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是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
浅谈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教育改革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旨在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但是,目前的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就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择校问题突出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一些重点城市、学校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而农村地区和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则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导致了家长普遍存在的“择校热”,导致一些学校的招生压力过大,而其他学校则缺乏生源。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其次,学校应该实行多元化教育,提供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最后,家长也应该转变观念,不仅仅追求就近入学或者名校入学,要关注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环境。
二、应试教育问题严重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应试,导致学生过早地面临应试压力,缺乏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们只注重升学率和分数,而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往往忽视。
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改革考试制度,减少对分数的过重依赖,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再次,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努力,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学科和课程。
三、师资队伍问题亟待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
一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另外,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也不够,导致他们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对于师资队伍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进修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机会给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其次,学校可以引进更多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和政府也要提高对教师的薪酬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四、学科结构亟待调整当前,我国教育中的学科结构也存在问题。
中国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中国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近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数量增加、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经费也在逐步增加。
然而,面对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挑战,中国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应试教育导致创造力不断丧失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以来都注重应试教育。
高考作为升学选拔的唯一标准,导致了学生们对知识点过度追求记忆与复习,而忽视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固化的评价标准限制了学生们思维方式与创新意识的发展,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
同时,应试教育也使得学习方法单一化。
过分注重记忆与死记硬背,并没有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因为很多学校采用老师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缺乏自主与探索精神,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
二、资源不均衡导致城乡教育差距加大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在城乡差距方面。
一方面,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学校拥有优质师资和先进设施,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或者偏远山区的学校却常常因为经济条件和交通不便等原因,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一些农村地区重视实用性和就业导向的教育,忽视了人文素养和基础知识的培养。
这使得城乡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存在较大差距,在将来发展上也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
三、缺乏全面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人才短缺我国目前仍存在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受到较高程度纸上谈兵式理论化培训后离开校园后无法胜任实际工作。
我们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同时,现行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学校过分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和培养文化素质,却忽视了学生成长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教育,如创新精神、领导能力及团队合作等。
这使得大量高素质人才在进入社会后缺乏全面发展所需的各方面能力。
四、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优秀的教师是提高教育水平关键因素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谈应试教育的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谈应试教育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应试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过度强调考试成绩和分数。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被灌输了一种观念,即只有取得高分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常常感到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的成绩不理想会受到家长、老师的责备,以及同学的嘲笑。
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为了应对考试,学生们需要大量记忆知识点,进行机械的重复练习。
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难以应对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问题。
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源泉,而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得他们在未来的创新领域可能缺乏竞争力。
在动机方面,应试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出现偏差。
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取知识、增长见识,而是为了取得高分。
这种外在的动机驱使下,学生一旦达到了考试的目标,就可能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
相反,内在的学习动机,即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和追求,在应试教育中往往被忽视。
缺乏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很难保持持续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社会情感方面,应试教育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由于竞争激烈,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同学之间更多地是把彼此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
这种竞争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过度关注成绩还可能导致学生的自尊心过度依赖于分数,一旦成绩不佳,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打击,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家庭环境在应试教育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成绩过分关注,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剥夺了他们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高考中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
高考中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高考中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包括:1. 学习焦虑和压力:高考被视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关键,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焦虑。
应试教育强调排名和分数的竞争,学生常常为了追求高分而过度劳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
2. 考试应试技巧过重:应试教育让学生过于注重应试技巧和答题套路,而学习的质量和理解力则容易被忽视。
这种应试导向的学习方式妨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和学科兴趣的培养。
3. 学科窄化:为了应对考试的需求,学生往往只学习考试科目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拓宽视野。
这可能导致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足。
4. 教育资源不均衡:应试教育强调高考分数的重要性,导致教育资源向重点高中、名校倾斜,而农村地区和一些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这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5. 创新和实践的缺失:应试教育偏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这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界和社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仅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潜能和兴趣爱好,给予学生更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 引导多元化学习: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学科交叉能力。
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改革考试制度:逐步改变过度依赖高考分数的招生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 公平教育资源分配: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一些普通学校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尽量缩小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
通过以上努力,可以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发展。
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
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一、做自尊自信的教师一个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是崇高和光荣的,虽然收入不高,地位不显赫,但受人尊敬,因此我们要自己尊重自己,热爱自己这份工作,把职业当作事业去做。
一个教师要想做到杰出无比的程度,或许需要点天分,需要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是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成为校内、镇内、市内有成绩和名望的人,则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与奋斗达到。
所以一个教师要相信通过你的努力,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成为受人尊敬的有知名度的教师。
教师保持这种心态,一定会有深厚的教师底气和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做富有勇气的教师大多教师最不愿意听别人评论自己教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自认为在教学上已尽力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说,这些人缺少的就是展示自我缺陷的勇气。
不袒露自己缺陷的一面和不成熟的一面,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师如何进步呢?要知道,掩饰缺点,恰恰是在不经意中大量地繁殖缺点。
人,天生具有惰性。
没有人检查,有些教师对课堂的准备、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总是相对马虎,我认为教师要敢于挑战自己的惰性,认真做好教学的全过程。
三、做踏地而行的教师一个脚踏实地的教师一定是个愿意把小事做好的教师。
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带领学生打扫卫生,课外辅导。
教育无非就是这样的小事,每一个把这样的小事做好的教师,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大家一起来把这样的教育的小事做好,做到位,就能把中国教育的大事做得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满意。
当你尽力把教育的小事做好时,你就做起了真正的教育。
教育就是这样的小事,把小事琢磨透,处理好,就是教育的艺术。
经常有学生上课不专心,怎样把这小事处理好?是不是习惯性的提醒一下:“开小差的同学注意一下。
”你细想没有,这个学生不专心听讲,和那个学生不专心听讲的原因一样吗?是因为他以前的知识脱节了,无法听懂而不听?是因为他遇到了伤心事、烦恼事而无法静下来听?是因为他早预习到了?是因为他不喜欢这门功课?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老师?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而无法静下来听?同样,学生不做作业,是不是一句暖心话“下次一定要完成作业啊!”就把问题解决了呢?你有没有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呢?你在矫正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尝试过多少次呢?能这样思考和实践的教师,就是能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老师;能把这样的一件件的教育小事做好的教师,是在做真正的教育,是在做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
王策三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思潮
以《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从上小学开始,在那个懵懂的年纪就依稀记得人们对于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争论。
这么多年过去了,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也一直是炙手可热的。
但是究竟何为应试教育,何为素质教育,脑海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拜读了王策三先生的这篇文章之后,有一点恍然大悟之意。
下面就几个小点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争论了这么多年,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但是,究竟何为应试教育,何为素质教育,我想争论者自己的脑海中也未必有个明确的定义。
应试教育,是人们对于我国实行了很多年的教育制度的称呼,简言之,大多数人脑海中所谓的应试教育,就是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以提高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目标。
而大家眼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能让大家脱离苦海,不再受题海战术的煎熬,不再有升学压力,无忧无虑,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因此,很多人打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旗号,义愤填膺痛斥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之罪可谓“罄竹难书”:摧残个性,把人变成“考试机器”;“分数至上”使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发考试财”成暴利产业;学生压力太大,甚至因为分数自杀……应试教育,成了承载万人唾骂的垃圾筐。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甚至称,应试教育是学生犯罪的罪魁祸首。
声名狼藉的应试教育又添一条罪状。
也因此,出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向应试教育开战”这样的言论。
在他们心目中,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
但众所周知,应试教育的核心是知识教育,因此,顺着这些人的逻辑,素质教育就是与知识教育势不两立、要把知识降位、甚至要将知识教育改变才能达到的一种教育,再极言之,所谓素质教育就是非知识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这不仅是对应试教育,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的断章取义,误解、歪曲。
基础教育中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这种人既包括各专业领域中的高级人才,也包括具有较高素养的普通劳动者。
基础教育存在6大问题
基础教育存在6大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改革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存在的6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在分配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则相对不足。
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一些学生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解决方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可以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跨区域教育合作的方式来缓解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
二、应试教育严重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过多注重学生的应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们被迫参加大量的课外培训班和补习班,加重了学业负担,丧失了对知识的真正兴趣。
同时,过度的竞争也使得家长们焦虑不已。
解决方案:应该逐步改变应试教育的倾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和创造力,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三、教育评价体系缺失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
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和教师过于追求应试成绩,教学内容也偏重应试知识,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决方案:应建立多维度的教育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各方面的评价。
同时,应给予学生在兴趣特长的培养方面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职业教育薄弱我国的基础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很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面临就业难题,无法适应职场的需求。
这也导致了一些职业技能的缺失。
解决方案:应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关注,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质量,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中国的教育体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全国范围内的人口都能够接受基础教育。
然而,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妨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探讨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盛行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普遍存在应试教育盛行的问题,这种教育注重考试成绩,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们被迫背诵大量的知识点,并为应试考试而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们产生焦虑和竞争意识过强的问题,而不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潜力。
这种教育模式的盛行有多个原因。
首先,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入学率固定,导致学生必须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才能进入好的学校和专业。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家长和学生们普遍相信,只有通过高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最后,学生的评估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准绳,学校和教师们也会因此被迫以提高考试成绩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剧了应试教育的问题。
二、教育质量低下尽管中国的教育投入一直在逐年增加,但教育质量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无法与城市地区相媲美。
另一方面,在城市地区,教育资源较为丰富,但学校过于注重面子工程和迎合父母的需求,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由于教师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需要提高。
教育质量低下的另一个原因是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滞后。
目前,中国教育大多仍在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此外,课程内容过于繁重,学生被迫了解大量内容,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深入思考和个人发展。
这种内容过于盲目而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教育不平等现象严重在中国,教育不平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教育差距和贫富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育设施条件较差,教师队伍的素质相对较低,而在城市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素质教育喊了那么多年,给学生减负喊了那么多年,实际效果如何呢?这,不用你多宣传,多评论,只要到中小学学校中去看看,就能一清二楚,只要你还不是睁眼瞎,还有一点良心,还有一点点的实事求是精神,那么,你就会不无痛心地发现:应试教育还是那个应试教育,学生的负担还是学生的负担!不信?那请你看看2003年2月24日《浙江日报》上的“一位逃学学生的自白”《我想哭,我害怕》吧:“看看手表又到了下午5点40分了,从早上不到7点出的家门,到现在已是10个多小时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又将它吐出,我闭上双眼。
哎,又要面对我亲爱的父母,已经第三天了,想到这里,我顿时感到很无助,我想哭,我担心,我害怕,我……实际上我已经是连续3天没去上学了……平日里,父母对我抱有殷切的希望,希望我早日成材,嘴边时常挂着:别像我们一样失业下岗,找工作都找不到,即使找到还要看人家脸色,你和别人不一样,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但是事违人愿,我偏不爱读书,常常逃学,又不想让父母知道,害得他们以为我在学校里的表现还好,其实我早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并不指望在读书方面有出息……”对此,编辑马瑛瑛在《让我们一起来面对》的评论中说:“一名学生,不上学不回家,在外面游荡了3天,父母的焦急、痛心可想而知,一个家庭的安宁、幸福就这样被打破了。
这样的家庭就此一家吗?远远不是。
是谁把这位同学逼到这一步?又是谁打破了这些家庭原本应该平静、美好的生活?是他的父母?是学校?是,有都不全是。
说来说去,是许多人心中至今还没有改变的那种教育观念,在害人。
‘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把分数考上去是唯一的出路’这种观念沉沉地压在每一个学生心上,压在父母们的心上,压在老师们的心上,以至于让有些学生无法承受,最后只能选择逃避甚至走向极端。
”是啊,每一位大人——特别是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问一问:是谁逼着我们的孩子拼命考高分?是谁把我们的孩子逼进这样的死胡同?答案是明显的,不是一个人二个人的事,而是我们的整个畸形的教育——应试教育——的错!是应试教育,打破了“这些家庭原本应该平静、美好的生活”!既然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被我们批判,我们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却为何“素质教育”素质不起来呢?我们的“素质教育”为何仍是比应试教育还要应试的教育呢?应试教育为何会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呢?换句话说:应试教育何以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呢?我说:这是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决定的。
中国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论中国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摘要:应试教育是长久以来制约中国教育水平提升的一大障碍。
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应试教育的作用,指出了对应试教育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然后剖析了应试教育改革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师资力量逐步扩大,教育理念持续更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但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越来越成为制约高素质人才成长的瓶颈。
中国已经迈入“十二五”时期,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的教育模式也必须加快转型。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改革进程缓慢,素质教育在实施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从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找出制约教育水平提升的根本性因素,并探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
一、中国应试教育效应的辩证分析1.应试教育的正面效应分析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为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存在一定的正面效应。
(1)确保了选拔的相对公平。
应试教育对于考试者的门槛很低,不考虑考试者的出身、性别、富裕程度、民族等因素,以考试分数为选拔人才的根本,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一方面为底层人们改变出身和改善生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有助于阶层之间的流动,维护了社会公平,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另一方面对人们形成了一种稳定、权威、持续的激励,使其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人们的教育意识与热情。
在目前尚未找出更好的评价标准之前,应试教育尤其是考试制度仍是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标准。
(2)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优良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面对大量的考生资源必须有一套公平、合理的选拔方式,应试教育是当前最有效的方式。
高中教师存在过度关注应试教育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高中教师存在过度关注应试教育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背景应试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最后实现升学的关键阶段,应试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高中教师存在着过度关注应试教育的问题,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高中教师存在过度关注应试教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过于应试导向很多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教学内容缺乏实际应用和扩展。
他们以应试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 学习负担过重过于应试导向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背诵和记忆各种知识点和题型,而缺乏时间去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自主发展。
学生长时间面对课本和习题,缺乏与外界交流与互动,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包办代替学生参与有些高中教师存在着对学生作业的包办代替现象。
他们会直接完成学生的作业,使学生失去主动参与的机会。
这样做不仅剥夺了学生锻炼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同伴关系的形成。
整改措施1.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综合素养培养高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将教育的目标从纯粹的应试成绩转向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减轻学习负担高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应科学合理,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师可以适度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 倡导学生参与,促进合作学习高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他们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讨论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教师可以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但不应包办代替学生,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然而,就在不久前兴起的教育改革措施,我们仍然面临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具体来说,以下是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难题:一、应试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制度以应试为导向,给学生的评价和认可几乎全是考试成绩。
这导致了许多学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所在去应对考试,甚至以自杀作为了结。
此外,高考制度的过于严苛也导致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过重。
二、缺乏个性化教学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大多数学校只追求好成绩,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培养。
许多教师也仅仅是机械地考试辅导,而忽略对学生思维、创造力、以及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三、知识单薄,缺乏社会适应力教育的重点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而社会适应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教育中却不受重视。
这导致许多毕业生虽在学业上取得很高分数,但在实际工作、社交、人际沟通等方面却经常出现挫折。
四、缺乏职业教育的开展虽然教育面向全人培养是理论,但最终结果是找到一份工作以谋生,一些职业能力的专业培养的缺乏将会多方面掣肘着我们。
很多学生毕业于大学后,发现他们的技能和教育并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教育难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改变应试教育思路高校也应该尝试进行四年制完整的人才培养,这意味着用人学校的招生、发展以及选课等决策应该有一个人才培养规划,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学科一个大学专业学科是否对人才培养有利。
二、加强个性化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引导他们发掘自己的专长和天赋,提高其全面发展能力。
对不同的学生分类培养,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应如果多注意感知到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
三、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升,是不断地加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力的关键。
要通过社会服务和公共知识课程的开展,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为应对有限的就业机会,学校应着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依照相关企业的要求设置各种职业技能课程,并与企业建立合作,并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帮助。
中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应试教育的问题中国的教育系统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学生们过于注重应试成绩,缺乏全面发展。
他们长时间被迫进行机械、重复的记忆和应试训练,缺乏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们也被迫教授应试内容,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机会。
这种教育模式还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出现。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际问题解决。
教育部门也应该改革考试制度,减少应试内容,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考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多,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农村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公共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要加强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
三、教育体系的结构问题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着结构上的问题。
目前,重视教育的大多集中在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上,而对中小学阶段的关注不够。
这导致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欠缺。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应该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机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同时,要加强中小学教育的课程改革,注重基本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脱节中国的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符,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率低。
应试教育的十大弊端及反思
“应试教育”的十大弊端及反思“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害极大。
诸多消极作用的十大弊端1、“应试教育”鼓励单一发展,严重违背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智育被当作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德育,体育被置于从属地位。
2、“应试教育”导致智育目标狭隘化。
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份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导致知识狭窄,高分低能。
3、“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作法,造成学生许多心理疾玻4、“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严重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
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
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缀学,造成人为的教育不平等。
5、“应试教育”阻碍学生个性发展,扼杀人的创造力。
在应试教育中,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为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
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它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材。
6、“应试教育”阻碍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教师素质的提高。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分,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缺乏动力,严重局限着教师知识结构扩展和各种素质的提高。
7、“应试教育”加重教师负担,加剧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竞争,影响教师队伍稳定。
传统的应试教育偏重于强化训练,题海战术,这必然加大教师的工作负担,加之学校管理中急功近利倾向,致使教师队伍中竞争加剧,加重教师的心理压力。
全国人大常委认为应试教育是逼学生犯罪的源头
0 恩者与建议 ・ K J 0 5 YY
一
怪: 义务教育阶段 要求学
生就近入学 .为什 么农 村学生 』 : 学越跑越远了? 现象是 : 好多村撤 .l - r 学校 . 学生不得不m村念书 路 途短者跑 二三 里 ( 离有 校村 近 ) . 路 途远 者跑 十多 里 ( 离有 校村 1 ' 远 ) 路途 最 长者跑 i四十里 . . 群 远干脆进城念书 建议 : 撒乡井校 后学校 布局一定得台理 .不能见 学生 少的村就撤 .必须一 片一片 均匀分布 .使撇校后所有学 生有 去处 . 情愿去 . 既保 证学生 安全又 达到了就近入学。杜绝 撒得 你办 不成学 . 我也撒手 管的状况。 二惺 :义务教育法规 定 : 免 收学生的学杂赞 这对收人低构 农民是好事 .I为什么农村学生 1 T L学花赞越来越l . 大 学较收费项 闷越多 r?现象是: 并 校后的寄帘制按 月收费有:住宿费 3 0元 .伙食赞 8 0 元. 乘车赞 1 , 0元 合汁 10元。一年 l 个月台计 10 2 0 20 无( 这是塌 少的 ) 。还有曝本赞 、 校服费 ,i盘 烤火 fI费、 Il } 赞 、 导资料捃等等 . 辅 一年少则 四五百J 多则 七千元。 . 年 一个学生总消赞两千元左右 这是小学生 .q 学 1 生就型多了 . 要是进城 住进 民办学校 , 就得 i四千元 这状 加霞了农 民负扭 . 再状形成学生辍学 建议 : 还 是撇校 布局 题 。教育行政部 门的领导 f 1 部必须亲 自 蹲点指 导. 责任 到人 。学校设在什么位置 , 螂几个村并 块 合适 . 可能 免去学生住校 、 灶 :不需要的赞 . 尽 L 坚决 收 杜绝 乱收费, 对乱收费加大处跖力度 . 不要 交点罚金就拉 倒. 三 埘L不痫 痒 . 实际暗 支持 r乱收 P 费. 还怎样 保证 网家的义务教育政策落实 呢?
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应试教育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应试教育指的是以应对考试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模式,其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并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对教育方式的思考和教育改革的进行。
一、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1. 性价比突出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应试教育无疑能够迅速提高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压力。
此外,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相对明确,给予了学生和家长明确的参照,也给了教育部门一个计量的方式。
这种“最少努力,最大回报”的思维模式使得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各方的青睐。
2. 体系复杂应试教育体系的复杂性导致了很难一下子革新,因为它已经与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考试制度、升学政策以及教育机构的利益密切相关。
即使有人们发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却很难改变这个体系,因为改变一个环节就会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这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时间的。
3. 社会心态影响部分家长和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感受过大,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应试教育上。
一味追求分数和奖状的事实背后是社会对名校和名企的追逐,这种心态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思维中。
这种心态对于应试教育的延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其长期存在。
二、应试教育的对策分析1. 价值观的转变需要改变当前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的现象,培养学生对于真才实学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
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包括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2. 教学方式的改革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等教学模式的引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热爱,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
3. 多元化评价机制评价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浅论中国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时, 大班上课 、 严 格 执 行 教 学 计 划 的整 体 主 义 教 育 , 使 学 生 没
有半点选择的 自由, 很 难 拥 有 自我 主 张及 独立 思 想 。 此 外 , 在 应试教 育中 , “ 知识教育是实 的 , 智 育是偏 的 . 德 育是虚 的 , 体 育是弱 的, 美育是空的 , 劳动教育几乎没有” 。 这 就 很 大 程度 上 限制 了学 生 的 全 方位 发 展 。 ( 3 ) 应试 教 育 导 致 教 育荒 废 。 教 育 荒 废 是 指 表 面 上教 育 抓 得很紧 . 偏重学习 , 而 实 际上 忽 略 了 真 正 的 教 育 , 轻 视身体 、 心 理发展需求 。 这种普遍存在于的教育情况 , 其 最 明 显 的症 状 就 是“ 知行分离 ” 。据相关调查显示 , 中 国 几 乎 所 有 高 中 生 都 认 为: “ 生 活 中 身体 健 康 最 重 要 ” , 9 6 . 8 %的 高 中生 赞 同 “ 饮 食 不 能 仅凭喜好 , 还要考虑营养均衡” , 但是在实际生活 巾 . 他 们 的健 康 行 为 与 他 们 的健 康 观 念 存 在 一 定 差距 。 仅就早餐而言 , 中国 高 中生 有5 6 . 4 %没 有 吃 早 餐 的 习 惯 , 另外 . 还 有3 2 . 1 %的 中 国高 中生 认 为 : “ 为 了学 习减 少 睡 眠 时 间 是值 得 的 。 ” 这 种 教 育 荒 废 现 象 容 易影 响 学 生 的 身 心 及 人 格 健 康 , 由此 产 生 自杀 、 逃学 、 行 为不 良 、 校 内暴 力 、 家 庭 暴 力 等 社 会 问题 , 由 于 激 烈 的 考 试 竞争 , 出现 大 量 问 题 教 师 、 体 罚 的 不 良现 象 。 可见 . 应试教育对于中国教育及社会发展而言 , 其 既 有 正 面效应 . 又有 负 面 效 应 。 对此 , 我 们 应 当辩 证 地 看 待 问 题 , 不 可 走极端 . 在 充 分 认 识 到 其 正 面 效 应 的 同 时 要 认 真 地 剖 析 其 负 面 效 应 产生 的原 因 , 这样才能真正地探索到合理 、 科 学 的 改 革 路径。 二、 中国 应 试 教 育 改革 难 的 原 因分 析
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案例分享
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案例分享一、案例一:应试教育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应试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在中国的高考制度下,学生们为了追求高分数,普遍接受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只关注课本上所要求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他更广阔的知识领域。
这导致他们缺乏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教育,教师们通常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不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
他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教授书本知识,而忽略了鼓励学生发展实际技能和培养创造力。
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大问题。
二、案例二:缺乏实践机会限制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另一个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现今的教育体系偏向于理论教学,很少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这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不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这种情况遗憾地导致了学生们的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应对实际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机会参与真实世界的实践。
他们很少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有很大的隔阂。
事实上,学生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案例三:教育资源不均衡增加学生间的差距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资源的差距非常大。
城市的教育资源充足,学校设备齐全,教师水平较高。
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学校,往往设备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这造成了城乡学生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很多农村学生没有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们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学习条件也较差。
这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增加了城乡学生间的差距。
四、案例四:教育过度商业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近年来,教育过度商业化也成为教育中的严重问题之一。
教育机构通过宣传、广告和招生,大力推销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培训课程,这导致学生与家长们陷入竞争与焦虑之中。
为了追求成绩和升学机会,很多学生背负着巨大的学业负担,放弃了其他重要的兴趣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试教育是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有媒体报道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某小学,账外资金超1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收取的择校费。
另据报道,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对北京市中小学择校情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结果北京市中小学生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平均费用超过2万元。
现如今,“择校”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它早跟“义务教育”一样深入人心。
通过网络搜索得知,择校费早已经合法化。
国家税务总局通知规定,超过规定收费标准的收费以及学校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赞助费、择校费等超过规定范围的收入,须缴纳营业税。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择校盛行,家长们甘愿拿这一大笔择校费呢?有人说:择校费的产生,根源在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优质资源的匮乏。
这种说法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但往深了看,这种说法未必准确。
我们首先来看,上文提到的“优秀资源”到底是怎样的优秀呢?你问十个家长,至少有九个会告诉你,“优秀”教师就是能让学生得高分、考上好学校的老师。
看看,这就是大众思维中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优秀”所在。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就是这样,偏重于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平,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
与之对应的是“素质教育”,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孰优孰劣。
笔者求学十六年,工作六年余,深深体会到学校里的好学生,未必是职场的好同志。
往往那些在学校里成绩优异的同志,在工作中流于平庸。
反倒是那些学习上的中游,各方面素质均衡的同志,发展得更快更好。
回归正题,择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当然工作之后,其它能力再慢慢补齐吧。
只有这学习成绩,分数,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充分重视,尤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分外重要,因为这是打基础的阶段。
做以假设,如果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家长们还会对择校趋之若鹜吗?显然不会。
不但不会再择校,而且在下一代教育问题上,必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有位老科学家说的好,他所学到的知识,都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
是啊,在那个时候,老师们教的是做人的道理;而之后的义务教育,教的则是如何提高分数。
小时候,还有个“德智体美劳”,现在呢?现在改成“素质教育”了,但其实是口号而已。
如果不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再响也没用。
如果不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法规的明令禁止“择校”,只能让它变明为暗。
如果不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想再多的办法,也无法根本上消灭“择校”。
如果不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祖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应试教育近日,有可靠消息传出说金坛市第一中学和常州市武进前黄中学高三学生相继因学业压力而双双集体跳楼自杀,死亡有5,6人,弄的整个常州市民人心惶惶的,当人们追查到这些学生自杀的原因时都替他们惋惜,这些学生都因承受不了学校,社会,家庭的压力而自杀的,现在常州市和金坛市教育局为了使这件事尽快平息下来发下规定,所有的中小学星期天不许补课等。
本人看到此消息后为死难的学生抱不平啊,多么好的学生啊,为了教育而牺牲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啊,他们正直青春花季为什么要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啊,从此消息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应试教育。
任何由好的出发点开始的事物,一旦偏离了方向,则会失去其本来意义,甚至成为“权”与“利”的牺牲品,于是万劫不复。
一如体育运动,其产生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体质,演变至今的各项体育比赛,完全背弃祖训,变为追名逐利之所,更有些为小人操纵,活脱脱藏污纳垢之地,送红包,打兴奋剂,举不胜举。
再如国防,本是为了以暴易暴,近代以来,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以致民不聊生,造成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至今。
小荷作文网 学习知识,确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充实人生,升华人格。
古有孔明博学而制胜,近有钱学森多才而为国做贡献。
但读书人也并非一直吃香的,自科举制创立以来,明代“八股文”,清朝“文字狱”,皆是对文化的摧残,对求知欲的扼杀,对教育的亵渎。
现在的应试教育,顾名思义,这种制度下学生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应试,应付考试。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不管你其他方面如何,在区区几张纸中,你的分数离满分越近,你就越受人尊重,越成功。
对于学生,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抛之一边,“为自己读书”也是自欺欺人。
亿万计的学生乃至家长被冥冥之中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铺天盖地地罩下,以狂热的姿态展开军备竞赛。
这里,我不是要将高考制度一棍子打倒,毕竟这是选拔人才的较好途径,因为它公正。
是的,这一类赞歌太多了,多得让有些人飘飘忽不知所以。
社会是发展的,制度却不会变,一百年前再先进的制度到今天也是陈旧的,看看考场上的种种污秽吧,听听压力过大而自杀的少年们的血与泪的哀怨与控诉吧,别再说是学生心理不健康,老师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别再怪社会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多的恐慌,人们哪,它的弊端已经显现,社会矛盾已日趋尖锐,当今的教育制度已与时代脱节。
我不奢求一下子取消高考,只是疾呼一声:“放开手,快改革吧!”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封建社会有两千年历史,自秦至清历代王朝兴废似走马灯。
正如短寿的人都想长生不老一样,每一朝都妄想稳做江山,传至千秋万代,于是各种禁锢人民思想的手段应运而生。
从隋朝始,唐宋元明清都将科举制奉为经典。
新出台时,它相对于先前的选才制度固然是好的,姚崇等一大批人才与贵族子弟们优劣得所,李世民也沾沾自喜:“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随着时间推进,科举制开始蜕变了。
明朝“八股”规定行文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冲股,后股,末股八部分组成。
不用怀疑,皇帝们主观认为自己在选有志于国家建设的人才;殊不知客观上,他们遏制了生机勃勃的社会创造,使得“百家争鸣”成为海市蜃楼,而那些深受毒害的迂夫子,书呆子,名为治国,实际上不知使中华文明的发展滞后,倒退了多少年。
可以这么说,近代史上中国所受的屈辱,科举制是脱不了干系的。
有句话说得好: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
“金榜题名”被列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殊不知“题名”背后,是怎样的挣命啊!更有些人一生不得志,像孔乙己,学问不可谓不深了,竟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到头来孤高自傲以至生死不明。
由此可见一种错误的教育制度对社会的危害之大。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比较纯洁的,有中考,高考,段考,期考,实行五分制。
注重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这就没有了今天为了分数而不择手段的现象,学生们大多带着求知欲自主学习。
杨子在《贺长子东东十八岁生日》里所说的“自由的读书”就是指此。
无怪乎从那时走过来的中老年人目睹现在孩子负担之重只有幸灾乐祸和深表同情两种态度了。
八十年代,形式主义渗入教育界。
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纵使头破血流,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样才能考好,而在唯一检验学习成果的考试中考好了,不就是学好了吗?基于这一种错误的教育和学习理念,中国的教育制度又开始蜕变了。
九十年代,国门大开,外国的各种文化蜂拥而至,拜金主义便是其一,社会上逐渐有了“一切向钱看”的说法,教育界自然不能幸免。
教育的主管部门,形形色色的出版社,利用广大学生及家长迫切希望提高成绩的心理乘虚而入,怂恿甚至勒令学生买各种辅导书,参考资料,打题海战术,榨到了钱的同时,使学生深陷题目之中,“为伊消得人憔悴”,最严重的是,这种做法无形之中给学生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学习只要成绩好,只要死做烂做,什么独立思考,什么创新都是无用功。
此外,不少人利用办学之机,巧立名目,乱收费中饱私囊,使政府推崇的义务教育成为家庭中吃钱的无底洞;各式人物广开辅导班,骗取了钱财,更骗取了学生的休息时间,自由空间。
种种弊端,下文详述。
噫吁唏,呜呼哀哉,于是乎,应试教育在中国诞生了。
本人意不在批评当今的教育部门,但应试教育确实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只会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我们不能逼学生不想学的东西,不能要他们学接受不了的东西,只能循导他们,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
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把学生教成了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连最起码的家务活都不会,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教成了像马加爵一样因承受不了同学的歧视而成了囚犯,教成了上海商学院4位女大学生因不懂消防逃生知识而跳楼逃生死亡案,重庆20万人弃考等。
这些一个个鲜血的案例还不够警视我们吗?考试是一种虐待,是一种先得到知识的人对后得到知识的人的虐待,是一种五十步笑百步,分数就是虐待的工具。
现在的语文课本里面有一篇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按照老师的说法,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抨击科举制度。
看来编教科书的“教育家”们也是认为科举制度不对,那么,我就在下面列出科举制度与现在的应试教育的相同之处。
1.这两种教育制度教育出来得全是废物这两种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才,但同时,都是采用了一种近乎变态的手法,培养了一些变态的“人才”(说白了就是废物)。
科举制度,需要学生们记一些没用的类似于“回”字有几种写法的无聊知识,在那种制度下的学生甚至还为知道这些冷知识没用的知识而沾沾自喜。
现在应试教育又何尝不是呢?就说一个最简单的,小学时候就要学,太阳绕着地球转,真搞不懂学这有什么用,不管我以后要干什么(除了专门去研究星星),当工人、经理、公司总裁、亿万富翁、主席,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这个“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似乎都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在应试教育中类似于这个的所谓“知识”还有很多,真不明白学这些除了显摆以外还有什么用处,如果说是为了怕学生当中将来有学天文的,可学天文的在总体学生中毕竟只占一小部分,没有必要让全部学生都学。
也许还有人说,那毕竟是知识嘛,人的脑容量又大,不在乎塞这么些东西,技多不压身啊。
好,现在我们把人的大脑比作一个巨大的屋子,人掌握的知识就是里面放的东西,如果说我把里面乱七八糟填得满满的,突然让你在了里面找一个我要用的重要的东西,你能找到吗?同理,人的脑子是大,可真正“好用”的部分也就大概占个1%不到。
而本来就这么点地方还全塞了点垃圾知识,唉……怪不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可以算得上得划时代的发明也就三个。
总的来说,科举和应试教育智育目标都很狭隘,科举、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
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
这同时,就产生了科举和应试教育的令一个弊端:阻碍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
在这两种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
学校成分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
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