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三级保养的标准是什么?

×××医院反馈问题公司与××医院签订的保养合同的三级保养标准是什么?保养维护管理办法为使我院医疗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使用率,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规定,制订本办法。
大型医疗设备定义及分类1、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
2、设备分为:X线诊断机械设备类、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眼科及碎石设备类、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供氧及呼叫设备类、消毒及常规设备类。
工作职责与保养1、保养维护人员(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机和验收。
(2)故障修护的执行。
(3)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5)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6)对使用部门的清洁保养实施情形的检查。
(7)建立各项设备档案。
(8)闲置设备的整修或报废建议。
(9)工作改善、设备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形追踪。
(10)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11)会同财会科定期盘点使用部门设备。
2、设备使用人员(1)协助新添置设备装机、试车、验收等作业。
(2)设备清洁、整理及周围环境整洁的维护。
(3)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清洁保养作业。
(4)协助设备定期保养、故障维修作业。
(5)设备改善建议及报告研究如何提高利用率。
3、设备保养管理(三级保养)(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应该做到:班前检查:开机前应按要求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
规范操作: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及《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操作设备。
班后清理:下班前,彻底清洁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整理工具使之摆放整齐。
设备维修人员每月月底收齐《设备使用记录》,建立档案保管。
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设备保养管理1. 设备保养人员设备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设备的有效保养和维护。
2. 设备保养计划2.1 设备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频率进行制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2.2 设备保养计划应在每月初制定并报送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3. 设备保养流程3.1 设备保养人员应按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
3.2 设备保养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保养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3 设备保养应记录保养时间、保养内容和保养人员,并进行备案管理。
4. 设备保养记录4.1 设备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和保养人员,以便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4.2 设备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并及时提供给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
5. 设备保养异常处理5.1 设备保养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2 设备保养异常处理应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过程,并进行备案管理。
三、设备维修管理1. 设备维修流程1.1 设备维修应按照设备的故障类型和紧急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并确立相应的处理流程。
1.2 设备维修应记录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和维修结果,并进行备案管理。
2. 设备维修记录2.1 设备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修人员,以便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2.2 设备维修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并及时提供给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
3. 设备维修异常处理3.1 设备维修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2 设备维修异常处理应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过程,并进行备案管理。
四、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安全检查1.1 设备安全检查应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1.2 设备安全检查应记录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和检查人员,并进行备案管理。
医学装备三级维护保养制度

医学装备三级维护保养制度
一、医学装备维护保养实行三级保养制度:
1、日常保养,每日一次。
清除设备表面的污渍,检查运行环境、组件整齐完整等,由设备保管人执行。
2、一级保养,每月一次。
清除设备内部灰尘,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对设备进行局部检查和调整,由设备维修人员完成。
3、二级保养,每季度一次。
设备主体部分精度调整、校准。
更换易损部件,把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
由设备保管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共同完成。
二、医学装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工作:机械类设备主要是处理脏、松、润、缺等问题。
电子、仪器仪表类设备主要是防尘、防潮、防霉等问题。
三、贵重医学装备必须专人保管,定期维护保养,并填写保养记录。
四、设备科组织专人对全院医学装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将医学装备的维护保养管理纳入医院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

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篇1一、大型医疗设备定义及分类1.本制度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
2.根据维修工程人员分工而将上述设备分为:X线诊断机械设备类;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呼吸、麻醉核医学、眼科及碎石设备类;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呼叫及常规设备类;消毒及常规设备类;二、设备保养管理方法(三级保养)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2.二级保养:主管工程师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
3.三级保养:主管工程师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
三、设备维修管理办法1.设备维修实行专人分工负责制。
2.维修负责工程师对所管设备要及时认真做好:设备开箱验收登记、设备索赔登记、保修期内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情况登记(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记录、设备清洁及消毒方法。
3.维修负责工程师对所管设备,应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别复杂外)。
4.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主管工程师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主管工程师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仪器维修组应及时召开问题讨论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6.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也应及时向上汇报。
7.维修工程人员应严格把好报废设备鉴定关。
8.仪器维修组长应定期对下属的工程文件档案进行审核。
9.工程文件档案实行维修负责人保管方法。
10.维修电路图实行集中管理方法。
11.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所管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和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从中判断设备的使用现状。
12.维修工程人员还应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和交流,虚心求教,尽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
15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医院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设备及用于急救过程中的专用设备如: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等实施以下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一、定期巡检
1、医疗设备三级保养范围内的设备由设备科专业人员定
期上门巡检,检查内容为外观、维修记录、运行状态、性
价比信息反馈,记录在案,周期为6个月一次。
2、定期实施计量、技术指标、安全性能测试,记录在案,
周期为12个月一次。
二、及时维修
纳入医疗设备三级保养范围内的设备故障报修及时予以响应,属保修、包修范围者由设备科及时联系确定维修事宜,一般故障由设备科安排专业人员及时上门维修并做维修记录,确系无能力解决者联系厂家有偿维修。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设备科
2005.05.。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3篇)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一、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三级保养):1、一级保养。
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2、二级保养。
护理部、后勤处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
3、三级保养。
护理部、后勤处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包括内部除尘、机械部位加油、除锈等。
二、设备维修管理1、分管院领导负责制,护理部总体负责全院日常维修和医疗手术设备紧急维修的外联,及陪同工程师维修,直至解决问题。
2、各医疗科室应将设备维修联系工程师的联系电话汇总,报备护理部,由护理部负责制表,报备综合办及院领导,以便应急时需要。
3、维修实行三级负责制。
一级,日常维修保养,定期保养,由科室、手术室负责。
二级,大型设备出现问题或定期保养,由科室报护理部,护理部协调工程师维修,直至解决问题,报备院领导。
三级,大型设备出现问题,或定期保养中发现维修不好及更换零件,应在事故出现____小时内报院领导,由护理部协助院领导联系公司或厂家来工程师解决疑难问题。
4、实行逐层上报,使用科室提出申请、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对将要维修的设备初步筛查,根据情况,上报分管院领导。
维修所产生的费用,要有分管院领导协商、商榷、上报院长审批核准。
5、所申请维修的设备,要及时制定责任人,限时完成,原则上在保修期内的设备____小时必须完成,在保修期外的设备____小时必须完成。
6、使用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技术验收、保修期内、外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纪录(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使用记录、维修价格登记等。
7、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后勤人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8、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后勤人员也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9、护理部可与办公室结合,医院后勤人员可参与医疗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并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了解设备的使用现状。
医院设备三级保养制度范本

医院设备三级保养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个层次,各级保养均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二、日常保养1. 日常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主要包括:(1)保持设备清洁、整齐,定期擦拭设备表面;(2)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声音、温度变化等情况应及时报告;(3)定期加注润滑油,保证设备润滑;(4)检查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其齐全、好用;(5)定期进行设备点检,记录点检情况。
2. 日常保养应做到“三好”、“四会”:(1)三好: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2)四会:会使用设备,会维护设备,会排除设备故障,会编写设备保养记录。
三、一级保养1. 一级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负责,主要包括:(1)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检查各部位磨损情况;(2)清洗设备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更换油线油毡;(3)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4)检查设备电气系统,修复损坏线路;(5)更换设备磨损件。
2. 一级保养应做到“三好”、“四会”:(1)三好: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2)四会:会使用设备,会维护设备,会排除设备故障,会编写设备保养记录。
四、二级保养1. 二级保养由维修人员负责,主要包括:(1)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理各部位;(2)更换设备磨损件,修复损坏部件;(3)清洗设备润滑系统,换油;(4)检查修理电气系统;(5)恢复设备精度,满足临床需求。
2. 二级保养应做到“三好”、“四会”:(1)三好: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2)四会:会使用设备,会维护设备,会排除设备故障,会编写设备保养记录。
五、保养周期1. 日常保养:每天进行一次;2. 一级保养:设备运行600小时进行一次;3. 二级保养:设备运行3000小时进行一次。
六、考核与奖惩1. 设备保养情况纳入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绩效考核;2.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设备保养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3. 对不遵守本制度,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的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严重者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医疗装备是医院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医疗装备,制定医疗装备三级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一、引言:医疗装备是医院的重要资源,不仅仅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更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医疗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对医疗装备的管理水平,保障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二、核心内容:1.三级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医疗装备的使用频率、重要性和使用难度,将医疗装备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是指常用的、简单操作的医疗装备,如血压计、体温计等;二级是指使用频率较高,具备一定操作难度的医疗装备,如心电图仪、呼吸机等;三级是指使用频率较低,操作难度较高的医疗装备,如MRI、CT 等。
2.责任分工:明确医疗装备管理的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的责任清单。
医院领导要负责医疗装备的整体管理和决策,医务部门要负责医疗装备的需求提出和采购工作,设备科要负责医疗装备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工作,相关科室要负责医疗装备的合理使用和日常管理。
3.设备台账管理:建立医疗装备的设备台账,对每一台医疗装备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采购时间、购置单位、资金来源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查询。
对每一台医疗装备的维修和保养记录也要详细记录,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4.定期检验检测:按照国家规定和医疗装备的使用要求,制定医疗装备的定期检验检测制度,确保医疗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对于三级医疗装备,要定期进行专业的维护保养和检修,以确保设备在使用时的正常运行。
5.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装备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医疗装备的采购、验收、使用和废弃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医疗装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总结:医疗装备三级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制定和执行医疗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对医疗装备的管理水平,确保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1)

1 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医学装备管理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的原则,提高管理效能。
医学装备管理实行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医学装备科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
一、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领导具体负责,根据医院规模发展需要及现有医学装备情况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业技术人员。
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学装备的全年采购计划做出统筹规划。
二、医学装备科医学装备科是全院医学装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全院医学装备管理的全过程。
负责医学装备的申请汇总、市场调研、立项论证、申报审批、安装验收、维护保养、培训使用、报废鉴定、配合财务部门完成医学装备的报废报批工作。
1、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实施等工作。
2、负责医学装备申购、验收、质控、维护、维修、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
3、负责全院医学装备的维修保养,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
4、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学装备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5、组织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
6、负责全院医用耗材的供应。
7、临床科室急救、生命支持类装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满足急救工作需要。
8、大型医学装备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9、对设备实行科学管理,大型设备购置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严格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使用办法》进行管理配置。
10、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严格执行全院医用计量装置、计量仪器的计量器具强检工作,及时组织处理检定不合格的设备。
三、使用科室使用部门应当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在医学装备科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科室的医学装备日常管理工作。
1、使用科室需建立使用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严格使用登记,认真检查保养,保持医学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2、新进医学装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在熟悉日常操作和保养程序后,方可独立操作。
3、操作使用时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良好。
医院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医学装备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学装备管理制度,组织协调医学装备管理工作,对医学装备的使用、维护、报废等进行监督管理。
2. 设备科:负责医学装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管理工作。
3. 使用科室:负责医学装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医学装备的正常运行。
三、管理职责1. 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医学装备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组织医学装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等工作。
(3)监督医学装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确保医学装备的正常运行。
(4)组织医学装备的报废工作,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审批。
2. 设备科职责:(1)贯彻执行医学装备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各项管理工作。
(2)负责医学装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管理工作。
(3)对医学装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医学装备的正常运行。
(4)组织开展医学装备的培训、考核和评估工作。
3. 使用科室职责:(1)按照医学装备管理制度和使用规程,正确使用医学装备。
(2)对医学装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医学装备的正常运行。
(3)发现医学装备故障,及时报告设备科进行处理。
(4)参与医学装备的培训、考核和评估工作。
四、管理制度1. 采购管理:医学装备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采购程序,确保采购质量。
2. 验收管理:医学装备的验收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确保验收质量。
3. 安装调试管理:医学装备的安装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安装调试质量。
4. 使用管理:使用科室应按照医学装备的使用规程,正确使用医学装备,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 维护保养管理:使用科室应定期对医学装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医学装备的正常运行。
6. 报废管理:医学装备达到报废标准或因故障无法修复时,应及时报废,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审批。
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

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科学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所有医疗设备。
第三条医疗设备三级管理是指根据医疗设备的特点与重要性,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级别进行管理。
第四条医疗设备三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医学装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五条医疗设备三级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实用性。
第六条医疗设备的分级由相关部门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危险性和临床需求进行划分,并将其公示。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七条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医疗设备三级管理,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健全管理流程。
第八条医疗设备的购置、验收、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报废等过程需按规定进行,做好档案记录。
第九条医疗设备使用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掌握相应设备操作技能,确保安全使用。
第十条医疗设备的定期检测、维修和维护工作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十一条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医疗设备实时监测系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
第十二条对于设备故障或事故,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和处理,做好事故的记录和分析。
第十三条对于严重故障和事故发生后,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第三章:三级分类管理第十四条医疗设备三级分类管理的要求如下:(一)一级设备:包括手术室所需的高端医疗设备、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呼吸机、麻醉机等;(二)二级设备:包括各科室常用的医疗设备,如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血液透析机等;(三)三级设备:包括办公室、病房等部门所需的常规医疗设备,如血压计、体温计、吸引器等。
第十五条医疗设备三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如下:(一)一级设备:设备负责人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并组织人员定期接受技术培训,且设备定期接受维护和保养;(二)二级设备:设备负责人需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要求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三)三级设备:设备操作人员需接受岗前培训,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医学装备三级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及考核记录

医疗设备三级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和加强我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促进医疗设备合理配置、安全与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依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要求,根据“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权一致”原则,应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建立设备管理委员会,提高管理效能。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实行院领导、设备科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一、设备管理委员会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完善本机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2、医疗设备购置、验收、质控、维护、维修、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3、负责本院医疗设备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审定,监督计划的落实工作;4、负责本院50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购置必要性、社会和经济效益、预期使用情况、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提供决策依据;5、定期检查大型医疗仪器的管理使用情况,指导并督促使用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挥仪器应有效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为科室管理考核依据,保障医疗色环保正常使用;6、完成卫生行政部门和机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设备科设备科是全院医疗设备的管理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全过程.负责参与医疗设备的规划调研、立项论证、申报审批、合同签订、安装验收、维护保养、培训使用、报废鉴定、配合财务部门完成医疗设备的调拨使用及报废报批工作。
1、负责医疗设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实施等工作。
2、负责医疗设备购置、验收、质控、维护、修理、应用分析并参与报废处置等全程管理。
3、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医用材料的供应,保障医疗设备正常使用。
4、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疗设备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5、组织医疗设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和考核。
6、按照国家《计量法》规定对全院的计量器具执行强检工作。
7、对设备实行科学管理,购置大型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严格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管理使用办法》进行管理配置。
规定的甲、乙类品目的大型医用设备,按照规定申请配置许可.8、负责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策划,并组织具体实施,对医用仪器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使用保养方法和对策

・
医疗 器 械 ・
22 7 第9 第0 0年 月 1 2 1 卷 期
三 级医院医疗设 备管理使 用保养方法和对 策
李 天 林
山东 省东 营市 鸿 港 医院 , 山东东 营
2 79 501
[ 要】目的 探 讨 三 级 医院 医疗 设 备 管理 使用 保 养方 法 和对 策 。 方 法 总结本 院对于 超 过 20 0 的 医疗 设 备 的使 摘 0 元 用保 养 方 法 , 中观察 组给 予设 备管 理 干预 , 其 对照 组 则按 照 常规 将 所 有 仪器 设备 分摊 给 临 床科 室 , 由其 进 行 自主管 理 维护 , 出现 问 题 , 设 备科 联 系 , 行 维修 , 与 进 比较 两 组 出 现故 障 后 设 备科 维 修成 功 率 和设 备 科 维 修 的过 程 。 结 果
组 , ~ 2月 为 观 察 组 。 ~ 71 1 6月 实 行 常 规 设 备 管 理 。 ~ 2月进 7 l
观 察 组返 修 率 为 32 。 对 照组 返修 率 为 3 .%, 察 . 而 % 87 观 组返 修 率显 著低 于对 照组 ( 22 .5 , X= 39 2 P=00 5 。见表 1 .0 ) 。
用 的 比例显 著低 于对 照 组 。所 以通 过本 组 研 究 , 笔者 认 为对 于 医 院 的仪 器设 备 , 施 科 室与 设 备 科 应 该 共 同 管 理 , 实 一旦
医疗器械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医疗器械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医院内的医疗设备由使用科室和医疗设备科一起进行医疗器械的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每日进行)
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先排除。
对于CT、MR等大型设备必须先预热后才能工作。
每日工作结束,需清洗机器上的赃物和血迹等。
肉眼观察设备相关的零部件是否完好。
2.二级保养(每月一次)
临床工程科每月一次进行巡检保养,内容主要是内部除尘、外部环境水、电、气的检查,机械结构的加润滑油等,巡检保养后必须填写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保养使用登记本。
另外每次修理中工程师必须同时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
3.三级保养(每季度一次)
该保养可以由医院临床工程科和厂方工程师一起进行,同时也包括每年一次的计量检测,主要是针对万元以上的大型贵重医疗设备,保养内容包括预防性的修理,如定期更换过滤器、橡皮密封圈等易损件,定期进行参数设置,检查并校准相关数据测量传感器等。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使用保养方法和对策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使用保养方法和对策目的探讨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使用保养方法和对策。
方法总结本院对于超过2 000元的医疗设备的使用保养方法,其中观察组给予设备管理干预,对照组则按照常规将所有仪器设备分摊给临床科室,由其进行自主管理维护,出现问题,与设备科联系,进行维修,比较两组出现故障后设备科维修成功率和设备科维修的过程。
结果观察组返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通过调试设备后恢复使用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通过更换主要部件恢复使用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于医院的仪器设备,实施科室与设备科共同管理,一旦发生故障,能有效提高设备科维修成功率并减少设备返厂维修率。
标签:三级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保养先进的、精密的、智能化的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仪器设备,大型的、科技含量高的医疗设备已成为医院等级和医疗水平的一种标志[1]。
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保障工作,能节约医疗成本,更好的为祖国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本研究主要探讨三甲医院中主要医疗设备的管理方法,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年1~12月设备科报告并进行仪器设备维修的记录125起,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起,其中,手术室设备29起,放射科设备21起,检验科设备4起,其他科室9起;对照组62起,其中,手术室设备30起,放射科设备18起,检验科设备3起,其他科室11起。
1.2 研究方法观察组使用本组研究方法,对照组则按照常规将所有仪器设备分摊给临床科室,由其进行自主管理维护,出现问题,与设备科联系,进行维修。
其中,1~6月设备报修起数为对照组,7~12月为观察组,1~6月实行常规设备管理,7~12月进行设备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出现故障后设备科维修成功率和设备科维修的过程。
1.3 设备管理干预方法1.3.1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对于设备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除了学校要加强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外,医院要结合相关医疗机构为维修技术人员提供在岗培训和继续再教育的机会,鼓励维修人员参加函授和夜校学习,对于最新引进的医疗设备要定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2]。
医疗设备三级维护保养

医疗设备三级维护保养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枯燥?其实这事儿可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为了我们的健康在保驾护航。
说到三级维护保养,大家可能会想,哎呀,这又是什么鬼?别担心,今天我就带大家轻松聊聊这件事。
三级维护可不是三件事情,而是把设备的维护分为三个层次。
简单来说,一级维护就是最基础的,像是每天的清洁和检查。
就好比你早上起床刷牙洗脸,设备也需要清清爽爽。
你想想,设备要是每天都被灰尘和污垢覆盖,工作起来肯定没劲。
这样就不利于我们的健康,设备也容易出故障。
然后是二级维护,这个就有点儿技术含量了。
一般来说,这个阶段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检查和维修。
就像车子开久了,得去修理厂保养一样。
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就像是食谱,按照步骤来,啥问题都能解决。
专业人员来检查,能发现潜在的问题,避免大故障,大家想想,出个大事可就麻烦了,得不偿失。
最后是三级维护,哎呀,这可是个终极大招。
这个阶段涉及到更深入的检查和系统的维护。
一般来说,这个需要更高级别的专家。
就像你去医院做全身检查,不仅要看感冒的症状,还得了解身体的各个系统。
三级维护就像是给设备做个“全面体检”,发现隐患,提前解决,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维护的周期也很重要。
设备可不是开一天就行的,得定期保养。
就像人的身体,不能总是熬夜,还得定期体检。
一般来说,设备的维护周期取决于使用频率和环境。
要是设备天天在用,灰尘和磨损都得加快,那就得缩短维护的周期。
可千万别等到设备罢工了,才想起维护,真的是亡羊补牢。
在进行维护保养的时候,记录也很重要。
记得把每次的维护情况都写下来,就像你在日记本里记录生活一样。
这不仅能帮助后续维护,也能追溯问题来源。
就好比你突然感冒了,翻翻日记,发现前几天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心里就有数了。
记录维护情况,就能更好地管理设备,减少故障率。
设备维护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多沟通。
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之间得互相交流,这样才能及时反馈问题。
就像好朋友之间,遇到啥事情总要说一声,设备也是一样。
医疗器械三级医院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医疗器械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各个环节。
三、组织机构1.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储存、发放、使用、维护、报废等工作。
2. 使用科室:负责医疗器械的使用、维护、报废等工作。
3. 医疗设备科:负责医疗器械的技术支持、维修、保养等工作。
四、管理制度1. 采购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器械采购的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医疗器械采购前,使用科室应提出采购申请,经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医院领导审批。
(3)采购的医疗器械应具备合法的注册证明、合格证明、质量保证体系等相关资料。
2. 验收管理(1)医疗器械到货后,使用科室应配合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进行验收。
(2)验收内容应包括:医疗器械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等。
(3)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退回供应商,并要求更换或赔偿。
3. 储存管理(1)医疗器械应储存在通风、干燥、清洁、安全的场所。
(2)储存环境应满足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3)储存的医疗器械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淆、污染。
4. 发放管理(1)医疗器械的发放由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按照使用科室的需求进行。
(2)发放的医疗器械应确保其质量,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5. 使用管理(1)使用科室应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医疗器械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疗器械管理部门。
6. 维护管理(1)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维护保养工作由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或使用科室负责,并做好记录。
7. 报废管理(1)医疗器械达到报废条件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报废。
(2)报废的医疗器械应经医疗器械管理部门确认后,由使用科室负责处理。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领导应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医疗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医疗设备的三级保养是指日常使用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一、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由使用人员负责,即每天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做好表面除尘和存放保养,并认真做好使用记录。
二、一级保养由以使用人员为主,设备科维修人员参加,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内部除尘,使用性能检查,校对和调整各种标准参数,保证完好使用率。
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
三、二级保养以设备科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使用人员参加,除了进行二级保养的项目外,还需视情况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清洗润滑系统,检修气电系统,更换磨损件及失效部件,消除故障隐患,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正常使用。
一般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
四、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使用人员应停止使用,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设备的损坏程度,同时通知设备科派专业维修人员前往检修。
维修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尽快赶到现场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检查和修复。
五、各使用部门应固定设备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与维修人员的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医疗设备的三级保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