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科学方法分析

初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科学方法分析

看题 中强 调 的是 哪
下 面 我们 将 一 些 初 中常 用 的 科 学 方 法进 行 一 下
控制 变 量 法 是 物 理 学 研究 中常 用 的 一 种 方 法
, ,
所 谓 控制 变 量 法
就是 在研 究和 解 决 问 题 的过 程 中 对影 响事 物变 化规 律 的 因 素 或条 件 加 以 人为 控制 使其 中的 一 些 条件 按 照 特定 的 要 求发 生 变 化或 不发 生
,
有利 于

扭转 重 结 沦 轻 过 程 的倾 向 有 助 于 培养学 生 的 科学 素养 使 学 学习 初 中物 理课 本 中 蒸 发 的 快慢 与哪 些 因 素有关 小 与哪 些 因 素有 关 川素有 关
、 ,
二,

滑 动 摩 擦 力的 大
液 体 压 强 与哪 些 因 素 有 关
研究 浮 力 大小 与哪 些 滑 轮组 的 机械 效 率 与哪 甘体 的 电 阻 洲那些
, 、 、 、 、 、 、 , 、 、
如 在 研 究 电阻 的大小 与 哪 些 因 素有 关 时 察 电流 表的示 数
、 、 、
,
我 们 同时 用 到 了 观 察 法
,

转 换法 把 电阻 的大小转 换 成 电 流 的 大小 通过 研 将分 别得 出的 电 阻与 材 可 见 物理
, 、
究 电 流 的大 小来 得 到 电阻 的大小 卜 归纳 法

料 长度 横 截 面 积 温 度有 关 的信息 归 纳 在 一 起 和 控 制变 量法 在 研 究 电 阻 与 长度有 关 时 控 制 了 材料 横 截 面 积 不 变 等 方法 中的科 学方 法题 无法 细致 地 分类 一 过 程 来分 析 解答 分析

中考物理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

中考物理常见的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新课程提出的多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纬度目标。

巴甫洛夫也认为,认识一个科学家的方法远比认识他的成果价值要大。

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理解物理方法,学生也要学运用正确的物理方法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初中物理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有许多,例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分类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推理法、比值定义法、多因式乘积法、放大法、积累法、图象法、图表法、猜想法等。

下面我们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其中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例: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蒸发的快慢可能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针对猜想一,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同样大的圆斑,观察发现酒精圆斑先干了。

(1)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2)实验中“涂同样大的圆斑”其目的是:控制变量,使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3)设计出猜想二的方案:在两个表面积相同的同种液体条件下,比较不同空气流动快慢时的蒸发情况2、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初中物理五大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五大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五大实验方法1 实物试验法实物试验法是中学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有时也被称作“物体实验”或“现象实验”。

它是指用具体物品进行实验,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并基于实践结果,对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

实物实验是物理学研究中最有说服力的外在检验表现方式,它支持人们以实际实物为基础去发明、改良或验证相关科学理论。

2 数学模拟法数学模拟法是中学物理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也是将复杂的物理过程或物理问题用数学方法分析的实验方法。

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用数学模型来发现和描述物理现象,并为实现物理现象给出数学证明提供依据。

另外,在物理研究中,还可以通过数学模拟法得出经验公式,以便更好地揭示物理现象。

3 配方实验法配方实验法是指实验用户按照特定的配比和程序进行实验,目的是发现出物理规律、建立实验模型或完善已有模型。

实验中,用户可以设定变量,并按照一定的步骤操作,控制环境条件,运用仪器设备,改变和控制参数,将实验结果用表格的形式以数据形式记录下来。

4 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比较测试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在实验中把物理量的两个变量的变化进行比较,从而以此来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比较法是通过改变变量值的大小,或两个变量的值在某个范围内有明显的变化来发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5 仿真实验法仿真实验法是指在计算机模拟系统中模拟复杂实验过程和数学模型的实验过程。

实验者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有关仿真软件,建立物理系统的软件模型,表示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下观察和测量结果。

实验者还可以对不同情景进行模拟测试,从而验证和发现物理现象。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学生提供物理实验步骤指南,帮助他们准备
中考。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常见实验的步骤。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好,并将读数清零。

2. 用弹簧测力计量待测物体的重力。

3. 将待测物体挂在测力计上,等待示数稳定。

4. 读数并记录下来。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实验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 准备好凸透镜,将其固定在透镜架上。

2. 将光源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好,并调节光源的位置,使
其光线射向凸透镜。

3. 将白纸固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4. 调节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得到清晰的像。

实验三:电流测量实验
1. 将待测电器的两个端口之间接入电流表。

2. 打开电器,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3.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4.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的常见步骤,希望能帮助到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及中考的准备。

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初中物理实验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1.用水杯演示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了解光在折射时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在一个透明的水杯中倒入一些水。

(2)用一个直尺将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水杯中的水面。

(3)观察光束经过折射后的变化。

实验原理:光在传播过程中会根据斯涅尔定律发生折射,即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个固定的比值。

在这个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光束从空气到水时会发生折射,并且折射角会比入射角小。

2.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力实验,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掌握测量力的方法。

实验步骤:(1)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2)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

实验原理:根据胡克定律,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与其形变是成正比的。

利用弹簧的弹性特性和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3.利用小火箭测风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小火箭在不同风速下的飞行时间,了解风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1)将小火箭放在具有刻度的直角尺上,并用一只遥控器控制它向前飞行。

(2)在飞行距离已知的情况下,测量不同风速下小火箭的飞行时间。

实验原理:小火箭的飞行速度与风速成正比。

通过测量小火箭在不同风速下的飞行时间,可以间接得到风速的大小。

科学方法是指科学研究中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以下是常用的科学方法:1.提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或既有知识,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或假设。

2.做实验: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观察和记录现象和结果。

3.分析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4.得出结论: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有关问题或假设的结论。

5.验证结论:通过再次进行实验或观察,验证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6.提出新问题:根据验证的结果,再次提出新的问题或假设,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通过实验和科学方法,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和观察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

(完整版)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整个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比较普遍。

例如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关丁探究声是怎样传播的实验中,就开始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

因为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我们逐一研究它们分别可以传声时,就必须控制其它两个因素。

在进行该实验时恰当地点拨,提出: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到的敲击声为什么就能认为是桌子传来而不是空气传来的?”分析比较,使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的思想。

在接着的探究影响音调、响度等因素的实验中,把控制变量的思想对学生给予简要的介绍,就会使学生逐步领悟到控制变量法的实质要领,为以后的探究实验作好方法上的准备。

在初中物理中,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响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因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功、电热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影响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大小的因素等等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二、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

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镜,因两者在成像特征上有共同之处,容易使学生接受,而玻璃板乂是透明的,能通过它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丁研究像的特点,揭示出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物理常见的实验方法。

1. 测量长度,使用尺子或游标卡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并且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

2. 测量时间,使用秒表或计时器进行时间的测量。

例如,通过测量摆锤的摆动周期来测量时间,或者测量小车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从而掌握时间测量的方法。

3. 测量质量,使用天平或弹簧秤进行质量的测量。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掌握正确使用天平或弹簧秤的方法。

4. 测量温度,使用温度计进行温度的测量。

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变化,或者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来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5. 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使用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等光学器材,进行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通过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6. 测量力和运动,使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器材,进行力和运动的实验。

例如,通过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和加速度,来了解牛顿定律和运动规律。

7. 测量电流和电压,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电学仪器,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可以通过串联、并联电路的实验,来了解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8. 声音的传播,使用共鸣管、音叉等器材,进行声音的传播实验。

通过调节共鸣管的长度,或者改变音叉的频率,来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

通过以上实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老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及案例说明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及案例说明

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一、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

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观察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归纳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能够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常用观察方法有:1。

观察重点,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如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时,学生只听到“嘭”的一声,看到瓶塞跳得很高,对真正需要看的现象-——塑料瓶口出现的酒精烟雾却视而不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交待,提醒学生, 然后再进行分析.2。

前后对比观察,抓住因果关系。

如学习密度一节时,我首先让学生区分铜块、铁块、铝块、石块、酒精、水等物体,通过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软硬来辨认。

然后出示用纸包住的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怎样区分它们?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它们的质量不同,因而得出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从而引入密度概念。

3.正、反对比观察, 深化认识.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多采用一些正反对比的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知识, 拓宽思路.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即无声又有声;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即增大气压,沸点升高,减小气压,沸点降低。

二、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时, 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通过学生实验, 得出欧姆定律I=U/R.另外,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液体压强的大小、浮力大小、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电流的热量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也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三、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

初二物理题目:物理实验有哪些科学方法

初二物理题目:物理实验有哪些科学方法

初二物理题目:物理实验有哪些科学方法一、比较法将待测物理量与选做标准单位的物理量进行比较的方法叫比较法。

如测量物体长度,用天平称量质量,用电桥测电阻等。

有时光有标准量具还不够,还需要配置比较系统,使被测量量与标准量实现比较。

如:测量金属在某温度下的比热容。

因为金属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可以找一个在该温度下比热容的金属材料,用比较法测,把两者做成形状相同的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让其自然冷却,作降温曲线(T-t曲线)由牛顿冷却定律即可得解。

比较法是物理实验中最普通、最基本的实验方法,也是实验设计中设计对照实验的基础。

二、替代法用已知的标准量去代替未知的待测量,以保持状态和效果相同,从而推出待测量的方法叫替代法。

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

三、累积法又称叠加法。

将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求平均的方法,能减小相对误差。

实验中也经常涉及这一方法。

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需要测定单摆周期,用秒表测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差很大,于是采用测定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T,从而求出单摆的周期T=t/n(n为全振动次数)四、控制法在中学许多物理实验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变化的因素,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

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五、留迹法有些物理现象瞬间即逝,如运动物体所处的位置、轨迹或图像等,用留迹法记录下来,以便从容地测量、比较和研究。

如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不运动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中,就是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下小车(或重物)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位移)及所对应的时刻,从而可从容计算小车在各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并求出速度;对于简谐运动,则是通过摆动的漏斗漏出的细沙落在匀速拉动的硬纸板上而记录下各个时刻摆的位置,从而很方便地研究简谐运动的图像;利用闪光照相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等实验都采用了留迹法。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

六、比较法 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 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 的差异点和共同点。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 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利用比较又可 以进行鉴别和测量。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 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法有三种类型: 1)异中求同的比较。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 找出其相同点。 2)同中求异的比较。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 而找出其相异点。 3)同异综合比较。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 同点相异点。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初三复习
中学物理的主要实验方法有: (1)等效(替代法); (2)建立理想模型法; (3)控制变量法; (4)实验推理法; (5)转换法; (6)类比法 等等。
一、控制变量法: 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 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 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 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 物理量的。
四、等效替代法 所谓等效替代法是在 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 题变换成熟悉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 的思维方法,它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 实例:
1)研究串联并联电路关系时引入总电阻(等效电 阻)的概念,在串联电路中把几个电阻串联起来, 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 个串联电阻都大,把总电阻称为串联电路的等效 电阻。
实例:
1)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3)雾的出现,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影子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5)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 6)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7)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 8)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9)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10)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等。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物理现象,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涵盖了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各个方面。

1. 测量实验: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
力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
2. 力学实验:
摩擦力的研究
重力的研究
弹力的影响因素
浮力的研究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
3. 电学实验: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
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
电功率的测量
简单电路的连接
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 光学实验: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5. 热学实验:
温度计的使用
热膨胀的研究
比热容的测量
热传递的实验
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研究液体蒸发的研究
6. 声学实验: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
声音的干涉和衍射
声音的吸收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研究
7. 天气与气候实验:
气压计的使用
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测量
风的形成和作用
云和雨的生成原理
气候变化的初步了解
以上仅为初中物理实验内容的一部分,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更多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模型法、转换法、类比法、比较法等等,但这些知识都散布在初中物理课本各处,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知识,下面就此做一个汇总。

1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物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为了明确这个物理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往往需要先控制其它的另几个因素不影响被研究的物理量的方法。

举例:(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2)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5)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 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观察和测量很困难,这时往往把所需观测的变量换成其它间接的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举例:(1)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另外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2)确定物体的重心,把重力的作用点看作在重心上。

(3)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4)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5)用排液法测物体的体积。

3 建立模型法建立模型法就是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摒弃次要条件,突出主要因素,从而方便对物体本质的研究。

举例:(1)在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

(2)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的“磁感线”;(3)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

4 转换法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物理实验简单易做及原理

物理实验简单易做及原理

物理实验简单易做及原理
很多物理实验都是简单且容易操作的,其背后原理也非常有趣。

下面举几个例子:
1. 静电实验
只需一个气球和一些碎纸片,就能演示静电的产生和引力现象。

气球反复与头发、毛衣等摩擦,就会带正电荷。

同时纸屑带负电,两者相吸即可看到静电引力效应。

这种电荷转移现象即静电原理。

2. 浮力实验
准备一个透明杯子、水和一个鸡蛋。

先放入满杯水,再将鸡蛋轻轻放入。

鸡蛋就会下沉。

然后再给鸡蛋加盐,顿时鸡蛋就会浮起来。

这说明加盐增加了水的密度,提高了浮力,体现了浮力定律。

3. 简单摆锤
只需一根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就能制作简单摆锤。

这种周期性摆动展示了单摆的运动规律,能观察到质量、长度等因素对周期的影响。

很多物理实验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奥的自然规律,通过动手实践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和体会这些原理,对学习物理知识有很大帮助。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初中物理实验的方法。

1. 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这是一个常见的物理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容器和水,将容器中装满水,然后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入水中,测量水的位移量,即可得到物体的体积。

然后再通过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最终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测量光的折射角。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光源、一个直尺和一个半圆形的透明介质,将光源放在一端,直尺放在另一端,然后通过调整透明介质的位置,观察光线的折射情况,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从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3. 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简谐振动的规律。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弹簧和一个小球,将小球悬挂在弹簧上,然后给小球一个初速度,观察小球的振动情况,测量振动的周期,从而验证简谐振动的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小球的质量有关。

4. 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路中的电阻特性。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直流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表,将电阻接入电路中,通过调节电压表的量程,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从而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5. 测量热传导系数。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传导特性。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热传导实验装置和一个温度计,将热传导实验装置加热,然后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热传导系数。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物理实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及每种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及每种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方法,及每种常见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这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当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有何影响,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

具体的例子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中国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中国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实验+假设(合理外推)法某些物理现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先进行初步实验,再根据实验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延伸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两个这样的实验:研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3、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直接通过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进行观测加以认识,于是我们通过它们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其他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就能间接的认识它的一种方法。

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间接反映了大气压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中国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中国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实验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的一种方法。

比如: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方法还有很多,但作为中招考试以上四种方法是最常出现的,尤其是在实验题方面,这只是自己几十年来教学的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中物理各种实验探究方法,及其代表实验有哪些.能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题无法细致的分类.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来分析解答.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一下分析.一、控制变量法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中学物理课本中,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研究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二、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我们无法直接测出电功率只能通过P=UI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U、I计算得出P)电阻、密度等.中学物理课本中,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这里也有等效思维)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的形成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手机能打电话可证明电磁波的存在;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回答说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例:1、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刚才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相同的是(A.利用磁感应线去研究磁场问题B.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C.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三、放大法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比如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严格说放大法也属于转换法.四、积累法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严格地说积累法也属于转换法.五、类比法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学生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到: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类似的,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的,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的,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我们学习分子动能的时候与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学习功率时,将功率和速度进行类比.例:1、某同学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力学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并找出了一些相类似的规律,其中不准确的是(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B.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地,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C.抽水机工作时消耗水能;类似地,电灯发光时消耗电能D.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地,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通过类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压的直观认识,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流、电压等知识跃然纸面,栩栩如生.六、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中学课本中很多知识都应用了这个方法,比如有:液柱、比如在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简化后的模型依然保留原来的特点和知识)光线、在我们学习光线的时候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液片、在我们研究连通器的特点,求大气压时我们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个液面,研究该液面所受到的压强和压力,也是将问题简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学习中我们知道真正的空气是各处都不均匀的,比如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在比如因为空气各处不均匀形成了风,而在光是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我们将问题简化,只取一个简单的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磁感线(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一条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条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光滑平面(研究力学时常用到光滑平面,即物体表面没有摩擦,但是真正没有摩擦的表面是没有的.为了问题的简化就把很小的摩擦不考虑就假设物体表面光滑)例:1、在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物理模型进行研究的是(多项选择A、建立速度概念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C、用磁感应线描述磁场D、分析物体的质量七、科学推理法: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例如当你家的狗在叫的时,你可能会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门外,要做出这一推论,你就需要把现象(狗的叫声)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即有陌生人来时狗会叫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答案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八、等效替代法:比如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九、归纳法: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们买葡萄的时候就用了归纳法,我们往往先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归纳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买上一大串.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在阿基米德原理中,为了验证F浮=G排,我们分别利用石块和木块做了两次实验,归纳、整理均得出F浮=G排,于是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使用的正是这种方法.在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中,我们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L1=F2×L2也是利用这种方法.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运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时实验一定要改变条件多做几次,否则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特殊结论,而不具备普遍性.十、比较法(对比法)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如,电动机和热机.如,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十一、分类法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十二、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十三、比值定义法:例: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十四、多因式乘积法:例: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十五、逆向思维法例: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以上这些方法,还只是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会遇到和使用的一些科学方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也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方法,灵活运用,以便于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初中物理的实验方法有哪些物理中探究实验的方法有:一.对比(比较法)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叫对比,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1. 实验方法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平衡仪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先调整平衡仪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并将物体挂在平衡仪的一端。

然后,移动滑块或者加减砝码使得平衡仪达到平衡状态,记录滑块或砝码的位置或数量。

根据滑块或砝码的质量单位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

2. 实验方法二:测量摩擦力
将一个小物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

然后,逐渐增加弹簧测力计的力,使物块开始运动,并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再逐渐减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使物块停下,记录下此时的示数。

分析示数的变化,得到物块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摩擦力。

3. 实验方法三: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将一个小弹簧固定在垂直挂放的杆上,将重锤可以自由滑动地绕其中心点旋转的轴上。

使重锤下落一定高度,然后与弹簧发生碰撞,并再次上升一定高度。

利用重锤高度的变化和弹簧变形的程度来判断能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4. 实验方法四:测量电阻
将一个待测电阻连接在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测量范围,记录下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将电源电压除以电流,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5. 实验方法五:测量声音传播速度
在一条直线上,选择一个距离较远的地方设立一个发送声音的
源和一个接收声音的仪器。

通过控制发送声音源的时间来测量声音从发送到接收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再根据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间隔,计算出声音传播的速度。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方法
出普 遍 的 规 律 。 三 、 换 法 转 所 谓 “ 换 法 ” 主要 是 指 在保 证效 果相 同 的 前 提 下 , 不 转 . 将 可 见 、 易 见 的 现 象 转 换 成 可 见 、 见 的现 象 ; 陌 生 、 杂 的 不 易 将 复 问 题 转换 成熟 悉 、 单 的 问题 ; 难 以测 量 或 测 准 的物 理 量 转 简 将
换 为 能 够 测 量 或测 准 的物 理 量 的方 法 。 例 如 . 研 究 电热 的功 率 与 电 阻关 系 的 实 验 中 , 在 电流 通 过 阻 值 不 等 的 两 根 电 阻 丝 产 生 的 热 量 无 法 直 接 观 测 和 比较 . 而 我们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 , 观察 煤 油 温度 变 化 情 况 , 而推 从 导 出哪 个 电 阻 放 热 多 。 而 再 问 : 实 验 能 否 不 用煤 油 而 改用 进 该 其 他 方 式 来 观 察 电 阻 通 电后 的发 热 情 况 ?这 样 促 使 学 生 思 维 得 以发 散 , 换 的思 维方 法得 到 训 练 , 计 实验 的 能力 也 随 着 转 设

2 50 ) 2 2 0



地控 制 起 来 该 物 理 量 与 这 使 以 个 因 素 之 间 的关 系 。这 就 是 “ 制变 量 ” 方法 。 控 的 初 中 物理 用 到 控 制 变量 法 的 实 验 有 : 响声 音 的音 调 、 影 响 度 等 的 因 素有 哪些 ? 发 的快 慢 与 哪些 因素 有 关 ? 体 的 电阻 蒸 导 大 小 与 哪 些 因 素有 关 ? 导体 中 的 电 流 与 导 体 两 端 电 压 和 导 体 的 电阻 的 关 系 , 电热 的 大 小 与 哪 些 因 素 有 关 ? 影 响 电 磁 铁 磁 性 强 弱 的 因 素 有 哪 些 ?研 究 感 应 电 流 方 向与 哪 些 因 素 有 关 ? 研 究 通 电导 体 在 磁 场 中 受力 方 向 与哪 些 因素 有 关 ? 力 的作 用 效果 与 哪些 因 素有 关 ? 响 滑 动摩 擦 力 大 小 的因 素 有 哪 些 ? 影 影 响 压 力 作 用效 果 的 因 素 有 哪 些 ? 研 究 液 体 的压 强 与 哪 些 因素 有 关 ? 究 浮 力 的 大 小 与 哪些 因 素有 关 ? 究 动 能或 势 能 的大 研 研 小 与 哪 些 因 素 有关 ? 研 究 物 体 吸 引 热 量 的多 少 与 哪 些 因素 有 关?等等。 控 制 变 量 法 是 一 种 最 常 用 的 、非 常 有 效 的探 索 客 观 物 理 规 律 的 科 学 方 法 。 过 控 制 变 量 法 , 以 让 我 们 很 方 便地 研 究 通 可 出某 个 物 理 量 与 多 个 因 素 之 间 的 定 性 或 定 量 关 系 ,从 而 能得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观察、操作、验证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中物理实验的实验项目,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实验一:简单电路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电池、导线、电灯泡、开关等。

2. 将电池的正极和电灯泡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3. 将电池的负极和电灯泡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4. 打开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5. 关闭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熄灭。

实验结果分析:当电路闭合时,电流可以顺利通过导线和电灯泡,使电灯泡发光;当电路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导线和电灯泡,电灯泡则不发光。

这说明电流需要闭合回路才能流动,否则电流无法通过。

同时,关闭开关后,电灯泡立即熄灭,说明电流的通断是由开关控制的。

实验二:运动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物体运动的实验观察,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直线轨道、小车、计时器等。

2. 将小车置于直线轨道上,并将计时器启动。

3. 记录小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不同位置的数据。

4. 改变小车的起始位置,重复实验步骤2和3。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小车位置与时间的图形。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形可以发现,小车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如果小车匀速运动,则位置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如果小车加速度运动,则位置与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

通过分析图形,可以得到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

实验三:声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音叉、共振管、麦克风等。

2. 打击音叉,产生声音。

3. 将音叉靠近共振管的一端,观察共振管内的声音变化。

4. 将麦克风靠近共振管的一端,使用声音测量软件测量声音的频率。

5. 改变共振管的长度或音叉的频率,重复实验步骤3和4。

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等效替代法 3.转换法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5.类比法6.物理模型法(理想模型法)一、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1.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5.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6.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7.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8.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9.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10.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二、等效替代法: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5、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转换法: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转换法的实验例子: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2、根据苹果落地的现象证明重力的存在;3、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4、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5、利用纸片的飘动来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6、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7、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8、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9、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10、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四、实验加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会怎样运动?),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得到的。

这些结论实际上是推理得到的,不可能用实验验证,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科学推理法”、“实验推理法”、“实验 + 推理法”等。

1.真空不能传声实验(因为我们不能得到绝对的真空)2.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因为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五、类比法1.用水波类比声波2.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3.在研究分子的作用力时,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类比六、理想模型法:“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摒弃次要条件,突出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从而方便对物理本质的研究。

在物理学中,常常把实际研究对象或实际过程抽象成为“理想模型”。

使用理想模型法的例子1、光线__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光线;2、磁感线------在研究磁场的分布时,引入磁感线;3、原子结构-----在研究原子的组成时,引入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4、将撬棒、剪刀等抽象为杠杆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整个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比较普遍。

例如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关于探究声是怎样传播的实验中,就开始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

因为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我们逐一研究它们分别可以传声时,就必须控制其它两个因素。

在进行该实验时恰当地点拨,提出:“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到的敲击声为什么就能认为是桌子传来而不是空气传来的?”分析比较,使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的思想。

在接着的探究影响音调、响度等因素的实验中,把控制变量的思想对学生给予简要的介绍,就会使学生逐步领悟到控制变量法的实质要领,为以后的探究实验作好方法上的准备。

在初中物理中,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响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因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功、电热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影响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大小的因素等等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二、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

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镜,因两者在成像特征上有共同之处,容易使学生接受,而玻璃板又是透明的,能通过它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研究像的特点,揭示出规律。

我们在学习中,在亲历实验过程的基础上,要进行方法的总结,在以后遇到有关的实验设计时,就会自觉地加以运用。

比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之后,要求设计一个实验,在上述实验中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其它器材不变,另有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供选用,要求测出未知电阻,应该怎么办?学生就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思想进行设计了。

三、转换法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

譬如,在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和比较,而我们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推导出哪个电阻放热多。

教学时不妨设计一问:为什么研究电热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还用到似乎与实验无关的煤油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小结出该实验中煤油的作用的基础上,进而再问:该实验能否不用煤油而改用其它方式来观察电阻通电后的发热情况?这样促使学生思维得以发散,转换的思维方法得到训练,设计实验的能力也随着提高了。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利用软细绳测量地图上铁路线上的长度、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测量硬币的直径、圆锥的高;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系的实验中,用乒乓球的振动放大和转换音叉的振动;利用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等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利用磁场的吸铁性来研究磁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等,都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四、类比法类比法是一种推理方法。

为了把要表达的物理问题说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借助于一个比较熟悉的对象的某些特征,去理解和掌握另一个有相似性的对象的某些特征。

如:用水波类比声波;用水路来类比电路;在研究电压的作用时,借助于看得见而学生比较熟悉的“水压形成水流”的实验作类比,来揭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又比如在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实验中,为准确记忆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以紧握的右拳头类比为螺线管,四指为线圈并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一端为北极。

这样形象直观很容易被学生理解记忆牢固。

当然,这里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类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找到更符合学生实际的类比方法。

五、图象法图象是一个数学概念,用来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关系,很直观。

由于物理学中经常要研究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图象在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中,运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探究内在的物理规律,具有独特之处。

如: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水的沸腾情况的实验中,就是运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的。

它形象直观地表示了物质温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在亲历实验自主得出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描点、连线绘出图象就能准确地把握住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液体的沸腾特点了。

在其他的实验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图象来处理数据。

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实验中,把各点作为横轴、电流为纵轴,作出的图象为水平直线,很直观表示出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相等的规律。

这样学生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等实验中都运用到图象法。

这样把数形结合、图形与文字结合起来处理数据、描述物理规律,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处理数据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六、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是指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想象建立模型和进行实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可分为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实验。

理想化模型就是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研究对象的一些次要因素舍去,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去再现原形的本质的东西,构成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

例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杠杆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杠杆在使用时,由于受到力的作用,都会引起或多或少的形变,然而在研究中把此时的形变忽略不计,这里我们就把杠杆经过理想化的处理,认为它无形变,视为一个硬棒,从而使学生在研究时不被细枝末节的因素影响,顺利地得出杠杆平衡原理。

理想化实验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方法。

它既要以实验事实作基础,但又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结论。

比如,我们在探究空气能传声的实验中,逐渐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罩内的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弱,于是我们推理得出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完(即真空),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从而得出空气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这里采用的方法就是理想化,因为无论怎样抽气是不可能将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完的。

又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理想化实验得出的一条重要物理规律。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很好地渗透这一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电阻等等比值法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

由于它们在与外界接触作用时会显示出一些性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利用外界因素来表示其特征的间接方式,往往借助实验寻求一个只与物质或物体的某种属性特征有关的两个或多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就能确定一个表征此种属性特征的新物理量。

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客观上需要,二是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的两个物理量可测,三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