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谈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谈美》作者,作品主要内容。
2、学习: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的一般方法3、初步树立在艺术欣赏中熏陶情感,净化心灵的观念学习重点:学习: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的一般方法学习难点:初步树立在艺术欣赏中熏陶情感,净化心灵的观念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探索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导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美德体验,大家来谈谈,你在哪些时刻,或者哪些东西让你感受到了美?学生:看到美景时、美女,漂亮衣服,一副美丽的画·····教师:看来我们每个人对美的感受不同,这都是一些现象,从本质上说,美是一门学问,也就是美学,说到这个大家也许就会感觉到深奥难懂,不知所云,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部有关美学的,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佳作,朱光潜的《谈美》。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朱光潜,字孟实,1897年生于安徽,朱先生是现代美学大家,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为北京大学教授,直到1986年逝世。
他90年的生涯的大部分都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业,晚年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2、作品介绍:《谈美》写于1932年,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用书信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娓娓道来,平易亲切、引起很大反响。
之后,作为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了这本《谈美》,此书充分表达了他的美学思想。
朱光潜善于把西方各种美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结合起来,和鲜活的审美现象结合起来,见解精辟,读来让人津津有味。
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语文,文学是与美学密切相关的,我们如果能具备一些基本的审美观念,对美学有个基本了解,对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大有裨益。
三、深入探究《谈美》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一)“免俗”——“美感修养”问题朱先生认为:“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教案
《谈美》导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朱光潜的生平与创作,并了解《谈美》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2.阅读《谈美》的部分文段,体会何谓“美”。
3.探究“美、移情、艺术和人生、美感和快感”等章节的内涵。
二、过程和方法1.以老师的讲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地品读名著。
2.要求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式阅读,并找出各个章节的关键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真正理解美学的内涵是免俗,远离功利。
2.培养学生纯正高雅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用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业。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美和美感、移情、艺术和人生、美感和快感等美学一系列的基本常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图片)同样是具有高超演唱技巧的歌唱家,一位星路坎坷,另一位一帆风顺。
歌唱比赛中,为何长得漂亮的歌手得分高?如果由美学学者来回答:首先从艺术形态角度来看,不管是舞台上的演唱还是歌手电视大奖赛,都是一种视听艺术。
所谓视听艺术就要有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的要素,缺少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其次,从美学范畴来看民歌的美属于古典美,古典美的最核心要素就是和谐。
也就是说,民歌的美学范畴要求它既要有美的内容(声音、技巧),又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美的外在形式(歌手的长相、服装)。
从这个角度来说,唱得好、长相又俊美的歌手自然是民歌这种美学形态更完满的表达者和实践者,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得分要高一些。
用美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何长得漂亮的歌手得分高?”这个看似无法回答的问题得到了一个理所当然的解释,美学给我们提供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光潜先生的《谈美》。
二、作者简介(ppt展示)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著导读 《谈美》》公开课教案_6
名著导读无心以出岫——《谈美》朱光潜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文学理论著作2、拓展视野,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学习目标:1、通读全书,梳理全书纲目及关联2、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及价值取向。
3、深入理解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并领会“美”的内涵四、学习方法:摘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课前诵读《蒹葭》二、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应该有感受美的心灵”。
那么,我们经常说“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你们认为什么是“美”?三、提纲挈领——美是什么?1、学生活动一:自由回答自己感受的“美”。
预设学生答案——美女、美景、美文、美物、心灵美2、教师点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人就有一千种对美的理解,那朱光潜先生认为什么是美呢?他用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形象的告诉我们什么是美。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
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善(实用的态度)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真(科学的态度)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美(美感的态度)3、教师明确:美即直觉——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教案(1)
《谈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读并了解朱光潜的《谈美》;理解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提高学生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
2.通过学生交流与教师展示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美”的三个特点,明晰“刚性美”与“柔性美”,并运用审美知识观照自我,观照人生。
3.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感修养”,增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审美的本质及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
2.了解“美”的三个特点。
【教学难点】1.对“美”三个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导入新课:面对这样一棵古松,您会想到什么?假如你是一位木商,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值几多钱的木料。
假如你是一位植物学家,你也脱离不了植物学家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而假如你是画家,那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木材商是站在实用的角度,植物学家是站在科学的角度,而画家则是站在审美的角度。
你觉得这些图片美吗?一、什么是美?1.你觉得什么是美?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这里,柳宗元提出了一个思想,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唤醒”它,“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彰”,就是发现,就是唤醒,就是照亮。
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
但美并不在外物(自在之物)。
或者说,外物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己就成为美的(“美不自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教案
《谈美》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美”,学生有所了解;“美学”,学生可能知之甚少。
“美学”本身就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专业性很强,术语较多,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作支撑,不可能认识得很清楚,过于枯燥的讲解学生一定不会接受。
我想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去感知美,然后从文本中找出各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对照作者的观点体味什么是真正的美,从而结合文本研读美感、移情、艺术和人生等基本的美学知识。
学生在初步认知了美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认知美的核心是“免俗”和“远离功利”,最后告诫学生珍惜生命,体味生活,引导学生用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
《谈美》作为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因其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是普及学生美学知识的好读物。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由教师示范阅读、学生归纳并学会运用读书方法,如“做摘要”、“作批注”、“制卡片”、“写心得”等。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朱光潜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
2.体会并理解阅读这本美学著作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了解文中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感修养”。
4.引导学生运用审美知识观照自我,观照人生,以培养学生纯正高雅的审美情趣,用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业。
【教学方法】1.以老师的讲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地品读名著。
2.要求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式阅读,并找出各个章节的关键词。
3.通过学生交流与教师展示相结合,给予学生以读书方法上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会提练知识点。
一、整体了解,初步感受。
1.作家作品介绍2.《谈美》内容介绍和朱光潜先生创作此书的意义——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
3.学生读目录,整体感知文本内容:⑴《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⑵《“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⑷《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⑸《“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⑹《“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与自然》⑻《“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⑼《“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⑽《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⑾《“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⑿《“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⒀《“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⒂《“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人教部审版高中语文必修4《著导读 《谈美》》优质课教案_8
《谈美》导读教案《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谈美书简》不是一般的高头讲章,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
教学目标:1、了解朱光潜的生平与创作,并了解《谈美》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阅读选文,体味何谓美。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及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
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重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
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作者档案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与翻译家。
1897年9月19日,他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经济上破落的书香之家。
他从6岁到15岁,一直接受父亲的私塾教育。
私塾教育是他承受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1916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人教部审版高中语文必修4《著导读 《谈美》》优质课教案_10
《谈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读并了解朱光潜的《谈美》;理解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提高学生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
2.通过学生交流与教师展示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美”的三个特点,明晰“刚性美”与“柔性美”,并运用审美知识观照自我,观照人生。
3.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感修养”,增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审美的本质及人对事物的三种态度。
2.了解“美”的三个特点。
【教学难点】1.对“美”三个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导入新课:面对这样一棵古松,您会想到什么?假如你是一位木商,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值几多钱的木料。
假如你是一位植物学家,你也脱离不了植物学家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而假如你是画家,那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木材商是站在实用的角度,植物学家是站在科学的角度,而画家则是站在审美的角度。
你觉得这些图片美吗?一、什么是美?1.你觉得什么是美?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这里,柳宗元提出了一个思想,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唤醒”它,“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彰”,就是发现,就是唤醒,就是照亮。
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
但美并不在外物(自在之物)。
或者说,外物并不能单靠了它们自己就成为美的(“美不自美”)。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优秀教学设计
师生共同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分别从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美感的态度三个不同角度来审视,进而体会朱光潜提出的的免俗后净化心灵后,基于基本生理、生活需求之外的更高尚的精神企求。
(三)难度提升:
朱光潜《谈美》的末篇《慢慢走,欣赏啊!》中劝告年轻人,好好珍惜生命,体味生活,让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有意义。
三、预习检测:
检查学生第一课时中对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是否已完成了初读任务,
(1)基础检测:学生简单概括该书主要章节内容。
(2)效果检测:学生谈印象最深的章节及其理解。
(3)难点检测:学生谈理解有难度的章节。
三、教学过程
(一)重点研读:
1、师生再读朱光潜的《谈美》中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2、找出关键段落,三次研读。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感受此章节中的精华—-审美就要有感受美得态度和发现美得眼睛,而不是带着庸俗和功力的目光单纯的从实用价值和科学的角度去考虑。(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读书交流)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朱光潜“慢慢走,欣赏”美审美方法,进而积累更多正确的审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朱光潜《谈美书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解读,慢慢体会如何培养审美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慢慢体会朱光潜的“免俗”境界,培养学生的“美感修养”,增强学生高尚的道德依托。
教学难点:在初读《谈美书简》基础上,综合把握关于审美的精髓
教学方法:1·自读法2·讨论法3·点拨释疑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下列一组图片,说说哪张更有美感:
多媒体展示断臂的维纳斯图片和另外一幅浓妆艳抹的美女图。
学生品评:维纳斯更美。另外一张虽然也很美,但却很庸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著导读 《谈美》》公开课教案_11
《谈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谈美》以及朱光潜二、解读《谈美》,培养美感三、运用《谈美》,慢慢欣赏教学重难点:理解朱光潜先生关于美和美感、移情作用、美感和快感、美与自然、艺术和人生等的理论。
过程和方法:一、以老师的讲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地品读名著。
二、要求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式阅读,并找出各个章节的关键词。
情感和道德目标:一、让学生真正理解美学的内涵是免俗,远离功利。
二、培养学生纯正高雅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用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业。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名著导读的精髓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地去品读名著,老师的任务主要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的重点。
“美学”本身就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专业性很强,术语较多,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作支撑,不可能认识得很清楚,过于枯燥的讲解学生一定不会接受。
于是在讲课中,我会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去感知美,然后从文本中找出各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对照作者的观点体味什么是真正的美,从而结合文本研读美感、移情、美感和快感、艺术和人生等基本的美学知识。
最后劝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享受艺术的人生。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激情导入,多媒体显示人物、花鸟鱼虫图片,让学生进行审美。
“美”字是不花本钱的,你喝了一杯酒,觉得味道好,就说是它美;观赏一朵花,觉得赏心悦目,也说它美;品读一首诗,觉得感同身受,也可以说它美。
可见这些体验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审美是美呢?美的标准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跟随者朱光潜先生,谈一谈美。
二、知人论世《谈美》是朱光潜先生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全书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理想——“人生的艺术化”。
多媒体显示: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学习《谈美》作者(),字(),()人。
因大部分生涯献给了中国美学事业,所以晚年被尊称为()。
《谈美》-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
谈美 - 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为人教版必修4语文课程中的一节,主要围绕美的概念展开,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对于美的概念有更准确的理解;•了解美的种类和特征;•学习欣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美的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美;•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为美而感动的情感。
探究美的概念1. 课前感性体验让学生看一段美的视频、图片或播放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对各自眼中的美的感受进行描述。
2.探究美的概念介绍美的概念并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以便学生更加明确、准确地理解美的概念。
3.讨论美的特点引用相关文学、艺术作品,让学生讨论不同类型的美所具有的特点。
学习欣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方法1. 学习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借助教师对文学手法的分析和讲解,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美和手法。
2. 学习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介绍用于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体验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美感。
创造美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摄影等方式创造出自己眼中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美的概念;•了解不同类型的美;•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美的本质和意义。
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法;•合作探究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资源•课文《谈美》。
•美的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源。
•相关文学、艺术作品资源。
教学评估•学生思考和描述美的感受的练习;•文学、艺术作品欣赏和分析的小组讨论;•创作美的绘画、写作、摄影等作品。
教学后记本节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将学习、欣赏和创作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评估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和向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谈美》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谈美》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谈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的基本概念、美的种类和美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谈美》的基本内容介绍美的基本概念、美的种类(如形式美、内容美、艺术美等)和美的价值,分析美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2 课文中的美的事物举例分析课文中所提到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美。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美的基本概念、美的种类和美的价值,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美的事物。
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交流。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课文中的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美的认识,从而引入新课《谈美》。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美的基本概念、美的种类和美的价值。
5.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美的事物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美的特点和价值。
5.4 课堂小结5.5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美的价值和作用。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文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美的文章或著作,如《美学原理》、《审美教育论》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6.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美化、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将所学的美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审美实践能力。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7.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美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谈美》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谈美》整体行文逻辑,辨析每一章材料和观点的联系。
2.探索并积累学术著作的阅读经验。
3.把握书中观点,理解“美”与“人生艺术化”的关联,以此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和精神的成长。
教学重点:1.梳理《谈美》整体行文逻辑,辨析每一章材料和观点的联系。
2.探索并积累学术著作的阅读经验。
教学难点:1.探索并积累学术著作的阅读经验。
2.把握书中观点,理解“美”与“人生艺术化”的关联,以此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和精神的成长。
教学方法:默读、速读、赏读、悟读、研读(生生合作研读、师生合作研读)、读写结合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读课此环节分三步进行:其一,兴趣激发。
强调阅读品位的意义,引入《谈美》的有关介绍。
示例:相关介绍:略学习重点:梳理《谈美》的整体行文逻辑,辨析每一章材料和观点的联系;体悟人生与艺术的关系其二,明确阅读目标。
“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和方法”新课标有如此指导。
故而,我将《谈美》的阅读目标明确为三点:1.梳理《谈美》整体行文逻辑,辨析每一章材料和观点的联系。
2.探索并积累学术著作的阅读经验。
3.把握书中观点,理解“美”与“人生艺术化”的关联,以此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和精神的成长。
其三,策略初探。
基于阅读过程,首先向学生明确阅读四步:整体架构→通读→研读→追问阅读收获。
1、在第一环节的导读课上指导如何进行整体架构:首先明确概念及意义:整体上把握一本书的艺术架构,有助于学生走进其完整的艺术世界,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思考。
其次明确具体方法:阅读目录、序言、后记等,和书籍建立一种连接,获得有关写作目的和结构框架的整体印象。
示例如下:序言:略开场白:略目录:略整体印象:帮助青年走出认识的误区,获得有关美学的知识;引导青年将审美情趣融入生活,令生活艺术化。
《谈美》-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
谈美 - 人教版必修4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美的概念和内涵,懂得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美学情趣,增强文学艺术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3.把握美与人生、美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美的概念和内涵。
2.艺术的生命力,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美与人生、美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美学情趣的培养和文学艺术的鉴赏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2.如何将美学思想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1. 美的概念和内涵美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美所具有的普遍性、永恒性和共同性正好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本节课将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到美的概念和内涵。
2. 艺术的生命力,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是一种鉴赏性的活动。
本节课将通过对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艺术的生命力和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 美与人生、美与社会的关系美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美往往是与人生和社会相联系的。
本节课将通过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美与人生、美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述法。
通过详细讲解和解答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2.分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进行讨论和分享。
这有助于学生思考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
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美与人生、美与社会的关系。
六、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演讲、视频、音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以及它的重要性。
2. 讲述美的概念和内涵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美的概念和内涵。
运用《诗经》中的《国风·邶风·静女》、《庐山谣》等文学作品,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美与人生、美与社会的关系。
3. 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运用钢琴演奏、素描、油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和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部审版高中语文必修4《著导读 《谈美》》优质课教案_14
《谈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朱光潜的生平与创作,并了解《谈美》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与探究,赏析书本精彩段落,体味何为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感悟文字美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及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感悟文字美学。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实物教具(书籍)五、教学过程:1.导入:《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中学生》杂志曾选刊了其中的部分篇章,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700.1/2593开明书店民国二十二年出版)。
他曾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
作者自称是“通俗叙议”《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
(需要说明的是,与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谈美书简》相比,《谈美》更为本真,更少意识形态上的色彩,因而也更好读。
)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
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2.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桐城人。
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谈美》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谈美》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2. 掌握文中重要的概念和术语;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作者对美的探讨和认识;2. 学会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美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培养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2. 理解美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美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谈美》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和兴趣。
2.2 课文解读分析文章的主旨和观点,解读作者对美的探讨和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美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和兴趣,导入新课。
3.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标记重要的概念和术语。
3.3 课文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解读,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的分享。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谈美》的文本,包括作者简介和相关背景资料。
5.2 图片或视频准备与美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和辅助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无心以出岫——《谈美》朱光潜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文学理论著作2、拓展视野,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学习目标:1、通读全书,梳理全书纲目及关联2、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及价值取向。
3、深入理解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并领会“美”的内涵四、学习方法:摘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课前诵读《蒹葭》二、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告诉我们“生活中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应该有感受美的心灵”。
那么,我们经常说“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你们认为什么是“美”?三、提纲挈领——美是什么?1、学生活动一:自由回答自己感受的“美”。
预设学生答案——美女、美景、美文、美物、心灵美2、教师点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人就有一千种对美的理解,那朱光潜先生认为什么是美呢?他用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形象的告诉我们什么是美。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
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善(实用的态度)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真(科学的态度)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美(美感的态度)3、教师明确:美即直觉——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4、悟读: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
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由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觉悟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去。
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
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二、有疑而发——为什么要谈“美”?1、学生活动二:小组合作讨论,通过读“悟读一至四”明确谈美的原因。
悟读资料展示:悟读一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
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悟读二“俗不可耐”,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
什么叫做“俗勺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悟读三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人世的事业。
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已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
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
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
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
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
悟读四我时常领略到能免俗的趣味,这大半是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
我能领略到这种趣味,自信颇得力于美学的研究。
在这封信里我就想把这一点心得介绍给你。
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
2、学生活动二:总结展示预设:1、人心太坏,不能怡情养性2、未能免俗,缺乏美感修养3、被利害系住,缺少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3、教师点拨:(1)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2)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
(3)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4)我时常领略到能免俗的趣味,这大半是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
我能领略到这种趣味,自信颇得力于美学的研究。
当面对美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
三、析微察异——这些是“美”吗?学生活动三:根据朱光潜先生关于“美”的解读,请判断以下是“美”的内涵吗?1、距离产生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移情于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3、快感之美“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4、联想之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5、美与自然“情人眼底出西施”6、考证、批评、欣赏之美"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7、写实主义“依样画葫芦”2、教师点拨:产生于距离、联想、移情、快感都不是真正的美,美是直觉、是自然而然,是灵感、是创造,是人生的艺术化,需要我们慢慢去欣赏,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有情趣、丰富、华丽和美好!悟读一: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
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
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
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
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
悟读二: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
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
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悟读三: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
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
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悟读四: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
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四、豁然开朗——感受全书之美: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朱光潜的《谈美》又叫《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
全书以"谈美"为"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
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朱自清五、仰视先生之风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和主要奠基者、开创者之一,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为数不多的德高望重的大学者之一。
他一生著译等身,为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
朱先生自1925年起出国留学八年。
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十部著译。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其中的第一部。
他到英国不久,就开始为开明书店的刊物《一般》撰稿。
他以书信方式,结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给青年谈论修养,指点迷津,深受青年欢迎。
到1929年,这一组十二封信就结集出版。
由于所谈问题十分贴近当时国内学生、青年探寻人生道路时的种种迷茫、彷徨、苦闷心情,因而此书一版再版,成为畅销书。
由此,朱先生亦"和广大青年建立了友好关系",他以后写书撰文,常常想到青年读者,考虑到他们的需要。
《谈美》便是三年之后的1932年,再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
六、倾情热力推荐: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
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课下请阅读:1、《给青年的十二封信》2、《谈美》3、《谈美书简》要求:勾画圈点、梳纲理目、摘抄笔录、感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