,不知道如何处理实验数据,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10篇 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教学重难点

《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10篇 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教学重难点

《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10篇密度说课稿范文模板教学重难点下面是整理的《密度》说课稿10篇密度说课稿教学重难点,以供借鉴。

《密度》说课稿1各位老师好:我是阳光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宁二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密度》。

说的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是将来学习浮力和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

实验探究是本节的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

密度公式是学生在初中接触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应注意强调公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应用和变形。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密度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应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可以根据密度鉴别物质,计算质量和体积。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宜过高,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初步体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良好品质。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水的密度和物理含义。

(2)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公式变形和单位换算。

难点:(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灵活运用密度计算公式,将密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并更好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我采纳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形成科学概念。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是一节完全由学生进行探究的实验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天平使用及物质的密度的基础上展开的。

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让学生在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既让学生加深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性质的理解,又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逐步完善实验方案,减小实验误差,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有尝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并且学生掌握了刻度尺的使用、天平的使用,类似地,学生也能够自主探究量筒的使用:量筒的使用学生以前基本上未接触,测量液体的体积,学生很容易操作,但测量固体的体积时,需要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需要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进行评价,并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是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能够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但因为方法的不同,存在着优劣之分。

通过实验的误差分析,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逐步完善实验方案。

三、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①.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②.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①、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②、学会评价实验方案优劣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民勤六中许晓玲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2.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

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

二、说教法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实验步骤及实验误差产生原因,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测出实验结果。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四、说过程教学环节一、课堂前置作业1、复习密度公式引出新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并板书课题2、利用课本说说规则固体密度测量,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学生自学演示排水法测量小石头体积的方法教学环节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设计实验方案首先学生分组按照不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然后各组间交流所采用的实验方案。

根据交流结果分析实验方案的不同,分析实验误差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案:(1)调节天平测出小石块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慢慢浸没到水中,读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4)计算石块密度ρ=m/(V2-V1)最后老师提问:为什么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让同学们从减小误差方面进行思考。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教学方法: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教具准备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二、新课教学[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投影]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二、测水的密度.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生]三次为宜.[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师]具体如何来测呢?[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师]怎样测呢?[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生]有.[师]怎么测呢?[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参考实验数据:ρ铁:7.9_103kg/m3ρ铝:2.7_103kg/m3ρ铜:8.9_103kg/m3 ρ花岗岩:2.6~2.8_103kg/m3ρ水:1.0_103kg/m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是沪粤版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简单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本节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九年级的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的学习奠定基础。

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一等奖教案

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一等奖教案

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一等奖教案《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2.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

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

二、说教法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测出实验结果。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四、说过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1、复习密度公式引出新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并板书课题2、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铜块,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引出量筒的使用。

教学环节二、量筒的使用教师展示:量筒,学生观察:量筒1.师生共同讨论量筒的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时注意问题及用途。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实验目标、实验重难点、教学学法以及教学流程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分析这是一节完全由学生探究的实验课,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让学生在前面经历一个比较单一的探究过程后,由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这既让学生加深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性质的理解,又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力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它是突出新的理念实现学生由接受性向探究式学习根本转变的过程,因此对于实验活动的安排就非常重要.本实验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对量筒、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要进行复习,对于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要进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二、说实验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是:①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②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③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是:通过探究活动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会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三、说实验重难点重点知识:(1)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2学会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

难点知识:如何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说教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归纳法五、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学生体验:实验桌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铝块和铅块,你能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二)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方案提出猜想后,归纳上面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找出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

天平的使用方法在“质量”一节中已经学习过,本届中那个店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实验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设置合理的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4.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和快乐。
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这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密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阶段。主要知识点包括:密度的定义、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密度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密度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质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密度、判断物体的密度等。
2.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结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和“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激深入理解密度概念。实践探究教学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这两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023年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2023年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2023年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2023年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塑料块)的体积,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学生对质量和体积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3、重点难点重点: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

难点: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4、教学过程(一)量筒的使用1、学生观察量筒并结合教材思考想想做做的问题:⑴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ml还是cm3?⑵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⑶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⑷图11.4-2中画出了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学生观察后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使用量筒测量一下烧杯里水的体积。

2、如何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呢?教师启发学生⑴把不溶于水的,并能够沉入水底的物体(密度大于水),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即利用量筒中前后两次液体的体积差测出物体体积。

⑵对于不沉入水底的物体,可以用“针压法”测量其体积,即用针把物体压到水中,求出两次液体的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

⑶不沉入水底的物体也可用“悬垂法”(或叫坠物法):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石块和物体一起拴好(石块在下,物体在上),先将石块浸没量筒水中,读出体积V1,再将石块和物体一起浸没,读出体积V2,则物体体积V= V2-V1⑷当物体体积较大量筒装不下又是不规则物体时,用“溢杯法”:用细线拴住物体,将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量筒接住溢出的水,则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课件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课件

100ml
毫 升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液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上所以读 到的数据偏高,实际值偏低。即甲俯视液面,读数偏大。
1ml
仰视时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 低,实际值偏高。即乙仰视液面,读数偏小。
如何利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的体积? 启发学生回答 1)把不溶于水的,并能沉入水底的 物体,可以利用量筒中的前后两次液体的 体积差测出物体的体积。(即排水法) 2)对于不沉入水的物体可以用针压 到水中,求出两次液体的体积差,测出物 体的体积。(即针压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2.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难点
1.说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 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 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 握前面一节所学的天平的使用,和 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 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 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1. 3.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
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 。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 小石块密度表达式:
m m = = V V2 V1
实验数据的记录

m m1 m2 = = V V
实验数据的记录
玻璃杯和盐 水的质量 玻璃杯和剩 量筒中盐水质量 余盐水的质 量 量筒中 盐水的 体积 盐水的密 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说教材1。

说课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2.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

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二、说教法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测出实验结果.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密度的测量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内容《密度的测量》。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实验目标、实验重难点、教学学法以及教学流程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分析这是一节完全由学生探究的实验课,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以及测量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是由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这既让学生加深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性质的理解,又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它是突出新的理念实现学生由接受性向探究式学习根本转变的过程。

本实验也是一个难度中等的实验,对量筒、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要进行复习,对于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要进行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二、说实验目标根据前期分析,以及物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参与设计、完成不同情境的实验,探究使用过的橡皮擦密度测量方法;2.基于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归纳出排水法测体积,并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3.用排水法测体积、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将物理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三、说实验重难点重点知识:(1)学会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2学会用密度公式间接测量物质的密度。

难点知识:如何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说教法学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归纳法五、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先提出问题:怎样测量新的长方体的橡皮擦密度?在师生讨论基础上,生成第一个实验方案(测量橡皮质量,并直接用体积公式V=长*宽*高)。

教师操作实验请学生测质量并计算体积与密度。

接着提出问题:旧的橡皮如何测量它的密度呢?(二)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方案(主要是:难以直接得到旧的橡皮体积)启发学生探求测量体积的方法——边演示边提出问题:测量一定量液体的体积,读数前读数并复习读数的注意事项然后将橡皮擦放入量筒,浸没于液体中,这个时候读数又如何?读数差代表什么?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操作要领,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经过展示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过渡,能够理解抽象概念并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动手实践较为感兴趣,喜欢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新知识。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尚在形成中,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1.密度的测量方法;2.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4.密度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测量原理,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方法,运用实验器材进行操作,正确计算物质的密度,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应对措施:
1.加强实验操作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事项,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通过实例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误差来源和减小方法。
3.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实验操作的完整性。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
1.查看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他们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2.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回答他们的疑惑,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竞赛和合作学习。组内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组间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体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体的密度说课稿
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 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 乙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 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 测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精选ppt
10
• 学生互动探究: • 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小组讨论
交流,引导学生如何使实验误差更小讨论确定 最佳方案。 • 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精选ppt
12
• 学生互动探究: • 1,为什么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让同学们从减 小误差方面进行思考。 • 2、设计记录表格 • 操作过程中的数据,需要专门的表格来记录,下 面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教师 巡视并提示实验时应记录: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 量,中间计算量,最终计算量三方面的数据。最后 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并纠正设计 中的不足。 • 3.分组实验 •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老师强调小组分工,有 操作的,有记录的,并巡视指导。 • 4、教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 的原因。
六、布置作业。 • 为了使学生对测量固体密度更全面更系统 的掌握,及时完成实验册的该节内容。
精选ppt
15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按实验探究课的程序组织教学,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足之处: 学生实验中没有具体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 体的密度的活动。,再教设计:增加学生测 量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活动
精选ppt
4
• 4、教学重点: 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 的密度。
•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 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 是本节的难点。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 此难点。
精选ppt
5
二、说教法
•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 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 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实 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然后自己动手操 作测出实验结果。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 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本章教学最不好掌握的地方,它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它将综合压强、浮力,同时又是对天平、量筒的进一步巩固和应用。

二、学生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经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实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乐于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但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还锻炼学生的水平,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物理、使用物理的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对物理学整体知识体系的理解,结合课标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2、掌握用特殊的方法测量物质的质量、体积,进而测出物质的密度。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发散思维的水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难点:会应用不同器材结合压强、浮力实行测量物质的密度。

五、教学过程我们知道了密度的公式,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物质的密度都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将如何利用不同的器材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例1: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刚和小红选用了天平、量筒、烧杯测食用油的密度。

小刚设计的方案是:(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b)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食用油的质量为( )(c)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1)请指出该实验中的不足之处:()2)小刚的方案测食用油的密度,会使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小红设计的方案是:(a)先用量筒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c)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2。

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该方案测食用油的密度,会使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六章_第3节_测量物质的密度_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六章_第3节_测量物质的密度_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密度,进一步强化用天平测量质量的技能。

(2)学会用量筒测量常见液体的体积和小固体的体积。

(3)学会综合不同技能,间接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交流,学习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体积的方法。

(2)经历测量过程,学习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

(3)参与探究活动,尝试拟订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简单探究计划和方案。

(4)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与他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交流过程,增进同学间的情感和互信,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

(2)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小固体的体积。

(2)学会用量筒和天平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二)教学难点:(1)量筒的正确读数。

(2)为减小测量液体密度的误差进行实验步骤的合理设计。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电脑及电子投影设备,100ml量筒,200g托盘天平,饱和食盐水(不告知学生),橡皮,50ml小烧杯,约50cm细线绳等。

四、教学方法阅读自学,观察讨论,实验探究,分析启发等。

五、教学课时2课时完成。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观察思考】1).老师拿出半烧杯无色的液体(饱和食盐水),问:烧杯里盛的是什么液体吗?(引起学生的思考)。

2).老师再示出一枚银白色的戒指(白银的),问:它是白银做的吗?(任学生思考)3).以上两个问题有没有共同之处呢?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来解决?(允许学生小议片刻回答)【提出课题】在有学生答出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实验方法来鉴定时,老师指出:生活、生产中常需要知道物质的密度,那么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吗?多媒体课件给出课题: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探求新学1、测量密度的方法依据(实验原理)【问题引导】1).烧杯里液体的质量和戒指的质量,用什么工具可以测出?(学生:天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密度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回顾质量、体积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密度的定义。接着,我会讲解密度公式ρ= m/V,并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如何应用该公式。最后,我会介绍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如排水法和置换法,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解释其结果。
2.实验报告:让学生分组进行密度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
3.应用题: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有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00克,体积是100立方厘米,那么它的密度是多少?”让学生独立解决。
5.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则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理论依据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即通过问题引导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探究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困难,以及实验操作的不规范性。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示例,并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密度概念。对于实验操作,我将进行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step-by-step,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实验报告来评估教学效果。如果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某一问题,我将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可能包括调整教学方法,提供额外的练习资源,或者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 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平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呢?
[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
[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师]具体如何来测呢?
[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
[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有.
[师]怎么测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
[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 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
参考实验数据:
ρ铁:7.9×103kg/m3 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
ρ花岗岩:2.6~2.8×103kg/m3ρ水:1.0×103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