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学的风格

合集下载

电视艺术分类

电视艺术分类

精品文档
. 电视艺术分类
•认为电视艺术不包括种节目中的新闻类节目,仅指文艺类节目。

•将电视艺术分为五大类:
• 1.电视文学类
• 2.电视艺术片类
• 3.电视剧艺术类
• 4.电视综艺节目类
• 5.电视纪实艺术类
电视艺术片类
广义的电视艺术片涵盖包括文艺在内的其他片种,狭义的电视艺术片则专指以电视艺术观念拍摄的文艺作品,与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戏曲等电视文艺节目交融。

•电视音乐艺术片
•电视舞蹈艺术片
•电视戏曲艺术片
•电视风格艺术片
•电视风俗风情片
•文化专题艺术片
电视剧艺术类
电视剧是用蒙太奇思维和视听语言创作的电视戏剧作品。

艺术语言、艺术手段、艺术技巧与电影故事片类同,主要的不同点在于电视剧具有家庭收看的随意性。

以构成样式分:电视戏剧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
以风格样式分:戏剧式电视剧、小说式电视剧、散文式电视剧、报道式电视剧、情节性电视剧、纪实性电视剧、歌舞电视剧、音乐电视剧、戏曲电视剧等;
以题材样式分:历史题材电视剧、现代题材电视剧、神话题材电视剧、家庭题材电视剧、都市情感题材电视剧、农村题材电视剧、儿童题材电视剧、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军事题材电视剧等。

电视综艺节目类
电视综艺节目由音乐、歌舞、小品、戏曲、曲艺、杂技、魔术等节目串联而成,演播室制作,主持人串联,与电视文化晚会类似。

电视纪实艺术类
具有艺术品格的纪录片或专题片。

纪录片的故事化
电视文学类
•电视小说
•电视散文
•电视诗歌
•电视报告文学。

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

映,彼此烘托,有实有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绘就一幅冬日美丽画景。
由于三清山冬季平均的气温较低,冰雪景观
好的文学作品, 不等于好的新闻作品
时间保留较长,形成了三清山独特的雪景奇观。 放眼望去整个山脉沟壑峰峦,银装素裹,玉树琼 枝,美不胜收。
雪景如画,吸引大批游客
东方卫视
√ 点评:
• 对画面进行补充写作 • 客观描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
电视新闻 1、接收方式:一遍播放 即意味结束。 2、受众:对文化水平不 做要求。 3、表述方式:谈话式语 言风格。
报纸新闻 1、接收方式:可多遍阅读。 2、受众: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3、表述方式:书面化语言。
电视新闻写作与广播新闻写作
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1、传播方式:声+画+文字。 1、传播方式:声音+文
书面语:山地宜林不宜粮。
口语:山地适合种树不适合种粮食。

电视新闻的写作特点
解答画面无法解决的四大问题
新闻五要素(5W、1H)
1 2 政策、知识等信息
缝合段落之间的裂隙
3 4 输出观点、思想
报告文学《刘焕章》:头发既长且乱,胡子也是那样茂密,好 像是压缩了的原始森林。
电视解说词:他叫刘焕章,今年52岁,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系的研究员。
2、接收方式:看。 3、文字要配合画面。
字 2、接收方式:听。 3、文字要塑造画面。
8月17日,在云南四川交界的乌蒙山下,一辆黑色轿车 在公路上急驰。车内后排座位上,躺着以为身着迷彩服 的解放军战士。他浑身是血,脸色苍白,呼吸困难。
广播通讯《人们崇尚这颗星》
三、电视新闻写作特点

开端电视剧体现的叙事文学的特点

开端电视剧体现的叙事文学的特点

开端电视剧体现的叙事文学的特点具有社会性。

《开端》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故事设定,《开端》的原作者、也是编剧之一祈祷君,从她的角度探讨了《开端》的创作。

她提到,国内的超现实作品比较冷门,但在国外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而且经常会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国外市场尝试这些题材的时间更早,尝试的次数更多,它抢占了整个市场的先机,所以到了现在,大家一提起来这些作品,就会觉得我们是借鉴的那一方,其实国内也尝试翻拍国外这类作品,但是小说想要成功,或者作品想要成功,和它相处的土壤是分不开的。

”导演孙墨龙表示,《开端》是在这一类题材中比较可贵的新探索。

他认为,《开端》是一个在时间循环的非常规设定下展开的故事,从它的故事设定、剧本设计,到拍摄技术、制作手法都有新鲜之处,也自然伴随着一些挑战。

孙墨龙称,“现实主义表达,就是我们应对挑战的一个抓手,现实主义会贯穿于始终,这也是正午阳光团队经过多年、多部作品的锤炼,炼化出的一种创作风格。

与其说《开端》是一部悬疑剧、科幻剧,不如说这是一部生活剧,因为在它非常规的设定下,包裹的是对善良正义、良好社会秩序的追求。

在超现实的时间循环里,展现的是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相信小人物也是生活的主角,打磨他们的闪光瞬间。

”孙墨龙认为,剧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但他们拥有普通人的真实与可爱,这样的现实主义表达,是这部作品在超现实的设定之下的精神内核。

《开端》和它的现实主义色彩《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认为,从内容上讲,《开端》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剧,它有着鲜明的底层叙事的特征和现实主义的色彩。

他提出,循环叙事,因为要解决时间的逻辑、空间的逻辑、事件的逻辑、人物的逻辑,因而格外困难。

尹鸿认为,一方面,《开端》开拓了这种类型在中国影视剧创作当中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它培养了观众的接受能力,让观众通过这个作品,开始接受另外一种假定——强假定形态的叙事。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李胜利认为,《开端》颇具特色之处还在于,将本格派与社会派有机结合在一起。

文艺类作品概述

文艺类作品概述

文艺类作品概述第一节电视文艺是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视听语言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以意感人的目的。

文艺是文学与艺术的统称。

文艺作品从实际生活出发,反映一定生活本质,具有认识社会生活和鼓舞,教育人民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并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

它是艺术的传播,传播的艺术,这种电视化的艺术表现风格与形式,主要给受众以文化娱乐和审美的享受。

电视文艺应具有厚重的文学性、艺术性和美学性。

——文学性具体体现在语言、文字上,其特点是抒情和诗意,也就是通过播音员的语气、语调等,深化并辅之画面表现和画面之间的组接、勾连所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尤其是创作者在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思想感情、主观情感的反映。

——艺术性主要指作品的内容能通过声画组接进行较为完美的体现,并利用广播影视多种新材料、新技术和高科技的融入,使作品大制作、大手笔的与形式、结构等技巧有机结合,在准确地表现社会生活,反映实际的同时具有积极审美意义。

——美学性主要指作品的创作美、形态美、审美的高度融合,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说:“生活就是美、美就是生活”。

写意与写实的作品都能让欣赏主体对作品由直接感受上升到理性思维,获得美的享受和启迪。

文艺类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奖项:电视文学(散文)、音乐舞蹈作品、文艺专题、文艺晚会(实况录像)、文艺栏目、广告(形象)宣传片。

广播影视文艺作品(含影视剧)应体现党的文艺方针,“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运用,坚持“三深入”(即生活、实际、群众)的创作原则,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引人类文化成果精华,古为今用、详为中用,推陈出新,提倡多样化;以反映现实题材为主,弘扬主流文化和主旋律,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时代高起点上推动“文艺作品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真正起到教育人民、寓教于乐,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陶冶情操的作用。

第二节电视文学(散文)15’1、基本要求:通过电视手段的屏幕造型运用,将文学语言与镜头语言结合起来,把握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作品。

电视文艺和文化栏目

电视文艺和文化栏目
(三)电视片音乐 指各种电视片如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 片等的主题歌及插曲(配乐)。
二 音乐电视
充分利用电视的手段,根据对音乐歌 曲的内涵和节奏的理解,以具有感情 与内涵联系的多组画面形象和音乐共 同构成的电视音乐节目。 1、声音为主,画面为辅
2、时空广阔性 3、创意是音乐电视的灵魂
二 电视文艺专题的审美特征
(一)艺术性 利用现有技术对审美对象进行新的艺术处理、艺术思维和 艺术创造。 (二)愉悦性 “寓教于乐”的愉悦性是其最显明的标记,是电视文艺的 固有属性。 (三)文化性 传达或表达某种文化价值倾向,传递文化信息。 (四)综合性 文艺与新闻、体育、纪实等等相互融合,形成边缘性节目 形态。
从内容上,可分为电视音乐专题片、
电视音乐风光片和电视片音乐。
(一)音乐专题片
音乐作品的选用和创作必须服从于一个既定的主 题。其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相对完整,风格相 对统一,以 音乐作品为主体。 (二)电视音乐风光片
借风情文化景物来诠释音乐的各种文化内涵,它 的视觉影像为欣赏音乐创造了多种客观的和文化 的空间。
(二)电视文学特征
1、普及性 2、复制性 3、平面性 4、综合性
二 电视诗歌散文
(一)电视诗歌散文界定 以电视屏幕表现散文抒情写意意境的 电视文学样式。 (二)电视诗歌散文特征 1、明志抒情 2、意境美、 3、形式美
第三节 电视艺术栏目
一 电视音乐
以电视的特殊手段对原有的各类音乐 演出进行二度创作,通过电视屏幕传 播给广大观众的电视音乐形态。包括 电视声乐节目电视文化栏目界定 以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人物和事件为主要题材的 节目。 二 电视文化栏目的分类 (一)文化风情类 以介绍、赞美某一地域、民族、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 栏目。 如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 (二)文化生活类 以文化人生(文化人的生活和人的文化生活)、作品赏析、艺术知 识等为主题的栏目。 代表有《读书时间》、《文化访谈录》等。 (三)文化人物类 一般是对文化名人艺术和生活的介绍,但可以不限于文化名人,凡 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都可以归入。

电视散文

电视散文

2、摄像/摄影:做到境、情、意结合;境中有情,情中有意,情境交融。 摄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光线,在各种自然或非自然的条件下, 捕捉人生的精彩,拍摄出精彩动人的画面。
创作元素
3、剪辑和特技:或跳跃式剪辑,或平铺直叙,或倒叙,或跨时空剪辑手 法等。而特技的求全责备则更是色彩纷呈,变化万千,使视觉的感受更具 冲击力。 4、配音:是播音员综合素质在电视散文中的再创造,播音员在充分理解 中心思想和主题的前提下,变文字形式为语音形式,寓情于声,贯穿于整 个作品。 5、配乐:在电视中烘托主题,渲染气氛是必不可少的。电视散文的音乐 选择就更要细致周密;考虑到主题、人物、氛围、预期效果等。理想的音 乐能使整个电视散文增色不少。
从艺术特征上分析,电视诗歌散文有几个方面为其所长。
首先,形式灵活,画面见长。
电视诗歌散文不受叙事完整性的束缚,在结构上比较灵活,因而可以采取 较为自由的形式,形式的自由多变就为内容的跃动感创造了条件。 电视诗歌散文取材因之多样广泛,人间百态,市井生活,风光山色,心理 梦幻等都可以构成表达的内容。抒情、记事、描景、状物、论理不拘一格。 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多样自由既是文学散文所要求的,也是电视艺术表达的 优长,人们在观看电视诗歌散文时心态可以自由放松,无拘无束地享受其 艺术魅力。 与灵活的形式相应,电视诗歌散文注重画面的设计,它以近乎生活原生态 的画面呈现在屏幕上,又采用电视技巧来加强艺术化的韵味,实现抒情, 叙事,写景的意图,画面或朴质或优美,但都追求意味。
(二)、画面艺术性
一、营造诗的意境 一篇好的散文,无论是叙事的抒情的还是哲理的,在创作这篇电视散文时, 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文学的诗意到镜头的诗意、诗意的想像到具像的转 换。在这里重要的是“意境”二字。所谓意境就是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 与作品的客观生活环境有机地融汇成完整的艺术整体。也就是作品所体现 的景与情、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所创造的统一而又独特的艺术境界。它给予 观众的不是简单的思想主题的诠释,而是深沉的艺术审美和感情,观众可 以从作品特定的意境中感受到生活的优美和诗情,体味人生的真谛和哲理。

电视文学的美学特征及同期声的作用

电视文学的美学特征及同期声的作用

的真 挚 情 感 。 片 通 过 细 腻 的手 法 讲 述 了 该

个 收 养 聋 哑 女 没 有 血缘 关 系 的 歌
漯 河 有 线 电 视 台 从 2 0 年 开 始 了 电 03 视 散 文 的创作 ,沙澧 情 韵 》 目应 运而 生 , 《 栏 笔 者 结 合 创作 实践 , 电视 文 学 的一 些 美 就

遍 一 声 声 , 厌 其 烦 的 手 势 、 语 昭示 了 不 话 位母 亲伟大 的爱 。当聋哑女童 的~ 句
“ 妈 ”脱 口而 出时 ,流 泪 的 岂止 这 位 母 妈
音诗 画的 交 响 。 视 散 文 的形 式 美 是 电 受 观众 喜 爱 的 基 本 原 因 。 论是 对 自然 山 无
绪 超 出屏 幕 之外 的天 地 , 人 浮想 联 翩 , 让 超
亲 ,同 期 声 的 魅 力 也 同 时 打 动 了 观众 的 心 。 画龙 点 睛 的 同期 声 和 母 女 间 的普 通 这
生 活 场 景 现 场 声 无 疑 是 片 中 的 重 点 和 亮 点 。 过 声 音 的叙 述 、 面 的描 写 , 电视 通 画 使
学 特 征 及 同期 声 的 魅 力 谈 一 些 粗 浅 的 看
法。
意 蕴 的 虚 像 的 创 造 ,实 现 与 文 字 元 素 的 “ 里 接 ” 才 能 使 两 者 水 乳 交 融 , 同 营 虚 , 共 造 开 启 情 感 阀 门 的意 境 。 如作 者 的 山水 吟
《 水 一 方 》 — 石 漫 滩 水 库 掠 影 曾 经 获 在 —
机 地 融 合 在 了 一 起 , 由于 电 视 特 性 的 加
入 , 得 电 视 诗 歌 散 文 具有 了 自身 独 有 的 使

电视散文风格表达浅析

电视散文风格表达浅析
日虫 鸟齐 鸣 的声 音 。相 比 较 于 《 忆 最
生 活 的痕 迹 。 特 别 是 , 《 业 了 》这 毕 部 作 品 中还 添 加 有 特 殊 效 果 镜 头 ,片
中大 学 生 活 场 景 以剪 切 画 似 的一 一 体
现 ,怀 旧色 彩 的 添 加 运 用 ,给 受 众 一
日常 生 活 中 的短 小 片段 回忆 再 现 大学
电视 的语 言 ,我们 听 到 的 电视 散 文 的
命 运 终极 关怀 的 目标 。
电视 散 文 《 忆 是 江 南 》是 一部 最 典 型 的抒 情 式 电视 散 文 作 品 ,作 品通
过 唯 美清 新 的江 南 风 光 和 苍 劲 荒 凉 的 大 漠 风 景 阐述 作 者 本 人 对 江 南 无 限 留 恋 的情 怀 ,散 文充 满 感性 的 文 字 ,朗 诵 男 声 充 满 感 情 的 语 调 ,表 演 女 子 清
悠长 。剑 客远 去 ,夕 阳下拉 长 的背 影 ; 小 桥 流 水 ,假 山 重 叠 ,园林 内风 景 的
心情 。 《 忆 是 江南 》是 一 部 朗诵 运 最 用 较 好 的作 品 ,可 是 , 电视 散 文 中 的 朗 诵 却 不 是 电视 散 文情 感 的表 达 的最 佳 途 径 ,作 品 《 业 了 》 中的 配 音 更 毕 贴 近 受 众 接 受 心 理。 文 学 的语 言 不 是
别 致 i江 南 在 竹 林 中奔 跑 ,美 丽 的 身 影 …… 《 业 了 》中 ,镜 头 景 别 以 近 毕 景 和 特 写 为主 ,特 别 是 特 写镜 头 ,石
碑 上 面 镶 刻 的 字迹 “ 们 的母 校 ” : 我
语 言 是 文 学 作 品 的朗 读 ,它保 留 了文 学 作 品 的原 汁 原 味 ,却 失去 了 文学 作

文艺节目概述

文艺节目概述

第一章电视文艺概述一、电视文艺的基本概念电视文艺是通过电视传播媒介播岀各类文艺节目的总称。

二、电视文艺的简要发展历史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电视文艺是随着电视的发明而诞生的。

电视以诸多的优势,物色培养、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表演艺术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电视在许多国家飞速发展,电视文艺风生水起,肥皂剧、系列剧、音乐、舞蹈、戏剧、杂耍、综艺等文艺节目二、中国电视文艺的简要发展历史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初创时期;自办综艺节目时期;录像播岀时期;繁荣发展时期。

第二章电视文艺创作基本原理和原则一、电视文艺创作的基本原理反映社会生活,电视文艺和社会生活是“泉”与“源”的关系。

形象性,电视文艺通过声音和画面塑造的形象来表现。

典型性,电视文艺形象典型化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为典型性与鲜明个性的统一。

形象思维,电视文艺创作是形象创造的过程,是形象思维。

娱乐性,电视文艺需要娱乐性,娱乐是愉悦人的身心。

内容和形式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

二、电视文艺的创作原则大众性原则,从广大观众对电视文艺的需要岀发。

民族性原则,电视文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开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

有益无害原则,提倡有益,允许无害,反对有害。

三、对电视文艺现状的思考电视文艺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电视节目形态的一支生力军。

我国电视文艺目前存在的问题:节目类型上存在着偏差;无规则、无节制的刻板和抄袭;娱乐化有透支的倾向。

第三章电视文艺的审美特性与受众的审美趋向一、电视文艺的审美特性逼真性、实况性与假定性、仿真性的结合。

综合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的结合。

环球性、社会性与家庭性、个人化的结合。

运动性与造型性的结合。

二、受众的审美趋向由“倾听”到“参与”:电视文艺受众审美方式的嬗变。

“大众狂欢”与“众声喧哗”:受众对于电视文艺审美形态的选择。

电视文艺的造“星”工程与受众的明星崇拜。

第四章电视文艺编导一、电视文艺编导以及编辑与导演之间的异同电视文艺编导的职责:电视文艺节目艺术责任人,负有策划、构思、文案写作、现场导演、节目后期编辑的责任。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1. 广播电视文艺广播电视文艺通过广播电视媒介欣赏的文艺,它是文艺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的结合,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加以广播化或电视化的再创作,并最终以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表现形态播出。

2. 调频立体声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是1979年8月黑龙江省广播事业局开始研制立体声广播,于当年9月做出了中国第一台立体声调制器,12月开办了立体声广播。

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听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听觉审美欲求,丰富与提高了受众的听觉感受力。

3. 双向交流双向交流,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热线电话的反馈,将受者当下的审美感受即时回传给传者,实现艺术传播与欣赏反馈的共时性。

4. 多极交流多极交流指的是受众之间通过热线电话以主持人为中介实现的交流。

5. 广播剧广播剧是伴随无线电的诞生而问世的特殊剧种,是以电磁波为载体深入千家万户的“无限电剧”(或称“空中戏剧”),它以广播为媒介,运用戏剧技巧,将思想、文学与动作转化为听众头脑中的赏心悦目的图景,是一个富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听觉艺术、想象艺术。

6. 传统形式传统形式就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戏剧式的(或小说、故事式)结构形式,传统的音乐、音响运用形式。

7. 电视文艺电视文艺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它具有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8. 样板戏样板戏是“文革”期间出现的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

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

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

浅析电视文学的美学特征

浅析电视文学的美学特征

朗诵 者 的 旁 白 、 响 效 果 等 为 综 合 载 体 的 音
电视 文 学 节 目。 电视 文 学 。 使 用 电 视 语 言 . 使 用 既 又 艺术语 言发掘 和展示 世界 . 因此 . 具 有 它 独 特 的美 学 特 征 。 观 众 的接 受 、 造 、 应 等 参 与 性 是 创 反
学 的 氛 围 , 给 观 众 以 文 学 审 美 情 趣 的 电
假 定 性 是 对 形 式 的要 求 。 真 实性 决 定 、 制 约着 假定 性 ,假定 性 必 须 为 真 实 性 服 务 。
真 实 性 与假 定 性 的辩 证 统一 .归 根 结 底 , 是 电视 广 告 的 真 与 美 的 关 系 。 是 主 题 的 三
文 学既 给 人 真 善 美 的 艺 术 享 受 , 又使 人 们 的 情操 得 以 陶 冶 、 想 得 v升 华 , 有 独 特 的 美 学特 征 。 思 2 , 具
关键词 : 电视 文 学 美 学特 征 艺 术语 言 文 学 审 美
当人 类 社 会 步 人2 世 纪 之 后 . 着 电 l 随 子 科 学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世 界 已 经 进 入 “ 子 时代 ” 各 类 信 息 的 迅 速 传 播 是这 个 电 。
那 么 电 子 时 代 自然 是 “ 视 文 学 ” 领 风 电 大 骚 的 时 代 。所 谓 “ 电视 文 学 ” 即是 电视 和 文 学 的 有 机 结 合 .通 过 特 殊 的 屏 幕 造 型
和 作 用 , 不 成 其 为 广 告 了 ; 脱 离 了 艺 就 而
术性 ,电 视 广 告 就 会 失 去 艺 术 感 染 力 。 功 利性 也 就 成 了泡 影 。 其次 是 真 实 性
活 , 表 达 作 家 思 想 感情 的 一 种 艺 术 。 并 因

影视文学写作总结

影视文学写作总结

影视文学写作总结绪论1、人们的眼睛有一种名为“视觉滞留”的胜利能力,能把已经消失的影像短暂保留在大脑视中枢里,停留的时间为八分之一秒。

2、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发明源自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

3、美国于1927年制作成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1935年又产生了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

后来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记录,开始用电影拍摄故事,并由此形成了两种最基本的电影类型:纪录片和故事片。

4、电影先后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进而到仿真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标准银幕到宽银幕、超大型银幕、球幕、环幕等的巨大发展,完成了从短片到长片、单镜头到多镜头的飞跃。

5、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艺术进入第一阶段——黑白电视时代。

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标志着电视正式走如彩色世界。

(1962年,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卫星转播)20世纪70年代,电视进入了第三代——电视多路广播。

6、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视的出现已经从某种程度上让好莱坞电影行业不得不进入今天的“大片”时代,促使其经历一次深刻的变革——从“叙事的电影”转向“景观的电影”。

第一章影视艺术的特征1、电影界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潮,可以为我们的比较做个注脚,那就是从好莱坞大片开始,电影越来越追求视听的奇观化、叙事的复杂化和审美体验有限的陌生化。

相反,大多数电视的收视经验则是日常化、家庭化、娱乐化的。

2、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最基本的表现:技术的综合,艺术的综合,艺术与技术的综合,生产过程的综合。

技术的综合:光、电、声、机械和摄影技术,奠定了电影艺术的物质基础。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更是直接影响着影视艺术的发展。

3、影视画面造型又不同于美术和摄影:它的画面是非单一的,是连续相关的,是非静止的,是运动的——在运动中完成造型,在运动中叙述故事,在运动中进行审美。

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对电影画面的美学特征也做过十分有意义的阐述:电影画面首先是“一种具有形象价值的具体现实”。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

1. 广播电视文艺广播电视文艺通过广播电视媒介欣赏的文艺,它是文艺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的结合,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加以广播化或电视化的再创作,并最终以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表现形态播出。

2. 调频立体声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是1979年8月黑龙江省广播事业局开始研制立体声广播,于当年9月做出了中国第一台立体声调制器,12月开办了立体声广播。

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听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听觉审美欲求,丰富与提高了受众的听觉感受力。

3. 双向交流双向交流,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热线电话的反馈,将受者当下的审美感受即时回传给传者,实现艺术传播与欣赏反馈的共时性。

4. 多极交流多极交流指的是受众之间通过热线电话以主持人为中介实现的交流。

5. 广播剧广播剧是伴随无线电的诞生而问世的特殊剧种,是以电磁波为载体深入千家万户的“无限电剧”(或称“空中戏剧”),它以广播为媒介,运用戏剧技巧,将思想、文学与动作转化为听众头脑中的赏心悦目的图景,是一个富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听觉艺术、想象艺术。

6. 传统形式传统形式就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戏剧式的(或小说、故事式)结构形式,传统的音乐、音响运用形式。

7. 电视文艺电视文艺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它具有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8. 样板戏样板戏是“文革”期间出现的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

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

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

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
1.什么是影视文学?
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
2.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如何?
从本质属性来看,影视文学首先是文学,它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因而它同其他文学样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共同规律;同时,由于影视文学借助于影视传播媒介,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影视媒介特点。影视文学可以说是古老的传统文学与新兴影视相结合的产物。
电影文学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既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又可作用于欣赏者的听觉。这是以往任何传统文学样式所不具备的。几乎与此同时,广播也借助于无线电波的传送和机械录制的手段,运用声音来叙事,诉诸人们的听觉。广播的这种表现方式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作用于欣赏者听觉的“戏剧”--“广播剧”。广播剧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文学与广播结合从而产生了新型的广播文学。电影文学和广播文学的产生为电视文学的产生准备了基础。电视文学吸取了电影文学形象直观、直接诉诸欣赏者联想的表达方法,形成为具有独特性质的新型文学样式。
一、书面传播时代的文本摄念的合理性
必须承认,在以戏剧表现为传统的影视艺术观念中,影视文学必然是既可演出拍摄又可作为案头阅读的文学形式,文学性的功能被大大强化不可避免。通过书籍传播文明是造就文化的主要方式,文字阅读是人们天然认同的文化接受方式,而几千年的文字阅读传统,培养人们凭借文字的描绘来想像、联想而体味剧本的艺术意蕴,文学的想像空间辽阔而深邃。从这一意义上,“影视文学”的基本概念顺乎自然。它是文学的,首先需要文字阅读的规范,遵循文字传播的固有规律,判断文字的法则自然决定着它的生死。当今世界影视时常听到的没有文学本而现场拍摄的方式几乎是不可想像的,而依靠放映成品来判断艺术的高下多少是匪夷所思的,因为“影视文学”的约定默契是文学阅读的前提。而阅读个性的差异还将带来各异的艺术发挥空间,由之,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顺乎自然产生。而影像艺术的形象确定性、音画明晰性与之差距不是在毫厘之间。书籍文字时代的影视文学充满了书卷气和想像力,符合那些时代比较单一化的文化背景和读解需要。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理路:专业、共情、匠心以电视剧《人世间》为例

文学作品影视化的理路:专业、共情、匠心以电视剧《人世间》为例

参考内容
引言
在当代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中,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 文化现象。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被成功地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影视 作品,如《活着》、《肖申克的救赎》、《追风筝的人》等。这些文学作品在改 编过程中,既保留了原著的核心价值观和故事情节,又融入了影视创作者的创新 思维和艺术风格。本次演示将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活着》及其电影为例, 对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作品进行深入探讨。
3、价值观的表达是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核心。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要讲述一 个好故事,还要传达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制作团队深入理解原著中的思想 内涵和精神价值,并将其融入到剧情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人世间》作为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影视化作品, 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了专业、共情和匠心。这为今后文学作品影视化提供了 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在未来的影视创作中,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作品出现,将文 学经典的魅力传承到荧幕上,为观众带来更多的审美体验。
在将《红高粱》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张艺谋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再创作。 他选择了巩俐来饰演九儿。巩俐的美丽和内敛表演使九儿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生 动。同时,也为九儿这个角色注入了新的元素。这种改变并非简单的复制原著, 而是对原著的再创造,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生动。
而电影版《红高粱》对其他角色的塑造也进行了类似的再创作。例如,原著 中的余家父子的性格都比较单一,但是在电影中,他们被塑造成了更有层次感的 角色。这种改变是为了让电影更加引人入胜,符合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为改编带来了独特的亮点。在电影版《活着》中,导演 张艺谋成功地将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进行了电影化的处理,使得影片具 有了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同时,电影通过精妙的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将 原著中抽象的情感表达具象化,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影视文学--参考材料

影视文学--参考材料

影视文学“影”,即电影,“视”,即电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二,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

电影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

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

所以,这种文学样式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

影”,即电影,“视”,即电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二,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

电影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

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

所以,这种文学样式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

1.什么是影视文学?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

2.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如何?从本质属性来看,影视文学首先是文学,它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因而它同其他文学样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共同规律;同时,由于影视文学借助于影视传播媒介,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影视媒介特点。

影视文学可以说是古老的传统文学与新兴影视相结合的产物。

第六章电视文艺和文化栏目

第六章电视文艺和文化栏目
曲的内涵和节奏的理解与处理来进行创作、设计 和拍摄出包括演唱者在内的既有情绪化又有感情 与内涵、联系着的多组画面的艺术形象的电视音 乐节目。 音乐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艺术样式传入中国, 是一个从港台地区向内地扩电视的特征 声音为主,画面为辅:音乐起到叙事抒情以及说 明和阐释的作用,画面是创作者对音乐意境的感 悟的具体表现。 时空广阔性:时空特征多为表意的,具有艺术特 征。 创意是音乐电视的灵魂:画面表现多采用音画对 位的方式。
演出进行二度创作,通过电视屏幕传播给广大观 众的电视音乐形态。 从形式上,音乐节目分为声乐和器乐,电视音乐 节目分为电视声乐节目(如《同一首歌》)和电 视器乐节目(如《中国名曲欣赏》)。 按照内容和主题,电视音乐可分为电视音乐专题 片、电视音乐风光片和电视片音乐。
第二节 电视艺术栏目
二、音乐电视 音乐电视是充分利用电视的手段,根据对音乐歌
第三节 电视文艺专题
3.文艺事件类 作为媒体传播工具的电视,经常性地会给观众提供
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化动态,提供文艺文体的各种信 息,帮助观众了解、分析、掌握文艺的现状。 事件类的文艺专题必须考虑到该事件在一定范围内 具有一定影响,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如或 十一届星光奖的《远山的呼唤》、《漫画艺德》、 《文艺工作者真正的知音在哪里》等。
第一节 电视文学栏目
三、电视诗歌 电视诗歌就是电视与诗的结合,是以电视的手段
来展示的诗。它着重通过视听艺术在屏幕上创造 诗的意境,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情绪。 电视诗在镜头的运用上比较诗化,较多地运用抽 象、表现性的艺术手法,画面清新,诗句凝练, 富于想象,强调节奏,是具有诗的空灵意境的电 视文学样式。
第三节 电视文艺专题
5.主持人结构:用电视节目主持人或类似节目主持人 的某一人物做主线,按照主题思想和内容要求,主 持人或采访、或评论、或串联;或内景、或外景、 或内外景结合,让主持人将整个片子串联起来。如 《土地忧思录》。

电视艺术概论

电视艺术概论

一、电视小说与电视剧的区别1电视剧是将小说进行改编,但电视小说不存在改编的问题2电视剧的着眼点在小说的“戏剧”性,电视小说的着眼点在小说“文学”性上3电视剧为文学——戏剧的转化,电视小说为文学——文学形态转换4电视剧为导演的艺术,电视小说为作家的艺术二、电视散文和电视诗歌的创作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

(二)电视散文的创作特征1、立意新颖:所谓立意,就是确立电视散文的主题或主旨。

2、联想丰富:可以这样讲,没有联想,便难有电视散文。

3、文采飞扬:文学散文的文采主要体现在文字上;而电视散文的文采,则体现为画面语言、有声语言、造型语言甚至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特别是电子特技手段的有机组合上。

电视诗歌:是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集中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创造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画面清新,诗句凝练,富于想象,强调节奏,具有诗的空灵意境和抒情朦胧美的电视文学样式。

(二)电视诗歌的创作特征:1、诗化的镜头:电视诗的镜头和画面处理,应彻底放弃纪实性手法,尽量少用新闻镜头。

2、驰骋的想象:电视诗应该努力作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多轨的组合:电视诗是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多轨组合:它几乎调动所有艺术手法有机地完成这种组合。

电视小说:是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小说,转化为具有声画艺术特质的“屏幕作品”;具有浓郁的文学氛围,保留小说创作风貌,给观众以小说审美情趣的“电视文学”样式。

(二)电视小说的创作特征:1、追求文学的审美价值电视小说,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它是一种小说的电视化,或者是电视化了的小说。

因此,它努力保持原有的文学风貌,带有鲜明的文学审美特征。

2、文学语言的屏幕再现电视小说使用的语言,其中包括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仍然是原作中文学语言的再现,也就是说,是将文学语言直接搬上屏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文学样式
作品式、节目式、栏目式。作品式――初期常用形式,诸如《小巷通向大街》、《最后一片叶子》;节目式――中期常用形式。比如《壶王》由主持人与演员对作品的介绍、电视小说、文学评论(南大凌焕新教授介绍什么是微型小说)组成;《系于一发》由电视小说、译者短语、演员絮言组成。其目的一是突出电视化特色(其实小说本身也常有前言后记),二是有利于观众的接受;栏目式――如《梦故乡》由作家介绍、作品展现、专家评论、读者感受组成。在"作家介绍"里,它直接请作家汪曾祺出镜,由作家本人介绍自己的生平、作品和创作意图。在"作品展现"里,采用电视文学作品的形式,重点介绍了散文《我的故乡》和《异秉》、小说《受戒》和《大淖纪事》。在"专家评论"里,由文学史家陈辽、作家艾煊、文集主编陆建华、评论家王干,对汪曾祺的人品和文品给予了热情和崇高的评价。在"读者感受"里,由研究生章红、干部张原、演员马军勤讲述了阅读汪曾祺作品的感受。在不长的时间里,使观众对作家汪曾祺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初步领略了他独特的丰采。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氛围,给观众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电视文艺的文学性
指电视文艺从文学中汲取文学元素,并将之渗透、融合于自身之后所体现出的一种艺术特征,它是电视文艺的基本特征之一。电视文艺的文学性具体地体现为作品的抒情和诗意,也就是通过屏幕画面和画面之间的组接创造出诗的意境,以抒发真挚的情感,特别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电视文艺的抒情性愈浓,它的诗意也就愈浓,同时文学性也就愈强。加之电视文艺对各种文学表现手段如象征、隐喻、比拟、夸张、双关、对比、衬托、渲染的借鉴,更增添了电视文艺的文学性,并促其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电视文艺的艺术性是与电视文艺思想性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指电视文艺作品的内容能用声画完美地体现,并能与形式、结构等表现技巧有机结合,在准确地表现思想感情的同时具有审美价值。
电视文学
在外延上,它包容电视屏幕上的一切文学形式,甚至应该包括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电视艺术片内部构成中的文学部分,当然也包括电视文学剧本。 在内涵上,它主要包括依据文学的创作规律,文学的审美特征所创作的电视作品,诸如,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
电视文学分类
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散文诗、电视报告文学。
狭义蒙太奇
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进行编排组合的手段,即在后期制作中,将前期已经摄制好的素材画面,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进行剪切后再重新组合,精心构成一部完美的电影作品。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曾具体解释说:"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家按事先构想的一定的顺序,把许多镜头连接起来,结果就使这些画格通过顺序本身而产生某种预期的效果。"所以,蒙太奇不是与镜头画面同一的元素,而是将这些元素进行组装的规则,是一种影视语言符号系统的"语法"。
影视语言
是视听语言的一种。电影作为人类视听交流的工具之一,具有类似人类语言的语言形式,可称为影视语言。影视语言是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视听语言的定义是: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影视语言作为它的高级形态,已发展成可脱离交流交际主体而单独存在的样式。使用"影视语言"的概念,侧重于它的艺术性。"镜头语言"或"画面语言"则侧重于它的技术性,是电影、电视工作者使用的专业技术用语。
蒙太奇的视觉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的视觉观察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人脑与人的眼睛中含有探测形象运动的特种细胞组织,这些细胞促使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拥有一种生理性的需求:人的视觉不会老是停留在一处,而是不断地转移视线,不断地变换着角度来观察世界。电影是用声音画面来记录形象和重现运动的,而蒙太奇的运用,正好满足了人类观察外界事物时不断追寻新目标的方式,重现了我们在现实环境里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证据,在电影蒙太奇组合中,我们发现有的导演喜爱使用"快切"或"慢切"的方法,它实际上就是人的一种观察视像的节奏。一样事物,你非常喜爱,你就会仔细地、缓慢地观察,电影在此就会使用"慢切",让画面的运动慢下来,意即"让你一次看个够";相反,如果非常紧张地奔跑,或是对所看事物没有兴趣,眼中的事物就会一扫而过,电影在这里就会使用"快切",于是,快切、慢切等组合手法,就构成了蒙太奇的节奏。
电视文艺美学
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而电视文艺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电视文艺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电视文艺在审美创作、传播、欣赏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质特征和独特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电视文艺的创作美、电视文艺的审美、电视文艺的形态美等内容。
广义蒙太奇
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电影剧本一开始创作,直到整部影片摄制完成的整个过程中,电影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普多夫金的著名论断"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这句话揭示了电影艺术所以区别于其他种类艺术的本体特征;同时,广义蒙太奇的概念,也从观众心理学的角度引发了人们对造成蒙太奇的视觉心理学基础的研究。
电视文艺实况转播
是对原生演出状态的真实的电视化纪录。它要求导播保持客观的态度,尽量不因电视手段等主观因素的介入,而影响对原有演出的观赏效果。因此,在转播过程中一般不使用特技(体育节目转播时常用回放、慢放等手法)。但在转播过程中导播可以在保持客观的前提下,通过视听语言的运用,在此类节目中较为隐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并形成自己的风格。电视文艺实况转播有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
电视文艺导播
在电视文艺实况转播节目中,导演被称为导播。导播,指创作者指挥电视台各环节工作人员,操作设备对现实原有的演出状态进行纪录。它包括舞台演出节目的纪录和演播室节目的纪录。通常,舞台演出录制在转播车里完成,此时,导播下参与节目的创作。演播室节目的录制在演播室和演播室的控制室中的导播台上完成,此时,导播可以参加节目的创作。导播的工作程序是:根据事先拟定的计划和分镜头本,安排好机位、景别和舞台调度,录制开始后负责机位调度、舞台调度、画面切换、音响录制的指挥工作。在录制过程中,无论是调机命令的下达,还是舞台演员调度,或者是画面的监视、选择、切换、声音的控制,都要求导播具有整体的协调意识、良好的声音和画面感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操作调音台和切换台等设备的基本功。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也有这种导播样式,如体育节目的实况转播、会议实况转播等等。电视文艺中,转播节目的类型有许多,而导播存在于所有的转播节目里。
电视艺术
电视艺术是指艺术类电视节目,如电视戏曲、电视歌舞晚会、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剧等;一切电视节目都含有一定的艺术性,从这个角度说,亦可泛指电视节目。一般认为,电视艺术是继电影艺术之后的"第九艺术"。�
电视文艺
电视文艺是以文学、艺术和文艺演出为创作原始素材及基本构成元素,运用视听语言创作完成的电视艺术作品。它包括电视综艺、电视文艺专题、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小说、电视音乐、电视戏曲、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歌舞、电视剧等类型。它往往以电视文艺栏目的方式、通过电视文艺频道和其它专业频道及综合频道播出,有时也以特别节目的方式播出。电视文艺节目形式有:舞台演出节目实况转播(直播和录播)、演播室节目转播(直播和录播)、舞台演出与外景纪实结合、演播室演出与外景纪实结合等等。在语言方式、结构手段上,电视文艺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态、性质功能和审美价值,它已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原艺术形式加电视手段的简单转播,而是在特有的创作思维指导下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它既利用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又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运用电视手段进行新的创作。它是传播与艺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电视化的、不同于其它艺术的新的艺术形式。
电视文学的风格
纪实风格、写意风格、综合风格、TV风格。纪实风格,力求自由灵活,真实具体、形散神聚。如《小扁扁》,通过丈夫口述讲述了作为人民教师的妻子,如何关心和爱护后进儿童小扁扁的故事;《都市风景线》记述了古都南京的巨大变化和逐步走向现代化大都会的具体情景;《夫子庙随想》,通过一位老校长的口吻,讲化意境、抒发真挚情感、蕴寓深邃哲理。如《雨花台抒情》、《平山堂石级》、《落花生》、《个园画竹》。《街声》通过小街的石板路、石板桥、老杨树、大屋顶的独特屏幕造型,通过那如泣如诉的琵琶曲以及古朴稚嫩的古诗吟诵声,营造了独特的江南古城的诗化意境,抒发热爱故土、缅怀童年、渴求文化、崇尚历史的厚重情怀。特别是开端的醒目字幕"苏南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孕育了深邃的哲理,交给观众理解作品的一把钥匙。综合风格,兼具纪实与写意风格,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神互济。如《月是故乡明》由四部分组成:迎月(海笑散文《蠡湖之夜》);赏月(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咏月(华彦钧二胡曲《二泉映月》);思月(黄东诗作《中秋月》) TV风格,突破了电视文学原有的旧的格局,真正走上了电子化的创作道路。电视散文《女儿的责问》,运用大量的电子制作手段,多时空的艺术处理,高速度的镜头切换,在充满了文学氛围和诗化的意境中,艺术地展现了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之下,在通俗文化的荡涤之下,一位话剧女演员的特殊心态,她对艺术女神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越来越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情怀。作品表现得有意境,有诗情,有遐思,有情致,观后使人感到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奔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