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第14课 故都的秋
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写于1934年8月的一篇散文。1934年7月,郁达 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达夫 日记》载:“1934年8月16日,(今日七夕) 星期四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起而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 了半角云天,竟悠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接《人间世》社快信, 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明日来坐索。”“1934年8 月17日(七月初八)星期五 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 都的 秋’。”可见这篇是应编辑索稿而作,当时到北平虽只有短短四天,但郁达 夫把北平的秋味和人生的况味都融入其中,细腻而深沉。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第14课 故都的秋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 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回国后从事 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中 山大学等校任教。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 年,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 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第14课 故都的秋
课文探究
1.能表现文章感情基调的是哪几个词?作者对它们是如何描写的?试举例说明。 提示: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 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举例分析:①牵牛花:“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 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 下驯鸽的飞声”既是在写“静”,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 “悲凉”。 ②槐树落蕊: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 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故都的秋
讨论与交流
引导学生们围绕故事展开 讨论,分享感受和思考, 增进对秋天的理解和感知 。
角色扮演:体验文中人物情感
选择角色
让学生选择《故都的秋》中的一个人物角色进行 扮演。
准备道具和场景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道具和场景布置,营造文中描 述的秋天氛围。
表演与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展现所扮演人物的情感和内 心世界,深入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心境。
背诵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02
03
理解记忆法
在背诵前,先理解文章的 内容和结构,把握文章的 中心思想和情感基调,有 助于记忆。
分段背诵法
将文章分成若干小段,逐 段背诵,每段背诵熟练后 再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 记忆。
情境模拟法
在背诵时,想象自己置身 于文章所描绘的场景中, 通过模拟情境来加深记忆 。
语言表达能力提升途径
的开始。
不同地域秋季风光展示
A
北方秋天
以北京为例,故宫的红墙黄瓦与金黄的银杏叶 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南方秋天
如桂林山水在秋季更显清丽脱俗,山峦叠 嶂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B
C
西部秋天
四川九寨沟的秋天宛如童话世界,五彩斑斓 的树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美不胜收。
东部沿海秋天
如青岛八大关景区在秋季时,海风轻拂落叶 纷飞,充满浪漫诗意。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独特感受,通过对比突出北国秋天的特点。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
此句描绘了北国秋天的早晨景象,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
清、静、悲凉
文眼
关于“悲凉”:
郁达夫将个人的不幸遭际、 动荡的现实及腐败的当局都融入 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中去
了。在作者的心中,“悲凉” 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 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思考题:
真正写故都秋的在第几段?
3到11段
3——11段描写了几幅秋景图,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的内容?
B.颓(tuí)废
混沌(dùn) 厦(xià)门
忧心忡忡(chōng)
C.一椽(chuán) 潭柘(zhí) 隽(juàn)永
流水淙淙(còng)
D.似(shì)的
针砭(biān) 平仄(Zè)
咄咄(duò)逼人
❖ 返回
2.下列词语中,划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
A.隽(juàn)永
浑浑沌沌(tún)
驯(xùn)鸽
徇(xùn)情枉法
B.落寞(mò)
漠(mò)不关心
蓦(mù)然
慕(mù)名而来
C.一椽(chuán)破屋 潭柘(zhè)寺
譬(pì)如
廿(niàn)四
D.平仄(zhè)
折(zhé)本
思忖( cǔn )
蹊跷(qiào )
C 4、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清静 清净 静土 耳根清静 B.缓慢 慢待 曼妙 轻歌慢舞 C.领略 策略 掠夺 攻城略地 D.浪废 悠闲 幽远 枉费心机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 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 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 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 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五幅画面都 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 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 感悟。
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 的特点的词语。1到2段写的是什么?用什么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课件
❖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
生活的淡泊,也表露了作者在谈到
百2023姓/11/2生2 活时的愉快心情。
17
五·佳日秋果图
2023/11/22
18
北方的果树:屋角、墙头、茅屋 边上、灶房门口的那些枣树给人 无声无息、静悄悄的感觉,淡绿 微黄的颜色也不艳丽,而“西北 风”、“尘沙灰土”也给人以深 深的凉意。
四·秋雨话凉图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2023/11/22
16
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 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 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 势,活灵活现。 同时,在“秋语图”里加入“都市 闲人”,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 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 点。
▪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 主要是冷色。面对这么多的冷色,作为一个孤独 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自然会 产生一种冷清的感觉,这也正是作者所说的故都的秋 的“清”。正如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 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故都的秋
达夫
郁
郁达夫(1895-1945)其人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
赴日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
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
报》等刊物。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
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
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
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4课《故都的秋/郁达夫》赏析+教案+课件
课文原文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高中语文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要想学好⾼中语⽂,课本上的课⽂⼀定要吃透,理解好,因为试卷上的很多题⽬都脱离不了课本。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1、正确认识⽂章主线对⽂章的统率作⽤: ⽂章的主线统率全⽂的各个部分。
本⽂贯穿全⽂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
这⾥的“清”是与“浊”相对⽴的,是⼀种清爽、清楚,⽽不是混混沌沌。
正如⽂中所写,南⽅的秋,只能感到⼀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
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
⽽北国的秋却是味道⼗⾜的,清清爽爽的。
“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情在客体上的反射。
⽂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如写⼩院秋景,那⼩屋是“⼀椽破屋”,墙是“破壁”,⼤环境就是冷落的。
再看天⾊是“很⾼很⾼的碧绿”的天⾊,⽽⼈的活动是“细数⼀丝⼀丝漏下来的⽇光”,“静对”破壁腰中牵⽜花的蓝朵,还有看那⼏缕萧疏的秋草。
不久秋味⼗⾜,⽽且于清闲中流露着⼀缕缕落寞与孤独的伤感。
作者也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种以声写静的⽅法更突出了⼩院的寂寞。
这些景物,从声⾳到⾊彩到外形,都在显⽰着全⽂感情的主旋律──清、静、悲凉。
其它⼏幅图画也是如此。
但应注意,“清、静、悲凉”虽然是统率全⽂的,各幅风景图均统⼀在这感情基调中。
但却不可机械地去分析,五幅图景中哪⼀景物是在显⽰清,哪⼀景物是在显⽰静,哪⼀景物是在显⽰悲凉。
这样去分析课⽂,往往会⾛到牵强附会的死胡同之中。
例如分析秋果中的枣树,作者之所以选它,只是因为它在京城⼈家院落中极为普通,⼏乎处处都有,⽽它青中带黄的⾊彩⼜与全⽂情感基调⼀致,⾜以代表作者⼼中的故都秋⾊。
如果⾮要找它哪⾥是清,哪⾥是静,哪⾥是悲凉,就太琐细了,也太主观猜测了。
所以,作者笔下的北京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是体现在五幅秋景图形成的总体氛围中的,这三者间⼜互相包容,互相映衬,清中有静,静中有清,清静中有悲凉,悲凉的外在表现即为清静。
《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七单元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14 故都的秋一、重点剖析1. “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答案:作者之所以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入题,是因为“故都”更能体现散文的抒情性。
“故”给人以历史悠久之感,也蕴含着怀念之情;“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秋”确定了描写的内容。
“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以此为题,明确而深沉。
2.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章的“文眼”,其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特点:①运用了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了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作者借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来表现自己因迷惑、抑郁、失望而徘徊的忧思与落寞之情;或者说,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心情,才感到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3. 为什么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却着力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答案这是由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凄凉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内心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如此,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而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来着力描写。
在作者笔下,萧索的秋意与落寞的秋情是统一的。
4.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精心描绘了五个画面,请给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在这五个画面中,作者是如何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不能。
“家家户户”运用叠字,不仅使文章具有韵律美,还说明秋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养在家里”则进一步拉近了秋蝉与家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感;“家里”既呼应了前面的“家家户户”,又照应了后面的“家虫”。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7单元14课《故都的秋》
再读课文,饱尝秋味。
秋槐落蕊图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 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 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 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 些深沉的地方。 视觉、触觉,联想、想象。
初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大快朵颐: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 吃一顿。
初读课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题目“故都的秋”是什么意思? 故都:北平,曾是元明清民国的首都。 秋:秋季,秋味,秋景。 在北京作为首都的日子里,作者曾经来过北京几次,待的 时间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两年。这期间,作者参加过两次公 务员考试却最终落榜,在北京还见过周氏兄弟,当过北大统 计学教授,挣的工资却少得可怜,他的儿子龙儿逝于北京。 不是“秋的故都”,而是“故都的秋”,“秋味”“秋景” 是重点。
再读课文,饱尝秋味。
秋院清晨图 为什么“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就 “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到十分的秋意”? 这个时候,槐树花、果实也已经脱落,只剩下将要落下的叶 子了,稀稀疏疏,时间到了秋天,就是如此,牵牛花也是如此, 与故都的秋没有违和感。作者还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 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因为故都的秋是“清”的, 颜色必须要淡。“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 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那更是“清”了。
《故都的秋》课件26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的
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
秋
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
点清凉”, 因此,“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
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
第二部分(3——12):写古今中外文人诗人对“秋”的厚爱,
认为秋在这些人的诗文中“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
天下秋”。 ⑼着:穿(衣)。 ⑽平平仄仄起来:意即推敲起字的韵律来。 ⑾GoldenDays:英语中指“黄金般的日子”。 ⑿钞:同“抄”。 ⒀Anthology:英语中指“选集”。 ⒁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⒂欧阳子的《秋声》:指欧阳修的《秋声赋》。 ⒃荔枝湾:位于广州城西
四.内容介绍
景物之外,还举了个小小的例子:清晨起来,在院中一坐,
泡一碗浓茶,你能看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
下驯鸽的飞声,还能从槐树叶底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里,
从生长在破壁腰中的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色的花朵里,自
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四.内容介绍
故 都
1.思想内容
的
秋
接着作者又提到了槐树,这本是北方最常见的树木。 从它那落下的似花非花的落蕊上,当人们踩着它的 时候,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但却感觉到浓浓 的秋意,而且还能从扫地者所遗留下的丝纹里,感 觉到一种秋的细腻、秋的清闲,还有点儿落寞,领 略到古人所说的桐叶一落,天下知秋的韵味。
四.内容介绍
故 都
1.思想内容
的
秋 然后作者又举出了秋蝉的残声,在北平是几乎到处可以听到的,不比南方
是非要上郊外或者山上才能听到的,这也是北国的秋韵之一。接着作者特 别谈到了北国的秋雨,这也是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的。灰沉沉的天底 下,忽而来一阵凉风,马上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但这雨来得快,去 得也快。一会儿,云便渐渐地向西卷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而这时穿着夹袄的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一立, 遇见熟人,便会用一种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地说道:“唉,天可真凉 了。”而对方也用同一声调答道:“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 里,北方人特有的往往把“阵”字念成“层”字的歧音,则更是平添几分 北国的秋趣,令人感到回味无穷。 。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北国秋蝉之多,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四部分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思考讨论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 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课内训练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写了"鸽声""蝉声""雨声""人声",这些以声衬静,借助细小的
声音充分体现了北平清静的特点。 B .第⑥段中描写北方的秋雨的排比句,既具有口语的生动性,又兼
有语势连贯性,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 .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用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对比,来表
湘南中学 黄楚雪
故都的秋
知识回忆
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是什么样的?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知识回忆
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是什么样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 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 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 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
解读秋景: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 者描绘了几幅秋景? 分别给每幅秋景图命名
破屋秋色图
本图里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秋味 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特点的?
一椽破屋 —— 衰败 沧桑感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静谧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破壁腰 —— 残破 静对牵讨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 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 陪衬。
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蓝色、白色——冷色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秋槐落蕊图
思考与探讨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 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为什么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其落蕊?
写落蕊,描绘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给人一 种寂静无人,作者独自徘徊的遐想。只有与自然 交融,方能流露出内心深处的那份“流水落花春 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的寂寞、凄凉情 怀。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
都的秋》。
识记字音
●混混沌沌( d)ùn 潭柘寺( )zhè ●槐树( huá)i 扫帚( sào zho)u ●落蕊( ruǐ) 一椽破屋( c)huán ●廿四桥( ni)àn 蟋蟀( xī sh)uài ●嘶叫( sī) ●平平仄仄( z)è 普陀寺( )tuó ●譬如( pì)颓废( t)uí鲈鱼( )Lú
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住所的话》)在这二
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
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秋天无论在哪里都是美好的季节,但是北方的秋天特别清澈、安静、忧伤。
我要从杭州赶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北京,只是为了品尝这故都的秋天。
江南的秋天也很美,但是草木生长缓慢,空气湿润,天空颜色淡,经常多雨少风。
在苏州、上海、杭州、厦门、香港、广州等城市中,一个人很难完全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意境。
秋天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
在领略秋天的过程中,半醉半醒的状态是不合适的。
我已经十多年没有感受到北方的秋天了。
每年到了秋天,我总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XXX、西山的虫鸣、玉泉的XXX、潭柘寺的钟声。
即使在北京皇城人海中,只要租一间破屋住着,早晨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也能看到高高的碧绿天空,听到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望着漏下来的日光,或者在破壁腰中静静地欣赏牵牛花的蓝色,都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我认为牵牛花最好是蓝色或白色,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不好。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下长一些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北国的秋季景色有许多美丽的点缀,其中槐树是一种让人联想到秋天的植物。
在早晨,槐树的落叶会铺满地面,踩上去没有声音和气味,只有微触感。
在树影下扫街的人会留下细腻、清闲、落寞的印象,这让人想起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北国的秋蝉的衰弱残声是一种特产,因为北平到处都有树,房子也很低,所以无论在哪里都能听到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只有去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到。
北平的XXX的嘶叫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非常常见。
此外,北方的秋雨似乎比南方的更加有味,更加下得奇和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空下,忽然刮来一阵凉风,然后就开始下雨了。
雨过后云渐渐卷向西去,天空变得青蓝色,太阳露出了脸。
穿着厚青布单衣或夹袄的城市居民会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聊天,互相感叹秋天的凉意。
中国文人对秋天有着深深的情感。
话剧《立秋》展现了他们的悲秋情结。
各地也有不同的中秋风俗。
在北方,果树也是秋季的奇景之一。
枣子树会长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等地方,成熟时呈淡绿微黄的颜色,是秋天的全盛时期。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10篇)《故都的秋》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
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
秋果奇景
• 为什么作者单单写枣树?
• 因为枣树是京城人家院落中极 为普遍的树种,可作为北方果 树的代表。并且枣生长颜色的 变化,恰好映衬了北国之秋的 变化,足以代表作者心中故都 的秋色。
• “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 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 尘沙灰土的世界”
• 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看着 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 凉之感油然而生。
•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 • 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或北京,而用“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
之意,也暗含一种文化底蕴。 • “秋”字点明了描写的内容。 • 题目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
四、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 一(1—2)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点明北国之秋“清、静、 悲凉”的特征,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 胆地进行自我揭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 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 他的散文则直抒胸臆,表现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 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直、明丽、酣畅的风格。
在五幅图景中,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 静、悲凉”的特点的?
“秋晨院落”
• 1.从视觉方面,使用冷色调描写画面体现“清”的特点。
•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给人一种 “清”的感觉。
• 2.从听觉方面,通过声音来体现“静”的特点。
•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反衬手法, 以动衬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宁静的特点。
文章第12段是议论语段,本文重在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 怀念,这个议论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的一支生力军,特 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 革命文学。
2.一叶知秋 《淮南子·说山》:“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唐庚《文录》:“唐人有诗 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知秋”比喻由细微的 迹象看出形势的变化,由现象或部分推知本质或全部。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任务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随堂任务作业
3.陶然亭 位于北京城南,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名亭(绍兴的兰亭、滁 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 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 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变成了文人墨客“红尘中清净世界也”,在 这个文人雅集的地方,有林则徐、翁同龢所写的对联,还留下了很多诗文, 秋瑾、龚自珍等人都曾在陶然亭上留诗。陶然亭也曾经是早期革命者高君宇 与石评梅爱情的见证者,两人后来合葬于此,“冰雪情谊”流传至今。
故都的秋
课前自主预习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 1921 年 6 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 创造社,并筹备编辑《创造季刊》;1926 年 3 月,郁达 夫、成仿吾、冯乃起等一群年轻孤傲的创造社作家发起 创刊了自己的刊物《创造》,用以发表他们自己的文学 生 主张;1928 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的支持下,主编 平 《大众文艺》;1930 年 3 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938 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 年 12 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 和诗词;1942 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 门答腊,化名赵廉;1945 年 9 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 年,中 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任务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随堂任务作业
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 作
花》,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 品
《迷羊》,小说集《沉沦》。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中国 评 前文联主席夏衍评价:“达夫是一个伟大的 价 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任务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随堂任务作业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 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适 的生活,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 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导致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 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也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 “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业
1.创造社 1921 年 1 月 4 日,周作人、郑振铎、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 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 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的文学研究会。作为响 应,1921 年 6 月上旬,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 郑伯奇等人于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 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 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和唯美主义的倾向。以其独特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任务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随堂任务作业
4.秋士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秋天的时 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常与“春女”(春 天的时候,女子往往会因为看到落花而感到红颜易老,时光飞逝伤感)陪伴相 出。也指迟暮不遇之士。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任务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随堂任务作业
1.辨析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混.( )乱的年代里,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往往采用混.( 方式,攫取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水摸鱼的
(2)他为人低调,从不像那些喜欢露.( 实力。
)富的人那样显露.(
)自己的
(3)别看他平日里大大落落.( )的,但真遇到事一点儿也不落.( )后,
决不落.( )在别人后面。
(1)说到创业感受,汪银富似乎有说不完的想法和创业的点子,话语中也
透着
的干劲,他带领致富的
百人。(十足 实足)
(2) 他 画 中 的 战 后 古 都 枯 寒
,一派荒凉,也暗示了当时经济
的
。(萧索 萧条)
(3)同学们相处,事事要表现出团结的
,不能处处以颐指气使的
示人。(姿态 姿势)
答案 (1)十足 实足 (2)萧索 萧条 (3)姿态 姿势
(4)从折.( )本到盈利,跨越了十年。因此当他回顾这几年创业的曲折.
( )经历时,他只用了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折.( )腾”。
答案 (1)hùn hún (2)lòu lù (3)luō luò là (4)shé zhé zhe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任务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随堂任务作业
答案
2.辨析语境,选用语词。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任务学习 读写能力提升 随堂任务作业
答案
解析 (1)二者读音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十足”指:①成色纯, 如“十足的黄金”;②十分充足,如“神气十足”。“实足”指确实足数的, 如“实足年龄”。(2)都有“凄凉冷落,没有生机”的意思。但二者的侧重点 和适用对象不同:“萧索”更突出单调和凄清,“萧条”侧重于形容凄冷、 万物凋敝的氛围;“萧索”多用于自然环境,“萧条”多用于政治、经济的 不景气。(3)“姿态”侧重指形体显示出来的外在状态,引申为对人对事的风 格、态度,可用于人和事,常与“高”“低”组合,可构成“故作姿态”“千 姿百态”等固定短语。“姿势”侧重指体姿架势,与身体各部分的造型有关, 常与“端正”“优美”“雅观”等词语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