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语文培训课程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

标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一、导语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
在课堂上,老师们传授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们也从中获益匪浅。
下面是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所做的笔记,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文言文阅读1. 在文言文阅读中,要注重理解句子结构和词语用法,特别是对于古代用词要做好查字典和阅读注释的准备。
2. 在阅读古文时,要注意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者的情感和立意,这对于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非常重要。
3. 经常练习古文阅读,多读一些名家经典作品,锻炼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三、现代文阅读1. 在阅读现代文时,要注重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善于总结归纳,掌握文章的主题。
2. 阅读时要关注作者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能理解文章的表层和深层含义,把握作者的用词和语言特点。
3. 及时查阅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提升自己的词汇量,注重积累语言知识。
四、写作技巧1. 在写作中,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多练习写作,多思考,多总结,找准写作的立意和主题。
2. 写作时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逻辑,首尾呼应,层次清晰,段落过渡自然流畅。
3. 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多读一些范文和优秀作品,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五、诗词鉴赏1. 在诗词鉴赏中,要注重抓住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手法。
2. 多背诵一些古今名句和好诗,能够感受诗词的美,开阔自己的情感世界。
3. 注重对古今诗文创作背景的了解,深入挖掘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六、课外阅读1. 要注重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多读一些名著和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情趣。
2. 注重积累一些名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作者背景。
3. 多参加读书俱乐部和文学讲座,交流阅读心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七、语文学习方法1. 注重课下的复习和总结,善于归纳提炼知识点,理清知识框架和脉络。
2024初一语文课堂笔记

2024初一语文课堂笔记一、第一单元。
1. 作者简介。
-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 重点字词。
- 朗润:明朗润泽。
-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 黄晕:昏黄,不明亮。
3. 文章结构。
- 盼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 绘春:- 春草图:描写了春草的嫩绿、柔软、生机勃勃,运用了正面描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和侧面描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人们对春草的喜爱。
- 春花图:从颜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味道(“花里带着甜味儿”)、数量(“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等方面描写春花,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 春风图:从触觉(“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听觉(“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等角度描写春风,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 春雨图:描写春雨的细密、轻盈,“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比喻句,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同时描写了雨中的景物,如树叶、小草、灯光等,烘托出一种安静而和平的夜。
- 迎春图:通过描写人们“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及学习笔记(全)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及学习笔记(全)初一语文课程涵盖了多个单元和章节,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和学习目标。
以下是初一语文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大全,以及重要的学习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一学期:一. 第一单元:认识自我知识点:自我介绍、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
文本阅读:《我的自画像》、《我的爱好》等。
学习笔记与要点:1. 自我介绍:学习如何简洁明了地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特长等。
2. 个人特长:思考并记录自己在学习、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特长,以及如何发挥这些特长。
3. 兴趣爱好:列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运动等,并思考这些爱好对自己的影响。
4. 理想追求: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职业方向,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做的努力。
5. 自我评价: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自己。
6. 成长经历:回顾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记录一些重要的成长瞬间和感悟。
二. 第二单元:家庭亲情知识点:家庭成员、亲情故事、家庭责任等。
文本阅读:《我的家》、《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等。
学习笔记与要点:1. 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作用。
2. 亲情故事:收集并整理一些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3. 家庭责任:思考自己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如照顾弟妹、分担家务等,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责任。
4. 亲子沟通:学习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倾听父母的建议和意见。
5. 家庭氛围:探讨如何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及自己在其中的作用。
6. 感恩父母: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学会珍惜他们的付出和关爱。
三. 第三单元:校园生活知识点:学校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友谊等。
文本阅读:《我们的校园》、《一堂有趣的课》等。
学习笔记与要点:1. 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的历史、地理位置、建筑风格等,以及学校环境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2. 师生关系:探讨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老师,向老师请教问题,同时关心同学,互相帮助。
初中语文听课笔记

初中语文听课笔记
一、课堂内容
1、教师重点讲解了《论语》中孔子“爱人之道”的动机、方法以及核心价值观。
2、教师引导学生从孔子的理念中借鉴,做到爱自己、爱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亲社会关系,提倡老少皆宜、真诚交往、平等相处。
3、教师再次强调,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爱心,做一个爱心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友善交往,增进了解与感情。
二、思考总结
通过本节语文课,我深深体会到了孔子“爱人之道”的理念,他认为爱自己、爱他人是一种美德,他倡导人们帮助他人,表现真心的友好待人,以和平的态度相处,营造善良的氛围,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次课堂让我收获很多,我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用爱心和他人相处,努力做一个宽容的好人!;。
初中语文课堂笔记

初中语文课堂笔记以下是一份初中语文课堂笔记的示例,供您参考:
初中语文课堂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 汉字识别
掌握常用汉字3500个。
了解汉字的部首、结构。
2. 词汇积累
掌握基本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学习成语、熟语、惯用语。
3. 语法基础
主语、谓语、宾语的概念。
简单句、复合句的区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1. 文章结构分析
段落、层次的概念。
段落与层次的关系。
2. 主题思想把握
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细节信息提取
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
4. 修辞手法识别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
对比、夸张、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5. 文章风格分析
分析不同文章的风格特点。
理解文章风格的要素和形成原因。
6. 文学作品鉴赏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和语言。
培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语文君七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语文君七年级下册课堂笔记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课外阅读、文言文、古诗词等多个方面的学习。
下面我将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分47点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一、课外阅读:老师鼓励我们多读书,提出了多种读书的方式,如纸质书、电子书等。
二、文言文: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文言文的特点,要求我们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
三、扫黑除恶:课上讲解了这个社会热点问题,要求我们关注社会现象,积极参与扫黑除恶的活动。
四、古诗词欣赏:学习了唐诗宋词的写作技巧,老师鼓励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古诗词的表达方式。
五、语文作文:老师详细讲解了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节安排等方面。
六、记叙文:学习了记叙文的写作要点,老师要求我们在写作中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情节的连贯性。
七、议论文:学习了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包括观点表达、论据支持等方面,老师要求我们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说明文:掌握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对事物进行分类、概括和说明。
九、作文评改:老师指导我们对作文进行评改,帮助我们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十、朗读诵读:老师要求我们多练习朗读诵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锻炼音韵感。
十一、汉字书写:提高书写技巧,重视字体工整、规范。
十二、诗歌朗诵:学习古今诗歌,并进行自己的诵读练习,提升语感。
十三、报刊阅读:提倡多读报纸杂志,了解时事新闻,拓宽知识面。
十四、词语搭配:学会正确搭配词语,增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十五、课外作业:每节课后都安排了一定量的作业,要求及时完成。
十六、语文知识点:每节课老师会总结当天所学知识点,加深理解。
十七、语文复习:老师提醒我们定期复习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十八、语文考试:定期进行语文考试,检验学习成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十九、语文笔记:用心记录课堂内容,方便复习和提高。
二十、语文思维:开展语文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
二十一、语文感悟:在课外也要多思考语文知识,加深领悟。
初中语文听课笔记

初中语文听课笔记
本次语文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学,讲师先给我们介绍了诗词的起源,历史悠久,给了我们深刻的印象,然后教师介绍了诗词的基本特征,如押韵、偶联、倒押等,在这里,教师把诗词比作一条美丽的河流,引导我们走进诗词的深处。
接下来,教师让我们认识了绝句、律诗、古体诗、运用押韵和偶联技法所组成的乐府诗歌等各类诗歌,给我们提供了诗歌思想表达的丰富技法。
二、课堂体会
听完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国古人的创造力,他们用他们精雕细琢的诗词,把他们的思想,观点,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们对于押韵,偶联等技法的运用,更是惊人。
另外,我还深刻的体会到,诗词把千古流传下来,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深远思想,更重要的是它的韵致动人,它把思想,观点,情感装在美妙的韵文中,让人们受益匪浅。
三、学习心得
本次语文课对于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掌握了诗词的技法,借此我可以写出更加精彩的作文,而且也懂得了如何使用押韵和偶联来表达思想,让文字更加精彩,内容更丰富。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要努力去改善自己,多练习书写,让自己的文字更加具有艺术性。
- 1 -。
2024新初一语文课堂笔记

2024新初一语文课堂笔记一、字词部分。
1. 生字。
- 字音。
- 例如“确凿(záo)”:“凿”这个字容易读错,要注意它的声母是“z”,不是“zuò”。
- 字形。
- 如“鼎”字:这个字笔画较多,要注意它的写法。
它是上下结构,上面部分先写“目”,再写左边的“竖折折”,右边的“横”,最后写下面的“竖折折”和“横”。
- 字义。
- 像“宿”这个字,有多种字义。
“宿儒”中的“宿”表示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读“sù”;而“星宿”中的“宿”表示星的集合体,读“xiù”。
2. 词语。
- 近义词。
- “静谧”和“安静”:“静谧”更强调环境的寂静,有一种清幽的感觉;“安静”则侧重于没有声音、不吵闹。
- 反义词。
- “干燥”和“潮湿”:这是一对明显的反义词,“干燥”表示缺乏水分,“潮湿”表示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
- 词语解释。
-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其中“鼎”是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沸”是沸腾的意思。
二、课文内容分析。
1. 文章结构。
- 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 - 8段)描写了百草园的生活,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1段)是百草园的总体介绍,第二层(2 - 8段)分别从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的传说、雪地捕鸟等方面描写了百草园的乐趣。
第二部分(9 - 24段)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包括入学的情形、在书屋中的学习和游戏等。
2. 主题思想。
- 主题思想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也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3. 写作特点。
- 描写手法。
- 在描写百草园的景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
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写出了百草园景物的丰富多样。
课堂笔记初中语文

课堂笔记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课堂笔记
1. 文言文阅读:
- 理解古文的意思和蕴含的文化背景。
- 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
- 学会分析古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现代文阅读:
- 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要素。
-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表达。
3. 作文写作:
- 学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段落结构、逻辑推理等。
- 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古诗词欣赏:
- 学习朝代的演变和不同时期的诗词特点。
- 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意境表达。
- 写出简单的古体诗或现代诗歌。
5. 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
- 学习修辞手法的定义和分类。
- 理解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
- 辨析修辞语言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6. 古代文学名著阅读:
- 阅读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 分析名著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7. 语言规范和修辞语言:
- 学习语言的规范用法,包括词汇选择、语法结构等。
- 掌握修辞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是初中语文课堂上常见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初中语文教研听课笔记(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授课教师:张老师课题:《背影》听课时间:2021年10月15日听课人数:5人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亲情,感悟家庭的温暖。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亲情,感悟家庭的温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通过展示一幅父子相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从而引出课题《背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重点字词,并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2)学生讨论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目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课堂小结张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亲情,关爱他人。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张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分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张老师针对《背影》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亲情,感悟家庭的温暖,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张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课堂纪律良好,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自律意识。
初一语文课堂笔记上册

初一语文课堂笔记上册初一语文(人教版上册)课堂笔记。
一、第一单元。
1. 重点字词。
- 朗润:明朗润泽。
-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 黄晕:昏黄,不明亮。
-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 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 舒活:舒展活动。
-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2. 段落分析。
- 盼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盼望之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强调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 绘春:- 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
- 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运用了拟人和排比、比喻的修辞。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春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情景。
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色彩艳丽。
- 春风图:“‘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诗句,同时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轻柔。
- 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写出了春雨的细密、轻盈。
- 迎春图:人们“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写出了人们在春天里积极奋发的精神状态。
- 颂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初一上册语文课堂笔记

初一上册语文课堂笔记
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 物理性质:描述物质的外部特征,不改变物质的组成。
- 化学性质:描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改变物质的组成。
2. 汉字的基本结构
- 汉字由笔画组成,包括横、竖、撇、捺、折等基本笔画。
- 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结构等。
3.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一个事物比较描写另一个事物,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点,增加其生动感。
- 夸张:对事物的某种特征进行夸大,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4. 修辞方法与修辞手法的区别
- 修辞方法:表示修辞手法的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 修辞手法:具体的修辞技巧,如夸张、排比等。
5. 文言虚词的使用
-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词语,如之、乎、于等。
-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辅助或连接的作用,增强文言文的语言韵味。
6.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
- 通过外貌描写、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多方面来描绘人物形象。
- 人物形象描写需具体、细致,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知人物。
以上是初一上册语文课堂的一些重点内容和学习笔记。
在学习语文时,我们要注重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同时提高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通过课堂笔记的整理和复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2024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2024版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咱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 2024 版。
这可是咱们语文学习的好帮手哟!
1. 这本笔记里呀,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都给大家整理得清清楚楚。
就像《春》那一课里“酝酿”这个词,笔记里不光有解释,还有例句,让你一下子就明白它的用法。
2. 每一篇课文的作者介绍都很详细。
比如说鲁迅先生,从他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到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让你仿佛能看到他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的身影。
3. 对于古诗和文言文,笔记更是贴心。
不仅有逐字逐句的翻译,还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像《论语》里的“学而时习之”,能让你了解到古代的学习之道。
5. 阅读理解的技巧也不少。
怎么概括文章大意,怎么理解作者的情感,都有清晰的步骤和方法,就像给了你一把解题的钥匙。
7. 笔记中还有很多拓展阅读的推荐。
像是一些经典的名著片段,让你在课余时间也能畅游书海,增长见识。
8. 对于易错的知识点,笔记会用醒目的颜色标出来,提醒你要特别注意。
比如“的、地、得”的用法,一看就忘不了。
10. 最棒的是,这本笔记的排版很舒服,字迹清晰,插图也很有趣,让你学习起来不会觉得枯燥。
怎么样,同学们,有了这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笔记 2024 版,是不是感觉语文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啦?。
七年级下语文每课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下语文每课知识点笔记第一课《张三丰》1. 本课介绍了武术家张三丰的生平和成就,引领同学们了解中华武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张三丰传统的武术理念和实践以太极拳为基础,强调“含胸拔背,意气凌云,节点纵横,神韵灵动”的力量和技艺。
3. 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张三丰的精神和技能,增强体魄和内外功力,锻炼自己的自信和毅力。
第二课《多情剑客无情剑》1. 本课介绍了江湖上一个传奇的剑客——李寻欢的生活和情感故事,引领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魅力和特点。
2. 李寻欢的剑法和人物形象一直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典范和代表,既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有深刻的社会哲理。
3. 同学们要关注李寻欢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理解他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人生感悟能力。
第三课《旧时月色》1. 本课是一首优美的古诗,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在夜晚赏月的感受和心情,引领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 古诗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对词句的把握和理解,同学们可以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3. 同学们要通过朗读和写作等方式,锻炼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第四课《夏至》,1. 本课介绍了夏至这个节气的来源和特点,引领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和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2. 夏至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阶段。
同时,它也是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的重要时节,如吃饺子、喝茶、登高赏景等。
3. 同学们要通过对夏至的了解和体验,增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培养健康的生活和文化习惯。
第五课《读书和小铜人》1. 本课以一则传统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个读书人如何通过不断努力,最终成功之事,引领同学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读书的重视和认识。
2. 读书人不仅需要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不断提高,还需要注意身体健康和精神品质的升华。
小铜人象征着对自己内心追求和人生目标的正确把握和坚持。
3. 同学们要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境,同时也要认真贯彻阅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自己的阅读效果和价值不断提升。
初中语文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如下:
1. 语音:
(1)常见多音字总结。
(2)常见同音字总结。
(3)注意不读的字。
2. 汉字:
(1)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2)正确区分同音字。
(3)正确区分形近字。
(4)成语中的错别字。
3. 词语:
(1)正确理解词义。
(2)正确使用近义词。
(3)注意褒贬义词的运用。
(4)能正确使用成语或日常用语。
4. 句子:
(1)常用句式及变换。
(2)句子的言简意赅和含蓄隽永。
(3)注意关联词语的使用。
5. 修辞:了解和掌握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6.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 文学常识:包括作者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8. 阅读理解:学会从文章中找出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表达效果等。
9. 作文:学会审题、选材、构思,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点。
以上是初中语文笔记大全的知识点归纳,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初一语文课堂笔记全集

初一语文课堂笔记全集1. 课堂氛围说到初一语文课堂,那简直就是一个热闹的小天地!老师们个个都是幽默达人,讲课的时候总能把课本里的枯燥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你想想,课堂上如果老师只是面无表情地念课文,那绝对让人昏昏欲睡。
但我们的老师不一样,讲起课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时不时还会扔出几个俏皮话,让我们哈哈大笑,瞬间就活跃起来了。
每次下课,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心里想着“下节课还要继续听”。
1.1. 学习内容在课堂上,语文的学习内容可丰富了。
有古诗、现代文,还有一些经典的散文,真的是应有尽有!老师特别喜欢让我们读古诗,带着那种韵味,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千年前的那种场景。
每当念到“床前明月光”,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会心的微笑,感觉自己好像置身于那种悠远的意境中。
不过,最搞笑的是,有同学念错了,把“月光”念成了“月亮”,惹得大家笑成一团。
1.2. 作业任务说到作业,哎,那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有趣又有挑战性,比如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写个小故事,或者是写写对一首诗的感受。
其实,这些作业不仅仅是为了练习,更是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大家也会在群聊里分享自己的故事,有的甚至写得让人感动得稀里哗啦。
每次看到别人写的作品,心里总会想,“我也要写得更好,争取下次让大家点赞!”2. 互动交流课堂上,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老师常常会抛出一些问题,让我们思考和回答。
有时候,大家都抢着发言,想展示自己的想法。
你知道的,班上的那几个“话唠”同学总是最积极,他们的回答常常让课堂气氛变得热火朝天。
有次老师问:“你们觉得什么是‘理想’?”那几个同学一个接一个,讲得不可开交,甚至还讨论起了自己理想的职业,连“宇航员”、“明星”都有人提出来,笑得老师直摇头。
2.1. 小组活动而且,老师也经常安排小组活动,大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或合作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特别有趣,大家一起 brainstorm,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火花。
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讨论“家乡的美”,大家纷纷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和风景。
初中语文知识点笔记

初中语文知识点笔记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让学生培养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掌握初中语文知识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考试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为你提供初中语文知识点的详细笔记,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语文知识点一:汉字知识汉字是中文的基础,掌握汉字的读音、写法、字义,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汉字读音,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过程。
除此之外,还要能够正确书写各种常见汉字,避免生字错误。
语文知识点二:词语的辨析词语的辨析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在阅读理解和语句应用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会区分近义词和反义词,了解它们的词义和用法差异。
通过词语的辨析,可以提升语文水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语文知识点三: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者,了解古代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修养和审美水平。
语文知识点四:现代文学除了古代文学,学生还需要了解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流派。
现代文学代表了当代社会的思潮和文化表达,通过阅读现代文学可以了解当代社会的现象和发展,增强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语文知识点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通过学习修辞手法,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对语言表达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语文知识点六:阅读技巧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好阅读技巧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学会快速准确地阅读,培养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并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和意图。
通过阅读技巧的训练,可以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语文知识点七:作文技巧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作文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好写作的基本方法,如选材、构思、组织和表达等。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笔记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笔记一、汉字笔画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汉字的构成和笔画非常重要。
汉字的笔画可分为横、竖、撇、捺、折和点六种,掌握这些笔画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书写汉字。
二、成语成语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其鲜明的形象语言形式、严谨精炼的含义和文化内涵深厚,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掌握常用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丰富语言的魅力。
三、诗词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掌握中国古代名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加深对古代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学习写诗写词也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古代文学常识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掌握这些常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
五、语法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则,包括词汇、语句结构、语法成分等。
掌握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避免语言上的错误和歧义。
六、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一些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来强化语言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对偶等等,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清晰、有力,增加语言的表现力。
七、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
在学习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文字表面的含义,还要通过阅读理解,深入探讨文章的内在意义,增加对积累的知识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
总结:学好语文,需要同时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只有不断地积累和提高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
初中语文知识笔记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笔记归纳总结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诗、词、曲、赋和散文等形式。
其中,古代诗歌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文学形式。
1. 诗歌古代诗歌是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最早的古代诗歌是指五言和七言绝句,后来又发展出了七言和五言律诗。
古代诗歌的特点是用意象丰富的语言来描绘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等。
2. 词古代词是一种旋律优美的短篇文学形式,用来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
词的创作主题通常是爱情、离别和自然景色。
在宋代,词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大量优秀的词作品问世。
代表作家有辛弃疾、苏轼等。
3. 曲曲是一种综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元素的综合表达形式。
古代曲有笠翁对韵、词牌名等不同的分类。
代表作品有《汉宫秋》、《江洲司马青衫湿》等。
4. 赋赋是一种以写实手法描绘自然景物或社会风貌的文学形式。
赋的特点是以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来描绘事物。
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杜牧等。
5. 散文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学形式,主要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古代散文一般包括随笔、杂记、游记等。
代表作家有韩愈、柳宗元等。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用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比喻比喻是运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进行描述,以便更生动地表达出某一特定含义。
例如,《红楼梦》中的“黛玉为骆宾王哭倒金针血泪洒”就是一种比喻手法。
2. 拟人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使得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阳关大道,阴郁小径”,赋予了“阳关”和“阴郁”以人的特征。
3. 排比排比是在句子或段落中使用相同的结构来修饰不同的事物,以求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力度。
例如,“春风吹绿,夏日炎炎,秋叶飘落,冬雪皑皑”。
4. 反问反问是提出疑问但实际上已经有了肯定或否定的答案,用来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难道因为我们的眼睛是绿色的吗?”。
5. 夸张夸张是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用来达到烘托和渲染的目的。
[初中教育]语文培训课程笔记
![[初中教育]语文培训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bde244d04a1b0717fd5dde3.png)
[初中教育]语文培训课程笔记、专题讲座初中语文说课与案例评析赖力敏(北京丰台二中,中学高级)一、说课的价值与意义说课,看似用时比讲课经济,似乎只是为了节省听课的时间而创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到了说课形式的短小精炼,并没有从实质上认清其价值。
其实,说课的价值和意义全在于教学研究。
说课创造了一个研讨的平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学科教师因而能够有组织地对一个教学内容进行集中的、精细的研讨,让课堂的教和学能够触及内涵的把握。
经常性的说课,有利于教师养成举一反三、深思慎取的习惯,从而在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实施中,都有意去追求教学的改进,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在此,我们不妨按照按照说课进行的时间,将其分为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分别解析。
(一)课前说课——让课堂更趋完美我们常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因为课堂教学不像科学实验,这个过程是无法推翻重来、反复修正的,它只能进行一次。
备课是否足够充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想是否合理、教学切入点和实施策略的选择是否恰当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课前的说课环节来商定和解决,这样才能把教学实施的遗憾减少到最小。
(二)课后说课——让反思更加深刻毕竟,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临机情况,学生的反应也会各自不同,错失了教学良机的遗憾难以完全避免;或者在上课时灵光突现,及时做了相应的教学调整,让教学效果更突出,这种情况也是时时会遇到的。
所以教学设计的真正成熟,往往在上过课之后。
教师个人的反思固然可以描述成教学案例,用文字把自己的思考整理、固化出来,与大家分享,但集体的研讨更有利于集思广益,开阔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后说课,不是为了弥补这一节课上教学实施的缺憾,而是为了增强教师“教”的意识,让所有参与说课研讨的人都能从这一次的经验教训中获得相应的启发,观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在日后的教学中抓住时机,研磨细节,获得改进。
二、说课的基本环节简要地说,说课的基本环节应该包括以下几项:•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之所以这样设置说课环节,是为了让以下问题能够得到充分的呈现,以便于教学研讨的深入展开:•教材内容的定位(教什么——内涵实质的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学得怎样——学生如何从“不懂”到“懂”)•教学重心的放置(重点难点——保证所教与要教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可行性与适切性)不难看出,说课之所以应当成为日常教研采用的形式,是因为说课不仅详细地展示了一个教学设计的脉络、细节,而且提供了充分的解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教育]语文培训课程笔记、专题讲座初中语文说课与案例评析赖力敏(北京丰台二中,中学高级)一、说课的价值与意义说课,看似用时比讲课经济,似乎只是为了节省听课的时间而创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但这只是从表面上看到了说课形式的短小精炼,并没有从实质上认清其价值。
其实,说课的价值和意义全在于教学研究。
说课创造了一个研讨的平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学科教师因而能够有组织地对一个教学内容进行集中的、精细的研讨,让课堂的教和学能够触及内涵的把握。
经常性的说课,有利于教师养成举一反三、深思慎取的习惯,从而在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实施中,都有意去追求教学的改进,达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在此,我们不妨按照按照说课进行的时间,将其分为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分别解析。
(一)课前说课——让课堂更趋完美我们常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因为课堂教学不像科学实验,这个过程是无法推翻重来、反复修正的,它只能进行一次。
备课是否足够充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想是否合理、教学切入点和实施策略的选择是否恰当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课前的说课环节来商定和解决,这样才能把教学实施的遗憾减少到最小。
(二)课后说课——让反思更加深刻毕竟,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临机情况,学生的反应也会各自不同,错失了教学良机的遗憾难以完全避免;或者在上课时灵光突现,及时做了相应的教学调整,让教学效果更突出,这种情况也是时时会遇到的。
所以教学设计的真正成熟,往往在上过课之后。
教师个人的反思固然可以描述成教学案例,用文字把自己的思考整理、固化出来,与大家分享,但集体的研讨更有利于集思广益,开阔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后说课,不是为了弥补这一节课上教学实施的缺憾,而是为了增强教师“教”的意识,让所有参与说课研讨的人都能从这一次的经验教训中获得相应的启发,观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在日后的教学中抓住时机,研磨细节,获得改进。
二、说课的基本环节简要地说,说课的基本环节应该包括以下几项:•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之所以这样设置说课环节,是为了让以下问题能够得到充分的呈现,以便于教学研讨的深入展开:•教材内容的定位(教什么——内涵实质的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学得怎样——学生如何从“不懂”到“懂”)•教学重心的放置(重点难点——保证所教与要教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可行性与适切性)不难看出,说课之所以应当成为日常教研采用的形式,是因为说课不仅详细地展示了一个教学设计的脉络、细节,而且提供了充分的解释性。
这就使得“怎么教”和“我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考结果同时出现在同行研讨者面前,前台表现和后台支撑是否一致、能否提供足够的解释力,就成为说课研讨的核心内容。
这样做,显然比一般的泛泛备课要充分细致,又比讲课之后的解说更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
三、说课要把握好几个问题语文教学怎样展开,是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情进行合理的设置的,教师总是要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契合点,即所谓“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创造性,而教师说课也以此为出发点和主线。
以下谈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精析“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要做到“昭昭”,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有全面而细致的把握,这样教学内容的价值才可能凸现出来,教学设计也才可能左右逢源。
说课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让教师充分地研磨对所教内容的理解,细致交流对文字细节的把握。
以余映潮老师的《沁园春·长沙》说课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特级教师对文本的全面研读:《沁园春·长沙》字词欣赏集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起句“独立”二字辟空而来,见其笔力的遒劲,而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地。
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泳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砒柱中流的气概。
寒秋季节望着日夜不息的江水,诗人陷人了沉思,表达了对祖国和民族前途的忧思之情。
▲“遍”写枫色之广,“层”写枫林之茂,“染”写树色之奇,“漫”写江水之溢,“透”写湘水之清,“争”写行船之奋,“击”写雄鹰之健,“翔”写鱼儿之乐。
锤炼之妙,令人叫绝。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红遍”“碧透”写不同色彩 ; “层林”“漫江”写不同景物 ; “争流”“击”“翔”写不同形态,描写了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画面。
▲“百舸争流”,“争”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击”透出猛、劲,飞鹰雄姿,矫健有力,更觉天空秋高气爽 ; “翔”突出轻、快,游鱼从容,轻快自如,更显江水清澈见底。
“击”“翔”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偷自在。
▲“万类霜天竞自由”,“竞”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一“怅”一“问”,把人们的思绪带人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之中。
旋律格调由扬而抑,由起而伏,由雄而沉,节奏语气由急而缓,由张而弛。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慷慨激昂的情绪喷涌而出,虽为问句,实际上是作者的肯定回答。
这一问,排空而下,没有万钧笔力难作此等豪迈慷慨之语。
词人虽未作答,但关切之情却已昭然。
……▲整首词昂扬激越的风格在结尾又越发充分表现,寓意深刻,含蓄隽永。
一“击”一“遏”,其力至强,其神至壮,刻画出诗人的激昂情态和英武精神。
只有备课、说课充分到这样的程度,课堂教学才会是收放自如的。
余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诵读,品味词句”这个环节:下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品析”的方式自由品析,说说这首词中的哪些字用得好,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写得好。
如 :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如“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 ; 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同学们可以这样说 :“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
“争”,既写船,又写人,写出了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翔”,既写了“鱼”又写“水”。
“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翔”突出轻、快。
“竞”,以一个“竞”字说明万物为生存、为发展而不停地竞争。
“竞”是对前面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
“红”,红色往往给人朝气蓬勃,喜庆祥和之感。
由此可见作者当时内心的激情。
教师顺势讲析“诗眼” :诗眼在诗人,往往是最为得意之笔 ; 在读者,则又是最提精神之处。
所谓“炼字”“炼句”“苦吟”“推敲”等,都与此有关。
我们从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角度来鉴赏本词的“诗眼”,就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再举《背影》一课为例,余老师在将全文情感定在“父子相爱相怜的真挚感情”这一基调上,如何“选点突破、辐射全篇”呢?余老师抓住了《背影》中的“嘱”来研读分析:《背影》中四次点背影,四次写流泪,两次发感慨,这些都是作者的着力点染之处。
但文中也不乏精妙的细节描写,词语的选用也有平中见奇之妙,其中的三“嘱”就是例证;1.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 ; 就送我上车。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3.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嘱咐”“嘱”“嘱托”都有“叮嘱”之意,但用在以上三句中,既有着词义上的差别,又显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嘱咐”有“叮嘱”“吩咐”的意思。
加上“再三”“甚是仔细”的修饰,就表现出父亲对茶房叮嘱的遍数之多,内容之详,言辞之切。
是一再要茶房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之处都提到了。
一个“嘱咐”,写出了父亲为儿子的出门作了精细、周密的安排,真实地表现了父亲不送儿子又不放心的心情。
“嘱”含有“亲切地叮嘱”的意思。
由于父亲改“不送”为“送”,所以对儿子有直接说话的机会,在“忙着”看行李、“忙着”讲价钱之后,又反复叮咛儿子一些应注意的生活小事。
一个“嘱”字,一下子就表示出父亲说出了心里话,父亲的爱子之心,爱子之神情,跃然纸上。
“嘱托”有“嘱咐”“拜托”之意。
尽管父亲已嘱“我”,但他还嫌不够,还要托人办事 ; 尽管父亲会比儿子更清楚茶房“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但父亲明知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表现。
一个“嘱托”,把父亲的爱子之情,又写深了一步。
“嘱咐”“嘱”“嘱托”,千情万意一个“嘱”。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传神传情的描写,父亲的形象因此愈显得丰满,如果仅仅只孤立地写父亲买橘子,恐怕文章不会有如此感人的力量。
它们同描写父亲买橘子一样,在塑造父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上起了重要作用。
有了这样的细节研读,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放开,产生教学创意:活动创意 : 巧妙设计话题,利用话题的讨论让学生高效深入地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1. 出示话题 : 我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一位的父亲。
要求 : 根据课文中的“细节”内容来说话。
2. 教师示例,学生思考,学生发言,教师与学生对话,参与学生的发言。
( 这个话题取材内容宽广,难度不大,可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可让学生从课文的开头说到课文的结尾,可以让师生之间展开充分的对话。
)( 这个环节要求将课文内容说得比较透彻。
也许可以说出几十个关于“父亲”的句子。
所以教师要有流畅的、及时的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准备。
)3. 教师就此话题的讨论进行课中小结,要求课中小结用最简洁的文字概说“父亲”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的确定同一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依据学情确定的,下面以两位教师说《口技》一课为例。
示例一:武霞《口技——说课稿》武霞老师是陕西省神木县锦界九年制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针对本校学生“全都来自本县地域偏远、文化薄弱的各个乡镇”,“基础差、底子薄”、习作困难的情况,武老师将《口技》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定在让学生感受、学习“叙事有条理、行文有波澜”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突出中心”这一写法上,把教授写作方法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重点。
她的说课稿是这样解说施教点的:重点之二,也是本文的难点:叙事有条理、行文有波澜”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突出中心”这一写法。
言此依据还应从本文的艺术特色说起。
记叙中有缓有急,时而让人轻松,时而让人紧张,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