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与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1

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2期

海洋环境与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研究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海洋环境与生态课题组

Task Force for the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Marin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rine Environment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Group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海洋环境与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分析了我国海洋环境与生态发展的现状,结合世界海洋环境与生态工程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海洋环境与生态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建议。关键词: 海洋环境;生态工程;战略研究中图分类号:P7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m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 marine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also provid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field explains, and the main problems China faces at present. Meanwhile, the strategic goals, main tasks and majo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ine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mprovement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marine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trategic study

一、前言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超过1.8×104 km 的大陆海岸线,6 500多个岛屿。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的主张,管辖有超过3×106 km 2的辽阔海域[1,2]。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地发展,由于在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只重视对资源的索取,而忽略对海洋生态及环境的保护,导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

突出。如入海污染物显著的增加,氮磷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灾害多发等[3,4]。我国海洋生态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21世纪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而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如何立足陆海统筹,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同时,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维护海洋生态健康,探索沿海地区经济社会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模式,增强对海洋环境的管

收稿日期:2016-01-23;修回日期:2016-02-03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2011-ZD-16)

本文由《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丛书《海洋环境与生态卷•综合报告》改写,联系人:雷坤本刊网址:

综合研究 海洋环境与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研究

控能力,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5~7]。

二、我国海洋环境与生态工程发展的现状

(一)环境与生态现状

我国海洋环境与生态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质总体有所改善,但污染形势仍不容乐观,如入海河流水质不佳、氮磷引起的富营养化程度高等;我国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污染;海洋受到垃圾污染;海岸带生态遭到破坏,典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渔业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洋生物入侵严重,对我国本土生物以及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生态灾害,如赤潮、褐潮、绿潮、水母等频频出现并呈加重趋势;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多个区域成为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的高风险地区;我国海洋健康指数(OHI)评分为53分,低于全球海洋健康指数的平均评分,与世界上评分较高的国家在海洋渔业资源和特有海洋环境的保护上存在显著的差距[7~11]。

(二)海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发展的现状

1. 实施陆源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

我国实施陆源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缓解海洋环境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陆源工业和生活点源污染物总量减排,主要采取了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方面的措施[4,12];二是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工程。通过实施农田最佳养分管理、结合多种施肥方式、控制畜禽饲养量、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4,12]。

2. 开展海洋垃圾污染控制工程

国际上(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我国先后制定了防治垃圾污染海洋环境的海洋法公约以及法律法规,主要有联合国的《海洋法公约》、国际海事组织(IMO)的MAPPOL73/78公约、联合国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海洋垃圾相关的规定是比较全面、具体的,能够覆盖海洋垃圾的各项主要来源。同时,我国共有

六个涉海部门(环境保护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交通部海事局、农业部渔业局、国家海洋局、全军环境保护办公室)根据其管理职责开展海洋垃圾污染监测、防治方面的工作。

3. 积极稳妥地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为了有效防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我国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取的国际控制行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提高广大群众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性的认识;通过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多种技术建立削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全过程管理的政策体系[13]。

(三)海洋生态保护工程发展的现状

我国已初步形成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截至2011年年底,已建成典型海岸带管理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及自然景观等各类海洋保护区221个,此外,已建立海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5个。同时,2011年国家海洋局开始建设国家海洋公园,并批准了7处国家级海洋公园[13]。2005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至今达到21个。

实施海岸带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资源的修复是一项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因素诸多的复杂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通过红树林人工种植等生态修复工程,恢复了部分区域的海洋生态功能;通过采取海洋伏季休渔、增殖放流、水产健康养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等措施,减缓了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因此,我国海岸带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已经逐步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14]。

(四)海洋环境管理与保障工程

海洋环境管理与保障工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初显成效:一是海洋功能区划,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并组织开展海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海域使用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用海保障;二是海洋环境监测,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已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开展了大量海洋环境与生态监测设备研发的工作;三是海洋环境与生态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建设,我国已逐步启动海洋

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