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全文定稿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说明一、《中国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

进修者应已初岁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读懂文言文的基本能力。

二、自先秦至近代,是《中国文学史》的时间跨度。

通过学习《中国文学史》,自学者应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诸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联系交融等,获得基本的了解。

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

三、《中国文学史》的教学用书,目前可在以下三种中任选一种: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不包括近代文学部分,若选择此书为教学用书,则在教学近代文学部分时,必须再以另一部书作为教学用书。

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一、社会概况遍布全国的原始人遗址的发掘和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周口店中国猿人的骸骨化石。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夏禹传子,标志着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殷商时代:奴隶社会完成。

武王伐纣,建立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成、康时期,生产发展,社会繁荣。

厉、幽残暴,西周灭亡。

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诸侯争霸,战乱频仍,进入了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之交,地主阶级兴起,奴隶制解体,伴随着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出现了百家争鸣、学术文化空前繁荣的盛况。

一、文学概况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学是口头文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录,大部分年久失传,见于文献的只有少数歌谣和零星神话。

《吕氏春秋•淫辞篇》和《淮南子•道应训》所载的“举重劝力之歌”,表明了原始歌谣与集体劳动的关系。

《吕氏春秋•古乐篇》昕记“万天氏之乐”,证明远古时期歌谣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

《弹歌》等原始歌谣。

神话是原始人类幻想和想象的产物。

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留在《山海经》、《穆天子传》、《淮南子》、《列子入《楚辞•天问》及其他一些古籍中。

2022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2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目录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1.1浙江财经大学招生简章......................1.2浙江财经大学专业目录........................1.3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2.1浙江财经大学专业综合介绍.................2.2浙江财经大学专业就业解析.................2.3浙江财经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第三章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3.1报考数据分析..............3.2复试信息分析..............3.3导师信息了解........第四章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4.2真题分析................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五章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第六章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有三个方向:分别是(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或(203)日语,(706)中国古代文学史,(903)古代汉语。

【学校简介】浙江财经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浙江省省属高校,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 试大纲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    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0539 Ⅲ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初“三体诗”和晏殊词。

学习要求:①准确了解宋初诗风和文风的整体面貌及其基本走向;②重点掌握王禹偁诗歌、西昆体诗歌的创作特征;③重点掌握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 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欧阳修、王安石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的文学创作。

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有关北宋中叶诗文革新的情况;②重点掌握欧阳修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在诗文革新中的领袖地位;③重点掌握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创作的特点,深入理解他们对宋诗风格的影响;④重点掌握王安石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⑤翔实理解曾巩、苏洵和苏辙散文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 识记:欧阳修的生平。

理解:①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②《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应用: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二)梅尧臣和苏舜钦 识记:①梅尧臣的生平;②苏舜钦的生平。

理解: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应用:①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3.尽可能多地掌握代表作品,要求对公认的典范作品进行精读和熟读,最好能多背诵一 些名作,以便于在论述题中举例论证。要求考生掌握鉴赏的方法,对优秀之作能进行鉴赏性 的分析。 特别提示: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本年度考试暂不涉及近代文学内容。 二、 参考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1-4 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版。考试的基本内容不越出规定的参考书范围, 但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能适度发挥。
1.名词解释,要求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出现的重要专业名词,如重要文学理论术语、 风格、社团、流派、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重要事件等。
2.要求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比较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重要作家的历史地位、重要的文学风格、流派、及重要的文学理论等,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和 评价。能对各种类型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适用于宁波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
试。试卷的题型大致上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大类型(不排除出现其他形式),共 计 150 分。考试内容一般不超越本科生的水平。 一、 要求把握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由中国文学史和历代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内容构成。要求考生将文 学史与作品选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二、参考书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 3 版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 年。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适用于宁波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代文学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共 150 分。 一、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一)通论部分 1.绪论: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两大系统。 2.文字:汉字构造与六书理论。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3.词汇:单音词和复音词。古今词义的异同。本义和引申义。同源词。探求词义的常用方法。 4.语法:词类活用。词序。判断句。被动表示法。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几种常见的习 惯句式。 5.音韵:有关音韵的基本概念。古书注音法。《广韵》与中古音。上古音。古音通假与因声求 义。古书的读音问题。诗词格律。 6.古书注解和句读:古注概况与类型。古注体例与术语。正确标点古书。 7.语文工具书:工具书的类型、编排和检索。几种重要工具书。 (二)文选部分 文选以第一、二册为主。 (三)常用词部分 注意常用词中古今词义差异较大的方面。

浙江财经大学语言学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浙江财经大学语言学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涵盖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目的:测试学生运用语言理论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基本
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全面系统掌握语言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等,具有分析和解决语言文字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参考书目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
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四、试卷结构。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核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核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核大纲一、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三、重点章节:《中国文学史》(1-3卷)(即先秦—宋代文学部分)先秦文学第一章诗经历史散文第一节《诗经》的分类标准及主要内容第二节《诗经》主要艺术成就第三节《左传》主要文学成就第二章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发展趋势第二节《论语》、《庄子》主要艺术特色第三章楚辞第一节“楚辞”释义、楚辞的特征第二节《离骚》的内容及艺术成就秦汉文学第一章两汉历史散文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第二节《史记》的内容及文学价值第二章两汉辞赋乐府第一节汉代散体大赋的文体特征第二节“乐府”释义第三节汉乐府民歌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第三章两汉文人诗第一节汉代文人诗的发展历程第二节《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隋唐五代文学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三章李白第四章杜甫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八章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宋代文学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苏轼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四、考试试卷题型及其分值分布1、综合试卷共150分,由《中国古代文学史》(分值90分)和《文学理论》(分值60分)两门课组成。

2、《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构成:基础知识填空题(15个,共15分)名词解释(4个,共20分)简答题(3个,共15分)综合分析题(2个,共20分)诗歌赏析题(1个,20分)《文学概论》考核大纲一、课程名称:文学概论二、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三、重点章节: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一节文学的含义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一节艺术真实第二节情感评价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第十三章文学风格第一节风格的定义与内涵第二节文学风格与文化四、考试试卷题型及其分值分布:1、综合试卷共150分,由《中国古代文学史》(分值90分)和《文学理论》(分值60分)两门课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目的: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发展脉络的掌握情况,对代表作家作品的熟悉程度,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熟悉历代代表作家作品并能够依据相关文献加以评价,掌握各种文体的发展流变情况,了解重要流派的理论主张和相关文学论争,以及宗教、哲学、政治等外部因素对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参考书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四、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150分;
(二)填空、名词解释30%,简答、论述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