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军事变革与士阶层的关系
明清时期军事制度与社会变革
明清时期军事制度与社会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军事制度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明清时期军事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一、军事制度的变革明朝初期,由于建立初期的政治混乱和农村起义的不断兴起,导致明朝战斗力急剧下降。
为了恢复战斗力,政府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
其一,将军队分为卫所、都督府和边防三种形式。
其二,建立有独立军事指挥权的镇守、边镇和盐课三大机构。
其三,设立兵部直接掌管军队管理和经营,以便控制军队。
至此,明代的中央军队制度逐渐形成。
而在清朝时期,由于满清的建立是在军事力量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军事制度的变革更加深入。
最大的变革之一是八旗制度的建立。
这是一种以骑兵为主的新型军队,旗多达八色,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组成部分。
八旗兵分为正旗和副旗,正旗驻扎在各省多个地方,而副旗则驻扎在京城。
这种军事制度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土地归属和军队募兵制度,将其改为以出身为基础来招募士兵。
二、社会变革的影响明清时期军事制度的变革是受到社会变革的推动而实现的。
社会变革对明清时期的军事制度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经济发展对军事制度的影响明代中国的繁荣经济,为军事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明朝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大批民间武装纷纷出现。
这也加快了政府对中央军队的改革,以便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而清代则更加注重了军事制度的完善。
八旗军队对于旗营军属于官吏和军人的双重身份,实际上具有领土和人口控制的功能。
而这样的军事制度的确为清朝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稳定和安全,为清朝的全国统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社会阶层的变革对军事制度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国面临了农民起义、商业资本主义等社会阶层的变革,这一变革直接影响了军事制度的改革。
明朝时期,官兵制的废除归功于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转变,以及人们对营养广大农民反抗和提高谋生能力的迫切需求。
清朝时期,满洲族的社会优势决定了满人在八旗军队中的主导地位,而汉族人则被限制在副旗中。
士人武化:晚清咸同时代的团练与地方军事化
士人武化:晚清咸同时代的团练与地方军事化晚清咸丰同治年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西方势力对中国的影响更大,同时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而作为传统社会中流砥柱的士人群体,也开始出现了武化的趋势。
所谓士人武化,即以文人之身投身军旅,领导军队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书生掌兵。
具体到晚清咸丰同治年间,就是士人利用自身影响力、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参与到地方武装力量的组织领导之中。
而这一趋势并非咸同年间才出现,其实早在嘉庆年间镇压川出白莲教时就已经出现了。
嘉庆年间的团练与士人武化清朝自建立以来,对于地方军事化一直抱有本能的警惕心理,仅允许地方保持一种低水平的军事化。
尤其是士人参与地方军事化,更为清廷所戒惧。
但自川楚白莲教起义以来,内乱渐生,仅靠清朝的国家军事体系很难将其镇压。
一些官员提出动员民间军事力量自办团练,以便镇压起义,由此清廷立场开始松动,而士人参与地方军事化的活动便以一种难以遏制的势头发展起来。
由于白莲教一般居无定所,劫掠地方,流动作战,所以调动大军合围剿灭的办法并非良策。
于是在嘉庆二年,,明亮、德楞泰二人向嘉庆帝呈上《筹令民筑堡御贼疏》,提出令民间修筑土堡,自行组织基层力量进行军事防御,而且特别强调地方士绅在其中应起到“弹压”的作用。
事实上,这就是对士人参与地方军事化的一种变相鼓励。
在地方士绅奉命修筑土堡之时,一些地方官开始试图走得更远。
如庆阳知府龚景瀚就发展了土堡法,提出了坚壁清野的方针,即在建立土堡防御的基础上组织团练,即“堡寨”,由官方发给武器,在地方政府和士绅的领导下抵御白莲教。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士人在镇压白莲教起义的过程中实现了武化,见诸史册的如襄阳士人梁友谷,筑土堡,办团练,保护乡里十余万人。
但此时清廷的统治力还没有大幅下降,所以士人兴办团练的行动也始终在朝廷的绝对控制下,士人的武化自然也极其有限。
不过,闸门毕竟已经打开,士人武化的局面再也无法遏制。
咸丰初年以团练为中心的议论1851年,洪秀全掀起太平天国起义,随即肆虐两湖、两江地区,清廷半壁江山沦陷。
试论晚清军事变革对近代社会转型之影响
试论晚清军事变革对近代社会转型之影响陈 越摘 要: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方位社会转型,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解读晚清军事与近代社会转型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更好的理解那段历史。
关键词:军事变革;社会转型;近代化;晚清中图分类号:E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05)03-0117-05作 者:陈 越,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训练部参谋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生活的各阶段、各层面发生整体性的变革,它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的变迁,其实质是传统体制适应现代功能,从一种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稳定状态,从传统型!获得现代性!的转化过程∀。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是从晚清开始的,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多层面近代化的过程。
期间,军事变革在社会转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晚清军事变革是近代社会转型的先导社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军事自然也不例外。
在军事领域,军事变革贯穿晚清以来军事发展全过程,推进着军事近代化的转型进程。
同时,它又启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带动了其它社会领域的转型,充当了近代社会转型的先导。
军事变革承担社会转型的先锋,这是由封建中国社会结构超级稳定的现状决定的。
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发展完善,社会结构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旧势力面对近代文明麻木不仁,顽固守旧,社会转型阻力大,社会肌体内部自然转型在中国特殊的情况下,是极困难的。
在西方列强的野蛮侵入下,在近代文明冲击下,老朽落后的封建中国的社会转型已不可逆转。
而在军事领域这种大国王权的思想通常却可以表现激进,容易突破常规,能够脱离传统文化和体制的羁绊,充当社会政治变革的马前卒。
特别是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下,为挽救其封建统治危机,军事领域首先冲破一成不变的停滞状态,开始变革。
经历了鸦片战争,林则徐、魏源等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率先认识到中西军事的差距,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林则徐还提出了建立一支海军的构想。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瞧地主阶级改革一、洋务运动时间:1861年-1895年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内部痛定思痛,意欲图强。
洋务运动就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瞧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1、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后四个字“中体西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也就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在洋务运动时期,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都就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
2、军事:积极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南洋、北洋与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与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
北洋海军的建立,就是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
尽管最后北洋海军失败了,但就是它毕竟曾经就是中国可以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占踞了一席之地,并且在培养北洋海军的过程中,还带动了一系列的近代事业发展。
晚清时期士绅与官府的合作与冲突
晚清时期士绅与官府的合作与冲突晚清时期,士绅作为介于官方和民间之间的社会阶层,将政府与社会联系起来。
士绅与官府互相配合,共同管理社会,也与官员一道分享利益。
但有时,士绅阶层和官员也会发生利益冲突。
不过总的来说,双方的关系以合作为主。
标签:士绅;合作;冲突士绅是明清时期连接官府与民间的重要群体,他们负担多种社会职能,是官府控制社会的基层力量。
大量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士绅参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事物,在税收、司法、社会福利等方面协助官府。
他们一方面为官府出力,一方面又取得了原本属于基层官府的权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龃龉。
一、“士绅”的定义“绅士”一词在明清时期被广泛使用。
其中的“绅”就是“缙绅”,而“士”指有功名者。
这个词汇在明清政治、经济文献中经常出现,可见士人在当时的社会上成了仅次于官员的活跃群体。
不过在清初,“绅”与“士”尚未等同起来。
把“绅”和“士”的概念混淆在一起则要到晚清。
现当代关于士绅阶层的研究里,“士绅”概念产生了分歧。
费孝通认为:“绅士是退任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亲戚戚。
他们在野,可是朝廷内有人。
他们没有政权,可是有势力……”[1]8这里的“士绅”概念既不包括士人,也不包括现任官员。
史靖的士绅概念包含了现任官员却不包括士人:“绅也就是缙绅,是专指那些有官职科第功名居乡而能得到乡里敬重的人士……合乎这个定义的就是绅士,否则就是恶霸,是土豪,是地痞,是劣绅……”[1]131这些定义的共同点在于为成为士绅设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另一些早期的学者,对“士绅”集团的规模进行了扩大。
比如张仲礼认为,只要取得哪怕是最低级功名的士人都在“绅士”之行列[2]1-4。
瞿同祖认为清代的绅士阶层应该区分为“官绅”——包括现任、退休或革职者,和“学绅”——科举功名获得者[3]288-291。
当前国内士绅研究,一般都比较认同张仲礼、瞿同祖等学者降低门槛的定义。
对士绅内涵的规定,呈现出把士绅含义宽泛化的趋势,即士绅包括官员和士人,其中官员又包括现任官员,士人又包括生员。
晚清时期军事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变迁
18海外文摘19世纪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讲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
在1840年以前,中国是“家天下”的封建体制社会,皇权至上是当时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
鸦片战争战败以后,中国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被迫向新型社会转型。
在这场整体的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军事制度的变革影响广泛。
接着引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阶层等一系列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为求自强,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变革的措施。
如设立发展新式海陆军、建立军事学堂等等。
可惜的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之后,晚清军事变革留给人们的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遗憾。
但不可否认的是,军事制度的变革对于中国社会的转型影响非常巨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军事变革促进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入近代以来,开明的中国人发现西洋的“养兵之法”强于中国的“练兵之道”,于是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将“养兵练兵之法”列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三大内容之一。
既然要练新兵,必然涉及到武器装备的改变。
武器装备的变化又必然涉及到军事教育及训练方式的改变。
军事实行变革之后,从京师同文馆到福州船政学堂、洋务学堂等等,这些学堂的建立都是受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并且主要是为了培养服务于清政府的军事人才。
这与以往的旧时代的学堂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正是由于这扇窗口,人们打开了眼界并逐步认识到了一个与传统旧学截然不同的新学世界。
而且,某些军事学堂会配有一定数量的外籍教习,这些外籍教师在传授军事知识的同时,难免会传播一些西方先进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这些观念时不时会影响到军人的思想,对改变军人的观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人才,清政府一方面聘用洋人担任教习,一方面派遣留学生远赴欧美。
而且留学归国的某些学生还在近代的中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比如严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在留学英国期间不仅学习了海军驾驶技术,而且还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可惜的是,严复先生回国并未得到重用。
清末新政知识点总结
清末新政知识点总结一、背景概述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的一系列变革措施,旨在使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得到现代化改革。
此时,清朝政府面临着外敌入侵、国内民变频发、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以挽救政权。
因此,清朝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即被称为清末新政。
二、变革内容1. 八股取士:清末新政中,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是一项重要措施。
八股取士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一种形式,对士人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加以严格的规定。
光绪三十年,清政府颁布了《废科举取士章程》,正式宣布了废除科举取士。
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清朝新政的开始,也是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转变。
2.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场变法运动,是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变法的目的是要改革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体制,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在变法中,有关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共提出了5个办法。
这5个办法包括:“设立宪政、兴办军机、罢黜科举、增设学堂、奖励新式商业”。
但是因为守旧势力和外国侵略者的干涉,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3. 孙文的振兴中国运动:孙文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他提出了“振兴中华”的构想,力求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主国家。
孙文积极投身于反清复明、选修西学、称帝平政、宪政革命的斗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 新式教育的推行:清末新政中,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实行了新式教育制度。
传统的科举制度有不足之处,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新式教育系统的实施为中国的近代教育体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5. 土地改革:清朝末年,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恶果,不仅造成了土地集中化,而且导致了大批农民沦为地主、豪绅的佃户,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因此土地改革走上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的试验性工作。
例如在山东,清政府委派知名官员曾国藩、左宗棠等推行小规模的土地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 工商业的发展:在清朝末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向中国渗透,一些工商业活动也得到了空前的开展。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
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看地主阶级改革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瞧地主阶级改革一、洋务运动时间:1861年-1895年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内部痛定思痛,意欲图强。
洋务运动就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瞧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1、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后四个字“中体西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也就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在洋务运动时期,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都就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
2、军事:积极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南洋、北洋与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与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
北洋海军的建立,就是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
尽管最后北洋海军失败了,但就是它毕竟曾经就是中国可以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占踞了一席之地,并且在培养北洋海军的过程中,还带动了一系列的近代事业发展。
清末新军社会势力的兴起
清末新军社会势力的兴起樊仰泉1,田 涛2(1.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073)摘 要:新军在20世纪初年的特殊社会变革背景下登上社会舞台,在政治事务和各类社会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辛亥革命时期推翻清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随后社会的结构性动荡中,暴露出其负面影响,造成民国军人政治的局面。
关键词:新军;角色;社会与政治事务中图分类号:K2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81(2003)02-0064-04 清末新军的编练始于甲午战争后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和张之洞的自强军,至20世纪初年成为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编练新军的热潮。
新军的产生是清政府为替代旧式军队而进行大规模军事改革的结果,其影响和意义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
20世纪初年的新军不只是作为一支军事力量,而且是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而兴起,在社会变革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考察。
一20世纪初年,新军作为一支社会力量而被承认,首先与新军本身形象有直接的联系。
新军编练伊始,就形成了严格的招募条件。
新建陆军规定:“年限二十岁至二十五岁;力限平托一百斛以外;身限官裁尺四尺八寸以上;步限每一时二十里以外。
取其邻右保结;报明家口地址;曾吸食洋烟者不收;素不安分犯有事案者不收;五官不全手足软弱体质多病及有目疾者不收。
”[1]P30江南自强军募兵标准是:“土著乡民,年在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体气精壮,向不为非者,取具族邻团董甘结,声明情愿效力十年,只准开革,不准辞退。
凡城市油滑,向充勇营者,一概不收。
更用西医验其身躯精壮,并无隐疾,目光及远者。
”[2]P3*******年清政府颁布的《陆军营制饷章》规定招兵方式为:由各该村庄庄长、首事、地保等各举合格乡民,“毋许滥保游民溃勇”入伍。
[3]这些规定不仅保证新军士兵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而且强调其出身清白,严格杜绝有犯罪前科和油滑无赖之徒混迹其中。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摘要】: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经历了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后来的新军制度。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军事力量,维护自身统治,开始走上军事改革的道路,编练新军。
本文主要从新军编练的原因、过程和内容着手,简略介绍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改革取得的影响和结果。
【关键词】:清末,军事制度,改革,新军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并走向衰败的时期。
它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和以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
其军事制度既因袭历代王朝的旧制和本民族的传统,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至清末,许多近代军事制度已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
纵观清史始末,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新军制度。
阅读清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八旗和绿营制度是清朝前期的军事制度,八旗和绿营同称为“经制兵”,就是国家的军队,是清朝进行军事统治的支柱;勇营制度出现于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是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在挽救清政府,镇压人民革命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军制度则出现于中日甲午战后,是清朝末期清政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规模巨大的反帝运动正在酝酿的社会大背景下,为了加强武装力量,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新的军事制度。
纵向看来,有清一朝共进行了两次军事制度的改革。
首先,清朝中期以后,在纷纷兴起的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八旗和绿营制度的腐败彻底暴露,失去了镇压人们起义的作用。
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之后,清军在与起义军作战时,屡战屡败,已经失去了维护清朝统治的支柱作用。
在此契机之下,勇营制度出现,清政府依靠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从此,“勇”代替了“兵”。
这就是清朝第一次的由八旗和绿营向勇营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另一次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则是出现于清末的由传统旧军制向新军制度的改革。
清末新政背景下广西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
清末新政背景下广西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孙珊;刘超建【摘要】1901年清末新政推动下,广西地方官员积极推行新政,其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思想等多个领域.清末新政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广西的近代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地方士绅阶层的社会流动,促使其成为一个拥有多重角色和具有革新特点的社会阶层.士绅阶层的转变,不仅为广西推行新政注入了一股新的社会力量,减轻了社会阻力,而且加速了地方社会变化.但士绅阶层的转变又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的驱动,正是在这双向驱动之下,促进了广西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期刊名称】《贺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3【总页数】5页(P102-106)【关键词】清末新政;广西士绅;地方政府;社会流动【作者】孙珊;刘超建【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1;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庚子之役之后,行将就木的清王朝在内外压力下进行了一场涉及多个方面的变革,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声称要“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1]4601,由此宣告清末新政的开始。
广西的新政主要是在张鸣岐任广西巡抚期间得到全面发展,对广西的近代化和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士绅阶层的社会流动也给新政在广西的全面开展提供了驱动力。
学界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①,或是集中讨论士绅阶层整体的社会流动,或从地方官府与士绅关系入手,或侧重研究士绅与政治和经济近代化的关系,但从阶段性和区域性对士绅阶层的研究尚少。
故而,本文拟从广西士绅阶层在新政背景下的社会流动入手,试图探寻清末广西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
一、清末士绅阶层的变化(一)旧士绅的定义学界对封建制度下士绅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表述:在《皇权与绅权》一书中,费孝通认为“绅士是退任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亲戚戚”[2]11;吴晗则认为“官僚、士大夫、绅士,是异名同体的政治动物,……绅士则是官僚的离职、退休、居乡(当然居城也可以),以至未任官以前称呼”[2]62;张仲礼在《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一书中,认为绅士的头衔是可以“通过取得功名、学品、学衔和官职而获得的”[3]3,获得方式的不同又将绅士集团进一步分为了“正途”和“异途”②两个小的集团。
“新政”士绅开启立宪时代
1900年-1905年为立宪运动鼓吹阶段,它以梁启超为首倡,复以士绅为主导;同时朝廷以“新政”名义开始清末改革。
1906年-1911年为第二阶段,新政改革与士绅立宪合流,立宪进入制度运作阶段。
从整个过程来看,士绅为立宪前驱,它促动与引领了体制向宪政方向推进。
这是一个世纪最初的十年,也是一个朝代最后的十年。
1900年-1901年,历史车轮进入20世纪,268年寿命的清王朝也进入它的历史最后关头。
有清一朝,当然不是现代国家。
直到1898年戊戌维新,虽然号称“变法”,但在国家性质上,毕竟还缺乏一个足以标志现代国家从古典走出的制度性称谓。
“变法”本身是一个传统的政治学语辞,前有封建时代的“商鞅变法”,后有郡县时代的“王安石变法”。
何况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因其峻急,百日即告流产。
直到1900年-1901年,新世纪开始,一个语辞,一个在制度建构上可以标志现代国家诞生的语辞方才“问世”,它同时也成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关键词,这就是“立宪”。
“立宪”不但清晰划出古典政治学和现代政治学的分野,而且启动了一个为期十年的政治新时代的到来。
该词作为20世纪前十年最重要的政治话语,经由梁启超的阐发,最终生发为一场波及朝野的立宪运动,以迄清终。
《立宪法议》:倡议政治改革的政体路径清末立宪运动,从1901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声为它画上句号。
但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长达十年的清末立宪,却是吾族华夏进入现代的开始。
它的起点可以回溯到1901年由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的《立宪法议》(林志钧编辑的《饮冰室合集》标明该文发表时间为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正是这篇文章给以后逐步形成的清末立宪运动揭开了序幕。
梁启超这一有关现代国家建构的“立宪说”,由于带有改良、保守甚至保皇的色彩(毕竟20世纪是激进与革命的世纪),在教科书中经常被当做反面教材出现。
这是对一个人的不公正,也是对一段历史的不公正。
透过百年喧嚣的历史迷雾,尤其是对百年革命史的反思,令人怃然沉痛的是,100年前被放弃了的梁启超的思想,直到今天依然熠熠闪光。
清末军事制度
清末军事制度1901年以来,清政府进行军事制度改革,统一编练新军,裁绿营,编练巡防队,编练禁卫军,设置专门军事机构,颁行新法规,形成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军事制度。
军政机构:1903年,清廷设练兵处,统一掌管编练新军,它一度成为总揽全国军政的机构;1904年各省设督练公所。
1906年于中央设陆军部为全国最高陆军军政机构,1910年设海军部为全国最高海军军政机构;1911年设军谘府,为最高中央军事参谋机构。
兵役制度:清季军事改革仿效西方采用严格的募兵制,实行国家常备军制,以新军为常备军。
新军兵役分常备、续备、后备三等,即从有身家的土著中募兵,屯聚操练3年,发全饷,是为常备军;常备军退伍归籍后,分期调派操练,减成给饷3年,是为续备军;续备军递退后,仍分期应操,再减成给饷4年,是为后备军。
后备军之后,士兵转为平民。
军队编制:清末军事改革形成了新军、巡防队、海军等不同的军事系统,编制也各不相同。
新军编制是以镇为战略单位,每镇官兵12512人,平时2镇为1军,战时据情况,或3镇1军,或数军合为1大军,或派1镇分驻1路;镇下设协,每协官兵4038人;2协为1镇;2标为1协,3营为1标,4队为一营。
每镇还直辖炮队1标,官兵共4038人;马队1标,官兵1117人;辎重1营,官兵754人;工程1营,官兵676人。
以上炮兵、工程兵、步兵每队辖3排,每排辖3棚,每棚目兵14人。
马队每队2排,每排2棚;辎重队每队3排,每排3棚,每棚目兵14人。
此外每镇还设军乐1队。
总计每镇官长、司书人等748人,弁目兵丁10436人,夫役1328人。
这种新军编制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军事指挥系统与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略单位,是一种具有近代性质的军事编制。
1907年清廷计划编练新军36镇,但至辛亥革命时,仅编练完成14镇、18混成协。
禁卫军作为国家常备军之一种,其编制与新军略显不同。
它以陆军1镇的设置为模式,又是先编2协,不设镇统,以待扩充,另将应设之过山炮队改为陆路炮队,增设交通队、机关炮队各1营。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摘要】: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经历了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后来的新军制度。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军事力量,维护自身统治,开始走上军事改革的道路,编练新军。
本文主要从新军编练的原因、过程和内容着手,简略介绍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改革取得的影响和结果。
【关键词】:清末,军事制度,改革,新军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并走向衰败的时期。
它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和以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
其军事制度既因袭历代王朝的旧制和本民族的传统,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至清末,许多近代军事制度已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
纵观清史始末,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新军制度。
阅读清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八旗和绿营制度是清朝前期的军事制度,八旗和绿营同称为“经制兵”,就是国家的军队,是清朝进行军事统治的支柱;勇营制度出现于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是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在挽救清政府,镇压人民革命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军制度则出现于中日甲午战后,是清朝末期清政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规模巨大的反帝运动正在酝酿的社会大背景下,为了加强武装力量,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新的军事制度。
纵向看来,有清一朝共进行了两次军事制度的改革。
首先,清朝中期以后,在纷纷兴起的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八旗和绿营制度的腐败彻底暴露,失去了镇压人们起义的作用。
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之后,清军在与起义军作战时,屡战屡败,已经失去了维护清朝统治的支柱作用。
在此契机之下,勇营制度出现,清政府依靠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从此,“勇”代替了“兵”。
这就是清朝第一次的由八旗和绿营向勇营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另一次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则是出现于清末的由传统旧军制向新军制度的改革。
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
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近代化作为1个历史发展进程,它的启动,首先有赖于“近代性的挑战”和“近代化领导的强固”。
前者是指近代的观念与知识、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社会的基本信条渐受挑战;后者则是指权力从传统领袖手中转入近代化领袖手中。
对东方国家来说,近代化不是传统社会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外来冲击的产物,因而近代性的挑战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东来的冲击与挑战,使东方民族不得不为挽救民族危亡而选择近代化之路。
这种被迫的选择,意味着承担启动近代化之责者只能是来自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和有文化修养的传统精英群体。
他们在整个社会尚未自觉的情况下,发动和领导本民族进行近代化变革。
在这类国家,传统精英群体自身的近代化,既是近代化变革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民族走向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晚清士绅的演变,从1个侧面来探讨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化受挫的原因。
1、迟滞的回应在中国的前近代社会中,士绅是1个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与多种社会功能的群体,他们既是知识精英集团,也是政治精英集团。
作为国家官吏的来源,士绅属于统治集团的成员,享有法律、政治及经济等方面的特权,与皇权有1致的利害关系,2者相辅相成;但作为“4民”之首,他们又是“民”的代言人,是地方利益与家族利益的政治代表。
士绅群体的这种双重属性使其在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之间承上启下,起到维持政体与社会整合的作用。
可以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绅权与皇权的相互平衡与有效的运作是社会政治体制维持稳定的重要前提。
19世纪中叶以来,朝代衰落的传统历史变局与西方列强入侵的新的历史变局同至,为应付内忧外患的双重挑战,传统的社会政治体制正经历着或隐或显的变化,作为这1体制中坚阶层的士绅,亦相应有所变化。
这表现在士绅群体的规模扩大,地方绅权大大增加。
清朝政府为挽救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的灭顶之灾,以奖励功名、官衔及科举学额等手段来鼓励士绅组织团练,镇压动乱,因而太平天国以后,士绅的人数增加了约32%(Chung-liChang,The Chinese Gentry,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19th Centur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5P.164。
清末新政:一场让清廷走上四面树敌的改革
清末新政:一场让清廷走上四面树敌的改革
邹心平
【期刊名称】《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8)001
【摘要】清廷发动新政改革,本意是顺应时代潮流,笼络人心,挽救统治危机,结果却走上了全面树敌:因不得不让社会承担改革成本,而使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利益受损而成为反对者;因不得不废除科举而使士绅的制度性上升通道解体,享有的特权消失,使士绅由皇权的忠诚拥护者变成合作者,再因皇族内阁的出台又一次浇灭士绅重建进入权力体系机制的希望,使其又由合作者变成反对者;因不得不将下移的权力收归中央而与督抚产生矛盾,再因集权皇族亲贵,更使督抚心态疏离,最终变成体制内的反对者。
其启示是改革者要关注各方利益。
【总页数】7页(P102-108)
【作者】邹心平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
【相关文献】
1.清末“新政”:一场真正的法律革命
2.清廷新政在地方层级的运作——清末吉林自治活动及宪政筹备述论
3.清末"新政":一场真正的法律革命
4.清末新政:一场让清廷走上四面树敌的改革
5.四面树敌的日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11月 Vol. 25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3────────── 收稿日期:2003-03-04作者简介:张蕾蕾(1978-),女,安徽安庆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硕士研究生。
- 64 -✧历史学研究✧清末新政军事变革与士阶层的关系张蕾蕾(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 200433)摘 要:清末新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近代社会的士绅以其独特的见识和目力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推动新政前进,使新政全面打开中国的现代化闸门;另一方面,新政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军事变革以其历史的前卫性对士阶层的命运起了主宰作用,士阶层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
清末新政与士阶层的互动关系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趋势。
关键词:士绅;新政;新军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3)06-0064-04从甲午之战到庚子之变,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一方面,《辛丑条约》的签订在中国最终确立了半殖民地制度,将民族危机再一次推向顶峰,由此促成了新的民族觉醒;另一方面,外国的武力制服最终摧毁了传统的民族心理防线,沉重地打击了人们的传统意识,因此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局。
近代中西文明碰撞以军事为主线,防卫型近代化是唯一合理的选择,先是引进坚船利炮,继而编练西化的新军,清廷“师夷之长技”的军事举措愈益激进,但这种蕴涵近代西方文化的新生事物,却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殊难契合。
近代军事变革浪潮冲破了千年古老王国的停滞状态,也为近代军人角色的凸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由此产生的文化差距和政治离异更是朝廷始料未及的结果。
读书人往往站在社会的最前列,是社会变动敏锐的先知先觉者。
士阶层既是其主体,其本身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他们本属于传统的封建社会,然而作为掌握知识具有理性精神的有强烈爱国心的读书人,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物与自上而下的变革——清末新政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本文拟用历史的分析方法从军事变革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具体阐述。
一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概念古已有之,《诗经·大雅·甫田》有“今适南田,或耕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之句,其中“髦”指俊士秀民。
古代四民,士农工商,士出于农,而工商不虞焉。
管仲所谓“农之子常为农。
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
[1]“士”之概念既可指居官有职位的人,也可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文人,“他们是知识分子与官僚相结合的产物,是两者的胶着体。
”[2]在科举制度确立后,士人的数目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个独特的阶层,成为封建皇权统治的社会基础,同时,他们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体现者,标志他们身份的是封建功名,而他们也正是凭借功名而获得了独特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经历了庚子动乱的中国衰弱至极,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人人思变,人人言变。
清廷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从1901年开始了历时10年的新政,企图以变革挽回人心,挽救危局。
清末新政作为一次自上而下的变革,在当时的中国为各方面所瞩目,士阶层中的代表人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依据新政的历史进程对此作具体探讨。
如前所述,功名身份是士之所以成为士的标志,那么依据此标准,当时士阶层上层主要由三大集团构成:一是镇压过戊戌维新固守旧法的顽固派,这一集团的代表人物是慈禧;二是后期洋务派,以刘坤一、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三是改良派,以张謇、张蕾蕾:清末新政军事变革与士阶层的关系- 65 -汤寿潜等人为代表。
面对危急的时局,统治阶级中的后期洋务派更清醒地看到变革的紧迫性。
早在西太后颁布“预约变法”上谕之前,刘坤一就在给同僚的一封信中指出“新政势在必行”。
[3]张之洞也明确表示“欲救中国残局,惟有变法一策”。
[4]当西太后饱尝了西逃的颠沛流离之后,于1901年1月29日颁布了“预约变法”上谕,这无疑给主张变法的人们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刘、张二人往返电商,策划变法方案,以张謇、沈曾植、汤寿潜为代表的改良派更是积极地出谋策划。
著名的“江楚会奏三疏”就是张、刘参考他们的意见而提出的。
“江楚会奏三疏”的特点是把着重点放在人的因素上,强调推行现代化计划需要富于实干精神的人才。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后期洋务派主张立国之道在于治、富、强,即从政治、法律和道德方面整饬政府的同时进行新式的振军运动。
具体而言,是设立文武学堂、奖励游学、酌改文科、停罢武科等等。
这些建议大多被清政府所采用。
到清灭亡清廷共训练出以新式武器装备、实行新式编制的军队十四镇和十八混成协(旅)、又四标及禁卫军一镇,约17万人左右。
[5]因此,中国在20世纪初进行的这场新式的振军运动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王朝自救意识的主导下,在后期洋务派官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进行的。
士进则为官,退则为绅。
以张謇、汤寿潜等为代表的改良派位于士绅的上层,他们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取得了一定的职位,从而在这场运动中起到了积极策划和推动作用。
而相对势力较弱的低级士绅只得寻求新的进取途径,结果大部分士绅向社会下层流动,如投笔从戎,充任士兵等等,1905年《大公报》报道:“深州举人胡某率本州举人七名,廪生三十名,呈请练兵处五大臣,恳请分发各镇充当兵勇,以为中国文人秀士之倡。
”[6]在清末新军兵营中,以举人秀才身份当兵效力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7](P461)随着低级士绅渐渐涌入军界,有两类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也弃文从武投效军营。
一类是受过传统教育而在科举制废除后无法取得功名的读书人。
自1898年废八股,1903年废科举后,他们失去了旧日安身立命的途径,只有另谋出路,或出洋留学,或转入国内新式学堂。
那些既无法到外国留学,也进不起国内新式学堂的青年便弃文从军或投考军事学堂。
另一类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
其中不少人富有爱国之心。
他们把军事训练看作振兴中华的前提。
日俄战争的结束和科举制度的废止几乎同时发生,此后,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学业,投身军队。
[8]士绅进入军界,使军人总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新政军事变革的全面实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作为正规军队的补充,绅商在积极赞同政府倡导的振兴武备事业的同时也组织了地方商团。
商团军事训练通常仿效日本军队的方式,夹杂着德军的色彩。
负责军训的教官多为毕业于日本军事预备学堂或正式军事院校的中国留学生。
但是,士绅和绅商对重振军备的支持是有限的。
因为编练新军是省和国家财政预算中开销最大的项目。
士绅们虽然理解中央政府发展武装力量以应付外来挑战的做法,并且支持提高军人地位的政策,但是,在财政问题极其严重的情况下,他们担心因此加重人民负担,激发民众抗税运动而不得不抑制军事力量的增长。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看出,在新式振军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多是具有封建功名、正统出身的官绅们,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时代造成的。
二历史从来不是单向的。
沿袭西法编练新军,堪称中国近代军事领域内的一场深刻革命。
但是,由于清政府缺乏有效调控改革的政治能力和社会资源,致使激进的军事改革衍生出一系列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
积极参与军事变革的士绅尽其所能地推动新政,同时新政也对士阶层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兵役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千百年来兵与民的社会阻隔,西化的新军不再是传统“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另类群体,而是国民仿效的社会楷模。
从“好男不当兵”到“国民俱是兵”的观念转变,使“无兵文化”的传统社会遭遇严峻挑战,近代军人强势进取与传统士人政治边缘化更呈强烈反差。
近代军人借改革之势入主社会,必然引发社会领导角色的转换和四民结构解体,进而危及传统的社会政治架构和政治运作方式。
主导改革的清政府理当意识到改变“祖宗成法”、更替社会主干带来的“后遗症”,但在防卫型近代化的历史背景下,由近代军人担当社会领导角色却是清廷无可奈何的选择。
从甲午战败到庚子事变,国际上西方诸发达国家对落后地区肆意扩张侵略,国内清政府的腐朽专制刺激着当时正在成长的新知识分子阶层,使他们觉悟到“今日之世界,是帝国主义最盛而自由败灭的时代”[9],是“帝国主义最发达的时代”[10],同第25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 66 -时也是一个“竞争最剧烈之时代”[11]。
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时代意识,再加上知识分子的现代主体意识的日渐形成,与清末“新政”中的学制改革、编练新军和提倡“尚武”教育而烘托出的社会氛围相结合,使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潮交相激荡,儒家传统的和平主义遭到极大冲击,尚武爱国的新军军人亦被推到了政治革命的风口浪尖。
伴随“重铸国魂”和近代军人意识之觉醒而来的,是民族国家与军人(国民)关系的明确界定。
新军军人忠于国家,还是效忠满清朝廷?无疑是检验军心的“试金石”。
传统社会的兵“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而体现国民与国家关系的新式军人理当“只知有国家,不知有朝廷”。
[1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式军人的“愚忠”观念。
“以前是对皇帝个人尽忠,现在要对国民全体尽忠,对个人尽忠是军人之耻,对国民尽忠是军人之荣”,[13]这种反映近代国民意识的军人观念,对新式军人的政治逸轨意义深远。
激进的军人逐渐意识到造成国家孱弱落后的根源就是清廷的专制统治。
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排满革命”的主张,很容易在激进的新军官兵中引起共鸣。
对于这一点,近代著名军事家蒋方震在《中国五十年军事变迁史》中曾经就辛亥革命的特点和新军的作用评论道:“历次革命皆自外铄,其势不坚,而武昌革命则其势由内而外,由下而上,其成功也,非偶然也。
”编练新军的过程中,清政府采取了废除武举,开办武备学堂来培养新式军官的方法,同时又选送青年出洋学习军事,意图走一条培育人才的新路和捷径。
这部分出洋留学的人在国外感受到强烈的民族失败情绪和民族挫折情绪。
他们对中国积贫积弱社会状况进行深刻思考后,对清政府的统治因不满而失望。
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与海外的革命党人的接触中,开始接受革命思潮,努力探求一种救国良策。
回国后,他们加入新军,成为新军中隐性的“不安定”因素。
对此,辛亥武昌起义的亲历者胡祖舜在回忆文章《六十谈往》中写道:“湖北新军,为湖广总督所手创。
之洞厉行新政,建设多端,学校林立、文武并育,人才蔚起。
”[14](P384)“每一营队,济济多士,革命思潮,潜移默化,革命小组,秘密滋生。
”[14](P85)新军士兵的来源与旧式军队有很大不同。
清末新军严格征兵制度“募兵制虽仍沿旧,而新兵入伍,类多考试,文盲已居少数。
”[14](P49)由于当时武举、科举考试已经停废,造成许多旧式读书人出身无路,转而投笔从戎。
于是当时湖北学生界有“秀才童生新军”之谓,可见一斑。
特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所施行的开明政策,将湖北新军变成了知识化、社会化的政治“大学校”,以开放的军营作为集聚社会精英的场所和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其社会政治意义远非封闭落后的旧式军队可以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