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需求、提供曲线和国际贸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相互需求、提供曲线与国 际贸易
一、相互需求方程式 二、提供曲线 三、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解释了国际贸易为两国带来的利益的大小、两 个国家各自得到多大利益。
一、 相互需求方程式
劳动生产率
A国等量劳动(1个劳动)能生产1个X、或者1.5个Y
B国等量劳动(1个劳动)能生产1个X、或者2个Y
提供曲线
B国 国际相对价格线为P’0时,(进口X,出口Y)=(0,0)即原点

国际相对价格线为P’1时, (进口X,出口Y) =( D’1C’1 ,D’1E’1) 国际相对价格线为P’2时, (进口X,出口Y) =( D’2C’2 , D’2E’2 )
B国的提供曲线向X轴弯曲,表明B国用1个Y换得的X是递增的。原因: Y是B国的比较优势产品,随着Y生产的增加,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生产Y的机
3、对提供曲线的评价
供求决定价格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
提供曲线理论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入门分析工具。
从本质上讲解释的是价格决定而非价值决定。 假设条件与实际不符或过于严格的情况,如充分 就业、供求要求相等、产量最大化等。
无数条对外贸易无差异曲线构成了对外贸易无差异曲线图。
(3)A国提供曲线的推导
进口Y E2 E1
·
P2 P 1
·
P0
E0o
·
出口X
从原点出发的射线P0、P1、P2是开展对外贸易时产品X的相对价 格线 一条相对价格线分别与一条对外贸易无差异相切,切点就是该相 对价格下A国对外贸易的数量。 所有切点连起来就构成了对外贸易的提供曲线。
2. 由贸易三角形推导提供曲线
(1)A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
Y 180 170 150 80 60
· · U E· E· D· D· E· P
C2 C1
0 0
U2 进口Y U1
提供曲线
· E·
E2
1
1
1
P0
2
2
1
o

130 180 210 P X 100 2 110
o
出口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国 国际相对价格为P0时,(出口X,进口Y)=(0,0),在原点 国际相对价格变为P1时,(出口X,进口Y)=(D1E1,D1C1 =(70,90) 把绿色的贸易三角形挪到右边的坐标图,并左右翻转,则 横轴代表X的出口量,纵轴代表Y的出口量,斜率代表相对价格P1 国际相对价格变为P2时,(出口X,进口Y)=(D2E2, D2C2) =(80,120)
会成本递增,为了多生产1个Y所必须放弃的X的产量也越来越高,出口这1个 Y要换得的X就越来越高(进口1个X需要支付的Y越来越少),贸易条件对B国 越来越有利。
3、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
三步骤:
(1)A国贸易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2)A国贸易无差异曲线图的推导 (3)A国提供曲线的推导
(1)A国贸易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X的相对价格PA = aY / aX
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1.5/1<2/1),应生产X
B国在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1.5/1<2/1 ),应生产Y
A国国内:放弃生产1.5个Y、多出来的1个劳动可生产1个X 即 1个X可交换 1.5个Y B国国内:放弃生产1个X、多出来的1个劳动可生产2个Y 即 1个X可交换 2个Y
交换比例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本国所获贸易利益
越小。
交换比例越接近对方国内的交换比例,本国所获贸易利益
越大。
双方对产品的偏好、各自收入的实际状况决定了双方
相互需求强度的大小
相互需求强度的大小决定了均衡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使得双方出口的总收入恰好应该 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的价格。
A国国内放弃生产1.5个Y,多生产1个X,如果通过国际贸易按国
内的比例换得1.5个Y,与自己生产相同,没有获得贸易利益。 B国放弃生产1个X,多生产2个Y,按A国的比例用1.5个Y换得1个X, 本国X的消费量没变,还多得到0.5个Y用于消费,B国获得贸易 利益,福利水平提高。 贸易不会发生
Y 180 170 150 80 60
· · U E· E· D· D· E· P
C2 C1
0 0
U2 进口Y U1
提供曲线
· E·
E2
1
1
1
P0
2
2
1
o

130 180 210 P X 100 2 110
o
出口X


A国的提供曲线向Y轴弯曲,表明1个X换得的Y是递增的。 原因: X是A国的比较优势产品,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机会成本递 增,随着X生产的增加,为了多生产1个X所必须放弃的Y 的产量也越来越高,出口这1个X要换得的Y就越来越高, 贸易条件对A国越来越有利。
这是新古典贸易模型达到的顶峰
下图相关说明: (1)社会效用无差异曲线的EA、EB点表示的消费 数量是相对坐标原点O而言 (2)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EA、 EB点表示的生产数 量是相对E点而言

效用无差异曲线上的EA、EB点表示的消费数量是相对坐标原点O而言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EA、 EB点表示的生产数量是相对E点而言
A国生产( X2+X3)个产品X,生产(Y2-Y3)个产品Y 点的斜率相等,即等于X的相对价格 P
B’点——A国出口X3个产品X、进口Y3个产品Y
(2)A国贸易无差异曲线图的推导
进口Y B’
TI1
U1
U
· · B · C’ · C · D · D’ · A · A’
T
TI
T′
o
出口X
平面上存在着无数条相互平行的社会效用无差异曲线 每一条社会效用无差异曲线对应着一条对外贸易无差异曲线
A国对Y的偏好增大,对B国产品Y需求强度增大, 需要进口更多的产品,为了得到1个Y愿意用更多的X 来交换(即愿意用1个X按较少的比例换得Y),B国的 贸易条件得到改善,A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二、提供曲线
1. 提供曲线的含义
有时也称为相互需求曲线 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 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 口的商品数量
A国国内放弃生产1.5个Y,多生产1个X,如果通过国际贸易
按国内的比例换得2.0个Y, X的消费量没变,多消费0.5个Y, 获得贸易利益。 B国放弃生产1个X,多生产2个Y,按A国的比例用2.0个Y换得1 个X, B国与自己生产相同,没有获得贸易利益, 国际贸易不会发生
A国与B国X、Y交换的比例在1:1.5~1:2之间
消费不了的X3向B国出口,消费不足的Y3从B国进口,即第一象限的D
进口Y
TI
U
· · · · A
B C D
X1 X2
Y2 Y3 Y1
· · C’ · D’
B’
X3
A’o
·
出口X
TI曲线——对外贸易无差异曲线,
TI就是原点移动后形成的一条线 能使A国保持封闭经济下社会福利水平的贸易状况
因为生产可能性区域是平行于坐标轴移动, A点——封闭经济、无对外贸易时,A国生产和消费X1个产品X、Y1个产品Y 所以 TI曲线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 =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效用无差异曲线切 B 点——有对外贸易,福利水平与 A点相同,消费 X2个产品X,消费Y2个产品Y
Y
55
E
·
B国提供曲线— 进口X、出口Y
o
30 404550 60
X
提供曲线的性质
相互需求的原则。 既是需求曲线也是供给曲线。 在确定国际价格的过程中,交易双方的产品供需必须平
衡。
交易双方的国际收支必须平衡,恰好用出口收入支付进
口支出 交易双方的生产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资源被充分利用
2、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Y
TI
o
EB
X
·
Y
TI
o
EB
X
·
Y
TI
o
X
1.贸易均衡时的产品的相对价格
Y
A国的提供曲线——A国在 不同相对价格下出口X、 进口Y的数量
o
X
B国的提供曲线——B国在 不同相对价格下进口X、 出口Y的数量
A国提供曲线—出 口X、进口Y

国际贸易在产品的相对 价格为PE时达到均衡
P2 PE P1
进口Y
TI
U
· · · · A
B C D
X1 X2
Y2 Y1
Y3
· · C’ · D’
B’
X3
A’o
·
出口X
第一象限——出口 X的数量,进口Y的数量 沿相对于着社会效用无差异曲线移动生产可能性区域, 底边、垂边始终与 X轴、 Y轴平行,两条线始终相切,假设移动到 D点 第二象限——消费 X的数量,消费 Y的数量 D 点仍然在原效用无差异曲线上,所以 A国的福利水平不变 没有贸易时,均衡点在 A点,生产和消费的数量都是 X1、Y1,没 相对于坐标原点, X的消费量减少到X2,Y的消费量增加到Y2 有出口、进口消费数量是相对于坐标原点而言,生产数量是相对于 相对于红色生产可能性区域原点,X的产量为X2X3,Y的产量为Y2Y3 生产可能性区域的原点而言
A国国内放弃生产1.5个Y,多生产1个X,如果通过国际贸易用1个
X换得1.6个Y, X的消费量没变,多消费0.1个Y,获得贸易利益。 B国放弃生产1个X,多生产2个Y,按A国的比例用1.6个Y换得1个X, 本国X的消费量没变,多得到0.4个Y用于消费,B国获得贸易利益, 福利水平提高。 国际贸易会发生
A国国内放弃生产1.5个Y,多生产1个X,如果通过国际贸易
用1个X得1.4个Y,X的消费量没变,少消费0.1个Y,不如自己 生产,没有获得贸易利益 B国放弃生产1个X,多生产2个Y,按A国的比例用1.4个Y换得1 个X,本国X的消费量没变,还多得到0.6个Y用于消费,B国 获得贸易利益,福利水平提高。 贸易不会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