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文本

91.................................................................................................................. 造塑色特市城 节六第
02................................................................................................. 制控度强发开地用设建 节七第
录
目
2
55.................................................................................................................................. 热供 节五第 45.................................................................................................................................. 气燃 节四第 35.................................................................................................................................. 电供 节三第 25.................................................................................................................................. 水排 节二第 15.................................................................................................................................. 水供 节一第
六合冶浦村未来的规划

六合冶浦村未来的规划2月28日下午,2022年六合区城市发展暨土地招商推介会成功举行,共推出24幅优质地块,重点介绍了雄州中心、龙袍新城片区的规划情况。
24幅地块中,涉宅用地共计19幅,主要分布在雄州中心、六合经济开发区和龙袍新城等区域。
看点:1.区域正在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六合西站的建设等内容,建立六合“海陆空”立体交局;2.南京师范大学六合实验学校(幼儿园、中小学)将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9月开学;3. 4大项目集群亮眼,如投资约280亿的龙袍新城四新项目,投资200亿+的“百亿级”产业项目等。
六合老城区规划范围北至宁通城际铁路,南至滁河,西至宁连快速路,东至八百河,为配套相对成熟的生活区、人文席蕴深厚的老城区和亟待改造的棚户密集区,功能定位为“江北新区雄州组团重要组成部分,六合区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六合区传统生活宜居区”,人口规模为14.3万人。
六合老城区将规划形成“三心、三轴、两片”的总体布局结构,以及“一心,两环、四轴、多园”的景观系统。
规划区内现状高中有2所、初中1所、小学1所、幼儿园8所,规划扩建小学1所、幼儿园2所,规划新建初中2所、小学3所、幼儿园6所。
雄州中心区规划总面积为7.5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为5.0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以滨水风貌为特色的六合城市中心区和生态居住生活区,二期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
雄州中心区将建设—座服务于六合及周边区域,具有现代城市综合服务设施和配置标准,以发展高端商贸服务、文何娱乐、医疗卫生、都市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主的江北新区城市副中心。
雄州中心区—期是以居住为主体、片区综合服务为核心的生态宜居组团,将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一环、三心、三片”的总体布局结构。
雄州中心区二期是雄州中心区跨滁河发展的区域。
该片区将规划形成“一心、一廊、一环、五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南京六合新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邢辉在推介会现场对雄州中心做了介绍,阐述了区域的配套优势及未来规划等。
六合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年)

六合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年)南京市规划局二○一三年五月说明: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城市规划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使用。
2、本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控制与引导性文件,不代表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旦有建设行为,应依据规划实施。
3、城市规划是个不断优化更新的过程,规划内容以南京市规划管理局存档备查的最新版本为准,同一地区同内容深度规划若有更新,南京市规划局将尽量即时在规划局网站上公布,本材料自动作废。
4、本材料版权归南京市规划局所有,未取得版权人的书面授权,谢绝改变、分发、发布或使用本材料图文资料。
5、本材料最终解释权属南京市规划局。
前言:本轮南京市十三区县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区县现状描述与分析;区县重要发展要素分析;区县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区县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空间布局规划,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考虑到六合区“类县域规划”的特点,在规划期内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扩展为主,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较大,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与布局、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该总体规划于2010年10月编制完成,11月通过了专家评审。
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于2012年12月12日由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整个六合区的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470.99km2。
其中,包括两个重点片区,中心城区(江北副城六合片区)面积187.74 km2,龙袍新城片区42.04km2。
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与国家及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期限相衔接至2015年;规划中期与《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六合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衔接至2020年;规划远期与本轮区县总体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相衔接至2030年。
南京六合潘家花园立交总体方案设计探讨

南京六合潘家花园立交总体方案设计探讨发布时间:2022-04-11T03:24:55.00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2期作者:沈银雷[导读] 立交充分考虑交通出行需求,并尽量减小对既有宁启铁路以及加油站进出车流的影响,交通组织顺畅,立交占地少、布局紧凑,造型美观。
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本项目主要承担城市交通功能,并兼具与高速公路交通疏解的枢纽型节点功能。
系统由两部分构成,机场西路远期为城市快速路,主线设计速度80km/h,规划红线宽度为60m。
潘家花园立交为机场西路与宁连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 km/h)相交设置的一处枢纽互通。
关键词:快速路;道路交通;节点互通;设计要点引言:立交充分考虑交通出行需求,并尽量减小对既有宁启铁路以及加油站进出车流的影响,交通组织顺畅,立交占地少、布局紧凑,造型美观。
1)立交现状及控制条件分析既有潘家花园立交现状为一部分苜蓿叶形式。
宁连高速位于下层;X304设一宽为12米、跨度为4×16米的桥梁上跨宁连高速;两环形匝道半径均为50米,匝道宽8.5米。
区域现状图(1)X304(机场西路)、机场东路既有现状道路X304为一宽约12米的二级公路,为六合区程桥、竹镇至六合城区、南京、苏北方向的重要通道。
道路北侧约50米处为宁启铁路,道路两侧大部分为农田,现状道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根据规划,机场西路大部分路段沿既有X304段布设,道路红线宽度增加至60m。
建成后,将配套建设辅道、人行道、公交停靠站、无障碍设施等公共交通设施。
另外,X304潘家花园立交东侧段已经完成拓宽改造,即机场东路,本次设计仅对潘家花园立交范围内的主线进行改造。
(2)宁连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连接了连云港、淮安、南京三个地级市,是省会南京联系、辐射苏北的重要通道。
现状道路宽23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km/h,位于地面层。
本次设计预留远期拓宽双向六车道的条件。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组员:指导老师:翟青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现代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六合区为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和沿江洲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综合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
横梁镇域-南京规划局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
十、城乡空间利用与管制
将横梁镇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 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已建区四种类型, 并制定必要的空间管治措施。
1、禁止建设区:原则上严格禁止任何与 其性质无关的各类建设活动,包括基本农田 保护区、生态红线一级管控区域、重要水域 及周边的生态隔离带及省、市级公益林。
2016年11月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
3、“四片” 生态休闲度假片:主要位于镇域东侧,以生 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体功能的功能片区。 优质粮油种植片:主要集中在镇域中部,以 优质水稻、富硒稻米、油脂原料种植为主要功能 的功能片区。 两个设施蔬果种植片:主要位于新篁、钟林、 山东及王子庙片区,以特色果蔬种植为主体功能 的功能片区。
规划形成“镇区—新社区”两级公共设 施配置体系。镇区参照《南京市公共设施配 套规划标准》(宁政发〔2015〕21号)及相 关规范、标准执行;新社区参照《南京市农 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 (试行)》及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十三、城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保护横梁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及其所依托 的自然山水环境,传承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 传统。
467.5公顷,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94.79平方米。
横梁城乡规划用地统计表
序号
类别代 码
用地类别
用地 用地面积 占城镇建设 占总用地 代码 (公顷) 用地比重 比重
居住用地
R 233.17
35.58
1.58
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设施用地
A
40.28
6.15
0.27
商业服务业设施 用地
B
工业用地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员: B12090601 ***B12090603 张亚萍 B12090612 吴金慧指导老师:**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一、经济发展概况二、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三、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东部地区现代工业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1485.5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南京规划方案

1.加强组织领导,明健全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
3.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4.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规划审批,确保规划实施效果。
5.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市民对规划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南京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规划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建设美丽南京、幸福南京而努力奋斗。
2.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规划实施提供法制保障。
3.投融资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4.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5.宣传推广:加强规划宣传和解读,提高市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五、结语
本规划方案立足于南京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旨在为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规划符合市民的根本利益,为建设美丽南京、幸福南京而努力奋斗。同时,本规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
(2)文化挖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城市文化自信。
5.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产业发展: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优化产业结构。
(2)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四、实施策略
1.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规划范围: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约6582平方公里。
(3)规划期限:2021-2035年。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组员: B 宋倩雯B 张亚萍 B 吴金慧指导老师:翟青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一、经济发展概况二、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三、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东部地区现代工业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

南京市土地总体规划一、基本概况南京市位于我国沿海申部,长江下游核心地带,江苏省西南部,与镇江市、扬州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相临。
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27'',东经118°22'' -119°14'',位于东八时区。
全市现辖十区五县,共49个街道、67个镇、52个乡,有1115个居委会、1712个基层村。
1996年总人口525.43万人,人口密度796人/平方公里。
南京市依其地貌特征属江苏省宁镇扬丘陵地区,长江自西南至东北流经市境中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由于地处西风环流控制之下,季风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但冬夏长而春秋短;土壤主要有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两大类型;全市蕴藏着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目前已发现40多种矿藏,具有开采价值的有近30种;南京区位优势显著,地处长江经济带 "龙颈"与沪宁杭城市群"顶角"的复合部位,是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长江和沿海地带"T"型产业密集带的结合部,中国国土规划中沪宁杭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发战略中处于枢纽位置,对外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南京是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风景名胜与文物古迹相交融,形成山、水、林、城结合的独特风貌;并有雨花台砂砾层自然剖面保护区、固城湖水产资源保护区、紫金山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
截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987.34万亩,其中农用地651.2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64.21万亩),建设用地243.34万亩,未利用地92.77万亩。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据1996年10月31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我市各地类的面积和构成如下:1.农用地:497580.92公顷。
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书

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设计工作计划书一、前言: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南京为中国古都,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
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
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
随着南京城市整体发展格局由过去工业跨江发展为城市综合功能跨江发展,江北新区纳入“苏南整体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区正在面临转型发展、扩容调整、优化布局的新问题。
本次规划探讨和论证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形态、地区形象、景观意向和开发运作模式等,寻求能促使该地区转型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与思路。
二、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规划意想一.规划定位:六合开发区既是六合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又是六合区经济主战场,从地理位置和经济总量上对于全区都极为重要,为抓住全市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机遇,对规划区发展初步设想为:对现有产业进行提档升级,向宁启铁路之西拓展,创建南京都市区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龙池湖及区政府为核心,围绕江北大道、滁河、龙须湖等水系拓展形成集居住、研发、商贸等城市配套为一体的城市发展片区;利用六合机场等发达的对外交通网络,发展西北部机场物流园。
二.发展理念:在江河文化的滋养下,滨水城市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动人的滨水景观。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历史名城都是跨越河流,沿两岸延伸和生长,例如巴黎与塞纳河,伦敦和泰晤士河等等。
河流与城市息息相关,互为依托。
目前,南京城市整体发展格局还未形成由过去工业跨江发展为城市综合功能跨江发展,但是随着六合区建设的展开,通过城市开发将使南京的经济、人口、环境进行空间重构。
随着城市的开发和发展,城市日益走向“为城市综合功能跨江发展”,因此要探讨和论证开发区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空间结构形态、地区形象、景观意向和开发运作模式等。
作为长江支流的城市,其形象塑造应具有作为南京建设的标志和样板。
而且还要强调城市综合功能跨江发展的提升功能,使人们能多层次的体验到该地段的特征及魅力。
南京六合金牛湖风景区规划图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居民社会 用地 耕地 林地 圈地 主道 次道
自然水体 湖面
水面 鱼塘 工程用 地
资料打包
用地现状图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 金牛湖风景区主入口规划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 金牛山金光禅寺建筑规划设计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资料打包
南京六合金牛湖风景旅游区总体规 划
江苏经典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的源头—金牛湖旅游风景区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东临扬州,北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距南京市、淮安市约 50公里,距六合城区17公里;距宁扬公路、宁连公路、宁淮公路约20公里;宁启铁路六合站紧邻景区,旅游公交专线经高等级公路(金江 大道)直达金牛湖,交通极为便捷。 金牛湖风景区一期规划总面积23.5平方公里,目前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养、 繁基地和国家地质公园景点之一、南京市十大风景区之一、金陵新五十五景之一。 金牛湖原名金牛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次年全面竣工。水面二万五千亩,湖容九千六百万立方米,是南京市最大的人工湖泊,堪称 “江北第一景”。湖因山而得名,山因水而增色。金牛湖湖面浩淼、水平如镜,湖岸曲折,绿树成荫,优质的生态环境使这湖碧水始终保 持着地表水II类的国家标准,可直接饮用。湖内除养殖青鱼、鳙鱼等家鱼外,还有许多野生银鱼、白鱼、鳜鱼、螃蟹等特种水产精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金牛湖风景区推崇的是大生态、大旅游的现代休闲旅游模式,使游人能亲近最真实的自然,全身心的摄入 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丰富养料。金牛湖风景区以山为骨,以水为魂,山水相伴,相映益彰。因与湖相伴的山酷似卧牛戏水,故名为金牛山, 山上有浑然天成、神态各异的大雁窝小雁窝、神鱼戏水、情人石等十多处自然景观;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年少时曾在此为其舅父家放牛,留 下了许多美丽传说;山上还有一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千年古刹—金光禅寺,因横跨苏、皖两省,故香火较旺。 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的金牛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姿态万千、色彩缤纷,美 化、绿化面积达5000亩,植被覆盖率达96%,使得森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大量的野兔、野鸡、野鸭、白鹭等野生动物栖息景区、安营扎 寨、繁衍子孙,自成天趣,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人工喂养的孔雀、天鹅等珍稀鸟类逗人喜爱,在这里山、水、林、禽同生共荣,构 成一副奇特的大自然谐趣图。 风景区的美食以独特的农家菜肴、野味及天然湖鲜为特色,以“金牛湖湖鲜宴”为代表,融汇了金陵和六合地方饮食文化。每年在 “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的“金牛湖美食展”,都有众多游人前来一饱口福。 金牛湖风景区在2003年聘请了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文化为内涵,以观 光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教育科考旅游、生态旅游为主题,立足国内,重点开拓南京及周边城市旅游市场,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将金牛湖旅游区建设成为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貌独特、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指导思想,完成了《南京金牛湖旅游风景区 规划》。该规划于2005年6月份获得市政府批准。 根据自然条件、景观资源以及现状情况,金牛湖旅游区的景区结构布局可以“三大板块”、“九大旅游景观区”来概括。 三大板块即:旅游观光板块、旅游服务板块、休闲度假板块。 九大旅游景观区即:中心服务区、银牛山景区、金牛山景区、沙滩休闲区、湿地生态旅游区、铜牛山景区、湖心岛游览区、水上乐园 区、滨湖休闲度假区。 金牛湖风景区是南京地区一块正在雕琢的旅游瑰宝,景区内初步构成了吃、住、行、游、购、娱较为完善的产业体 系,金牛湖的旅游业发展逐步由“接待型”向“产业型”、“支柱型”、“效益型”方向转变,逐步成为 “南京后花园”、“六合名片” 和“农民致富平台”。
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内容提要

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
1.总规回顾
2.总体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职能、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等)
3.区域合作
4.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城乡人口分布、城乡统筹)
5.都市区(土地利用、中心城区、主城、副城、新城、新市镇)
6.综合交通(铁路、公路、航空、货运物流、综合客运枢纽、城市道路、跨江通道、公共交通-轨道及路面、静态交通)
7.名城保护
8.住区建设(居住用地布局规划、社区公共设施配套)
9.公共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保障)
10.产业布局(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科技产业)
11.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绿地系统)
12.岸线利用(城市生活岸线、港口产业岸线)
13.市政设施(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
14.综合防灾(防洪、抗震、消防)
15.地下空间
16.总体城市设计
17.规划实施(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策略)。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64561.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55147.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28773.1公顷,其他建设用地8781.1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1.0%、35.1%、18.3%、5.6%。
其他土地中,水域50572.1公顷,自然保留地12357.5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0.4%、19.6%。
第五条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2005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其中规划近期2006-2010年,规划远期2011-2020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区域概况
第六条区域概况
南京市位于江苏西南部,介于东经118°22′~119°14′、北纬31°14′~32°37′之间,与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芜湖市相邻,是江苏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第八条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类型复杂,丘陵岗地与平原圩区在土地开发强度、农用地内部结构、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丘陵、岗地分布耕地多,中低产田比例较高(中产田占48.1%,低产田占25.6%),耕地质量建设和产能提升任务重。
3、长江横贯市域中部,城镇与产业用地沿江集聚,协调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与长江水体及沿岸环境保护的压力大。
3、区域发展处于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紧迫。局部地区土地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与宜居城市功能提升和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建设目标差距大。经济发展进入转型的攻坚期,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矛盾冲突仍然明显,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紧迫。
南京江北新区雄州副中心六合新城规划

36.57
12.13 2.16 113.44 2.25 107.43 193.07 613.28 17.55 97.22 114.77 728.05
5.96
1.98 0.35 18.5 0.37 17.52 31.48 100 —— —— —— ——
5.02
1.67 0.3 15.58 0.31 14.76 26.52 84.24 2.41 13.35 15.76 100
■ 公示地点 1、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玄武门) 1楼规划公示厅 2、南京市规划局网站() ■ 公示时间 2015年11月25日—2015年12月24日(共30天)
■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仁刚
电话:025-84731881-66806 ■ 公示单位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筹)规划国土部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各区域统一联网供水。保留六合大道 DN1000 与古棠大道 DN800 给水引入管,雄州东路与龙池路 DN500DN800的给水干管;实施各区域统一联网供水。保留六合大道DN1000与古棠大道DN800给水引入管,雄 州东路与龙池路DN500-DN800的给水干管。
■ 雨水工程
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地区选用 2-3年,重要地区选用3-5年河道和泵站的设计降雨重现期为20年; 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为2-3年。规划区为机排区。规划区共设置8座雨水泵站,总规模达51.05立方米/秒, 其中规划保留7座,规划新建1座。规划沿道路敷设d600-d1500雨水管,雨水就近、分散、重力流排入水 体。
由3个基层社区组成。
规划形成11个基层社区中心,其中3处独立占地, 8处与居住社区中心合建,规划基层社区中心用地面积 为1.26公顷。
空港物流及临空产业区规划探索——南京六合机场物流及临空产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的意见》(2007.1)明确提出要推 进空港组团的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江北空港物流园区,实现六合机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规划区 位于六合区中部,雄州西北组团以西,规划六合机场以南,距南京主城直线距离约 30 公里,居雄州 新城中心约 5 公里。
5.3 就业人口规模
本规划按照工业岗位密度 100 人/公顷,物流用地岗位密度 50 人/公顷进行计算,由于工业区为 临空产业区,多为大用地企业,故规划按照折减系数 0.8 进行测算,预计就业人口约 2 万人。
4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6 土地利用规划
6.1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6.4 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以道路、河流组成的网状绿地构建规划区绿地系统。 规划结合综合服务区设置广场绿地,营造物流区的良好景观形象,共设置公园绿地三处,占地面 积约 15.7 公顷,街头绿地 19.4 公顷。绿地中可建设少量娱乐设施和景观小品,形成可参与式的绿色 开敞空间。 防护绿地主要分布于宁淮高速、宁启铁路、机场连接线两侧,总面积为 56.76 公顷。
为落实与六合交通网络的衔接,本次规划范围西至宁淮高速,东至江北绕行线,北至六程公路, 南至规划机场连结线。总面积约 4.83 平方公里。
规划区现状以耕地和村民住宅等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可新开发用地 369.16 公顷,约占总用地 比例的 76.37%,作为规划开发建设地区,调整改造利用现状土地的成本较低,开发潜力大。规划区 以南为滁河,区内又有黄木河自北向南穿过,植被生长良好,地区整体环境质量较高,景观资源优良, 为打造本地区空间特色提供了优良基础。
易、商业零售、商业信息咨询及服务等
02南京新材料产业园控制性规划文本说明解析

南京新材料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加强南京市六合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保障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经济的利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特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1992年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南京化学工业园规划》2001年6、关于六合区政府启用南京化工园区红山精细化工园备用地的回复意见7、《南京市六合区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2年8、《南京市六合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年9、《瓜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年10、《南京市六合区镇村布局规划.瓜埠镇篇》2005年11《南京化学工业园长芦片二期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2003年12、《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精细化工园总体规划》(讨论稿)2004年13、《六合区城市东南部生态区结构规划.研究报告》2004年14、南京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宁政发[2004]153号)15、市政府关于设立南京新材料产业园的批复(宁政复[2011]29号)16、关于设立南京表面处理中心环保意见的指示(宁环发[2011]213号)第3条规划原则1、与六合区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协调、衔接,解决好工业园区内部的交通组织与外部的交通联系。
2、充分体现工业园区的人性化设计,加强各类设施配套,完善园区功能,妥善处理农村居民点的拆迁安置。
3、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合理确定园区用地布局结构和地块规模,确保各类企业用地选择,并体现产业发展功能的特点。
4、引入城市设计概念,组织有序的工业园区空间和景观,创造优美的工业园区环境。
5、通过控制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体现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工业园区的环境建设,结合水系等自然条件加以绿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组员: B12090601 宋倩雯B12090603 张亚萍 B12090612 吴金慧指导老师:翟青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一、经济发展概况二、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三、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东部地区现代工业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1数据来源于六合区百度文库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1485.5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六合区为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和沿江洲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综合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
地势北高南低,高低差100多米。
北部丘陵岗地区位于平山一线以北,从冶山向西,经马集、大圣至芝麻岭大部分地区。
中南部河谷平原岗地区雄州城区向西直至新集、程桥等乡的大部分地区。
南部沿江平原圩区位于南端沿长江北岸一带。
长江绕圩区东南,滁河贯于区中71.89公里,境内有山丘60多座,内河30多条。
(2)气候六合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3)水资源区内水系分属长江和淮河水系。
沿东北部的冶山至中部的骡子山向西北至大圣庙一线,为江淮分水岭;南侧为长江水系,北侧为淮河水系。
境内有河道40余条,滁河支流有皂河、八百河、新篁河、新禹河、岳子河等河道。
沿江淮分水岭两侧多水库塘坝。
(4)土地资源六合区现有土地14.67万公顷。
其中耕地6.33万公顷,占六合区总面积43.12%;园地0.1万公顷,占0.65%;林地0.97万公顷,占6.58%;牧草地10公顷,占0.07‰;其他农用地2.96万公顷,占20.2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58万公顷,占17.58%;交通用地0.18万公顷,占1.25%;水利设施用地0.61万公顷,占4.14%;未利用土地0.34万公顷,占2.35%;其他土地0.6万公顷,占4.11%。
(5)矿产资源至2008年底,六合区探明的矿种有铁、铜、硼、蓝宝石、雨花玛瑙石、大理石、玄武石、白云石、花岗岩石、石灰石、辉绿岩石、铸型用红砂、建筑用黄砂、石英砂、膨润土、凹凸棒粘土、矿泉水等20多种,其中蕴藏丰富有工业价值的16种。
现已开采的有铁、硼、雨花玛瑙石、大理石、建筑用黄砂、白云石、石灰石、铸型用红砂、玄武石料、凹凸棒黏土、矿泉水等。
根据现有开采能力,每年开采铁矿石55万吨,建筑用黄砂300万吨,各种石料450万吨,红砂20万吨,凹凸棒黏土2万吨,产砖5亿块。
经地质部门勘察探明储量的铁矿石约295万吨,硼矿石约4万吨,建筑用玄武岩D级8500万吨,黄砂D级7200万吨(其中雨花石约为1.5万吨),大理石、白云石、石灰石D级1.5亿吨,花岗岩1亿立方米,铸石用玄武岩800万吨,石英砂约1亿吨,矿泉水年自然流量500万立方米,凹凸棒黏土约1亿吨。
(6) 生物资源六合区林地生长树种有39科92种。
境内生产药用动植物有487种,其中属全国重点药材品种的有115种。
六合区可利用水面近1400公顷,生产经济鱼类15科36种。
龙池鲫鱼饮誉国内外。
(7)旅游资源国家级地质公园、AA级金牛湖风景区以及平山省级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优越。
2、社会经济22013年全区共辖1个镇(竹镇),11个街道办事处(大厂、葛塘、长芦、雄州、龙池、金牛湖、横梁、程桥、龙袍、马鞍、冶山),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含8个村居并设),61个村民委员会。
六合区总人口92.5万人其中户籍总人口897361人,占南京市户籍人口的14.0%,男女比例为451056:446305=101.06;常住人口为926400人出生率9.93‰;死亡8111人,死亡率9.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5‰。
2013年六合区城镇人口共有38.76万人,城市化率53.29%。
全区土地面积1485.5平方公里,占南京市总面积的22.51%。
201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1.63亿元,按照在地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2.4%,三产结构为49.04:581.67:250.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04亿元,占总产值的5.6%;第二产业增加值581.67亿元,占总产值2数据来源于南京市六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及南京统计局统计年鉴的66.0%;第三产业增加值250.92亿元,占总产值的28.4%;相对于前一年增加了109.6亿元,增加了12.4%。
全区形成以采矿业、轻纺服装、机械制造,工业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在现代化进程上,正从基本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1)南京都市发展区的构筑现行《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市域—都市发展区—主城三个层面,对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规划重点提出了规划构想。
在市域层面,重点是“优化市域城镇发展格局,重视推进小城镇发展”。
规划提出了“+”字型市域城镇主次发展轴构想,即将沿长江两岸束状交通走廊作为市域城镇发展的主轴,市域南北向的交通干线作为市域城镇发展的次轴。
通过架构“+”字型发展轴的构想,旨在使南京发挥在区域中实现从东向西的扩散、在市域中实现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作用。
在都市发展区要形成“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现代化大都市空间格局”。
六合区处于“+”字型发展轴的交叉口位置,南部属于南京都市发展区,是南京跨江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南京发展的战略储备空间。
(2)区划调整3200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市行政区划作出了重大调整,由六合县和大厂区合并成立六合区,区县合并为六合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拓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了发展平台,有利于现代化新郊区的形成;·改变了城市化模式,新区划有利于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增强了区域整体实力,有利于富民强市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实现。
2012年8月,六合“大手笔”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 19个街镇合并为12个,撤销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六合共辖雄州、金牛湖、横梁、程桥、龙池、龙袍、马鞍、大厂、长芦、葛塘10个街道办事处和竹镇、冶山两个镇。
3数据来源于百度文库42013年2月,推进主城“四区并二”、郊县“撤县建区”的重大区划调整。
这一举措促进了六合的整体发展。
,(3)交通枢纽六合区是南京对外的交通门户。
境内有宁连、宁通(扬)、104国道、雍六高速公路和宁淮高速公路等数条交通干线穿越,全区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具有"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成为南京市辐射苏北皖北的交通门户和辐射都市圈的桥头堡.境内有宁连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宁蚌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宁启铁路设有客货站,南化,扬子等三条铁路专用线;区内长江岸线总长约40km,可供建万吨级深水码头两处,现有综合性扬子港区,建设中的西坝港区,滁河贯穿东西,四季通航,为五级航道;国家级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天然气项目东西横穿我区35km,并设有2个分输站;规划4E级的六合机场处于我区的北部.我区作为南京市江北枢纽城的地位已见端倪.宁启铁路、宁连铁路在六合境内通过,4E级的六合机场处于六合的北部,六合具备了水陆空综合交通方4/v14141.htm式。
区内拥有以长江、滁河为主的发达水系,素有航运灌溉之利,有此外随着长江四桥和南京二环的建设,六合区与南京主城联系将更加紧密,承担着南京的北部交通门户角色。
(4)企业集群区内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南京化工园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区内现有南京钢铁厂、扬子、华能、南化、扬巴、南钢、南热、十四化建共同构成全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区域发展有ITT(南京)有限公司——世界最大的水泵和流体处理系统及服务供应商,是世界500强企业、南京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跃进集团南京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系跃进轻卡的配套专业厂丸仁电子(南京)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子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及销售等大企业的依托。
5表格来源于数据、资料归纳和总结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6六合城市定位调整的机遇。
新修订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将六合定位为江北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服务和辐射安徽、苏北等地区的区域副中心;实施相对独立发展策略,按照相当于主城同等水平的要求提升服务功能,加快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与服务体系。
江北副城的规划建设,为我区跨越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将极大地推进全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更6数据来源于百度文库广阔的战略空间。
职能扮演:表2-1产业职能表表2-2 六合职能体现表二、发展目标7(1)“十二五”提出的发展目标(2011-2015):照“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十二五”六合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全区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地方一7数据来源于/v14141.htm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十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翻一番,确保与全市同步实现基本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