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 海水温度和盐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
–掌握测定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分析海洋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案。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洋的热爱和关注。
–提高学生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温度和盐度是影响海水物性和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有关。
2.教学难点:–对不同地理环境下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理解。
–了解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和测定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和课外调查等。
在讲述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和特点时,采用讲授方式,对于影响温度和盐度分布的因素,通过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不同地理环境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
在实验扩展环节,通过在实验中测定海水温度和盐度,让学生亲自探究测定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深入分析相关知识点。
在课外调查环节,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了解大洋环境和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海底和海洋生物的美丽奇妙之处,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和好奇心。
2.学习笔记–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通过学习笔记(要求)的方式学习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和特点。
3.概念讲解–讲授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笔记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实验扩展–学生进行实验,测定海水温度和盐度,加深对测量方法和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5.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探究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让学生对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解决方案。
6.课外拓展–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课外调查,了解大洋环境和生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3)
第二課時(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海水的溫度,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海水的另一個重要性質——海水的鹽度。
先來瞭解一下海水鹽度的概念:(學生回答)(二)海水鹽度:單位品質(100克)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氯化鈉和氯化鎂)的品質。
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
(承轉)那麼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有哪些呢?1.影響海水鹽度的主要因素:①氣候因素——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氣候因素,即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係。
降水量大於蒸發量,鹽度較低,反之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緯度海區,有暖流經過鹽度偏高;寒流經過鹽度偏低。
③河流徑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匯入的海區,鹽度偏低。
另外,高緯度海區結、融冰量的大小(有結冰現象發生的海區,鹽度偏高;有融冰現象發生的海區,鹽度偏低)、海區的封閉度(海區封閉度越強,鹽度會趨於更高或更低)、與附近海區海水的交換量等也能影響到海水的鹽度高低。
各個因素具有時空不同的變化,因此海水的鹽度高低也具有時空的差異。
規律方法總結:2.分析影響海水鹽度因素的方法:①同一緯度海區,主要考慮各海區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係②不同緯度海區,主要考慮寒、暖流的影響;其次近岸海區河流徑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緯度海區還要考慮結、融冰的情況。
最高海區:紅海位於副熱帶,降水稀少、蒸發旺盛、陸上流入淡水少與外洋相通的水域狹窄,達4.1%最低海區:波羅的海。
原因:溫帶海洋性氣候,河流有大量淡水匯入;緯度較高,蒸發小、與外洋相通的水域狹窄。
不超過1%3.規律: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高緯度和低緯度遞減。
(如下圖)①副熱帶海區鹽度最高的原因:氣溫高,蒸發大;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沉氣流為主,降水少。
②赤道海區鹽度較低的原因:赤道低氣壓控制,蒸發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③高緯度海區鹽度低的原因:氣溫低,蒸發量小;溫帶多雨帶,多河流水注入。
④60°N比60°S海區鹽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陸地面積大,河流水注入多。
作業:練習冊相應內容[教學後記]。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案1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水是地球的主要水体;知道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热源;知道海岸带的范围、区位优势和人类生活、生产的主要场所。
2.理解海洋表面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
3.了解海水盐度的概念,理解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4.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地理表述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地理作图能力。
5.通过认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激发对海洋的热爱,以及了解海洋的兴趣。
【学习过程】一、海水温度的概念(1)概念(2)表层海水温度状况取决于热量的收支在赤道—副热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而热量盈余;在副热带海区—高纬度海区,收入小于支出而亏损。
在30度附近收支基本平衡。
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不同的海区,热量收支并不平衡。
但由于大气环流、海水的运动,调整和维持着全球的热量平衡,因此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
(3)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二、海水的盐度(1)概念: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
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2)分布规律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赤道)和高纬度(两极)递减。
(呈马鞍型曲线)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因而海洋表面盐度最高。
北纬60°附近比南纬60°附近盐度低,主要是由于北纬60 °附近陆地面积广大,有较多的陆地淡水注入海洋,对海水起了稀释作用。
(3)影响因素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
3.2.1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情感性:本节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播放海洋生物、海洋灾害等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2.互动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评和自我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创新性:本节课教师运用了现代技术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进行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海洋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生热爱地理学科,培养地理学科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3.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创新精神。
4.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全球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海洋生物、海洋灾害等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学生能够分析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太阳辐射、海底地形、大气环流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海洋现象,如季节性渔场、海洋灾害等。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案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案教案: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响;2.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因素;3.培养学生观察和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海水温度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2.海水盐度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3.海洋环境和生物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适应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2.教学难点:海洋环境和生物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适应性。
四、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海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了解海水的基本特性。
Step 2:海水温度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15分钟)1.介绍海水温度的测量方法:使用温度计等工具测量海水温度;2.介绍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地理位置、季节、阳光照射、水深等。
Step 3:海水盐度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15分钟)1.介绍海水盐度的测量方法:使用盐度计等工具测量海水盐度;2.介绍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海水蒸发、降水、淡水输入、冰融化等。
Step 4:海洋环境和生物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适应性(15分钟)1.介绍海洋环境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影响:海流、海底地形等;2.介绍海洋生物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适应性:生物的生理和行为适应。
Step 5:实验训练(20分钟)进行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测量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
Step 6: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重要性及相关的环保问题。
五、教学资源1.温度计、盐度计、海水样品等实验工具;2.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正确;2.听取学生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理解和提问。
七、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深入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2.邀请海洋科学家或研究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环境和生物的知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海水温度和盐度教案
海水温度和盐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及影响因素〔二〕能力目标:运用有关图表说明海洋表层平均盐度及温度的变化规律。
〔三〕德育目标:1.通过认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激发学生对海洋的热爱,以及了解海洋的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树立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2.难点:归纳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3.疑点〔1〕为什么赤道低盐度海区位于赤道以北附近?〔2〕为什么南半球热带海区盐度比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盐度高?南纬40度至南极圈海域的盐度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盐度高?教学过程:一、地球上的海洋〔一〕海洋是地球的水库〔二〕海洋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三〕海岸带1.岸相互作用的四个阶段提问:〔学生阅读表3.1回答〕修筑海岸防护工程、农业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滥挖珊瑚礁对海岸自然的过程分别有何影响?2.海岸带生态系统二、海水温度〔一〕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1、海水热量收入:太阳辐射〔主〕海水热量支出:海水蒸发〔主〕A 不同纬度:提问:从多年平均情况看,为什么低纬海区温度没有上升,而高纬海区温度没有下降?B 不同季节:〔二〕影响海水温度变化的因素根本上是取决于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其它因素有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三〕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不同纬度海区:由低纬向高纬方向递减。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经过海区大于寒流经过海区。
同一海区:夏季高,冬季低。
◆〔补充〕洋流的判断2、垂直分布上层海水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为什么?〕深层海水〔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水深变化不大,保持低温状态〔为什么?〕〔四〕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三、海水盐度1、盐度概念2、影响盐度的因素外海或大洋:主要因素是降水、蒸发等;近岸地区:主要因素是河川径流。
3、分布规律及原因红海:位于副热带,蒸发量大,降水量很少;从陆地流入的淡水也少。
海水温度和盐度优秀地理教案设计
海水温度和盐度优秀地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
2.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
3.探究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4.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幅我国沿海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沿海地区的地理环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海水有哪些特性吗?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生物和环境有什么影响?2.新课导入(1)讲解海水温度的概念,展示海水温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2)讲解海水盐度的概念,展示海水盐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3.案例分析(1)以我国沿海地区为例,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为例,分析海水盐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2)讨论内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及其对海洋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讲解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的意义。
6.课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一幅我国沿海地区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图。
(2)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对沿海地区海洋生物的影响。
7.课后作业(1)收集有关海水温度和盐度的资料,了解我国海水淡化工程的发展状况。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概念、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认识更加深入。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发言、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评价学生对海水温度和盐度知识的掌握程度。
示范教案一33海水温度和盐度1课时
示范教案一(3.3海水温度和盐度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系统中海气、海陆相互作用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概念。
2.掌握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图表的分析问题能力,分析影响温度、盐度的主要因素,总结其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感知判断能力,以现实生活的事象为例,加强对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的认识。
德育目标1.通过对海洋的认识,正确理解人类与海洋、海岸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岸,促进可持续发展。
2.树立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推动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为学生奠定海洋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教学方法1.利用地图册和新闻影视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有关海洋知识,了解海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
2.补充实例,通过实例分析与参与,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海洋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文化水平。
●教具准备地图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浩瀚的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海洋既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场所,也是影响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
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测、开发和利用,人类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
而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开发已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巨大潜力。
人类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海洋中来了,龙潭取宝的努力开始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必将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海洋的知识内容。
[讲授新课]3.3 海水盐度和温度(板书)请同学们阅读本节课文内容的第一部分:地球上的海洋,了解海洋的一些概况以及人—海关系的发展过程。
海水温度和盐度教案
海水温度和盐度【教材教法分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和海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本节为海洋环境的基础知识,主要讲述了地球上的海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三部分内容,是从静态角度认识海水理化特征,它与下一节从动态角度看海水运动特征是学习后面海洋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
关于“地球上的海洋”的教学,可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海洋水体的环境意义。
海洋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与大气、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方面。
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涉及海陆间水循环的知识,这一内容尽管在下一单元有详细叙述,但这里应提及,它具有“启后”的作用。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涉及上一单元地面辐射的相关知识,这一内容又有“承前”的意义。
承前启后,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是这节知识内在联系性的必然要求。
海岸带是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它在资源贮存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边缘效应,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地带。
海带岸包括狭义的海岸带及滨海平原和大陆架三个部分。
教学时应着重说明海岸带对人类的意义及目前面临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和管理海岸带资源的紧迫性和具体对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海水温度和盐度是表示海水性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分不同性质洋流的重要标志,是本节课的重点。
其中,海水的盐度又是本课的难点。
关于海水的温度,教材首先从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入手,阐述了海水温度时空变化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海陆不同的热力性质和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这部分内容与物理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有些图像判读又与数学函数图像知识有关。
因此,讲解时应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并加强课本图表的阅读。
另外,讲解洋流影响水温时,应先复习回顾初中所学寒暖流的概念。
教材在讲述海水盐度时,首先指出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从人们的直观感觉说起,介绍了海水盐度的概念。
接着教材又阐述了海水盐度的影响及其分布规律。
海洋中发生的许多现象,例如海水的运动、海洋生物的分布等,都与盐度的分布和变化密切相关,在讲述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时,应指导学生读课本图3.25,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
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水的温度与盐度》教案.doc
3.3 海水温度和盐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书上图表认识海水热量的收入与支出形式,理解并掌握海水温度及盐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提高对图表的对比分析能力。
2、加深对海洋的了解,扩展知识的宽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示法的运用,学生能运用图表对比分析影响温度、盐度的主要因素并总结其变化规律。
2、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学生可以加强对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奠定正确的海洋基础知识,树立科学的海洋观念。
2、通过对海洋的深入了解,树立合理利用海洋的意识及坚持可持续的海洋发展观的意识。
●教学重点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1、图示法和对比分析法:利用图表引导学生理解海水的理化性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与参与,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海洋的知识体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文化水平。
●教具准备地图册、投影仪,有条件的话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海洋动态课件,更直观地反映海洋温度、盐度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注意了,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前面几节课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本章前两节有关地壳部分的内容,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海洋部分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地球有“蓝色水球”之称。
地球上71%的地方都被海水包围着。
而且海洋也有风云的故乡,贸易的航路,国防的前沿,资源宝藏等称呼。
开发利用海洋对于我们人类解决当前危机非常的重要。
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认识海洋,了解海洋,从而造福我们人类。
那么,你们当中有没有人知道或者说可以想象的出海水摸上去的感觉,尝起来的味道?……是不是这样的呢?还有,全球海洋面积这么大,是不是每一个地方的海水温度和味道都是一样的?那好,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新课内容,有关海水物理性质方面的知识: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4.2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温度教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温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三大海水性质的概念。
(2)掌握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海水的密度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影响三大海水性质的因素。
(3)理解不同海水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区域认知:通过图表分析,认识不同海域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差异,找出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并解释原因。
3.人地协调:学生通过对海洋的认识,理解人类与海洋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促进可持续发展4.地理实践力:以现实生活的事象为例,走近海洋,利用地图册和新闻影视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关海洋知识,海水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由浅入深,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
2.理解海水温度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
教学难点: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投影】展示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地理核心素养解读【导入】我国东部海域的东海鱼汛产生的原因【播放】《我国的东海带鱼汛》视频与相关素材。
(激发学生思考)(思考)“鱼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带鱼汛发生在冬季?■教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东海“带鱼汛”产生的时间,初步了解海水温度随季节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以“鱼汛”作为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鱼汛发生的时间,激发学生对海水温度变化的探究欲望。
(过渡)(师):要了解“冬季带鱼汛”是怎么回事,还要从海水的温度说起。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海水的性质第一讲,海水的温度。
■教学设计意图■引出学习主题,明确学习任务,提升学科素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鱼汛”发生的可能原因。
二、(新课学习)海水的温度(师)PPT边展示边讲解:海水温度反映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海洋热量的来源主要依靠太阳辐射,海洋热量的损耗主要通过海水蒸发。
3.2.1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
《海水温度和海水盐度》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
水平:绘制世界大洋表层海
水温度示意图,总结世界大
洋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
化规律。
垂直:根据图表总结海水温
度随深度变化规律。
时间:根据图表对比夏季冬
季同一海域海水温度。
【合作探究1】
结合视频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珊瑚白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为减少”珊瑚白化“现象提出建议
(引导学生在提建议时从不同主体出发,扩宽思路)
【课堂实验二—尝一尝】
么变化
【合作探究2.1】
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在水循环示意图中哪些环节使得海水质量发生增多和减少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案海水的温度盐度及运动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海水的温度、盐度及运动●知识梳理一、海水温度1.海水热量的收支: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1)影响因素: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除取决于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外,还受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表层海水的水平分布规律①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海水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海水表面温度受季节的影响、纬度制约及洋流性质的影响。
(3)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1000米以下水温差别不大。
思考讨论南纬60°附近比北纬60°附近海域温度低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北纬60°附近多暖流,受其影响水温偏高;而南纬60°附近多寒流,且多冰山,受其影响水温偏低。
二、海水的盐度1.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因素盐度增高盐度减低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淡水汇入无河水、冰雪融水汇入有河水、冰雪融水汇入洋流暖流流经寒流流经海水混合高盐度海水流入低盐度海水流入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1)按纬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
(3)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
思考讨论波罗的海成为世界盐度最低海区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②四周陆地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汇入;③海域较封闭,高盐度海水流入少。
三、洋流1.洋流的形成(1)风海流: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这种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2)密度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这种洋流叫密度流。
(3)补偿流: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
高一最新地理教案-3-1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精品
3.1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概况。
2.学会用图说明海洋表层平均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3.正确认识人与海岸的相互关系,走可持续开发海岸带之路。
教学重点: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难点:盐度的分布规律。
教学用具: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地图册中相关图形。
教学方法:运用读图分析和理论推导,总结温度与盐度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辽阔的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它是国防的前线、贸易的通道、资源的宝库、云雨的故乡。
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海洋对人类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与大气、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方面。
一、地球上的海洋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的主要热源之一,海洋不仅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而且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海洋和大气之间广泛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海岸是陆地与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现代社会发展经济最有利的地带。
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海岸带不断提供充足的海洋水产和良好的生存环境。
然而,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土地利用及人类的其他活动等,都会对海岸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因此,实现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研究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规律,制定长期的海岸管理政策。
二、海水温度海水温度及其分布是海水热量特征的直接表现。
因此,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海水的热量平衡。
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的影响,海水的温度并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而海水的热容量又最大(除了NH3外),它又限制了海水温度的大幅度变化,并把热量源源不断地输给大气,因此,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3.3海水温度和盐度 1课时
3.3海水温度和盐度1课时
示范教案一(3.3海水温度和盐度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系统中海气、海陆相互作用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概念。
2.掌握海水的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表的分析问题能力,分析影响温度、盐度的主要因素,总结其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感知判断能力,以现实生活的事象为例,加强对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的认识。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海洋的认识,正确理解人类与海洋、海岸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和保护海岸,促进可持续发展。
2.树立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推动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为学生奠定海洋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海水温度和盐度
授课老师:赵崇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海洋的概况及其重要性
2、掌握海水温度与盐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德育目标:
1、认识到海洋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了解海洋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判断原理示意图,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海水盐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授、观察、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和自学提纲(学生预习)
(三)讲授新课
一、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的概况
2、海洋的重要性(提问总结归纳)
3、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学生看书了解)
二、海水温度
提问:海洋热量的收入从哪里来,热量的支出消耗在哪里?
世界海洋表层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海水热量收支状况
2、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1)表层:①影响因素:
②变化规律:不同海区随纬度升高而递减
同一海区夏季高于冬季
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区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2)深层:(提问:世界海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有什么特点?看图3.24分析总结)讲解:从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看,由于海水的导热率很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在海洋表层,表层海水的温度随深度而递减;而海深在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的水温,基本上差别不大,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
三、海水盐度
设问回答引入: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海水中含有哪些盐分呢?
1、盐度概念:
2、影响盐度的因素:(举生活实例说明-冲盐水)
①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②河流淡水注入③洋流(暖流与寒流)
3、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引导看图3.25分析总结)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分析原因并举例说明)
(四)归纳小结重点: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五)巩固练习
附:板书设计
3.3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的概况
2、海洋的重要性
3、海岸带的开发利用
二、海水温度
1、海水热量收支状况
2、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1)表层:①影响因素:②变化规律:
(2)深层:
三、海水盐度
1、盐度概念:
2、影响盐度的因素:
3、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