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轴承反倾销案例
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美国对中国企业反倾销案例第一部分、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美国对中国企业反倾销案例 (1)案例一美国对中国薄荷醇反倾销案(1980年7月2日) (2)案例二美国对中国陶瓷餐具反倾销案(1982年7月19日) (7)案例三美国对中国缝制帽子反倾销案(1988年5月26日) (11)案例四美国对中国三氧化锑反倾销案(1991年5月2日) (17)案例五美国对中国制动鼓和制动盘反倾销案(1996年4月) (23)案例六美国对中国首例钢板反倾销案(1996年12月3日) (27)案例七美国对中国漆刷反倾销案(1999年8月27日) (33)案例八美国对中国钢丝绳反倾销案(2000年3月17日) (42)案例九美国对中国折叠礼品盒反倾销案(2001年3月12日) (49)案例十中国输出美国球轴承反倾销案(2002年2月15日) (63)案例十一美国对中国滚珠轴承反倾销案(2002年3月25日) (75)案例十二美国对中国、马来西亚彩电反倾销案(2003年5月2) (95)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98)案例一欧盟对中国扑热息痛反倾销案(1981年12) (98)案例二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的刷子征收反倾销税案(1988年) (101)案例三欧共体对我国小屏幕彩电征收反倾销税案(1988年11月) (103)案例四欧盟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1988年11月) (105)案例五欧盟诉日本、中国等国打火机反倾销案(1991年11月25日) (122)案例六欧盟对中国黄磷反倾销案(1999年1月4日) (127)案例七欧盟诉中国、韩国电子秤反倾销案(1999年9月16日) (137)案例八欧盟对中国节能灯反倾销案(2000年5月17日) (145)案例九欧盟对中国花岗石的反倾销案(2000年11月11日) (150)案例十欧盟对中国氧化锌反倾销案(2000年12月20日) (154)案例十一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糠醇作出反倾销初裁(2002年8月9日) (160)日本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63)案例一日本对中国硅锰反倾销案(1991年11月29日) (163)韩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78)案例一韩国对中国一次性打火机反倾销案(1997年2月27日) (178)案例二韩国对中国糠醇反倾销案胜诉案件(1997年4月30日) (180)加拿大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84)案例一加拿大对中国热轧钢板反倾销案(2001年1月19日) (184)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 (189)案例一澳大利亚对中国草柑膦反倾销案(1996年3月27) (189)案例一印度对中国焦炭反倾销案件(1997年8月28日) (193)案例一美国对中国薄荷醇反倾销案(1980年7月2日)一、案情概述1980年6月11日,美国新泽西州的Haarmann&Reiner公司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薄荷醇提起反倾销诉讼。
中国反倾销案例
25
近年来反倾销的主要提出国
26
27
2007年的反倾销数据图表
28
29
30
31
倾销的定义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 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 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对倾销的调查和 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 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 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 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 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 是倾销。
温州鞋名列其中。 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烧鞋(烧毁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
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损 失) 2005年3月12日晚,莫斯科税警强行拉走温州鞋类出口企业 的货物,涉及温州企业20多家。
9
北京时间2006年3月23日晚,欧盟委员会批准对中 国和越南产皮鞋加征进口关税,欧盟认定两国的皮鞋以 不合法的低价在欧盟市场销售。
18
欧盟纺织业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持续对其政府施压,要求对 华纺织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比如,欧盟业界向欧委会提出申请, 对中国精梳羊毛、床单和户外服装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欧洲服 装和纺织组织(EURATEX)对中国纺织业的所谓“补贴”问题要 求欧盟政府向WTO提起申诉。
美国对华织边窄幅织带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这不仅是 美国在纺配取消后对华采取的第一起贸易救济措施,也是对华纺 织品的首起“双反调查”。受中国轮胎特保案的鼓动,美纺织产 业和工人联合会对中国纺织品提起特保调查,包括男式棉制织衬 衫、棉制裤、棉制针织衬衫等我输美的主要产品。
中国倾销立案
1
关于反倾销 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例以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例们的启示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终裁投票,以4∶0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判定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
至此,为期14个月的中国输美球轴承反倾销案,终以我国轴承行业的胜诉告终。
商务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近日揭示了诉讼过程。
放弃诉讼就是放弃市场此次反倾销诉讼起于2002年2月13日,美国轴承协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输美球轴承提起反倾销申诉,后者随即于2月15日在其网站上公告立案调查。
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轴承协会首次利用“反倾销”这一世贸规则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试图制裁中国产品。
球轴承是应用广泛的机械零配件,也是我国年度对美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大宗机电商品之一。
美国轴承协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涉及我对美出口商品金额逾3亿美元。
此案败诉,我国球轴承商品进入美国将被征收17%至246%的反倾销税,而且,此后每年都要接受美国商务部对此案的年度行政复审。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刘丹阳处长介绍说,各国实施反倾销调查的目的,不是追究有关当事方的责任,而是限制其今后的“倾销”行为,针对的往往是一类产品,而不是一个企业。
因此,涉案企业自动弃权,就意味着放弃了市场。
初裁结果对中方不利此案的初裁听证会将于2002年3月6日召开。
得知此消息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基础件分会秘书长郝伟和商会条法部高向军副主任2月18日紧急赴美,5天内与多家美国律师事务所认真研讨本案应诉事宜,最终确定由美国威凯平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多名资深律师和经济专家组成的团队,作为中方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审查阶段的法律代表。
机电商会分析认为,美国绝大多数应用领域对球轴承质量的要求较高,未采用质量相对较低的中国球轴承产品,而主要由美国、日本和欧洲生产商供货。
中国输美球轴承则大多用于溜冰鞋、专用灯具、传送带、辊子、割草机等领域。
此前,控制这一市场的主要是其它国家的产品而并非美国产品,我国输美的球轴承商品与美国轴承工业实质上是互补关系。
2012-2013年中国出口货物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案例
20122012年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出口至欧洲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被称为“陶瓷史上最大反倾销案”。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出口欧盟厨餐具累计金额超7亿美元。
据了解,此前欧盟曾对我国出口的建筑陶瓷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我国每年出口欧盟建筑陶瓷金额约为3亿美元,只占出口建筑陶瓷总金额的1%左右,对国内建陶出口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而日用陶瓷则对海外市场依赖较大,约占我国出口总量的11%,预计将有2000多家企业会受到波及。
此次欧盟之所以考虑对我国日用陶瓷发起反倾销调查,与我国日用陶瓷在欧盟市场占有率过高有关。
据悉,目前,我国已经是日用陶瓷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占全世界70%。
而从多家出口欧盟日用陶瓷企业获悉,我国日用陶瓷在欧盟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五成,是欧盟日用陶瓷第一大进口国。
此前由于欧盟对我国出口陶瓷砖企业征收最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且有效期长达5年,并可视情况延长。
在反倾销压力下,我国对相关地区市场出口出现大幅下滑。
佛山海关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1-10月,受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佛山对欧盟出口瓷砖2685万平方米,价值1.6亿美元,量、值分别骤降24.4%和20.1%.)2月16日,欧委会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出口至欧的玛钢管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2年3月21日,美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拉制水槽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
该案由美国Elkay公司代表美国内产业于3月1日提出立案申请,不锈钢拉制水槽美国海关税则号:7324.10.0000。
据美方统计,2011年中国向美出口涉案产品金额约为1.18亿美元。
根据美国有关法律规定,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2012年4月16日前后做出本案损害调查的初裁。
2012年4月5日,加拿大国内产业向加边境服务署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或出口自中国的钢管桩产品(Certain Steel Piling Pipe)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案例 反倾销
阅读材料中国面对反倾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1978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67.6亿美元。
到2001年底,中国出口总额已达2661.6亿美元,增长了将近5倍。
但伴随着高速增长的出口,中国企业面对的外国反倾销也日益严重。
外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始于1979年8月,当时的欧共体(欧盟前身)对从中国进口的糖精钠和机械闹钟提出了反倾销起诉。
当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只有两起,而2001年的千9个月就有12个国家提出36起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
根据世贸组织和中国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公布的资料,截至2001年9月底,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提出473项反倾销诉讼。
在世贸组织的统计中,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到2001年6月30日,全世界共有1640起反倾销案。
其中针对中国的最多,共229起,占14%。
对中国提出反倾销诉讼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其中欧盟最多,共92起,其次为美国(87起)。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不少,分别为35起和29起排在第5和第6位。
不少中等收入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其中印度(44起)、阿根廷(41起)、墨西哥(29起)和南非(26起)尤为突出。
中国出口产品遭到反倾销的多达数百上千种,大到自行车、彩电、摩托车、钢铁、水泥、小到铅笔、曲别针、蜡烛、尿布垫、大蒜。
这些反倾销诉讼案多数会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
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税最高征到过365%(1994年的大蒜案),欧盟征到过83.2% (1994年的硫酸盐案)。
最厉害的是墨西哥,1993年墨西哥对中国十大类4000多种商品征收反倾销税,最高额为1105%。
此外,在一些反倾销案中征收的是从量税,如在1997年的金属镁一案中,反倾销税是每吨2662欧洲货币单位(ECU)。
当然,也有许多反倾销诉讼案中是以撤诉、中止调查、无税或无损害结案的。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1979年的两项反倾销案到2001年的平均每月超过3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面对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
最近三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
最近三年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例09经济学2班3109010657 韩维伟一、中欧钢铁扣件反倾销案胜诉,击破欧盟贸易保护:以反倾销之名,2009年,欧盟开始对进口中国的钢铁扣件课以重税。
由于实在忍无可忍,2009年7月31日,中国在WTO起诉欧盟。
首先进行的是必经的磋商程序,但磋商无果。
同年10月12日,中国要求成立专家组进行审理。
巴西、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印度、日本、挪威、中国台湾、泰国、土耳其和美国以第三方身份参加诉讼。
2010年12月3日,WTO专家组就中国诉欧盟对中国钢铁扣件反倾销案作出一审裁决,支持了中国的8项诉求;同时,认为中国对11项诉求证明不充分不予支持,并对另外9项诉求不予裁决,或者认为不在管辖范围,或者没有裁决必要。
中国获得支持的8项诉求是双方争议的核心,所以从整体上讲,中国胜诉。
二、中美轮胎特保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年6月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
根据程序,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
2010年12月13日,WTO驳回中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中国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WTO规定。
2011年9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败诉。
三、国际对华钢材反倾销案例:2009年,国际方面对中国钢铁反倾销案共计21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美国7起,欧盟4起,俄罗斯3起,印度3起。
从品种上看,中国的钢管产品又成为各国主要的反倾销对象,总计有12起之多,未来中国钢管出口环境将受到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1、美国对中国石油钢管征收反补贴税。
12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表决认定,美国国内钢铁工业受到从中国进口石油钢管产品的损害,该裁决为美国商务部11月24日的终裁结果扫清了道路。
反倾销反补贴案例
反倾销反补贴案例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是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以几个案例来说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反倾销的案例。
某国家生产的钢铁产品以低于成本价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导致受害国的国内钢铁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大量企业面临倒闭。
受害国政府启动了反倾销调查,最终确定对进口的钢铁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这一举措有效地保护了受害国的钢铁产业,恢复了市场秩序,也给出口国的钢铁生产商敲响了警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进行市场竞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反补贴的案例。
某国家对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导致该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
受影响的国家对此进行了调查,最终决定对该国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这一举措有效地阻止了该国对外补贴的行为,恢复了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促使该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综合应对的案例。
某国家的家电制造业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既有来自低成本国家的倾销产品,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补贴产品。
该国政府采取了综合应对措施,既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也对补贴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同时加大了对国内家电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保护了该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促使国际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得到了遏制。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它们不仅可以保护受害国的产业利益,恢复市场秩序,也可以促使其他国家企业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实现公平竞争。
当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也需要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下进行,避免滥用和扭曲市场。
希望各国能够共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
解剖“皮尔”轴承反倾销案
解剖“皮尔”轴承反倾销案
辛枇
【期刊名称】《新商务》
【年(卷),期】2003(000)001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辛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654.4
【相关文献】
1.光通信行业反倾销调查第一案带给业界的反思与启示——专业律师剖析“光纤反倾销”案背景与意义 [J], 贺京华
2.应对美国反倾销的策略--由新昌皮尔公司应诉反倾销成功而想到的 [J], 郭崇婧
3.再谈新昌皮尔等轴承企业应对反倾销案的做法 [J], 计东亚;俞灵燕
4.反倾销对我国轴承行业的挑战和思考——以浙江省常山县轴承反倾销案件分析为例 [J], 方建平;徐祖俊
5.积极应诉反倾销使中国轴承行业获得新生——对宁波慈溪市轴承行业参与应诉美国反倾销案的调查 [J], 袁亦华;陈春岳;张月明;潘益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
目录摘要 0一、倾销和反倾销的概念和种类 0(一)商品倾销(Dumping) 0(二)反倾销(Anti-Dumping) (1)二、反倾销案例及分析 (1)(一)反倾销案例 (1)(二)反倾销案例分析 (1)三、应计谋略 (3)一、踊跃应付。
(3)2、聘名律师。
(3)3、增强自律。
(3)四、中国从反倾销事件中取得的体会和教训 (5)(一)、发达国家希望“爱惜”国内市场 (5)(二)、进展中国家为了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5)(三)、中国产品出口秩序混乱 (6)(四)、中国企业不能踊跃应诉 (6)终止语 (7)参考文献 (7)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摘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慢慢迅猛进展,中国产品慢慢走向世界。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反倾销。
很多发达国家反对中国征收反倾销税,让中国的进展受到了严峻要挟。
从案例中,政府和企业相配合,一起尽力,踊跃应诉,一起应付国外的反倾销,愿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关键词:反倾销、倾销一、倾销和反倾销的概念和种类(一)商品倾销(Dumping)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企业或设立专门机构或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以低于正常价钱(一样为国内市场价钱或生产本钱价钱)在国外市场抛售本国商品,以达到冲击竟争对手、占据海外市场的目的。
商品倾销按倾销目的和时刻不同可分为三种:一、偶然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是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抛售企业积存的或过时的商品,其目的是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其特点是时刻短暂,一样可不能对入口国同类产业造成不利阻碍。
二、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Intermittent or Predatory Dumping)是以低于国内价钱乃至低于本钱的价钱在国外市场倾销产品,冲击竟争对手,在垄断了市场以后,再提高价钱。
其目的是占据国外市场。
这种倾销往往会对进出口同类产品造成损失。
这也是通常意义上说的倾销。
3、长期性倾销(Long-run Dumping)是指长期低于国内的价钱在国外市场出售商品。
再谈新昌皮尔等轴承企业应对反倾销案的做法与启示
. 9 5家企 经验 , 归纳起 来 , 主要如下 : 20 0 2年 2月 1 3日, 美 国托 05 %;对 于集体 应诉 的 4 受 实行 统 一的倾 销税率 7 %; . 未 8 林顿轴承公 司和在美 的 日资 T 业 , WB
一
是 关 注 形 势 , 早准 备 。当 及
5. 3 时的新 昌皮 尔美 方股 东皮 尔公 司 公司等 4家企业 申请 , 国轴承制 应 诉 企业 ,9 % 。 美 不过 , 该案 到 此 并 未 终 结 。根 注 意到 国 内生产 企业将 技术 含量 造 协会 向美 国商 务部和 国际贸 易
向进 口国销 售产 品 ; 是 知 , 二 立马 作 出反应 , 力应诉 。新 全 委 员会 先后做 出构成倾 销和 对美 常 价格 ” 臣 被指控商 品对美 国相 昌皮尔 由董 事长 亲 自挂 帅 ,总经 国相关 工业造 成 损害 的决 定并 正 存在损 害 , 在 式立 案调查 。该案涉及全 国 2 个 关 工业造 成 实质损 害 或实质 损 害 理全面 负责 , 2月底即成立 了由 8 财 生产 、 经济 、 法律 省 市 2 3 轴 承 企 业 , 中浙 江 包 威 胁 ,三 是 两 者 之 间 存 在 因 果 关 工 程技 术、 务 、 5家 其 商务部的终裁须经 国际 等 l 6位相关人 员组成的反倾销应 括新 昌皮尔 等 6 家 ,涉 案金 额 3 系 。因此 , l 亿 多美元 。 贸 易委 员会对 照上 述条 件作 出 决 诉工作 小组, 着手认真填报各类调
不仅 要承 认 、 熟 甚 完善 。 因此 , 为打 赢 官司 , 昌 新 误 地提 交 问卷 ,尽 可 能减 少不 必 经验 积 累基 础上 , 皮 尔不惜斥资 5 万 美元聘请 美 国 要 的麻烦和耽 误时间 , 0 影响裁 决。 知名 律师全面 指导应诉 工作 。
反倾销税的案例
反倾销税的案例
反倾销税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进口商品倾销而征收的一种特定税种。
倾销是
指一国的产品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售到另一个国家,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对另一个国家的本土产业造成不正当竞争和损害。
因此,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了反倾销税的措施。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了解反倾销税的具体应用。
某国A生产的钢铁产品因生产成本低廉,在国家B市场上以远低于国家B本
土生产商的价格销售。
国家B的钢铁生产商因此受到了严重冲击,产量下降,员
工失业,整个行业面临巨大压力。
为了保护本国钢铁产业,国家B政府决定对国
家A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在这个案例中,国家B政府首先会对国家A的钢铁产品进行调查,确认是否
存在倾销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国家A的钢铁产品确实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销
售到国家B,这就构成了倾销行为。
接下来,国家B政府会根据调查结果,决定
对国家A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其对国家B本土产业造成的损害。
反倾销税的征收不仅可以保护本国产业,还可以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然而,反倾销税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影响国际贸易关系。
因此,在征收反倾销税时,国家政府需要谨慎权衡各种利弊,确保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反倾销税是一种重要的贸易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倾销行为对本
国产业造成的损害。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对国际贸易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希望各国政府能够在制定和执行反倾销税政策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促进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
中国反倾销案例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受益国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反倾销案例是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对其征收反倾销税或采取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的案例。
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样的挑战。
首先,中国反倾销案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是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在这个案例中,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最终决定对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这一案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中国政府和企业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应对,包括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中国反倾销案例中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在这个案例中,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并最终决定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这一案例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和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积极应对这一挑战,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的来说,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这些挑战,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积极应对,包括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全球贸易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反倾销成功案例
中国反倾销成功案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也频频面临着来自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救济措施。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反倾销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树立了典范。
以下将就中国反倾销成功案例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钢铁行业在面对国际市场反倾销调查时展现出了强大的抵抗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钢铁产品频频成为国际市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面临着来自多个国家的贸易救济措施。
中国政府和钢铁企业通过积极应对,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提出反驳意见、参与调查、加强国际合作等,成功化解了多起贸易摩擦,维护了中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其次,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在反倾销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太阳能光伏产品是中国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然而,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频遭反倾销调查。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政府和企业采取了积极的反制措施,包括提出反驳意见、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产品结构等,成功化解了多起贸易摩擦,保障了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另外,中国化工行业也在反倾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由于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化工产品也频遭反倾销调查。
中国政府和企业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优化产品结构、提出反驳意见等方式,成功化解了多起贸易摩擦,保障了中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总的来看,中国在反倾销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案例,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凝聚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中国政府积极制定政策,加强国际合作,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应对,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为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信在未来,中国在反倾销方面将会取得更多的成功案例,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赢得更大的话语权,创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直面反倾销中国企业挺起脊梁
体控告倾 销以来 , 随着我 国外 贸出 口额越
来 越 大 ,出 口商 品 受 到 反 倾 销 的 次 数 也 越 来 越 多 , 累计 对 我 国企 业 的 4 0多 起 反 在 8 倾 销 指 控 中 ,涉 及 的 商 品 达 到 4 0 0 0多 种 , 光去年就有 4 6起 ,直 接 影 响 出 口金 额 达
20 0 2年 2月, 国轴承制造协会六 成的会 中 国 出 口产 品 很 少 采 用 国际 标 准 ,国 内 的 美
员 向 美 国 国 际 贸 易 协 会 递 交 了 针 对 中 国 生产者不 习惯于公开产品信息 , 致使部分
的球轴承反倾 销申请 。 从今年 3月开始 , 为 产 品 不 符 合 国 际 标 准 ,加 之 中 国 加 入 O 美 国通 用等 跨国 汽车 巨头进行 配套 的浙 WT 后,有些 国际标准又突然苛 刻起来 ,
不 得 而 知 。( 新 华 社 2 0 据 0 2年 6月 5日消 2 0 0 2年 7月 5 日) 0 2年 , 。2 0 日本 突 然 加 息) 。 紧对 我 国 出 口食 品 的检 测 , 了 蔬 菜 、 导致 腌
出 口商品的行为。它已经或有可能给进 口
国 生 产 相 同 产 品 的行 业 或 企业 造 成 损 害 , 因 而 受 到进 口国 的 反对 。 反 倾 销 , 是进 而 则
维普资讯
世贸评点
面反倾销 国企业挺起脊 梁
严 羽
0倍 ) 国 的 出 口产 品 ,中 多 是 劳 动 密集 型 产 品 , 成 本 低 、 艺好 力 成 本 是 中 国 的 2 由于 工 等原 因 , 国际 市场上 销路 好 , 量大 , 在 数 但 很容易被裁定为倾销 。 是 ,由此 也 成 了 国 外 反 倾 销 的 众 矢 之 的 。 标 准 苛 刻 ,逼 迫 对 手 出局 长 期 以来 ,
反倾销抗辩案例分析
经过长达140天的调查,2002年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告,皮尔、万向和慈兴三家抽样企业的单独税率分别为:2.39%,39.93%和32.69%。45家中国企业获得加权平均税率22.99%,其他所有未参与本次调查的中国企业税率为59.3%。
但是,中方发现美国商务部在计算中出现了重大错误,并进行了质疑。2002年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公告,对初裁结果进行修正:皮尔、万向和慈兴的单独税率分别为2.39%,2.50%和2.32%;45家中国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2.41%;其他未参与本次调查的中国企业税率仍为59.3%。
2002年11月和12月,美国商务部官员对皮尔、万向和慈兴三家公司进行实地核查,并于2003年2月27日公告了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皮尔、万向和慈兴的单独税率分别为8.33%,7.22%和0.59%;45家中国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7.8%;其他所有未参与本次调查的中国企业税率还为59.3%。
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瓦恩纳(Jacob Vinen)最早对倾销定义为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价格歧视,并认为这种价格歧视背离了公平竞争原则,是一种不公平贸易做法,有损于进口国工业,应当受到谴责和抵制。
欧盟和关贸总协定均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产品向其他国家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确定的该出口国国内相似产品的可比价格,或实质性地阻碍某一相似产品工业的建立,该产品就构成倾销。"相似产品"是指相同产品,也就是说,在所有方面均与被调查产品相一致的产品;如果不存在这种产品,指尽管不是在所有方面均与被调查产品相一致,但其特征与之极为相似的产品。符合其中任意一项,则构成倾销。
中国“遭遇”反倾销史
关税还 比较 高,并存在 大量 ,额 限制进 口。7 年代末8 年代初 ,刚刚 己 0 O
改革 开放 的 中 国 , 出 口额很 小 ,偶 尔个别 反倾 销 案 子 不 会影 响 总体 出
口水 平 。 随 着 关税 降低 及 非 关税 壁 垒 的逐 步减 少 ,尤 其 是 配 额 、 许 可 证 等 措 施 的限 制 使 用 ,反 倾 销 措 施 被 各 国普 遍 采 用 。到 了8 年 代 末 9 O O 年 代 初 , 中 国 已经 开始 跻 身世 界 贸 易 大 国 , 19 年 中 国遭 到 反 倾 销 案 3 9
陌生 .也 没 有 引起 主管 部 门 更 多 的注
球 1 0 反 倾 销 案 例 中 .对 中 国 反 倾 个 2 销 只 有 1 。 但 是 .到 了 9 年 代 .对 例 0 中国 反倾 销 的 形 势 变得 十 分 严 峻 . 19 年 中 国 遭 到 反 倾 销 案4 例 .达 到 3 9 5 全 球 的 1 % . 19 年4 例 .达 到全 球 5 6 3 9
2 % .而 其余没有应诉 的5 家企业 . 0 4 都 因征 收1 7 8 % 的反倾销税而失 去 .5 9
了市 场 。 从 2 0 年 到2 0 年 的 5 中 . 界 01 05 年 世
2 年反倾销 5
1 7 年 中国 出 口欧 共体 的 糖 精 9 9 钠被反倾销 .这是 中国第一 次接触反 倾销 。那 时的 中国对反倾 销制度相 当
贸 易 组 织 各 成 员 方 对 中国 发 起 和 终 裁
的贸易救济措施分别为39 7 件和2 7 9 件。
目前 . 世界上 每 7 反倾 销 案件 中就有 1 起
起涉及中国. 这使得中国连续 1年成 为 1
最好最全反倾销案例及分析
摘要国外对华反倾销一直是中国出口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时的一个障碍,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出口猛增,迫于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国外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国内的不满情绪。
但目前,这些国家只能利用WTO允许的手段来加以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包括反补贴、保障措施和反倾销.由于保障措施只能面对产品,无法针对某一国家采用,而在中国入世后,由于不断地降低出口退税,减少补贴,因此反倾销措施被国外越来越频繁地用来保护该国市场。
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创出新高,这种现象应引起中国出口企业的足够重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入世后,中国连续几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如何应对近年来激增的反倾销案件,减少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摩擦,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用新的策略来对待。
关键词:中国企业;反倾销;问题;对策目录第一章倾销和反倾销的一般理论 (1)1.1 倾销和反倾销产生的经济背景以及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处境 (1)1.1.1 倾销和反倾销产生的经济背景 (3)1.1.2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处境 (3)1.2 倾销的概念及特点 (3)1.2.1 倾销的定义 (3)1.2.2 倾销的特点 (3)1.2.3 倾销的构成条件 (4)1.3 反倾销的概念及特点 (5)1.3.1 反倾销的定义 (5)1.3.2 反倾销的特点 (5)1.3.3 实施反倾销的条件 (5)第二章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实例研究...................................72.1中美水产第一案 (7)2.1.1 案例回放 (7)2.1.2 案例分析 (9)2.2欧盟对中国鞋征收反倾销税 (10)2.2.1 案例回放 (11)2.2.2 案例分析 (12)2.3中国彩电在欧洲的惨痛教训 (12)2.3.1 案例回放 (12)2.3.2 案例分析 (13)2.4中国浓缩苹果汁企业起诉美国商务部大获全胜 (13)2.4.1 案例回放 (13)2.4.2 案例分析 (15)2.5草甘膦反倾销:中国Vs阿根廷 (16)2.5.1 案例回放 (16)2.5.2 案例分析 (17)2.6中国新闻纸产业反倾销调查案 (17)2.6.1 案例回放 (17)2.6.2 案例分析 (21)2.7中国节能灯溃败欧盟 (22)2.7.1 案例回放 (22)2.7.2 案例分析 (23)2.8中国轴承反倾销胜诉 (23)2.8.1 案例回放 (23)2.8.2 案例分析 (24)2.9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例 (25)2.9.1 案例回放 (25)2.9.2 案例分析 (27)2.10中国自行车企业遭遇欧洲反倾销案 (27)2.10.1 案例回放 (27)2.10.2 案例分析 (28)第三章我国应对反倾销投诉的对策..................................303.1 中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时的问题 (30)3.1.1 企业反倾销意识淡薄 (30)3.1.2 企业自身缺乏预警机制 (30)3.1.3 企业缺少与反倾销调查部门沟通 (30)3.1.4 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企业应诉的配合不力 (31)3.2 中国企业在面临反倾销时的对策 (31)3.2.1 企业主动增强反倾销意识是当务之急 (31)3.2.2 企业面对反倾销要积极应诉 (31)3.2.3 企业出口前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 (32)3.2.4 企业建立自身的预警机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2)3.2.5 企业加强与反倾销调查部门联系取得政府支持 (32)3.2.6 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以取得同行支持 (33)结束语............................................................34参考文献..........................................................35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由国际贸易条约、协定论及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应诉反倾销
由国际贸易条约、协定论及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应诉反倾销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也逐步增加。
在国际贸易新形势下的反倾销问题也愈演愈烈,本文就国际贸易条约、协定的涵义和概念入手探讨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反倾销的应诉问题。
关键字:国际贸易;条约、协定;反倾销;产品应诉一、中国轴承受反倾销调查事件2002年2月13日,根据美国托林顿轴承公司等4家公司的申请,美国轴承协会以中国轴承在美国市场低于正常的出口价格销售为由,对我国轴承提起反倾销申诉。
当年4月29日,美国商务部通过一项表决,对中国出口轴承进行反倾销调查,包括我国28个省、市的253家轴承企业,涉及2亿多元的出口值。
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利用反倾销这一世贸规则允许的贸易保护壁垒,第一次试图对中国产品进行制裁。
一旦中国败诉,中国轴承在美国25%的市场份额有可能荡然无存。
2002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了最终裁决听证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代表以四对零的绝对票,认定中国应诉企业的轴承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判定中国输美国轴承倾销案不成立,美国不能向应诉企业加收任何反倾销税。
令人遗憾的是,另有200家国内轴承企业因拒绝应诉,美方将对其征收59.3%的反倾销税。
至此,这些企业将因过高的关税而痛失美国市场。
笔者认为,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灾区。
自1979年8月中国产品首次被欧共体控告倾销以来,我国企业遭遇到460多起反倾销措施,涉及的商品达到4000多种,直接影响出口金额达100亿美元以上。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条约、协定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的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
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种真正意义的全球经济正在形成。
任何国家要发展,就不可能闭关自守,必须重视同外界的联系。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就是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紧密联系的纽带。
关贸总协定对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取消歧视待遇、加强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衔接国际贸易准则,加强反倾销案例学习,熟悉反 倾销程序,主动应对。
要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多研究反倾销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并涉案反倾销的企业资料整理归类,尤其是应诉经验、教训和技巧,让 更多的国内企业从中提高应对能力。 要加强公司治理,规范经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使公司运行和 财务管理尽量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在反倾销国调查当局不能彻底承认我 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之前,力争使其认定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 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选择对我方最有利的“替代国”。 同时,在我国企业败诉而且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明显有针对我国的歧 视性做法或裁定的反倾销税率明显超高等情况下,应诉企业可以援引 《反倾销协议》据理力争,如得不到解决则可以将争端提交WTO的争端 解决机制,按照《争端解决谅解》解决。
谢谢观赏
三、启示和应对措施
1、依托政府,加强行业协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建 立健全反倾销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2、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产品附加值,塑造企业 品牌,从根本上解决反倾销的隐患。 3、衔接国际贸易准则,加强反倾销案例学习,熟悉反 倾销程序,主动应对。
1、依托政府,加强行业协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建 立健全反倾销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2002年11月和12月,美国商务部官员对皮尔、万向和慈兴三家公司进 行实地核查,并于2003年2月27日公告了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皮尔、 万向和慈兴的单独税率分别为8.33%,7.22%和0.59%;45家中国企业 的加权平均税率7.8%;其他所有未参与本次调查的中国企业税率还为 59.3%。 面对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税率,中国企业将很难继续对美出口,而且 美国进口商的下单频率和数量都已经开始减少。为了避免中国的轴承产 业陷入年复一年行政复审的泥潭,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中方唯一 的出路就是在USITC终裁阶段争取无损害结果,这也是本案最后的机会。 在2003年3月6日举行的USITC产业损害调查听证会上,中方及时调整 策略,以大量无以辩驳的事实和证据,对ABMA进行了有力反击。事实表 明,中国球轴承产品既没有对美国造成产业损害,也不存在损害威胁。 2003年4月4日凌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4对0绝对多数认定中国 球轴承没有对美国轴承工业造成任何伤害,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 立。
2、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产品附加值,塑造企业 品牌,从根本上解决反倾销的隐患。
我国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按照国际化企 业的经营哲学和行为模式,逐步形成跨国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全 球范围内形成网络化生产、研发、销售体系,通过海外投资以及内部转 移价格方式规避反倾销问题,提高竞争档次。应积极树立品质观念,推 广国际品牌战略,改变以价格竞争为主的市场观念,从产品的质量、外 观、包装、性能等多方面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要注重品牌的建立与培 养,改变中国产品的总体形象,建立或积极参与有一定规模的行业联合 组织,针对反倾销制定全行业的价格规则,减少国内同行业之间价格的 无序竞争,在国际市场中形成品牌知名度。企业还应当学会运用反倾销 武器,对外国企业在华倾销行为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保护国内市场。
2、应诉过程
2002年4月10日,美国商务部进行了第一次的问卷发放,对中国轴承生 产企业的情况进行摸底。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宁 波慈兴集团(后来在中方的一再敦促下,美国商务部追加)等三家为抽样 企业,另有环驰、金鹏等45家提交SECTIONA答卷的企业被美国商务部授 予了获取加权平均税率的资格。 经过长达140天的调查,2002年10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告,皮尔、万向 和慈兴三家抽样企业的单独税率分别为:2.39%,39.93%和32.69%。45 家中国企业获得加权平均税率22.99%,其他所有未参与本次调查的中国企 业税率为59.3%。 但是,中方发现美国商务部在计算中出现了重大错误,并进行了质疑。 2002年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公告,对初裁结果进行修正:皮尔、万 向和慈兴的单独税率分别为2.39%,2.50%和2.32%;45家中国企业的加 权平均税率2.41%;其他未参与本次调查的中国企业税率仍为59.3%。
要结合政府、驻外使领馆和商务部门的网络渠道和政策研究力量加 强行业协会和各级商会的组织统筹能力,利用外国进口商的本地势,结 成利益同盟,整合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力量,建立多层 次多级别的反倾销预警防范机制,提前为出口企业提供可能发生反倾销 案件方面的相关预警信息,使企业能够提早做好应诉准备工作。 我国政府要积极主动地与有关国家就反倾销问题进行谈判,争取相互 达成友好协议,并努力尽快使有关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和承认我国已是 市场经济国家,争取尽快使我国应诉企业摆脱由于“非市场经济国家” 这一因素而招致的歧视性待遇;另外在必要的时候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 当出面与反倾销国有关当局进行交涉,努力为我国企业争取公正裁决。
1、反倾销措施在当前形势下已成为“合法的”贸易保 护主义的代名词。
随着进口关税及配额许可证限制进口作用的日渐削弱, 反倾销、 反补贴和技术性贸易标准等限制进口的措施日益突出。因为这些措施并 不违反WTO 原则, 使国际贸易更加自由,更加公平。而对出口产品采取 倾销或补贴的做法则违背公平贸易原则。通过倾销或补贴的方式出口本 国的产品而给进口国家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或有实质性损害威胁, 在这 种情况下,受损害的进口国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来对本国工业 进行保护。此外, 进口国还可以对进口商品制定卫生、检疫、商标、包 装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因此, 在关税大幅下调、进口许可证、配额逐步 取消的前提下, 各国可以采取的保护本国贸易的主要手段就是反倾销、 反补贴和技术性标准这三种。而在这三种手段中, 反倾销又是使用最多 的一种手段。
中国球轴承反倾销案例
倾销诉胜
目录
一、倾销案件 1、案件背景 2、应诉过程 3、应诉结果 二、反倾销原因 三、启示和应对措施
一、案件
1、案件背景
2002年2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商务部 (DOC)接到了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ABMA)提出的申请,对来自中国 的球轴承产品及其零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球轴承在机械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是我国 年度对美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大宗机电商品之一。ABMA提交的反倾销调查 申请涉及我对美出口商品金额超过3亿美元。这是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仅 仅两个月后,美国ABMA利用“反倾销”这一世贸规则允许的贸易保护手段, 第一次试图阻挡中国产品。中国球轴承企业一旦败诉,将要面对17%至246 %的反倾销税,而且此后每年都要接受DOC对此案的年度复审,由DOC再 次裁定年度反倾销税率。因此败诉也就意味着中国球轴承企业将被逐渐挤 出美国市场。
3、应诉结果
2003年4月4日凌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4对0绝对多数认定中国 球轴承没有对美国轴承工业造成任何伤害,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 立。至此,这场对中国球轴承产品反倾销诉讼案,以中国机电商会机械 基础件分会的完胜而落幕。
二、反倾销原因
1、反倾销措施在当前形势下已成为“合法的”贸易 保护主义的代名词。 2、“反倾销”背后隐含着政治原因。 3、中国企业缺乏反倾销意识。
我国应该进一步强化对反倾销法律、程序、常识等的宣传教育工 作,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可在重点国家、地区建 立反倾销信息中心,及时搜集国际市场信息,密切注意分析行情变化, 向国内提供信息咨询,当我国某些出口产品有被诉倾销的危险时,及时 将情况通知国内有关方面,以尽快对生产和出口作出必要的调整。 我国还应该建立反倾销基金用于支持我有关企业应诉,减轻应 诉企业的费用负担,该基金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征收少量专项出口税以 及对违规企业的罚金等途径筹集。我国出口管理部门和各商会、行会应 共同行动,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生产、出口以及反倾销应诉等工作的组织 协调和管理工作,充分落实《关于处罚低价出口行为的暂行规定》和反 倾销“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对积极应诉、出口价格符合规范的企 业给予奖励,对以过低价格出口或不积极应诉的企业要按其行为的危害 性予以相应的处罚,做到奖惩分明。
2、“反倾销”背后隐含着政治原因。
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各国对华政策都 有所转变。其对华政策不可避免体现在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等一系 列领域上,因此对外贸易中的“反倾销”其中隐含着国家对华政策的导 向。
3、中国企业缺乏反倾意识。
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频遭“反倾销”有其外因,也有中国市场经济 发展还不够完善,企业经营运作仍不够规范的内因。造成这种内因主要 是因为中国企业缺乏“反倾销”意识。自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相应 有了自己的反倾销法。而当时中国对外贸易标准不明确,企业内部经营 动作不规范,难免被他国有“反倾销”的借口。而面对国外对我国产品 实施反倾销事件,我国企业也应对无术,没有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