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成药
浅谈中成药副作用以复方甘草片为例
浅谈中成药副作用以复方甘草片为例随着近几年关于中成药副作用的报道时而出现,人们也加深了对中成药的认识。
本文以最常见的复方甘草片为例,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中成药副作用产生的一般原因,并掌握降低中药副作用的方法和预防副作用的措施。
让人们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中成药。
标签:中成药;副作用;甘草1复方甘草片的功能及副作用复方甘草片主要成分有甘草流浸膏粉、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苯甲酸钠,是一种具有良好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
甘草片以甘草为主,在传统医学上,甘草是多属于使药,它有调和诸药的功能,而且很多传统药方都会用上甘草配搭。
甘草的化学成份以甘草甜素,甘草次酸为主[1]。
甘草的药理作用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过量的甘草会使到尿量及钠的排出减少,身体会积存过量的钠引起高血压;水分储存量增加,会导致水肿。
同时过多血钾流失引起的低血钾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
复方甘草片的另一种成分叫阿片,取自尚未成熟的罂粟果,干燥后呈淡黄色或棕色,味苦。
有止泻、镇痛和止咳作用。
久服甘草片可能成瘾,不宜连续服用>5 d。
持续服用时间过长,可出现快感,并逐渐对其产生渴望和依赖。
一旦停药患者可出现频繁打呵欠、出冷汗、流鼻涕,甚至焦躁不安等症状,往往需2~3个月才能摆脱。
2副作用产生的原因从甘草片的副作用中也可以看出其他中成药的副作用,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剂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每味药都有其所合适的用量,这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
药量不足,则不能治标;剂量过大,则易发生不良反应。
据欧盟2008年的检测报告,过度使用甘草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肌肉无力,慢性疲劳,头痛,男性睾酮水平降低等问题。
同时还认为,孕妇过量使用甘草可以引起大量出血,甚至导致早产。
还有报告显示,长期使用甘草,还会引起体重异常增加等副作用。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脏病,或肝脏等问题的人应避免摄入甘草。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以及存在性功能障碍的男性也应避免这种草药。
什么是中成药
什么是中成药中成药是指经过合理配方、在制剂工艺上按照传统制剂法或现代工艺制作而成的药品。
它是中医药学和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以及现代药理、药物学的知识和技术。
中成药的制剂形式多样,包括丸剂、散剂、胶囊剂、浓缩丸剂等。
中成药又被称为中药制剂,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选取具有明确药理作用的中草药,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比例混合制剂,经过炮制、研细、调配、制丸、制散等工艺制作而成。
中成药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多样的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中成药的特点之一是方便使用,制剂形式多样,便于携带和服用。
无论是丸剂、散剂还是胶囊剂,都经过了制剂工艺的处理,药物成分较为稳定,携带和使用也比较方便。
而且,中成药的制剂形式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和口味偏好。
中成药的另一个特点是疗效确切。
中医药学理论认为,中草药具有多种成分,药效具有协同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配伍和剂量,中成药可以发挥最佳的药理作用,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例如,一些中成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常见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中成药还具有规范的炮制工艺。
中成药的制剂过程中需要进行炮制工艺,以提高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在传统制剂法中,炮制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和药性,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例如,黄连可以通过炮制工艺将其苦寒性转化为寒凉性,提高其清热解毒的作用。
中成药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
中成药可以针对特定疾病的病理机制,通过调整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来达到治疗作用。
而且,中成药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学和现代制药技术的结晶,发挥着重要的药物治疗作用。
它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简述中成药的定义及优点
简述中成药的定义及优点
一、定义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为主要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制成的剂型稳定、用法方便、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
与传统中药相比,中成药具有使用方便、剂型稳定、疗效确切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优点
1.使用方便
中成药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因为它们是预先配好的固定剂量和剂型的制剂。
这使得患者不需要自己煎药或调配草药,只需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即可。
2.剂型稳定
中成药具有剂型稳定的优点,因为它们是经过科学制备和严格检验后才上市销售。
这使得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并且不需要担心质量问题。
3.疗效确切
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的优点,因为它们是经过科学实验和临床验证后才上市销售。
这使得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并且不需要担心治疗效果问题。
4.适应症广泛
中成药具有适应症广泛的优点,因为它们可以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这使得患者可以在不同的疾病情况下使用中成药,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5.价格相对便宜
中成药相对于西药来说价格相对便宜,这使得患者可以用更少的钱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中成药还具有较低的副作用和毒性,这也是许多患者选择中成药的原因之一。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成药具有使用方便、剂型稳定、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泛和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
这些优点使得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中成药亮点解释
中成药亮点解释摘要:1.中成药的定义与特点2.中成药的优势3.中成药的亮点解释4.中成药的发展前景正文:【1.中成药的定义与特点】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疗效确切、组方固定的中药复方,经过现代化制药工艺制备而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的药品。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复方:中成药通常由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能够针对多种病证发挥治疗作用。
(2)确切疗效:中成药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确切的疗效。
(3)组方固定:中成药的组方固定,有利于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
(4)现代化制药工艺:中成药采用现代化制药工艺,使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2.中成药的优势】相较于西药,中成药具有以下优势:(1)多靶点作用:中成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能够对多个病理环节发挥调节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2)副作用较小: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对于一些慢性病、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个体化治疗:中成药注重辨证论治,能够针对不同个体的病症进行个体化治疗。
(4)药物相互作用较少:中成药成分相对简单,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3.中成药的亮点解释】中成药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疗效显著: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3)剂型多样:中成药剂型多样,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满足不同患者的用药需求。
(4)治疗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的优势:中成药对于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4.中成药的发展前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中成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中成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1)新药研发:加强中成药新药研发,拓展中成药治疗领域。
(2)质量控制:提高中成药质量控制水平,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解读 (2)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解读简介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是指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列出的一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经过药理学、质量学和临床试验验证,以中药原料为基础,采用传统制剂工艺和现代制剂工艺制成的中成药。
本文旨在对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进行解读,包括其定义、特点、临床应用、制剂工艺等方面。
定义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是中国国家卫生委员会根据临床应用需要、疾病谱分布、疗效与安全性、经济可行性等因素,经专家评审确定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中成药,主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
特点1.历史悠久: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大多是千百年来经过实践积累、不断改进的传统中药制剂,具有丰富的药用经验和充分的临床数据支持。
2.药材选用严格: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所使用的药材必须符合相关药典的规定,并经过质量检验确保其质量安全。
3.制剂工艺独特: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采用传统制剂工艺和现代制剂工艺相结合,制剂工艺独特,能够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临床应用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临床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
常用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川贝枇杷膏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胃功能紊乱等。
常用中成药有胃康灵胶囊、藿香正气水等。
3.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常用中成药有血压康胶囊、丹参片等。
4.糖尿病:常用中成药有降糖片、双黄连胶囊等。
5.神经系统疾病:如失眠、焦虑、抑郁等。
常用中成药有安神补脑片、逍遥丸等。
制剂工艺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制剂工艺是指在制药过程中,根据中成药的特点和药效要求,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药材的加工和制剂的制备。
常用的制剂工艺方法有以下几种:1.煎煮法:将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按一定时间和温度进行煮煎,得到药液或浓缩浸膏。
2.蒸馏法:将药材放入蒸馏器中,加热蒸馏,蒸馏出的蒸馏液经冷却后得到药液或提取物。
3.提取法:将药材放入适量的溶剂中,按一定时间和温度进行浸泡提取,得到药液或提取物。
浅谈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
合理用药是 国家药物使用 政策 的基 本指导原则 , 《 中成药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明确要求 , 医生在临床使用 中成药时 , 应
遵循能 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 ; 能肌 内注射 给药 的不选用 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原则。还要求在使用 中药注射剂时 , 必
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主治功能 、 推荐剂量 、 调配要求 、 给药速度等内容使用 , 并加强用 药监测 。 因此 , 正确地使用 中成 药在临床治疗 中显得尤为重要嘲 。
2 ~ 3 次, t J , , J I . 酌情 减量 。曾经有 5 岁儿童 因连续 3 次 口服 1 0 粒
六 神丸 , 出现药物服用过量 导致 中毒 的报 道 , 其 中蟾酥 中毒轻
者 可有 胸闷 、 心悸 、 恶心 、 呕 吐、 腹痛 、 腹泻 、 头痛 、 头晕 、 口唇及
床表现为一年四季手脚发 凉、 食欲不振 、 冷汗或不孕不育 , 患 者 常 自觉腰膝 酸软且怕 凉。又如急支糖浆的功用为清热解毒 、 化 痰止咳 、 宣肺解表 , 适用 于风热 犯肺 、 痰热 阻肺 、 肺热壅盛等证 , 而风寒 咳嗽则不 宜使用 。中成 药的应用不只是对病治疗 , 更 重 要 的是对 “ 证” 治疗 , 在使用时必须遵循辨证施治 的治疗 原则 来
1 . 1 辨证不足 ,不对证用药
中,只是某 种药物对治疗某 种疾病有 较强 的针 对性 ,极少 对
“ 证” 进行辨识 和分析 。 这种 现象在西 医院的中成药应用 中尤 为 突出。如六 味地 黄丸主要适用于肾阴虚或肝 肾阴虚者 , 中医认 为肝肾 同源 , 症状也往往会一起 出现 , 临床表现为阵阵潮热 、 盗 汗、 五心烦热 、 头晕耳 鸣 、 腰膝酸软等 , 但 畏寒 怕冷 、 痰 多湿重 之
浅谈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探讨当前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时伴随的问题。
方法:从医务人员方面、中西药合用、不良反应以及滥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结果: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多问题,应该加强规范。
结论:在使用中成药时,“辨证论治”始终是中医分析疾病和医治疾病的根本规范。
标签:中成药;临床应用;问题;中药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比较快,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方面也就十分普遍,因此,中成药所起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中成药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有较多问题,应该加强规范。
本文就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急需处理的一些问题做一简单探讨,分析如下:1、医务人员在给患者使用中成药时,没有依照中医理论要想使我国的中成药起到安全有效的医疗作用,就必须依据中医理论,并且进行合理的辩证施治。
但是,根据资料显示,真正会使用中成药的人员却很少,而目前,在使用中成药的人员当中,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使用者为非中医医务人员。
这样就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临床用药与中医药理论不符,这不但起不到有效的治疗作用,而且甚至可能出现副作用,比如一遇到感冒就用双黄连口服液或Vc银翘片等,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感冒可能是由风寒引起的,有可能是由风热引起的,要进行辩证施治,不能把中药的清热解毒药当抗生素来用;一遇到冠心病,就用丹参注射液,这种做法就是把中药的活血化瘀药和西药的扩张血管药等同对待。
再比如,有一例女性患者,患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抗风湿中药,后来出现糖尿病,而糖尿病属于阴虚燥热病型,但是患者还是继续服用,最后导致肝硬化,这就是不依据中医药理论辩证施治造成的副作用,最后出现了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
二是造成药物资源的严重浪费。
由于用药不合理,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药物资源。
所以,对那些非中医专业人员进行中成药的应用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的规范和限制。
同时,还有必要对他们提供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有关知识。
2、中药和西药不能够合理联用中医的理论体系和西医的理论体系是不同的,在治疗疾病方面,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如果中西药联用合理,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浅谈中成药的用药禁忌
浅谈中成药的用药禁忌摘要】中成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病证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关键词】中成药禁忌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
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在药学服务过程必须重视中成药的各种用药禁忌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1 配伍禁忌当同时使用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汤剂时或两种中成药同时使用时有可能存在配伍禁忌。
在使用中成药时应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局颁药品标准[注意事项]中有关不宜同用药的规定,遵循“十八反十九畏”。
在应用中如“牛黄清火丸”中含丁香,“活血通脉片”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含“郁金”,因为“丁香莫与郁金见”,丁香与郁金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附子理中丸”中含附子,“藿香正气丸”中含半夏,因为“半蒌贝蔹及攻乌” 附子与半夏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舒心口服液”中含三棱,“防风通圣”中含芒硝,因为“牙硝难合荆三棱”,三棱与芒硝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常用治疗瘿瘤瘰疬的中成药“内消瘰疬丸”含有天花粉、浙贝母,“小金丹”中含有草乌,因为“半蒌贝蔹及攻乌”,“蒌”包括天花粉、浙贝母,草乌与天花粉、浙贝母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女金丹”中含肉桂,“安坤赞育丸”中含赤石脂,因为“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肉桂与赤石脂是配伍禁忌,二者合用,就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副作用[1]。
2 妊娠用药禁忌古代医药家很早就对妊娠禁忌药有所认识,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即载有6种具堕胎作用的药,梁代《本草经集注·序例·诸病通用药》专设堕胎药一项,收载堕胎药41种。
近代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
属禁用的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
慎用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在当今医疗体系中,中成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一名从事中药研究的专家,我深知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成药的定义及分类中成药,顾名思义,是由中药制成的一种药物形式。
它包括丸、散、片、膏、丹等剂型,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特点。
根据功能主治,中成药可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的药物。
中成药还可根据病因病机进行分类,如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补虚养颜类等。
二、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现状1. 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无论是常见病、多发病,还是疑难杂症,中成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病等,中成药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和改善症状的作用。
2. 临床疗效显著3. 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相较于西药,中成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更适合长期服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成药没有副作用,而是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中成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4. 中医特色鲜明中成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
在选用中成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因、病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注重个体差异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三、中成药临床应用的问题1. 品种繁多,选用难度大目前,我国中成药品种繁多,达到数千种。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选择的难题。
由于对中成药的了解不够深入,医生在选用时可能存在盲目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2. 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中成药的生产企业较多,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药品质量,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
这些不合格的药品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中成药的声誉。
3. 临床研究不足相较于西药,中成药的临床研究相对不足。
浅谈中成药的命名
浅谈中成药的命名中成药是我国特色的一种药物形式,一般是指由多种天然药物或化学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多种功效。
中成药的命名不同于化学药物,它是基于药物的组方、功效、药用部位等多个方面考虑的,而这些因素都反映了药物在中医理论中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中成药的命名涉及到中医药学、药物学等多个学科,是非常复杂的话题。
本文将从中成药的命名规律、命名来源和命名的发展历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一、中成药的命名规律中成药的命名规律是基于药物的组方、药用部位、药性功效等因素进行考虑,下面分别进行讲解:1.组方命名中成药的命名中,最重要的命名因素就是药物的组方。
组方是指将多种药物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配制方法。
在组方的命名中,一般采用“主药+副药”的方式。
主药是指功效最为突出的药物,副药是指为主药增强疗效、辅助治疗的药物。
组方命名的组成要素还有贴合药物名字的“剂型”和“方剂级别”。
剂型是指药物的制剂形式,如口服片剂、糖浆、胶囊等,方剂级别是指药物组方的复杂程度,一般包括四个级别:方、汤、丸、散。
例如,葛根清肺汤指的是以葛根为主药、麻黄、杏仁等为副药,制成的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中药方剂。
它是以汤剂形式进行制备的。
2.药用部位命名中成药的命名中,药用部位也是一项重要的命名因素。
中药材一般按照其药用部位进行命名,如前胡、后背贴等。
中成药的命名中,如果涉及到药用部位,一般会将该药用部位的名称放在药物名字的最前面。
例如,川芎茶调片,便是以川芎为主药的中成药。
其中,川芎是一种中药材,其主要用途为活血通络、抗血栓,它的药用部位为根。
在该中成药的命名中,采用了“药用部位+药名”的方式,以体现该药物的主要作用。
3.药性功效命名中成药的命名中,药性功效也是一项重要的命名因素。
中药一般按照其药性和功效进行命名,如清热解毒、润燥止渴、活血化瘀、消食导滞等。
在中成药中,也常常采用这种命名方式。
例如,益气养血口服液,便是以益气养血为药性功效进行命名的。
对中成药的认识和看法
对中成药的认识和看法
中成药是指用中草药为原料,经加工提取、加工炮制或配伍而成的药物。
中成药具有中草药的疗效,同时也具备较好的药物安全性和药物配伍性。
中成药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成药的优点是:
1. 经过加工和炮制处理后,中成药的药效更为稳定,能够更好
地发挥药效。
2. 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多种草药的配伍使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3. 中成药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综合调理全身机能,达到整体平衡的效果。
4. 中成药疗效确切,治疗范围广泛,适用于许多常见病、多发
病和疑难杂症。
中成药的缺点是:
1. 中成药的制剂复杂,需要炮制和配伍,加工过程相对繁琐。
2. 中成药中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
方法,以防止不良反应。
3. 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由于药品来源的不一致性和制剂质量
的差异,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中成药作为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但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中成药临床应用体会
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和配方制成的药物。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成药临床应用的体会:
综合疗效:中成药通常采用多种中草药组合而成,具有综合疗效的特点。
相比单一化学合成药物,中成药能够综合发挥多种中草药的药效,从而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具有更全面的效果。
个体差异: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往往考虑了个体差异和整体调理的原则。
中医药强调治疗因人而异,因此中成药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调配和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缓解症状:中成药在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中常常能够缓解症状,如头痛、咳嗽、胃痛等。
它们可以通过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起到舒缓和调节的作用。
治本与治标:中成药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中医药强调治本,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经济实惠:中成药相对于一些昂贵的化学合成药物来说,价格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普通疾病的治疗更加经济实惠,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需要指出的是,中成药的临床应用需要根据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同时,合理使用中成药需要注意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与西医药物的应用进行协调和衔接。
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能够为一部分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辅助疗效。
然而,对于临床应用中的具体疾病和治疗方案,仍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判断。
中成药的概念
中成药的概念
什么是中成药?
中成药指的是以中药炮制或混合为主,经过科学加工,制成的具有药效的临床
用药,是我国传统的多种治疗方式的延伸与发展,也是我国制药业发展的有益补充。
中成药比起中药可大大减少处方量,更容易服用、耐受,也较易携带、使用。
中成药有许多优炮,制作精细,质量安全可靠,服用疗效明显,药效证实,这
都与中药有了本质的不同,从而被称作“第四种新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中成药还有促进新药开发的作用,将传统草药活性成分提取出来之后,
还可以形成新的药物技术,从而成为新药及新型药物的来源,这也是中成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总结起来,中成药拥有诸多优点,它不仅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
而且可能会为新药开发提供借鉴,是医学科学迈进新台阶的先导。
所以,中成药在临床实践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药物类别,也是我国传统中药的有益发展,希望今后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好处。
中成药亮点解释
中成药亮点解释(最新版)目录1.中成药的定义与特点2.中成药的优势3.中成药的发展历程4.中成药的现代化发展5.中成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正文【中成药的定义与特点】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疗效确切、组方固定的中药制剂。
它具有中药的特点,如天然、疗效独特、毒副作用较小等。
中成药的剂型多样,有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中成药的优势】中成药具有多重优势,如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
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很多疾病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同时,中成药在防治疾病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以调整人体的整体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中成药的发展历程】中成药的发展历程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丸剂、散剂等剂型的中药制剂。
随着历史的推移,中成药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剂型也不断完善。
到了明清时期,中成药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生产工艺。
【中成药的现代化发展】近现代以来,中成药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现代化。
一方面,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得到了改进,如自动化生产线、提取技术的应用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中成药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临床试验、药理研究等手段,不断证实中成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成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中成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标准化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国际认可度较低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大对中成药的扶持力度,推动中成药的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中成药。
综上所述,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显著的疗效。
浅谈呼吸系统中成药
中成药对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 和哮喘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 果,能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安全性
相对于一些化学药物,中成药的不 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
科学评价
中成药的治疗效果需要科学的方法 进行评价,包括对照实验、双盲实 验等方法,以客观地评估其疗效。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随着中成药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
前景将更加广阔。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虽然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仍 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症 状。
VS
注Hale Waihona Puke 事项在使用中成药时,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 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避免与化学药物同 时使用时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孕妇、哺 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 下使用。
04 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 疗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中成药的优势
药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呼吸系统中成药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研究也更加深入。研究结果 表明,中成药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尤其在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
02 常见呼吸系统中成药介绍
感冒止咳类中成药
感冒止咳颗粒
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
药物靶点发现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科研人员不断发现新的药 物靶点,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未来呼吸系统中成药 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
针对多种疾病的复杂机制,联合用药将是未来的 重要发展方向,以提高药物的协同作用。
浅谈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中医药学 问是个伟 大的知 识宝库 ,
我 们要 正 确 的应 用 , 且 继 承 和 发扬 。 并 总
药” “ 病同药” 情况。 或 异 的 中成 药 虽 有 其 特 定 的 功 效 。但 有 时 并 非 作 为 固定 治 疗 某 种 疾 病 或 症 状 的 特
效药 , 而应 辨证 用 药 . 证 制 宜 。 如 腹 泻 因
主治 范 围 。 确 选用 中成 药 , 要 医者 根 正 需 据病 人 的临 床 表 现 以及 舌 苔 、 象 , 合 脉 综 分析 确 立 疾 病 的症 候 .选 用 相 适 合 的 药 物 。 到药 证 相 当。 如 中 医对 感 冒的 治 做 例 疗 . 根 据 风 寒 、 热 、 湿 等 辨 证 分 型 要 风 暑 的不 同 , 而选 择 不 同 的 中成 药 治 疗 . 能 才 取得 应 有 的疗 效 。正 因 为 中 药 治 疗 是 以
痛 、 呜 以至 血 压 升 高 ; 性 黄 疸 : 湿 耳 急 因 热 熏蒸 肝 胆 . 液 外 泄 而 急 发 黄 疸 ; 性 胆 急
经 、 血 、 瘀 的作 经 闭 不 调 ,同 时 还 可 治 疗 因 血 瘀停 滞 的肿 瘤 、 硬变 等 。 肝 最 后 , 免 不 良反 应 。 避 多数 中成 药 很 少 发 生 不 良 反应 . 有些 中 成 药 因含 有 但 毒 性 成 分 的 药 物 。 用 量 过 大 , 长 期 服 或 或 用 . 成 过 量 而 蓄 积 中毒 。 造 因此 对 含 有 毒 性 成 分 的 中 成 药 不 宜 长 期 服 用 。 这 里 还
医 药 在 国 际 上 地位 的提 高 .我 国 的 中成 药 品 种 不 断增 多 , 传 统 剂 型 丸 、 、 、 在 散 膏 丹 的基 础 上 。 发 了 颗 粒 剂 、 开 口服 液 、 滴 丸、 丸、 微 软胶 囊 等 。 泛 应 用 于 临床 。 广 不
浅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这是合理使用中成药最基本的要求,即根据适当的用药对象,选择适当的药品和剂型,在适当的用法和用量下达到治疗目标。
3.1审因论治,依法选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用药必须考虑用药对象的生理状况和疾病情况区别对待。例如:气管炎咳嗽临床上可分为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在治疗上,寒痰咳嗽者须选用温化寒痰类药,如:小青龙合剂,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
3.3适当的用法和用量服用中成药必须按说明书或医嘱,不宜超剂量或减少剂量,其服用时间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类的中成药在饭前服用,顺气消食的中成药宜在饭后15min服用,安神类中成药宜在睡前半小时服用,胃酸过多患者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
4用药的经济性
其正确含义是获得单位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即病人需要通过较低的药费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中成药的诸多品种中,要结合患者的情况,本着人道主义酌情选药,中风初期选用再造丸或大活络丹可起到一定的扶正固本作用,但其祛风作用无益于病情的缓解。有些人误认为补药有益无害,故滥用者有之。如有湿热的性功能低下者,盲目使用男宝、三肾丸、颐和春之类壮阳药,可能会久治不愈。另外剂型、配伍、用法不当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加重患者的负担。
二、把握好四个环节
1认识提高
中药包括中成药与西药相比,传统上人们往往认为其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在一些中成药广告中也宣传安全无副作用,但中药的不良反应确实是存在的。在古代,人们将其归纳为“十八反”,“十九畏”等,并有“小毒,有毒,大毒,极毒”之分。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中成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随着ADR报告制度的执行,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正在提高和被重视。
浅谈中成药的理应用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而被越来越广泛应用,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但近年来有关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的报道却屡见不鲜,因此,怎样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谈几点自己看法。
浅谈中成药—呼吸系统常用药
浅谈中成药—呼吸系统常用药中成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escription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固定的工艺批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经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可作为商品出售的中药制成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目前我国中成药剂型有40多种,既有丸、散、膏、丹、汤、胶、酒、露等传统剂型,又用片剂、颗粒剂、针剂、胶囊剂、气雾剂等现代剂型。
剂型是药物用于人体前的最后形式,剂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治病救人效果的好坏。
同样的药物,可因剂型给药途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药物效应,如注射剂比口服剂吸收快,作用明显。
一般认为吸收速度从快到慢顺序排列,即常用剂型的排列顺序如下:静脉注射剂---气雾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酒剂---汤剂---栓剂---散剂---片剂---丸剂。
相同的药物因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可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如双黄连口服液用于外感风热,而双黄连滴眼液则用于单纯疱疹性病毒性浅层角膜炎。
临床中成药的使用,应注意选择适合病情的剂型。
生物利用度它是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也是评价制剂质量,开发新制剂的研究内容,是指制剂中主药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同一药物剂量相同而剂型不同,吸收到血浆中的浓度—血药浓度也不同。
同规格的药,胶囊剂和片剂,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胶囊剂比片剂要早。
说明化学上的一致性不等于疗效的一致性,要使药物充分、有效、安全地发挥作用,仅仅掌握药物的性质、药理作用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药物制剂在体内的被利用速度和程度。
药物一定成为溶剂才能被机体吸收,因此,注射剂要比固体制剂吸收快,固体制剂服用后先要崩解成颗粒剂,再溶解为溶液,然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依水溶剂---胶囊---片剂---糖衣片的次序下降。
正确选择剂型:首先,应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剂型,病有轻重缓急,剂型也要符合治疗目的。
浅谈中成药与藏药的合理使用
浅谈中成药与藏药的合理使用中成药与藏药是中国传统药物治疗的两个独特分支,是中医药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优点,如方便使用、成本低廉、副作用较小等。
中成药和藏药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因此在实际医疗中,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合理使用中成药和藏药,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而成的药物。
中成药拥有中药的主要功能,具有较快的散发效果和剂量的精确性等优点。
但是,由于中成药的原材料处理和提取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差异,因此不同品牌之间的效果会有所不同。
此外,中成药仍然具有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并可能产生慢性中毒,因此医生必须谨慎选择。
藏药是指由藏族传统药物经过特殊加工而成的药物,在藏医药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藏药的原材料一般来自高山上的野生植物或动物,因此药材的特殊性使得藏药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功效。
藏药的疗效可能比中成药更为安全和更彻底有效,特别是在治疗顽固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但是,藏药不能像中成药一样进一步处理和提取,因此藏药的稳定性和存储需要更高的要求,而且藏药的剂量和效果也更难以控制。
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健康状态,并酌情考虑中成药和藏药的使用。
一般来说,对于较为轻微的疾病,中成药可以很好的发挥出散发作用,从而增强体质,消除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而对于较为复杂的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等疾病,藏药有可能更加适用,其复杂的配方能够对病人身体整体作用,从而发挥更加彻底的疗效。
同时,医生也必须根据患者年龄、体质以及其他症状考虑人体适应性,不同人的需要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如儿童和孕妇应避免含有鱼腥草的藏药。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使用中成药和藏药,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
虽然中成药和藏药都有其特殊的医疗效果,但在使用时必须谨慎,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信赖和合作关系,充分沟通,建立正常的动态病历,提高治疗效果,最终达到健康身体的目的。
中成药亮点解释
中成药亮点解释一、疗效确切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而著称,其独特的配方和制备工艺使其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中成药的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和实践检验,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二、副作用低相较于西药,中成药的副作用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中成药主要成分是天然药材,经过严格的炮制和制备工艺,其药理作用和副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当然,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成药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三、安全性高中成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其主要成分是天然药材,经过科学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不含化学合成药物和有害添加剂,因此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小。
此外,中成药的用药方式一般为口服,用药方便且吸收效果好,使得其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四、耐受性好中成药的耐受性较好,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群使用。
由于其作用温和,一般不会引起身体不适和不良反应,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
五、价格实惠中成药的价格相对实惠,尤其在医保覆盖范围内,患者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报销优惠。
相较于进口药物和部分西药,中成药的价格更加亲民,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承担医疗费用。
六、适用范围广中成药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无论是内科、外科、妇科还是儿科,中成药都有相应的药物可以治疗。
同时,中成药还可以用于术后康复、保健养生等方面,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
七、使用方便中成药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一般来说,中成药多为口服药物,使用时只需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即可。
此外,中成药还可以制成丸剂、片剂、口服液等多种剂型,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八、质量稳定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相对完善,使得其质量更加稳定。
正规的中成药生产企业通常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从而确保了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中成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要求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条件,确保药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九、研发潜力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成药的研发潜力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成药—呼吸系统常用药中成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escription)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固定的工艺批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经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可作为商品出售的中药制成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目前我国中成药剂型有40多种,既有丸、散、膏、丹、汤、胶、酒、露等传统剂型,又用片剂、颗粒剂、针剂、胶囊剂、气雾剂等现代剂型。
剂型是药物用于人体前的最后形式,剂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治病救人效果的好坏。
同样的药物,可因剂型给药途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药物效应,如注射剂比口服剂吸收快,作用明显。
一般认为吸收速度从快到慢顺序排列,即常用剂型的排列顺序如下:静脉注射剂---气雾剂---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酒剂---汤剂---栓剂---散剂---片剂---丸剂。
相同的药物因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可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如双黄连口服液用于外感风热,而双黄连滴眼液则用于单纯疱疹性病毒性浅层角膜炎。
临床中成药的使用,应注意选择适合病情的剂型。
生物利用度它是中药制剂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也是评价制剂质量,开发新制剂的研究内容,是指制剂中主药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同一药物剂量相同而剂型不同,吸收到血浆中的浓度—血药浓度也不同。
同规格的药,胶囊剂和片剂,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胶囊剂比片剂要早。
说明化学上的一致性不等于疗效的一致性,要使药物充分、有效、安全地发挥作用,仅仅掌握药物的性质、药理作用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药物制剂在体内的被利用速度和程度。
药物一定成为溶剂才能被机体吸收,因此,注射剂要比固体制剂吸收快,固体制剂服用后先要崩解成颗粒剂,再溶解为溶液,然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依水溶剂---胶囊---片剂---糖衣片的次序下降。
正确选择剂型:首先,应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剂型,病有轻重缓急,剂型也要符合治疗目的。
若是重症病人,应选择药物释放速度快、奏效迅速的舌下片、注射液等剂型;若是病程缠绵不绝,需要药物长期作用,则需要选择释放缓慢、作用持久的丸剂、膏剂等剂型;若是需要特定部位给药,则应选择膏剂、包衣片、栓剂等剂型。
其次,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根据中药的四大药性,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及进入人体后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等特性选择适宜的制剂类型,可有效达到中药制剂增效减毒的目的。
最后,应根据机型特性选择,每种制剂的剂型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选择剂型是应根据剂型特性充分利用优势加以选择,能使治疗增效。
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
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
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
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
中医将感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
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
病人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丸,川芎茶调散等药物治疗。
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
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
病人可选用板兰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金莲花胶囊、柴黄清热颗粒、清开灵软胶囊等药物治疗。
寒包火型感冒病人表现为风寒感冒(表现为流清涕,大便干燥,咽部红肿,发热)和风热感冒(表现为喉痛、面红、舌苔黄等)可以靠喝苦丁茶来泻火、清热,缓解感冒的一些症状,如咽喉肿痛、头疼、眼睛肿胀等,但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还是要吃莲花清瘟胶囊等药物。
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
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
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等药物治疗。
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
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
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
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
病人可选用抗病毒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等药物治疗。
中毒型感冒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
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气虚性感冒病人表现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
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颗粒。
总之,感冒病人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否则会影响疗效,延误病情。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该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北豆根片(糖衣片、薄膜衣片)【成份】北豆根总生物碱。
【药理作用】主要具有镇咳、祛痰,降压和肌肉松弛作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用于火毒内结所致的咽喉肿痛;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后,病人可出现轻度兴奋。
【禁忌症】孕妇禁用。
清开灵软胶囊【成份】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烦躁不安,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咽炎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
黄氏响声丸【成份】薄荷、浙贝母、连翘、蝉蜕、胖大海、酒大黄、川芎、儿茶、桔梗、诃子肉、甘草、薄荷脑【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
用于急、慢喉{喑},风热外束,痰热内盛,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咽炎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初起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1、凡声嘶、咽痛,兼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者慎用。
2、胃寒便溏者慎用。
3、声哑、咽喉痛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心悸、胸闷、咳嗽气喘、痰中带血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用于声带小结、息肉之初起,凡声带小结、息肉较重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金喉健喷雾剂【成份】艾纳香油、大果木姜子油、薄荷脑、甘草酸单胺盐、乙醇【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清咽利喉。
用于风热所致咽痛、咽干、咽喉红肿、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
金喉健喷雾剂可雾化吸入治疗某些疾病,如在耳鼻喉科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咽喉部手术后的创面修复及消炎、咽异物感等症状消除等,肿瘤放疗科用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和症状改善,其他科室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改善等。
金喉健做为雾化吸入具有一下优点:1、具有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相当的抗菌消炎作用,但毒副作用要小的多,至今多年的临床应用还未发现有关于毒副作用的公开报道;2、雾化分子微粒更小,可到达更加深在隐藏的病变部位,吸收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效果也更加明显;3、雾化疗效更好,安全性高,更易为孕妇、儿童病人使用。
感冒清热颗粒北京同仁堂感冒清热颗粒,处方来源现载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
分为有糖型和无糖型,无糖型感冒清热颗粒在保证疗效和良好口感的前提下,服用剂量减少,投放市场后立即收到良好的效益。
该产品更适应广大糖尿病患者的服用。
【成份】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药物相互作用】1、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并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危险。
2、与环孢素A同用,可能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及粒细胞减少;可见困倦、嗜睡、口渴、虚弱感;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川芎茶调散【成份】薄荷、川芎、荆芥、细辛、防风、白芷、羌活、甘草【功用主治】疏风止痛。
用于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本方为治疗风邪外袭所致头痛有效方。
以头痛,鼻塞,脉浮为证治要点。
方中药物以辛温之品为多,故主要适用于风寒头痛,对于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所引起的头痛,属风邪为患者均可应用。
对于气虚、血虚或因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均非所宜。
双黄连口服液【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
辅料为蔗糖、香精【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外敷可用于治疗轻度烧烫伤感染。
防风通圣丸【成分】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通里,传统用于治疗外寒内热,表里俱实,头痛、发热畏寒、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疮痈初起的便秘发热等症。
现代临床上把防风通圣丸又进行一些引申应用。
治疗肥胖症(20-30岁肥胖女性)、斑秃、湿疹、高血压、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细菌性痢疾、多发性疮肿、副鼻窦炎、皮肤病、尿路感染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抗病毒口服液选自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主治流感、感冒,内含多种抗病毒成份,有效抑制病毒,快速吸收,快速起效,是治疗和预防流感,感冒,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等各种病毒感染的一线用药!【成份】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
【主治功能】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病患。
清热解毒口服液【成分】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龙胆、板蓝根、甜地丁、玄参、地黄、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