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孔子与礼乐文明》
2022-2023学年菏泽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菏泽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3年4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子学”追求对先秦子学学术图景形成新的理解。旧的认识受《汉书。艺文志》“道统”叙事的影响,常特意将儒家尤其是孔子立于先秦学术的核心位置,民国以来的学者对此虽有所反思,但大部分人还是不自觉地沿袭该习惯,这具体反映在现代一些学者关于诸子学发展的历史描述中。比如,书籍目录多把孔子放在首位,似乎是以此标志子学的开启,然后为了脉络的连贯,继之以反儒的墨子和之后卫道的孟子,而年辈比他们都长的老子则被放在后面,与庄子组成一个单元,似乎他在诸子学发展上只代表一条副线。显然,老子在诸子学发展史中的独特位置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当然,这种将老子边缘化的做法可能是基于对老子年代的怀疑。但综合郭店简《老子》等出土文献和当前学界的主流判断,我们还是基本认同《史记》中的记载,认为老子就是孔子问礼的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传世的《道德经》与老子所作之书会有文本的差异,但是主体是一个。
而从根本上来看,这种忽视老子的现象其实是文化惯性使然。在独尊儒术的传统下,人们排列典籍已经习惯将儒家尤其是孔子放在优先位置,从最早的《汉书。艺文志》到现代的《四部备要》,其中关于子书的排列无不循此原则。而在文化史上,也逐渐积淀成了“孔老”合称的说法,其蕴含的其实也是一种先“孔”后“老”的偏见。但是,按年辈来讲,老应在孔前这才符合客观历史,那么上述说法中以孔为先显然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其价值立场简单来说便是道为儒辅、子为经辅。而在当下,“孔老”应该摆脱这一陈旧内涵,变成平等化、一体化的“孔老”,并以此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
2022-2023学年赣州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赣州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
试题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儒家是基于普遍人性的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德教,它致力于向社会和各领域提供基本道德规范和公共生活准则,使社会人生沿着向上向善有序的文明方向前行。孔子把尧舜时代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如“克明俊德”“协和万邦”“民惟邦本,本国邦宁”,和夏商周三代尤其周代的好传统如“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明德慎罚”等继承下来,用仁和之学加以提高,又经过孟子、荀子和汉儒的加工,遂形成“五常”“八德”的基本道德体系。五常:仁义礼智信,乃人生常道,人人须臾不能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是五常的扩展,而以忠孝为核心。
五常八德不同时期有不同解释,但本质属性是永恒的。表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修已以安人,以天下为已任。表现在治国理政上,就是为政以德,民生为本,政通人和,居安思危。表现在经济生活上,就是见利思义,诚信为本,重农扶商,开源节流。表现在国防军事上,就是仁者无敌,义兵必胜,智勇双全。表现在文化和文艺上,就是和而不同,文以载道,尽善尽美……把儒家“讲仁爱”放在第一位,而仁爱的体现便是忠恕之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在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提问时说:“其恕乎!”这就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其最伟大的精神是能将心比心、关爱和尊重他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正是当代社会最缺乏的精神。历史在演化,社会在变迁,孔子儒家所阐明的上述种种规范则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
古典礼乐文化的现代启示
古典礼乐文化的现代启示
前言
古典的中华文化,曾是所谓的“礼乐之邦”,由此看来“礼乐文化”曾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在今日看来,虽然受到现代工商业科技文明的影响,使得古典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挑战,已逐渐失去古典纯朴的“礼乐文化”的精神。不过;我们在回顾古典的“礼乐文化”时,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对我们现代的文化,具有启示价值的意义……这正是本短文想探讨的地方!
(一)“古典礼乐文化”形成的背景在那里?
我们从《尚书》中得知,最早之“礼”是舜帝时之“礼”,“乐”是舜帝时之“乐”。所以说“古典的礼乐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舜第的时代是比较妥当的,传统上我们以周公“制礼作乐”,来说明“礼”与“乐”是政府与民间执行教化的最佳制度。
在古代所谓的“礼”,最重要的功能是为了“祭天”之礼。按司马迁的《史记》一书所记,较完整而制度化的祭天之礼,大概是在舜帝时所完成的,例如:烟祭、望祭……等。
这一方面说明了,舜时的政府组织,比尧帝时的更加复杂而庞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舜帝时,有比较多的发展。
“礼乐”的称呼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恐怕已无从查考。一般而言,恐怕自春秋时代,或孔子之后,方有“礼乐”并称。因为在《尚书》中,并没有“礼乐”并称之说。可是在《论语》与《左传》中都有“礼乐”之说,但从未有“乐礼”之说。按《礼记》(“乐记篇”)所记录的文本看来:“乐”属“天”。“礼”属“地”。所以有:“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由此,可以看出古典“礼乐文化”的形成背景,是以天地自然的和谐代表“乐”的精神,天地自然的秩序,则代表“礼”的精神。“和谐”(乐的精神),所以万物都能化生。“有序”(礼的精神),所以万物能各具特性。由此可以看出“乐”是形成于“天”的阳刚之气。而“礼”则是由“地”的阴柔之性所形成。这就是“礼乐文化”形成的重要背景的参考资料。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
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
湖北省荆门市2017届高三元月调考语文试题.doc
荆门市2017年高三年级元月调考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条形码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3.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孔子学说的核心精神是“礼”还是“仁”,这是千百年来学术界、思想界聚讼纷纭的话题。有人认为,“礼乐”精神是孔子及其儒学的核心,“礼治”是孔子所推崇的政治上最高理想。但更有人强调,“仁”才是孔子及其儒学的主体,“德化”“德治”为孔子及其后学汲汲追求的完美政治愿景。与之相应,前者一般认为孔子学说相对体现为守旧、保守的特征,其继承传统重于开拓创新,所以,在他们那里,有关孔子及其儒学的评价通常比较偏低,多予以负面性的指摘。后者通常强调孔子学说相对体现为进步、积极的特征,其超越传统重于拘泥旧制。因此,在他们那里,有关孔子及其儒学的评价通常倾向于肯定,正面性的褒扬是主导的倾向。
其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孔子的学说中,守旧与创新,保守与进步是同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守旧在许多情况下,未尝就是负面的东西,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保持事物的稳定性,象征着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体现为对原则性的坚持与执著;但是,这不能成为拒绝进步、走向封闭与自我僵化的理由。我们今天对孔子崇尚“礼乐”文明做法进行评价,必须从这个视野切入,看看他所倡导的“礼”,是否真正做到了坚持原则性与运用灵活性的统
一,适度稳定与合理变化的统一,正确继承传统与恰当开拓创新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加答案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现代文阅读原文附加答案《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现代文阅读原文
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
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
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
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
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
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
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
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
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
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
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
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④“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规则体系。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习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从生到死生活在一起的熟人圈子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习惯制约着人们的绝大部分行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孝”被确立为社会的道德基准。我们的先人把这一道德基准贯彻到道德规范体系、法律规范体系以及官吏的任免之中,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道德基准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孔门四科中“德行”科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
礼乐文明的创立者是周公姬旦,“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谐的标志。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礼乐文化无法适应变革时代的社会要求,礼坏乐崩的局面开始出现,如何对待周代的礼乐文明,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孔子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崇尚礼乐文明中蕴含的仁爱精神。同时,孔子也崇尚诗,他甚至把诗与礼乐并立,对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孔子认为首要的关键是学“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将《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
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经》中记述了后稷、公刘、文王等圣君明主进德修业的事迹,强调天命降福,修德配命;“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得民心者,得天下,修德应以爱民为根;“明明天子,今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君主要实行德政,非暴力强制,通过礼乐文明的典章制度、祭祀礼仪、行为规范等,对人的道德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感染;“既有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出则忠,入则孝,忠孝两全,方能成为道德楷模。
2020高二语文试题卷 (附答案详解)
高二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对礼乐的崇尚和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诗教、礼教和乐教则构成了国民教育的主干。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乐则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后,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和解释)
201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附答案和解释)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市中的礼与乐
□刘士林
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可从什么是文明,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什么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内容等角度加以认识与阐释。
首先,在中国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人们创造的用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一整套“形式符号系统”,也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古代中华民族的“文明”主要是指“政治文明”。
其次是“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这在中西民族是高度一致的。在起源的意义上,英语中的“文明一词即源于拉丁文的城市。在中国周代,建立“城市”的标志是不同于野蛮部落的祭祀与礼仪中心,如《诗经•大雅•緜》记载的“乃立冢土”。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活动,构成了最初的城市生活方式。在实践的意义上,依附于城市的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夷夏之别”,有“礼乐”即“夏文明人,失“礼乐”则为“夷野蛮人。英文的“civilization”一词,最初也是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城市文明的出现,第一次从文化模式上区别开“文明人”与“野蛮人”,构筑了“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上的分界线。从当代语境看,与乡村、
城镇及传统城市相比,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均获得了更高的发展,因而,一般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在当代的发展水平,而作为一个社会更高发展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理想追求”才是其代表或象征。
湖南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是历来进行教育评价、教学测量的基本方法,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语文考试也正是这样进行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湖南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湖南2017高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
安徽省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名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在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家礼,即家庭或家族的礼仪,是由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五礼”构成的完整的家庭家族礼仪系统。源远流长的中华家礼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对于家庭文明和社会治理文明的历史智慧,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也使得我们的先人们特别重视家礼建设。深入把握传统家礼文化的地位和功能,推动优秀传统家礼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疑将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家礼文化是中华礼乐文化之始。礼乐文化,作为维系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和社会格局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精神纽带,其历史源流一直存在争议,但总的来说,祭祀、风俗、分工等原始社会家庭生产生活场景应是礼乐文化诞生的现实基础。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个“立”字清晰表述了礼乐制度的建构逻辑。最早关于
礼乐文化的记载,绝大多数是关于家庭或者家族礼仪的内容。如《左传》云:“孝,礼之始也。”荀子认为礼之“本”在于“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礼记》云,“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强调“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可见,析分家庭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是礼存在的本义和源头。以家庭礼仪秩序为核心,延展至社会公共领域,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可见,家礼文化是礼乐文化的逻辑起点,为殷周以降家国同构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高考第1大题-现代文阅读1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2016·华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导学号:32112002】
儒学与北方民族政权的治国理念
自汉代开始,儒学逐步被奉为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思想。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被教化的。推广到治国理念上,认为应当“为政以德”,实行“仁政”“礼治”等。在民族政策上,儒家更是发展了一套以文化而非血缘来区分夷狄与华夏的“夷夏观”,这极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多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先后出现过很多不同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魏、辽、西夏、金等,是由原本主要以游牧、渔猎等方式为生的民族所建立。这些政权与中原王朝长期对峙,在战争冲突和贸易往来中不断学习、吸收中原王朝的文物制度、生产方式和文化成果,使得本民族在政治制度、经济生产、文学艺术等方面飞速发展,迅速缩小了自身与农耕民族的差距。这种现象与该民族政权在治国理念上对儒学的认同与运用是分不开的。
辽、西夏和金都崛起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辽、金治下还包括大片中原土地和大量汉族人口。要维护这样一个社会的稳定,首要问题就是确立国家的正统思想。神册三年,辽太祖根据臣下“孔子大圣,万世所尊”的建议,决定“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并且于次年亲自“谒孔子庙”,奠定了儒学在辽朝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还在上京建国子监,在府、州、县设学校,传授儒家学说;金朝在尊孔崇儒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天会十五年“立孔子庙于上京”,并于皇统元年亲临祭祀,“北面再拜”,将儒学确立为正统的治国思想。世宗、章宗时期更是突出,他们大修孔庙、提倡儒学,尤其推崇《尚书》《孟子》等经典。西夏的官僚体制与政治文化同样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孔子被尊为“文宣帝”,可见儒学在西夏的影响之大,地位之高,经过几任皇帝的提倡,到夏仁宗之时崇儒之风盛况空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立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
一语文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儒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注重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礼乐思想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涵。先秦时代,古老的礼乐制度便具有政治伦理的重要功能,在“孔子之时”一度发生了“周室微而礼乐废”的文化断裂现象,后经孔子和孟子等先秦儒家的传承和发扬,“诗书礼乐”逐渐成为礼乐文明的重要传统,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礼乐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礼乐文化是被持续继承,同时又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礼”“乐”最初都来源于上古时期先民们对日月星辰、山川鬼神的祭祀活动,以此表达对神的崇拜与敬畏。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为之注入德性内容以形成周礼。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孔子“援仁入礼”,提出礼乐教化思想。孔子倡导“恢复周礼”“为国以礼”,强调音乐对教化的重大价值,追求“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式的涵化、内化。《乐礼》开篇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在礼形成后,礼乐文化更多地侧重于礼乐之后的精神内涵,其功用不仅在于维护政治秩序,还在于移风易俗,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谐思想是传統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用和、乐来治世,也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礼乐的文化精髓与核心思想。礼乐中的“和谐”思想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身的和谐。主要涉及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博弈。二是人与他人的和谐。礼的存在,能够彰显甚至拉大人际之间的差异,而乐又使人际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和就在此时体现出了礼乐的境界并且促使人们去无限地接近这种美好的境界。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儒家要求人主动去达成与自然的和谐,《乐记》中倡导我们“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认为人与自然在共同作用基础上才能达到统一的和谐,只有礼乐相同相合,才能在和谐中达到平衡。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明守礼的国民风范,既有赖于外在明礼遵规的行为表达,更有赖于内在道德
品性的普遍提升。得益于春秋时期孔子的“以仁释礼”,礼乐文化从符号系统转化为
道德系统,从正名定分的行为规范升华为成己达人的人生规范,从而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人文传统在数千年的文明实践中弦歌不辍,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
整体风貌和文明大国的形象。
从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而言,礼乐文化具有鲜明的乐感文化特征。“乐”的本
质不是肤浅的快乐体验,而是一种积极乐观、愉悦明朗的健康心态和情感状态。主要表现为:第一,重视人伦和乐。这种人伦和乐不单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私人伦理,还包括以己为中心推及的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第二,追求仁者之乐。修己安人可谓儒家的终极伦理关怀,高度具象地表达了中华文明的人文传统。即在确立人的身心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价值谱系中,始终强调整体性命运和社会责任担当。第三,志在生命之乐。把个体生存旨趣和生活意义的内在需求,导向旨趣高雅、旷达畅快的生存情态的获得。孔子赞赏的“曾点之乐”正是这种悦情悦志的审美理想的表达,寄托的正是儒家希望君子超脱物欲羁绊的旷达的人生价值观。这种精神文化传统对于引导人们追求高雅情趣、优化向上向善人文生态等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礼乐文化重人伦和乐、追求仁者之乐,蕴含着中华民族志于生命大乐的文化心
态取向,表现出深沉而久远的人的主体性超越,是中华民族敢于担当、敢于创造、敢于梦想、敢于奋斗的民族精神的底色,对于抵制迷心逐物、澄清价值导向、敦行文明风尚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礼乐文明
孔子晚年时候曾经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也就是他觉得自己衰老得太厉害了,好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这显然说明孔子在健康的时候可能常常梦见周公,可见孔子对周公的推崇,而这种推崇正是因为周公制礼作乐,三代之礼是损益的关系,周礼恰恰是夏商两代损益而来。礼者,理也。礼仪的礼就是道理的理,理当如何。所以礼可以决嫌疑,可以济变、弥争。孔子总结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的西周礼乐文明,进而形成了中国的礼乐文化。
中国几千年来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礼的问题,也就是明理的问题。《尚书》里面就谈到了人心和道心,我们作为一个自然的人都有自己的自然诉求,这就是我们的人心,但人心深不可测,人心惟危。作为一个自然的人,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自然诉求,但同时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必须遵守社会的规则,这就是一个道心问题。道心确实又很精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在“想怎么做”和“应当怎么做”之间两者如何处理,我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怎么办?这便是先秦诸圣思考的一个集中点。只有能够在社会关系的两端换位思考,不要偏于一方,不偏不倚才能把握住这个“中”。也许就像郑玄所说的,“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中和之为用,中庸其实就是用中,就是把握中道。恰当地把握中道,在人心和道心中间能不能把握中,这就要看人的教养、人的修养、人的素养。
我们常说孔孟之道,司马迁说“孟子述仲尼之意”,认为孟子是传述孔子的,所以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如果我们看《孟子》,开篇说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第一句话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上来就问孟子,你大老远跑过来能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则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儒家思考的最深层次问题,其实就是义和利这样的矛盾。解决这样的矛盾,人的境界就提升了。如果了解自己的社会性存在,自己社会性的价值应该是什么,人的理想境界也就达到了。
1. 作者认为周公对孔子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公制礼作乐,得到孔子的推崇。
B. 孔子发扬周公的制礼作乐形成了儒家思想。
C. 孔子总结形成了西周礼乐文明
D. 孔子在西周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礼乐文化。
2. 下列关于“人心”和“道心”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人心是作为一个自然人的自然诉求,主要表现为“想怎么做”的问题。
B. 道心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遵守社会的规则,主要表现为“当怎么做”的问题。
C. 人心和道心属性不同,两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和矛盾。
D. 处理好人心和道心很简单,行中庸之道,凡事折中就行。
3. 作者借孔孟之道,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
A. 孔子是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
B. 儒家思考的最深层次问题,就是“义”和“利”的矛盾。
C. 解决义和利的矛盾,人的境界就提升了。
D. 明确自己的社会属性,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
【答案】
1、C (孔子总结形成的是“中国的礼乐文化”)
2、D (行中庸之道并不是“凡事折中就行”,而是找到最好的平衡方法。)
3、D (人只有在了解自己的社会属性后,才能够很好地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人的理想境界也就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