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与策略.pptx
第五章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
![第五章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af6a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c.png)
第五章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程研制、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的概念2、学生了解课程研制的阶段,教学设计的过程3、使学生懂得课程研制模式、课程设计模式、课程研究模式和教学设计模式4、使学生了解教学策略的分类和学习策略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的涵义及其取向;难点: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模式和策略。
三、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能准确理解课程研制和教学设计的含义2、掌握课程研制的模式3、了解课程设计的不同取向4、掌握课程设计模式5、掌握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与展望。
技能目标1、能根据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很好地设计课程2、能对不同的课程设计进行评价,并且形成自己的稳定的特有的课程设计模式四、教学内容一、课程研制的概念课程研制是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总结反馈的过程。
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研究课程研制的阶段、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研制一词来自英语curriculum development,又译为“课程编制”、“课程编订”、“课程发展”或“课程研制”。
“课程研制”一词,则表明了课程客观上处于随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改革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去探索、设计和编制并实施新的课程。
这比较切合国内外课程实践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学术界对课程研制涵义的理解甚多,其中四种具有代表性。
1、钟启泉参照日本人的观点,把课程研制看成“是指借助学校教育计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活动的总称。
”这种理解的合理之处,一是揭示了其活动性,二是概括了课程研制的目的——改进课程功能,三是触及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问题。
但不明了之处有二,一是把课程等同于教育计划,二是似乎与课程改进概念有相混淆的地方。
2、陈侠没提课程研制,而提法与之比较接近的课程编订,并将其定义为:“实验、研究、编辑和审订教学内容的全过程。
”这就揭示了课程研制的过程特征,但是也把课程研制游离于学校活动之外了。
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PPT共63页
![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PPT共63页](https://img.taocdn.com/s3/m/4e88206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8.png)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课程方案设计PPT课件
![课程方案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17eac5d15abe23482f4db1.png)
课程设计思路
知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必修和选修(有案例)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测试和评估
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关于“课程性质”
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力图从本学科在 高中课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价值 和不可替代性来描述本学科的课程性 质。
学校在选课指导方面有多种多 样的举措,最重要的措施是全 体教师积极参与,把对学生的 选课指导看成是同自己的上课、 看作业一样必不可少的职责。
学校应尝试建立导师制,使所有的学 生进入高中后都有一个导师指导,三年 基本保持固定不变。 导师制的确立是高中新课程方案下 的一种管理创新甚至是制度创新。 应注意发挥高年级学生对新生的 “同伴”指导
午 课
间 间
第五节课
14:30-15:50
第六节课
第七节课
3 3
6 6
7 7
8 8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高一以必修课为主
特别是高一的第一学段应以必修课为主,高 三尽量少排或不排必修课。这样做,一方面,因 为部分选修课的开设必须以必修课为基础,将必 修课集中在低年级开出,为学生后期进行个性化 选课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更大的选择空间;另一方 面,对于高一入学新生了解适应新课程、学校订 购教材、安排教师和教室有一个缓冲的空间。
因材指导原则
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 好、学业成绩、成长记录、特 长与潜能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 性的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科学性原则
指导老师不能随意给出建议, 必须有一定的依据,比如以学生 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等个人因 素和学校实际、就业状况、高校 招生动向等社会因素为基础做出 指导。
课程研制过程课件
![课程研制过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527c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9.png)
05
04
方法与手段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讲授、讨论、 实验等。
02
课程需求分析
目标确定
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
课程定位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程的定位和特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 习者的需求。
内容选择
内容筛选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筛选 合适的教学内容。
03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 能,以及学生应达到的认知水
平。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 力等。
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积极向 上的情感态度。
课程目标设计原则
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可 达成、时限明确。
系统性、目标导向、持续改进、 多样化。
课程研制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提 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满足学生需求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 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 投入的效益。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研制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参 与,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
VS
课程资源整合
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案 例、习题等,形成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
课程质量监控与保障
质量标准制定
制定科学的课程质量标准,明确课程质量要求和评估指标。
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课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与策略课件
![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与策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aace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0.png)
实用性
课程研制应注重教学内容 和方案的实用性,确保学 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其 就业竞争力。
课程研制的流程
01
02
03
04
需求分析
对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进行 深入分析,明确课程研制的目
标和方向。
内容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和规 划教学内容和方案,包括知识 点、技能点、教学方法等。
资源整合
根据内容设计,整合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
实验法
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 亲身体验和实践,增强感性认
识和实践能力。
03 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 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联系生活实际
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 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 到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
运用多媒体手段
重要性
课程研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的关键,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全面 、系统、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培 养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课程研制的基本原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2
03
目标导向
课程研制应以教育目标和 学生需求为导向,确保教 学内容和方案符合学生发 展需要。
系统性
课程研制应注重教学内容 和方案的系统性,确保知 识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
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 与策略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研制概述 • 教学设计原理 • 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 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的评估与改进 • 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01 课程研制概述
课程研制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课程研制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学 生需求和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 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 的过程。
课程规划与设计PPT培训课件
![课程规划与设计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d7f8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9.png)
05 课程评价与改进
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目标达成度评价
评估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程度如何。
学员反馈评价
收集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收获感等反馈信 息。
课程效果评价
对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知识、 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提升。
课程质量评价
对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进行 评价。
课程改进的策略与措施
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评价结果,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内容更加合理、系统。
更新课程内容
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和学员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改进教学方法
引入更符合学员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加强实践环节
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质量的保障与提升
场景,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和经验。
案例三:某中学数学课程规划与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系统性、逻辑性
该案例突出了某中学数学课程规划与设计的系统性和逻辑 性。在系统性方面,课程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组织,注重数 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 学知识体系。在逻辑性方面,课程强调数学思维的训练,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和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 维和数学分析能力。
案例一:某高校英语课程规划与设计
总结词
全面性、实践性
详细描述
该案例重点介绍了某高校英语课程规划与设计的全面性和实践性。在全面性方面,课程涵盖了听、说、读、写四 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实践性方面,课程强调语言实际运用,通过组织英语角、英语演 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课件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23ec00e45c3b3567ec8b93.png)
❖ (5)综合:指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
❖ (6)评价:指对所学材料(论点的陈述、小说、诗歌以及 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领域与分类
❖ 2.克拉斯沃尔的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 (1)接受: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
❖ (一)二教材、内容教的学宏观内把容握设计
❖ 1.钻研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在课 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了解教材的组织方法,分析教学内容的 编排意图和特点。
❖ 3.紧扣学科核心概念,确定教学中的重难 点。
❖ (二)教二材内、容的教选择学重内组 容设计
❖ 1.依据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水平,灵活调 控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 2.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 ❖ 3.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 4.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要恰当,不
同内容间应过度自然,衔接紧凑;教学活动与练 习的安排应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切,练习的方 式方法应因内容而精心设计。
❖ 5.实现传道、授业与育心育德的有机结合。
二、 教学内容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 第二节 教学设计要素 ❖ 第三节 不同类型教学设计 ❖ 第四节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到底有没有必要?
❖一课、堂教讨学论设1计:教的学含设义计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系 统方法,将教与学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 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要素有序、 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系统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要求
❖ 2.教学目标的设置、表述与呈现要求 ❖ (1)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求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五章 小学课程研制原理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五章 小学课程研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41a72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4.png)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节
小学课程结构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一、课程结构的概念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研制的层次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一)国家课程研制
国家课程研制是指由国家教育行政机构领导的课程研制 活动,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 织或委托特定的机构、团 体或人员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统一研制。国家课程研制的 范围主 要包括制定基本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 准,编写适用于全国的教材等,反映了国 家对全国基础 教育学校的基本要求。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实施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课程实施 (implementation),就是把规划好的计划、方 案和标准等付诸实际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计划落实为教与 学的行动。对课程实施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种认识的相 应 课程价值观,形成了 “课程实施取向”。有学者划分出 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即忠实取向、 相互调适取向和创生取 向。也有学者提出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基于教科书的 课程 实施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三种课程实施取向。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三)学校课程研制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学校课程研制是指由校长或学校行政部门组织本校师生 研制适用于本校的课程。学校 课程研制的范围主要包括 拟订学校总体课程方案,确定各个年级、班级的课程表,
开发具 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等。学校层次的课程研制 是为了适应学校的具体需要,有利于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 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二)地方课程研制
21世纪小学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地方课程研制是指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课程研制 活动,即省、市、县等各级教 育行政部门组织课程专家 和学科专家等研制适用于本地区学校的课程。
课程设计与课程研制PPT课件
![课程设计与课程研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a71666b9d528ea80c779ca.png)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
• (一)学科中心设计 • 学科中心设计以体现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精华的学科为中心设计课程。
• (二)学习者中心设计 • 学习者中心设计主张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为中心设计课程。 (活动或经验课程)
• (三)问题中心设计 • 问题中心设计是指把重点放在个人与社会生 活问题上的课程设计。 (核心课程)
• 课程研制:形成动态的课程链条。涵盖 课程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不仅形成 一个完整的课程模式,更致力于课程自 身的完善与发展。
第1页/共11页
课程设计与课程研制
课程研制
价课
课
值程
程
取理
目
向念
标
课
程 与内 组容 织的
选
课 程 实 施
课 程 评 价
择
课程设计
第2页/共11页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 1. 实在性。即为实在的人服务,从学生的需求、 可能、发展规律出发去设计课程。
• 课程评价主要解决的是课程设计方案及实施方案 的恰切性问题,其实施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 的,包括评价指标的确立、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 价结果的反馈等。
第9页/共11页
五、课程研制的基本模式
• 1. 泰勒的目标模式 • 2.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 3. 施瓦布的实践模式 • 4. 批判模式
第10页/共11页
• 1. 科目设计(强调知识的同质性)
• 科目设计就是把课程组织成许许多多的科目,每 一门科目有意识地阐述专门的同质的知识体系。
• 2.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强调专门化与学术性)
• 学科设计以内容的内在组织形式为依据,强调标 准的专门化,以此把知识体系确立为学科。而不 像科目设计只是占有材料和信息。
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ppt课件
![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8aac33d15abe23482f4df0.png)
社会型 教学模式
三类教学组织模式
团体调查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 法理学探究模式
行为系统型 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 直接指导模式 模拟训练模式
B. Joyce等著,《教学模式》,轻工业,2002
信息加工型 教学模式
归纳思维模式 概念获得模式 科学探究模式 记忆模式 发散思维模式 先行组织者模式
团体调查模式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 验收五个方面。
“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 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 探究、训练验收。
• 8、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 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 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 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 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 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 五是拓展提升。
• 个案描述
团体调查模式
• 阶段1:学生面临困境(有计划或无计划的) • 阶段2:对困境做出试探性反应 • 阶段3:明确研究任务并建立研究组织(确定问题、
分派角色和任务等) • 阶段4:独立研究和团体研究 • 阶段5:分析问题的进展和过程 • 阶段6:开始新一轮活动
有效的团体 过程和支配
教学效果
• 9、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研制
![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8f190f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5.png)
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研制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例如,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等。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如何提出合理的科学假设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学生应该认识到科学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相关的科学探究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
包括**学科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规律等。
2.第二部分:学科应用领域。
介绍**学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
3.第三部分:科学探究方法。
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假设的提出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用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或模拟案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实践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师课程研发与教材设计方案
![教师课程研发与教材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726e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6.png)
教师课程研发与教材设计方案1. 介绍教师课程研发的重要性教师课程研发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通过研发自己的课程,教师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学。
此外,良好的课程研发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结果在进行课程研发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可以指导教师在每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和评估。
学习结果则是学生在课程中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3. 分析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在课程研发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技能和学习风格可以帮助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考虑课程内容和顺序课程内容和顺序的选择是课程研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挑战和成就感。
同时,合理的内容顺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 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在研发课程时,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需设计合适的评估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6. 采用多样化的教材和资源教材设计是课程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选取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课外读物、视频、互联网资源等,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使用多样化的教材和资源,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经验。
7. 制定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是课程研发的基础。
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主题、时间分配和教学活动安排。
合理的时间安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
8. 提供不同能力层次的教学在课程研发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不同能力层次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展潜力。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策略.ppt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策略.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6b3d300740be1e650e9a99.png)
——小学科学高效教学的行动与思考
滨州市教学研究室
zhxk08@ qq:582327607 2013.04
周新奎
我们的问题
“高效教学”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热词? 什么样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高效教学? 怎样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 我们有哪些问题?
►把握科学课程标准圈定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和各领域的目标。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科学目标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设计与安排是不一样的。 要对照课程标准,研究全套教材,梳理各册、各单元、各课时教材的 目标逻辑体系,列出目标体系序列表。 ►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目标时都要对照整体的目标体系序列表。 ►不同年级的任课教师应该经常集体交流各自的目标达成情况。 ►关注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形成的概念、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等,注重横向联系、迁移和互相促进。
学生学情设计
——分析学生基础,提出针对策略。
■ 平时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情况,如言 谈举止、行为表现、情绪情感、态度等,积累这些方面的 感性认识,并分析总结每个儿童的变化发展规律和主要特 征。 ■ 分析当前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状况。 ■ 分析学生对于本课的认知基础。 ■ 分析与本课相关联的学生的生活经验。 ■ 分析学生学习本课的能力水平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 难。 ■ 综合以上分析,思考学生的学习基础与需求。 根据经验说说:四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基础如何?
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过程这两大因素,决定着 课程价值的实现。因此,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设 计就成为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工程”。
有效教学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教学目标 的活动过程。高效教学是追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 扩大落实教学目标,或在减少教学时间的情况下落 实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 (高效课堂就是追求40分钟内的较高教育效益)
课程设计与研发
![课程设计与研发](https://img.taocdn.com/s3/m/957a563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a.png)
课程设计与研发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理解(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学会(学科名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分析和解题。
2.能够运用(学科名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学科名称)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2.培养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科名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举例)。
2.(学科名称)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举例)。
3.(学科名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举例)。
教学大纲如下:第一周:(教材章节),主要讲解(内容)。
第二周:(教材章节),主要讲解(内容)。
第三周:(教材章节),主要讲解(内容)。
第四周:(教材章节),主要讲解(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学科名称)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亲手实践所学知识,增强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教材名称),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和理论基础。
2.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扩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与教学论 第5章 课程与教学方案研制
![课程与教学论 第5章 课程与教学方案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d476990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8.png)
(二)学校层面方案之间的关系图
学校层面课程 与教学方案的
基本规范
一、学校层面课程 与教学方案的 撰写要件
二、学校层面课 程与教案/学历案
的撰写规范
背景分析 目标确定 内容组织 评价安排
总体撰写规范 各要件撰写规范
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是学校对整体性的课程与教学或教师规划与设计一门课之前基于现 状的回顾与评判。学校课程与教学规划方案的背景分析可以围绕学校的师资队伍、 生源情况、可利用的人财物资源展开,同时分析当下学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课程设计与开发即以某种方式对各类学生学习 活动进行选择和安排的过程与结果, 重点是课程 的组织形式或结构。需要考虑2个层面的因素:
第一,基本的价值选择,包括学科、学生和社 会三个基本方面;
第二,方法与技术,即对课程各要素的组织与 安排,包括横向的组织与纵向的组织两类。 根据课程设计的价值选择,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的 课程设计,分别是: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学生中 心的课程设计、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项目式课程 设计。
一、国家层面的课 程与教学方案
二、地方层面的课 程与教学方案
三、学校层面的课 程与教学方案
四、方案之间 的关系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课程设置 方案与课程方案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地方课程方案(计划) 地方课程标准
学校课程规划/实施方案
学年/学期课程纲要
单元设计方案
教案/学历案 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方案
基本形式 主要包括“活动—经验”设计(activity- experience design)、开放教室设计(openclassroom design)和人本主义设计(humanity-centered design)
教师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计划
![教师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d01bb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a.png)
教师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计划一、了解课程研究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课程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科的本质和学生的需求,进而设计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二、明确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在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
这旨在确保教学的目标明确、有目的性,并能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三、收集相关教学资源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教科书、参考书籍、教学文章、教学案例等。
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四、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确保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学生需求分析。
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
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五、确定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
这可以包括教学方法选择、课堂组织方式、学习资源利用等。
通过选择适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六、编写教学大纲在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编写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内容、目标、评价方式等。
教学大纲可以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教师系统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
七、制定评价方案在进行课程研究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应包括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标准等。
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案,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八、实施教学设计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教师可以开始实施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九、评估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实施完成后,教师应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7.1520.7.15Wednesday, July 15,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08:47:3708:47:3708:477/15/2020 8:47:37 A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 200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 吴文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 桂林:广西教育 出版社,1997.
钟启泉、李雁冰编著:《课程设计基础》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 社,2000.
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0。
教学策略的分类
1、内容型策略 2、形式型策略 3、方法型策略 4、综合型策略 5、先行组织者策略 6、概念形成策略 7、认知发展策略 8、自我管理策略 9、行为练习策略
本章思考题:
课程研制的模式有哪些? 评价各种课程设计模式的利弊,尝试构建你认为合
理的课程设计模式。 参考有关资料,分析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功能有哪些? 什么是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有哪些种类?
。2020年7月15日星期三上午8时47分37秒08:47:3720.7.15
• •
T H E E N 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7月上午8时47分20.7.1508:47July 15, 2020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7.1508:47:3708:47Jul-2015-Jul-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08:47:3708:47:3708:47Wednesday, July 15,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7.1520.7.1508:47:3708:47:37July 15, 2020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系统理论 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
(三)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基本程序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学策略、教学媒体 4、教学评价
常用模式
1、系统分析模式 2、目标模式 3、过程模式
三、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 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垂直组织
课程组织
水平组织
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评价方案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程序与模式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和“怎样教”进 行计划的安排。
教学设计的特征 教学设计的功能
1、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 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育教学理论 3、有助于教师的思想创新 4、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 5、有助于科学地评价教学
实践与活动:
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 以建构主义的观点设计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基础、原理与问题》 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6.
[2] 郝德永著:《课程研制方法论》 社,2000.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3]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新版) 社,2003.
1、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的产生及代表人物
1、20世纪的美国;泰勒、博比特、查特斯
目标模式的主要观点
1、明确教育目标 2、选择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 4、评价教育计划
目标模式的评价
1、提供了最具权威性的、系统化的课程研究范试,明确富有层次性; 2、涵盖了课程论的研究范围,提出了易掌握、具体的、可操作的程 序和方法,具有科学化、合理化的特点; 3、缺陷:简单、僵化、模式化,缺乏主体性、灵活性,不利于学生 发展。
3、实践模式
实践模式的提出与代表人物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提出来的。
实践模式的主要内容
1、提出新的课程开发的方法“审议”,三种审议艺术:实践、准 实践、折中的艺术;
2、认为课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3、课程审议由“课程集体”这个民主组织来完成。
实践模式的评价
1、关注课程探究方法的实用性,反对生搬硬套抽象的理论性规则; 2、反对单一的理论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及构建课程研制模式; 3、强调集体审议来选择最恰当的课程方案,形成民主的课程本位
的课程开发模式; 4、全盘否定理论的倾向,使课程研制方法论探究走向倒退,陷入
盲目,滞留于经验性水平。
(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2、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的思想基础
1、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传统 2、发展心理学的影响
过程模式的原理
1、课程开发的任务是选择活动内容; 2、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即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
发挥创造作用; 3、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
过程模式的评价
1、注重知识及教育的内在的本质价值; 2、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 3、没有具体说明行动方式和步骤,缺乏系统性,难于把握。
第五章 课程研制与教学设计与策略
课程研制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一、课程研制
课程研制地概念 课程研制的模式 课程设计 课程组织
(一)课程研制的概念
课程研制是探讨课程内容、编订课程方 案的活动过程
课程研制的基本结构:
1、课程设计
2、课程组织
(二)课程研制的模式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