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1一、说教材《光的直线传播》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的内容,光的直线传播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同时又是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初步规律,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
根据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了解什么是光源,理解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二)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提高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三)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难易程度,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重点:理解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
难点:组织学生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特点的过程。
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还不太了解,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说教法本节是学习光现象的一个开始,是以后学习光的反射及折射的基础。
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
体现“学生为主体,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但理解能力都较缺乏,好奇心强烈,充满求 知欲,对动手实验有良好的兴趣,但能力不强。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物理 现象充满了好奇,教师应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 刚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掌握欠缺,要求他们从感性认识 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堂课的学生刚接触光学,但对于生活中光的感性认识较为丰富, 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 线传播的结论,但认识浅显。他们在学习方法和环节的把握上不够成熟 ,因为在做实验和观察实验时不够仔细,教师要在实验时,注意提醒学 生让他们观察什么,怎样观察。
学生实验: 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 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射果冻,发现光在果冻中沿直线传 播。 方法三:将激光射过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弯曲就无法射过。
方法四:将几枚大头针插在一条直线上,眼睛沿这条直线看去只 能看到第一根针。 方法五:将激光沿白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 水中的路径都是直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了偏折。
[说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空气中的 光速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也可以认为是3×108 m/s。光在水中 的传播速度大约为真空中光速度的,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真 空中光速的。
2、光年: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注意]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或速度的单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知道光在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板块三、课堂小结 首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习中遇到了那些问题, 还想学习有关光的哪些知识,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以鼓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整体印象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光的直线传播》在物理课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光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巩固了学生对自然界中光现象的认识,而且为后续学习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打下坚实基础。
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方面,本课内容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理解并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1)作用与地位《光的直线传播》作为光学入门章节,其地位不言而喻。
它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而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此外,该内容还与其他学科如天文学、地理学等有着密切联系。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现象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原理;(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现象;(3)培养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探究能力;(4)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原理;影子、日月食等现象的解释。
(2)难点:理解光的传播特性,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重点,克服难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1. 启发法:在课堂上,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我会问:“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远处的物体?”、“影子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揭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亮点:与其他教师不同,我在启发学生思考时,注重引导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生活中的光学现象,从而增强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精选5篇)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精选5篇)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2、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1、探究光在几种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的实验现象。
2、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1、通过本节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科学史观教育。
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3、通过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性的物理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4、结合光速测定的介绍,向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说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对光的各种现象都已经见到过,在教学中请起来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容易。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传播速度难点: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的玻璃砖、果冻、水、蚊香、可乐瓶。
四、说引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打开窗帘,我们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进了教室,老师看到了大家一张张的笑脸。
试想,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还能看见东西吗?这是为什么呢?生:夜晚没有光,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
师:白天,如果我们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又是因为什么?生: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师:对!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从__开始,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光的世界!(板书)五、说教学过程(一学时)1、光源师:生产生活中那些物体能发光呢?生:电灯、火把、手电筒等能发光的物体。
师:物理中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板书光源的概念)自然界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生:太阳、闪电、萤火虫、蜡烛……。
师:夜晚看到的月亮是光源吗?生:它本身不能发光,所以它不是光源。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2.能理解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3.知道光速是3× 108m/s。
4.观察光在空气、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5.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受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科学文明的自豪感。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得到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学难点:1.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2.小孔成像的原理。
教学器材:水槽激光笔水牛奶烟饼镊子烧杯滴管纸杯蜡烛火柴玻璃砖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合力推理,不是凭空想象。
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和对科学的执着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长达20XX年的错误理论,为后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新课教学1.利用“影子”现象引入新课。
学生如果愿意展示手影,则邀请学生进行手影表演。
展示影子图片,学生思考影子的形成原因。
引导:你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也许学生根本讲不出来。
)要形成影子首先得有光,影子是一种与光有关的现象,它的形成与光的传播特点有关。
2.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液体中的传播【学生实验】学生将一束激光在水槽中的水中通过,观察水中光线的传播情况。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水中的光线看不清楚怎么办?(滴几滴牛奶)光在水中传播的现象描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气体(空气)中的传播【学生实验】学生将一束激光在水槽中水上方的空气中通过,观察空气中光线的传播情况。
解决实验中的问题:空气中的光线看不清怎么办?(喷一些烟雾)光在气体(空气)中传播的现象描述:光在气体(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透明固体(玻璃)中的传播【演示实验】教师将一束激光在玻璃表面通过,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情况。
光在透明固体(玻璃)中的传播现象描述:光在透明固体(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1课题:光的直线传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能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能理解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知道光速是3×108m/s。
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建立假说,检验论证,评价发展的思维程序;观察光在空气、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受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科学文明的自豪感。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过程以及光速的应用。
能解释简单的光直线传播现象。
难点:光直线传播规律的得到及解释光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准备:卫生香(或有烟蚊香)、一空烧杯、一装有水(滴有少量的牛奶或豆浆)、火柴、蜡烛、玻璃砖一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提前2-3分钟到教室,用投影仪投影以下文字“激光直射人眼时,会对眼睛有损伤,实验前、后及实验中绝对禁止激光直射自己或他人眼睛!”提出问题引入活动:同学们在小学或更早的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今天让大家回到童年,重温儿时的欢乐,谁先来试一试?教师:大家说他们的表演精彩吗?由活动引入问题:我们欣赏了这几位同学的惟妙惟肖的表演,你能提出与这一现象有关的问题吗?(思考了一下)1、光的传播〖活动〗点燃一支蜡烛,用硬纸片遮住,(能/不能)看到烛光?在硬纸片上开个小孔,(能/不能)看到烛光?〖质疑〗为什么开个小孔后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烛光?坐在什么位置的同学才能看到烛光?〖思考〗通过这一现象可以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师:刚才大家提出了好多想要知道的问题,所提的问题都很好。
我们今天不可能全把它们研究完,选出其中的两个来共同探讨一下。
2、影是怎样形成的?3、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大家猜想一下形成影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引导鼓励:如果在流动的水中插一竹竿,水能绕过插在水中的竹竿而向前流动,光能否像水那样绕过吗?教师:如何证明你的猜想呢?教师:介绍大家桌子上的器材【有导向地介绍:卫生香(或有烟蚊香)、一空烧杯、一装有水(滴有少量的牛奶或豆浆)的烧杯、玻璃砖一块、火柴、蜡烛、激光笔、三个开有小孔的硬纸板、夹子(大的三个或小的六个)、一根细线】,要求用桌上提供的器材寻找你的证据。
4.1光的直线传播说课: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根据新课标和新课改活动要求,结合课本教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在知识目标中使学生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和人造光源、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以及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在能力目标中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在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为以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在知道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让我们来看本节的重点、难点部分,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难点: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将以板书的形式来突出重点,以演示实验来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内容开放,容量恰当。
结构力求完整,做到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条理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重揭示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的意义、内在联系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方位、多角度刺激学生,提高兴趣。
四、教法分析:下面让我们来看本次说课的第四部分即教法分析部分。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寻合适教学的宗旨也是新课标要求的学习方法。
正是本着这个指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结合法及实践教学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教学法。
《光的传播》说课稿(精选11篇)
《光的传播》说课稿(精选11篇)《光的传播》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首先让我们来看本次说课的第一部分即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我将从面向对象、教材连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本节课面向初中八年级,所用教材为江苏科学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上册)本节的主要科学内容有两个,一是光的直线传播,二是光速。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后继必备知识。
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能解释影、日食和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
因此,本节内容以光的直线传播为重点,主要的科学探究活动也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展开。
根据新课标和新课改活动要求,配合教学大纲,结合课本教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在知识目标中使学生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和人造光源、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以及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在能力目标中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在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为以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在知道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让我们来看本节的重点、难点部分。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难点: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将以板书的形式来突出重点,以演示实验来突破难点。
以上是我对本次说课的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A.钻石 B.月亮 C.人的眼睛 D.太阳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射击时,提到的“三点一线” B.黑板上笔直的粉笔线 C.夏天树阴下的圆光斑 D.月食的形成
能力提升
3.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
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3.教材处理
对于光的直线传播教材中是以演示实验体现 的,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不易理解。所以我首先 将演示实验设置为学生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得出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然后增设“光在同种不均匀 介质中的传播”和“光在不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 播”两个创新的演示实验,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 条件的理解。然后利用视频,自制的小孔成像仪 ,观察小孔成像特点,通过光线作图,引导学生 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暗”现象),小 孔成像(“明”现象)现象,设置学生排队,射 击瞄准小游戏体验和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 的应用。
五. 教学策略
(一)学法指导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学生(主体)
合作探究 得出规律 自主学习 展示质疑 观察思考 发现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现规律
(二)教法选择
问题 引导
情境 教学
教师
(主导)
实验 探究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六.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
5min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2min
演示3: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
(三)合作探究 构建规律 实验表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四)应用规律 内化提升
1.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生活中的那些现象呢?
现象一:影子
光线
1、沿光的传播路径画一条直线; 2、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直线传播》 说课稿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直线传播不仅可以为后面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光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光源的概念、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本质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通过实验和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光源。
(2)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对光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通过对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教学难点(1)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等现象。
(2)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4.1《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探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积极性;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但对光学知识了解较少。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光的传播速度概念理解困难,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的速度概念混淆;
2.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与实际现象之间的联系不够明确,难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限,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理解不准确。
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反馈,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针对反思和改进,我会:
1.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实例分析、加强实验指导等;
2.优化板书设计,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
3.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光的传播特点、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具体来说,本节课将重点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如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并通过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光的基本特性,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掌握光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以下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光的传播特点:通过讲解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让学生了解光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下面,我将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反思六个局部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光的直线传播是学习几何光学的根底,也是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的铺垫性知识。
2.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光线这一概念,为学生建立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模型法,这位以后学习物理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
3.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也充分表达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教学理念。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光学的热情,激发探究光学奥秘的欲望。
因此,学习这局部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思维活泼,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
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根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和前概念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2.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但认识浅显。
❖∙课标分析课标认为:八年级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过光的直线传播,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我认为:课标只是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这一探究过程,并没有删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理念,所以,我是这样确立重难点的。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重点: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现象。
难点:1.探究活动的组织2.物理模型的建立❖∙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的情况,我制订了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和生活现象,学生知道光在同中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学生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光的直线传播的说课稿
光的直线传播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光的直线传播”。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光学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为后续学习光的反射、折射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引发学生对光传播路径的思考,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教材还介绍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如激光准直、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光的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光的传播规律缺乏系统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光源。
(2)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光传播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教学难点(1)设计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验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是对光现象的初步认识,也为后续学习光的反射、折射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光的传播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光的本质和传播规律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抽象的物理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光源。
(2)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光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教学难点(1)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小孔成像等现象。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光源、光的直线传播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知识与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 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 重要方法。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知识与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直观感知,建立对光 的理性认识。
光路描述 有趣现象 实际应用
自学光速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图片引入 小组学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光路描述 有趣现象 实际应用
自学光速
教后小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板 书 设 计
光 的 传 播
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应用:激光准直、排队、打枪等
图片引入 小组学习
提出问题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图片引入 小组学习
提出问题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图片引入 小组学习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和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图片引入 小组学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光路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图片引入 小组学习
影子的形成: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光路描述
有趣现象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说课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光学的入门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章的学习。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几何光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光的反射、折射的必备前提。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观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实验过程,学生能描述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能设计小实验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能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和现象。
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学习精力充沛,求知欲望强烈,对物理实验有深厚的兴趣。
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分析。
1、认知水平:学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有一定的光的传播知识基础;在前几章的学习中,也具备了初步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存在困难:光线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模型,学生缺少抽象思维能力;学生使用直尺和铅笔进行作图时会存在较多的问题。
3.如何突破:我准备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小组交流讨论、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等各种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根据学情和本节的教学内容。
确定学法如下:利用学案导学,使用自主学习法、通过分组实验,使用合作探究式学法。
根据重、难点和学情确定教法如下:通过师生互动,使用合作式教学法,通过演示实验,使用直观的演示法,通过恰当设疑,使用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具准备:课前我准备了激光笔、蚊香、蜂蜜、牛奶、水、浅盘、酒精等为了给学生演示光的传播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8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下面,我将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反思六个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光的直线传播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的铺垫性知识。
2.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光线这一概念,为学生建立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模型法,这位以后学习物理提供更多的研究方法。
3.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也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教学理念。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光学的热情,激发探究光学奥秘的欲望。
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
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和前概念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2.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但认识浅显。
∙课标分析
课标认为:八年级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过光的直线传播,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所以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我认为:课标只是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这一探究过程,并没有删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理念,所以,我是这样确立重难点的。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重点: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现象。
难点:1.探究活动的组织
2.物理模型的建立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的情况,我制订了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和生活现象,学生知道光在同中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学生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孔成像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归纳的能力;运用反证思维解释影子等现象是光由于直线传播形成的;并体会物理模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能保持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
(1)教师用器材:玩具激光器、蜡烛、火柴、刻有不同小孔的硬纸板(3张)、空气清新气雾剂、装糖水的水槽、果冻(2)学生分组器材:玩具激光器、空气清新气雾剂、装糖水的水槽、一个装水的水槽、牛奶、玻璃砖、果冻
2.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教法
在此理念下,我准备组织学生用以下主要学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在观察、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引导进行教学。
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演示小孔成像,引导学生观察(1)屏上的烛焰与实际的烛焰在形状上的关系,指出:这是实际烛焰的像。
(2)拿硬纸板挡住进入小孔的光,屏上则无像,指出这个现象叫小孔成像。
(3)熄灭烛焰,屏上无像。
这时,自然提问:这像是怎样形成的?
∙讨论得出:这个像的形成与光有关,是光穿过小孔照着而成的
意图: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环节二新课进行
1.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
∙提出问题:小孔成像是光沿着怎样的路径照着而成的呢?
∙组织学生猜测,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表态,出示身边的事例。
(引导学生做出科学猜测与假设)
∙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讨论方案,进行验证,收集证据。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小组交流,上台演示。
(学生以书面、板演、语言、表演等形式汇报组内研讨情况,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碰撞。
然后小组代表上台向大家交流。
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结论。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组讨论:小孔成像的原因(得出结论)
∙提问:若将小孔做成不同形状,像是啥样的?(学生先回答,在演示)(使学生明白:实验出真知)
∙演示:改变物距、像距时,观察到像有变化,提出: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课外实践作业)
∙出示:夏天浓密的树荫底下圆形光斑是啥?(思维拓展)
∙自主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我国古人在光学让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意图: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解决教学重点,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部骤和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光线
∙指出:光既然是直线传播的,谁能画出这束光?
∙强调:我们看到的是实际存在的光束,而光线是不存在,只是人们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符号而已。
∙演示点光源发出的光和平行光源发出光的画法。
意图:建构物理模型
3、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1)通过学生做手影游戏,引出影子形成的原因问题。
(2)紧接着又是一个模拟游戏:让学生拿着地球仪当地球,拿着乒乓球当月亮,手电筒发出的光模拟太阳光,模拟日食、月食。
(3)唐人利用日晷记时辰。
讨论:(1)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和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的长度是()
A、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
B、由短逐渐变长,到逐渐消失
C、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
D、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2)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中午、傍晚)
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考察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4、应用
(1)演示站队看齐,讨论应运用的原理
(2)射击打靶
(3)激光准直
意图: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
5、光速
∙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光速”部分,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下。
∙指出:若人的速度和光一样快的话,每秒钟可绕地球赤道7.5圈。
意图: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环节三小结
首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习中遇到了那些问题,还想学习有关光的哪些知识,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以鼓励。
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整体印象
环节四反馈练习
我依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当堂反馈练习,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反馈内容要紧扣本课目标要求,努力实现当堂巩固,在保证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可依据学情进行适当的拓展。
意图:利用学案呈现,分为不同梯度,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环节5、作业布置:
课外实践:
1、探究: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清晰度与物距、像距的距离、小孔的大小又没关系,通过探究总结出来,写在作业本上。
2、查找资料,历史上谁第一次测量了光速?成功了没?为什么?对我们有啥启示?
3、课后第一题。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便于学生记录、记忆、理解,形成整体印象,心理学实验表明,进入人脑并被记忆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因此,适量的板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画法:光线
3.小孔成像:(1)倒立的实像
(2)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4.解释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
5.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
二、光的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0 1108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0 ×108m/s
六、设计反思
由于课标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这一探究过程,自己对教学内容做了调整,没有经过实践,不知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