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刷题课时练+20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Word版含解

合集下载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1.“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

”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2.观看下图《变迁》,图片以中间为分界线,左右两边清朝、民国时期的服装和建筑风格明显不同。

下列关于该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A.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C.社会生活出现了土洋并存的特色D.西式服装完全取代了传统服饰3.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C.生产技术水平低D.产业结构不合理4.有学者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

”这里“偏向”主要表现在(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5.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事件是( )A.正式就任大总统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正大总统选举法》C.解散国民党D.“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6.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A.甲午战争的影响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7.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有史学家称之为“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

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A.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B.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C.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D.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8.读下表,由此可以推知袁世凯的尊孔复古( )A.具有社会基础B.助推儒学退化C.占据舆论优势D.得到列强支持9.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练习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练习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20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1.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

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2.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参加一战()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派遣军队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C.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D.有效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展3.1915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

这些情况表明()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B.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C.军阀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4.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5.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五粒扣子代表五权分立;袖口三粒扣子代表三民主义;封闭的衣领寓意严谨治身。

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现了()A.儒家伦理B.中西合璧C.全盘西化D.固守传统6.美国《展望杂志》曾推举胡适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名“闻人”之一,理由是他“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

这主要是基于他()A.创办《青年杂志》B.主张文学改良C.倡导民主与科学D.发表《狂人日记》7.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题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含答案)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题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含答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南方与北方形成两套不同政治系统。

到袁世凯当政时,他凭借个人实力强化了对北方控制,但是对南方各省却缺少实际掌控。

为重新强化中央权威,袁世凯决定恢复帝制。

据此可知()A.恢复帝制是当时的时代需要B.革命党人造成南北分裂局面C.政治近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D.民主共和思想还未深入人心2.袁世凯为了保护核心利益,比如在决定直隶都督的人选上,可以绕开与其政见不符的唐绍仪,直接任命。

唐绍仪很生气,按照民初体制,我不副署,你的任命怎么能够生效呢。

但按照袁世凯的想法,他的总统就是按皇帝的方式当的,直隶都督对于袁世凯而言关系重大,这个他不能让步,即使是违规他也认了。

该事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总理与总统之争B.内阁制不符国情C.个人政见的差异D.专制与民主之争3.一些军政界人士鼓动张勋称:“黎、段两人断难并立,趁此机会,厉兵秣马,可以定乱为名,收服人心,借图大计。

……中央麻木不仁,无力压制。

似此政府,几类东周,有建义旗者,谁不响应?”以上材料说明张勋能短暂复辟的原因是()A.“府院之争”军阀割据B.清朝官员推波助澜C.张勋集团实力雄厚D.共和体制已成废纸4.根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内形势示意图,我们可以得出北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A.军阀派系林立割据一方B.社会生活出现了新气象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D.帝国主义势力受到冲击5.费正清曾说:“(北洋)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

”下列史实中体现了后一时代特征的是()A.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B.“中日民四条约”被迫签订C.张勋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D.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6.为争取国际地位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一战的协约国方面,并为该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这反映了A.一战时期列强对中国争夺的加剧B.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C.北洋军阀政府主动参与国际事务D.日本的在华势力受到遏制7.1906年,何琪编的《初等女子修身教科书》基本尊奉古代传统道德,把人们熟悉的古代优秀女子故事作为材料;19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女子修身教科书》中,除女子传统美德内容外,又增加爱国、纳税、国家财政、法律、人民之权利与义务、职业、公益等内容。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练习含解析《中外历史纲要(上)

2019_2020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练习含解析《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支持B.资产阶级共和国不适合中国国情C.中国有专制主义传统D.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存在着复辟势力项是外因,B、C两项是不彻底的表现,均排除;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并得到了先进的中国人的认可,但在中国社会内部还存在着复辟的土壤,故选D项。

2.“一人称帝,天下骚然……滇黔独立,文意豁然。

”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护法运动,遭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反对,蔡锷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了护国战争,故选C项。

3.1917年秋,孙中山就任大元帅,举起了护法大旗,把矛头直指( )A.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B.皖系军阀段祺瑞C.滇系军阀唐继尧D.桂系军阀陆荣廷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独裁统治的斗争,这就是护法运动,故选B项。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D.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控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故选D项。

A、B、C三项都是内部条件,均排除。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部门是( )A.冶铁业B.纺织业C.采矿业D.机器制造业,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此阶段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部门是纺织、面粉等轻工业,B项正确。

6.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这主要反映了( )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C.平等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鞠躬、握手反映了近代平等自由观念,故C项符合题意。

7.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号是( )A.自强、求富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德先生”与“赛先生”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故A项错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激发了维新思想,故B 项错误;“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号,故C项正确;“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课时检测二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高中历史课时检测二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时修养评论二十北洋军阀统治期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合格性考试】( 选择题每题 3 分, 非选择题15 分, 共 30 分)1.袁世凯推行专制的以下史实 , 其先后次序是 ()①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规定总统能够连选蝉联②公布《中华民国约法》③复辟称帝④命令解散公民党A. ①③②④B. 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分析】选 D。

联合课本史实表达摆列 : ①是在1914 年末 , ②是在 1914 年 5 月, ③是在 1915 年底, ④是在 1913 年 11 月 , 应选 D。

2. 护国战争中 , 梁启超、蔡锷等人的反袁斗争与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在客观上形成了联盟, 主要由于()A. 两方的矛盾日益排除B. 两方的政治看法已趋于一致C. 两方已结成联盟D. 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分析】选 D。

袁世凯称帝违反历史潮流, 各阶层掀起了反袁斗争。

3. 美国学者费正清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公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程的经济奇观”。

他说的“没有前程”主假如由于中公民族工业()A. 缺少优秀的社会环境B. 地域散布呈东密西疏C. 生产技术水平低D. 家产构造不合理【分析】选 A。

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是中公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程”的本源 , 所以选 A。

4. “灯闪着 , 风吹着 , 蟋蟀叫着 , 我坐在床头看书。

月亮出来了, 风息了 , 我站在院中唱歌。

”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 在 17 岁时写的一首新诗。

和文言文对比, 这类平和平常的文风受益于()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新文化运动D. 辛亥革命【分析】选 C。

此题主要考察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史实。

1915 年 , 陈独秀在上海创立《青年杂志》 ,标记着新文化运动的盛行。

1917 年 , 胡适在《新青年》发布《文学改进刍议》一文, 主张用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和文言文对比, 这类平和平常的文风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责任内阁制,袁世凯在1914年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防止其专制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政体。

而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目的是实现独裁专制。

这一变化说明民主政治实现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与专制进行激烈的斗争,故选B项。

2.某学者指出,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

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

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 )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B.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反对C.被迫向革命党人屈服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一个个各唱其戏”,说明袁世凯统治集团内部已四分五裂。

“卖不了票了”说明社会各阶层都加入了反对袁世凯的行列,袁世凯成了众矢之的,故选A项。

3.(辽宁葫芦岛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鲁迅先生曾对我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发表过这样的感触:“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这一历史时期主要指的是( )A.清政府统治时期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得出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到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再到张勋复辟,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选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是1927—1949年,排除C项;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1927年,排除D项。

4.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外资企业出现 B.洋务运动兴起C.工人运动高涨D.实业救国热潮热潮,故选D项。

2019_2020年高一历史必修新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同步练习: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019_2020年高一历史必修新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同步练习: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民国初期,(政府)参考西方有关法规,并吸纳工商界代表的建议,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

这反映了(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律制度的逐步建立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2.下面是20世纪初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造成指数上升的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国民政府颁布奖励实业的法令3.1913~1915年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这反映出( )A.中国社会普遍对辛亥革命很失望B.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是错误的C.袁世凯试图复辟帝制的野心D.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是错误的4.“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C.白话文的自身价值D.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5.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体现(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强大武力作为后盾B.违背社会进步潮流C.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D.民主革命派的反对7.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根源是( )A.军阀拥有武装B.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C.各帝国主义国家扶植军阀混战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8.下表是1913~1920年间中国部分轻工业工厂数量的变化表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快速发展B.各帝国主义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封建专制势力阻挠民族工业的发展D.军阀统治使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9.1916年1月出版的第一卷第五号《青年杂志》在“英汉对译”一栏中刊登的是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的节选。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时练1.“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

”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2.观看下图《变迁》,图片以中间为分界线,左右两边清朝、民国时期的服装和建筑风格明显不同。

下列关于该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A.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C.社会生活出现了土洋并存的特色D.西式服装完全取代了传统服饰3.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C.生产技术水平低D.产业结构不合理4.有学者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

”这里“偏向”主要表现在(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5.一些军政界人士曾鼓动张勋称:“黎、段两人断难并立,趁此机会,厉兵秣马,可以定乱为名,收服人心,借图大计。

……中央麻木不仁,无力压制。

似此政府,几类东周,有建义旗者,谁不响应?”以上材料说明张勋能短暂复辟的因素是( )A.“府院之争”军阀割据B.前清遗老推波助澜C.张勋集团实力雄厚D.共和体制已成废纸6.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事件是( )A.正式就任大总统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正大总统选举法》C.解散国民党D.“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7.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A.甲午战争的影响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8.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作业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作业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1.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

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2.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参加一战(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派遣军队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C.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D.有效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展3.1915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

这些情况表明( )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B.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C.军阀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4.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5.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五粒扣子代表五权分立;袖口三粒扣子代表三民主义;封闭的衣领寓意严谨治身。

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A.儒家伦理 B.中西合璧C.全盘西化 D.固守传统6.美国《展望杂志》曾推举胡适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名“闻人”之一,理由是他“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

这主要是基于他( )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7.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

课时作业7: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7: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A组基础过关1.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内阁制,排除B项。

此时皇帝已经退位,排除C项。

袁世凯此时尚未称帝,排除D项。

故选A项。

答案 A2.因反对“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率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而采取的行动是()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复辟帝制解析结合材料“元首谋逆,蔑弃《约法》”可知此行动指的是袁世凯称帝后,革命党人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的护国运动,故选C项。

答案 C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

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A.直系军阀B.奉系军阀C.桂系军阀D.皖系军阀解析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皖系军阀。

答案 D4.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军阀拥有武装C.帝国主义扶植军阀D.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解析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有关。

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各个地方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这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它们分别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

这样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也就促使中国各派军阀割据纷争不断。

答案 A5.(2020·天津滨海新区期末)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这些说明()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B.经济发展迅速提升C.北洋军阀统治腐朽D.民国初期社会进步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体现了中国经济不断近代化,新文化运动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签和约是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标志之一,材料分别就经济、文化和政治三方面说明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危机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发展迅速提升,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排除C项。

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支持B.资产阶级共和国不适合中国国情C.中国有专制主义传统D.辛亥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存在着复辟势力项是外因,B、C两项是不彻底的表现,均排除;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并得到了先进的中国人的认可,但在中国社会内部还存在着复辟的土壤,故选D项。

2.“一人称帝,天下骚然……滇黔独立,文意豁然。

”材料中的“滇黔独立”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护法运动,遭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反对,蔡锷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了护国战争,故选C项。

3.1917年秋,孙中山就任大元帅,举起了护法大旗,把矛头直指()A.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B.皖系军阀段祺瑞C.滇系军阀唐继尧D.桂系军阀陆荣廷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独裁统治的斗争,这就是护法运动,故选B项。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D.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控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故选D项。

A、B、C三项都是内部条件,均排除。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部门是()A.冶铁业B.纺织业C.采矿业D.机器制造业,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此阶段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部门是纺织、面粉等轻工业,B项正确。

6.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这主要反映了()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C.平等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D.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鞠躬、握手反映了近代平等自由观念,故C项符合题意。

7.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号是()A.自强、求富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德先生”与“赛先生”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故A项错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激发了维新思想,故B项错误;“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号,故C项正确;“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故D项错误。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时练1.“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伪道德,正是觉得‘神圣’的要求太高,很难企及,结果就硬撑门面,就伪装为善……而‘虚伪’恰恰是对人性破坏最烈、腐蚀最大的毒剂。

”在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揭露了旧文化的缺失B.夸大了对人性的赞美C.颠覆了国人的道德观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2.观看下图《变迁》,图片以中间为分界线,左右两边清朝、民国时期的服装和建筑风格明显不同。

下列关于该图片说法正确的是( )A.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C.社会生活出现了土洋并存的特色D.西式服装完全取代了传统服饰3.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C.生产技术水平低D.产业结构不合理4.有学者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

”这里“偏向”主要表现在(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5.一些军政界人士曾鼓动张勋称:“黎、段两人断难并立,趁此机会,厉兵秣马,可以定乱为名,收服人心,借图大计。

……中央麻木不仁,无力压制。

似此政府,几类东周,有建义旗者,谁不响应?”以上材料说明张勋能短暂复辟的因素是( )A.“府院之争”军阀割据B.前清遗老推波助澜C.张勋集团实力雄厚D.共和体制已成废纸6.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事件是( )A.正式就任大总统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正大总统选举法》C.解散国民党D.“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7.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A.甲午战争的影响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8.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同步测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提高练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同步测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提高练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提高练习一、选择题1.陈独秀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

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

这反映出()A.帝制符合中国当时历史潮流B.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C.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其必然性D.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十分落后2.史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大变局”的高潮一节,正是帝制的终结和“共和”的开始,这一时期也正是革故鼎新之际,宪法、国会出现,现代警察制度建立,新闻舆论形成等。

这一时期是指()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时期3.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后指出:“顾我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武人之争雄”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军阀混战,社会动荡B.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C.人民痛苦,民不聊生D.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加强4.“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

……(认为)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

”这里的“变革人心”是指()A.唤起复古之风B.进行实业救国C.倡导共和体制D.探求民主科学5.陈旭麓曾说:“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A.揭露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C.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根基D.创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6.1916年,胡适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据此,胡适认为“造就新文学”的关键在于()A.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C.传承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优势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思维7.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重大事件统计数据。

课时作业8: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8: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袁世凯( )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组织内阁D.复辟帝制2.北洋时期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B.辛亥革命不彻底C.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D.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3.下表所示为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据表内容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B.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C.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D.军阀割据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4.20世纪某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面粉业、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A.1895—1911年B.1912—1919年C.1937—1945年D.1946—1949年5.下列是《1913年和1920年中国产业资本基本估计状况表(单位:万元)》,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美日在华竞争激烈B.官僚资本垄断国民经济C.民族资本发展迅速D.近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6.原先的学堂,开始上课之前,学生有拜孔子、拜先生的礼节,后来代之以上课铃声响起,全班学生起立,并问候“老师好”,老师鞠躬还礼。

这种变化最有可能开始于( )A.鸦片战争之后B.洋务运动时期C.中华民国初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7.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

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B.严复C.孙中山D.陈独秀8.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

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北京大学和某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这本刊物是( )A.《民报》B.《申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9.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2020-2021学年高一统编新教材同步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作业)

2020-2021学年高一统编新教材同步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作业)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精品作业】1.国会政治是民国初年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

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

但国会政治在民国初年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讨伐声中寿终正寝。

材料反映了()A.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B.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C.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D.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2.“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这“八年”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3.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

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休妻)嫁妻”。

据此可知()①婚姻自主已成为社会时尚②婚姻观念日益开放③政府推动婚姻观念转变④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美国哲学家杜威在1919年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

”据所学知识,“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的核心是( )A.马克思主义B.白话文学C.民主与科学D.三民主义5.下图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中日民四条约”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6.1915年,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重新颁定“教育要旨”,指出教育“必于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阙”,把教育宗旨概括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七项。

其根本目的是()A.推行社会教化B.恢复传统文化C.准备复辟帝制D.宜扬西方文明7.一些军政界人士鼓动张勋称:“黎、段两人断难并立,趁此机会,厉兵秣马,可以定乱为名,收服人心,借图大计。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后习题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后习题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防止其专制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政体。

而袁世凯将之改成总统制,目的是独裁专制。

这一变化说明民主政治实现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与专制进行激烈的斗争。

2.某史学家说:“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

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

”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 )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B.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反对C.被迫向革命党人屈服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说明袁世凯统治集团内部已四分五裂。

“卖不了票了”说明社会各阶层都加入了反对袁世凯的行列,袁世凯成了众矢之的,故选A项。

3.“或在園(园)中,拖出老袁还我國(国);余临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与这副对联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D.袁世凯复辟帝制,其中“拖出老袁还我國”指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要求恢复民国之意,故选D项。

4.段祺瑞自己以“三造共和”自诩。

1911年,段祺瑞率前线北洋将领46人联名致电清政府吁请清帝退位。

袁世凯蓄意称帝时,段祺瑞反对帝制。

1917年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

段祺瑞“三造共和”的目的是( )A.争权夺利B.维护民主C.复辟帝制D.实业救国,其历史活动基本遭到历史学家的否定,所谓的“三造共和”都是服务于自己争权夺利的目的,A项正确。

5.下图是1918年发表于《风月画报》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A.谴责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B.歌颂辛亥革命中新军英勇杀敌C.批评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D.揭露日本军事侵略中国的野心,不存在歌颂的意思,材料的寓意是军阀的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A项正确,B项错误。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附答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附答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获得巨大胜利,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筹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

1913年,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案”的发生()A.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B.表明袁世凯的势力不敌国民党C.延缓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使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2.“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这篇檄文的发表针对的是()A.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袁世凯复辟帝制C.袁世凯修改总统选举法D.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3.下面为1912—1918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B.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C.提倡国货运动D.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下表是北洋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军费增长的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这段时期军费不断增长相关的主要背景是()A.农民起义不断B.参与国际战争C.国内匪患严重D.军阀长期混战5.陈独秀说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为此,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此处“启蒙”的主要内容是()A.民主与科学B.马克思主义C.实业救国D.君主立宪6.1916年1月,陈独秀在《一九一六年》一文中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7.下表所示是1914年北京政府农商部颁布的部分法规条例。

下述法规条例的颁行()A.表明北京政府放弃传统的抑商政策B.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C.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环境D.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勃兴8.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练习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练习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20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1.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

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A .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B .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D .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2.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参加一战()A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 .派遣军队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C.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D .有效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展3.1915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铐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

这些情况表明()A .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B .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C.军阀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D .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4. 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 .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 .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5. 中山装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四维 一一礼、义、廉、耻;袋盖 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五粒扣子代表五权分立;袖口三粒 扣子代表三民主义;封闭的衣领寓意严谨治身。

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 现了( )A .儒家伦理B .中西合璧C .全盘西化D .固守传统6 .美国《展望杂志》曾推举胡适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名“闻人” 團例I ] 外国賽車主罠比平隹业本丄文住业之一,理由是他“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C.倡导民主与科学D .发表《狂人日记》7.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

课时作业5: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时作业5: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时对点练题组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答案 A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内阁制,排除B项。

此时皇帝已经退位,排除C项。

袁世凯此时尚未称帝,排除D项。

2.因反对“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率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而采取的行动是()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 C解析结合材料“元首谋逆,蔑弃《约法》”可知此行动指的是袁世凯称帝后,革命党人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的护国运动,故选C项。

题组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3.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军阀拥有武装C.帝国主义扶植军阀D.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答案 A解析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关。

因当时的中国经济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各个地方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这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了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它们分别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

这样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也就促进了中国各派军阀的割据纷争。

故A项正确。

4.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

这与当时哪一政治局面密切相关()A.贪官横行B.割地赔款C.徭役繁多D.军阀混战答案 D解析北洋军阀时期的特点是军阀割据混战,故选D项。

题组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5.1912年民国政府颁行《商业注册章程》,减免了清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

该措施意图是()A.保护私有财产B.鼓励创办实业C.恢复市场秩序D.巩固新生政权答案 B解析减免清政府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是鼓励创办实业的具体举措,故B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刷题课时练20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
1.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

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

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这反映了当时群众民主意识的淡薄和民主政治的脆弱性。

所以答案选B项。

答案:B
2.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机会②“民四”指的是民国四年③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④袁世凯换取了日本的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
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

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同时袁世凯换取了日本的支持,①②④正确;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③错误,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B项正确。

答案:B
3.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参加一战()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派遣军队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C.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
D.有效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展
解析:一战期间,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C项正确;中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但都没有实现,A、D两项错误;一战期间,中国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但中国军队没有出兵欧洲,B项错误。

答案:C
4.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
解析:通过分析图片可知,1921年与1912年相比,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这是因为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A项正确;其他三项虽然也是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但都不是最主要原因,B、C、D三项错误。

答案:A
5.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

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

”这实质上反映了()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一位年轻人剪辫子前还到照相馆照相留念,可以看出其心态是新旧杂陈,B项正确;A项与题干中剪辫子的史实
不符;C项错误,长辫子不是传统精华;D项中“共和观念”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B
6.民国元年中华书局成立,其出版理念是“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这一理念旨在() A.促进社会大众觉醒B.加快东西文化的交融
C.宣传“实业救国”思想D.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
解析:依据题干“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可以看出中华书局的这一理念是为了促进国民的觉醒,故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目的,应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民国元年是1912年,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7.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其中主张从文化层面学习西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中《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付诸实施,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即器物,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排除B、C两项,选择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到民国初元,一部分优秀国民意识到要通过共和制,求得“政治根本问题”的解决。

而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觉悟”。

自由政治、国民政治、自治政治必须处于多数国民的自觉自动,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

否则,共和、立宪便是作伪的装饰品。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

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

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

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

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

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陈独秀“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是
什么?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解析:第(1)问“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方式在思想层面,要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

他为此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新文化运动上: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待传统文化明显有激进与理智之分,但其共识在于,均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

第二小问,这些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袁世凯尊孔复古,思想界必然掀起文化讨伐;同时,这也是辛亥革命以来,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的表现。

答案:(1)办法: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

努力: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

(2)认识: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

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