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精选8篇)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都的秋》教学教案篇1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五、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3、解题“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故都的秋高中课文原文及赏析
故都的秋高中课文原文及赏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扩展资料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亭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故都的秋》ppt课件
自由赏析另外四幅画,品味故都的秋。提示: 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 点”的形式表述。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 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 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 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
秋槐落蕊图
思考与探讨
•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 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问题探究
3.阅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北国的秋”与“南 国的秋”各有什么特点?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4、小组合作: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描绘了 几幅秋景?用绘画方式,将文本描绘出来,并分 别给每幅秋景图命名,各小组展示并分享绘画作 品。
五幅图景
清晨品秋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庭院秋果图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 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
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 屈辱和歧视;
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 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思考与探讨
作者多次写南国之秋,还写了最让作者 思念的北国之景,有何作用?
郁达夫与孙荃(原配) 郁达夫与夫人王映霞
郁达夫在苏门答腊最后的寓所
郁达夫北京故居(前海北沿11号院)
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间,郁达夫积极参加左翼文 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郁达 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 “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 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 秋》。
文本结构
《故都的秋》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ppt课件2【语文版】
是老师在上课时补充讲解的,如果不听讲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些重点。
•
所以,上课的时间一定要专注于课堂,决不能打开别的习题集去学习,这样才是高效率的学习,才是提高成绩最快的方法。因此,困难也要先听课,那对你将来的自学一定会很有帮助,哪怕你只是记住了一些经常出现的术语,上课的内容好像马上就忘光
了,但等到你日后自己学习的时候,也能让你回想起很多内容。
的自然色彩。 作家个人的善感气质 旧中国时代的抑郁环境
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总写(1~2段) 江南的秋:慢、润、淡
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观秋色:清
向 往
记叙 秋蝉残鸣
听秋声:静
故 都
秋雨话凉
品秋味:悲凉
的 分写(3~11段)
佳日秋果
秋
人皆感秋
议论 中国文人尤甚
非到北方不可
品味 赞美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 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 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 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 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 点儿落寞。” (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课件10:第2课 故都的秋
风景区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的地方,那里的景 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其二,那些著名的风景, 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咏北平秋天常用的题材,虽 富于秋的特色,但不容易道出新意来;其三,“不识庐 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那些常见的景象人 们虽然很熟悉,却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者 把它们挖掘出来,集中起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味 到北平的秋“味”。
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飞鸽、日光与牵牛 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 故都的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 些“冷色”,如“青”“蓝”“白”等,以此来显示深 沉、淡泊的特征。
3.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 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点评: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作者认为秋 蝉的残声,是北国的特产,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 可少的,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们是北 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 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暗示 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 音”的情有独钟,也体现了秋的“悲凉”之意。
具有特殊的意义,故产生“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也是自然的了。作者引此例意在说明,“秋之于人, 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人与一切 动物一样,在秋季到来时,感受到的是深沉、幽远、 严厉、萧索。
句
段 5点.“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至“是不合适的”与 “评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至 “黄犬之与骆驼”。
的特点。五幅画面集中体现了“清”“静”“悲凉”, 与南国之秋的对比也体现了北国之秋的特点,就是在倒 数第三段的议论中,作者也是紧紧围绕世人对秋引起的 “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写,这正是作者眼中 之境“悲凉”的原因。 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一切 都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在 作者笔下,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皆着我之色 彩”,笼上了一层深沉的忧虑和悲凉之情。本文充分体 现了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故都的秋 中职语文
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
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小家与大国,两层
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由于国民党白
创 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作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此时,中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悲却是秋 凉特好天 。别的,
的;无 来可论 得是什 清啊么 ,,地 来这方 得北的 静国秋 ,的天 来秋, 得,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自主探究
1. 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南国之秋? 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2. 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 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 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课文赏析
谢谢
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
走
州弄(现更名达夫弄)的知识分子家庭。 15岁,郁达夫进入蕙兰中学读书,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
近 报刊投稿。民国十年(1921年)郁达夫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
作 张资平、郑伯奇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小说创作;十月十五
背 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因而, 景 当他到达北平,感受到国事的危急,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课《故都的秋》word教案 (一)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课《故都的秋》
word教案 (一)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关于秋天和故都的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语文写作。
教学难点:文学鉴赏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一课《故都的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季是令人感到舒适的季节,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
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秋天的想象和感受。
二、阅读教学
请同学们根据书籍《故都的秋》进行阅读,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在文中写出了什么句子表达他对秋季的喜爱之情?
2、文中的故都让作者产生了什么感悟?
3、文中描写的故都秋天有哪些特点?
4、从文中我们可以读出什么感受?
三、写作创作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秋季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作:
1、秋季给你带来的感受。
2、秋季的景色和气氛。
3、你在秋季做的事情。
4、你最喜欢秋季的什么事情。
四、完成作业
同学们完成自己的作文,并且交给老师批改。
五、课后反思
同学们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成果,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阅读教学和写作创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季的美好。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五故都的秋练习与思考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沌..(dùn)潭柘.寺(zhè)一椽.( chuán) 驯.鸽(xùn)点缀.(zhuì)颓.废(tuí)萧索.(suǒ )廿.四桥(niàn)二、“文眼”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是文章主旨的凝聚点。
本文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课文开头与结尾都写南国之秋,文中还提到中外的文人、诗人,甚至牢狱里的囚犯对秋的情感,这与文章文眼”是否相背离?参考答案:这些内容与课文的“文眼”是不背离的。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反衬只有故都的秋才“色彩浓”“回味永”,才能让人“看得饱”“尝得透”。
写中外文人、诗人,甚至囚犯,是为了说明凡是“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而且“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这种选材组材与组织结构,其目的是为了在对比、烘托中凸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突出课文的主旨。
三、品味下列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
1.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参考答案:强调冷色彩“蓝色或白色者为佳”,不仅表达了故都之秋中“清”“冷”的特点,更凸现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因为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与作者闲适的心态最相吻合。
秋草,乃枯黄衰败之物,用它陪衬牵牛花的蓝朵,自然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北国之秋的“悲凉”。
2.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参考答案:作者调动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微细极柔软”)、视觉(“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多种感觉来写“落蕊”,既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也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设计-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第一部分课文解读内容解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境遇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依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
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对“清”“静”“悲凉”的描述。
中职故都的秋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
。
06
课件制作与使用说明
课件制作工具及技巧分享
1 2
PowerPoint
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可以充分利用其丰 富的功能和模板,制作出专业、美观的课件。
图形、图表插入
在课件中插入适当的图形、图表,可以更直观地 展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故都的秋ppt课件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较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02
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某些知识点
的讲解还不够深入、对某些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够高等。
03
改进方向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深入研究和讲解
字体、颜色搭配
课件中的字体、颜色搭 配应清晰、美观,易于 学生阅读和理解。
课件使用注意事项
版权问题
在制作课件时,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素材和内容。
技术问题
在使用课件前,应检查课件的技术问题,如链接、动画等是否正常工作,以避免在教学过 程中出现技术问题。
更新与维护
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反馈,及时更新和维护课件,以保证其时效性和适用性。
精彩段落解读与赏析
精彩段落一
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描绘,如“满 眼的秋光,满耳的秋声,满心的 秋意”,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韵
味。
精彩段落二
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细致描写, 如“枫叶经霜变红,银杏叶随风飘 落”,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精彩段落三
作者通过对秋天的自然景物和人文 景观的描绘,如“秋日的天空湛蓝 高远,秋夜的月光皎洁明亮”,抒 发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教案【题目】故都的秋【授课人】【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教学手段】【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品味课文“形散神聚”的语言架构。
3.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2.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资料、图片)(1)一年四季,各有特色,然而秋天,却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
在他们的笔下,秋天不仅有色:霜叶黄花,秋草碧水;而且有声:秋风萧瑟,残荷听雨;不仅有形:天高云淡,北雁南飞;而且有情:哀怨悲喜,委婉含蓄。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去感受、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色、怎样的声、怎样的形、怎样的情。
(板书:题目、作者)(2)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
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
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3)创作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故都的秋》ppt课件1
鉴赏步骤
步骤一 : 读
读出作者对故都的秋(
)之情。
步骤二 : 品
品味文章语言所表现的故都的秋( )的特点。
步骤三 : 悟
领悟作者认知人生的( )的心境。
步骤一 : 读
读出作者对故都的秋(
热爱、)眷之恋情。
• 提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直接或 间接抒情的词语或句子,在上面句子的空缺处填
上恰当的词语。
故都的秋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 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019/8/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8/2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课外练笔
• 模仿句式仿写: • 北国之雪比起南国的雪来,正像是白酒之与红酒,米饭之与红薯,
白鲸之与海蟹,白猫之与黑犬。
• 东方之美比起西方的美来,正像是旗袍之与塔裙,豆浆之与奶油, 腊肉之与牛扒,黄鹂之与天鹅
再见!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故都的秋》ppt课件(3)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 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 ——王 勃《滕王阁序》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万美之中秋为 最”。当漫天旋转的枯 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 秋林愈发显出她的秀颀 与挺拔,那是一份不需 要任何东西来装饰的洒 脱和孤傲。
的
括
(14)直抒胸臆
一、小院秋晨
1、这是一个怎样的秋晨?何以见得?
清:破屋、破壁腰中
凄清之感
静:驯鸽的飞声
以动衬静
悲凉:蓝朵、日光、秋草 姿色悲凉
2、面对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样?
“一坐”、“细数”、“静对”、“叫长着”
二、秋槐落蕊 1、作者觉得此景给他的感觉如何? 细腻、清闲、落寞
2、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
清 静 悲
1、秋园静观而悟秋 2、秋槐落蕊而知秋 3、秋蝉残鸣而报秋 4、秋雨淋人而感秋
凉 5、秋果喜人而壮秋
眷 恋 向 往 之 情
议论:“足见有……感触来的。”
(形)
(神)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 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 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 文学。”
2、 联系写作背景,鉴赏五幅秋 景图,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 情。
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故 都 的 秋
总
(1)眷恋故都的秋
起
(2)江南的秋天
眷抒 恋发
记
(3)庭院秋景
叙
与对 向北
分
(4)秋槐落蕊
3.中职学校语文一年级教案——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
”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2、诵读评价: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
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中职语文第二册(基础版)教案——《故都的秋》
疏疏落落的尖细
且长的秋草(荒草碧连天)
画面中的人——
早晨起来无事可做 日光能细数吗?(神态 动作) 清闲
静对着蓝朵干嘛?(神态) 寂寞
主观的情是——悲凉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课后分析与教学反馈:
学生能较好掌握本文的学习要点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 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课文《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总之,欣赏艺术,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最新中职语文授课教案:故都的秋
中职语文授课教案课程:语文单元:第一编写教师:课题:故都的秋课型:理论学时:2节教学目标与要求: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体会作者对北方秋景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难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资源(课件挂图模型标本录像幻灯投影)课件教学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一、导入新课,并布置预习题1 熟读课文,查阅有关作者郁达夫的生平资料,初步了解其散文写作的风格特点。
2 思考:本文写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二、回忆学过的有关写秋的诗文,概述这些诗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刘禹锡《秋词》(一)(二)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问:这首小令写了什么景什么人?明确: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
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清新,后者悲凉,这是什么原因?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景随情异”。
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明确:清、静、悲凉。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深情呢?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中职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
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词曲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诗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词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文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
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从我们学习过的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历史上咏秋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
有一个人对北方的秋更是钟情,他甚至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中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是谁呢?他就是现代作家郁达夫。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悲秋之作《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896年12月7日生,3岁丧父。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本留学。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创造社,后来有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故都的秋》中职语文
—— 《太平御览》
作者介绍
郁 达 夫 1896-1945
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 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 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 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 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情感:所描绘的景物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 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观赏景物时 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 爱之情。
秋槐落蕊图
思考与探讨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 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为什么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其 落蕊?
思考与探讨
作者笔下的“秋雨图”有何特点?
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 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 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活灵活现。
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有怎样的作 用?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 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 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也流露出了作者对“都市闲 人”过着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 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 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活灵活现。
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有怎样的作 用?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 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 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也流露出了作者对“都市闲 人”过着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 •
平 譬如平(仄仄pì()z颓è )废(普t陀uí寺)(鲈鱼tuó()Lú
)
中心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题目】故都的秋【授课人】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教学手段】板书+PPT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
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品味课文“形散神聚”的语言架构。
3.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
体会散文“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2.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资料、图片)
(1)一年四季,各有特色,然而秋天,却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
在
他们的笔下,秋天不仅有色:霜叶黄花,秋草碧水;而且有声:秋风萧瑟,残荷听雨;不仅
有形:天高云淡,北雁南飞;而且有情:哀怨悲喜,委婉含蓄。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郁达
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去感受、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色、怎样的
声、怎样的形、怎样的情。
(板书:题目、作者)
(2)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
但
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
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
他才回到祖国。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
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3)创作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
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
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
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雁
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2、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全班同学听课文朗读,带着问题思考:
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清、静、悲凉)-------文眼
2)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3)如果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你会怎样划分?
●总起(1-2)思秋、赴秋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总括(10-11)恋秋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北国之秋的美,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3、细读课文、品味意境
在上个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等景物。
在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的比较中,也已整体把握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但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景物所体现出的情感,所以此时我先从景物的顺序说起,让学生将景物归类,如:秋晨院落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
然后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作者如何用“景语”展现“情语”。
以“秋晨院落图”为例:
(1)冷暖色调的判断。
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点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
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2)声音的体现。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
两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我将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
4、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至此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将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及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
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使本文的德育目标与重难点得到解决,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5、课后小结、作业布置
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
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作业布置: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抒情散文。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院清向往
秋槐静眷恋
景秋蝉悲忧郁
秋雨凉孤独
秋果
形散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