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七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 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七章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消除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2. 下列物质可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NaOH B.HCl C.无水Na2CO3 D.KMnO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可完全消除4.下列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使用生锈的砝码称量B.标定HCl时所用Na2CO3不纯C.所用试剂含待测组分D.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5.05.2010 .01250.0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4 B.2C.3 D.16.pH=10.02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A.4 B.2C.3 D.无法确定7.用失去结晶水的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则测得的浓度会 ( ) A.偏高B.偏低C.与实际浓度一致D.无法确定8.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既是化学计量点,也是滴定终点D.以上都不对9.测定CaCO3含量时,先加入一定量并且过量的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溶液,此滴定方式属于( )A.直接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简接滴定10.常量分析的试样用量为 ( )A .大于1.0gB .1.0~10gC .大于0.1gD .小于0.1g11.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 ,滴定管的一次滴定需读初、终两次读数,可能引起的最大误差为±0.02mL ,为使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终点时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至少为 ( )A .10mLB .15mLC .20mLD .无法确定12.用25mL 常量酸碱滴定管进行滴定,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 .18.2B .18.20C .18D .18.00013.已知T HCI/NaON =0.004000 g/ml 、则C HCI 为( )A .0.1000mol/LB .0.004000g/mlC .0.003600g/mlD .0.1097mol/L14.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 ,则相对误差是( )A .±0.1%B .±0.01%C .±1.0%D .±0.001%15.在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 mol ·L -1、0.1024 mol ·L -1、0.1022 mol ·L -1、0.1023 mol ·L -1,而实际结果应为0.1088 mol ·L -1,该学生的测定结果 (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C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D .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16.在定量分析结果的一般表示方法中,通常要求( )A .d R ≤2%B .d R ≤0.02%C .d R ≥0.2% D.d R ≤0.2% 17.T A/B 表示的意义是 ( )A .100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B .1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 .1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B 的质量D .1m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18.T HCl/NaOH =0.003000g/ml ,终点时HCl 消耗40.00 ml ,试样中NaOH 的质量为( )A .0.1200gB .0.01200gC .0.001200gD .0.1200mg19.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选择题及答案
20. 重量分析中的沉淀形式应当符合(D)A. 溶解度小B. 沉淀纯净含杂质少C. 相对分子量尽量大D. A、B和C17. Ca3(PO4)2的溶解度为a/2 mol·L-1,其Ksp为 ( D)(A). 36a5 (B) 4 a5/ 9 (C) 9a5 /4 (D) 27a5 /87.已知在一定的温度下,CdCO3的Ksp=×10-12,Cd(OH)2的Ksp=×10-14,那么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 B )>Cd(OH)2 <Cd(OH)2= Cd(OH)2D.不能确定13. AgNO3处理[Fe(H2O)5Cl]Br溶液,产生沉淀主要是 ( A )A. AgBrB. AgClC. AgBr和AgClD. Fe(OH)3存在下,AgCl的溶解度比纯水中大,原因是(C)(A)同离子效应(B)酸效应(C)盐效应(D)配位效应9. 在沉淀反应中,加入易溶电解质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该现象是( B)A. 同离子效应B. 盐效应C. 酸效应D. 配位效应5. 某物质的化学式是AB3,其溶解度S和容度积常数KspΘ的关系式是(C)A. Ksp Θ=2S2 B. KspΘ=2S3 C. KspΘ=27S4 D. KspΘ=4S29、已知在一定的温度下,CdCO3的Ksp=×10-12,Cd(OH)2的Ksp=×10-14,那么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B(1)CdCO3>Cd(OH)2(2)CdCO3<Cd(OH)2(3)CdCO3= Cd(OH)2(4)不能确定16、Ag2S的溶度积Ksp的表示式为:D(1)Ksp =c(Ag+)c(s2-) (2)Ksp= c(Ag+)c(s2-) 2(3)Ksp = 2c(Ag+)c(s2-) (4)Ksp= c(Ag+) 2c(s2-)11. 过量AgCl溶解在下列各物质中,问哪种溶液中Ag+浓度最小(D)A. 100 cm3水B. 1000 cm3水C. 1000 cm3 mol·dm-3KNO3溶液 D. 100 cm3 mol·dm-3KCl溶液20.关于晶型沉沉淀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A)沉淀反应应当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B)沉淀作用应当在热溶液中进行;(C)沉淀完毕后进行陈化使沉淀晶体完整、纯净;(D)当沉淀剂是挥发性物质时,沉淀剂用量应为其理论用量的200%为宜。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1.条件电位和标准电位有什么不同影响电位的外界因素有哪些答:标准电极电位E′是指在⼀定温度条件下(通常为25℃)半反应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分⼦的浓度(严格讲应该是活度)都是1mol/l(或其⽐值为1)(如反应中有⽓体物质,则其分压等于×105Pa,固体物质的活度为1)时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E0f)是当半反应中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浓度都为1或浓度⽐为,并且溶液中其它组分的浓度都已确知时,该电对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位(且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极电位,它在条件不变时为⼀常数)。
由上可知,显然条件电位是考虑了外界的各种影响,进⾏了校正。
⽽标准电极电位则没有校正外界的各种外界的各种因素。
影响条件电位的外界因素有以下3个⽅⾯;(1)配位效应;(2)沉淀效应;(3)酸浓度。
2.是否平衡常数⼤的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应⽤于氧化还原中为什么答:⼀般讲,两电对的标准电位⼤于(K>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于滴定分析。
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于滴定分析。
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于氧化还原滴定中。
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
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个⽅⾯: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
4.常⽤氧化还原滴定法有哪⼏类这些⽅法的基本反应是什么答:1)⾼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MnO2+H2C2O4+2H+==Mn2++2CO2+2H2O2) 重铬酸甲法. Cr2O72-+14H++Fe2+===2Cr3++Fe3++7H2OCH3OH+Cr2O72-+8H+===CO2↑+2Cr3++6H2O3)碘量法 3I2+6HO-===IO3-+3H2O,2S2O32-+I2===2I-+2H2OCr2O72-+6I-+14H+===3I2+3Cr3++7H2O5.应⽤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具备什么条件答:应⽤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个主要条件:(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于106,即△E>。
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1.计算氢原子核外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产生的谱线H α的波长与频率。
解: ν = R H ⎪⎭⎫ ⎝⎛-222111n n= 3.289 ⨯ 1015⎪⎪⎭⎫⎝⎛-223121s -1= 4.57⨯1014s -1νλc= =11418s 1057.4s m 10998.2--⨯⋅⨯= 656⨯10-9m= 656nm2.计算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多少? 解: I = ∆E = h ν= 6.626⨯10-34 J ⋅s ⨯3.289⨯1015s -1(1/12 -1/∞)=2.179⨯10-18J3.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n l m(1) 2 1 0(2) 2 2 -1(3) 2 3 +2解:(1)合理;(2) l 取值不合理,应小于n ;(3) l 、m 取值不合理,l 应小于n ,m 取值为0, ±1, ±2,⋯ ± l ;4.用合理的量子数表示:(1)3d 能级; (2)4s 1电子解:(1)3d 能级: n =3,l =2;(2)4s 1电子:n =4,l =0,m = 0;5.分别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分别指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F 10Ne 25Mn 29Cu 24Cr 55Cs 71Lu解:9F 1s 22s 22p 5 第二周期VIIA 族 10Ne [He]2s 22p 6 第二周期VIIIA 族25Mn [Ar]3d 54s 2 第四周期VIIB 族 29Cu [Ar]3d 104s 1 第四周期I B 族24Cr [Ar]3d 54s 1 第四周期VI B 族 55Cs [Xe]6s 1 第六周期I A 族71Lu [Xe]4f 145d 16s 2 第六周期IIIB 族6.以(1)为例,完成下列(2)~(4)题。
(1)Na (Z = 11) [Ne]3s 1 ; (3 ) (Z =24) [ ? ] 3d 54s 1;(2) 1s 22s 22p 63s 23p 3 ; (4 ) Kr (Z = ) [ ? ] 3d 104s 24p 6;解:(1) Na (Z = 11) [Ne]3s 1 ; (3 ) Cr (Z =24) [Ar ] 3d 54s 1;(2) P(Z=15) 1s 22s 22p 63s 23p 3 ; (4 ) Kr (Z = 36 ) [Ar] 3d 104s 24p 6;7.写出下列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分布式:S 2-K + Pb 2+ Ag + Mn 2+ Co 2+ 解:8.试完成下表。
兰叶青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所有章节)
第二章 习题解答2-10解:(1)×;(2)×;(3)√;(4)×;(5)×;(6)×;(7)×;(8)×;(9);(10)×;(11)×2-11解:(1)敞开体系;(2)孤立体系;(3)敞开体系;2-12解:(1) 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J(2)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2-13解:因为此过程为可逆相变过程,所以Q p =△H= ·mol -1W=-p 外△V ≈-n R T =-×=- kJ ·mol -1 △U = Q + W= +(-)= kJ ·mol -12-14解:(1)r m B f m Bf m 2f m f m f m 231B)3CO g Fe,s 3CO,g Fe O ,s 3393.51203(110.52)(822.2)26.77kJ mol H H H H H H -∆=ν∆=∆∆-∆+∆=⨯-⨯-⨯---=-⋅∑((,)+2()()()()+ΘΘΘΘΘΘ(2)r m B f m Bf m 2f m 2f m f m 21B)CO g H ,g CO,g H O,g 393.510(110.52)(241.82)41.17kJ mol H H H H H H -∆=ν∆=∆∆-∆+∆=-----=-⋅∑((,)+()()()()+ΘΘΘΘΘΘ(3)r m B f m Bf m 2f m f m 2f m 31B)6H O l NO,g 5O ,g 4NH ,g 6285.834(90.25)504(46.11)1169.54kJ mol H H H H H H -∆=ν∆=∆∆-∆+∆=⨯-⨯-⨯-⨯-=-⋅∑((,)+4()()()()+ΘΘΘΘΘΘ2-15解:乙醇的Θm f H ∆反应r m H ∆Θ为:(4) 2C (s ,石墨)+3H 2(g )+1/2O 2(g )= C 2H 5OH (l ),所以:反应(4)=反应(2)×2+反应(3)×3-反应(1)r m r m r m r m -1(4)2(2)3(3)(1)2(393.5)3(571.6)(1366.7)1135.1kJ mol H H H H ∆=∆+∆-∆=⨯-+⨯---=-⋅ΘΘΘΘ对反应2C (s ,石墨)+ 2H 2(g )+ H 2O (l )= C 2H 5OH (l )r m f m f m 2f m 2f m 1()(H O,l)2(H ,g)2(C,s)1135.1(285.83)2020849.27kJ mol H H H H H -∆=∆-∆-∆-∆=----⨯-⨯=-⋅乙醇ΘΘΘΘΘ虽然,该反应的r m H ∆Θ<0(能量下降有利),但不能由r m H ∆Θ单一确定反应的方向,实际反应中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混乱度、反应速率等。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
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
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7章 习题解答
第七章 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习题解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酸。
S 2-、SO 42-、H 2PO 4-、HSO 4-、NH 3、NH 2OH 、55C H N 。
1.依次为:HS -、HSO 4-、H 3PO 4、H 2SO 4、NH 4+、NH 2OH ⋅H +、55C H N ⋅H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碱。
H 2S 、HSO 4-、H 2PO 4-、H 2SO 4、NH 3、NH 2OH 、3+26[Al(H O)]。
2.依次为:HS -、SO 42-、HPO 42-、HSO 4-、NH 2-、NH 2O -、2+25[Al(OH)(H O)]。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碱。
NO 2-、SO 42-、HCOO -、HSO 4-、Ac -、CO 32-、S 2-、ClO 4-。
3.下列碱由强到弱的顺序:S 2-> CO 32-> Ac-> HCOO-> NO 2-> SO 42-> HSO 4-> ClO 4-1414.151010-- 1410.251010-- 144.741010-- 143.741010-- 143.371010-- 141.991010--4.pH =7.00的水溶液一定是中性水溶液吗?请说明原因。
4.不一定。
K w 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常温下它的值为10-14,此时的中性溶液pH 为7.005.常温下水的离子积w K θ=1.0×10-14,是否意味着水的解离平衡常数K θ=1.0×10-14?5.不。
w K θ=[H +][OH -],而K θ=[H +][OH -]/c (H 2O);c (H 2O)=11000/18.0255.5mol L 1-=⋅ 6.判断下列过程溶液pH 的变化(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说明原因。
(1)将NaNO 2加入到HNO 2溶液中; (2)将NaNO 3加入到HNO 3溶液中; (3)将NH 4Cl 加入到氨水中; (4)将NaCl 加入到HAc 溶液中;6. (1)pH 变大。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7章 习题解答
第七章 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习题解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酸。
S 2-、SO 42-、H 2PO 4-、HSO 4-、NH 3、NH 2OH 、55C H N 。
1.依次为:HS -、HSO 4-、H 3PO 4、H 2SO 4、NH 4+、NH 2OH ⋅H +、55C H N ⋅H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碱。
H 2S 、HSO 4-、H 2PO 4-、H 2SO 4、NH 3、NH 2OH 、3+26[Al(H O)]。
2.依次为:HS -、SO 42-、HPO 42-、HSO 4-、NH 2-、NH 2O -、2+25[Al(OH)(H O)]。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碱。
NO 2-、SO 42-、HCOO -、HSO 4-、Ac -、CO 32-、S 2-、ClO 4-。
3.下列碱由强到弱的顺序:S 2-> CO 32-> Ac-> HCOO-> NO 2-> SO 42-> HSO 4-> ClO 4-1414.151010-- 1410.251010-- 144.741010-- 143.741010-- 143.371010-- 141.991010--4.pH =7.00的水溶液一定是中性水溶液吗?请说明原因。
4.不一定。
K w 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常温下它的值为10-14,此时的中性溶液pH 为7.005.常温下水的离子积w K θ=1.0×10-14,是否意味着水的解离平衡常数K θ=1.0×10-14?5.不。
w K θ=[H +][OH -],而K θ=[H +][OH -]/c (H 2O);c (H 2O)=11000/18.0255.5mol L 1-=⋅ 6.判断下列过程溶液pH 的变化(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说明原因。
(1)将NaNO 2加入到HNO 2溶液中; (2)将NaNO 3加入到HNO 3溶液中; (3)将NH 4Cl 加入到氨水中; (4)将NaCl 加入到HAc 溶液中;6. (1)pH 变大。
《无机及分析化学》1-12章习题答案
⑵ rGm =2×(-237.2)+(-1321.9)-(-1797) =0.7kJ· -1 mol
无 机 17. ⑴ 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及 将“都”改为“大多”。 分 ⑵ 熵值变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析 将“都”改为“大多”。 化 ⑶ rGm⊖< 0 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学 教 强调“标准态”。 案 ⑷稳定单质规定它的 H ⊖=0, G ⊖=0,S ⊖=0 r m r m m
= k cx(S2O82-) ·y(I-) c
③ 0.65×10-6 = k (2.0×10-4)x · (0.50×10-2)y
②÷①(1.30×10-6)/(0.6510-6)=(2.0×10-4/1.0×10-4)x 2=2x x=1 ②÷③ 2=2y y=1 速率方程为: = k c(S2O82-) · -) c(I
无 机 8. 2N2H4(l)+ N2O4(g) = 3N2(g) +4H2O(l) 及 rHm⊖=4×(-285.8)-9.16-2×50.6= -1254kJ· -1 mol 分 -1254×1000∕64= -19.6 MJ 析 化 11. ⑴ 水变成水蒸汽: S>0 学 ⑵ 气体等温膨胀:S>0 教 ⑶ 苯与甲苯相溶: S>0 案
。 只有0 K时Sm⊖=0。 ⑸ 生成物的分子数比反应物多 ,该反应的rSm⊖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 (34页)
必是正值。(应强调气体分子)
无 机 及 分 析 化 学 教 案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 (34页)
18. rHm⊖ rSm⊖
⑴ N2(g)+O2(s) = 2NO(g)
⑵Mg(s)+Cl2(g) =MgCl2 ⑶ H2(g)+S(s) = H2S(g)
自-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及思考题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章节答案(整理排版11页)
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及思考题思考题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
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
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
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
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
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
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
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 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
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兰叶青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第七章
第 习题答案7—1解:设BaSO 4在水中的溶解度为S 1(mol ·L -1);在0.10mol•L -1Na 2SO 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 2(mol ·L -1).由 )()()(aq S O aq Ba s BaSO 2424-++= 222222sp 441010BaSO Ba SO c S .S K c /c c /c S /c ΘΘΘΘΘ+-⋅+⎡⎤⎡⎤===⎣⎦⎣⎦()()()()()(纯水中) (Na 2SO 4中)已知 10sp 4BaSO 10710K .Θ-=⨯()解得 S 1=1.03×10-5mol•L -1由同离子效应知,S 2<S 1=1.03×10-5mol•L -1 所以 0.10+ S 2≈0.10 解得S 2=1.1×10-9mol•L -1 7—2解:(1)7213sp AgBr 88107710K ..Θ--=⨯=⨯()()(2)5313sp 44Mg NH PO 63102510K ..Θ--=⨯=⨯(())()(3)55213sp 32Pb IO 3110101210K ..Θ---=⨯⨯⨯⨯=⨯(())(2 3.1)7—3 解:两液混合后,13132L m o l 1001L mol 1001001001002Pb ----+⋅⨯=⋅+⨯⨯=.....c)()( 11L mol 0200L mol 1001001000400I ---⋅=⋅+⨯=.....c )()(22PbI s Pb aq 2I aq +-+ƒ()()() 根据溶度积规则,计算离子积Q :22327Q P b I 101000204010c /c c /c ...ΘΘ+---⎡⎤⎡⎤==⨯⨯=⨯⎣⎦⎣⎦()() 查表得 9sp 2PbI 84910K .Θ-=⨯() 即 )(2sp PbI Q ΘK 〉应有PbI 2沉淀产生. 7—4解:查表39sp 3Fe OH 26410K .Θ-=⨯(()) 17sp 2Fe OH 48710K .Θ-=⨯(())Fe (OH )3沉淀完全时, c (Fe 3+)≤1.0×10-5mol·L -1,此时OH c /c Θ-==()解得 c (OH -)=6.4×10-12 mol·L -1pH=14-pOH=2.81,即pH 至少为2.81。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答案 (2)
第七章 要求作业答案7-1 判断题 解:(1)不正确。
有些化合物不存在外界,如[PtCl 2(NH 3)2]、[CoCl 3(NH 3)3]等。
(2)不正确。
少数高氧化数的非金属元素离子也可作为形成体,如[BF 4]-、[SiF 6]2-中的B 3+、Si 4+等;另外,有些中性原子也可作形成体,如[Ni(CO)4]中的Ni 原子。
(3)不正确。
在多齿配体的螯合物中,配位体数目就不等于配位数,如[Cu(en)2]2+中。
(4)不正确。
配离子电荷应是形成体和配位体电荷的代数和。
如[Fe(CN)6]3-。
(5)正确。
7-2 填空题 解:(1)五氟·一水合铁(Ⅲ)酸铵;Fe 3+; F -,H 2O ; F ,O ; 6; sp 3d 2; 外轨(2)Co 3+;Cl -,NH 3; Cl ,N ; 6;1s 22s 22p 63s 23p 63d 6 or [Ar]3d 6;四;Ⅷ;d ;d 2sp 3;八面体;内轨型;氯化一氯·五氨合钴(III)(3)乙二胺四乙酸;1:1 (4)pH <12.47-3 选择题解 (1)D (2)B (3)A (4)B7-4 计算题1.解:(1)())L (mol 0.041000.1040Ag 1•=×=+c , ()()13L mol 1.21006.020NH -⋅=⨯=c 设平衡时[Ag(NH 3)2]+ 解离产生的Ag +的浓度为x mol·L -1。
Ag + + 2 NH 3 = [Ag(NH 3)2]+c 0/ mol·L -1 0.04 1.2 0c / mol·L -1 x 1.2-2×0.04+2x ≈ 1.12 0.04-x ≈0.04()722323107.10.1/12.1)0.1/(0.1/04.0]/)([/)(/])([⨯=•=•=++x c NH c c Ag c c NH Ag c K f θθθθ解得 c (Ag +) = x = 1.88 ×10-9 (mol·L -1)c (NH 3) ≈ 1.12 (mol·L -1)c [Ag(NH 3)2+] ≈ 0.04 (mol·L -1)(2) 在混合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0.010mol KCl 固体,即c (Cl -) = 0.01010000.100100⨯= (mol·L -1) ∵Q = c (Ag +)/1.0×c (Cl -)/1.0 = (1.88×10-9/1.0)×(0.10/1.0 )= 1.88×10-10 ∴Q >[]AgCl θsp K = 1.77×10-10,所以能产生AgCl 沉淀。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七章答案
一、选择题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1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中,酸的强度最大的是( D )A. HAc 4.75HAc)p θa=(K B. HCN 219HCN)p θa .(K = C. NH 4+4.75O)H NH p 23θb =⋅(K D. HCOOH 25.10HCOONa)(p θb =K 2. 某混合碱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V 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V 2ml ,已知V 1>V 2 ,其组成是( C )A. Na 2CO 3B. Na 2CO 3与NaHCO 3C. NaOH 与Na 2CO 3D. NaOH3. 用Na 2CO 3 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HCl 溶液的浓度不产生影响的是( A )A. 用去离子水溶解锥形瓶中的Na 2CO 3时,多加了5.0mL 去离子水B. 烘干Na 2CO 3时,温度控制300℃以上C. 滴定管未用HCl 溶液润洗D. 滴定速度太快,附着在滴定管壁上的HCl 溶液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4. 蒸馏法测定铵盐中N 含量时,能用作吸收液的是( B )A. 硼砂B. HClC. HAcD. NH 4Cl5. 下列溶液能用HCl 或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浓度均为0.1mol·L -1) ( D )A. NaAcB. NH 4ClC. HCND. HCOOH(K θa (HAc) = 1.79×10-5 ;K θb (NH 3) = 1.8×10-5 ;K θa (HCN) = 4.99×10-10 ; K θa (HCOOH) =1.7×10-4)6. 用返滴定法测定氨水含量,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D )A. 酚酞B. 甲基橙C. 钙红D. 甲基红7. 用c (NaOH)=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弱酸(K a1 =8.6 ×10-2K a2 =6.3×10-7 K a3 =4.0×10-13)( B )A.有两个滴定终点,第一终点用酚酞、第二终点用甲基红指示B.有两个滴定终点,第一终点用甲基红、第二终点用酚酞指示C.只有一个终点,用酚酞指示D.只有一个终点,用甲基红指示8. 酸碱滴定中,选择酸碱指示剂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C )A. pH 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的摩尔质量D. 要求的误差范围9. H3PO4的pKθa1, pKθa2 pKθa3分别为2.12、7.20、12.36,当pH=8.0时,H3PO4溶液体系中浓度最大的组分是( A )A. HPO42-B. H2PO4- C . H3PO4 D. PO43-二、填空题1. 下列离子HCO3―,H2O,S2-,NH4+只能作碱的是S2-,只能作酸的是NH4+,即可作酸又能作碱的是HCO3―,H2O 。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课后习题答案
7、求下列情况下在298.15K时有关电对的电极电势。 (忽略加入固体对溶液体积变化)
nCu 2 cNa S O VNa S O 0.1000 25.13 10 3 2.513 10 3 mol
2 7 2 7
1.967 10 4 mol
解:2Cr2 O72 28H 12e 3O2 12 H 12e nO2 nCr O2
2 7
4Cr 3 14 H 2O
6 H 2O nCr O2 1.967 104
2 7
3 2
1
COD(O2, mg L )
2
0.0592 E H / H lg(1.34 103 ) 2 2 2 0.17V
9、计算在H2SO4介质中,H+浓度分别为1mol.L-1和 0.1mol.L-1的溶液中,VO2+/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解:查表得VO2 2 H e VO 2 H 2 O 2 E A (VO2 / VO 2 ) E ( VO / VO ) 0.0592 lg A 2 2 E ( VO / VO ) 1.000V A 2
2
0.0592 36 0.34 lg 6.3 10 2 0.70V
(3)100kPa氢气通入0.10 mol.L-1 HCI溶液中, E H / H2 ?
0.0592 (cH / c ) E H / H2 E H / H lg 2 n (p H2 /p )
无机及分析化学华中科技大学冯辉霞版课后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华中科技大学冯辉霞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A;2.B;3.D;4.B;5.a;6.A,B,C,D;7.E;8.B,C;二、填空题答案:1.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四种;2.常量分析是指试样用量在0.1g以上时的分析。
三、简答题略四、计算题答案:1.V=4mL;V=40mL;说明为了减少滴定的相对误差,应适当增大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量。
第二章物质的状态答案一、选择题1.A;2.D;3.B;4.D;5.;6.C;7.A;8.A;二、简要回答问题略三、计算题1.水在28℃时的蒸汽压为3742Pa,问在100g水中溶入13g不挥发溶质时溶液的蒸汽压为多少?已知不挥发溶质的摩尔质量为92.3g.mol-1。
解:PA﹡=3742Pa由拉乌尔定律可知:WB/MBPP1某某BPA某WA/MAWB/MB13/92.33742100/1813/92.392.43Pa加入溶质后的蒸气压为P﹡=PA﹡-P=3649.57Pa3.等压下,为了将烧瓶中30℃的气体量(视为理想气体)减少1/5,问需将烧瓶加热到多少度解:因P、V一定由PV=nRT得n1RT1=n2RT2即n1T1=(1-1/5)n1T2得T5T378.75K2414.某一容器内含有H2(g)和N2(g)的气体混合物,压力为152kPa,温度为300K,将N2(g)分离后,只剩下H2(g),保持温度不变,测得压力降为50.7kPa,气体质量减少14g,试计算(1)容器的体积;(2)容器中最初的气体混合物中H2(g)和N2(g)的物质的量分数。
H2(g)和N2(g)视为理想气体。
解:依题意有PH2=50.7KPaPN2=P-PH2=101.3KPanN2=14/MN2=0.5mol(1)PN2V=nN2RTnNRT0.58.314300V2PN2101.312.31L(2)PHP某H解得某P50.70.334某N21某H20.66622H2H2P1525.计算在2500g水中需溶解多少甘油(C3H8O3)才能与125g水中溶解2.42g蔗糖(C12H22O11)所组成的的溶液具有相同的凝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1个正确答案。
1. 下列物质中,酸的强度最大的是( D )A. HAc 4.75HAc)p θa=(K B. HCN 219HCN)p θa .(K = C. NH 4+4.75O)H NH p 23θb =⋅(K D. HCOOH 25.10HCOONa)(p θb =K 2. 某混合碱用盐酸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V 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V 2ml ,已知V 1>V 2 ,其组成是( C )A. Na 2CO 3B. Na 2CO 3与NaHCO 3C. NaOH 与Na 2CO 3D. NaOH3. 用Na 2CO 3 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HCl 溶液的浓度不产生影响的是( A )A. 用去离子水溶解锥形瓶中的Na 2CO 3时,多加了5.0mL 去离子水B. 烘干Na 2CO 3时,温度控制300℃以上C. 滴定管未用HCl 溶液润洗D. 滴定速度太快,附着在滴定管壁上的HCl 溶液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4. 蒸馏法测定铵盐中N 含量时,能用作吸收液的是( B )A. 硼砂B. HClC. HAcD. NH 4Cl5. 下列溶液能用HCl 或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浓度均为0.1mol·L -1) ( D )A. NaAcB. NH 4ClC. HCND. HCOOH(K θa (HAc) = 1.79×10-5 ;K θb (NH 3) = 1.8×10-5 ;K θa (HCN) = 4.99×10-10 ; K θa (HCOOH) =1.7×10-4)6. 用返滴定法测定氨水含量,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D )A. 酚酞B. 甲基橙C. 钙红D. 甲基红7. 用c (NaOH)=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弱酸(K a1 =8.6 ×10-2K a2 =6.3×10-7 K a3 =4.0×10-13)( B )A.有两个滴定终点,第一终点用酚酞、第二终点用甲基红指示B.有两个滴定终点,第一终点用甲基红、第二终点用酚酞指示C.只有一个终点,用酚酞指示D.只有一个终点,用甲基红指示8. 酸碱滴定中,选择酸碱指示剂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C )A. pH 突跃范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的摩尔质量D. 要求的误差范围9. H3PO4的pKθa1, pKθa2 pKθa3分别为2.12、7.20、12.36,当pH=8.0时,H3PO4溶液体系中浓度最大的组分是( A )A. HPO42-B. H2PO4- C . H3PO4 D. PO43-二、填空题1. 下列离子HCO3―,H2O,S2-,NH4+只能作碱的是S2-,只能作酸的是NH4+,即可作酸又能作碱的是HCO3―,H2O 。
2. 已知H3PO4的Kθal=7.5⨯10-3, K a2θ=6.2⨯10-8, K a3θ=2.2⨯10-13。
欲用磷酸盐配制缓冲液,若选用Na2HPO4作为碱,可配制成pH为11.66 至13.66 范围的缓冲液;若选用Na3PO4作为碱,可配制pH约为6.20~8.20 的缓冲液。
3. 三种弱酸盐NaX, NaY, NaZ的浓度相同的水溶液的pH值分别为8.0, 10.0, 9.0,则HX,HY,HZ酸性递增的顺序是HY,HZ,HX 。
4.NH4H2PO4的质子条件式为_ c(H+)+ c(H3PO4)=c(NH3)+2c(PO43-)+c(HPO42-) +c(OH-)__。
三、简答题1. 往稀氨水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1)HCl;(2)NH4Cl;(3)NaCl;(4)NaOH;则氨的解离度有何变化?为什么?解:(1)增大。
HCl中和了氨的解离时产生的OH-,使氨的解离平衡向右移动。
(2)减小。
NH4+的同离子效应抑制了氨的解离。
(3)不影响。
(4)减小。
OH-的同离子效应抑制了氨的解离。
2. 试分析下列情况出现时,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准确?(1) 用部分风化的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
以H2C2O4⋅2H2O为基准物标定NaOH时,若所用基准物已部分风化,标定结果将偏低。
(2) 用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中性)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
解:用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中性)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将导致结果偏高。
(3) 将NaHCO3加热到270~300℃制备Na2CO3基准物时,若温度超过300℃,部分Na2CO3分解为Na2O,用该Na2CO3标定HCl溶液。
解:用将NaHCO3加热至270—300︒C的方法制备Na2CO3基准物时,若温度超过300︒C,部分Na2CO3分解为Na2O,用其标定HCl时,标定结果将偏低。
(4) 用Na2C2O4作基准物质标定HCL,准确称取基准物Na2C2O4,将其灼烧为Na2CO3后,再用HCl 滴定至甲基橙终点,最后计算HCl浓度。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当,部分Na2C2O4被灼烧为Na2O。
解:用Na2C2O4作基准物标定HCl时,是将准确称取的Na2C2O4灼烧为Na2CO3后,再HCl滴定至甲基橙终点。
若灼烧时部分Na 2CO 3分解为Na 2O ,对标定结果无影响。
(5) 0.1000mol·L -1 NaOH 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 2。
①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此NaOH 溶液测定盐酸浓度;②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此NaOH 溶液测定HAc 溶液浓度。
解:c (NaOH) = 0.1mol ⋅L -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 2,当用它测定HCl 浓度,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则对测定结果无大影响。
用它测定HAc 浓度时,应选酚酞作指示剂,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3. 设计下列混合液的分析方案。
(略)(1)HCl + NH 4Cl (2)H 2SO 4 + H 3PO 4 (3) Na 3PO 4 + Na 2HPO 4四、计算题1.利用分步系数计算pH=3.00,0.10mol·L -1NH 4Cl 溶液中NH 3和NH 4+的平衡浓度。
(略)2. 计算下列各水溶液的pH 。
(1)0.100mol ·L -1HAc 溶液 (2)0.150mol ·L -1二氯乙酸溶液(3)0.100mol ·L -1NH 4Cl 溶液 (4)0.400mol ·L -1H 3PO 4溶液(5)0.100mol ·L -1KCN 溶液 (6)0.0500mol ·L -1Na 3PO 4溶液(7)0.025mol ·L -1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8)1.00×10-4mol ·L -1NH 4Ac 溶液(9)1.00×10-3mol ·L -1Na 2HPO 4溶液解(1)HAc 的︒a K =1.8×10-5cK a o =0.100×1.8×10-5=1.8×10-6>20 K w o ,c / K a o =0.100/1.8×10-5>500, 故运用公式c K c ︒=+a )(H 进行计算,代入数值后即解出c (H +)=1.34×10-3 mol·L -1pH=2.87(2)二氯乙酸的︒a K =5.0×10-2cK a o =0.150×5.0×10-2=7.5×10-3>20 K w o ,c / K a o =0.150/5.0×10-2<500,故运用公式24H 2c K K K )(c a a a ︒︒︒+++-=进行计算,代入数值后即解出c (H +)=6.5×10-2mol·L -1pH=1.19(3)NH 4Cl 的︒a K =5.6×10-10,cK a o =0.100×5.6×10-10=5.6×10-11>20 K w o ,c / K a o =0.100/5.6×10-10>500,故运用公式c K )(c a ︒+=H 进行计算,代入数值后即解出c (H +)=7.48×10-6mol·L -1pH=5.13(4)H 3PO 4的K a1o =7.6×10-3,K a2o =4.4×10-8,K a3o =4.4×10-13cK a1o =0.400×7.6×10-3/1=3.04×10-3>20 K w o ,c / K a1o =0.400/7.6×10-3=52.6<500,故运用公式24H 1211cK K K )(c a a a ︒︒︒+++-=进行计算,代入数值后即解出c (H +)=5.11×10-2mol·L -1pH=1.29(5)KCN 的︒a K =6.2×10-10K b o =K w o / K a o =1.0×10-14/6.2×10-10=1.61×10-5cK b o =1.61×10-6>20 K w oc /K b o >500,故运用公式c K )(c b ⋅=︒-OH 进行计算,代入数值后即解出c (OH -)=1.27×10-3mol·L -1pH=11.10(6)Na 3PO 4的K a1o =7.6×10-3,K a2o =4.4×10-8,K a3o =4.4×10-13,则K b1o =K w o /K a3o =2.3×10-2,K b2o =K w o / K a2o =1.6×10-7,K b3o =K w o / K a1o =1.3×10-12cK b1o =0.0500×2.3×10-2=1.15×10-3>20 K w o ,c / K b1o =0.0500/2.3×10-2=2.17<500,故运用公式24OH 1211c K K K )(c b b b ︒︒︒-++-=进行计算,代入数值后即解出c (OH -)=9.0×10-3mol·L -1pH=11.95(7)邻苯二甲酸氢钾的K a1o = 1.1×10-3 ,K a2o =3.9×10-6cK a2o =0.025×3.9×10-6=9.75×10-8>20 K w o ,c =0.025>20 K a1o 所以运用公式⋅⋅=︒︒+21H a a K K )(c 进行计算,代入数值后即解出c (OH -)=6.5×10-5 mol·L -1pH=4.18(8) NH 4Ac 的K a(HAc)o =1.8×10-5, K a(NH4+)o =5.6×10-10是两性物质,则运用公式c K )K c K (K )(c w ++⋅⋅=︒︒︒︒++HAc NH HAc 4H由于c K ⋅︒+4NH =5.6×10-10×1.00×10-4=5.6×10-14<20 K w o , c =1.00×10-4<20K a (HAc )o 所以运用公式45144105HAc NH HAc 1001108110011010651081H 4------︒︒︒︒+⨯+⨯⨯+⨯⨯⨯=++⋅=+..)..(.c K )K c K (K )(c w=1.0⨯10-7 mol·L -1pH=7.00(9)1.00×10-3mol ·L -1Na 2HPO 4溶液解:已知43PO H 的1338210441036-︒-︒⨯=⨯=.K ,.K a a ,由于︒>225a K c ,而︒︒<w a K c K 253,故应用式c K c K K c w a a )()H (21︒︒︒++⋅⋅=11014138L mol 101800101001001010441036-----⋅⨯=⨯+⨯⨯⨯⨯=..)...(. 099pH .=3.下列四对化合物可供你选择以配制pH=10.10的缓冲溶液,应选择哪一对?其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应是多少?(1)HCOOH-HCOONa (2)HAc-NaAc(3) H 3BO 3-NaH 2BO 3 (4) NH 4Cl-NH 3解:首先查表找出酸对应的p K a o ,然后要求配制的缓冲溶液pH=p K a o ±1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缓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