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计划战略
文化与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文化与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文化与旅游发展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形象,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对于吸引游客、传承历史、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将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同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们的文化遗产。
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旅游体验、丰富旅游产品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将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旅游体验的关键。
我们将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旅游景区、旅游线路、交通、住宿等方面的建设和改善,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加游客满意度。
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与旅游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将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共享与互动,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旅游服务是旅游业的重要环节,我们将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口碑和形象。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文化与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与旅游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与推广,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七、加强文化旅游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是文化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与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多种媒介和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升文化与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总之,文化与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促进社会发展。
2024年文化旅游发展计划(2篇)
2024年文化旅游发展计划一、背景分析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融合了文化、旅游和经济的综合性产业,对于提升地区形象、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时刻,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全面实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在2024年,全面建成文化旅游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文化旅游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塑造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三、重点任务1. 开展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
针对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制定有效的保护规划,确保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2. 加强文化旅游产业链建设。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传媒产业、文化艺术发展产业等相关产业,形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
3. 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
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建设一批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服务。
4. 拓宽文化旅游市场渠道。
与交通运输部门密切合作,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线路的承载能力。
发展和完善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渠道,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
5. 加强文化旅游宣传推广。
开展专项推广活动,举办文化旅游节、论坛等,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与国内外旅游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国进行文化旅游。
四、实施保障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展和建设。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发展。
2.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对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督,打击文化旅游市场乱象和不合规行为。
建立文化旅游发展长效机制,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3. 强化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
加强对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支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对文化旅游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科学研究。
五、预期效果通过2024年文化旅游发展计划的实施,预计能够实现以下效果:1. 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丰富和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
文化旅游发展策划书3篇
文化旅游发展策划书3篇篇一《文化旅游发展策划书》一、前言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本策划书旨在探讨如何发展文化旅游,提高文化旅游的品质和效益,促进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市场1. 国内外游客2. 文化爱好者3. 旅游从业者三、市场分析1. 文化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文化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
3. 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游客满意度不高。
四、产品策划1.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2. 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和研发,推出多样化的产品。
3. 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营销策略1.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拓展营销渠道,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
3. 开展促销活动,吸引游客。
六、服务保障1.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
3. 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七、风险评估1. 市场风险:文化旅游市场需求不稳定,可能导致产品滞销。
2. 竞争风险: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3. 自然风险:文化旅游景区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等影响,导致游客减少。
八、结论本策划书通过对文化旅游市场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旅游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措施,可以有效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提高文化旅游的品质和效益,促进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篇二文化旅游发展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当地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农村旅游发展,推动文化
旅游产业繁荣发展,营造全民参与、受益的文化旅游格局。
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文化旅游多元
化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丰富旅游文化产品,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要严明和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努力建设安全可靠的文化旅
游环境。
同时,还要结合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完善文化旅游相关的法律
法规,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农村旅游的文明程度,营造快乐安全的文化旅
游环境。
此外,要加强文化旅游教育引导,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教育,加大
文旅创意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文旅人才应用配置机制,不断提升农村旅游
服务水平。
最后,要加强对接、协作与合作,形成绿色文旅发展格局,推动文化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社会参与的共治文旅格局,全面提速农村文化旅游发展步伐。
某地特色风情旅游业发展规划
某地特色风情旅游业发展规划前言某地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特色风情资源。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特制定了本规划书,希望能够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某地特色风情旅游业的突破性发展。
1. 目标定位本规划的目标是将某地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特色风情旅游目的地。
具体目标如下: - 在三年内,实现游客数量每年增长20%。
- 在五年内,使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占比达到20%。
- 在十年内,获得国内外知名旅游奖项。
2. 发展战略为了实现目标定位,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战略:2.1 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交通网络的覆盖率和效率,方便游客的出行。
•建设一流的酒店和旅游接待设施,提供优质的住宿和服务体验。
•加强对旅游景区的保护和维护,保持景区的原始风貌。
2.2 提升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深挖本地特色文化和风情资源,开展特色民俗活动、展览和表演,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
•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举办文化节、旅游展等方式,提升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
•引入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2.3 提升旅游营销能力•运用现代营销手段,进行市场调研和定位,精准锁定目标客群。
•制定全面的营销策略,包括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
•推动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合作,共同开展营销活动,提高营销效果。
3. 重点项目为了实现上述发展战略,我们拟定了以下重点项目:3.1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修建高速公路、机场等,提高地区的交通便利性。
•扩建旅游接待设施,引入国际知名酒店品牌,提供高品质的住宿和服务。
•投资景区保护工程,修缮和维护景区的设施和环境。
3.2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组织文化节、民俗表演等活动,展示本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开发特色旅游线路,融入本地的自然和文化元素,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合作开发旅游休闲度假村,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休闲服务。
3.3 营销推广项目•制作宣传片和海报,通过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提升知名度。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旅游发展战略。
一、提倡文化保护与传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保护与传承。
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注重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为此,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对于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交通、通信、酒店、景区服务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
同时,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通过市场品牌推广、线上线下宣传推广等手段,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旅游交流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研发人才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旅游发展战略中,应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同时,要鼓励创新研发,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科技创新。
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与科研机制,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创新平台,培养出更多旅游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
五、加强国家旅游品牌建设国家旅游品牌的建设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注重加强国家品牌推广,树立和提升国家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农村文化旅游规划方案
农村文化旅游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村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为进一步挖掘农村文化旅游潜力,促进农村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农村文化旅游规划方案。
一、发展农村特色主题旅游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旅游项目。
比如,开展生态农庄旅游,让游客亲身体验种植、采摘等农田劳作;推广乡村民俗旅游,展示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农村特色;策划农家饭店游,提供传统特色餐饮,让游客品尝地道的农村美食。
二、加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展示在农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举办乡村文化节,展现传统手工艺和民俗表演;组织文艺晚会,演出院团和农民文艺团体的节目;开展民间艺术培训班,让游客亲自参与传统技艺的学习。
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交通、住宿和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或改良通往农村的道路,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优化农宅布局,提升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的设施和服务水平;鼓励投资者开办高标准的农田采摘园,提供游客休息和参与农业体验的场所。
四、保护农村文化遗产加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修缮古建筑、整治传统民居等措施,保护历史文物和传统农耕文化。
同时,成立农村文物保护组织,并开展相关宣传,提高农民对自身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五、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鼓励农村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农村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通过定期举办农村旅游经营者交流会议,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推动农村旅游发展的整体协调性。
六、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农村旅游从业者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加强安全意识,完善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体系。
同时,建立游客投诉和监督制度,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纠纷。
七、促进农产品销售与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立农产品直销渠道,将当地特色农产品与旅游合作商进行深度合作;鼓励农民自主创业,通过开设土特产店、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2篇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文化旅游发展计划精选2篇(一)文化旅游发展计划是一个旨在推动和促进地方文化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的计划。
它通常由政府、旅游部门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和实施。
这样的计划可以有以下几个主要目标:1. 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通过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遗产,如历史建筑、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来保持地方独特的文化特色。
2.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文化艺术表演、文学创作、电影制作等,来提升地方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吸引力。
3. 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如酒店、交通和旅游配套设施,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4. 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开发多样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如主题旅游线路、文化体验活动和特色旅游节庆等,以吸引更多游客。
5. 提升地方居民对文化旅游的参与度:鼓励地方居民参与文化旅游活动,并加强地方居民对文化旅游的认同和支持,以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6. 加强文化旅游品牌推广:通过市场推广和宣传,提高地方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形象,以吸引国内外游客。
实施文化旅游发展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地方文化资源、旅游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相关资金等因素。
同时,需要与相关领域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最后,文化旅游发展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努力,但它也有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精选2篇(二)项目名称: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 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大众热门的旅游选择。
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和推广,既可以满足大众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1.2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策划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项目,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增加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二、项目内容和规模:2.1 内容:本项目将策划和开展以下文化旅游项目:- 文化遗产参观游览:包括历史古迹、博物馆、艺术展览等。
文化旅游业发展计划及提升措施
文化旅游业发展计划及提升措施第一部分:背景介绍文化旅游业是一项蓬勃发展的产业,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如何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发展目标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文化旅游业需要明确的发展目标。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例如弘扬本土文化、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等。
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助于指导我们的行动,并形成一套科学的发展计划。
第三部分: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文化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是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注重从根源上保护和传承各地的文化遗产,通过举办文化节庆、开设文化教育课程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
第四部分: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良好的旅游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资,提升其质量和舒适度,同时培训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第五部分:拓展旅游景点和产品线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应该不断拓展旅游景点和产品线。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来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第六部分:加强营销和宣传营销和宣传工作是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来宣传和推广文化旅游产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广告和宣传,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第七部分:促进文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文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业与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合作,提供更全面和便利的旅游服务,同时激发更多的商业机会。
第八部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开展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来访,增加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作者宋艮言咎祥威[提要]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需要关注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问题。
本文基于旅游+”视角,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为新时期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一定的战略指导。
关键词:旅游+” ;民俗文化;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6年4月19日一、引言旅游产业,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要素渗入、融进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共同进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型业态、新型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结构体系。
总之,旅游+”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构建中国旅游的发展格局。
即把旅游作为一个平台,来整合其他社会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把“旅游+”作为工具来构建新业态下旅游新路径;将“旅游+”作为手段用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纪80 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现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
30 多年来,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民俗文化的见解和认识。
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观赏、考察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活动。
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旅游+ ”的融合,也是民俗与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激发旅游者的动机,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想要旅游的冲动。
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于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文化旅游发展计划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
文化旅游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文化带给了大众,并让旅游与文化结合在了一起。
因此,开展文化旅游发展计划,不仅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重要的举措。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为主要旅游内容,以满足人们对文化认知、文化体验和文化享受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文化旅游包括了游览传统文化景点、参与文化传统活动、品尝传统美食、欣赏文化艺术表演、体验文化生活等多种形式。
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的热点,文化旅游发展也成为了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二、文化旅游的重要意义1. 文化旅游可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通过提升文化旅游的品质和水平,能够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文化旅游可保护和传承本地的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强调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提高游客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关注,从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保护好自己的文化,弘扬好自己的精神。
3. 文化旅游可提升居民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心文化旅游让当地居民在旅游中逐渐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通过旅游学习历史和知识,锻炼个人文化素质,提升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4. 文化旅游可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文化旅游可以将不同文化之间的经验和文化价值向世人传播,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打造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平台,实现文化多样性。
三、文化旅游发展计划的主要内容1. 重点保护和传承本地的文化遗产开展文化旅游发展计划,应加强对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在旅游中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推动旅游业与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使游客在旅游中了解文化历史,凸显文化底蕴。
2. 完善文化旅游业设施和服务在发展文化旅游业中,应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接待能力,加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增加,民族文化旅游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从四个
层面探讨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策层面
政策支持是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扶持力度,制定
相应的政策,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旅游产品层面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是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
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以客户为中心,从
客户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推出产品。
此外,要结合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传统的民
俗文化,提供丰富多样的游览项目,让游客真正深入了解民族文化。
三、营销层面
营销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环节。
行业内要加强合作与联合,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网络化营销平台。
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旅游交流活动,吸引更多
的海外游客来中国参观旅游。
四、环境保护层面
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的保护。
要加强生态环保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
意识,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旅游开发和保护应该相辅相成,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推动。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需要从政策支持、旅游产品、营销和环保四个层
面进行推动。
只有全方位地做好民族文化旅游的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经济文化的双重贡献。
旅游文化发展实施方案
旅游文化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文化作为各地区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民族团结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制定旅游文化发展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文化的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提升旅游文化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2. 丰富旅游文化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3. 加强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4. 推动旅游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通过加大对本地旅游文化的宣传力度,包括在各大旅游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举办旅游文化节、主题活动等形式,提升本地旅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丰富旅游文化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
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比如特色美食、手工艺品、民俗表演等,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4. 推动旅游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与当地其他产业的合作,比如农业、手工业等,推动旅游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旅游文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旅游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 加强旅游文化人才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3. 完善旅游文化监管体系,严格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权益;4.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旅游文化资源共享和互动发展。
五、总结。
制定旅游文化发展实施方案,是对本地旅游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是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有力推动,也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只有不断完善旅游文化发展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提升旅游文化的软实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推动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实施策略
推动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实施策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农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
然而,农村文化旅游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些推动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通常缺乏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这限制了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
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交通、酒店、餐饮等方面的建设,以提升农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
二、加大对农村旅游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农村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农村旅游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
可以通过开发特色民俗表演、农耕体验、农田音乐会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其中。
三、培育农村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还应该鼓励高校设立农村旅游专业,吸引更多学生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四、加强农村旅游宣传推广农村文化旅游的推广宣传是提高其知名度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如网络媒体、电视广告、户外传媒等,向广大游客传递农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同时,还可以组织农村旅游节、展览会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农村旅游,推动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政府在推动农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措施。
一方面,政府应制定有利于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法规,推动民间投资和企业参与农村旅游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旅游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游客权益,提高农村旅游的整体品质。
农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农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概述农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指如何通过挖掘和保护农村的文化资源,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1. 了解农村文化资源农村文化资源是指农村中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遗产和传统。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古建筑、民间文化活动、传统手工艺等。
2. 挖掘潜力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农村文化资源的潜力和价值。
这将有助于明确发展方向,并提供指导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
3. 保护文化遗产农村的文化遗产是农村文化旅游的核心。
在开展旅游活动之前,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避免损害和破坏。
4. 丰富旅游产品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有丰富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可以开发一些特色民宿、农家乐、手工艺品等产品,为游客提供全新的农村体验。
5.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农村文化旅游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导游、餐饮、交通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道路、厕所、停车场等。
只有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服务游客和保护农村环境。
7. 建立合作机制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合作,包括政府、文化机构、农民等。
建立合作机制,形成利益共享和共赢的局面。
8. 推广宣传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
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向游客介绍农村文化旅游的魅力。
9. 培养人才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
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和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供更好的服务。
10. 实行监管措施在农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建立监管措施,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管理和监督。
这样可以避免不合理竞争和低质量服务,保护游客的权益。
总结农村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通过充分挖掘和保护农村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合合作机制,宣传推广,培养人才,实行监管措施等,可以推动农村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文化旅游发展计划范文
2023年文化旅游发展计划范文一、总体目标2023年,我国文化旅游业将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旅游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将大幅提升,文化旅游消费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将走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二、重点任务1.培育和保护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增加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
重点保护、修复和管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资源,提升其保护水平和观赏性。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鼓励传统工艺、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
积极开展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增加新发现的文化遗产资源。
2.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与文化旅游相关的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鼓励跨界融合,将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动文化创意设计与旅游服务的融合发展。
提升文化旅游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开发更多互动体验项目,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优化文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强对文化旅游景区和景点的管理,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和服务水平。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提高旅游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推广智慧旅游技术应用,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鼓励文化旅游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合作,推动文化旅游消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加强价格监管,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4.推进文化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举办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和展览,扩大我国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我国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立健全文化旅游合作机制,促进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三、实施路径1.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支持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旨在促进文化和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发展,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文化旅游发展计划的策划框架:
1. 关注目的地的文化资源:了解目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习俗等。
评估现有的文化资源,并开展研究以发现潜在的文化资源。
2. 保护和传承文化资源:制定并实施保护和传承文化资源的政策和措施,包括修复和保护历史建筑、文物和文化遗产,培训和支持当地文化从业人员等。
3. 提升目的地的文化体验: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文化节日、艺术展览等吸引游客参与目的地的文化活动,提供与本地文化互动的机会。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住宿、旅游设施等,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5. 培训和支持当地居民从事文化旅游业:提供培训和支持当地居民发展从事文化旅游业的能力,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6. 增加宣传和营销力度:加大对目的地的宣传和营销力度,包括制作宣传资料、建立官方网站、利用社交媒体等手段,吸引更多游客到访目的地。
7. 合作与合作伙伴关系:与相关的旅游和文化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项目。
与其他旅游目的地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
8. 审查和评估计划的成效:定期进行计划的审查和评估,根据反馈和数据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文化旅游发展计划的框架,实际的计划需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地和资源进行具体的制定。
策划方案推动农村文化旅游发展
策划方案推动农村文化旅游发展近年来,农村文化旅游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开展农村文化旅游,可以加强乡村文化保存和传承,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然而,要实现农村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策划方案,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切实推动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文化挖掘与保护农村文化是农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需要从历史、民俗、习惯等方面开展文化挖掘,发掘当地的独特文化资源。
可以组织专业团队对当地的历史遗迹、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等进行调研和整理,编写相关的文化介绍和历史故事。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积极传承和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
二、规划乡村旅游线路针对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旅游线路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兴趣,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旅游线路。
例如,可以依托农田、桃花、村庄等元素设计农耕体验线路;也可以结合历史遗迹和传统村落设计文化探索线路。
线路规划要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地域环境,确保游客能够顺利游览,同时保护好农村的环境和资源。
三、打造特色农家乐提供优质的农家乐服务是农村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要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提供舒适、干净的住宿环境,加强卫生和安全管理。
其次,要推出特色的农家菜品,采用农村自产的天然、绿色食材,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地道的农村美食。
还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举办各类农耕活动、手工艺制作等体验项目,提供丰富多样的农村旅游服务。
四、优化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发展农村文化旅游需要完善基础设施。
要加大对农村道路、厕所、停车场、餐饮场所等公共设施的投入,提高乡村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此外,还需要发展农村宾馆、民宿、旅游采摘园等特色农业旅游服务设施,丰富农村旅游的供给。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提要] 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需要关注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问题。
本文基于“旅游+”视角,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为新时期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一定的战略指导。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6年4月19日一、引言旅游产业,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要素渗入、融进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共同进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型业态、新型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结构体系。
总之,“旅游+”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构建中国旅游的发展格局。
即把旅游作为一个平台,来整合其他社会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把“旅游+”作为工具来构建新业态下旅游新路径;将“旅游+”作为手段用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现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
30多年来,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民俗文化的见解和认识。
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观赏、考察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活动。
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民俗与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激发旅游者的动机,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想要旅游的冲动。
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于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在“旅游+”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实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
从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区域性、神秘性、文化性与传承性,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独具魅力的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悉数呈献给游客,能够有效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弘扬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对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规划欠科学。
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
一个科学完善的旅游开发规划是各种旅游建设成功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也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
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部分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本质上并没有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实际水平,加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场开拓不完善,致使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二)旅游设施不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
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复杂性,景区的道路设置不够畅通,增大了游客进入的困难性,严重抑制了游客的整体数量,这就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二是在于后备资源供应滞后化,当前民族地区除较早开发的个别资源突出地区,具备较好的基础供应条件外,许多一般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都存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三是信息传播闭塞化,当今社会是智慧旅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是发展旅游的关键。
但是部分民族地区仍存在网络通讯设施落后的问题,导致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出现无信号无网络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发展。
除此以外,景区排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缺失,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明显抑制了整个民族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的经济效益和联动作用。
(三)产品创意缺亮点。
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缺乏创新点,尤其是对体验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少,大部分景区是吃吃特色的饭菜,简单参观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和生活环境,而对当地真正的生活缺少体验。
当下正是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作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应当被我们应用在产品开发中。
很多民族地区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缩型生活景区建设,意在完整展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但是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相互模仿和复制,既没有体现原有的民族特色,还造成了服务产品的严重同质化。
当然,体验经济下少不了对民俗表演节目的展示,但是有的景区过分热衷于制造伪民俗,采取杜撰与附会等方式,给游客造成了错觉,这对特有的民俗与风情的传承是不利的。
然而,当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爱好旅游者,他们怀着对少数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意、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游客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而恰恰是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
(四)服务水平不够高。
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直接服务,同样民俗文化旅游业提供的也是这种无形的服务。
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微观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的服务水平,从宏观上说会影响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导游作为游客参观游览的伙伴,要充分体现作为游客的另一双眼睛的作用,在导游过程中讲解景点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还要和游客互动,激发游客的兴趣,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印象;除此以外,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数都是私人经营的家庭式旅社,这些经营者由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降低了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满意度。
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的新时代下民俗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
(五)保护力度不健全。
20世纪80年代时,我们普遍认为旅游是无烟产业,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慢慢发现旅游并不是无烟的,相反旅游过程中的交通废气、景区污染已然成为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的重要来源。
所以,我们在讨论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时不可避免要讨论到保护问题。
首先是环境的保护问题。
随着大众度假时代的到来,游客的规模越来越大,旅游的超负荷接待增大了保护的难度。
现阶段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更多是追求经济效益,进行掠夺式开发,并不重视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态环境,如景区的违章建筑问题、污染排放问题;其次是文化的保护问题,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业化问题。
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一堂,各种文化相互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长此以往,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异化甚至同化,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
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地,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这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现代文明所改变,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经营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投资方式范围小。
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
虽然国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了对旅游、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投入,然而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现有的基础设施承载负担过重,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在“旅游+”背景下众筹逐渐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式。
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包括发起人、跟投人、平台等,是指一种向大众募资,来支持发起人或组织的一种投资形式,由于众筹的投资来源比较多,未来众筹将会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创新理念、创新思维,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具体来讲就是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七个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一)整合区域化资源。
“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应该是在资源整合驱动下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
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对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一方面通过广告电视作品或专题纪录片、多语种旅游网站,来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影视节目或节日会展等重大事件来整合现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影视节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位。
同时,影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对潜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这对转化为现实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
《花样姐姐》、《爸爸去哪儿》等影视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的繁荣发展。
因此,制作有内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节目对扩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民俗文化资源小范围内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下进行的整合。
具体是在省内已有成熟景区基础上,达成“大带小,强带弱,先带后”的规划思路,即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以竞争强资源带动弱势资源,以先发展起来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规划思路,如以精品景区中的大景点带动地域性的小景点;以处于强发展阶段的景点带动发展弱的旅游景点;以先发展起来的成熟景区带动后发展的景区。
(二)打造创意化产品。
“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的重点应是加强旅游产品及项目的开发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区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结合具体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新产品和旅游新项目,这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
我国五千年文化积淀,56个民族集聚发展,因而大力推动旅游与民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不仅传播了民族文明,还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
(三)搭建信息化平台。
在技术力量的作用下,“互联网+”正在全面地改变着各个行业,同样拥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悦生活、饱含人文交流优势的旅游,也正通过“旅游+”给旅游行业带来深刻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很明显,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地区联动发展的意识薄弱,各个地区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旅游资源的交流与分享,不仅使地区的旅游发展差异日趋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进程,因而尽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台,对于不同地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