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题8-9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e331e74afe04a1b071debe.png)
第1章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 个体E. 总体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3. 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人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血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无方向性 C. 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大小二、名称解释(答案略)1. 变量与随机变量2. 同质与变异3. 总体与样本4. 参数与统计量5. 误差6. 随机事件7. 频率与概率三、思考题1. 生物统计学与其他统计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学可细分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都是关于数据的学问,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而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的一门科学,与医学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很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统计学侧重于介绍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更侧重于介绍社会、人群健康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2. 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
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
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的10人,测量其身高,得到的分别是甲、乙两班的一个样本。
样本的平均身高只是甲、乙两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的一个点估计值。
即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
因此,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熟高熟低的判断,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
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
![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212f2bb4daa58da0114a03.png)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2.实际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3.什么叫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4.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5.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1)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2)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3)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5)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6.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几个晶区组成?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7.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8.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9.什么是位错?位错密度的大小对金属强度有何影响?10、晶体在结晶时,晶核形成种类有几种?什么是变质处理?11、解释下列名词:结晶、晶格、晶胞、晶体、晶面、晶向、单晶体、多晶体、晶粒、亚晶粒、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1.置换固溶体中,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2.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区别何在?举例说明之。
3.现有A、B两元素组成如图2.1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A与B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已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B量总是高于原液相中含B量。
(3)固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都不相同,故在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图2.1 题3 图4.共晶部分的Mg-Cu相图如图2.2所示:(1)填入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
在各区域中是否会有纯Mg相存在?为什么?(2)求出20%Cu合金冷却到500℃、400℃时各相的成分和重量百分比。
(3)画出20%Cu 合金自液相冷到室温的却曲线,并注明各阶段的相与相变过程。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022acc89eb172ded63b731.png)
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习题与思考题1-1 何谓金属切削加工?切削加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1-2 形成发生线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需要几个成形运动? 1-3 何为简单成形运动和复合成形运动?各有何特点? 1-4 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1-5 什么是主运动?什么是进给运动?各有何特点?分别指出车削圆柱面、铣削平面、磨外圆、钻孔时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6 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 1-7 车刀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各参考平面是如何定义的? 1-8 刀具的基本角度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定义的?角度正负是如何规定的?1-9 用高速钢钻头在铸铁件上钻φ3与φ30的孔,切削速度为30m/min 。
试问钻头转速是否一样?各为多少?1-10 工件转速固定,车刀由外向轴心进给时,车端面的切削速度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是怎样变化的?1-11 切削层参数包括哪几个参数? 1-12 切削方式有哪几种?1-1345º弯头车刀在车外圆和端面时,其主、副刀刃和主、副偏角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如图1-22所示,用弯头刀车端面时,试指出车刀的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以及切削时的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宽度和切削厚度。
1-14试绘出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工作图。
已知刀具几何角度为: 90=rκ, 10'=r κ,15=o γ, 8'==o o αα, 5+=s λ。
1-15 试述刀具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横向切削时,进给量不能过大? 1-16 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17在CA6140机床上车削直径为80mm ,长度180mm 的45钢棒料,选用的切削用量为a p =4mm ;f =0.5mm/r ;n =240r/min 。
试求:①切削速度;②如果kr =45º, 计算切削层公称宽度b D 、切削层公称厚度h D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A D 。
现代工程材料习题与思考题-学生用-作业
![现代工程材料习题与思考题-学生用-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c8c7d0aba1aa8114431d965.png)
第一部分习题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刚度、疲劳强度、冲击韧性、断裂韧性。
2、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根据何种指标选择材料?材料的弹性模量E愈大,则材料的塑性愈差。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试比较这四种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刚度和塑性。
并指出屈服强度的确定方法。
4、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几种?这些方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行比较?5、下列几种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试验法测定其硬度?( 1)锉刀(2)黄铜轴套(3)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 4)硬质合金刀片(5)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第二部分习题与思考题1 、解释下列名词:(1)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2) 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莱氏体 (L d 和 L' d ) ;2、画出 Fe-Fe 3 C 相图,并进行以下分析:(1) 标注出相图中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2) 分析 0.4%C 亚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及其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重量;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其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相对重量。
3 、根据 Fe-Fe 3 C 相图;计算:(1) 室温下,含碳 0.6% 的钢中铁素体和珠光体各占多少 ?(2) 室温下,含碳 0.2% 的钢中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各占。
多少 ?(3) 铁碳含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
4、现有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四块平衡状态的铁碳合金,它们分别为 0.20%C ; 0.4%C ; 1.2%C ;3.5%C 合金。
根据所学知识,可有哪些方法来区别它们 ?5、根据 Fe-Fe 3 C 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1) 含碳量为 1.0% 的钢比含碳量为 0.5% 的钢硬度高;。
(2) 低温莱氏体的塑性比珠光体的塑性差;(3) 在l100 ℃,含碳 0.4% 的钢能进行锻造,含碳 4.0% 的生铁不能锻造;(4) 钢锭在 950 ~1100 ℃正常温度下轧制,有时会造成锭坯开裂;(5) 一般要把钢材加热到高温 ( 约 1000 ~ 1250 ℃ ) 下进行热轧或锻造;(6) 钢铆钉一般用低碳钢制成;(7) 绑扎物件一般用铁丝 ( 镀锌低碳钢丝 ) ,而起重机吊重物却用 60 、 65 、 70 、 75 等钢制成的钢丝绳;(8) 钳工锯 T8 、 T10 、 T12 等钢料时比锯 10 、 20 钢费力,锯条易磨钝;(9) 钢适宜于通过压力加工成形,而铸铁适宜于通过铸造成形。
思考与练习
![思考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2087b2fe2bd960590c677e3.png)
思考与练习一、填空题1、______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学是___________的科学。
3、从社会属性的角度研究语音的科学叫做_________学。
4、每一个声音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物理要素。
5、__________________是语音的生理基础。
6、________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7、音素是_______________语音单位。
8、记录音素的符号叫______。
9、国际音标是在________字母的基础上根据_________的原则创制出来的。
10、国际音标要加____括号表示,在具体标音时还有宽式和严式的区分。
11、元音与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
12、元音的不同主要由______________决定。
13、八个基本元音按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14、辅音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类。
15、发音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
16、音节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语音单位。
17、音节中_____音峰。
______是音节间的分界线。
18、_____________的音节叫开音节,_________的音节叫闭音节。
19、__________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
20、复辅音必然处于__________的紧张增强或紧张减弱阶段。
21、语音的韵律特征是加在音质之上的非音质语音特征,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声调是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_______。
23、语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
24、音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思考与练习
![思考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bc403074a7302768e993938.png)
思考与练习1、判断题:我国关税征收的客体也就是征税的对象是各类进出境人员、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
2、分析题:某公司从境外进口清凉饮料2000箱,申报价格为CIF广州45港币/箱,海关审核单证后发现按合同规定售货后,买方需将销售利润的20﹪返还给卖方,海关认定成交价格受到影响而不接受其申报价格。
请问:海关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单选题:当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不能按照成交价格确定时,海关应当依次使用相应的方法估定完税价格,依次使用的正确顺序是:A、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方法……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方法……倒扣价格方法……计算价格方法……合理方法B、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方法……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方法……倒扣价格方法……计算价格方法……合理方法C、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方法……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方法……合理方法……倒扣价格方法……计算价格方法D、倒扣价格方法……计算价格方法……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方法……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方法……合理方法4、单选题:在确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时,下列哪一项费用或价值不应计入( )。
A、买方负担的除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B、作为销售条件,由买方直接或间接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C、厂房、机械等货物进口后的基建、安装等费用D、卖方直接或间接从买方转售、处置或使用中获得的收益5.多选题:进口时在货物的价款中列明的下列税收、费用,不计入货物关税完税价格的有()。
A、厂房、机械、设备等货物进口后进行建设、安装、装配、维修和技术服务的费用B、进口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C、进口关税及国内税收D、作为该货物向我国境内销售条件,买方必须支付的,与该货物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6.单选题:某工厂从美国某企业购买了一批机械设备,成交条件为CIF广州,该批货物的发票列示如下:机械设备USD500,000,运保费USD5,000,卖方佣金USD25,000,培训费USD2,000,设备调试费USD2,000。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a0fe669dc5022abea0003.png)
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1. 选择题(1) C (2) D (3) C (4) C (5) B (6) C (7) B (8) C (9) B (10)B(11) A2. 填空题(1) 硬件软件(2) 存储管理设备管理(3) 软硬件资源(4)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5) 20ms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3. 判断题(1) × (2) × (3) √ (4)× (5) × (6). √ (7) √ (8)√4. 问答题(1) 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答: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2) 什么是批处理系统为什么要引入批处理系统答:批处理系统指用户的作业成批的处理,作业建立、过渡、完成都自动由系统成批完成。
因为1958~1964年,晶体管时代,计算机速度、容量、外设品种和数量等方面和第一代计算机相比都有了很大发展,计算机速度有几十倍、上百倍的提高,故使手工操作的慢速度和计算机运算的高速度之间形成一对矛盾。
只有设法去掉人工干预,实现作业自动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成批处理。
(3) 什么叫多道程序试述多道程序涉及技术的基本思想及特征,为什么对作业进行多道批处理可以提高系统效率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下,相互穿插交替运行。
当某道程序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运行下去时,管理程序就将另一道程序投入运行,这样使几道程序在系统内并行工作,可使中央处理机及外设尽量处于忙碌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
在批处理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形成多道批处理系统,多个作业成批送入计算机,由作业调度程序自动选择作业运行,这样提高了系统效率。
(4) 何为分时系统简述其特点。
答:分时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法,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多个终端服务。
《计量经济学》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孙敬水主编
![《计量经济学》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孙敬水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174fe081e53a580216fcfe56.png)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7.D
8.D
9.B 22.C
10.C 23.B
11.B 24.B
12.D 25.B
13.B 26.C
14.D 27.A
16.A
20.D
21.A
28.B 29.C 3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DE 3.ABC 4.BE 5.AC 6.CDE 7.ABCDE 8.BCDE 9.ABCDE 10.ABDE
素后,消费函数为:
Ct = a0 + b0Yt + ∑ bi Dit + ut
i =1
6
或者: Ct = a0 + b0Yt +
∑ bi Dit + ∑ ai DitYt + ut
i =1 i =1
6
6
14.设某饮料需求 Y 依赖于收入 X 的变化外,还受: (1) “地区” (农村、城市)因素影 响其截距水平; (2) “季节” (春、夏、秋、冬)因素影响其截距和斜率。试分析确定该种饮 料需求的线性回归模型。
三、简答题、分析与计算题
1.什么是虚拟变量?它在模型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反映定性(或属性)因素变化,取值为 0 和 1 的人工变量称为虚拟变量。 (2)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主要是为了将定性因素或属性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数量化。 ①可以描述和测量定性因素的影响;②能够正确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模型的 精度;③便于处理异常数据。 2.引入虚拟解释变量的两种基本方式是什么?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参考答案:引入虚拟变量基本方式: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 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此外还可以用 二者组合的方式引入,这时,可以测定定性因素对截距项和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
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
![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72660126fff705cd170a25.png)
课后习题《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一、填空题:1.语音具有属性、属性、属性。
2.根据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韵母可分为、、、。
3.音位变体分为变体和变体。
4.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工作,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5.文字是。
6.历史上,汉字出现过、、、、、、等字体。
7.汉字的笔画组合有、、。
8.古代的“六书”是、、、、、。
9.词义具有、、。
10.单纯词是,例如、、。
11.“粗暴”的反义词是,“粗鲁”的反义词是。
12.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是从的角度给短语进行分类,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是从的角度给短语进行的分类。
13.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是、、、、。
14.“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这是个否定句。
表达这句话的基本意思肯定句是。
15.“这就是冯经理?竖条的衬衫把他那本来就细高的身子越发地拉成细长条了。
这使我想起北方的抻面。
越抻越细,越抻越细,把冯经理抻得那么细!”这段话中用了这些修辞方式。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从自然属性看,语言这个系统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
在这些要素中,是和决定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A.语音词汇B.语音语法C.词汇语法D.语法结构基本词汇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3.语音的四要素是指()。
A.音节、音位、音素、音色B.音高、音强、音长、音色C.元音、辅音、重音、轻音D.音色、音强、音韵、音调4.“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是()。
A.[ɛ]B.[e]C.[a]D.[ə]5.合成词“推进”的构成方式是()。
A.连动式B.后补式C.联合式D.兼语隐含式6.“行李”原义指行人、旅客,现在指出门带的包裹、箱子等物。
这种现象叫做()。
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一词多义D.词义的转移7.“良性”和“急性”是()。
A.名词B.非谓形容词C.副词D.一般形容词8.“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中“怎么样”表示()。
A.疑问B.任指C.虚指D.不定指9.“这间房子盖了十一个月”中的“十一个月”是()A.状语B.宾语C.补语D.定语10.“现在的温度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8-9的解决问题 文档
![8-9的解决问题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e666f4c9e314332396893d7.png)
8和9的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情境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4.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方面的教育。
6.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会看图,弄清图意,并结合图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大森林里转一转,感受一下美丽的森林带给我们什么?请大家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生:大森林里有小鹿,有五颜六色的蘑菇,还有天鹅。
师:那么这里面都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这节课,李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怎么解决数学问题。
(在上课之前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漂亮的卡片,他们有活泼的小鹿、漂亮的蘑菇和美丽的天鹅,这些小动物喜欢和遵守课堂纪律,敢于举手、善于思考的学生成为朋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出示小鹿图),并向学生展示小鹿卡片作为奖励。
师:关于鹿,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一共有9只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我是看那行字知道的。
写的是“一共有9只鹿”。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学生3:我觉得数好,因为有些字我不认识。
学生4:我觉得看字好,那样就不用再数了。
学生5:我也觉得看字好,因为数有时会出错,我刚才就数错了,因为有的鹿被挡住了。
师:看来关注图中给我们的文字信息很重要,这样更便捷,就不用再数了。
如果不认字怎么办?学生: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师:很好!还可以查字典呢。
除了知道“一共有9只鹿”外,还知道了什么?生:还知道跑走了3只。
《数学思考》练习一、填空题1.小明按规律写了一串3,4,5,6,7,8,9,10,11,12,…
![《数学思考》练习一、填空题1.小明按规律写了一串3,4,5,6,7,8,9,10,11,12,…](https://img.taocdn.com/s3/m/596147b7cf84b9d529ea7a73.png)
《数学思考》练习一、填空题。
1.小明按规律写了一串3,-4,5,6,7,-8,9,10,11,-12,……他写的第50个数是()。
此时他已经写了()个正数,()个负数。
2若△△=a,△—△=b,△×△=c,△÷△=d, ab c d =100,那么△=()3 如图,是由六个正方形重叠而成的,连接点正好是各个正方形的中心。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则该图形的周长是()。
4 已知:☆☆☆=6,△△△△=2021则△-☆=5 已知:△○= 5 ○☆= 9 △○☆= 13△= ○= ☆=6找规律,填一填。
(1)3,9,11,17,2021,_,36,41,…(2)1,3,2,6,4,_,_,12,_,…二、判一判。
1小强、小明、小勇三人参加数学竞赛,他们分别来自甲、乙、丙三个学校,并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已知:1小强不是甲校选手;2小明不是乙校选手;3甲校的选手不是一等奖;4乙校的选手得二等奖;5小明不是三等奖.根据上述情况,可判断出小勇是哪个学校的选手,他得的是几等奖?2 A,B,C,D四人中未达标,当有人问他们是谁体育未达标时,A说:“是B”,B说:“是D”,C说:“不是我”,D说:“B说错了”。
如果这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那么体育未达标的是谁?三、解决问题。
1 某校从5名候选人中选2名参加区“少代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 128班同学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按下面的规律在教室里挂上气球。
第2021球是什么颜色的?第27个呢?请说明理由。
3 小明、小莉、小刚、小芳四个好朋友站成一排拍毕业纪念照,要求男女间隔排列,一共有多少种站法?4 如图,仪器架放一个大瓶和一个中瓶,中间放一个中瓶和4个小瓶,下层放6个小瓶。
已知每层存放的药水量是一样多的,这个仪器架上存放的药水共36升。
大瓶和中瓶中存放的药水一共有多少升?5 如图,在△ABC中,线段BO和CO分别将∠ABC和∠ACB平均分成了两份。
(1)若∠1∠2=50°,那么∠O是多少度?(2)若∠ABC∠ACB=12021那么∠O是多少度?(3)若∠A=70°,那么∠O是多少度?(4)通过计算,你发现∠O与∠A的关系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机械工程材料-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思考与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38f6fa45177232f60a2ca.png)
4. 经塑性变形后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这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A
A,位错密度提高 B,晶体结构改变 C,晶粒细化 D,出现纤维组织
5. 用金属板冲压杯状零件,出现明显的“制耳”现象,这说明金属板中存在着( )。A
A,形变织构 B,位错密度太高 C,过多的亚晶粒 D,流线(纤维组织)
6. 已知钨的熔点为 3380℃,在 1000℃对其进行压力加工,该加工( )。B
提高;降低;加工硬化
5. 金属经塑性变形以后,金属的晶粒( ),亚晶粒( ),位错( )。形状改变;尺寸
变小、数目增加;密度增加
6. 金属晶体的滑移是通过( )运动来实现的,而不是晶体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的刚性滑动,
因此实际临界( )应力值很小。位错;分切
7. 纯金属结晶后进一步强化的唯一方法是依靠( )来实现的,降低纯金属强度的工艺方法
13. 用热轧圆钢通过锻造生产零件毛坯,应力求使流线与零件所受最大拉应力方向( ),与切
应力或冲击力方向( )。一致或平行,垂直
14. 加工硬化在工业应用中的有利方面是( )、( )和( );特别是对( )材料更
为重要。强化金属;使压力加工方法能实现;提高零件使用安全,热处理不能强化的金属
15. 铸态组织,经热加工后,( )、( )及( )等得到改善。气孔焊合,提高致密度;
1. 常见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有( )和( )两种类型。滑移;孪生
2. 铜的多晶体要比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抗力( ),这是由于多晶体的( )和( )阻碍
位错运动造成的。大;晶界;相邻晶粒的位向不同
3. 金属的晶粒愈细小,则金属的强度、硬度愈( )、塑性韧性愈( ),这种现象称为( )
强化。高;好;细晶
4. 金属随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 ),塑性、韧性( ),这种现象称为( )。
《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
![《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89a7511711cc7931b716c2.png)
课后习题《现代汉语》思考与练习题一、填空题:1.语音具有属性、属性、属性。
2.根据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韵母可分为、、、。
3.音位变体分为变体和变体。
4.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工作,包括和两方面的内容。
5.文字是。
6.历史上,汉字出现过、、、、、、等字体。
7.汉字的笔画组合有、、。
8.古代的“六书”是、、、、、。
9.词义具有、、。
10.单纯词是,例如、、。
11.“粗暴”的反义词是,“粗鲁”的反义词是。
12.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是从的角度给短语进行分类,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是从的角度给短语进行的分类。
13.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是、、、、。
14.“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这是个否定句。
表达这句话的基本意思肯定句是。
15.“这就是冯经理?竖条的衬衫把他那本来就细高的身子越发地拉成细长条了。
这使我想起北方的抻面。
越抻越细,越抻越细,把冯经理抻得那么细!”这段话中用了这些修辞方式。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从自然属性看,语言这个系统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
在这些要素中,是和决定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A.语音词汇B.语音语法C.词汇语法D.语法结构基本词汇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3.语音的四要素是指()。
A.音节、音位、音素、音色B.音高、音强、音长、音色C.元音、辅音、重音、轻音D.音色、音强、音韵、音调4.“前、半低、不圆唇元音”是()。
A.[ɛ]B.[e]C.[a]D.[ə]5.合成词“推进”的构成方式是()。
A.连动式B.后补式C.联合式D.兼语隐含式6.“行李”原义指行人、旅客,现在指出门带的包裹、箱子等物。
这种现象叫做()。
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一词多义D.词义的转移7.“良性”和“急性”是()。
A.名词B.非谓形容词C.副词D.一般形容词8.“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中“怎么样”表示()。
A.疑问B.任指C.虚指D.不定指9.“这间房子盖了十一个月”中的“十一个月”是()A.状语B.宾语C.补语D.定语10.“现在的温度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第九章【思考与练习】题与答案
![第九章【思考与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262a57312b3169a451a4fd.png)
【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正相关指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2、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
()3、负相关指的就是两个变量变化趋势相反,一个上升而另一个下降。
()4、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9。
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3。
因此,甲比乙的相关程度高。
()5、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6、相关系数r是在曲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7、回归分析中,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8、估计标准误差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的平均误差程度。
()c9、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即给出自变量的数值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
()10、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
这种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
()答案: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2、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
A.估计标准误差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相关系数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3、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0≤r≤1 B.-1<r<1 C.-1≤r≤1 D.-1≤r≤05、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C.完全的随机关系D.完全的依存关系6、下列(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B.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7、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0887ba3968011ca30091c7.png)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同步试题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金涛(初稿)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来雪娣(修改)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李昕(审稿)1.直接写出得数9-3= 0+9= 3+4= 6+2= 8-4= 9-5=2+4= 5+4= 8-8= 7-1= 2+7= 6-4=5+3= 4+4= 8-6= 6-3 6+3= 7-0=考查目的:考查学生6~9的加减法的计算,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答案:6 9 7 8 4 46 9 0 6 9 28 8 2 3 9 3解析:唤醒学生6~9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
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和有关0的计算。
2.看图列算式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正确解答。
答案:(1)7-4=3(只)(2)8+1=9(个)(3)4+4=8(条)解析: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解答时,需要看懂问题、寻找条件,并根据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
其中第(2)题中两个梨是干扰信息,而第(3)题中的第二个条件隐藏在“我钓的和你同样多”这句话里。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认真观察、排除多余条件以及找到隐蔽条件。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
3.小动物们去植树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提取相关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的能力。
答案:(1)4+3=7(棵)(2)5+4=9(棵)(3)小象和小猴一共种了多少棵? 3+5=8(棵)(还有其他情况,如:比差;或三只小动物一共种了多少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提出不同问题,同时也为后续学习连加做准备。
)解析: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或者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4.有几只?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8-9解决问题
![8-9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113e4e02020740be1e9b87.png)
?个
?个
9个
4 + 5 = 9 (个) 9 - 3 = 6 (个)
一共有9只,跑走3只, 还剩几只?
9 - 3 = 6 (只)
答:还剩 6只。
树根下有 6个 , 草地上有 2 个 , 一共有几个 ?
6 + 2 = 8 (个)
答:一共有 8个 。
二、探究新知
图中一共有 8只 , 游走了 3 只 , 还剩几只 ?
8 - 3 = 5 (只)
答:还剩 5只 。
二、探究新知
图中一共有 8只 , 有 5只 在休息, 游走了几只 ?
8 - 5 = 3 (只)
答:游走了 3 只 。
三、知识运用
6 +3 9
8-
4
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三、知识运用
看!一共有9个苹果。
树 左上 边一 树共 下有96个只苹猴果子, 其 右中 边黄 树苹 下果有有2只3个猴,子, 红 一苹 共果 有有 几几只个猴?子?
69 +- 23 = 86 (只个)
飞走了3只小鸟。
三、知识运用
看!一共有9个苹果。
一共有六只小鸟, 飞走了三只小鸟。 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6 - 3 = 3 (只)来自飞走了3只小鸟。小明和小芳在玩套圈游戏,他们套上了一些圈。
(1)小芳套上了几个圈? (2)他俩一共投了多少个圈?
6 - 4 = 2 (个) 6 + 3 = 9 (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1.MRP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且能够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准
时生产?
2.将订货点方法用于处理相关需求库存有何问题?为什么?
3.MRP系统有哪些输入和输出?MRP系统的处理过程如何?为什么要采用低层码?4.MRP Ⅱ为何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5,设计MRP系统涉及哪些问题的决策?如何处理变型产品?
练习题
1.完成表10-7的处理过程。
2.已知A和F两种产品的结构和产品出产计划(见表l0 -11),求元件B的总需求量。
3.已知对某零件的净需求如表l0-12所示,单位订货费为100元,单位维持库存费为0.25元/(件·周)。
(1)用E0Q公式确定订货批量;
(2)试用MPG法确定订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