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攻略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攻略敦煌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的一处世界级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敦煌莫高窟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详细的攻略,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游览敦煌莫高窟。
一、景区开放时间和门票信息敦煌莫高窟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6点半。
门票分为两种,一种仅参观莫高窟的门票价格为120元,另一种包含莫高窟和其他景区的门票价格为190元。
建议游客购买包含其他景区的门票,以充分体验敦煌的风土人情。
二、莫高窟介绍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处由千余个洞窟和数万平方米的壁画组成的佛教石窟群。
这些壁画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复杂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莫高窟内还有许多石雕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发现于第17窟的“敦煌驼队”雕塑。
三、游览线路安排1.第一天:上午游览主要寺庙游客可以从东南门进入景区,首先参观大殿式的第45窟,这是莫高窟中保存最完整的窟,其中有一尊高达34.5米的巨型佛像,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可以参观第96窟和第103窟,它们是精美的壁画窟,内容包括佛教故事和宫殿场景。
下午游览经幡墙和千佛洞接下来,游客可以前往经幡墙,这是一道长达700多米的墙壁,上面绘有独特的经幡图案。
一路走过,可以欣赏到不同种类和风格的经幡。
然后游客可以前往千佛洞,这是一个由数千个小佛像组成的洞穴,是莫高窟中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2.第二天:参观其他景区游客可以去参观鸣沙山和月牙泉。
鸣沙山是一座沙丘,以其细沙悦耳的沙漠之音而得名。
登上山顶,可以饱览沙漠风光,还可以参加滑沙和骑骆驼的活动。
接着可以前往月牙泉,这是一处清泉环绕的湖泊,湖泊形状像一个新月,因此得名。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沙漠湖景。
三、交通和住宿信息1.交通:乘飞机:可以从主要城市乘飞机到敦煌机场,然后在机场乘坐出租车或大巴前往莫高窟景区。
乘火车:可以从主要城市乘火车到敦煌火车站,然后在火车站乘坐出租车或公交车前往莫高窟景区。
敦煌莫高窟的简介
敦煌莫高窟的简介敦煌莫高窟,又称敦煌石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一处著名古代佛教艺术宝库。
这个独特而壮观的遗址被誉为“东方的佛罗伦萨”和“东方的埃及”,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了千年的扩建和修复,成为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发展的代表。
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内部壁画、雕塑数量众多,总面积超过45,000平方米。
这些洞窟大多供奉着佛教神像,并以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佛教故事和教义。
莫高窟的壁画被誉为是“东方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包括佛陀的生平故事、佛经故事、天堂与地狱的描绘等。
这些壁画运用了多种颜料和绘画技法,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同时,还有大量的雕塑作品,以佛陀和佛教菩萨为主题,线条流畅、神态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的文化内涵十分深厚,不仅呈现了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还融合了汉族、回鹘、突厥、藏族等民族的文化元素,展示了当时中国东西方交流的历史画卷。
这里的壁画和雕塑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唐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宗教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莫高窟的壁画与雕塑不仅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魅力,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文学作品和科学知识等多个方面。
通过壁画和雕塑,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因此,莫高窟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一座宝库。
除了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莫高窟还具有旅游价值。
每年,许多游客前往敦煌参观莫高窟,沉浸在这个梦幻般的艺术世界中。
莫高窟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美丽,加上当地特色的饮食和手工艺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然而,莫高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控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等。
同时,还进行了壁画修复和保护工作,以确保莫高窟的珍宝能够传承给后代。
第一节敦煌石窟形制-文档资料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敦煌莫高窟之所以能独享该名,是因为斯 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以“千佛洞”来称呼敦煌莫高窟之故。 莫高窟的洞窟分布在大泉河(古称宕泉)西面、鸣沙山最东麓 的断崖面上,崖面南北长 1500 米,高10~40米 不等。分为 南北两区,南区1000米 ,北区500 米 。南区有492个洞窟, 二至四层不等。北区正式编号243窟,仅有个别洞窟存有壁画。 整个莫高窟,保存有公元四至十四世纪1000年间的45000 平方米 的壁画,2400多身彩塑和5座木构窟檐,是世界上现存 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 宝库。从载体来看,莫高窟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建筑艺 术和书画艺术。
第一节 敦煌石窟形制
石窟形制指石窟的建筑规制与风格。其分类大致如下: 一、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庙窟。因窟之后 半部有立地撑顶的柱子(其中有些柱为塔形)而得名。主要出 现于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莫高窟现存中心塔柱窟有二十八 个,其中北魏十一个,西魏两个、北周三个、隋代四个、唐至元 代八个。其典型者如北魏第254、第248窟,北周第428窟等。 倒塔窟是中心柱窟之异型形式。莫高窟隋代第302、303窟 属于此类。 塔庙窟的宗教意义是为了“入塔观像”。它的出现具有宗教 学与地域性上的双重原因。中心塔柱石窟是一个洞内的寺院, 是石窟艺术逐渐汉化的产物。
第十七窟
洞窟形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有窟前建筑,包括殿前建筑和窟檐建筑。殿前建筑 主要指底层窟前的地面建筑,窟檐指各层洞窟外的木结构建筑。 所谓窟前殿堂建筑和窟檐建筑是指修建于洞窟前并与洞窟相连而成为一个有机 整体的木结构建筑,属中国传统建筑,和由印度西域而来的佛教石窟结合,使 得佛教石窟建筑中西合璧,极富文化含义。窟前殿堂建筑和窟檐建筑二者在莫 高窟是基本上相同的,在结构等方面的区别甚微,大同而小异,只是窟前殿堂 建筑一般是指位于底层洞窟,因为底层洞窟前有足够宽阔的地面和空间,可以 修建大型的木结构建筑;而窟檐则一般是指位于底层洞窟以上各层洞窟前的木 结构建筑,由于受到有限空间的限制,因此规模较小,二者均构成了窟前建筑, 和洞窟合而为一,也基本上承担着相同或相似的功用与性能。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窟檐建筑是晚唐第196窟窟檐,其次有第427、431、437、 444四窟宋代曹氏归义军晚期窟檐,这几座窟檐的存在表明了在晚唐张氏归义 军和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莫高窟洞窟前窟檐的大量存在,这一点也可以从归 义军时期大量有关洞窟营建文书的记录中反映出来,此外从现存莫高窟晚唐五 代宋时期几乎所有这一时期创建或重修洞窟前所留存的窟檐建筑的窟檐孔遗迹 得到应证,另外大量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底层洞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的考古 发掘资料也可作为这一时期必定有为数不少的窟檐建筑的修建的旁证资料。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敦煌石窟是中国甘肃敦煌一带的石窟总称。
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
有时也专指莫高窟。
莫高窟在今甘肃省敦煌市中心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继凿建,到唐时已有1000余窟龛,经历代坍塌毁损,现存洞窟492个。
莫高窟保存着历代彩塑2400多尊,壁画4.5万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
洞窟最大者高40余米、30米见方,最小者高只是几十厘米。
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
壁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佛教史迹、神话等题材,构图精美,栩栩如生。
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
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0.1米。
壁画除佛教题材外还绘有出资建筑石窟的供养人像和耕作、狩猎、捕鱼、婚丧、歌舞、杂技、旅行等生产、生活情景。
1900年发明藏经洞,出土了大批古代写本和其他文物〔见敦煌文书〕。
西千佛洞位于距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党河北岸断崖上,始建年代晚于莫高窟,现存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的洞窟20个,窟形、壁画同于莫高窟,塑像多为后世重修。
榆林窟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0千米的踏实河两岸,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的洞窟41个。
东千佛洞位于今安西县城东南约70千米桥子乡的山谷中,约始建于西夏之前,今存有西夏、元、清等朝代的洞窟23个,塑像有说法像、思惟像、高僧像等,壁画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与榆林窟同时代壁画相同。
五个庙石窟位于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南20千米党河上游的峡谷中,始建于北朝晚期,今存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洞窟4个,无塑像遗存,壁画多经变和密宗佛像,毁坏严峻。
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国,至清代1000余年中不断修建,其塑像、壁画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历代佛教艺术的进展,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
其中,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的详细介绍
敦煌石窟的详细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敦煌石窟,又称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 25 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敦煌石窟
百年回首,滄海桑田。王道士、斯坦因、 百年回首,滄海桑田。王道士、斯坦因、千 佛洞、榆林窟……斯人已逝,桃花依舊? 斯人已逝, 佛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榆林窟 斯人已逝 桃花依舊?
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 千佛洞, 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恰如顆顆明珠 點綴著茫茫大漠;莫高窟是敦煌文化和藝術的中心, 般,點綴著茫茫大漠;莫高窟是敦煌文化和藝術的中心, 是古絲綢路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 是古絲綢路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
飛天,舞伎, 飛天,舞伎,建 築,彩塑,一幅 彩塑, 幅精美壁畫, 佛 幅精美壁畫, 和斑駁的影像.. 和斑駁的影像... .. 風沙掩不過, 風沙掩不過,這 是永遠的敦煌。 是永遠的敦煌。
大漠長天, 大漠長天, 孤泉冷月, 孤泉冷月, 黃沙絮絮千 黃沙絮絮千年。 今夜清風, 今夜清風, 闃然夢醒, 闃然夢醒, 誰的羌笛聲 誰的羌笛聲中?
敦煌,是一個謎,一個夢, 敦煌,是一個謎,一個夢, 一個永遠難以企及的智慧。 一個永遠難以企及的智慧。
它地處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漢唐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塞,它 地處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漢唐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塞, 歷經千百年滄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懷抱中,閃爍著絢麗的光彩。 歷經千百年滄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懷抱中,閃爍著絢麗的光彩。
前言
敦煌石窟是甘肃省敦煌一带的石窟总称。它包括敦 敦煌石窟是甘肃省敦煌一带的石窟总称。 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 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有时 也专指莫高窟。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 也专指莫高窟。莫高窟现存洞窟 个。保存着历代彩 多尊, 万余平方米, 塑2400多尊,壁画 万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 座。 多尊 壁画4.5万余平方米 唐宋木构窟檐5座 余米、 米见方, 洞窟最大者高 40 余米、30 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过几十 厘米。 厘米。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年 月 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被誉为世界最大的佛 教艺术宝库。 墙壁上的图书馆” 教艺术宝库。敦煌壁画被称作 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敦煌莫高窟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
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
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
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中原和西域的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的壁画和雕塑以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色彩鲜艳而著称于世。
尤其是在壁画中描绘的佛教故事和传说,更是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特点。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代文献。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敦煌遗书》,这是一部保存完好的唐代文献,对于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佛教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敦煌莫高窟还保存了许多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品,如佛像、壁画、石刻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敦煌莫高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具体如下:1.敦煌莫高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其壁画和雕塑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通过对这些艺术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
2.敦煌莫高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宝库。
其丰富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这些佛教艺术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佛教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轨迹。
3.敦煌莫高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敦煌石窟艺术ppt课件
元609年,隋炀帝亲自西巡河西,在张掖举行了由27
国参加的商品交易会,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还让黄门侍郎裴矩经营西域事务。根据《隋书.裴矩
传》保存裴矩撰写的《西域图记序》,记载了当时丝
绸之路的走向,分别从伊吾、高昌、鄯善出发,经北、
中、南三条路,可直到西海。《西域图记序》云,三
条路“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 伎乐
精选课件ppt
36
再次,敦煌壁画的维摩诘经变和涅槃经变分别画了
各国国王、王后、太子、使臣的听法场面和举哀场面,
画面表现了不同肤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物形象,他
们穿戴了中亚、东亚、南亚、西亚等形形色色的衣冠服
饰;隋唐之际壁画中菩萨所穿衣裳上可看到联珠狩猎纹、
联珠对兽纹、联珠对鸟纹等通过中亚粟特传来的波斯萨
综上所述,敦煌被称为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是 中国通往西方各国的门户。敦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古代中 西文化交往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精选课件ppt
12
唐代安西都护府略图
精选课件ppt
13
3、敦煌深厚的汉晋文化根基,华戎所交一都会 西汉王朝在敦煌设郡之后,至公元366年莫高窟
创建的400多年间,一方面,加强敦煌和河西走廊的经 营,除设四郡、列两关和修长城外,实行移民和屯垦, 传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敦煌从原来以游牧业 为主转变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随着中原移民的增 多,中原文化也逐渐传入敦煌,出现了精通儒学的名士, 或著述立说,或开门授徒,讲授儒学。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原大乱,而敦煌和河西走廊却相对安定,保存了汉晋 以来的儒家文化传统。这说明敦煌和河西走廊经过中原 王朝数百年的经营,已建立起深厚的汉晋文化根基。
敦煌莫高窟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瑰宝
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画面 生动
石刻:技艺精湛,线条粗犷,具有 浓厚的地方特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富有 生活气息
图案:丰富多彩,寓意深刻,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
敦煌莫高窟是 佛教艺术的宝 库,保存了大 量的佛教壁画
和雕塑。
莫高窟所在的 干燥气候和自 然环境,为佛 教艺术的保存 提供了得天独
厚的条件。
莫高窟的佛教 艺术风格多样,
既有中原文化 的影子,也有 西域文化的元
素。
莫高窟的佛教 艺术在历史上 经历了多次劫 难,但仍然保 持了相当完整
的形态。
敦煌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莫高窟所在的干燥气候和自然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石窟艺术风格。
历史价值:记录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 资料。
壁画:内容丰 富,技艺精湛, 展现了古代艺
术的魅力
雕塑:形象生 动,风格独特, 具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
建筑:融合了 佛教文化与中 原建筑风格,
独具特色
文化交流:敦 煌莫高窟是东 西方文化交流
的重要见证
艺术价值:莫高窟是 世界文化遗产,拥有 丰富的艺术珍品,展 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期:公元4世纪到11世纪,莫 高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建造了大 量的佛教洞窟
衰落期:公元14世纪以后,由于战 争和经济原因,莫高窟的开凿活动 逐渐减少并停止
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 年,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
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具 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
泥塑表现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 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 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 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 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 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 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 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 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 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 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 相得益彰。
绘画表现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 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 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 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 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 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 耕作、纺织、交通、 狩猎、 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 战争、建设、舞蹈、 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 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 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 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 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 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 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 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 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 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 米高排列, 公里的画廊。 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对敦煌石窟的理解
对敦煌石窟的理解
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一个由洞窟组成的佛教艺术宝库。
这些洞窟内壁绘有丰富多样的壁画和雕塑,以及佛教经典和文化遗产的文字记载,向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和历史瑰宝。
敦煌石窟的壁画是其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
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佛教故事、历史事件、宫廷生活、社会风俗等多个方面。
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生动,展现出了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技巧和对人物形象的深入观察。
除了壁画,敦煌石窟中的雕塑也是其它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
这些雕塑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栩栩如生的形象而著称。
雕塑中的佛像和神像以各种不同的姿势和表情展现出佛教教义和信仰的内涵。
雕塑作品的细节精细入微,给人一种真实感和神圣感。
除了壁画和雕塑,敦煌石窟还保留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化遗产的文字记载。
这些文字记载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宝贵的历史价值而备受瞩目。
这些文字记载记录了佛教经典、历史事件、社会风俗等丰富的内容,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敦煌石窟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
富的艺术内容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和研究者。
通过敦煌石窟,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力,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体验到艺术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和内心的震撼。
敦煌石窟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索和珍视的宝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保护敦煌石窟的措施
及时记录和报告损害状况
建立完善的文物档案管理制度,对石窟的壁画、佛像 等文物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文物的历史、现状、保护 措施等信息。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窟的原貌。
预防性加固
对存在崩塌风险的崖体进行加固 ,防止石窟崩塌造成不可逆的损
失。
清理积水
对于石窟内的积水进行定期清理 ,防止水侵蚀对石窟造成损害。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采集
利用高精度摄影和激光扫描等技术,对石窟进行 数字化采集,建立三维模型。
虚拟漫游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石窟的虚拟漫游,让观众 可以在线欣赏石窟的艺术魅力。
定期对石窟进行巡查和监测,发现文物受损或异常情 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加强与 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专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敦煌 石窟的保护工作。
05
数字化保护措施
建立数字化档案
数字化档案
01
利用高精度摄影和扫描技术,对敦煌石窟进行全面、细致的记
录,建立完整的数字化档案,便于永久保存和随时查阅。
档案更新
02
定期对数字化档案进行更新,以反映石窟的最新保护状况和变
化。
档案共享
03
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档案与全球的文物保护机构和研究
者共享,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利用VR技术进行虚拟游览
01 02
虚拟游览
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创建敦煌石窟的虚拟游览体验,让游客在 实地参观之前或无法亲临现场的情况下,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石窟的艺 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第一节 敦煌石窟形制
四、大像窟 大像窟即洞窟内开凿、雕塑有巨大的弥勒佛像。莫高窟仅有初唐第96窟(即北大像窟, 像高33米)和盛唐第130窟(南大像窟,像高26米)两窟。大像窟的建筑形式是中国传 统木结构的殿堂建筑与印度石窟建筑结合的产物。由于佛像通体的高大和窟檐外观的气 派,大像窟往往成为所在寺院的中心和象征。 五、涅槃窟 涅槃窟是以涅槃像为主题的洞窟,劵顶,横矩形窟。西壁有横贯全窟的佛床,上塑 佛涅槃像,佛像侧卧,前无遮挡,所以平面作横长方形。莫高窟的涅槃窟只有第148、 第158两窟。 六、僧房窟 僧房窟是供僧人生活起居、修禅打坐的洞窟,有的可能是生活于莫高窟“长住百姓” 的生活窟,现多废弃。莫高窟现存僧房窟大多数分布于北区,共有六十五个。南区仅仅 两窟(第488、第489),洞窟时代为北朝至元代。
综观敦煌石窟,莫高窟的洞窟种类很多,但以禅修、礼佛为中心。洞窟种类功 能齐全,在住、用、葬、藏等方面均有体现。可以说,莫高窟是一个以洞窟为 活动中心、以宗教为生活核心的人类居住聚落。
敦煌石窟形制有一个明显的中国化过程。同时,各类建筑类型也有一 个由盛而衰的过程。 塔庙窟的兴衰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北魏至西魏是塔庙窟的鼎盛阶段。 北周至隋朝,塔庙窟开始衰落,形制基本延续前期。初、盛唐时期, 塔庙窟更加衰落,数量更少。晚唐时期,塔庙窟已经接近尾声阶段, 数量很少,形制也有许多变化。塔庙窟在第一阶段时与殿堂窟差距较 大,后来逐渐殿堂化,中心塔柱的含义也逐渐减弱乃至消失。 各种塑像和洞窟形制的重复(南北大像和两大卧佛)是时代更替和各 种势力交替的表现。
北魏 254窟
西魏 432窟
隋代 244窟
二、覆斗顶形窟 覆斗顶形窟又称倒斗形窟。窟顶中心有方形深凹藻井,四面 呈斜坡状,形状如倒斗,故名。此类窟形在整个莫高窟的洞窟 中属于中小型,保存数量最多,是敦煌石窟的主要形式。是从 十六国晚期至元代唯一不断出现的窟形。典型洞窟有西魏第 249 窟,北周第 296 窟,隋代第420窟,初唐第220、323 窟,盛唐第328、45窟及中晚唐第159、156 窟等。 三、殿堂窟 殿堂窟又称中心佛坛窟、佛殿窟。为五代、宋时期的代表 窟。平面方形,覆斗顶。殿堂窟一般属于大型窟。在唐后期及 五代时期,大量出现。典型洞窟有晚唐第85、196 窟,五代第 98、146 窟。
敦煌石窟勘察报告
敦煌石窟勘察報告敦煌石窟勘察报告一、引言敦煌石窟,被誉为中国佛教艺术的宝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这些石窟分布在甘肃省敦煌市境内,共包括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等几个主要洞窟群。
近期,我们对敦煌石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勘察方法与技术我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对敦煌石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包括:1、地面激光扫描技术:使用该技术获取了敦煌石窟的高精度三维数据,为后续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2、无人机航拍:利用无人机对石窟进行航拍,获取了石窟及周边环境的空中照片,为后续的数字化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3、内窥镜检查技术:使用该技术对石窟内部进行了检查,发现了一些早期病害及残留的壁画信息。
三、勘察结果1、石窟现状通过地面激光扫描和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我们发现敦煌石窟总体保存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石窟出现了裂痕和掉块现象,一些壁画和塑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同时,由于气候等因素影响,石窟内部湿度较大,对文物保存造成了一定影响。
2、早期病害及残留壁画信息通过内窥镜检查技术,我们发现了一些早期病害和残留的壁画信息。
这些病害主要包括微生物侵蚀、风化和水浸等。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残留的壁画信息,如佛像、菩萨和天王等形象,为研究敦煌石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四、保护建议基于上述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保护建议:1、加强对敦煌石窟的监测和维护。
应定期对石窟进行检查和清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
利用地面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获取的敦煌石窟三维数据,制作数字化模型,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支持。
3、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加强对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意识教育,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文物安全。
4、加强对残留壁画信息的研究和保护。
应组织专业团队对这些残留壁画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并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敦煌石窟
莫高窟17窟内景
•
•
流失纪录
•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 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 5000件。 •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 藏。 •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 卷。 •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 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 26块。
人文历史
•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 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 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 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 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 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 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 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 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 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誉为 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 方卢浮宫” 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 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 简介 – 石窟简介 – 地理位置 – 人文历史 – 艺术特色 – 流失海外 – 著名境地 – 流失纪录
国人保护
• 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有罗振玉、王国维、刘半农等人在北 京、伦敦、巴黎等各地收集、抄录敦煌文献,但对莫高窟 的真正保护开始于1940年代。1941年至1943年著名画家 张大千对洞窟进行了断代、编号和壁画描摹。1943年,国 民政府将莫高窟收 归国有,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由常 书鸿任所长,对敦煌诸石窟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修复和研 究工作。1950年,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依然由 常书鸿主持,到1966年以前,已加固了约400个洞窟,抢 修了5座唐宋木构窟檐,并将周边10余平方公里划定为保 护范围。1984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将敦煌文物研究所升格 为敦煌研究院,充实了科技力量,开展治沙工程,积极利 用数字化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加强保护工作。由于呼吸产生 的二氧化碳对壁画会产生潜在性的破坏,近年造访莫高窟 人数增加,因此对日常参观人数应该加以限制。
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
敦煌石窟艺术保护与研究敦煌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遗产。
这些石窟凝聚了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才华,展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敦煌石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保护挑战。
因此,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敦煌石窟作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其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为后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提供宝贵的资料。
同时,敦煌石窟所蕴含的宗教、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也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面对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我国相关部门和相关部门一直积极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敦煌石窟的完好保存。
在保护方面,采取了加固石窟结构、控制环境湿度和温度、修复受损部分等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石窟的侵害。
同时,在研究方面,对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进行深入挖掘,以丰富人们对敦煌石窟的认识和理解。
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敦煌石窟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其受到的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风沙侵蚀、干旱气候等,给石窟的保存带来了一定困难。
其次,由于敦煌石窟内的壁画、雕塑等艺术品数量众多,保护和修复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保护工作的难度。
再者,由于文物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不足,对敦煌石窟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开展敦煌石窟的保护与研究工作,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经验,为敦煌石窟的保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各级相关部门和相关部门应该增加对敦煌石窟的投入,加大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力度,确保敦煌石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入开展敦煌石窟的研究工作,挖掘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要加强敦煌石窟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人们对敦煌石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简介莫高窟简介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2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
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
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
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并被列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九册课文,题为《莫高窟》。
被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题为《敦煌壁画》。
甘肃敦煌莫高窟知识点
甘肃敦煌莫高窟知识点敦煌莫高窟是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一处石窟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些洞窟保存了丰富多样的佛教艺术作品,揭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繁荣和交流。
本文将逐步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作品。
第一步:历史背景敦煌莫高窟建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文化交汇处,吸引了来自中亚、西亚和中国的商人、僧侣和艺术家。
这些人们在这片沙漠中创造了众多的石窟艺术作品,用艺术表达他们的信仰和文化。
第二步:建筑特点敦煌莫高窟的石窟分布在莫高山下,共有735个洞窟。
其中,著名的有莫高窟、千佛洞和五谷神仙洞。
这些洞窟的建筑特点独特而精美,采用了壁龛、塑像等多种造型方式,以及绘制壁画和雕塑的艺术形式。
洞窟内的壁画和雕塑描绘了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第三步:艺术作品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以佛教题材为主,包括佛像、壁画和石刻等。
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弥勒菩萨坐像,这是莫高窟中最大的佛像,高达34.5米。
此外,还有千佛洞中的壁画《大唐西域记》和五谷神仙洞中的壁画《韩湘子神仙境》等,这些作品在绘画技法和题材选择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第四步:价值和保护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它是了解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历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和人为破坏,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复石窟、加强监管和开展科学研究等。
第五步:旅游资源敦煌莫高窟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游客可以参观洞窟内的壁画和雕塑,感受古代艺术的魅力和神秘。
此外,敦煌还有其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鸣沙山、月牙泉等,游客可以一并欣赏。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伟大祖国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甘肃省敦煌境内。
建于十六国时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已经有大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
尽管经历了风沙的侵蚀,窟内的塑像和壁画已经不再完整,但其独特的魅力仍然吸引着人们。
在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风雨的石窟群中,最为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九层楼”。
它因为有九层而得名,其中有一尊约三十多米高的大佛,两腿自然下垂,目光炯炯有神,给人一种庄严威严的感觉。
大佛的发髻盘绕,显得悠然自得。
右手向上抬起,象征着消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代表满足百姓的愿望。
他额上有一个朱砂痣,眼神平和,灰色的皮肤上覆盖着金粉,显得高贵典雅。
他的衣服垂直下落,线条清晰,虽然布料的曲线看起来有些僵硬,但却栩栩如生。
佛祖包容世间万物的胸怀,在古老的线条中展现出来。
大佛的体形丰满而圆润,庄严神圣。
据传说,弥勒菩萨成佛后,将带来一个和谐、富足的美好世界。
众生们从佛像底部仰望天空,在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中,更能感受到佛的至高无上和无尽的包容。
在旁边的一个石窟中,忠诚的护卫们守护着佛像。
佛像坐在一个半铃铛状的小房间里,头上的龙雕刻着绚丽多彩的花纹,栩栩如生,似乎即将飞向辽阔的天空。
房间的墙壁上绘着众人祈福的场景,每个小人的神态各异,衣物色彩也不相同,可以隐约看出是各地虔诚的高僧。
他们盘腿而坐,手臂放在腿上,神情庄重,仿佛正在进行某种仪式。
墙壁旁的人物形象或夸张,或矜持,每个人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侧躺的大佛,他的面部丰满,眼睛微眯,看起来非常享受。
经历岁月铸成的古铜色皮肤上,左手放在右腿上,宛如安详入睡。
衣服的大红色早已斑驳,但纹路柔软,似乎能随着身体的起伏而变化。
许多小人站在他的身上,双手合十,穿着宽袖大袍,神情各异。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传承已经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它带给每个人无比震撼的力量。
它凝聚着我们古老祖先千百年来的辛勤努力和智慧,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文化史迹:敦煌石窟(全二卷)
目录分析
上册 出版说明
下册
作者介绍
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年5月28日—1945年10月26日),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就 学于巴黎大学,主修英语,后入法国汉学中心学习汉语,继入国立东方语言学校,专攻东方各国语文历史。曾从 师法国汉学家E. E.沙畹(1865—1918)等人学习,致力于中国学研究。 1908年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 大批敦煌文物,带回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伯希和是欧美公认的中国学领袖,其影响遍及欧美日本 及中国。然而伯希和与中国学者交往,开始却并非友谊佳话,而是以让炎黄子孙愤慨痛惜,也令他本人蒙羞的敦 煌盗宝为开端。
中国文化史迹:敦煌石窟(全二卷)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目录02 内容摘要来自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敦煌石窟
伯希和
考察团
新疆
文化
洞窟
工作
中国
内容摘要
全书共六卷,收录1908年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煌所拍摄:莫高窟外景、洞窟彩塑、壁画等照片计约三 百多幅。此套法文版先后于1920至1924年出版。就敦煌石窟而言,早期进行全面详细的考察,当属1908年人伯希 和带领的考察团的工作。1908年2月25日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煌,他们来到莫高窟以后,首先集中进行洞 窟的编号、测绘、摄影和文字记录工作,其中伯希和主要负责文字记录,抄录大量的洞窟各类题记,测量师瓦扬 和摄影师努瓦特分别负责测绘与洞窟拍摄工作,他们一直工作到5月27日,期间除了在藏经洞检选写经佛画外, 一直在从事洞窟的各类必要工作。
精彩摘录
这是《中国文化史迹:敦煌石窟(全二卷)》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石窟中国甘肃敦煌一带的石窟总称。
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
有时也专指莫高窟。
莫高窟在今甘肃省敦煌市中心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 366 ),历经北凉、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继凿建,到唐时已有1000余窟龛,经历代坍塌毁损,现存洞窟492个。
保存着历代彩塑2400多尊,壁画4.5万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
洞窟最大者高 40 余米、30 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过几十厘米。
窟外原有殿宇,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
壁画有佛像和佛经故事、佛教史迹、神话等题材,构图精美,栩栩如生。
造像均为泥制彩塑,分为单身像和群像。
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最大者高33米,最小者仅 0.1 米。
壁画除佛教题材外还绘有出资建造石窟的供养人像和耕作、狩猎、捕鱼、婚丧、歌舞、杂技、旅行等生产、生活情景。
1900年发现藏经洞,出土了大批古代写本和其他文物(见敦煌文书)。
西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党河北岸断崖上。
始建年代晚于莫高窟,现存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的洞窟20个,窟形、壁画同于莫高窟,塑像多为后世重修。
榆林窟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0千米的踏实河两岸。
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清代的洞窟41个。
东千佛洞位于今安西县城东南约70千米桥子乡的山谷中,约始建于西夏之前,今存有西夏、元、清等朝代的洞窟23个,塑像有说法像、思惟像、高僧像等,壁画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与榆林窟同时代壁画相同。
五个庙石窟位于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南20千米党河上游的峡谷中,始建于北朝晚期,今存五代、宋、西夏、元等时代洞窟 4 个,无塑像遗存,壁画多经变和密宗佛像。
毁坏严重。
敦煌石窟始自十六国,至清代1000余年中不断修建,其塑像、壁画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历代佛教艺术的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
其中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地区,是这一带几座石窟的总称,计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
其中,又以莫高窟建成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其余则为莫高窟的分支。
莫高窟在今甘肃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断崖上,所占崖面全长1618米,绝大部分洞窟分布在南段长约1000米的地段内,仅有少量在崖壁的北端。
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说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历经了前秦、北凉、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朝代,共留存大小洞窟491座,塑像2400多躯。
莫高窟采用木构建筑,现多已毁灭,仅存唐宋时期的木构窟檐5座。
这些塑像、窟檐和45000余平方米的壁画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敦煌艺术。
敦煌自西汉起即为西域重镇,“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使得中国和中亚及西方诸国的商业、文化交流得以发展,佛教和佛教艺术即是循此路线,经敦煌传入中国的。
公元四世纪,中原战火不断,河西地区则相对安定;因此,从内地去的僧人在此开始了石窟的营建。
公元六世纪末,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分裂,同时也加强了对西北的经营。
由于隋朝的皇帝都崇奉佛教,所以尽管只有短短的37年,但莫高窟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程度。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仅至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即已有“窟室一千余”。
五代时期及宋代,河西地区相对稳定,当地统治者及僧、民又开凿了许多洞窟,并对前代洞窟进行了全面维修。
西夏统治期间,几乎没有开凿洞窟,仅是对以前的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补。
元代,密宗佛教盛行,所以期间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
此后,由于“丝绸之路”的沉寂,敦煌失去了其重要地位,石窟的开凿也趋于停止。
在吐鲁番统治时期(公元 1516--1715年),莫高窟,尤其是窟内塑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本世纪初,帝国主义者的巧取豪夺,使莫高窟又一次遭受了浩劫。
按照开凿时间划分,十六国及北朝初期是洞窟的开凿前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形制分为供僧人居住、修禅的禅窟,带中方柱的塔庙式窟和方形平面的佛堂式窟三种。
窟顶前部为人字披,并画出木结构和卷草形式;后部为平顶,也绘有木结构形式,并缀以飞天等图纹;四壁绘有表现佛教题材的壁画。
这一时期的塑像,本尊以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为主,组合一般是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罗汉、二菩萨,一佛、二天王,也有个别是单独一躯佛或弥勒像的。
佛像躯体健壮,面相丰满,鼻梁高隆直抵额际。
佛像身着偏袒右肩式或通肩式土红色僧伽梨,但过分强调了衣饰的装饰色彩,仅在细节上有一些现实性手法。
虽然佛和菩萨都来自异域,而且造型比例及衣着等都有严格规定,但中国的雕塑工匠依然在尊重这些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审美情趣,将他们巧妙地本地化,使其在原有的犍陀罗艺术风采外,带有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形象。
在北朝后期,佛像的造型趋于更加丰腴浑厚,面相圆润俊秀,修眉细目,面带微笑,具有相当的人性化。
由于莫高窟所在的鸣沙山属玉门系砾岩,极其粗松,便于开凿洞窟但不宜于雕造佛像,因此,泥塑在敦煌石窟中占主要地位,但形式上仍未摆脱洞窟石雕、摩岩造像的格式。
此时期石窟的代表为第267-271窟、275窟、259窟、285窟等。
隋唐时期,是敦煌艺术的鼎盛时期,开凿的洞窟数以千计,仅保存至今的就有298个。
隋朝的洞窟,在形制上承袭了北朝的前后结构,但龛略深,置一佛、二罗汉(迦叶、阿难)、二菩萨,有的还有天王和力士形象。
由于龛室的加深,罗汉及菩萨像已经不再都是贴壁的“高浮雕”,而多是脱离壁面的“圆雕”了,尺寸也有所加大,造型更趋世俗化,但雕塑艺术中的立体造型手段尚未得以充分发挥。
此时期的代表为第206窟。
唐朝的洞窟多为正方覆斗状顶的殿堂式,后壁开一大龛,深宏如厅堂,中置须弥坛,上设佛像。
塑像组群一般为一佛、二罗汉、二菩萨、二供养天、二天王(天王足下蹋有小鬼)、二力士。
佛居于中心位置,女性成分明显,体态丰腴,面容慈祥,结跏趺座;头梳螺髻,手作说法印或无畏印,身着土红色通肩式袈裟,袒胸覆足,衣摺线条流畅优美,尤其是下摆摺纹生动刻划出丝织袈裟的柔软光滑并透露出衣饰下的肌体美,使塑像的内在与外涵得以完美统一,充分显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组群中的其他形象也各具特色:菩萨、供养天均为少女形象,温柔典雅,显得既妩媚艳丽而又高贵、不容亵渎;罗汉像为一老一少,即迦叶和阿难,生活气息浓厚形貌和性格特征显著多样;天王像孔武有力、盔甲严整,力士像凶猛暴烈、肌肉鼓突,都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
这些雕像虽然各有特色,但却准确地统一在一个鲜明的题材下,丝毫不显杂乱。
此时期的雕像,普遍进行了彩色金箔妆銮,被称为“彩塑”,与周围斑斓的壁画一起,构成了奇妙的艺术场景。
这时期的代表为第322、220、328、46、45、130、194、225、158等窟。
自五代起,由于“丝绸之路”趋于冷落,敦煌地区的开窟造像活动也日渐冷落,而且在艺术水平上并无长足改进,甚至显得僵硬空虚。
持续至明代,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地处内陆的敦煌失去了往日的兴盛,开窟活动也逐渐终止了。
现存的此时期洞窟有145个。
敦煌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即成为东西交通的枢纽,并逐渐演化为印度犍陀罗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原文化三大文化的汇合地。
敦煌石窟系统地保存了从十六国到元代近千年间佛教塑像的发展序列,和敦煌壁画、敦煌文物一起形成了一门世界性的独立学科-敦煌学。
因此,敦煌不仅是中国艺术的宝库,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
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
汉代起敦煌是辖六县之郡。
东汉大家应劭称:“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
”两千年后的今天,这一“繁盛大地”以其拥有的举世无双的石窟艺术、藏经文物而成为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今年5月21日,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现世一百周年的日子。
如果把敦煌的百年比作一道万世经传的长诗的话,那么它的第一句是令人落泪的。
重述那段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意味着文化价值的存续。
公元前2世纪左右,佛教已传到了中亚阿富汗一带。
公元前1世纪时,佛教传入了我国的于阗一带。
大约在公元前后,佛教正式传入了中国内地,实际上在此之前,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已经在民间流传了。
敦煌地接西域,是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
敦煌石窟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东端,有窟六百多个,其中469个都有壁画和塑像。
石窟始凿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或说是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
根据莫高窟唐朝的碑文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一叫乐的和尚和一个叫法良的禅师来到这里,在这里开窟修行,称莫高窟(莫高窟一名,最早见于敦编423窟隋代洞窟之《莫高窟记》)。
随后在短短的30多年间,竟建造了70多个洞窟,而且很多洞窟从窟型到造像都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盛唐时开凿的洞窟已达1000多个。
在敦煌城东南三危山与鸣沙山之间,有一条河由南向北流下,名叫宕泉。
宕泉西岸。
经千百年冲刷而形成高高的崖壁,石窟就开凿在这绵亘1000多米的崖壁上。
崖壁由砾石构成,不宜雕刻,所以用泥塑及壁画代替。
敦煌人稀地僻,且气候干燥,上述作品因能长期保存,对研究古代历史和艺术,有着极大的价值。
敦煌石窟现存的禅窟很少,北魏至西魏窟22个,隋窟96个,唐窟202个,五代窟31个,北宋窟96个,西夏窟4个,元窟9个,清窟4个,年代不明5个。
第267—271这一组洞窟就是最早的禅窟,最初是没有绘制壁画的,直到北凉以后,才开始绘制壁画。
这组窟中间是一处较大的长方形主室,正面塑佛像以供观像之用,两侧各开两个仅能容身的小洞,僧人就坐在里面修行。
但凿建石窟的目的并不都是为了坐禅,佛教寺院为了更好地宣传教义,吸引更多的信众,便也开凿石窟以供人们观瞻礼拜;另外,越来越多的信众为了表明自己对佛的崇信,往往不惜出巨资开凿石窟,在里面雕塑佛像,绘出壁画,作为自己的功德。
除禅窟外,主要流行两种窟形:一是中心塔柱式。
来源于印度的支提窟,即塔庙的形式。
把佛塔供奉在寺庙的中央。
主室平面是一个长方形,中心靠后部的地方,有一个直通窟顶的方柱,方柱四面开龛,塑出佛像,以供信徒绕塔柱观像和礼拜。
隋以后,对中心塔柱作了很多改进。
二是覆斗顶殿堂式。
这是仿照中国古代殿堂建筑的内部形式设计的,主室平面呈方形,正面开佛龛,龛内塑像,佛居于中央,两侧依次排列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群像,反映了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解。
洞窟顶部呈倒斗形,倒斗的中心画出藻井图案。
早期魏窟仍有塔柱,且前廊如敞口厅。
唐窟多是盛期以后的做法或凿10米以上的大佛像,窟前或设木廊(现有的仅几处宋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