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课件2人教版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PPT课件人教版

《故都的秋》PPT课件人教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大概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 节,那些正在凋谢的花,日渐枯萎的叶 子都能让人的心绪敏锐起来。古往今 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对秋情有独钟 :
2024/10/25
不无
尽边
——
长落

江木 滚萧
甫 滚萧
《 来下
登 高
。,

秋风中,杜甫 读到的是凄凉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3、学习景物描写手法。
环节一:整体感知

环节二:鉴赏品味


环节三:归纳总结

环节四:拓展应用
环节一:整体感知
思考: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过 是怎样的?用原文的句子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
环节一:整体感知
学 把握文章内容 习 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
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 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 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 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 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 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 极柔软的触觉。
环节二:鉴赏品味

探究作者情感

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

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
是作者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
思、故都情结。
环节三:归纳总结
学 梳理归纳

本文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故

程 都的秋?
环节四:拓展应用

结合作者用到的写景手法,

《故都的秋》ppt课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

答案:C 解析:①不远千里:不顾千里长途的遥远。使用正确。② 不能自已:自己无法中止自己的感情或行动。此句主要是 强调失独母亲的这种做法是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应用“不由自主”。③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 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此 处使用不符语境。④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 多。使用正确。⑤噤若寒蝉: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形容 不敢作声。此处望文生义。⑥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 的发展趋势必须做。使用正确。
故都的秋/郁达夫
学习目标
1.赏析故都的秋景,品味故都的秋味,体味作者对 故都的秋的情感。 2.体悟文本中真实的自然情怀、闲适的人文情怀。
2
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给人以艳丽;夏天是热情的,给人以昂扬
;冬天是寒冷的,给人以萧索。那么,秋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请
同学们归纳一些有关秋的诗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 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 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 《故都的秋》。
郁达夫(右)、郭沫若 (中)、斯诺在一起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 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 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 (现东京大学)。
题目解说
故都的秋
表明描写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
是描写的内容
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总写(1~2段)

《故都的秋》ppt课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
回味余地,同时渲染了气氛,感伤之情由此便散发开来。
5、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 秋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 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 情感中又有秋的寂廖、悲凉,而且全文 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
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 悲凉的颂歌。
思考:故都的秋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何只赞美清、静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 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 正开得烂漫。
——史铁生
暄气初消,月正圆, 蟹正肥,桂花皎洁。
——林语堂
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 叶青,人与海棠俱醉。
——林清玄
诗词中的秋天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清 静 悲凉
对故都之秋的 眷恋、向往,寄寓 了深远的忧思与孤 独者的落寞
15
庭院秋景 一椽破屋 —— 衰败 沧桑感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 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静谧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悠闲
破壁腰—— 残破
清闲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 落寞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萧索 孤寂
“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来表 述?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 悲凉。”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 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 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根据下面示例仿写,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悲凉的故都的秋呢?
6、郁达夫为什么如此“悲凉”?
1、描绘的秋景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

《故都的秋》ppt课件完美版

《故都的秋》ppt课件完美版

赏析本文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 用中国古典诗词融情于景、以景显情的
手法,创造意象真切典型、情味含蓄隽永的 “意境”。(3-11) 虚实相生
用中国古典诗词以虚衬实、运虚入实的 手法,在正面写景抒情之外,运用侧面烘托、 对比联想、议论深化的表现手法开拓或升华 意境的思想情感内涵。(2、12、13) 此外,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似淡实腴,修辞 自然而讲究。
7、列出文章结构图,文章的主旨,写作特色是什么?
初读感知
故都 的 秋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表明描写的地点
含深切的眷恋之 意,也暗含着一种 文化底蕴。
确定描写的内容
因“故都”的修 饰而被赋予了厚 重的人文色彩
解题: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 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却是拥有数百 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 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 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 的眷恋和向往。
划分层次段落
一、总起 (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 面记叙故都纷繁多 彩的秋天景象,赞 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 (1314)
总写作者对北国、 江南之秋的不同感 受,表达对北国之 秋的向往之情。
让我们来学学元代的马致远,写曲《天 净沙·秋思》怎么样?
《天净沙·秋思》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仿写)
破屋浓茶小院, 漏光鸽声碧天,秋
草蓝朵残垣。 槐蕊铺地, 落寞人在故都。
仿句练习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 ———————, ———————.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故都的秋》ppt课件41张

《故都的秋》ppt课件41张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 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第5段)
秋蝉残鸣图用了什么手法?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几声秋虫的哀鸣,以动衬静,渲染了故都之秋冷落、 悲凉的气氛,牵动作者心魂,加“浓”了秋味。
秋雨话凉图中秋雨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此背景下,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年7月从杭州 经青岛去北平,到北平后,对故乡的眷恋和国事的危急,使他触景伤情, 于1934年8月写下《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 凉”心绪。在作者心里,对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
阅读教材,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本P106输入-108《故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小说多以 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 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 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 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秋槐落蕊 图(4)
秋蝉残鸣 图(5)
秋雨话凉图 (6-10)
秋果奇景 图(11)
文章结构
总起(1-2)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 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忆秋)。 分写(3-12) 记叙故都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绘秋)。 总括(13-14)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 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恋秋)。
都的秋》思考:
你 的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目 故都指
的是哪里?
自学指导一 2分钟

《故都的秋》ppt课件36张

《故都的秋》ppt课件36张
小 玲珑小巧 逗玩邀宠
鲈鱼 体
黄犬
大蟹
可大快朵颐 得秋之爽气

骆驼
跋涉千万里 有秋之阔远

与 向 往
关卡二:寻找故都秋景图。
李华是南方人,他从未去过北方,但他也想看看北方的秋景。请 你为《故都的秋》中几幅秋景图命名,一解李华“思秋之苦”。
秋院晨景图(3) 秋槐落蕊图(4)
秋蝉残鸣图(5) 秋雨话凉图(6-10) 秋果奇景图(11)
积壹 累 字 词
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混混沌沌 ( hùndùn ) 潜意识 ( qián ) 廿四桥 ( niàn ) xiāo( 萧 ) 索 平 zè ( 仄 )
潭柘寺 ( zhè ) 一椽破屋 ( chuán )
着着单衣 ( zhuó zhe) 夹袄 ( jiá )
普陀山 ( tuó )
xùn鸽 ( 驯 )
李华: 谢谢你。但我还想更直观地欣赏秋景,你能帮我画出来吗?
关卡三:小组合作,画出“故都的秋”。
1
每个小组任选两 幅秋景图,以小 组合作的方式画 出来。
2
画的时候注意修 饰词,尽量还原 修饰词所描绘的 场景。
3
绘画结束后,小 组展示画作,并 介绍自己小组的 画作。
秋晨小院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 悲凉 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 悲凉 ,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
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 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 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静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 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 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 清 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 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 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 悲凉 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 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故都的秋》ppt课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

【针对训练】
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秋雨”为主题写一段情景交 融的文字。 要求:①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悲伤、喜 悦、愤怒、惆怅等。②多角度、多侧面描写。③不少于300字。
谢 谢录
一、“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 “北平的秋”?
“故”,有历史悠久、年录代久远之感,也有思念故
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 的情绪。
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
含一种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以及悲凉之感。
问题探究
二、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本文的文眼)


——一曲悲凉的颂歌——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掌握散文鉴赏方法,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体会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教学难点:
槐树落蕊 ➯ 落寞、悲凉
问题探究
全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 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录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 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一曲悲凉的颂歌
课后作业
思考题: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给人带来的感受各不相同,作
者为什么只描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
加以评析。

表达感情词语:
悲凉、落寞、深沉、萧索等
问题探究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请同学们在整体感知 课文的基础之上,小组间 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新人教版故都的秋完美版8课件

新人教版故都的秋完美版8课件
1.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2)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
检测
检测
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1.视觉效果
故都秋的总特色:清、静、悲凉(以视觉、触觉、声音衬托)
“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1.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反衬了故都的静,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中职故都的秋ppt课件

中职故都的秋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

06
课件制作与使用说明
课件制作工具及技巧分享
1 2
PowerPoint
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可以充分利用其丰 富的功能和模板,制作出专业、美观的课件。
图形、图表插入
在课件中插入适当的图形、图表,可以更直观地 展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故都的秋ppt课件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较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02
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某些知识点
的讲解还不够深入、对某些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够高等。
03
改进方向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点的深入研究和讲解
字体、颜色搭配
课件中的字体、颜色搭 配应清晰、美观,易于 学生阅读和理解。
课件使用注意事项
版权问题
在制作课件时,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素材和内容。
技术问题
在使用课件前,应检查课件的技术问题,如链接、动画等是否正常工作,以避免在教学过 程中出现技术问题。
更新与维护
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反馈,及时更新和维护课件,以保证其时效性和适用性。
精彩段落解读与赏析
精彩段落一
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描绘,如“满 眼的秋光,满耳的秋声,满心的 秋意”,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韵
味。
精彩段落二
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细致描写, 如“枫叶经霜变红,银杏叶随风飘 落”,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精彩段落三
作者通过对秋天的自然景物和人文 景观的描绘,如“秋日的天空湛蓝 高远,秋夜的月光皎洁明亮”,抒 发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故都的秋》ppt课件2

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8课《故都的秋》ppt课件2

52
冷色调(清)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 秋 草(黄色)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以动衬静(静)
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 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 “缓慢悠闲”的人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观感受(悲凉)
“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 惬意)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到十分的秋 意
意象: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中、蓝色或白 色的牵牛花、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 长的秋草……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
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
写了观赏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古都之秋的
情怀。 2019/10/18
37
一字一句见情思
“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传递的是一种悲凉的无可奈 何的心境。
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的日光
北国的槐树
“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 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 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 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
解放殉难的烈士”。
2019/10/18
15
郁 达 夫
1919年夏在名古屋 高校毕业留影
2019/10/18









16
郁达夫言语

《故都的秋》ppt课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
—回避暖色,偏好冷色,突显清冷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显示出生命的衰败,给人以悲凉之 感。
秋槐落蕊图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绘落蕊的?
多感官描写:脚踏满地落蕊,听觉上无 声,嗅觉上无味,触觉上是近乎于无的 (“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营造出了清闲静谧的氛围。
细节描写: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感 受作者清闲宁静的心境。
○ 在此背景下,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年7月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到 北平后,对故乡的眷恋和国事的危急,使他触景伤情,1934年8月写下《故都的秋》
02
初读课文
• 混混沌沌( dùn) • 槐树( huá)i • 落蕊( ru)ǐ • 廿四桥( nià)n • 嘶叫( sī) • 平平仄仄( zè) • 譬如( pì)
作者介绍
郁达夫 (1895~1945)现 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 人。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 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 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 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
主要思想
早期:1920年-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 《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七十篇议论杂 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 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 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课文,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 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故 都秋景的深切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品的的感情色彩同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 体会传统文人对于秋的民族审美心理与审美特点。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课件-故都的秋-PPT

中职教材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课件-故都的秋-PPT
“小院秋晨” “秋槐落蕊” “秋蝉嘶鸣” “闲话秋凉” “秋果胜景”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 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 “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 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 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
齐读1、2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运 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的?请具体分 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 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 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 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 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 分别是什么?
故都秋景图
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日胜果
景物
角度
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驯 视觉、听觉
鸽的飞声,破壁腰,牵牛花的
蓝朵,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
秋草
落蕊铺得满地、极微细极柔软 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的触觉、没有声音、没有气味,
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有些
落寞
衰弱的残声、无处不在的秋蝉 听觉
理清思路
01 02 03
(1~2) 北国秋感:“清”“静”“悲凉” 江南秋感:慢、润、淡
(3~11) “小院秋晨”“秋槐落蕊” “闲话秋凉”“秋果胜景”
(12)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 北国的秋。
(13~14)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我”减少 寿命也要挽留,抒发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 情怀。
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 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 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故都的秋》ppt课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

五、领悟情感,探究主题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 天里,明艳之色有,热闹地方也有,作者 为何避而不写?
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 热闹。“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 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以 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 语。
郁达夫
作者生平
自主探究
理解作者悲凉的三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 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 闷,逃避现实。
郁达夫
自主探究
理解作者悲凉的三个层面的原因
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 (三岁)丧父,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忧郁、沉寂的性 格。成年之后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 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具有一种伤感 的、灰冷的调子。1921年至1933年这十多年时间里,郁 达夫花了大量精力用于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宣传革命和抗日思想。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等原因, 郁达辗转各地,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这段时 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一种闲散而又寂寞 无聊的生活。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华北暴露在 日军的枪口之下,北平也将遭受践踏,1943年7月,郁 达夫来到北平,怀着最后再看一眼“故都”的秋色这样 沉重的心情,重游故地,写下此文。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 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
预习检测
• 混混沌沌 (dùn)
潭柘寺(zhè)
• 槐树 (huái) • 落蕊 (ruǐ )
扫帚(sào zhou) 一椽破屋(chuán)
• 廿四桥 (niàn)
蟋蟀 (xī shuài)
• 嘶叫 ( sī)

8《故都的秋》课件28张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8《故都的秋》课件28张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意象: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 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一丝一丝漏下 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 草……
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写了观赏景 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古都之秋 的情怀。
18
思考
秋槐落蕊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 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 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秋光中,王实甫读到的是凄美。
3
秋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 净 沙 · 秋 思》)
《故都的秋》
1
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深入领悟语言和语感。 2、联系背景,深入理解主旨。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4、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 5、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
秋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13
整体感知
在第1、2自然段中,作者分别用哪些字眼来概括北国之秋和 南国之秋的特征?作者为何这样写?表达什么感情?
对比
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
慢、润、淡 清、净、悲凉
突出北国之秋美丽 对北国之秋的向往眷恋 以及对故都深深的怀念
14
整体感知
作者本是南方人,那么作者不远千里赶到北平的目的何在?
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 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到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 想饱尝一尝这秋,故都的秋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
生的感受。
2019/8/10
19
课题释义
咀嚼“故都”二字的意 蕴
“都”:京城,千年古都,经济、文化、政 治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应该 说,这座城市的浓烈而醇厚的文化气息让 郁达夫心醉神迷。
“故”:过去的,消逝在时间深处的,有 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沉重感。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 一种文化底蕴。
导入新课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 他们眼中的秋景也不同,有人 说:“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 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 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 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 界!
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意象: 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中、蓝色或白
色的牵牛花、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 长的秋草……
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
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
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
20交19/8融/10 的画面。
18
写作背景
此文写作于1934年,此时 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 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 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 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 “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
▲ 老夫亦是奇男子,潦倒如今百事空。只见人 骑肥马去,更无心唱大江东。 2019▲/8/10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自题) 17
郁达夫代表作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 的晚上》《薄奠》 《迟桂花》
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 弱女子》《出奔》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
文章的结构
(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 同感受,抒发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 分描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 秋。
(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 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图示课文结构
故都的秋
总写
分写
总括
感受和向往 江南之秋 五幅秋景图 秋的色味
“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传递的是一种 悲凉的无可奈 何的心境。
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的日光
北国的槐树
“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 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 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 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枫浔 叶阳 白 荻江 居 花头 易 秋夜 瑟送 琵 瑟客 琶 。, 行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 年
赴日留学,1921 年参与发起成立创
造社。1922 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
报》等刊物。1923 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
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
联盟。1938 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
日救亡工作。1945 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
五幅秋景图
清 晨 静 观
秋院图
槐 树 落 蕊
秋槐图



秋蝉图




秋雨图


果奇秋果图 Nhomakorabea景

秋· 晨 院 落 图
2019/8/10
31























蓝朵为佳
淡红者最下
作者为什么喜欢 蓝朵而最不喜欢红色, 而且牵牛花底下还要 有“疏疏落落的秋草”
作陪衬?
蓝色,宁静而淡远;白色,纯 净而雅洁;紫黑色虽然清冷,却又 沉重了点;红色是暖色调,与作者 的心境不符。况且,从牵牛花所处 的环境“破壁腰”,亦能发现作者 的特殊喜好。
害。1952 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
解放殉难的烈士”。
2019/8/10
15
夫达郁
1919年夏在名古屋 高校毕业留影
霞映王人夫与夫达郁
2019/8/10
16
郁达夫言语
▲ 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 只愁亡国后,营墓更无田。
▲ 万一国破家亡后,对花洒泪 岂成诗。
▲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 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 在那里受苦呢! (《沉沦》)
无风
边急
落天
木高
萧猿
(萧啸
杜 甫
来下 。,
回哀 。,
《不渚
登尽清
高长沙
》 )
江 滚
白 鸟
滚飞







柳 永
亭 晚 ,
<< 骤
雨雨
霖初
铃歇
>>) 。
碧云天,黄叶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思》—马—断肠人
古 道 西
致在风
远天瘦
《涯马
天。,
净夕
沙阳

西 下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 艺术手法。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郁达夫三岁丧父,在 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 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 的性格方面 ,他抑郁善感; 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 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 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
郁达夫(1895-1945) 其人
眷念之情
秋晨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树
故都的秋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整体感知:
在郁达夫笔下, 北国的秋天的主要特 点是什么?
2.本文描写了哪几幅秋
景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
图画的内容)
图景秋都故
五 四 三二 一
秋 秋 秋槐 清 果 雨 蝉树 晨 奇 话 残落 静 景 凉 鸣蕊 观
“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 题目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的结合,明确而又深沉。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正音
潭柘(zhè)寺 混混沌沌(dùn) 平平仄仄(zè) 廿(niàn)四桥
椽(chuán)子 着(zhuó)着 凋(diāo)
思考问题:
1.文章结构如何划分? 2.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找出文 眼。 3.本文共写了几幅秋景图?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