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110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

l h y m s o e eegnl g n r at n o c s n T e oa i et nw t pn y n m c n e e t e n i - i t , ot f h m w r e t e ea r ci .C n l i h cl n ci i i a g y i i a f ci d s gl t y l e o uo l j o h g ns f va m
pe meh d frma r y t y h t lf r ain i h d a tg so e a s n e o u gc l e ra d oh rs ria ik i t o o c o si lmp ai ma o c c c m t sw t t e a v na e f h b e c fa s r ia s a n t e u g c l s . o h t r
w t mp a go sc mp eey r ge s n o inf a td mi ui n T e r t fa v re efcs o e t ame twa o n i al h y h n ima o lt l e r s i rsg i c n i n t . h ae o d e s f t ft r t n s lw a d o i o e h e
t Zh n z ou45 05 /e an y, e g h 0 2,- n /
【 bt c】 O j t e onei tt ic e puc fcom c cs m ht ao aosn r d ai A s at r b i T v ta e l ilhr et f tf ar yt l pac lr tn io l n x— c e v i sg eh cn at a iee o i y c im f m i aa m l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15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15例报告

般 第一 次注 射量 约 2 4 t . 2次注 射 量视 瘤 - a 第 g
体大 小可增 减 , 但每 次注 射量 不超 过 8 t 。注 射 l l g 部位 常规 消 毒 , 注射 时 以同一 穿刺 点 向几 个 不 同
方向注射 , 不宜一点 内注射剂量过大 , 注射 时以 瘤体 表面 苍 白为 度 。注 射后 12天 内局 部肿 胀 , - 无需特 殊处理 。注 射一 次未能消退 者下 周重复注

局部小疱消失.间隔一周重复注射直至粘膜表面 小疱 全 部消 失 , 共注 射 6次, 间 , 服 贞芪 扶正 其 加 冲剂 , g 次, 次 /日。 个月后复查, 9 / 2 3 舌粘膜完
全正 常 。
案 2 某患者 , . , 男 5岁 出牛后 即发 现右面部 颌部
及右上唇肿大, 随年龄增长局部畸形渐明显. 感冒 时肿大加剧伴疼痛, 经抗 炎治疗可消退 。 检查见右
淋巴 管瘤 是由增生扩 张 的 、互 相交通 的淋 巴
2 结果
毛细管 型 l 倒 全 部 治 愈,粘 膜 表面 无 色透 0 明小疱 全部 消 失 。海绵 型 2例 完 全 治愈 , 体完 瘤 全消 失 , 例基 本 治 愈 , 体基 本消 失 , l 瘤 但外 观 尚 未完全 恢复 正 常 囊肿 型 2例完全 治 愈 , 体完 瘤
维普资讯
甘肃中医 02 20 年第 1 卷第 1 5 期
中西 医结合 治疗口腔 颌 面部淋 巴管瘤 1 5例报 告
高 月明 (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
3 10 ) 6 3 0
关键词: 巴管瘤 /中西 医结合疗法; 淋 注射疗法; 贞芪扶正冲剂 中图分 类号 :798 文 献标识 码: 文章 编号 : 46 5 ( 0 ) 105- 2 R . 1 3 B 10— 82 2 2 0— 0 00 0 0

颌面部感染病例

颌面部感染病例

病例一病员:张××,性别:男,年龄:41岁,职业:农民主诉:右面部肿胀流脓4月余现病史:4个月前,右上大牙因疼痛而拔除,拔牙2小时后,右面部不慎被锄头柄碰伤,微痛,皮肤未溃破,也未流血。

第二天右面部开始肿胀、热痛。

10天以后在当地“乡社医院”作切开引流,放出少许脓液,肿胀并未减轻,反而加剧。

又用中药外敷,肿胀开始消退,但未完全消失。

1月后口内右上牙龈处开始流脓,右面部也出现了3个瘘孔向外排脓,入院20天前,右上唇开始麻木,感觉迟钝,患病以来全身情况好,食欲正常,既往体健。

无特殊。

家族史,既往史,略。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T37℃P62次/分R18次/分BP118/76mmHg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神经反射正常颌面外科情况: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部上起眶下缘、下至鼻翼,内起鼻梁,外至颧突处为红肿压痛,眶下缘外侧有瘘管,深1cm,可探及骨面,颧部有一溃疡面约1.5×2.5cm2大小,有突起之肉芽组织,该处有深达5cm探及软组织未达骨面,鼻尖、上唇偏向左侧,右上唇感觉迟钝,张口度正常,口腔卫生欠佳,765|缺失,8|叩痛+++,松动+,4-1|叩痛+-++,松动+-++,右上颌骨X线片检查(华氏位及上颌骨正侧位咬合片)。

右侧眶下缘有病理骨折,靠内分有死骨形成,在眶下缘之颧部有0.3×0.2cm2大小透光度增加区,近颧部下部有0.5×0.4cm透光度增加区,右侧上颌窦边缘不清浑浊,右侧鼻腔较左侧狭窄。

思考题:请提出诊断及诊断依据,并提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意见。

答:1.诊断及诊断依据:(1)右侧眶下间隙感染诊断依据: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部上起眶下缘、下至鼻翼,内起鼻梁,外至颧突处为红肿压痛。

4-1|叩痛+-++,松动+-++ (2)右侧上颌慢性边缘性骨髓炎诊断依据:右侧眶下缘有病理骨折,靠内分有死骨形成,在眶下缘之颧部有0.3×0.2cm2大小透光度增加区,近颧部下部有0.5×0.4cm透光度增加区,故可判断为骨髓炎;眶下缘外侧有瘘管,深1cm,可探及骨面,颧部有一溃疡面约1.5×2.5cm2大小,有突起之肉芽组织,可知为边缘性骨髓炎,并且面部有3个瘘孔长期未愈,可知为慢性边缘性骨髓炎。

381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381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381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常见的病因有牙源性、腺源性、外伤性、血源性四大类,其中最主要的是牙源性,覆盖面较广,治疗过程中常见年龄偏大患者;腺源性则是以儿童为常见发病群体,血源性较为少见。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常规治疗手段一般治愈率较高,但也存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出现或就诊不及时而导致的死亡病例。

针对该问题,本文将我科近10年来治疗的颌面部间隙感染381病例进行分析探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来源中农村占据较大比例,本组381例中,农村305例,城镇76例,发病年龄最大80岁,最小3个月,以30-50岁居多,其中男性患者有198人,女性183人。

1.2 感染部位与感染来源颌面部间隙感染初期较多出现牙疼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根炎症扩散至面部各个间隙引起感染,其中,上颌牙引起眶下、颞下、颞间隙感染最为常见;下颌智齿冠周炎引起咬肌、颊间、咽旁、翼颌间隙较为常见,下颌牙引起颏下、口底、舌下间隙最为常见。

在分析讨论的381例病例中,颌下间隙感染91例,咬肌间隙感染65例,颊间隙感染30例,该三种感染部位为最多出现病例,翼颌间隙感染25例,咽旁间隙感染15例。

上述感染部位的感染来源主要为牙源性,有315例,占83%,其中以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占多数;腺源性36例,占9.4%,以儿童为主;血源性6例,占1.5%,为口底坏死性蜂窝织炎;外伤性1例。

1.3 严重并发症其中常见并发症有败血症、脓毒血症28例,酸中毒2例,纵隔脓肿4例,心包脓肿2例,心衰3例,肺脓肿1例。

2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与间隙切开引流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50例,切开引流治疗331例,治疗原则以全身支持疗法,增强机体抵抗力、选择有效抗生素及时进行脓肿切开引流为主,抗生素常选用头孢类或青霉素联合抗厌氧菌药物,有378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心包脓肿、肺脓肿;2例死于脓毒败血症。

3 讨论3.1 感染间隙与感染源的关系颌面间隙感染的感染源主要有牙源性、腺源性、外伤性、血源性,牙源性感染的诱因主要为牙体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引起的根尖部感染,进而穿破颌骨进入颌骨周围间隙导致感染;还有牙周及冠周的炎症直接排脓至骨膜下导致颌周间隙感染。

错颌畸形案例问题

错颌畸形案例问题

错颌畸形案例分析一、诊断与评估患者张某,男,17岁,主诉牙齿不齐,影响咀嚼和发音。

经过临床检查和X光检查,医生诊断为安氏II类错颌畸形,具体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二、病因分析错颌畸形的形成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

对于张某的案例,病因分析如下:1. 遗传因素:父母的错颌畸形有可能遗传给子女。

2. 习惯因素:儿童时期的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口呼吸等,可能导致错颌畸形的发生。

3. 环境因素:生长环境的变化,如慢性疾病、外伤等,也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

三、治疗方案根据张某的具体情况,医生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 正畸治疗:通过戴矫治器,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改善牙齿排列。

2. 正颌手术:对于严重错颌畸形,可能需要结合正颌手术进行矫正。

3. 保持:治疗结束后,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以稳定治疗效果。

四、矫治器选择矫治器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张某的情况,医生选择了以下矫治器:1. 固定矫治器:通过粘接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上,患者不能自行取下。

2. 功能矫治器:通过改变口腔功能来影响颌骨发育,适用于早期治疗。

五、治疗过程与效果治疗过程如下:1. 戴矫治器: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戴矫治器,并定期复诊。

2. 调整矫治器:根据治疗进度,医生会适时调整矫治器的位置和力度。

3. 手术: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医生会安排手术时间。

4. 保持: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

治疗效果如下:1. 牙齿排列整齐,咀嚼效率提高。

2. 面部美观改善,自信心增强。

3. 发音清晰度提高。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与复发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与复发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与复发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和复发是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转移与复发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供相关知识以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转移与复发。

一、转移的原因1. 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细胞具有强大的侵袭能力,能够通过淋巴管和血管侵入周围组织和远处器官,从而引起转移。

2. 淋巴结转移:口腔颌面部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通过淋巴管传播至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口腔颌面部肿瘤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3. 血行转移:少数口腔颌面部肿瘤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肺、肝等。

二、复发的原因1.手术残留和切缘阳性:手术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如果手术中未完全切除肿瘤或切缘存在阳性,会导致肿瘤复发。

2. 盲目化疗和放疗:化疗和放疗是通常的辅助治疗手段,但若应用不当或剂量过小,可能造成肿瘤细胞未被彻底杀灭,从而导致复发。

3. 免疫抑制状态:免疫抑制状态下,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使残留的肿瘤细胞逃脱监测并再次生长。

三、预防转移与复发的措施1. 早期筛查和诊断: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肿瘤。

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病变,应及时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2. 彻底的手术分期治疗:对于早期诊断和分期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及时进行彻底的手术治疗,确保肿瘤被完全切除。

3. 综合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

四、转移与复发的治疗策略1.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局部复发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

通过手术切除,彻底清除复发的肿瘤组织。

2. 化疗和放疗:对于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通常需要联合应用化疗和放疗。

化疗和放疗可以通过杀灭转移和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3.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肿瘤分子靶点,应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靶向治疗能够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是个性化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廖贵清;黄洪章;曾融生;张志光;郑有华;杨小平;陈卓辉【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年(卷),期】2000(7)4【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特征和规律 ,为临床颈淋巴清扫术提供依据。

方法对 65例颈淋巴清扫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并与原发灶特征及淋巴结扪诊状况综合分析。

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率为46.2 % ,其中N0~N1a病例转移率为 3 6.4% ,N1b~N2b转移率为 66.7% ;上颌牙龈癌、口咽癌、舌癌、颌骨中央性癌及口底癌颈淋巴转移率较高 ,而 8例下颌牙龈癌无一例转移 ;原发灶肿瘤分化程度越低 ,转移率越高 ;另外 ,对颈清扫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发现 ,7例肿大淋巴结无转移 ,但标本中可见微转移灶。

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与原发灶部位、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扪诊断状况有关 ;对颈清扫物有必要行连续切片检查。

【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口腔肿瘤;颈淋巴转移【作者】廖贵清;黄洪章;曾融生;张志光;郑有华;杨小平;陈卓辉【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02【相关文献】1.口腔颌面部转移性癌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分析 [J], 刘秋雨;张银苹;徐紫光;高歌;冯尚恩;孔令非;王永功2.4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颈淋巴转移临床分析 [J], 孟长民3.PET-CT显像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J], 卢晓林;刘锐;孙方方;文建民4.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颈淋巴清扫术护理体会 [J], 周阳5.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外科诊治指南 [J],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观察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观察
刘 改英 , 晓珍 , 耕 耘 , 王 谢 张
( 同 市 第五 人 民 医 院 , 西 大 同 大 山

0 70 ) 3 0 6

摘 要 目 的 : 结平 阳霉 素 治 疗 口腔 颌 面 部 软 组 织 淋 巴管 畸 形 的疗 效 与 病 变 类 型 的关 系 。 方 法 : 择 2 0 总 选 0 1年 1 o 月一21 OO年 1 O月 1 间 门 诊 单 纯 局 部 注 射 盐 酸 平 阳 霉 素 患 者 2 6例 。 果 : 阳霉 素治 疗 淋 巴管 畸形 , 囊 型 病 变 O年 3 结 平 微
的 疗 效 较 差 , 愈 和 基 本 治 愈 率 为 6 ; 囊 型 或 较 大 囊 型 病 变 的疗 效 较 好 , 愈 和 基 本 治 愈 率 为 9 % 。 治 O 大 治 1 结论 : 阳霉 平 素 治 疗 口腔 颌 面部 软 组 织 淋 巴管 畸 形 是 一 种 简 便 、 全 、 效 的 治疗 方 法 , 要 时 融 合 手 术 治 疗 、 光 治 疗 , 由于 平 安 有 必 激 但 阳霉 素 属 抗 癌 药 物 , 其远 期疗 效 和 不 良反 应 有 待 继 续 观 察 。 关键词 淋 巴 管 畸形 ; 射 用 盐 酸 平 阳霉 素 ; 化 治疗 注 硬
・6 56 ・
Pr e di i i a e c n Se 20 oc e ng ofCln c lM dii e, p. 12, ol 1 N o. V 2 9
文 章 编 号 :6 1 8 3 ( 0 20 —0 5 —0 17— 6121)9 66 3
平 阳霉 素治 疗 口腔 颌 面部 软 组 织淋 巴管 畸形 的 临床 观察
LI a— i U G iyng, AN G a z n, E e g— un, A NG ei W Xio— he XI G n y ZH W

A群链球菌制剂注射治疗口腔颌面及颈部淋巴管畸形

A群链球菌制剂注射治疗口腔颌面及颈部淋巴管畸形

困难 , 容易被切 除 , 不 需多次 手术 且术后 并发症 多 、 复发率 高 。
以往有学者应用 激光 、 干扰 素治疗 , 一 效果 不理 想。局部 药物 注射是治疗淋 巴管畸形 的主要方法 之一 , 用药 物包括 3 所 %鱼
甘油酸钠 、 无水 乙醇、 博来霉素等进行瘤 内注射 , 由于导致瘢痕
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及 住 院进行 射治 疗资 料完整 的淋 巴
管畸形 患者 3 1例 , 1 , 1 , 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1 个 月 ~1 1 7岁 ; 平
囊泡 、 大囊泡和组合囊泡 , 小的囊泡将与 大的更深 的淋 巴池 相沟 通 。组织学上淋 巴管畸形分毛细淋 巴管瘤、 海棉状淋 巴管瘤 、 囊
和肺纤维化而放弃 。
治愈: 影像 学 检查 和 体 检 证 实 肿 瘤 完 全 消失 或 仅残 留 较小 的硬结 , 随访 无复 发 ; 效 : 想 学 检 查 和 体 检 证 实肿 瘤 缩 有 影 小 ≥5 % ; 效或 无效 : 0 微 影像 学检 查 和体 检 证实 肿瘤 肿 瘤 缩
巴管瘤侵及 临近组织 器官 ( 肉腺 体 , 肌 迷走神 经 、 神经 、 膈 面神 经、 喉上神经及 喉返 神 经 ,颈 总动 脉等 ) 并 向周 围组 织 间扩 , 散, 瘤体 位置深且 不规 则 、 边界不清楚 , 特别是神经 组织与肿瘤 囊壁组织和瘤 内的淋 巴管 纤维组 织难 以 区分 。小 囊泡 的病变
状淋 巴管瘤 , 根据病史 、 症状 、 肿物及 B超影像学检查确诊。 淋 巴管畸形 的治疗选择包括激光消融 术 、 术切除和硬化 手 治疗 。口腔颌面部 以及 颈部 淋 巴管畸形尤 其是 巨大 的囊状淋
均( . 7 6±12 岁 ; 变部位 : 面部 1 , .) 病 颌 0例 颈部 2 1例 ; 瘤体直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例分析颌面部淋巴结炎的诊断和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例分析颌面部淋巴结炎的诊断和治疗
险。
06 总结和展望
病例总结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 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
确诊断为颌面部淋巴结炎。
治疗措施
针对颌面部淋巴结炎,主要采取 抗感染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 消炎药物等。同时,对于局部脓 肿形成的患者,需要进行切开引
流等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经过规范的治疗,大部分颌面部 淋巴结炎患者可以治愈,症状得 到缓解,淋巴结恢复正常大小。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例 分析颌面部淋巴结炎
的诊断和治疗
目录
• 引言 • 颌面部淋巴结炎概述 • 诊断方法和标准 • 治疗方法和效果 •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 总结和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例中颌面 部淋巴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02
提高对颌面部淋巴结炎的认识和 诊疗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01
大多数颌面部淋巴结炎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炎 症可得到控制,症状逐渐缓解。
02
预后良好,一般不会留下严重后遗症。但需注意保持口 腔卫生,避免再次感染。
03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导致炎症扩散或反复发作 ,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痛苦。因此,一旦出现颌面部淋 巴结炎症状,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05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03 诊断方颌面部淋巴结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和压痛等症 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炎症的加重而变得更加明显。
全身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和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些 症状的出现表明感染已经扩散到淋巴结以外的区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以及感染的 严重程度。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3 8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电子版)20 0 8年 l 2月第 2卷第 6 C i JSo a l e( l t n e i )D cm e 08 V 1 , o6 期 hn tm t sEe r i V ro , ee br 0 , o. N . oR coc sn 2 2

临 床 研 究 .
面部淋 巴瘤病例 的临床资料 :同时通过 中国医院知识 数据库收集 19 年 1 91 月至 2 0 0 8年 6月国内 报道 的有关 [腔颌面部淋 巴瘤 的文献 . 2 1 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 , 寻本病的一般临床特 点及其 探
诊 断 与 鉴 别 诊 断 结 果 E腔 颌 面 部 淋 巴瘤 可 发 生 于 任 何 年 龄 , 者 年 龄 最 小 1 个 月 , 大 8 l 患 1 最 6岁 ,
2 a e t rla d ma ioa illmp o s n o rd p r n rm a .9 1 t r 0 8 rm 9 e ss wi oa n xl fca y h ma i u e at tf h l me o Jn 1 9 o Ma. 0 .Fo 2 J n 1 9 t u .2 0 . te eee c s a o toa n ma ioa illmp o s w r olce rm a . 9 1 o J n 0 8 h rfrn e b u r1 d a xl fca y h ma ee c l td f l e o
WA G An u ,D N u —i g I G L ,LU Z ogha e ate to r n xUfc l n I G X eqa ,LN i I hn -u.D p r n f Oa ad Maio i N — u m l aa
S r r , h i t f ltdH si l S nY — nU i ri , unzo 10 0 h a ug y T eFr i ie opt , u a s n esy G aghu5 0 8 ,C i e sA a a t e v t n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刘鑫灿【期刊名称】《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不同肿瘤的构成比例。

方法选取2014年5~2015年5我院诊治的患者47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研究,采用自拟问卷对患者一般资料调查,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部位及病理类型分布。

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病,发病率最高在41~50岁以及51~60岁,分别为23.41%和25.53%;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病部位相对较多,如:口腔部位、三腺体、唇部、颌骨、面部以及颈部等,其中以口腔部位舌部及面部发病率最高,占10.64%;其中上皮源性肿瘤43例,占91.50%,间叶源性肿瘤2例,占4.25%,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例,占4.25%。

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相对较大,且多数患者在口腔部位发病,其中鳞状细胞癌和上皮源性肿瘤占肿瘤发病率首位。

【总页数】2页(P75-76)【作者】刘鑫灿【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湖南衡阳 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相关文献】1.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J], 赵全刚2.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6539例临床病理分析 [J], 温玉明;代晓明;王昌美;李龙江;傅华;王晓毅;唐休发;刘华;华成舸;潘剑3.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297例临床病理分析 [J], 杨晓林4.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J], 朱影玲5.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J], 廖贵清;黄洪章;曾融生;张志光;郑有华;杨小平;陈卓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根据脉管性疾病的细胞生物学特点,Mulliken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将其明确区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s)两大类,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接受。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2种性质不同的病变,具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程和转归拉圳。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引,各有优缺点。

经过4次全国性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研讨会,对血管瘤治疗的适应证,淋巴管畸形、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等已初步达成共识。

在卫生部和中华口腔医学会有关领导支持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订了口腔颌面部脉管性疾病治疗指南,以期对我国脉管性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现代医学的发展Et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和科研成果,定期进行修改和更新。

一、血管瘤的治疗1.随访观察和积极治疗:血管瘤是良性、能够自行消退的真性肿瘤,自然病程经历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3期。

非增殖期血管瘤的处理原则为随访观察(waitandsee)一J,其他情况下则需早期干预治疗,其理由有:(1)血管瘤虽然一般以点状病损开始,但其自然病程有2个快速增长过程(分别是出生后l~2个月和4~5个月),期间病变迅速发展,病损的危害性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能尽早干预,有可能阻止其进入快速增长期,从而遏止巨大血管瘤的发生;(2)血管瘤对儿童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后果最为严重的是累及咽喉和气管的血管瘤,如果不积极采用激光或气管切开术等治疗,患儿会因气道阻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3)眼部等重要部通讯作者:郑家伟,20001l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异位甲状腺癌2例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异位甲状腺癌2例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异位甲状腺癌2例发布时间:2022-03-12T06:28:42.88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1月11期作者:邓湘源陈丹崔东明吴靖秋[导读]邓湘源陈丹崔东明吴靖秋(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132000)异位甲状腺(ETG)是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可发生在患者的各个部位,多发于颈部,且罕见,与正常位置的甲状腺一样,ETG可发生各种良、恶性肿瘤及炎症等。

2020年10月吉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接连收治2例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异位甲状腺癌,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32岁, 8个月前发现右侧颌下区一约“鹌鹑蛋”大小包块,无疼痛,无发热,无消长史,包块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查局部彩超,诊断:右侧颌下区肿物,建议手术治疗。

后于我院查五官磁共振,以“右侧颌下区肿物”收入院。

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专科检查:双颌诊,右侧颌下区可触及一约2.5cm*2.0cm*2.0cm大小包块,边界尚清,活动度一般,质地中等,压痛(-),皮肤颜色正常,皮温不高。

辅助检查:查局部彩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右侧颌下腺内缘处混合回声包块,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

五官磁共振(吉林市中心医院):右侧颏部大小不一囊性肿物,必要时磁共振增强检查。

双侧颌下、颈动脉鞘间隙部分淋巴结稍大。

穿刺见草绿色稀薄囊液。

术前诊断:右侧颌下区肿物。

治疗:手术切除肿物。

术后病理结果(吉林市中心医院):(右侧颌下区)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可符合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囊性变,多灶性,直径1.2厘米、0.5厘米,其中小者为囊内型,请结合临床。

术后查甲状腺彩超提示(吉林市中心医院):1、甲状腺轻度弥漫性改变;2、甲状腺结节,符合TI-RADS 3类;3、双侧颈部淋巴结饱满,考虑反应性增生。

请胸乳甲会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

处理意见:建议二次手术治疗。

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出院。

明确诊断:(右侧颌下区)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囊性变,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

《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分析案例

《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分析案例

《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分析案例项目一:智齿冠周炎病例分析(一):患者,男,24岁。

主诉:左下后牙肿痛,张口困难2天。

现病史:患者近2天左下后牙明显疼痛,张口困难,影响进食,且自觉左下面部稍肿胀,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无效,今来就诊。

既往史:半年来左下后牙反复肿痛,影响进食。

过敏史:否认检查:左下第三磨牙阻生,牙冠部分萌出,远中见一深盲袋且牙龈明显红肿,内有少量脓液溢出,触诊疼痛。

左侧面部下颌区轻微肿胀,触诊淋巴结有压痛。

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右侧上颌第二磨牙邻面龋坏,达牙本质深层,未探及穿髓孔。

叩(-),探(+),冷(+)。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

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

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主诉诊断:左下第三磨牙高位近中阻生伴急性冠周炎;诊断依据:(1)左下后牙疼痛2天;(2)主诉2天前左下后牙明显疼痛,影响进食,且自觉左下面部稍肿胀,服用止疼药无效;(3)左下第三磨牙高位近中阻生,牙冠部分萌出,远中见一深盲袋且牙龈明显红肿,内有少量脓液溢出,触诊疼痛;(4)左侧面部下颌区轻微肿胀,触诊淋巴结有压痛。

鉴别诊断:(1)与邻牙的牙髓炎:有冷热刺激痛,自发性疼痛,没有红肿热和功能障碍;(2)外伤后血肿:有外伤史。

(3)干槽症:有拔牙史,牙槽窝空虚(4)颌面部畸形:发育性疾病,时间长久,没有病灶牙2.患者非主诉疾病诊断及诊断依据:非主诉疾病诊断: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缺失,②右侧上颌第二磨牙深龋。

诊断依据: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缺失。

②右侧上颌第二磨牙邻面龋坏,达牙本质深层,未探及穿髓孔。

叩(+),探(+),冷(+)。

3.主诉疾病的治疗:(1)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消炎、镇痛、切开引流。

(2)左下第三磨牙予以冠周冲洗,局部给予上碘甘油;(3)急性炎症缓解后,摄片后择期拔除左下第三磨牙。

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1)右侧上颌第二磨牙充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疆 医 科 大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r 腔 颌 I 新 = l 外科 .新 疆 乌鲁 术 齐 801) 3 0 1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口腔 颌 面 部 淋 巴 管 畸形 的临 床 特 征 与 治疗 方 法 , I 积 累 经 验 . 高 治 疗 效 。 方 法 为f 眯 提 回顾 性 分析 新 疆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院 口腔 颌 面 外 科 2 0 0 3年 1 ~2 0 爿 0 7午 】 2月 收 治 的 1 0例 r 腔 颁 所 部 淋 巴 l 】 管 畸形 患者 的I 资 料 。 结 果 I腔 颌 而部 淋 巴管 畸 形 共 l O例 ,男女 性 别 之 比为 ] 3 : 。发 病 年 龄 < 1 行 床 = 1 J 1 . 1 1 岁 为 6 4例 , 5 . 8 , 2岁者 为 7 占 8 1% < 6例 , 6 . 9 。发 生 的部 位 依 次 为 舌 部 ( 0 0 ) 唇 烦 部 ( 8 1 ) 颈 部 【 9 0 .0 、 1 I. 8 、 ( 2 7 ) 下 颌 下 区 、 腺 区 。组 织 分 型 为微 囊 型 7 1.3 及 腮 2例 . 囊 型 3 大 8例 。手 术 治 疗 8 4例 . 7 . 6 , 阳每 素 占 6 3
中 图分 类 号 : 8 . R7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95 5 ( 0 0 0 6 00 10 5 12 1 )60 6—3
Clnia t fo a n a il f c a y i c lda a o r la d m x lo a i ll mph tc m a f r a i ns a i l o m to
c s s t e r to o a e t e a e wa 1 :0. 4 O r lm a il f ca y pha i a f r a in o c r e or a e , h a i fm l o f m l s 7. a x lo a ill m lc m lo m to c u r d m e o t n i hi e d r 2 y a s ol T h o l c fe n c l n un e e r d. dr e m s om m on l c to f m a lof ca y p a i af r a i n o a i ns o xil a i ll m h tc m lo m to
m a f r a i n M e h d T he ci i a a a of1 0 p te s w ih or la d m a lo a ill m ph tc m a f m a lo m to . to s ln c ld t a int t a n 1 xil f ca y a i lor to r a e r i n t e t d fom c m b r2 2 t c m b r 2 07 n d p r m e f o a n a il a i i u ge y. The De e e 00 o De e e 0 i e a t nto r la d m x lofc a s r r
局部注射 1 3例 , 1| 2 ,O 高 渗 盐 水 局 部 注 射 8例 , 7 2 , 水 +平 阳 霉 索 J 部 注 射 5例 ,i15 。 占 18 2 ^ .7 手 『 1 j I .5 t
结 论 口腔颌 面部 淋 巴管 畸形 中 , 性 多 于女 性 , 儿 多 见 , 发部 位 依 次 为 、 烦 部 、 男 小 好 噼 颔部 等 。组 织 学 分 以馓 囊 型 多 见 , 囊 型相 对 少 。手 术 切 除 、 阳 霉 素 局部 注 射 是 治 疗 口腔 颌 而部 淋 巴管 畸 形 的 想 和 效 于 段 。 大 平 r 关 键词 :口腔颌 面 部 淋 巴管 畸形 ; 床 资料 ; 顺 性 分 析 临 叫
Fis fl td h s ia f nin dc l ie st rtAfia e o pt l j g Me i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i i o Xi a Un y,wa er s e “ eya ay e .Reut Amo g 1 0 sr to p c v 】 n lz d s ls n 1
Ab ta t sr c :0be t e To e po et eciia e t r n ra me twa so rl n xl fca y h tc jci v x l r h l c l a u ea d te t n y f a dma io a il mp a i n f o a l l
60 6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报
J OURNAI ) NJ ANG MEDI UNI RS Y 2 1 Ji. 3 ( ) (F X1 I CAl VE I、 0 ( t1 , 3 6 I ) l
口腔 颌 面部 淋 巴管 畸形 1 临床 分析 1 0例
克 热 木 ・阿 巴司 ,居 来提 ・吐 尔逊 ,阿 地 力 ・莫 明…
( e o to 1 a e ) r p r f1 0 c s s
Ke e r mu 。Ab s ・Ju a t ai l ii・Tu r u e s n・Adii・mo i l n r ng
( p rme t f Or [a d Ma ilf  ̄a r ey,Fis A ii td Ho pi [ De a t n a n x lo a’ lSu g r o i rt la e s t . a Xij a g Me ia lv r i n i n d  ̄ l i est ’ y,Ur mq 3 0 ,C a u i8 0 1 l hi )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