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鸭式教育的利弊分析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优缺点分析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优缺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9ec92bfc4ffe473268ab2f.png)
教育
优缺
点剖析
背景
中国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世界各 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在1985年的平均水平是 5.2%,发达国家是5.5%,发展中国家是 4.5% ,而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2.3%, 2即.3使%到今天,我国仍没有达到4%的既4定%目标。 中学校高收费、乱收费和以及教育不公现象在民 众那里的反映尤为突出,一方面国家在教育的供 给方面存在不足与失衡,另一方面民众对教育的 需求又十分迫切.
目的与意义
深刻剖析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使同 学们更加深刻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教育的优 缺点,树立对中国教育方式正确的态度。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 培养不出
杰出人才?
缺
大陆教育:格式化教育
教育模式不给力
自由的大学教育阻碍了由“人材”到“人才”的 转变
大陆教育:格式化教育
应试教育
中国大学教育—— 宽进 宽 出
现在,国家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 为了国家兴亡,民族富强,政府,党, 每一个人更要重视教育.因为教育是希 望,因为我们还有明天,我们要为了明 天而奋斗,为社会做出贡献!
组员分工情况(排名不分先后)
收集材料:宋晓云 耿爽 隋昌宇 PPT研讨制作:王攀先 秦鹏 魏述休 讲解:周航
教育模式不给力
1、培养脑蛮力 2、谋杀创造力
3、摧毁生理健康
自由的大学教育阻碍了由“人材”到“人才”的转 变
存在问题的两个方面
学生自多,但是,它为什 么依然存在于当今特色社会主义的的中国呢?
历史的延续
优
1.知识传授系统 2.教育质量高基础好,要求严格 3.重视智育和德育 4.在家庭教育方面思想上比较自由
中国教育的出路
1.重新反思子教曾育经的曰根本过目:条的条是什大么路(通基罗本)马, 2.尽可也能可地能告通别教标准育答彻案底,改尤革其之是日人.文那学么科,(重要)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填鸭式教学的启示-最新教育文档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填鸭式教学的启示-最新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4bea3992b160b4e777fcfb0.png)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填鸭式教学的启一、引言现如今,中国的教育制度被填鸭式教学所覆盖。
这种传统教学以填鸭式为主要授课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本文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出发,详细论述其内容,包括学习的分类、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本质、内部心理机制、讲授式教学模式及原则,论述了其对填鸭式教学的启示,并对该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意义做出深刻思考。
二、填鸭式教学2.1填鸭式教学的定义填鸭的原意是指,在饲养鸭子的过程中,养鸭人为了使鸭子能迅速增肥,把一种含糖量很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
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老师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考虑所学知识的内容,一味地死记硬背,不加理解。
2.2填鸭式教学的利弊分析2.2.1填鸭式教学的积极影响填鸭式教学之所以仍然能在中国当今教育中安如磐石,这种教学方法当然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第一,让学生拥有全面的知识体系。
由于填鸭式教学讲究的是一味地往学生脑海里灌输知识,因此知识的系统性和容量度是可以确保的。
通过大量反复的输入教学知识,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头脑中的信息储备。
第二,创造了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
许多贫困地区缺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齐全的教学设备,这里的孩子们无法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良好的教育。
他们只能通过应试考试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培养。
2.2.2填鸭式教学的消极影响与填鸭式教学的积极影响相比,其消极影响是极其广泛的。
事实上,填鸭式教学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由于各种诸如升学率,就业率等等压力的影响,学校承受不住教学的压力,只好通过强化填鸭式教学法的教育模式给学生施压,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余时间减少,效率降低,情绪无法调动起来,不仅会产生厌学心理,对身心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二,改变了学习的真谛。
由于从小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长大,学生们只顾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却忽视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
浅谈填鸭式教育_王沂淼
![浅谈填鸭式教育_王沂淼](https://img.taocdn.com/s3/m/624fc46a27284b73f2425078.png)
浅谈“填鸭式”教育吉林省前郭县蒙古族中学王沂淼“填鸭”意思是指鸭子在被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
这里比喻灌输式教育。
填鸭式教育说是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其实我国用这种教学方式要比凯洛夫早二千多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启蒙教育。
“填鸭式”教育是我国比较原始的教育方式。
国人一度把这种教育视为一无是处,甚至是教育界千夫所指深恶痛绝的教育方式。
但是笔者以为,这样评价“填鸭式”教育,有些矫枉过正。
一、“填鸭式”教育这种提法本身不科学“填鸭”是指饲养员为了尽快使鸭子“出栏”,强行喂食含糖量高的食物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鸭子吃进去食物之后,是不经过大脑,而是直接经过肠胃消化与吸收的,并且在几小时内完成。
但人接受知识的过程是要经过大脑(与肠胃是不同的)消化吸收的,而且有些东西会过滤,有些东西会沉淀,有些东西会吸收,有些东西会排除,这个过程绝对不是几个小时内完成的,有的甚至是用一生来咀嚼品味,就像有些动物的“反刍”,有些东西越咀嚼越有味,就像是陈年老酿,年头越长,越有韵味。
咀嚼的东西越多,说明“填”进去的东西越是精良的多,糟粕少。
二、“填鸭式”教学是积累知识的必要过程,语文学科尤其需要这种积累学习知识是要经过积累的,只有积累了一定量的知识,才能有咀嚼的材料,才能有升华的空间,才能有质疑的可能。
强制大量背诵本身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育。
教师在学生积累知识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选择精良的材料,也就是“填鸭”的材料,然后再谈论理解,再谈论启发式教育。
否则,一味地强调学生理解,一味地摆花架子,一味地宣传一些国外的教学方法,对学习语文最行之有效的最传统的教学方式嗤之以鼻,会使学生积累过少,这样也就缺少了内化利用和重塑的材料。
没有材料,咀嚼什么?更不要说质疑。
古代学生的语文学习,启蒙教材就是“三百千”,除《千字文》在强调识字和背诵的要求外,《三字经》与《百家姓》就是背诵,在启蒙阶段是不重视理解的。
填鸭式教育的危害有多大
![填鸭式教育的危害有多大](https://img.taocdn.com/s3/m/8950457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8.png)
填鸭式教育的危害有多大
1.培养不良的学习习惯。
填鸭式教育强调背诵和记忆而忽略了思维和
创造性思考的锻炼,给学生不正确的学习信仰。
2.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有研究表明,填鸭式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
的思维发展停滞。
学生仅仅记忆知识,并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或灵活应用。
3.削弱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过于注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
产生厌烦和疲惫,丧失学习兴趣。
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就不会特别深刻也
不会有真正的好成绩。
4.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填鸭式教育强调知识的记忆而不考虑学
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填鸭式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
2020-浅谈中国“填鸭式”教育的利弊
![2020-浅谈中国“填鸭式”教育的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c23628a7bd64783e08122b27.png)
浅谈中国“填鸭式”教育的利弊“填鸭”意思是指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
这里比喻灌输式教育。
由来,填鸭式教育是苏联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现在在中国应用很广泛。
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
中国学生现状:1、考试的巨人(如屡获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牌??),实践和创新的侏儒。
2、知识面:狭窄、头脑不灵活,70%以上的青少年对科技不感兴趣。
3、心胸:普遍胸无大志,以找到好工作、拿高薪为最高理想。
4、中国学生:学前:百般溺爱并强行灌输知识,缺乏团结友爱、互助精神的学习和培养。
小学:进入残酷的、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缺乏个性化、实践化、协作性学习,开始出现恶性竞争。
大学:被要求做学问(大而空),学会做人(刚刚强调品质问题),让学生很茫然,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
研究生、博士生:越学越死,创造力低下。
弊端分析一、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制度里,学校分为“重点校”、“一般校”和“垃圾校”,学生被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
这种单以考试标准划分的类别,严重地扼杀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泯灭了大多数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使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在比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的人面前感到自卑。
教育内容片面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决定教育内容的依据。
由于升学考试只涉及到知识的积累与提取,造成学生学习知识只是机械地背诵和复述,对号入座,而不去理解知识的涵义,缺乏对知识的验证能力。
因此在应试教育中“知识教育是实的,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虚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几乎没有”。
五育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教育教学中并不从开启学生智慧入手,结果造成学生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脱离社会实际应试教育只注意考试,只关心升学率,在教育教学上不顾经济建设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考虑大部分不能升学的学生参加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形同虚设,职业教育遭到冷落。
以应试为主的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违背了基础教育双重目标的要求,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填鸭式教育弊端的词语
![填鸭式教育弊端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fcfba7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c.png)
填鸭式教育弊端的词语
填鸭式教育是一种机械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其弊端可以用以下词语来形容:
1. 僵化:填鸭式教学强调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被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容易形成依赖心理。
3. 忽视个性:填鸭式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缺乏创新:填鸭式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但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效率低下:填鸭式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数量而非质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有用的知识。
6. 负面影响:填鸭式教学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动力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
以上只是一些描述填鸭式教育弊端的词语,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现象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97090e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e.png)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现象中国填鸭式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顾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
这种现象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下面将详细分析填鸭式教育的现象。
一、填鸭式教育的现象填鸭式教育现象在中国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许多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将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
1. 注重知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填鸭式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往往把知识点讲得非常详细,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和重复练习,而不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填鸭式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往往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
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填鸭式教育忽视了这些差异。
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4.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填鸭式教育往往与应试教育紧密相连。
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只注重考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全面发展的能力,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填鸭式教育产生的原因填鸭式教育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原因。
一方面是社会对于教育的功利性追求,另一方面是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1. 社会对于教育的功利性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
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考试获得好的成绩,进入好的大学,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
这种功利性的追求导致了填鸭式教育的出现,人们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填鸭式幼教令人忧
![填鸭式幼教令人忧](https://img.taocdn.com/s3/m/faae61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0.png)
填鸭式幼教令人忧填鸭式幼教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将大量信息灌输给幼儿,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发展和个体差异。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学习效果,但长期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却给孩子们造成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填鸭式幼教的负面影响以及为孩子们提供更好教育的方式。
填鸭式幼教将幼儿视为一个空容器,需要被填满大量的知识。
教师们频繁使用讲座式教学,让幼儿被动地接受信息。
然而,幼儿的注意力有限,他们需要通过互动和参与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填鸭式幼教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反而可能导致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
此外,填鸭式幼教也忽视了幼儿的发展和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式,填鸭式教学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幼儿的学习效果会因为他们的兴趣和特长而有所不同。
如果幼儿无法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能会受到打击。
填鸭式幼教可能会导致幼儿产生学习上的压力。
过于关注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提高,会给幼儿带来过重的学业负担。
幼儿阶段应该是一个开心、愉快的学习时光,而不是一个紧张和焦虑的时期。
填鸭式幼教可能会破坏孩子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倡导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注重发现和满足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个性化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施。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资源。
其次,教学应该注重互动和参与,让孩子们在探索和实践中学习。
此外,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除此之外,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社会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综上所述,填鸭式幼教给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填鸭式教育不可取](https://img.taocdn.com/s3/m/77f5d32a10661ed9ad51f3f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导语:填鸭式的启蒙教育对孩子发展未必好,事倍功半,既赔进了爸爸妈妈的许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又剥夺了宝宝幼年珍贵的欢乐和情趣,还可能影响宝宝以后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为了宝宝的明天能够活得更好些,或者比爸爸妈妈们生活得更好,现在的父母们热衷于在宝宝幼小的时期就开始进行填鸭式的启蒙教育。
据上海家庭报报道,三岁背唐诗、四岁练钢琴、五岁解数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宝宝将来更有出息;自己也能活得更踏实。
当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奔忙于宝宝的“兴趣爱好”时,同时也发现问题多多,有关医学专家也在提醒广大父母——对宝宝的超前教育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
心理学医生的话
许多年轻的父母把早期教育当作教育宝宝,提高宝宝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为此投入了许多精力和财力。
许多父母从宝宝上幼儿园开始,就为宝宝选择了学神算、学绘画,于是2岁会写字,3岁懂算数,4岁讲英语的宝宝屡见不鲜。
曾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神童”“天才”辈出,许多高等院校专门为此开办“少年班”。
期望这些少年神童能成为爱因斯坦级的人物,但事实似乎并没有想象得这样圆满。
因此,超前的教育未必都能获得超高的回报。
甚至,过大过早的心理压力会给宝宝造成了一种逆反心理,导致宝宝讨厌学习。
在这些宝宝心里,学习的过程已经让他们感到没意思了,天天都有许多不喜欢的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简直是太可怕了。
神经科专家提醒
父母们挖空心思为宝宝选择各种各样的兴趣辅导班,一心想让自己的宝宝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无味的学习往往适得其反,加之一。
填鸭式教学方法
![填鸭式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74f34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f.png)
填鸭式教学方法一、填鸭式教学的现状。
1.1 啥是填鸭式教学呢?简单说,就是老师一股脑儿地把知识往学生脑袋里塞,就像填鸭子似的。
在很多课堂上,我们都能看到这种情况。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呢,就只能干巴巴地听着,记笔记。
课堂气氛沉闷得像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活力。
1.2 这种教学方法在一些学校里还挺常见的。
老师觉得把知识讲了,学生就得学会,不管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就好比给你一碗饭,不管你能不能消化,就硬往你嘴里塞。
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2.1 学生的主动性被扼杀得死死的。
学生就像木偶一样,被老师牵着走。
他们没有机会去思考,去探索。
这就好比把鸟儿关在笼子里,它想飞也飞不起来。
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学习变成了一件苦差事,一提到学习就头疼,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2.2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光会背老师讲的东西,但是不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像一个人光会纸上谈兵,真到了战场上就傻眼了。
在社会上,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而填鸭式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这些能力。
2.3 再有,填鸭式教学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每天在这种压抑的学习环境下,压力特别大。
就像背着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对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发育都不好。
三、改变填鸭式教学的方法。
3.1 老师得转变观念。
不能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而是要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
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就像一个好的导游,带着游客去探索美丽的风景,而不是直接告诉游客风景是什么样的。
3.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想法,这就像头脑风暴一样,能碰撞出很多智慧的火花。
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知识才能真正被他们掌握。
别总是干巴巴地讲课,要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像一场精彩的演出,每个学生都是演员,都能参与其中。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而不是对学习避而远之。
如何看待填鸭式教育 知乎
![如何看待填鸭式教育 知乎](https://img.taocdn.com/s3/m/48e3005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a.png)
如何看待填鸭式教育知乎
填鸭式教育,指的是一种注重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个性和自主学习的
教育方式。
对于这种教育方式,我的看法如下。
首先,填鸭式教育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因为它强调的是教师
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是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中让他们得到学习成果。
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会让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无法适
应未来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
其次,填鸭式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
特的兴趣和天赋,但填鸭式教育却忽略了这一点,在同样的教育模式下,
让每个学生的知识点都一样。
这样会让学生变得相似,缺乏个性和特长,
无法按照自己的志趣发展。
最后,填鸭式教育会导致教育的功利化和机械化。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们的学习过程被当作一个产品来评估,而不是注重于学生真正的学习
成果和发展。
这一点体现在学生的成绩和排名上,学生只能在同一套模板下,在时间限制内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学习就变成了一
种枯燥的工作。
总之,填鸭式教育是一种过时的教育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需要更多
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校应该
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方式下发展自己的
特点和长处,去迎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社会。
英语“填鸭式”教学为何批而不倒?
![英语“填鸭式”教学为何批而不倒?](https://img.taocdn.com/s3/m/1a4bc45eddccda38376bafa2.png)
英语“填鸭式"教学为何批而不倒?◎黄蓉1.“填鸭式”教学法教育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石,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历史中,“填鸭式”教学法(Cramming Study Method)的运用最为广泛,尤其受我国长期以来的私塾教学,“填鸭式”教育屡见不爽。
但是近年来,这一方法饱受诟病,许多学者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批判和讨论,却也未见其退出教育舞台。
在对它的利弊进行分析前,先介绍一下“填鸭式”教学法。
顾名思义,“填鸭式”教学法是一种教育方式,用来比喻灌输式教育。
据说,这种教学方法是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发明的。
“填鸭”一词是指在饲养鸭子的过程中,养鸭人往往会选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直接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
“填鸣式”教学就是指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很常见,死记硬背是一个很大的特点,中国学生更是习以为常,往往知道的更多的是“是什么",而很少去深究“为什么”。
通俗来说,“填鸭式”教学更多注重了“听”和“看”,忽视了“做”对学习的帮助。
2.对英语“填鸭式”教学的批判通过上一节的解释,“填鸣式”教育虽然应用最多最广,但不代表就没有反对的声音。
反而,因为它长期让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专注于"听”和“看”,单方面接收教师的讲授,被许多研究者批判。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填鸭式”教育的相关文献,反对和批评的内容很多。
王艳娟(2012)在《“填鸭式”教育退出舞台的必然性》一文中,对这种教学方法极力抨击。
她认为“填鸭式”就是“注入式”和“灌输式”教育,并不能完成教育的目的。
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靠好记性理解问题和解答问题,但是这种记忆并不能长期存在,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大弊端,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她还在研究中把这些分析归纳成一个公式:"’填鸭式’教育=记忆和反复学习=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p.96)。
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dc4d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2.png)
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常见于传统的教育体系中。
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法并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因为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讨论填鸭式教学方法的缺点以及如何改进。
首先,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
填鸭式教学方法只关注教师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过程。
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仅仅是机械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而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
其次,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都不一样。
填鸭式教学方法只追求知识的传授和数量的堆积,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缺乏关注。
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会导致一些学生落后或者失去学习的兴趣。
此外,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知识的积累只是学习的起点,学生需要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填鸭式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和应用的环节。
这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书本上,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为了改进填鸭式教学方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模式和节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支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发展。
另外,要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师应该设计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2018-法学教育应克服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代之以课堂辩论研讨、社会调查以及-精选word文档 (10页)
![2018-法学教育应克服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代之以课堂辩论研讨、社会调查以及-精选word文档 (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32d72ae384254b35effd340e.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法学教育应克服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代之以课堂辩论研讨、社会调查以及篇一:中国填鸭式教育的利弊分析中国“填鸭式”教育的利弊分析与思考“填鸭”意思是指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
这里比喻灌输式教育。
由来,填鸭式教育是苏联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现在在中国应用很广泛。
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
中国学生现状:1、考试的巨人(如屡获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牌??),实践和创新的侏儒。
2、知识面:狭窄、头脑不灵活,70%以上的青少年对科技不感兴趣。
3、心胸:普遍胸无大志,以找到好工作、拿高薪为最高理想。
4、中国学生:学前:百般溺爱并强行灌输知识,缺乏团结友爱、互助精神的学习和培养。
小学:进入残酷的、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缺乏个性化、实践化、协作性学习,开始出现恶性竞争。
大学:被要求做学问(大而空),学会做人(刚刚强调品质问题),让学生很茫然,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
研究生、博士生:越学越死,创造力低下。
弊端分析一、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制度里,学校分为“重点校”、“一般校”和“垃圾校”,学生被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
这种单以考试标准划分的类别,严重地扼杀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泯灭了大多数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使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在比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的人面前感到自卑。
教育内容片面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决定教育内容的依据。
由于升学考试只涉及到知识的积累与提取,造成学生学习知识只是机械地背诵和复述,对号入座,而不去理解知识的涵义,缺乏对知识的验证能力。
因此在应试教育中“知识教育是实的,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虚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几乎没有”。
五育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教育教学中并不从开启学生智慧入手,结果造成学生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填鸭式教育实例
![填鸭式教育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7c89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c.png)
填鸭式教育实例
填鸭式教育是指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以下是一个填鸭式教育的实例:
在一所中学的语文课上,老师决定教授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
老师准备了一份厚厚的讲义,提前告知了学生需要掌握的背景知识和琐碎的时间线。
课堂上,老师将文本分析和文学批评的观点一一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熟记并背诵。
然而,学生对于这个古老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他们觉得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且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系。
学生们对于文学的审美独立性和个人体验被忽视,他们只是被要求机械地记住知识点。
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和对知识探索的兴趣。
学生们的学习变得被动和机械化,他们缺乏对文学作品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反而可能导致他们对学科的抵触情绪和学习成绩的下降。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个体差异,并以灵活的方式传授知识。
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
【亲子活动】注意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亲子活动】注意填鸭式教育不可取](https://img.taocdn.com/s3/m/7243ecc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e.png)
【亲子活动】注意填鸭式教育不可取为了宝宝的明天能够活得更好些,或者比爸爸妈妈们生活得更好,现在的父母们热衷于在宝宝幼小的时期就开始进行填鸭式的启蒙教育。
据《上海家庭日报》报道,三岁时背诵唐诗,四岁时练习钢琴,五岁时解决数学问题似乎是让宝宝未来更有希望的唯一途径;我可以更踏实地生活。
当许多年轻父母忙于孩子的“兴趣爱好”时,他们也会发现很多问题。
相关医学专家还提醒家长,对孩子的高等教育应该足够了,不要因为渴望成功而鼓励他们。
心理学医生的话许多年轻父母将早期教育视为教育和提高子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
许多父母从孩子身上学习幼儿在公园开园之初,孩子们选择学习魔法计算和绘画,因此孩子们在2岁时学习写字,3岁时学会计算,4岁时会说英语是很常见的。
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一个时期,“神童”和“天才”大量涌现,许多高校专门为此设立了“青年班”。
预计这些年轻的神童可以成为爱因斯坦级别的人物,但事实似乎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完美。
因此,高等教育可能无法获得超高回报。
即使是过早的心理压力过大,也会使宝宝产生叛逆心理,导致宝宝不喜欢学习。
在这些婴儿的心中,学习过程让他们感到无聊。
他们不喜欢每天等着完成很多任务。
太可怕了。
神经科专家提醒父母尽最大努力为孩子选择各种兴趣咨询课程。
他们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然而,单调乏味的学习往往适得其反。
此外,有些课程不是正规的课程,有些东西不符合正规教育,导致婴儿思维障碍。
例如,有些婴儿坐错了位置,有些像画画一样写字,把几个单词挤在一个网格里,而有些已经学会精算的婴儿则充满了错误。
这些都是错误的思维和习惯,导致婴儿正常思维的紊乱。
“宝宝天性就爱玩,关键是培养宝宝的天性。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幼儿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并不是让他们能尽早地认几个汉字或做几种运算,最重要的是及早地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比如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可以用更形象化的方式启发和教会他们,如:吃过的西瓜是什么形状,热带鱼是什么形状,让宝宝对几何图形有一个感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填鸭式”教育的利弊分析与思考
“填鸭”意思是指鸭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养鸭人用含糖量高的柱状饲料塞进鸭子嘴里使其快速增肥。
这里比喻灌输式教育。
由来,填鸭式教育是苏联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现在在中国应用很广泛。
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
中国学生现状:
1、考试的巨人(如屡获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牌……),实践和创新的侏儒。
2、知识面:狭窄、头脑不灵活,70%以上的青少年对科技不感兴趣。
3、心胸:普遍胸无大志,以找到好工作、拿高薪为最高理想。
4、中国学生:
学前:百般溺爱并强行灌输知识,缺乏团结友爱、互助精神的学习和培养。
小学:进入残酷的、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缺乏个性化、实践化、协作性学习,开始出现恶性竞争。
大学:被要求做学问(大而空),学会做人(刚刚强调品质问题),让学生很茫然,摸不着头脑,无所适从。
研究生、博士生:越学越死,创造力低下。
弊端分析
一、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学校制度里,学校分为“重点校”、“一般校”和“垃圾校”,学生被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
这种单以考试标准划分的类别,严重地扼杀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泯灭了大多数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使受过教育的大多数人在比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的人面前感到自卑。
教育内容片面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决定教育内容的依据。
由于升学考试只涉及到知识的积累与提取,造成学生学习知识只是机械地背诵和复述,对号入座,而不去理解知识的涵义,缺乏对知识的验证能力。
因此在应试教育中“知识教育是实的,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虚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几乎没有”。
五育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教育教学中并不从开启学生智慧入手,结果造成学生片面甚至畸形发展。
脱离社会实际应试教育只注意考试,只关心升学率,在教育教学上不顾经济建设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考虑大部分不能升学的学生参加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形同虚设,职业教育遭到冷落。
以应试为主的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违背了基础教育双重目标的要求,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二.沉重的学习负担和考试压力使学生失去了青少年应享有的欢乐,损害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他们将来能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形成了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
1.导致学生智育目标狭隘化。
为了过份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导致知识狭窄,高分低能。
2.导致学生的严重分化,厌学和差生流失,人为地制造了教育的不平等。
在应试模式中,教育竞争被激发到不恰当的程度,竞争中的失败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帮助,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和差生面扩大。
许多差生迫于竞争压力中途缀学,造成人为的教育不平等。
3. 阻碍学生个性发展,扼杀人的创造力。
在应试教育中,教育手段单一,学校成为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
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它为学生提供的是一
个封闭的、禁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材。
4. 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目前,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作法,造成学生许多心理疾病。
利处分析:
一、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
通过老师的直接传授,而非像
西方一样让学生自己探索,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我国人口基数纵多,生人口也是世界之最在贫困落后地区,学生教学设施和条件
相对落后。
这时应试教育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
知识。
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用于教育事业的资金不够充足,无法为追求全面发展的素
质教育提供足够物质保证,另外,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在中国这个人口大
国来说,是相对最为能体现公平的。
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点推行义务教育,降低文盲率,应试教育和大课室教育为
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
人才。
五、应试教育强调记忆与应试,在一定程度上,课本上的传统文化与精髓得到了一定
的继承与传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渐渐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那可怕的中、高考制度,使无数学生产生了恐惧心理,不但平时显得十分劳累,而且到了考场也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以至于和重点中学、大学失之交臂。
然而现在的学校,为了让一个个学生能在考场上考出好成绩,置学生的身体健康于不顾,故意延迟下课、放学时间,而且布置成堆的作业。
一些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考出高分,不惜占用学生的体育课以及一些活动时间,而且不停地告诫学生一定要考上重点。
而且这些学生,在被繁重的学习务压着的情况下,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知识的世纪,人才是创新型人才,知识是能创造出生产力的知识。
我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能否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一切都归根于我们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为此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不利因素应遭到摒弃,传统的教育制度也应有所改革,素质教育必须尽早推行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
一些教育模式也应得到重视,例如,全民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调整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等一系列理念与措施应得到重视与执行,这样我国伟大的名族复兴之梦才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