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调查评价修订稿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7447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2.png)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而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则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工程专家和国家专业建造师的角度出发,综合经验和专业性,介绍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方法。
水资源调查是指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首先,进行水资源调查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调查目的可以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为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或为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提供有效的措施。
调查范围则应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河流和湖泊等各个方面,以及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水资源变化。
在进行调查之前,还应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内容和方法,确保调查的全面和准确。
其次,水资源调查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和水文地质方法是常用的调查手段之一。
地球物理勘探通过测量不同层次的地层性质,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水文地质方法则通过观测水文地质现象和收集地下水样本,来确定地下水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此外,还可以运用遥感技术、数字地形分析和地下水模型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分布情况,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评价是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进行评估和定量分析。
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供需状况、水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
水资源评价的方法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和判断,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来评估水资源的状况和可利用性。
而定量评价则更加科学和精确,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定量分析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水质状况和水资源的脆弱性等指标。
定量评价还可以考虑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管理策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为了提高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人员培训。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81689ec19e8b8f67c1cb992.png)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1、“三水”转化,统一考虑与评价的原则 2、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歉的调节平衡的原则 3、考虑人类活动,化害为利的原则 4、不同目的和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区别对待原 则
二、地下水资源的概念
补给量: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进 入含水层(带)中的水量。包括地下水的流 入,降水渗入,地表水渗入,越流补给,人 工补给。 补给量的增量:由于扩大开采或改变 取水工程以及改变取水方式增加的补给量。 补给量是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核心,地 下水的可以利用量必须小于补给量。
4、径流系数a——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 之比。a=R/P以小数或百分比表示。径流系数显 示了流域降水量转化为径流量的比率,综合反映 了流域内自然地理因素对降水形成的影响。 5、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平均径 流量称为径流模数。单位:m3/s.km2 6、径流变率K——又称模比系数,是指同一时段 内某一年的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径流量之比值。 (月径流变数)K=Qi/Q平均 年径流变数表征这一年的径流量是偏丰或偏枯 。 (二)河流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及计算方法
3、水文资料收集 水文年鉴、水文手册、水文图集以及以 往的调查资料。 4、水文的补充调查
第二节
地下水调查
一、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 1、查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 2、查明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3、查明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4、查明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5、查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水环境等情况
二、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1、水文地质测绘 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下水露头调查、地表水 和植被调查、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环境调查。 2、水文地质物探 地面勘探(地震勘探、电法勘探、放射性勘探等) 物探测井 3、水文地质钻探 4、水文地质试验 抽水试验、渗水试验、地下水示踪试验、连通试 验 5、地下水动态观测 6、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等
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资源调查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f80a1caaf1ffc4fff47ac5f.png)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一、水资源分区1、水资源分区目得水资源分区就是水资源量计算与供需平衡分析得地域单元.水资源得开发利用与水环境得保护与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得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得特点,又探索共同得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得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得开发利用进行合理得分区。
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得相应措施。
2、水资源分区得原则(1)照顾流域、水系与供水工程供水系统得完整性。
(2)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得相似性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得类似性。
(3)尽可能保持行政区得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得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与取水许可制度得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与主要水文站得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与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与有关规定执行.3、水资源分区根据上述目得、原则与温岭市得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与玉环区(Ⅱ).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得主要产粮区。
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土地面积737、0Km2,耕地面积47、44万亩,其中水田40、19万亩,旱地7、25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39、88万亩,占耕地面积得84、1%。
该区就是金清水系得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就是防旱防涝得重点。
Ⅱ分区为玉环区: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该区地貌属沿海山区与小平原。
范围包括城南、坞根、温峤(约占40%)三个镇。
水资源评估报告
![水资源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b0c97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e.png)
水资源评估报告水资源评估报告根据对当地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我对水资源的评估报告如下:首先,我们对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进行了评估。
该地区的水资源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和降水。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水储量逐渐减少。
同时,降水量也出现了波动,干旱和缺水现象频繁发生。
然而,由于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当前,该地区的供水能力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水资源短缺成为了严峻的问题。
其次,我对水资源利用的情况进行了评估。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和污染。
农业灌溉系统不够高效,导致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工业和生活用水中存在着排污问题,使得部分水资源被污染,无法再用于其他用途。
最后,我对水资源管理政策进行了评估。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相对薄弱。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机制,导致了水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此外,水资源管理的责任划分模糊,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水资源管理的低效。
基于以上评估,我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水资源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和水源涵养区,限制非法采水和污染行为,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高效的农业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同时,加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管理,减少污水排放。
3. 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管和考核。
4.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责任划分,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动水资源管理的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水资源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利用率,改善管理机制和加强协调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改)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改)](https://img.taocdn.com/s3/m/bfa6ad64767f5acfa1c7cdde.png)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一、供水评价(一)供水基础设施建国以来,彭州市建成水利工程476处,具有蓄引提水能力4.1亿m3,有效灌溉面积52.7万亩。
1、水源工程截止到2003年,全市已建各型水库合计为8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4座) ,小塘坝325处,总库容合计0.2774亿m3,其中兴利库容合计0.1416亿m3,供水能力0.2208亿m3。
表3.1给出了彭州市已建及规划中的水库基本情况。
表3.1 彭州市水库基本情况表2、引水渠道彭州市已建成输水渠道452.8km,其中干渠22.2km,支渠430.6 km,全市已建成防渗渠道395.7 km(其中干渠防渗11km,支渠防渗384.7km)。
3、跨流域调水工程彭州市有跨流域引水工程人民渠、东风渠、蒲阳河-青白江穿越境内,每年从岷江流域向本流域引水1.47亿m3。
4、自来水厂彭州市有县级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能力11.87万m3,2003年全年总供水量1896万m3。
自来水供水管线152km。
(二)供水量2003年全市总供水量36001.7万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32807.6万m3,占总供水量的91.1%,地下水供水2960.3万m3,占总供水量的8.2%,山区、丘陵区的集雨工程供水233.8万m3,占总供水量的0.7%。
在地表水源中境外人民渠调水1.47亿m3,蓄水工程总蓄水量6.42亿m3,引水工程总引水量6.43亿m3,提水工程总提水量0.29亿m3。
彭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地表水利用为主,占供水总量的91.1%,主要依靠引水。
地下水和蓄集雨水供水的比重很小,两项之和仅为总供水量的8.9%。
地下水的利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在自来水供区未覆盖的农村村镇居民点,主要为人畜饮用水,二是个别农田灌溉用水困难的地段,主要为农业生产补充用水。
(三)供水水质地表水水质评价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分类,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水资源专项评价方案范本
![水资源专项评价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cca29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b.png)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水资源专项评价方案。
二、评价目的1.全面了解和掌握评价区域内水资源的现状,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评估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三、评价范围本方案评价范围为XX市XX县(区)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用水。
四、评价内容1.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评价评价区域内地表水、地下水的多年平均量、年内分配、季节变化等特征。
2.水资源质量:评价评价区域内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指标,包括水质达标情况、污染物浓度等。
3.水资源利用现状:评价评价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用水结构、用水效率等。
4.水资源保护与治理:评价评价区域内水资源保护措施、水污染治理情况、生态用水保障等。
5.水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评价评价区域内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
五、评价方法1.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评价区域内水资源、水文、气象、环境、社会经济等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现场调查:对评价区域内主要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水源地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水资源现状。
3.模型模拟:运用水资源模型,对评价区域内水资源进行模拟,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水质变化等。
4.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评价区域内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六、评价时间本方案评价时间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1月-2月,完成方案编制、资料收集、人员培训等。
2.现场调查与数据分析阶段:2023年3月-5月,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模型模拟等。
3.评价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2023年6月-7月,完成评价报告编制、评审、修改等工作。
七、成果形式1.水资源专项评价报告:包括评价范围、内容、方法、结果、结论和建议等。
水源评估范文
![水源评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a3db1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0.png)
水源评估范文水源评估是指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和预测,以确定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水源评估对于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篇关于水源评估的范文,供参考。
水源评估范文水源评估是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和预测,以确定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本次水源评估是基于对某个地区A市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而编写的。
首先,根据对A市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水资源数量评估根据A市地形地貌和水资源现状,我们得出了A市的水资源总量为X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约为X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约为X万立方米。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A市的水资源总量呈现下降趋势,且未来水资源供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水质评估根据对A市水资源的采样和检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地表水质量良好。
经过多次采样和分析,我们发现A市的江河湖泊水质良好,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低,适宜饮用和农业用水。
2.地下水质量一般。
调查显示,部分地下水受到了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部分水源的硝酸盐含量超标。
这要求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三、可持续利用评估通过对A市水资源的分析和预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抽水量评估。
A市的地下水抽水量目前处于可持续利用范围内,但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 A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一定的挑战。
2.生态环境评估。
A市的水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存在于一些污染物的输入,通过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综上所述,本次水源评估调查了A市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基于此,建议A 市加强水源保护、管理和治理工作,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确保A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
水资源评调查报告5篇
![水资源评调查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0190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8.png)
水资源评调查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资源评调查报告5篇通常,调查报告由调查员、研究者或专业人员撰写,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信度,调查报告是对特定事件、情况或主题进行系统研究后所产生的正式文档,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水资源评调查报告5篇,感谢您的参阅。
江河湖泊水资源管理效果评估报告修订建议
![江河湖泊水资源管理效果评估报告修订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bb560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7.png)
江河湖泊水资源管理效果评估报告修订建议【前言】江河湖泊是我国宝贵的水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平衡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利用与管理,水资源状况开始逐渐恶化。
为了加强对江河湖泊水资源的管理,本报告对现行管理措施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修订建议。
【评估结果】1.监测水资源状况有效的管理依赖于准确的水资源状况监测。
目前,监测体系在监控范围、时效性和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建议加强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数据采集的频率,并推动共享平台的建设。
2.水资源分配与利用合理的水资源分配与利用对于保障各行业的需求非常重要。
当前,水资源分配与利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某些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现象。
应强化水资源分配政策的执行,合理安排用水计划,并鼓励节约用水和回收利用水资源。
3.水污染与治理江河湖泊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水体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力度不够、排污行为难以追溯等。
建议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水污染源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并加强水环境监测与评估,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修订建议】1.加强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要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规范,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依法追究违法行为。
2.推动区域协同治理水资源管理需要跨区域协同合作。
建议在跨区域共享水资源、保护江河湖泊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强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商平台,共同制定并执行治理方案。
3.加大科研与技术支持力度深入研究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与科技紧密结合。
鼓励相关科研机构开展深入研究,提出更科学、可持续的管理措施。
4.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启动公众教育与宣传活动,普及水资源管理知识,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决策过程,促进公众意识的转变和行动的落实。
水生态保护调查报告
![水生态保护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4b76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b.png)
水生态保护调查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演讲致辞、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year-end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documen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水生态保护调查报告本店铺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生态保护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店铺还可以找到更多《水生态保护调查报告》。
水资源可再生潜力评估调查报告
![水资源可再生潜力评估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cf3a8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6.png)
水资源可再生潜力评估调查报告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近年来全球的水资源状况日益变得严峻,水源紧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评估水资源的可再生潜力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水资源可再生潜力的评估调查,为相关政府和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以促进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
二、研究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水资源的可再生潜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水资源现状:通过对水资源的量化描述,了解当前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存量情况;2. 水资源可再生潜力评估:通过对水资源可再生潜力的研究,确定水资源的可再生程度和潜力;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水资源可再生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制约水资源可再生的主要因素;4. 可持续管理策略:提出相应的可持续管理策略,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具体包括:1. 数据收集:搜集相关的水资源数据和统计数据,包括水量、质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等;2. 采样调查:通过在特定的采样点收集水样,并进行水质分析,评估水资源的质量状况;3. 实地调研:对于重点区域和关键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获取更详尽的信息;4. 模型模拟:运用水资源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水资源现状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和信息,目前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公里。
其中,地表水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3%,地下水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30%,冰雪储量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9.7%。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不均衡分布和利用不当,导致全球约30%的人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五、水资源可再生潜力评估1. 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潜力评估:通过对气象数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指标的分析,计算得出地表水的可再生潜力。
结果显示,地表水的可再生潜力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水资源保护措施评估报告
![水资源保护措施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32abd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d.png)
水资源保护措施评估报告
概述
本文档旨在评估当前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并提供建议以改进保护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现状评估
通过对当前的水资源保护措施进行评估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导致浪费和过度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
2. 水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工业和农业排放造成的水质问题需要解决。
3. 水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改进建议
基于现状评估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强化水资源管理机构的权威和效能,提高管理能力和监控水
资源利用情况的能力。
2. 推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3.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和农业污染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并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
4. 调整水资源分配机制,确保合理的资源分配和合理优先级的
确定。
结论
本报告提供了对当前水资源保护措施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通过
采取上述建议,我们可以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水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节约用水的水资源评估
![节约用水的水资源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202200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9.png)
节约用水的水资源评估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口的增长导致水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需要进行节约用水的评估。
本文将通过分析水资源的现状、节约用水的必要性以及评估节约用水的方法来深入探讨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已面临较大的压力。
据统计,全球约有40%的人口饮水困难,许多地区甚至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象。
此外,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还面临着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局势。
因此,评估当前的水资源状况对于制定节约用水的措施至关重要。
二、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先,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节约用水能够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其次,水资源的短缺将对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节约用水能够减轻这些负面影响,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此外,节约用水还有助于减少排放的污水,提高水环境的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因此,节约用水是当务之急,需予以充分重视。
三、评估节约用水的方法1. 制定用水目标:评估节约用水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用水目标。
这些目标应与水资源的现状相匹配,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需求差异,确保合理利用水资源。
2. 监测与分析:在评估节约用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水资源的监测与分析。
通过监测水的消耗量以及流失情况,分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浪费情况。
同时,还可以采用模型和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在不同的场景下预测和优化水资源的利用。
3. 推广与宣传:评估节约用水不仅需要在管理层面进行,更需要得到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
因此,推广与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大家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节约用水。
4. 制定政策措施:评估节约用水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推动实施。
厦门水资源安全评价范文
![厦门水资源安全评价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b92e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b.png)
厦门水资源安全评价范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厦门在水资源安全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对厦门的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二、厦门的水资源现状1. 水资源总量厦门市水资源总量较丰富,拥有众多河流、湖泊和水库。
根据统计数据,厦门市年均降雨量约为1600毫米,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80亿立方米。
2. 水资源利用厦门市的主要水资源利用方式包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居民用水。
其中,工业用水占比最大,其次是农业用水,居民用水占比最小。
3. 水资源调度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应,厦门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措施。
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三、厦门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为了评价厦门的水资源安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 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可以反映厦门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合理程度。
计算公式为:水资源利用率 = 用水量 / 可用水资源量。
2. 水资源供需状况水资源供需状况可以反映厦门市水资源供应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为:水资源供需状况 = 用水量 / 水资源供应量。
3. 水环境状况水环境状况可以反映厦门市水体质量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可以通过监测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水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来评估水环境状况。
四、厦门水资源安全评价结果根据对以上指标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厦门市水资源利用率较高,说明水资源利用相对比较合理和有效。
这得益于政府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措施的实施。
2. 厦门市水资源供需状况较为平衡,说明水资源供应能力与实际需求相对匹配。
这得益于政府的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措施的实施。
3. 厦门市水环境状况较好,说明水体质量相对较好,并且水生态系统相对健康。
这得益于政府的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的实施。
五、厦门水资源安全评价对策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来进一步加强厦门的水资源安全:1.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水资源调查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758e9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2.png)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水资源调查与评价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水资源调查与评价,以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策略。
本文将对水利部工作人员进行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的过程及方法进行探讨。
一、水资源调查的重要性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水资源调查,可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资源调查的内容1. 资源状况调查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对各地的水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水量、质量、来源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现有水资源的调查,可以把握水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分布特点,为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依据。
2. 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水资源利用是水利部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他们需要了解各行业、各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包括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可以了解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3. 环境保护状况调查水资源调查不仅需要了解水的数量和质量,还要关注水资源的环境保护情况。
水利部工作人员需要调查水源地的保护状况、水污染情况等,以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并提出环境保护建议。
三、水资源评价的方法1. 数据分析法水利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水资源数据,评价水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效率。
他们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经济评价法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考虑经济效益。
水利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经济评价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等,评估水资源利用项目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参考。
3. 环境评价法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部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环境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水资源利用项目的环境效益,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估有效监测与改进
![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估有效监测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3ed1de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9.png)
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估有效监测与改进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评估、监测和改进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针对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估的有效监测与改进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估的有效监测与改进是指对现行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监测政策的执行效果,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政策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二、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估的重要性1.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是有限的,未经合理的管理和保护,很容易出现供需矛盾、水质恶化等问题。
通过对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改善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落实与否,对于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政策的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政策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3. 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是支撑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水资源管理政策评估的有效监测与改进措施为了确保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评估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有效监测与改进措施的建议:1. 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对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各项要素进行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应包括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质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以量化的方式反映政策的执行情况。
2. 完善监测系统建立全面的水资源监测体系,通过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水资源利用情况、水质状况、生态环境变化等数据信息。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评估政策效果至关重要。
3. 加强沟通合作政府、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和公众等各方应加强沟通合作,形成具有监管、执行、评估、监测等功能的协同机制,共同参与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评估和监测工作。
4. 建立改进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将其纳入政策的修订和优化过程中。
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资源调查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7acc96949649b6648d747e7.png)
化大,最大径流量与最小径流量得比值为3~4倍。
年内径流分布主要集中在5~9月,其间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得60%~75%。
山区径流量大于平原,西南部大于东部沿海。
第七节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一、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包括浅层与深层地下水资源量.浅层地下水靠降雨与问川径流补给,水体循环较快。
深层地下水贮量有限,7](体循环缓慢。
地下水资源量受地质、地貌条件控制,分布极不均匀。
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包括天然资源量、灌溉回归补给量、侧向补给量。
根据《浙江省温岭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C2 0 01年5月)统计,温岭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3633、13万m气温岭市不同保证率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见表3-8,现状地下井情况见表3-9.
表3-8温岭市不同保证率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计算成果表
表3-9温岭市现状地下井情况统计表
二、地下水可开采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就是指在经济合理得开采条件下,不发生因开采而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得、有保证得、可供开来得地下水量。
根据《浙江省温岭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计算,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40 04、85万旷/年,不同保证率下得地下水可开采量见表3-1 0.。
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7f350a770bf78a64295449.png)
某县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提要]:本文对某县水资源总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某县水资源统筹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得到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1。
45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1650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低504m3的结论。
[关键词]:水资源、调查、评价1.概况某县位于湖南中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1°53′至112°46′,北纬27°55′至28°29′;处于中低纬度区,属中亚热带与亚热带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达296天,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358mm,西部因靠近暴雨中心,年雨量达1600mm以上。
全县总面积2906km2,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万人),耕地面积76667hm2,其中水田68000 hm2,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154亿元),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前沿的县。
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平,地貌因处于山地与平原交接带,故兼有山、丘、岗、平四种类型,东西部相对最大高差为1042。
1m,地表植被覆盖好。
本县水系较为发育,境内有沩水与靳江两水系,均注入湘江。
沩水水系尚有乌、楚两大支流,辖流域2447km2,某县境内占2300km2,为全县面积的77%;另外还有河长10km以上的溪流46条,5km以上溪流114条,水库山塘广为分布,这就为较好地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矿、采砂等人类活动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 地表水及水资源总量估算2.1降水计算受县区垂直差异和地貌、植被等因素影响,降雨在时空方面分布是不均匀的。
总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在西部山区沩山,年降雨量达1600毫米以上,而东部丘陵区的道林,年降雨量只有1282mm。
在时间上,年际和年内变差也较大,降雨量最大的1969年为1723mm,降雨量最小的1978年为1199毫米,两者相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调查评价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一、水资源分区1. 水资源分区目的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
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
2.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1) 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
(2) 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
(3)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
3. 水资源分区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温岭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和玉环区(Ⅱ)。
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的主要产粮区。
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
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该区是金清水系的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是防旱防涝的重点。
Ⅱ分区为玉环区: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该区地貌属沿海山区和小平原。
范围包括城南、坞根、温峤(约占40%)三个镇。
土地面积 Km2。
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该区内蓄水工程小而分散,抗旱能力低,易发生旱灾。
二、评价原理和方法1.评价原理某一区域的水平衡计算中,对多年平均值而言,一般只计及降水、蒸发和河川径流,而不计及地下水。
其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在地表层中的储量虽然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但多年平均而言是一个常值,因此在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中,就不计算地下水储量的变化,可用以下水量平衡方程表示。
对于某一个而言 P i=R i+E i±ΔW gi (1)对于多年平均情况,由于Σ±ΔW gi≈0,则P=R+E (2)式中P i、R i、E i和ΔW gi分别代表某一年的降水、径流、蒸发和地下水储量变化,P、R和E代表降水、径流和蒸发的多年平均值。
但是当地下水资源开始被采用后,地下水的消耗不限于通过潜水蒸发、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量,因此就不能用上述简单的水量平衡方程计算。
地下水位的下降同时引起潜水蒸发的减少,也引起地下水对河流补给的减少,也会引起地表水体入渗量的增加,因此,进一步将(2)式分解为:P=Rs +Rg+Es+Eg+Ug (3)式中下标s代表地表水、下标g代表地下水、U代表地下潜流量。
由于在天然情况下,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量P r是河川基流量R g,和地下潜流U g之和即:Pr =Rg+Eg+Ug (4)一个区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降雨量减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即: W=P-Es (5)将(3)式代入得W=R s+R g+E g+U g (6)将(4)式代入得W=R s+P r (7)因R s=R-R g,代入(7)后得水资源总量计算通式W=R+Pr -Rg (8)式中:W为水资源总量,R为河川径流量,P r为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总排泄量代替),R g为河川基流量(平原区为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水平衡框图如图3-1。
图3-1 区域水平衡计算框图2.评价方法根据多年平均情况的水量平衡方程式P=R+E中,降水和径流可以通过雨量站、水文站直接观测获得,而陆面蒸发E只能用多年平均降雨量与多年平均径流量之差间接求得。
由于陆面蒸散发受气候和下垫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其空间变化相对降雨、径流而言更为均匀。
因此,在水资源评价时,往往先勾绘多年平均陆面蒸散发量等值线,再将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与多年平均陆面蒸散发等值叠加相减,求得同一地点的径流深后,再勾绘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再利用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各分区河川径流量。
地下水资源量是根据总补给量等于总排泄量的水均衡原理求得。
在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通过计算排泄量代替,其排泄量即主要为水文站实测径流中的基流量部分,通过分割流量过程线的方法推求。
而平原地区则通过计算总补给量的方法求得。
其主要补给量包括水稻田生长期降水、灌溉入渗补给量;水稻田旱作期降水入渗补给量和旱地降水、灌溉入渗补给量。
给定区域内的水资源量就是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丘区用地下总排泄量代替)之和。
水质评价包括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
地表水水质评价是以2002年为基准年进行现状评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控制站进行水质变化趋势评价,以及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评价。
地下水质评价的对象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以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的山丘区浅层地下水,评价的内容包括地下水化学分类、地下水水质现状、近期地下水质变化趋势及地下水污染分析。
第二节降水一、基本资料温岭境内现有大溪、泽国、金清闸、温岭、松门5个雨量站,大溪雨量站建于1960年;泽国雨量站建于1956年;金清闸雨量站建于1931年;温岭雨量站建于1933年;松门雨量站建于1957年;雨量站的资料,都具有较长系列的水文资料。
详细资料见表3-1。
表3-1 温岭市雨量测站概况表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细则,在对水资源量进行计算之前,先将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整理,统一取1956~2000年。
面雨量计算,用泰森多边形法和面积加权的方法计算1956~2000年逐年水资源分区平均面降雨量。
全市1956~2000年系列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详见附图。
二、水汽来源与降水成因温岭市地处东亚副热带季风区,水汽来源与输送主要是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暖湿气流。
由于地形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春夏季节南北冷暖气流交绥频繁,常有大雨、暴雨发生。
春季是冬夏季风转变的季节,太阳辐射逐渐加强,极地大陆性气团开始衰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日益旺盛,盛吹东南风,气旋活动频繁,常形成锋面降雨,称为“春雨”。
春末夏初,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入和北方冷空气相对峙,冷暖空气交锋常形成大面积锋面雨,并产生气旋波,缓慢东移出海,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俗称“梅雨”,梅雨期是该市主要雨季。
盛夏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全省,天气晴热,局部地区多雷阵雨。
此外还受台风雨的影响,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减弱,而北方冷空气加强南下,由于受到地形影响,极锋有时呈半静止状态,形成连日不断的阴雨,在九、十月间产生一些强度不大,历时较长的秋季降水。
温岭还受另一个天气系统——台风的影响。
台风是发生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热带气旋。
5~10月温岭为台风影响期,受台风影响或者登陆时,常伴随大暴雨,如遇冷空气入侵,则加大暴雨,易酿成洪涝灾害。
冬季盛吹偏北风,在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下,冷而干燥,以晴冷为主,冷空气以爆发形式南下,强度大者称寒潮,寒潮冷锋常形成温岭雨雹天气。
三、降水的年际变化根据温岭实测年降水量资料分析表明,降水量年际间存在明显的多雨期和少雨期,一般在8年左右,各站历年降水量系列存在一定的趋势变化,1956~1979年与1956~2000年系列比较,各雨量站降雨量呈增加趋势;经分析各站短系列统计参数和长系列统计参数的代表性比较,以1956~2000年长系列为最好。
温岭年平均降水量(1956~2000年),年最大降水量(1990 年),年最小降水量(1979年);比值。
年最小降水量松门站(1986年)仅为。
年差比可达3倍以上。
温岭市平均年降雨量详见表3—2。
四、降水的年内分配温岭降水空间分布,西北部大于东南沿海,山丘区大于平原区。
降水的年内分配受季风进退迟早,台风活动影响,分配很不均匀。
70%左右集中在汛期,以八月为最大,多年平均达,以十二月为最小,多年平均为。
按降水成因划分,属台风雨主控区。
降水在年内呈双峰型,第一个雨峰常出现在5~6月,主要受春雨和梅雨影响。
第二个雨峰出现在8~9月份,主要由台风雨形成。
两个雨峰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率相当,均为26%左右。
多年平均最大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一般在50%左右,一般出现在6~9月。
在台风雨主控区内,如遇台风影响少,或“空梅”年份降雨亦会出现单峰。
表3-2 温岭市各年平均降雨量表单位:mm对温岭市年平均降雨量进行排频统计计算,结果见表3-3。
表3-3 温岭市年平均降雨量频率表X= , C V=,C S/C V=第三节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可近似用E601型蒸发皿观测的水面蒸发量代替。
据温岭市1965~2002年的蒸发资料,温岭市蒸发空间分布恰与降水相反,随地形高度的增加及随向内陆风力的减小而减小,东部沿海平原大,西北部及山丘区小。
蒸发时间分布与季节月份气温高低密切相关,夏季大,冬季小。
最大为七月(气温最高),多年平均蒸发量达,多于降水量(),最小为二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年际变化也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温岭站最大年(1959年)蒸发量达,最小年(1952年)仅,年差比达倍。
历年蒸发量见表3-4。
表3-4 温岭市历年蒸发量表单位:mm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
干旱指数越大表示气候越干旱,干旱指数越小,表示气候越湿润。
东部沿海区由于降水量偏小使得干旱指数略大,为相对干旱区;西南和西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大,干旱指数略小,为相对湿润区。
本地干旱从时空上分,主要有夏旱、秋旱和冬旱,春旱比较稀少;夏旱、秋旱和冬旱三者组合情况更少,而夏旱连秋旱出现较为频繁。
从旱情发生的年内时间看,在7月初干旱露头,当7月受副高控制后,加上8、9月份连续出现高温少雨,则全市出现重旱,如1967年。
进入二十一世纪,温岭的社会需水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除维持传统的大量农业灌溉耗水外。
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供水猛增,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生活用水也迅速俱增,兼之水污染造成可用水的减少,使温岭用水问题显得日渐突出。
通过计算,温岭市多年平均(1965-2002)干旱指数为,略比全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