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说课稿
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说课稿
【说教材】课程依据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
内容标准是:“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
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每个人
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
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本节隶属于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的内容,本节内容是本
课内容的情感落脚点,引导学生在认识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珍视自由、践行平等来追
求自由平等
【说学情】
授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十三四岁左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
形成。正是培训他们树立正确价值目标的好时机,然而多元的信息接收途径也影响他们的
认知,特别是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容易引起他们对于自由平等的怀疑。同时注意力
集中的时间不长,也需要老师注重在教学中巧妙引导。【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权利意识,珍惜、尊重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具有义务
观念,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能力目标:增强自护意识,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珍视权利、践行平等的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法治视角下如何追求自由和平等,知道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的方法。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难点:践行平等,反对特权。【说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2024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1]
2024/1/29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指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尊重他人,理解并接纳不同观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 强社会适应能力。
20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内容
01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警惕性,学会预防和
应对各种安全隐患。
02
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9
爱护公共财物
珍惜学校提供的各种资 源和设施,不损坏、不 浪费,保持公共场所的
整洁和美观。
道德评价与自我反思
道德评价
了解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能 够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客观、公正
的道德评价。
2024/1/29
自我反思
经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发 现不足和错误时及时改正,不断 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险和自救互救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在突发事件中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 命安全。
2024/1/29
加强学生的应急演练和实战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确保在关 键时刻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22
06
家庭教育与家校合作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重 要工具,自觉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权威。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优质教学课件
H.婚姻法、未成年 人保护法
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义务?是否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1. 刚出生时,父母要为我申
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
份证。
权利
指 宪是法 法 2. 年满六周岁,我就可以去
上学了。
权利 权利
和 3. 我 未 律成年规,要定接受的父母公
民 享 抚的养和教育。 有的
权利
权利 和利 益 4. 一 般 情况 下,年满 16 周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
律
1. 请同学们谈谈对 P84 页图片的 认识
2. 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 切 相关的法律吗?
3.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如果 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
1. 三幅图片中的行为都是自觉的吗?
2. 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 ,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 观点吗?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 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 调 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 活, 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பைடு நூலகம்
各 项 (权 利
)
同 时 必 须 ( 履行,
各 项 义(务
)
。
)法律规定 的
)法律规定 的
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 国家行法治,兴旺又发达。 权益受伤害,维权要靠法。 我们青年人,人人要守法。 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3诚实守信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 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唐代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一诺许他人, 千金双错刀。”(错刀:古钱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 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 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 限。
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 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2)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 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 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守
树立诚信意识
信 践行诚信
运用诚信智慧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THANKS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三框 诚实守信
Part. 01 学习目标
1、诚信的含义及诚信的重要性? 2、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2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韩非子说:“巧诈不如拙诚”。
Part. 02 教学过程
一、诚信无价
4
诚信的含义?
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 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意识培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公民意识培养
一、培养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于自身以及社会责任的认知与担当,是构建健康社会关系和
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其次,公民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发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有益于社会的活动。最后,培养公民意识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和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 培养公民意识的目标明确
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时,需要明确培养公民意识的具体目标。以提高初
中生的法律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观念为重点,构建一个有序、和谐、法治的校园社会。
2. 开设德育与法治教育课程
德育与法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道德的基本规范和价值观,增强他们对社会、法律的认知,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同时,课程要注重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
公安机关、社区服务中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权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增
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发展是硬道理(1)》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发展是硬道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鲁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走强国富民之路》第一框题,对应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
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课共分两个框题,第一框题《发展是硬道理》首先讲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和实质,然后着重讲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框主要讲述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领,学好本框,对于从宏观上高屋建瓴地把握、理解整个国家的其他经济、政治制度、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因此,第一框题是第二框题的前提,本框的逻辑线索是总分式,从基本路线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改革开放,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良
好品质。
课标要求: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
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提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进而增强其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理解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初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综合分析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懂得经济建设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理解”一个中心”是关键。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合理利用网络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视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先观看视频,再谈谈感受。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第2课时: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如何正确地让网络为我们更好地服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多媒体展示材料)
设计意图:在信息化时代,面对各种媒介信息,如何选择、理解和评判,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媒介素养,进而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
1.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学生讨论回答)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军之所以这么忙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没有学会“信息节食”。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3.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
4.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问题?当时的心理感受怎么样?怎样避免再出现这种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沉迷于网络会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中学生要学会自主掌握和分配时间,适当使用网络,杜绝网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第六课 国家司法机关
第5课时国家司法机关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两高”报告以“官方身份、民生立场、法治视角、人文情怀、群众表达”等特点引发舆论热议。可以说,报告是工作的反映,也是状态的体现,既让人了解过去一年司法工作的各项进展,也清晰地传递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思想理念。
思考:(1)我国的司法机关有哪些?(2)这些机关的职权有哪些?
提示:(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2)对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二、导学一:人民法院
活动一:维权在行动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向人民法院起诉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后途径。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2.小方的爸爸可否以厂家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诉?为什么?
提示:可以。小方的爸爸与小汽车厂家的纠纷属于消费者权益争议,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活动二:探究人民法院的职权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感受人民法院通过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在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职权?
提示:在此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审理民事案件的职权,解决了村民谢某与煤矿公司的争议,维护了谢某的合法权益。
教师讲解: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关爱他人)教育课件
2 【2021•海南】2021年4月26日,海口市突降暴雨,一名小学生蹚水触电倒 在水里,周围路人纷纷伸出援手,科学施救,下列关于这一事件的评价中,最 贴切的是( B ) A.平等待人,促进社会进步 B.关爱他人,彰显城市友善 C.关爱他人,胜过珍爱自己 D.奉献社会,履行合同义务
3 【2021•威海】一张微博照片引发网友的热议和赞扬。照片中,一块指示牌提示 着“无健康码由此进入”,服务范围包括不会使用健康码的老人,手机没电、没带 手机的旅客。这传递出的信息是( D ) A.“手机扫码”让生活更便利 B.国家应赋予老年人更多特权 C.老年人要主动学习,积极融入智能生活 D.周到的公共服务符合人们对善与暖的期许
现在的食品问题太多
在食品保障方面国家采 取了哪些措施?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 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制定本法。在我国,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 生法》。在此基础上, 2009年2月28日,十一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 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问我除 题国了 吗还食
有品 其问 它题
,
问题
发展中问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 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 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 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 难。
2016年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中国只排名69位
5.3 善用法律(教学课件,含视频)—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上
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 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 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PART TWO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感普 悟法 人栏 生目
1.概括视频中表明的主要观 点? 2.为什么青少年要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3.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犯罪 行为,你会怎么做?
感课悟堂人小生结
遇依 到法
善
侵求 害助
用
法应 律 对有
违勇
法有 犯谋
罪
1.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法律救助的途径
A遇到侵害,及时寻求法律救助(法律服务机构) B非法侵害,国家的法律救济—控告、举报、起诉、
3.诉讼含义、类型、地位(最正规、最权威的 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4.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原因
诉讼成本 (1)诉讼周期持续的长短 (2)诉讼程序适用的繁简 (3)诉讼费用水平的高低
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 权益的最后屏障。(地位)
连连看
诉讼的类型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含义
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 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 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3 善用法律
1.认识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增强应对违法犯罪的能力; 3.学会做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提高社会责任感 和正义感。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5.1《基本经济制度》说课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5.1 《基本经济制度》(最新版本)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基本经济制度》是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的第一框。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所有制方面看:我国经济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作用以及对它们的政策。从分配制度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同时人们还可以取得社保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从经济体制方面看: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本框主要对学生进行参与经济生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探究,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明确各自内含及作用,激发学生从我做起,拥护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用正确的经济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在本单元中起着启下的重要引领作用,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本框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
本框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制方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主要分析我国所有制的构成,各自地位与作用,整体所有制结构的作用以及政策,引导学生认同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第二个层次是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要帮助学生知道我国的分配格局,进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进行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方面的宣传和探索。第三个层次是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帮助学生明白我国既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府在宏观方面的科学调控,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需要。通过本框题学习,让学生坚持我国的经济制度方面的自信。
教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和理解宪法的地位,树立尊重宪法权威、崇尚法治、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理念,自觉遵法守法。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坚持依宪治国是国家和公民共同的责任,本课时主要讲述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广大公民包括青少年学生,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增强宪法观念。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但初二学生法律知识少,生活经验不足,对于他们而言,本课内容难度大,不易理解。本
课通过阅读宪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现行宪法的框架,系统掌握宪法的特点和法律地位,让学生亲近宪法,感悟宪法,是学习宪法与遵守宪法的重要前提。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课前:关于宪法的调查与回忆
提问:你了解宪法吗?提到宪法,你会想到什么?你认为宪法主要起什么作用?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样的关系?你最想了解宪法的哪些方面?……
习近平曾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这句话有何深刻的内涵?
【讲授新课】
提问:中国的宪法从何而来?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怎么产生的?
讲述: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曲折过程,说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是凝聚社会共识并转化为宪法内涵和规范的过程。宪法是社会共同体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依法行使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依法行使
权利
3、2依法行使权利
【核心素养】
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本框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在学习权利是有范围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结合“球迷过激行为”等案例,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2、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3、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精品课件
4、简答题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 场慈善晚宴,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 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茨 ,而是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女孩露西,她赢得了最 多最热烈的掌声。因为她说的“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 话,震惊了那些把金钱等同于慈善的人,深刻诠释了慈善。 在慈善的天平上,大家是等重的,慈善不仅仅是有钱有身份 的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人,只要对他人心怀善意 ,愿意给予帮助,也是一样在做慈善。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 说说小女孩露西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 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 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 和值得称赞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 会充满爱的阳光。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 共同行动。为此,让我们拟定一份关爱宣言,让关爱的春风吹 拂每个人的心田。
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关爱他人,善待自己。 在社会生活中:
当 我们要
当 我们要
当
单项选择题
1、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 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 具有关爱他人的情怀,提高关爱帮助他人的能力 。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预习,说出关爱他人的表现 。 知识目标:概括关爱他人的要求。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合理利用网络》说课稿
部编版八道德与法治上《合理利用网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进行说课,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指导、学法指导、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向各位老师,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及其理论依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依据课程标准,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合理利用网络》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学生在第一框已经学习了网络是把双刃剑享受现代文明网络带来的快乐,本框题主要是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把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处,同时也为下一刻的内容做准备,从情感氛围知识角度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参与网络生活和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讨论与分析的能力,从而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能够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3) 知识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理解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确定依据:这一教学目标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反映了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如何实现三个目标将在教学过程中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网络优势理性上网。
确定依据: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感受了家长的呵护,享受家庭的情亲,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辨别、抵制网络不良诱惑,帮助学生利用网络优势理性上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马家岗中学
王远平
二〇一八年七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已经十年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授课效果却不太理想。通过不断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就拿我去年教学节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来说,课题是“认识自我”,由于是公开课,所以要试讲几次,那我就拿试讲课和公开课对比来讲一下初中政治教学。试讲课我首先以一则神话故事—逞强的青蛙导入教学,通过学生的阅读,然后回答,青蛙为什么会死?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知之明。从而进入新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注意设置了情境,用公交车上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分析来揭示,人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紧接着我又设置了两张表格来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最后教师加以小结。当时设计这节课时觉得已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实际上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在课堂
上的收获也较少,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同事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根据他们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整节课进行了修改,所以,公开课有了一定的修改。在公开课上,我首先将情境导入作了较大的修改,将原先的故事删除,改为照镜子活动,由我首先拿出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向学生说:“今天的气色还不错,满精神的”,然后将镜子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照一照自己,并依次传递给每一个同学,然后,我再问同学,照过镜子后,你看清自己了吗?由此导入教学。这样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公交车上的场景由原先的简单图片呈现,换用了fiash动画,这样也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回答起问题来也比试讲课容易、准确得多。紧接着的两张有缺点的表格我继续沿用了,但在学生回答时我却注意挖掘孩子的答案,进行及时的教育,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有不遵守纪律的缺点,有爱劳动的优点,他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较全面地看待了自己,我就对他加以及时的表扬,而且,我发觉这节课他十分地遵守纪律,而且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很好。所以,我有及时地对他加以鼓励,让他明白人不是一层不变的,缺点是可以改掉的,今天你就做得很棒,以后要继续努力。.这样一来,让这个孩子在这节课上真的有所收获,真正长大了。我也抓住这一时机以这个孩子的表扬和鼓励作为课堂小结,显得十分的自然。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孩子通过这节课也确实有所收获,所以,是成功的。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后节明显好于前街,这一对比让我对初中政治教学有个更深的思考:在政治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头可以使后面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趣味性的情景导入非常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初中政治教学的事例列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这样才能引起共鸣,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每节课的教学要让孩子有所收获,所以,对于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行为和表现时,要能及时地加以点评,让他今后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七年级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总的来说,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重要,还有很多需要去探讨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通过实践,我发现课前时事演讲和音乐穿插教学效果很好。课前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大家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时事演讲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是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必须有自己的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许播报娱乐新闻和广告。初中生由于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强烈,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
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的说教,并有强烈的表现欲。课前时事演讲正好符合学生的这种心态,所以很受学生欢迎。课前时事演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比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有位学生就以近几年来沙尘暴频繁袭击北方,我们县也出现浮尘天气这一事件发表了见解。他认为这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他大声呼吁同学们要勇于挺身而出,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把着眼点放在大家要“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上来。演讲结束了,学生的热情依然很高涨,此时我开始了这一课的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种教学方法是课中穿插音乐,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对政治课枯燥无聊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在讲《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时,我给学生们放了一首傅笛生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只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吆,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耶,弱不经风雨;百里森林吆,并肩耐岁寒,耐岁寒……”通过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明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仅凭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心连心手挽手,才能最终实现。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尝试过插播公益广告、通过小品演绎教材内容等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只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大胆搞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思想政治课是可以为学生所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