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空港国际小镇水生态系统综合规划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空港国际小镇水生态系统综合规划研究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十九大“树

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利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根据空港国际小镇的城

市高标准定位和发展愿景的需求,结合现有空港国际小镇城市设计,在区域生态

水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以实现可持

续性的国际小镇生态水系统为目标。

关键词:水生态系统、水资源、可持续性

前言:合肥“1331”空间发展结构规划中已将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高刘镇)纳入

了合肥空港科技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划,属于合肥市三大产业核心增长极之一。合

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依托高刘镇并以空港新城发展为核心。合肥空港国际

小镇城市设计于2018年4月通过市规委会审查,成为合肥市重点发展三大片区

之一。占地12.5平方公里的空港国际小镇将在未来15年内陆续开发建设完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成为国际化合作园区、生态型空港国际小镇。空

港国际小镇规划区域目前基本为农业用地,将全面开发建设。区域概况与分析

1.1区位条件分析

空港国际小镇毗邻新桥机场,基地内生态环境优越,交通水平良好,也是落实“中德制造协同创新小镇”的核心载体。

1.2气候水文分析

合肥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冷热适中。

年平均温度 16.18 ℃,年平均蒸发 838 mm ,年相对湿度76%每年6-9月期间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 - 70% ,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无霜期长,平均为

220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6月-9月期间的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60% -

70% ,降雨季节分配不均。

合肥市从1980年以来至今,全市年平均降雨量993.8mm,最大年降雨量1535.2mm(1991年),最小年降雨量632mm(1995年),年最大日降雨量171.1mm(1984年6月13日)。

从合肥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和合肥市年降水量距平值等值线图分析,合肥市的水

资源相对短缺且市域范围全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相比较于合肥市市域其他区

域而言,空港国际小镇所位于的高刘镇年平均降雨量相对较低。

1.3 地形地貌分析

空港经济示范区(高刘镇)地属丘陵地带,全区岗冲相间,江淮分水岭横穿

镇域南部。其中高刘镇镇区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北高南低,海拔26.6m~73.9m.

全区域海拔最高 79.9 米,最低 47.9 米,高差为32 米。焦湖水库和宝教寺湖水库

水面水位高差为5.5米,两水库之间为江淮分水岭。

1.4 地质分析

地质属于第四纪白垩系,适宜粮、油、棉等农作物生长。区域地层由第四系

冲洪积层构成上部地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J)暗红、灰、青灰色砂岩,规划区域内以粘性均匀的黏土为主,土壤渗透性差。影响本区工程地质的主要因素为包

括软土、膨胀土、人工填土在内的特殊土体工程。根据国家地震总局1977年颁

布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定合肥市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合肥市列为

全国38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工程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

2. 项目特征与挑战

占地约12平方公里的空港国际小镇,这片区域目前基本为农业用地,将被

全面开发建设。结合城市发展定位的契机和高品质、高要求的国际建设标准,本

综合规划以“水”为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将现有的湖泊(宝教寺湖和焦湖)和河

流(宝教寺支流和焦湖支流)整合到生态的、可持续性的近自然城市水景观设计中。在本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构成核心要素,它提供可持续性的、近自然的与

水相处的模式,同时也为其他专业规划提供指导路线。海绵城市的原则是在地表

硬化和通过管网排放雨水的城市区域中,通过海绵措施将形成的径流状况尽可能

的保持为地块未开发之前的状况。借助于适当的海绵元素“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的规划设计理念,从而有效控制径流峰值导

致的水力负荷。同时,利用分散式和集中式的近自然的海绵城市措施净化被污染

的雨水,从而使规划区和下游水域污染负荷减少,发挥其生态功能,也能为城市

休闲功能服务。

同时,以海绵城市概念为核心的城市水生态系统综合规划必须始终与城市设

计边界条件保持一致,并考虑到对后续实施落地项目设计的规范。对于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合肥空港国际小镇新城而言,避免新建城区通过传统排水理念规划

建设导致城市水问题,也面临一系列特殊的挑战和框架条件:

2.1对现有湖泊及其支流的整合和再利用

一方面,需要将宝教寺湖和焦湖从之前单一的灌溉功能转变为兼具生态景观

功能的城市水体,这些水体需要具有稳定的景观水位,以满足城市水体的景观休

闲功能。

2.2水安全

另一方面,又必须确保防洪防涝安全:城市高速发展,导致硬化面积加大,

改变城市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地表径流增加,传统快排模式无法很好

的解决城市内涝问题,雨水系统直排进入水系,水系水位差过大。

2.3水平衡

由于项目区域位于水系的源头,宝教寺湖和焦湖自身集水区面积较小,项目

范围内的土壤渗透率低下,暴雨会导致大量的地表径流,而枯水期,由于规划区

域土壤缺乏蓄水层,湖泊无法通过缓慢流入的地下水进行补水,以及枯水期湖泊

能够为支流提供的足够生态基流。

2.4水环境

空港国际小镇的城市化进程将导致地表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湖泊,这不符

合生态化设计的要求。传统雨水排放体系未对不同的雨水水质进行区分,城市水

系的污染主要来自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管网错接漏接将导致非

降雨期污水排入水体。特别关键的是本项目中的宝教寺湖和焦湖水质是该空港国

际小镇未来成功开发建设的关键,如果不在规划阶段给出预防措施,水质将随着

新区开发建设显著恶化。因此,必须对雨水系统进行创新设计,配备各种集中式、分散式的生态雨水净化处理设施,针对不同降雨强度差异提出不同的雨水处理措施。

2.5水生态

城市高速发展,现有的大多水系会被人为改变,比如岸线截弯取直,甚至出

现“三面光”的硬质驳岸;现有的丰富的天然水网被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示范脆弱

或者缺失。

2.6水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