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风云背景下的晚清军事翻译探索及其成果浅谈

合集下载

略谈晚清翻译小说的兴盛

略谈晚清翻译小说的兴盛

略谈晚清翻译小说的兴盛
张苹
【期刊名称】《文史杂志》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文学是没有国界的。

中国大规模地介绍、翻译异域文学作品,是在鸦片战争尤其是在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战争之后。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铜关铁锁,也使中国的思想界、文学界开始了与外部世界的广泛联系。

在认识西方,学习西方,振兴中华的思想引导下,大量的异域文学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张苹
【作者单位】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晚清报载翻译小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J], 文迎霞
2.晚清“翻译小说热”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 [J], 韩晗
3.晚清绘画艺术的潜变——关于晚清谐俗绘画的兴盛 [J], 谢玲
4.晚清翻译小说的众生百态 [J], 王敏玲;郭艳;谢雨萌;吕英;童秋涞
5.小说评点的别样风景--以晚清翻译小说为中心 [J], 李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朝的军事改革武器装备与战术的创新

清朝的军事改革武器装备与战术的创新

清朝的军事改革武器装备与战术的创新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军事改革曾经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清朝的军事改革包括了武器装备与战术的创新,这为清朝的军队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清朝的军事改革对武器装备与战术的创新,并分析其影响与局限。

清朝的军事改革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起步,主要受到外国侵略的刺激。

与欧洲列强强大的军事力量相比,清朝的军队一度显得相形见绌。

为了应对外敌的威胁,清朝开始进行武器装备的改革。

首先是引进火器技术,将火枪、火炮等武器引入中国。

这些新型武器充分利用了火药的威力,增加了射程和杀伤力,使清朝的军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战能力。

此外,清朝还积极学习西方的战术思想,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清朝的军事改革中,最著名的是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在武器装备与战术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清朝开始引入西方军队制度,并派遣学生前往海外留学,学习西方军事科学和技术。

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在军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军事改革的进展。

他们将新的战术思想引入清朝军队,提供了新的战斗策略和战术指导。

清朝军事改革中,还涉及到对军队组织结构的调整。

由于农业社会的束缚,清朝的军队原本以边防军兵员为主,短期内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现代化军队。

然而,清朝针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例如,在军队组织中引入了禁卫军和新建军,对训练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军队的整体素质。

虽然清朝的军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武器装备与战术水平,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军事改革的进展缓慢,清朝的军队在面对西方列强时仍然存在劣势。

其次,由于社会体制的限制,清朝的军事改革难以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限制了军队的发展,阻碍了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此外,清朝内部政治动荡也影响了军事改革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清朝的军事改革在武器装备与战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通过引进火器技术,改革组织结构,学习西方战术思想等举措,清朝的军队增强了一定的战斗力。

晚清军事图志观后感

晚清军事图志观后感

晚清军事图志观后感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晚清军事图志》,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

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

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容肤浅。

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

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因此他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

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

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么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

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进步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

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

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直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

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

而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文明形态上相较落后。

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

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

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十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同而思考改革。

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接受西方文明。

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接受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文明,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

清朝的军事科技与武器制造

清朝的军事科技与武器制造

清朝的军事科技与武器制造清朝时期,军事科技与武器制造成为了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在军事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不仅引进和吸收了外国先进技术,还进行了自主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军事科技的进步和武器制造的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清朝时期的军事科技与武器制造。

一、军事科技的进步清朝时期,军事科技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进和吸收外来技术清朝统治者积极引进和吸收外来技术,充分利用外国军事科技的优势。

清朝建立了洋务运动,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最著名的例子是清朝在兵器制造上引进了西方的火器技术,如火炮、火枪等。

这些先进的武器技术使得清朝的武装力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 发展军事教育与研究清朝注重军事科技的教育和研究,设立了军事学院和兵器制造厂等机构,专门培养和研究军事科技人才。

通过培养专业军事人才,推动了军事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3. 创新和改良清朝军事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引进和吸收,还包括了自主创新和改良。

清朝将火炮制造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并改进了传统的武器制造工艺。

此外,清朝还在其他军事技术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军事工程、筑城防御等。

二、武器制造的发展清朝时期,武器制造是军事科技进步的具体体现。

以下是清朝时期武器制造的发展情况:1. 火炮制造清朝吸收了西方火炮技术,在自己的传统武器制造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清朝制造了大量的火炮,这些火炮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技术水平也十分先进。

清朝火炮制造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

2. 弓弩制造尽管火炮在清朝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弓弩作为传统的冷兵器在清朝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清朝对弓弩的制造进行改进和改良,以提高其性能和使用效果。

清朝制造的弓弩不仅材料优良,而且工艺精湛,成为清朝军队中重要的远程武器。

3. 铁甲制造清朝在铁甲制造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清朝制造的铁甲,不仅材质坚固,而且制作精良。

清朝的士兵配备了这样的铁甲,提高了他们在战斗中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施渡桥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首的洋务派,开展了以“练兵”、“制器”为中心的“自强”活动。

随着这一活动的开展,翻译外国军事著作的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由此拓宽了西方军事文化传入中国的渠道。

本文主要对晚清翻译军事著作的概况、特点,以及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的影响,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翻译西书的出发点与基本方针最早倡议翻译西书的是在江南制造局任职的科学家徐寿。

他向曾国藩提出: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工艺精良之原因,悉本于专门之学”,故应“翻译泰西有用之书,以探索根底。

”(《洋务运动》(八)第23页)曾国藩深韪其言,便于1867年在江南制造局设翻译馆,先后延聘西士伟烈亚力、傅兰雅、玛高温、林乐知、金楷理等,与中国的华衡芳、徐寿、徐建寅、李凤苞、王德均、赵元益等人一起,采取中西学者通力合作、口述与笔译相结合的办法,从事译书工作。

曾国藩在1868年10月的奏折中说:“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

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特以彼此文义扞格不通,故虽曰习其器,究不明乎用器与制器之所以然。

本年局中委员于翻译甚为究心……专择有裨制造之书详细译出,现已译成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四种。

”(《洋务运动》(四)第18页)以上阐述,反映了曾国藩翻译西书的出发点和基本方针。

此后,李鸿章在1875年的奏折中,把翻译西书列为江南制造局五项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指出:“又如翻译课士一事,西洋兼博大潜奥之理,苦于语言文字不同,将欲因端竟委,穷流溯源,舍翻书读书无其策。

该局陆续访购西书数十种,厚聘西士,选派局员,相与口述笔译,最要为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等编,固属关系制造,即如行船、防海、练军、采煤、开矿之类,亦皆有裨实用。

现译出四十余种,刊印二十四种,藉是稍窥要领,牗启高明。

”(《洋务运动》(四)第30页)可以看出,李鸿章所提“穷流溯源”的译书出发点与曾国藩所提“明乎制器与用器之所以然”,内含基本是一致的;所提“有裨实用”的翻译方针与曾国藩所提“有裨制造”的方针,实质上也是一致的。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施渡桥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首的洋务派,开展了以“练兵”、“制器”为中心的“自强”活动。

随着这一活动的开展,翻译外国军事著作的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由此拓宽了西方军事文化传入中国的渠道。

本文主要对晚清翻译军事著作的概况、特点,以及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的影响,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翻译西书的出发点与基本方针最早倡议翻译西书的是在江南制造局任职的科学家徐寿。

他向曾国藩提出: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工艺精良之原因,悉本于专门之学”,故应“翻译泰西有用之书,以探索根底。

”(《洋务运动》(八)第23页)曾国藩深韪其言,便于1867年在江南制造局设翻译馆,先后延聘西士伟烈亚力、傅兰雅、玛高温、林乐知、金楷理等,与中国的华衡芳、徐寿、徐建寅、李凤苞、王德均、赵元益等人一起,采取中西学者通力合作、口述与笔译相结合的办法,从事译书工作。

曾国藩在1868年10月的奏折中说:“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

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特以彼此文义扞格不通,故虽曰习其器,究不明乎用器与制器之所以然。

本年局中委员于翻译甚为究心……专择有裨制造之书详细译出,现已译成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四种。

”(《洋务运动》(四)第18页)以上阐述,反映了曾国藩翻译西书的出发点和基本方针。

此后,李鸿章在1875年的奏折中,把翻译西书列为江南制造局五项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指出:“又如翻译课士一事,西洋兼博大潜奥之理,苦于语言文字不同,将欲因端竟委,穷流溯源,舍翻书读书无其策。

该局陆续访购西书数十种,厚聘西士,选派局员,相与口述笔译,最要为算学、化学、汽机、火药、炮法等编,固属关系制造,即如行船、防海、练军、采煤、开矿之类,亦皆有裨实用。

现译出四十余种,刊印二十四种,藉是稍窥要领,牗启高明。

”(《洋务运动》(四)第30页)可以看出,李鸿章所提“穷流溯源”的译书出发点与曾国藩所提“明乎制器与用器之所以然”,内含基本是一致的;所提“有裨实用”的翻译方针与曾国藩所提“有裨制造”的方针,实质上也是一致的。

读《剑桥中国晚清军事史》的读后感

读《剑桥中国晚清军事史》的读后感

读《剑桥中国晚清军事史》的读后感
《剑桥中国晚清军事史》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晚清时期军事发展的重要著作。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对晚清时期的军事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本书对晚清时期的军事制度、战争与冲突、军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描述。

通过作者的研究和分析,我了解到晚清时期中国军队在兵员编制、训练、装备和指挥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书中还对晚清时期的军事思想和战略决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了解到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患和外患的严峻形势,对外国侵略者的威胁和冲突不断升级。

晚清政府在面对这些挑战时,采取了不同的军事策略和政策,但很多时候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书中的案例和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晚清时期的一些知名战役和将领。

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使我更加了解晚清时期的军事局势和人物的贡献。

通过阅读《剑桥中国晚清军事史》,我深刻认识到晚清时期中国军队的发展与变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这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客观的分析,使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晚清时期的军事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深度的思考。

总的来说,我认为《剑桥中国晚清军事史》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它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历史的著作,更是对晚清时期军事发展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我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研究中国晚清时期的军事史,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晚清海军军事法变革的主要内容与反思

晚清海军军事法变革的主要内容与反思

晚清海军军事法变革的主要内容与反思晚清海军军事法变革的主要内容与反思本文关键词:晚清,主要内容,海军,变革,反思晚清海军军事法变革的主要内容与反思本文简介:摘要:晚清海军法律是传统军事法律近代化的典型代表,其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军事法律近代发展的一般生成模式。

晚清海军法律产生在中西两种不同的军事战略思想和文化碰撞时期,变革的主要内容在军事编制组织法、军事人事法、军事行政管理法、军事后勤法和军事刑法等五个方面。

对晚清海军法律的历史反思,希求能为今日海军法律晚清海军军事法变革的主要内容与反思本文内容:摘要:晚清海军法律是传统军事法律近代化的典型代表, 其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军事法律近代发展的一般生成模式。

晚清海军法律产生在中西两种不同的军事战略思想和文化碰撞时期, 变革的主要内容在军事编制组织法、军事人事法、军事行政管理法、军事后勤法和军事刑法等五个方面。

对晚清海军法律的历史反思, 希求能为今日海军法律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或启示。

关键词:晚清; 海军; 海军军事法; 近代化;Abstract:Naval law in late Qing Dynasty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ization about traditional military law, whos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reflects the common formational pattern of modern military law. The background of naval law in late Qing Dynasty came from a period of military and cultural clash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nations. The content of the naval law reform is embodied in five aspects: military organization law, military personnel law, military administrative law, military logistics law military criminal law.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f the Navy law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e hope to draw a lesson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Keyword:Late Qing Dynasty; Navy; Naval Law; Modernization;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清王朝被迫摆脱闭关锁国的状态, 开始对"祖宗成法"进行某些改变, 被迫向西方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读书笔记详解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读书笔记详解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读书笔记近代以来,中国几经战火摧残,不论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英鸦片战争,还是随后而来的第二次中英法鸦片战争以及中法战争,都无一不意味着,中国不再似“康乾”般强大。

但在这一系列战争之后,满清的统治阶级似乎并没有真正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而只是“天真地”以为“狮子打了一个盹”,并且相信“狮子”总会苏醒。

但是,中国在三十年以后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再次失败,使统治阶级大为震撼。

一直以来被中国称之为“倭寇”的东洋小国日本,持着“现代化”的武器,大刀阔斧的向中国袭来,而中国在如火如荼的“洋务运动”下创办的一系列成效显著的“战果”,掩不住“统治阶级”日益腐朽的面目,亦挡不住昔日不足挂齿的“手下败将”;最终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收场,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跌到新低,同时也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天朝上国”的“美梦”,“狮子”还未苏醒,便已“遍体鳞伤”。

石泉先生的《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正是基于这场战争而作。

在自序中,老先生说道:“私意颇欲就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之内政背景进行探索:何以中国同日本同于19世纪60年代起步效仿西方,而二十余年后,以甲午战争为标志竟乃成败判然,国际形势、国内政局皆因之发生重大变化,下启我国此后更为动荡之历史新阶段?拟寻究其所以然之故。

”石泉先生通过分析战前、战后中国之政局变幻,以“明其所以为近代史上一转捩点之故,以求与远东国际局势之演变相表里。

”“中日甲午战争,无论就远东国际形势,或就中国国内局势言之,皆为近代史上划时代之大事。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导致远东国际均势被破坏,中国国际地位日益下降,而日本则成为远东强国。

同时,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也以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破产。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全书共有六个章节。

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也即第一章:甲午以前政局概观。

讨论了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内部政局的状况。

晚清军事变革的启示

晚清军事变革的启示

晚清军事变革的启示作者:王洋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7期以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为标志,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都开始了新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围绕着军事技术、体制编制、军事思想、军事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

新军事变革对我们既是一次机会,又是一次空前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新的浪潮,我们已经汲取从前各次军事革命的经验教训,勇敢地投身于这股洪流之中,及时启动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从近几年的变革实践看,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正在取得历史性进步,但中国军队迄今所进行的改革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变革始于晚清,这场军事改革与我们今天的新军事变革,虽然从改革的环境上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从技术和经济上讲,都处于后发展状态,都是军事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改革的策略上讲,都面临着对自身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以及借鉴他人经验的问题,都需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问题等等。

这使得晚清军事改革对于现实具有相当的可借鉴性、可参考性。

因此,回顾和思考晚清军事改革史,深刻分析其教训,对于今天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军事变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启迪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积极主动地参与变革进入近代,军事变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覆盖的空间越来越广,形成全球共时性的军事变革潮流。

一个國家能否适时地积极地推进军事变革,将直接关系到它能否顺应时代的潮流,能否跟上军事革命的形势,能否在国际竞争舞台上抢占到战略制高点。

面对世界军事的变革发展,清朝政府却错失了有利的机遇。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相隔20年,本来是中国军事改革的一次绝好机会,却在清朝君臣的迷迷糊糊之中丧失了。

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直到20年后才被洋务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下付诸于自强实践。

随后清政府拘泥于制器、练兵等表层军事改革30年之久,才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的巨大痛苦中幡然醒悟,将表层的军事变革扩展为整个军事体系的全面改造,但是留给它完成军事改革,始终不能扭转军事上的弱势,也未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

浅谈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及意义

浅谈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及意义

浅谈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及意义19世纪的翻译活动是佛经汉译活动之后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翻译高潮。

从鸦片战争至戊戌变法期间,中国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开始重视翻译,纷纷著书撰文,讨论“译书”问题,讨论的话题既涉及为什么要译书,也涉及该译什么书,同时也有对前人译书得失的批评。

但纯粹从语言文字角度来讨论翻译的文章很少,中国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倾向于将翻译问题挪用为政治见解的表达渠道,这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翻译话语。

从后世、尤其是今天的立场看,晚清的翻译话语也许略显粗浅,但它折射出了晚清知识分子对翻译的认识和理念,故不失其历史意义和价值。

因此,本文将具体论述晚清翻译话语的发展过程以及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标签:翻译话语;翻译的功能意义;翻译选材;翻译的评价标准1.晚清翻译话语的四大发展阶段1.1 鸦片战争前的翻译话语1841年5月,林则徐督两广,他招募了教会学校毕业的外语人才作为译员,同时利用所接触到的外国人如传教士、外商、海员等了解外情,并帮助翻译。

林则徐的翻译行为基本属于自发行为,既无计划也无对翻译问题的论述,因此他组织的翻译内容是随机的,主要是为了应付现实问题,功利色彩过于浓厚。

1.2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翻译话语两次鸦片战争后,一批具有“经世致用”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批判国人的封闭与对世界形势的无知,同时开始思索御敌方略,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翻译西书西报以知“夷情”。

总的来说,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危急的国内形势,中国部分士大夫及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主动提出翻译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积极向外学习,翻译行为的政治化也由此开始了。

1.3 洋務运动时期的翻译话语19世纪60至80年代是洋务运动的黄金时代,也是翻译实践成果丰硕的时代。

这一时期,政府、教会及民间三大系统出版几百种图书。

学外语、当翻译逐渐成为一种“举业”之外的谋生之道,而做翻译、谈翻译也不再是需要避讳的事。

翻译书籍及译介知识也成为普通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的经常性储备。

论晚清时期的翻译发展情况

论晚清时期的翻译发展情况

论晚清时期的翻译发展情况作者:申化英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6期摘要:在晚清时期,中国成了一个弱国,因此一些西方国家都想从物质和精神上侵略中国。

一些爱国学者试图拯救中国,他们认为有必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他们开始翻译一些有用的东西到中国来,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翻译家有严复、林纾、蔡元培和周树人等。

关键词:翻译;技术;文化一、晚清时期的翻译活动的社会背景中国的现代文学的发展受制于西方文化。

在那个时期,中国是一个弱国,因此西方国家从物质和精神上对中国实行双重侵略。

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无数的打击,译者的反殖民主义精神也被忽略。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闭关自守就要落后,认为必须要向西方学习,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革新。

这种意识的觉醒同时也反应在文学选材和翻译策略上,译者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团结起来翻译一些西方的科学技术等著作。

由于翻译活动在不同语言转换上有一定的空间,这给译者一定的发言的机会。

译者出于对母语的热爱,就集体团结起来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

翻译是现代历史很重要的一部分,西方文化在殖民地处于主导地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文人和爱国主义者清楚地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

梁启超是爱国主义者中的典型代表。

他是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学者。

他指出翻译选材的重要性,主张翻译实用性较强的书籍,如法律、历史、政治、农业、经济和社会哲学等。

统一专有名词的翻译,他认为编撰一本专有名词翻译词典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译者就会在翻译专有名词时达成一致。

他提倡译者研究佛教翻译理论和进行翻译实践。

二、严复的翻译贡献和对人们的影响严复是十九世纪著名的翻译家。

他把西方的翻译学问引入到中国。

他主要的译著是《天演论》。

准确地说,它是用中文进行重写而不是翻译。

《天演论》使中国人理解到适者生存这条法则,同样也实用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化。

严复还主张将翻译与学术研究、讨论、阐释等联系起来。

晚清批评话语与翻译实践

晚清批评话语与翻译实践

晚清批评话语与翻译实践
晚清(1850-191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皇朝,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当代中国大有发展。

晚清时期出现了以翻译实践为工具的文学批评,它不仅反映了晚清语体,而且被认为是晚清文化及语言学外面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翻译实践在晚清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翻译实践不但被用来扩大文化
交流的范围,也成为当时研究和保护文化经典的重要工具。

晚清时期的翻译实践既然在探索语言真谛的同时保护了中国传统文化,它就成为了一个可以兼顾中西文化差异,不仅能够收获千家万户的文化及语言理论积淀,而且还可以融合多重文化的强大实践工具。

许多流行的文学批评也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文学批评旨在
提高阅读水平,加强对《诗经》《楚辞》等经典的保护,继承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

人们开始在语言的实践中思考文学概念,将空前的文学价值强调在文体风格之上,给语言赋予了更多的拓展性和变化性,使晚清文学批评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随着翻译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拓展,晚清以外文表达中流传出的双关语境也受到
了重视。

诸如英文“reason”、“argument”等单词拥有多种语义,它们内在的洞察力使得晚清文学批评在中西方审美观念的交流中多元化和丰富起来。

总而言之,翻译实践为晚清时期的文学批评及语言理论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它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了世界各地,而且也拯救了晚清社会的落后,促进文化的转型和多元文化的外部尊重与接受。

晚清翻译小说泛谈

晚清翻译小说泛谈

晚清翻译小说发展的特点
• 1 由意译向直译发展 最初的翻译小说,“意译不译词”“译述”。有的 只介绍故事梗概,有所删节,如《一睡70年》、 有的添枝加叶,在翻译同时有所创写,如包天笑 译的《馨儿求学记》、吴研人译的《电术奇谈》 等,后者还将其中地名,人名改成中国式的。 随着小说地位的提高,译作的流行,忠实原作的风 气才形成。
• 4 典型人物的塑造,人物心理描写等方面发生变 化 主要表现:中国传统小说表现手法,人物描写多程 式化,更加缺少心理描写。翻译小说的多样化给 了中国作家很大启示。 • 5 小说语言发生变化(王继权,2000) 主要表现:1 有文言逐渐变成白话 2 新名词输入,后运用于小说创作。 3 句式发生变化,如欧化语法。 4 标点符号的使用,一改以前传统小说只使用句读 的局面。
域外小说对中国近代小说发展的影响
• 1 在域外小说影响下,文学观念有所变化 主要表现:小说地位在文学地位显著提高 • 2 小说题材有所扩展 主要表现:中国传统小说主要是人情小说、神魔小 说、侠义公案小说、历史小说等,翻译小说带来 了政治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 • 3 小说变现手法,表现技巧有所创新 主要表现:以前小说表现形式比较固定,如章回体、 回目诗,描写人物也千篇一律。到后来,原著风 格逐渐保留,外国小说的种种表现手法、技巧被 吸收。
• 2 由文言逐渐向白话发展 翻译小说初期,基本都是古文,大多数译家也都使 用文言文,如林纾,程小青,张德坤等。主要原 因是初期外文小说的翻译及流通主要是在知识分 子中,他们倾向于接受文言文。但是文言文形式 的小说很难在普通大众中流通,进而无法发挥教 育民众的目的,因此当时许多知识分子都提倡用 白话文翻译,如梁启超“俗语文体之流行,实则 文学进步之最大关键也,各国皆尔,吾中国亦应 有然。”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信之本》提出 “崇白话废文言”,到五四前夕,白话译文已相 当流畅了。

甲午战争与晚清国家崩溃的启示

甲午战争与晚清国家崩溃的启示

甲午战争与晚清国家崩溃的启示晚清国家崩溃的启示:甲午战争中的教训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甲午战争堪称一个轰动世界的事件,它不仅意味着中国封建帝制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失败,更成为晚清国家崩溃的重要标志。

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道路指引方向。

首先,甲午战争暴露了中国军事装备和海军力量的薄弱。

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相对落后,无法与日本现代化军队抗衡。

特别是在海军方面,由于缺乏现代化战舰和强大的海上作战能力,中国很快就被日本击败。

这提示我们在国家建设中,必须注重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加强军队装备更新换代,提高国防实力。

其次,甲午战争中的军事指挥与战略决策失误导致了战败。

当时的清朝政府在战争爆发时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决策,在军事战略上也存在明显缺陷。

此外,对敌情的评估不准确,未能做出恰当的军事部署,为日军提供了机会。

针对这一教训,我们应该注重建设军事指挥人才队伍,提高指挥水平和军事战略储备,确保国家安全。

再者,甲午战争揭示了清政府在外交上的软弱和无能。

在战前,清政府未能有效地与国际社会进行战争外交,未能争取到支持中国的国际力量。

同时,清政府对日本的威胁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保持着一种错误的对日外交政策。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重视外交工作,积极争取国际支持,提高国际影响力。

此外,甲午战争也显示了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无能。

清政府财政困难、官员贪污腐败、军队士兵待遇低下等问题广泛存在。

这种内部腐败和无能导致国家的种种弊病无法根除,国家实力日益削弱。

对此,我们需深入反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的国家机制,防止腐败发生,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最后,甲午战争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封建落后和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当时的清政府坚持保守的封建制度,未能及时进行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日本政府恰恰相反,注重学习西方文明,并通过变法推进社会变革,为后来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这为我们敲响警钟:只有与时俱进,推进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才能保持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浅析文革译作《战争风云》

浅析文革译作《战争风云》

浅析文革译作《战争风云》
罗琼;李丽平
【期刊名称】《琼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14)004
【摘要】本文对<战争风云>翻译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总页数】4页(P71-73,76)
【作者】罗琼;李丽平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永州,425006;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
永州,42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1.5
【相关文献】
1.抗战风云烽火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J], 纪方超
2.论象征手法在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与《战争与回忆》的运用 [J], 欧华恩
3.两幅战争的全景画——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与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的初步比较 [J], 张一东
4.两幅战争的全景画——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与赫尔曼·沃克《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的初步比较 [J], 张一东
5.《战争风云》不是现实主义的吗?——读何满子同志评《战争风云》一文有感[J], 安大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清军事变革的历史启示

晚清军事变革的历史启示

四、军事变革是自主行为,必须把学习外国与立足国情紧密结合
军事变革既要遵循世界军事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必须着眼中国的具体情况,如果全盘照搬西方军事的完整模式,中国的军事变革就会走上歧途。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船坚炮利”的技术和先进的“养兵用兵”方法不断战胜中国传统军事优势的严峻实现,中国各阶层、各种人士都意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其中一个著名代表人物,是时为布衣的魏源。他呕心沥血编著成长达百卷的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深刻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这部著作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并为后世的维新思想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魏源的诸多主张也具有盲目仿效西方的局限性。魏源等人并不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进步的原因,对西方军事也缺乏深层次的把握,因此,他对于如何“师夷之长技”的许多建议,带有明显的全盘照搬西方的倾向,基本上是不可行的。魏源称赞西方人制器精利,却不知道从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上找原因,只能归之于人的性情和用脑方式。他认为中国只要官办船厂、炮厂仿制西式武器装备,就能解决武器装备和海防问题,也是一种脱离中国实际的幻想。
分析表明,中国的军事变革必须紧紧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军情。尤其今天,世界军事强国军事变革的理论、模式蜂拥而入国门,如果忘记了中国自身的特殊性,盲目追逐西方新概念、新理念、新模式,就会最终导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失败。
每当重大的军事变革历史时期,都是思想观念必须得到彻底解放的重要历史时期。如果旧有思想体系仍然占有统治地位,军事变革很难成功。
当前,一提军事变革,就会自然想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然而,即使实现了军队的信息化而思想观念落后会怎样?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海战为后人留下了最好的回答。从甲午海战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看,中日双方武器性能不相上下,在个别舰船的性能上,中国甚至超过日本。面对这样的武器装备水平,日本大本营对海战拟定出三套预案。其中之一是:如果日本海军 在海战中失败,北洋水师掌握了渤海与黄海的制海权,则日本海军确保本土海域的制海权。由此可见,战前,日本对此次作战并未报有必胜的把握,甚至做好了战败的准备。然而,从军事思想和战略指导角度看,由于大清水师观念落后、作战理论陈旧,用祖上传下来的“八旗”观念和西方早以过时的“木帆船”作战理论,来指挥近代化的铁甲舰海军,最终含着千古遗恨沉没于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历史昭示后人:武器装备不落后但观念落后,照样挨打!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详解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详解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甲午战争爆发前,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晚清政府启动了以自强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改革。

这次不彻底的改革没有挽救晚清沉沦的命运,以甲午战争的惨败为标志而宣告失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晚清军事改革教训惨痛,发人深省,对于我们今天的军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镜鉴作用。

晚清军改取得一定成效内忧外患中的晚清政府于1862年开始实施洋务运动,开启了军事改革的大幕,意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打造“利炮坚船”和“利器精兵”,实现“自强御侮”、“救亡图存”的目的。

这场军事改革在开阔军事视野、推行军事教育、培育军事人才、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和借鉴西方军事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历史作用不容完全抹杀。

军事改革最主要的成就是将近代西方枪炮和舰船技术引入中国,购买和制造了一些近代武器装备,使得中国军队进入火器时代。

洋务派建立了数十家近代兵工厂。

经过积极的引进和仿制,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军火器的技术差距缩短到10年左右。

中国的舰船技术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接近西方水准。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主体武装力量已基本实现了武器装备的火器化。

以1888年北洋水师的正式成军为主要标志,晚清军事改革在海军建设方面达到了顶峰。

晚清发展近代军事教育,培育多兵种军事人才,并聘请了英法专家担任军事智囊。

在开明督抚大臣的努力下,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学堂逐步建立起来。

同时,清政府还先后派出数批90余人到西方国家学习军事。

北洋海军主力舰只的管带均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其中部分还是学成归国的留学生。

同时,清政府还设立了崭新的近代海军军种制度,并对陆军兵种制度进行了局部改革。

1888年颁布的《北洋海军章程》兼采英德等国海军制度优长,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军种制度确立的里程碑,代表了甲午战争前晚清军事制度改革的最高成就。

“只变事不变法”流于表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独特军事传统和保守战略思维的大国里,在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的情况下,洋务派能取得这些成就实属不易。

清末的翻译高潮与救国运动

清末的翻译高潮与救国运动

外语翻译摘 要 自“鸦片战争”始,中国遭受列强凌辱,救亡图存、保种保国成为时代主题。

许多有识之士的目光投向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译介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出现了我国翻译史上少有的高潮。

本文对这段时间的翻译活动进行了历史考察,从产生背景、译介内容、译介阶段等方面分析了西学译介同救亡图存运动的历史联系,指出两者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

关键词 西学 译介 救亡图存 相互促进Research of Wester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State Sur-vival Campaign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 Wang LipingAbstract China was subject to humiliation since the Opium War. Campaigns for the state survival characterized the period. Many Chinese visionaries turned to the West for solutions, and they translated a large quantity of natural and social literature, marking another translation boost in Chinese history.Key words Western literature;translation;state survival cam-paigns;mutual promotion1 问题的提出清朝后期特别是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外敌入侵而改变了发展轨迹。

愚昧与落后成了“文明”的牺牲品,国家主权与领土不断沦丧,救亡图存、保种保国成为时代主题,御辱自救与求富求强的运动此起彼伏。

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要求给了各种思潮产生和发展的空间,其中最引人注目者当属“西学”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及其引发的其他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风云背景下的晚清军事翻译探索及其成果浅谈
作者:杨仰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17期
摘要晚清时期的中国风雨飘摇,洋务派为寻求救国强国之道开展了针对军事需求而进行的外语翻译。

它开启了近代外语翻译之路,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近代外语翻译准则及基础。

本文从晚清外语翻译的社会历史原因着手,对其特点、成果、意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晚清军事翻译甲午战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外语翻译发轫于晚清,缘起于“师夷制夷”的时代军事需求。

两次鸦片战争,从1840年到1860年,晚清政府面对远道而来的外族强敌,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历时二十年,交涉往来,中外文语言翻译成为必需。

有鉴于此,晚清政府开始商筹建立培养外事翻译人才的学馆,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制造机器各法,教练洋枪队伍,派赴周游各国访其风土人情。

”并期望最终能达到“师夷制夷”的“强兵富国”目的。

针对晚清军事翻译进行的研究在大陆范围内较少,而在台湾有不少成果,其原因是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收藏了相关资料,而内地相关资料不足。

限于此,笔者利用拙笔,对这一论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晚清军事翻译机构与人员
晚清军事翻译机构分为官方与民间两种性质,官方翻译机构有江南制造局翻译官、天津机器局、天津水师学堂、淮军天津军械所、京师同文馆等;民间翻译机构有上海格致书院、上海著易堂书局、香港中华印书局等。

从总体来看,官方翻译机构比民间翻译机构承担了更多的翻译任务,呈现出官方为主体、民间共同参与的格局。

晚清时期参与军事翻译的人员众多,既有来自英国、美国和德国的传教士,又有中国的士大夫和朝廷要员。

据统计,参与西方军事著作编译活动的人员共59人,外籍翻译人员共11人。

中国编译人员多来自江、浙、皖、两广及满洲地区。

19世纪中后期,近代西方的军事知识大规模传入中国时,由于地理环境和教育文化的优势,这些地区的文化人士最先接触到这些知识,随即作为这些知识的传播主体将之传入中原等地。

他们的积极译介和传播为中国传统军事向近代化过渡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2 晚清军事翻译成果
晚清军事翻译以甲午战争为界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世纪70年代至甲午战争(1871年至1895年)为第一阶段,官办和民办翻译机构共出版军事译著97种,“平均每年出版3.88部”。

这一期间,军事翻译着重于枪炮、火药方面的书籍,占该时期军事译著总数的46.4%,其次为军事训练、军事工程、战史、战船和战车、海防、海军军制、军事管理和教育、行军作战、陆军军制、军事地理等。

甲午战争之后,洋务派逐渐认识到西方列强军力强大,不仅在于其兵器精锐,更在于其制度完备,军事理论与军事思想先进,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制度文化必须强于他国,因此,晚清的军事变革开始进入“兴学储才”、“整军经武”的历史新时期。

引进的西方兵书内容由兵器译著转向军事学理论著作,大规模西书的翻译也带动了国人自编军事理论书籍的热潮。

据统计,自1896年(即甲午战争)至1911年,晚清各翻译机构共刊印外国军事著作250多种(其中包括外籍军事顾问、教官编写的部分讲稿)。

这一时期的军事译著的内容,可分为四大类。

军事装备类书籍为军工制造部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军队使用新式武器提供了学习参考;军事训练类译著介绍了英国水师操练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国陆军海军的军事训练提供了重要参考;军事制度类翻译为清廷军队编制、新式海陆军的创建都提供了宝贵经验;军事工程类译著介绍了西方各国陆上炮台、海口要塞等工程的形制及其设计、构筑和使用技术等知识。

3 晚清军事翻译的时代特征
晚清军事翻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甲午战争之前与之后,在题材、原本选择、内容等方面都各有特点。

甲午战争之前的译著在“制器”、“练兵”与“海防”、“海建”方面分布最广,门类较为齐全。

这是由于两次鸦片战争晚清政府军事上的失利,以及面对国内政权危机时的力不从心,使晚清政府意识到“自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一时期的译著内容大多为“制器”和“练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以及解决海军、海防建设的问题、洋务派希望拒敌以边疆之外,因此,非常注意了解外国海军的组建和作战、训练等经验以及海上设防情况,从而加强清军的海防力量。

此外,虽然这一时期主要学习西方的制器,但是所翻译的军事著作并没有局限于这个层面,一定比例的军制与战略战术的译作反映出清廷对深入了解西方军事制度和战略战术等情况的态度。

甲午战争之后,随着对西方的日益了解,并且有了前期军事翻译的基础,这一时期的译著逐渐扩展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门类齐全而且分类精细。

其次,这一时期的译著重点由海上转为陆地,尤其重视陆军建设。

此时的译著中不仅出现了后方勤务、军事筑城、军事地理等新兴门类,而且还增加了军事理论译作,如《战法学》《战略学》等作品。

大量军事术语及其界定,战略观点与战术论述使中国军界的视野得到拓展。

这对于形成中国近代比较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军事著作的翻译出版适时地向国人介绍了国际政治与军事形势,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晚清武器装备生产和使用的水平,增强了海军与海防建设的能力,并对晚清军事训练与军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晚清军事作品有助于国人认清时局,看清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利益争夺的本质。

4 晚清军事翻译的意义及影响
军事翻译的开展还推动了中国的军事翻译工作相关规则的制订。

如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在大量的军事翻译实践中,该馆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译书方法。

第一,译馆继承了明末清初以来翻译西书的经典办法,“西译中述”,也就是西教习口译,中教习笔述。

第二,译馆首创了较为完善的翻译定理,特别是科技术语名词的解释,其中大量词汇一直沿用至今。

译馆确定了译书原则:一是沿用华文已有之名,或“察中国已有之格致或工艺等书”,或“访问中国客商或制造或工艺等应知此名目等人,询问其通用之名称”;二是设立新名,“若华文果无此名,必须另设新者”。

译馆设立的新翻译原则或沿用原有汉字而赋予新义的,如铂、钾、钴、锌等;或按汉字构词法令创新字,如镁、鉮、矽等,或构造新词,如氧气、氢气、火轮船、风雨表等、这些翻译原则,为日后更大规模的军事翻译奠定基础。

第三,编写《中西名目字汇》,即中西译名对照表。

如江南制造局译馆编订出版《金石中西名目表》(1983),《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1885),《中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1887),《汽机中西名目表》(1889)。

翻译馆重视译名表的编制,为日后科技术语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申宁.中国兵书总目.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
[2]施渡桥.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军事历史,1996(3).
[3]闰俊侠.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2007.
[4]张美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书活动及其影响.中国科技翻译,2009(4).
[5]张登德.晚清国人译书与社会进步.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2003(3).
[6]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