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的作品
梁遇春《春雨》原文及鉴赏
梁遇春《春雨》原文及鉴赏
展开全文
整天的春雨,接着是整天的春阴,这真是世上最愉快的事情了。我向来厌恶晴朗的日子,尤其是骄阳的春天;在这个悲惨的地球上忽然来了这么一个欣欢的气象,简直像无聊赖的主人宴饮生客时拿出来的那副古怪笑脸,完全显出宇宙里的白痴成分。在所谓大好的春光之下,人们都到公园大街或者名胜地方去招摇过市,像猩猩那样嘻嘻笑着,真是得意忘形,弄到变成为四不像了。可是阴霾四布或者急雨滂沱的时候,就是最沾沾自喜的财主也会感到苦闷,因此也略带了一些人的气味,不像好天气时候那样望着阳光,盛气凌人地大踏步走着,颇有上帝在上,我得其所的意思。至于懂得人世哀怨的人们,黯淡的日子可说是他们惟一光荣的时光。苍穹替他们流泪,乌云替他们皱眉,他们觉到四围都是同情的空气,仿佛一个堕落的女子躺在母亲怀中,看见慈母一滴滴的热泪溅到自己的泪痕,真是润遍了枯萎的心田。斗室中默坐着,忆念十载相违的密友,已经走去的情人,想起生平种种的坎坷,一身经历的苦楚,倾听窗外檐前凄清的滴沥,仰观波涛浪涌,似无止期的雨云,这时一切的荆棘都化做洁净的白莲花了,好比中古时代那班圣者被残杀后所显的神迹。“最难风雨故人来”,阴森森的天气使我们更感到人世温情的可爱,替从苦雨凄风中来的朋友倒上一杯热茶时候,我们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子的心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人类真是只有从悲哀里滚出来才能得到解脱,千锤百炼,腰间才有这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很可以象征我们孑立人间,尝尽辛酸,远望来日大难的气概,真好像思乡的客子拍着阑干,看到郭外的牛羊,想起故里的田园,怀念着宿草新坟里当年的竹马之交,泪眼里仿佛模糊辨出龙钟的父老蹒跚走着,或者只瞧见几根靠在破壁上的拐杖的影子。所谓生活术恐怕就在于怎么样当这么一个临风的征人罢。无论是风雨横来,无论是澄江一练,始终好像惦记着一个花一般的家乡,那可说就是生平理想的结晶,蕴在心头的诗情,也就是明哲保身的最后壁垒了;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
(懒散汉的懒散想头之一)
十年来,求师访友,脚印走遍天边,回想起来给我最大优点的却是迟起,由于我现在脑子里一切些聪明的想头,灵敏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无精打采地赖在床上想出来的。我真应该写几句话赞许它一番,一起还能够告知有志的人们一点迟起艺术的门径。谈起艺术,我尽管是外行人,不过关于迟起这门艺术倒可说是一位行家,由于我既具有明察秋毫的批判才能,又带了甘苦备尝的实践精力。我天天总是在或许规模之内,尽量地滞在床上──是咱们的神庙──看着射在被上的日光,暗笑四围人们无谓的匆忙,回味前夜的痴梦──那是比做梦还有意思的事,──细想迟起的优点,唯我独尊地躺着,东倒西倾的斗室马上变做一座高兴的皇宫。
诗人画家为着要寻求自己的幻梦,完结自己的痴愿,宁可献身全部物质的高兴,受尽亲友的诟骂,他们从艺术里能够得到无量的安慰,那是他们实在的国际,外面的国际关于他们反变成一个空无。迟起艺术家也具有平等的精力。戋戋尽管不是一个迟起大师,可是关于本行艺术的确有无限的热忱──艺术家的疯狂。所以让我拿自己做个比如罢。当我是个小孩时分,我的日子由家庭替我组织,毫无艺术的自觉,早上六点就起来了。后来到北方念书去,北方的气候是培育迟起最好的膏壤,许多同学又都是程度很高的迟起艺术专家,所以绝好的环境同朋辈的商讨使我领略到迟起的深味,我的忠于艺术的热度也一天一六合增高。暑假年假回家时期,总在全家人吃完了早饭之后,我才敢动起床的想法。老父常常对我说清晨新鲜空气的优点,母亲有时说到重温稀饭的费事,慈祥的祖母也多次向我姑母说早上三日当一工(我的姑母老是起得很早的),我尽管万分不肯意失丢大人们的欢心,可是为着忠于艺术的原因,竟然甘愿开罪老人家。后来老人家知道我是无可救药的,反动了怜惜的心肠,他们早上九点钟时分走过我的房门前仍是用着足尖;人们温情地放纵咱们的缺点是最简单刺动咱们麻痹的良知,可是我总舍不得违弃了心爱的艺术,所以仍是悔恨地照样地高卧。在大学里,有几位不苟言笑的教授关于迟到学生总是白眼相待,我不幸得很,老做他们白眼的鹄的,
救火夫 梁遇春阅读附答案
救火夫梁遇春阅读附答案
救火夫
梁遇春
①三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正坐在院子里乘凉,忽然听到接连不断的警钟声音,跟着响三下警炮,我们都知道城里什么地方的屋子又着火了。我的父亲跑到街上去打听,我也奔出去瞧热闹。远远来了一阵嘈杂的呼喊,不久就有四五个赤膊工人个个手里提一只灯笼,拼命喊道,“救”“救”……从我们面前飞也似的过去,后面有六七个工人拖一辆很大的铁水龙同样快地跑着,当然也是赤膊的。他们只在腰间系一条短裤,此外棕黑色的皮肤下面处处有蓝色的浮筋跳动着,他们小腿的肉的颤动和灯笼里闪烁欲灭的烛光有一种极相协的和谐,他们的足掌打起无数的尘土,可是他们越跑越带劲,好像他们每回举步时,从脚下的地都得到一些新力量。水龙隆隆的声音杂着他们尽情的呐喊,他们在满面汗珠之下现出同情和快乐的脸色。他们只顾到口里喊“救”,那么不在乎地拖着这笨重的家伙往前直奔,他们的脚步和水龙的轮子那么一致飞动,真好像铁面无情的水龙也被他们的狂热所传染,自己用力跟着跑了。一霎间他们都过去了,一会儿只剩些隐约的喊声,我的心却充满了惊异,愁闷的心境顿然化为
晴朗,真可说拨云雾而见天日了。那时的情景就不灭地印在我的心中。
②从那时起,我就想当一个救火夫,他们真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们。当他们心中只惦着赶快去救人这个念头,其他万虑皆空,一面善用他们活泼泼的躯干,跑过十里长街,像救自己的妻子一样去救素来不识面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是多么有目的,多么矫健生姿。他们一心一意想营救难中的人们,他们尝到无数人心中的哀乐,那班人们的生命同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他们忘记了自己,将一切火热里的人们都算做他们自己,这样子他们生活的内容丰富到极点,又非常澄净清明,他们才是真真活着的人们。
白堕春醪——精选推荐
⽩堕春醪
不知道尘封了多久,也许是看完后就被弃置。总之,当我找到它的时候,这本书已经布满灰尘,褶皱不堪。春醪集,似乎颇有点意境。下⾯⼀⾏⼩字:在这急景流年的⼈⽣⾥,我愿⾼举这盛到杯缘的春醪畅饮。我的眼睛突然湿润了,想起了这本书的作者。
梁遇春只活了⼆⼗七岁。不知道为何,我的⼼⽬中却对这种意外夭折的作者额外地欣赏。正如徐志摩,郁达夫⼀样,我也曾格外爱梁遇春。在我看来,他的⽂字永远充满着对⼈⽣的好奇和对⽣活别样的感悟。正如Kissing The Fire中他⾃⼰对志摩先⽣的评价⼀样,吻⽕者,⽣命就是⼀团跳动的⽕焰,在燃烧中绽放最绚烂的光,即使最终烧的什么都不剩。他的那份率真,那份敏锐的感觉,那恣意的⽂笔,充满了⽆限的张⼒与灵⽓。重读那些他随⼿写下的散⽂,在那淡淡的忧伤中总不免泫然涕下。我总是怀念曾经的⽂坛,有那些热⼼于⽂学的创作者和先驱者,诚然如斯。如同梁遇春者,任何事物都能引起他最⼴泛的兴趣,导致最深远的猜想和思考,并由⾃⼰青年⼈的天真,带着特有的对⼈⽣的好奇,在那些或忧伤或欢喜的字⾥⾏间,笑中带泪。正如他的遗作泪与笑,笑中亦含泪光。正是这样⼀个对于⽂学有着极⼤兴趣的青年,虽然仅有⼆⼗七年短短的⽣命,却留下许多的感悟,虽然缺乏⼈⽣经历,可是那些满含天真和⽣活热爱的散⽂却时常带来别样的感动。 Kissing The Fire中他说到⾃⼰认为志摩先⽣有着希腊⼈般银灰⾊的眸⼦,我却始终幻想他也有着这样⼀双眸⼦,永远有着青年⼈好奇⽽热烈的眼光。他的⼀⽣便如同这⽂章名字⼀般,是Kissing the fire。我也曾读过很多散⽂,却没有⼀个作家像他⼀样,⽂章给⼈留下那独特的感觉。虽然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相去已经很久了,却仿佛故⼈般怀念这⽣⽓勃勃的年轻⼈。也许正如他⾃⼰引⽤<<洛阳珈蓝记>>中的那句话,他的⼀⽣就如同醉饮春醪,恍然若梦:“刘⽩堕善酿酒,饮之⾹美,经⽉不醒。青州刺史⽑鸿宾赍酒之藩,路逢劫贼,饮之即醉,皆被擒获。游侠语⽈:“不畏张⼸拔⼑,但畏⽩堕春醪。”
梁遇春生平及作品简介
梁遇春生平及作品简介
梁遇春(1906~1932),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师从叶公超等名师。其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爱利亚”今译“伊利亚”,是兰姆影响最大的笔名)。从梁遇春散文的感伤色彩、夹叙夹议以及华美的词藻与丰富的想象,都可以看到兰姆的影子。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
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第一中学)。1922年暑假始,梁遇
春先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于1928年毕业,因成绩优秀,留系里任助
教。后由于政局动荡,北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梁即随温源宁教授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0年又与
温源宁同返北大,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管理北大英文系的图书,兼任助教。1932年夏因染急性猩红
热,猝然去世,年仅27岁。
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
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
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
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
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
《Kissing the Fire(吻火)》梁遇春
赠日本女郎
这诗是简单的,也是美丽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 的;其美丽也许正因为其
柔,
简单。诗人仅以廖廖数语,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 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 声珍重,
便构建起一座审美的舞台, 将司空见惯的人生戏剧搬 演上去,让人们品味其中 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这 一份驾诗驭词的功力,即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 使在现代诗人中也是罕有
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摆脱世俗 的束缚,追求自由生活。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 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 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单纯的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 ‘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胡适《追悼志摩》
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 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 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 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 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这个年头儿, 别的什么都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便 是爪哇国里恐怕也不会有了罢,志摩却还保 守着他天真烂漫的诚实,可以说是世所希有 的奇人了。
.透过那“惊奇的眼神”,作者揭示 了徐志摩怎样的个性特征?
• 这惊奇的眼神反映出徐志摩对待生活的
一种心态,对人世的悲欢,对自然的美 景,对未知世界,他都是惊奇着,天天 有兴致。这种生活态度使这位浪漫的诗 人时时刻刻对生活充满热情,探索人生 的美好、新鲜。哪怕是面对悲哀,他也 不垂头丧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春朝”一刻值千金
“春朝”一刻值千金 作者:梁遇春 (懒惰汉的懒惰想头之一) 十年来,求师访友,足迹走遍天涯,回想起来给我最大益处的却是“迟起”,因为我现在脑子里所有些聪明的想头,灵活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懒洋洋地赖在床上想出来的。我真应该写几句话赞美它一番,同时还可以告诉有志的人们一点迟起艺术的门径。谈起艺术,我虽然是门外汉,不过对于迟起这门艺术倒可说是一位行家,因为我既具有明察秋毫的批评能力,又带了甘苦备尝的实践精神。我天天总是在可能范围之内,尽量地滞在床上——是我们的神庙——看着射在被上的日光,暗笑四围人们无谓的匆忙,回味前夜的痴梦——那是比做梦还有意思的事,——细想迟起的好处,唯我独尊地躺着,东倒西倾的小房立刻变做一座快乐的皇宫。 诗人画家为着要追求自己的幻梦,实现自己的痴愿,宁可牺牲一切物质的快乐,受尽亲朋的诟骂,他们从艺术里能够得到无穷的安慰,那是他们真实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反变成一个空虚。迟起艺术家也具有同等的精神。区区虽然不是一个迟起大师,但是对于本行艺术的确有无限的热忱——艺术家的狂热。所以让我拿自己做个例子罢。当我是个小孩时候,我的生活由家庭替我安排,毫无艺术的自觉,早上六点就起来了。后来到北方念书去,北方的天气是培养迟起最好的沃土,许多同学又都是程度很高的迟起艺术专家,于是绝好的环境同朋辈的切磋使我领略到迟起的深味,我的忠于艺术的热度也一天一天地增高。暑假年假回家时期,总在全家人吃完了早饭之后,我才敢动起床的念头。老父常常对我说清晨新鲜空气的好处,母亲有时提到重温稀饭的麻烦,慈爱的祖母也屡次向我姑母说“早起三日当一工”(我的姑母老是起得很早的),我虽然万分不愿意失丢大人们的欢心,但是为着忠于艺术的缘故,居然甘心得罪老人家。后来老人家知道我是无可救药的,反动了怜惜的心肠,他们早上九点钟时候走过我的房门前还是用着足尖;人们温情地放纵我们的弱点是最容易刺动我们麻木的良心,但是我总舍不得违弃了心爱的艺术,所以还是懊悔地照样地高卧。在大学里,有几位道貌岸然的教授对于迟到学生总是白眼相待,我不幸得很,老做他们白眼的鹄的,也曾好几次下个决心早起,免得一进教室的门,就受两句冷讽,可是一年一年地过去,我足足受了四年的白眼待遇,里头的苦处是别人想不出来的。有一年寒假住在亲戚家里,他们晚饭的时间是很早的,所以一醒来,腹里就咕隆地响着,我却按下饥肠,故意想出许多有趣事
梁遇春先生简介
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1926 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 年)和《泪与笑》(1934 年)出版。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尽管梁遇春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
梁遇春个人简介
梁遇春
梁遇春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师从叶公超等名师。其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誉为“中国的伊利亚”。
中文名梁遇春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福建闽侯
出生日期1906
逝世日期1932
职业语言学家,散文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英文系
人物生平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第一中学)。
1922年暑假始,梁遇春先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于1928年毕业,因成绩优秀,留系里任助教。后由于政局动荡,北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梁即随温源宁教授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
1930年又与温源宁同返北大,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管理北大英文系的图书,兼任助教。
1932年夏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年仅27岁。[1]
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
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尽管梁遇春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
梁遇春个人简介及主要作品
梁遇春个人简介及主要作品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第一中学)。1922年暑假始,梁遇春先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于1928年毕业,因成绩优秀,留系里任助教。后由于政局动荡,北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梁即随温源宁教授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0年又与温源宁同返北大,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管理北大英文系的图书,兼任助教。1932年夏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年仅27岁。
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尽管梁遇春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
主要作品
著作书目:《春醪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1983,百花;
经典散文-梁遇春《又是一年春草绿》
经典散文-梁遇春《又是一年春草绿》
又是一年春草绿,阳光明媚,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我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眼睛可以看见万物复苏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这个时候,农田里的农民们都忙碌起来了。他们肩负着一年的希望和辛劳,忙着耕种,播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的背后是满满的收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的气息渐渐浓郁起来。街道两旁的花草树木开始抽出嫩芽,各
种鲜花也开始盛开。樱花树上的粉色花朵像精灵一样从枝头上垂下来,田野里的野花
也纷纷绽放,将大地装点得如诗如画。
春天是飞翔的季节,也是聚会的季节。人们相约在樱花树下,聚在一起听着鸟儿的歌唱,享受着春天的美景。笑声和欢声不绝于耳,真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
春天给了我们太多美好的事物,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春天的花开很短暂,一去
不复返,也许下一年才能再次见到。所以,在这个春天,我要细细品味每一刻的美好,将它们深深地刻在心里。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人们奋发向前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我们要勇敢追逐自
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让春天的希望之花在我们心中绽放。
人们常说,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是新生的季节。我相信,在这个春天,我们注定会有
一个灿烂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让春天的希望之花在我们心中绽放。
梁遇春作品——精选推荐
梁遇春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8年秋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今福州第一中学)。1922年暑假始,梁遇春先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于1928年毕业,因成绩优秀,留系里任助教。后由于政局动荡,北大工作陷入停顿状态,梁即随温源宁教授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0年又与温源宁同返北大,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管理北大英文系的图书,兼任助教。1932年夏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年仅27岁。
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
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尽管梁遇春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著作书目:《春醪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1983,百花;
吻火定稿
设疑自探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问题:
1.找出文中能体现诗人个性气质的两个“特写镜头” 2.透过那“惊奇的眼神”,作者揭示了徐志摩怎样的个性特 征? 3.在徐志摩“吻火”的动作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到诗人一种 怎样的人生态度 4. “恶之花”指什么?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 6.本文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何特色?
1.找出文中能体现诗人个性气质的两 个“特写镜头” 1.2段中描写徐志摩的一双银灰色的 眸子,和他那种惊奇的眼神。 3段写了徐志摩点烟时向人借火的细 节,和“吻火”的动作。 这两点传神的勾勒出徐志摩的个性 灵魂和精神风貌,表现了作者对诗 人亲吻人生火焰的人生态度和人格 追求的高度赞美。
读一段文 识一个人 品一种人生 悟一种精神
写给徐志摩
轻轻地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 你消失在浓雾中,化作西天的一片云彩。
这怯懦平庸的人间,存不下你彩虹一样的梦。 那随波逐流的人们,怎解你如火般炽热的情? 你象一只飞蛾,凝聚生命的执着与热情, 飞向光明,飞向永生。 悄悄的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来。 只留下我们静静思索, 有一位诗人叫志摩, 有一种人百度文库象吻火。
初步感知
本文是一篇精彩而独特的怀人散文。文章通 过对徐志摩的灵魂世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 对“隔江观火”的人生态度的否定和对“吻 着人生之火”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新月派”的 代表人物,其意外死亡曾引起巨大反映,在 文学界、教育界和新闻界都引发了声势浩大 的悼念活动。梁遇春和徐志摩似乎并无非常 密切的交往。他的散文主要发表在《新月》 刊物上。和徐志摩的交往就是《新月》做的 媒介。梁遇春的这篇悼念文章却另辟新径, 从数量极为可观的“悼徐”文章中脱颖而出, 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梁遇春的作品有
梁遇春的作品有《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春醪集》,《泪与笑》,《梁遇春散文选集》、《观火》、《谈“流浪汉”》、《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人死观》、《泪与笑》、《破晓》、《黑暗》、《春雨》、《又是一年春草绿》、《救火夫》、《一个“心力克”的微笑》、
梁遇春作品分析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文学活动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他的散文别然总数不过五十篇,但是另辟蹊径,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
著作书目:《春醪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1983,百花;
《春醪集》
1序
2讲演
3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
4醉中梦话(一)
5“还我头来”及其他
6人死观
7查里斯`兰姆评传
8文学与人生
9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10文艺杂话
11醉中梦话(二)
12谈“流浪汉”
13“春朝”一刻值千金
14“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泪与笑》
1泪与笑
2天真与经验
3途中
4论知识贩卖所的伙计
5观火
6破晓
7救火夫
8她走了
9苦笑
10坟
11猫狗
12这么一回事
13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14毋忘草
15黑暗
16一个“心力克”的微笑
17善言
18KISSING THE FIRE(吻火)
“春雨”“人生”两相通——梁遇春《春雨》鉴赏
“春雨”“人生”两相通——梁遇春《春雨》鉴赏
春雨梁遇春整天的春雨,接着是整天的春阴,这真是世上最愉快的事情了。我向来厌恶晴朗的日子,尤其是骄阳的春天;在这个悲惨的地球上忽然来了这么一个欣欢的气象,简直像无聊赖的主人宴饮生客时拿出来的那副古怪笑脸,完全显出宇宙里的白痴成分。在所谓大好的春光之下,人们都到公园大街或者名胜地方去招摇过市,像猩猩那样嘻嘻笑着,真是得意忘形,弄到变成为四不像了。可是阴霾四布或者急雨滂沱的时候,就是最沾沾自喜的财主也会感到苦闷,因此也略带了一些人的气味,不像好天气时候那样望着阳光,盛气凌人地大踏步走着,颇有上帝在上,我得其所的意思。至于懂得人世哀怨的人们,黯淡的日子可说是他们唯一光荣的时光。穹苍替他们流泪,乌云替他们皱眉,他们觉到四周都是同情的空气,仿佛一个堕落的女子躺在母亲怀中,看见慈母一滴滴的热泪溅到自己的泪痕,真是润遍了枯萎的心田。斗室中默坐着,忆念十载相违的密友,已经走去的情人,想起生平种种的坎坷,一身经历的苦楚,倾听窗外檐前凄清的滴沥,仰观波涛浪涌,似无止期的雨云,这时一切的荆棘都化做洁净的白莲花了,好比中古时代那班圣者被残杀后所显的神迹。“最难风雨故人来”,阴森森的天气使我们更感到人世温情的可爱,替从苦雨凄风中来的朋友倒上一杯热茶时候,我们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心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人类真是只有从悲哀里滚出来才能得到解脱,千锤百炼,腰间才有这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很可以象征我们孑立人间,尝尽辛酸,远望来日大难的气概,真好像思乡的客子拍着栏杆,看到郭外的牛羊,想起故里的田园,怀念着宿草新坟里当年的竹马之交,泪眼里仿佛模糊辨出龙钟的父老蹒跚走着,或者只瞧见几根靠在破壁上的拐杖的影子。所谓生活术恐怕就在于怎么样当这么一个临风的征人吧。无论是风雨横来,无论是澄江一练,始终好像惦记着一个花一般的家乡,那可说就是生平理想的结晶,蕴在心头的诗情,也就是明哲保身的最后壁垒了;可是同时还能够认清眼底的江山,把住自己的步骤,不管这个异地的人们是多么残酷,不管这个他乡的水土是多么不惯,却能够清瘦地站着,戛戛然好似狂风中的老树。能够忍受,却没有麻木,能够多情,却不流于感伤,仿佛楼前的春雨,悄悄下着,遮住耀目的阳光,却滋润了百草同千花。檐前的燕子躲在巢中,对着如丝如梦的细雨呢喃,真有点像也向我道出此中的消息。可是春雨有时也凶猛得可以,风驰电掣,从高山倾泻下来也似的,万紫千红,都付诸流水,看起来好像是煞风景的,也许是别有怀抱罢。生平性急,一二知交常常焦急万分地苦口劝我,可是暗室扪心,自信绝不是追逐事功的人,不过对于纷纷扰扰的劳生却常感到厌倦,所谓性急无非是疲累的反响吧。有时我却极有耐心,好像废殿上的琉璃瓦,一任他风吹雨打,霜蚀日晒,总是那样子痴痴地望着空旷的青天。我又好像能够在没字碑面前坐下,慢慢地去冥想这块石板的深意,简直是个蒲团已碎,呆然趺坐着的老僧,想赶快将世事了结,可以抽身到紫竹林中去逍遥,跟把世事撇在一边,大隐隐于市,就站在热闹场中来仰观天上的白云,这两种心境原来是不相矛盾的。我虽然还没有,而且绝不会跳出人海的波澜,但是拳拳之意自己也略知一二,大概摆动于焦躁与倦怠之间,总以无可奈何天为中心罢。所以我虽然爱濛濛茸茸的细雨,我也爱大刀阔斧的急雨,纷至沓来,洗去阳光,同时也洗去云雾,使我们想起也许此后永无风恬日美的光阴了,也许老是一阵一阵的暴雨,将人世哀乐的踪迹都漂到大海里去,白浪一翻,什么渣滓也看不出了。焦躁同倦怠的心境在此都得到涅槃的妙悟,整个世界就像客走后,撇下筵席洗得顶干净,排在厨房架子上的杯盘。当个主妇的创造主看着大概也会微笑罢,觉得一天的工作总算告终了。最少我常常臆想这个还了本来面目的大地。可是最妙的境界恐怕是尺牍里面那句滥调,所谓“春雨缠绵”罢。一连下了十几天的霉雨,好像再也不会晴了,可是时时刻刻都有晴朗的可能。有时天上现出一大片的澄蓝,雨脚也慢慢收束了,忽然间又重新点滴凄清起来,那种捉摸不到,万分别扭的神情真可以做这个哑谜一般的人生的象征。记得十几年前每当连朝春雨的时候,常常剪纸作和尚形状,把他倒贴在水缸旁边,意思是叫老天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 1926 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 年)和《泪与笑》(1934 年)出版。他的散文总数不过五十篇,但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好友冯至称他足以媲美中国唐代的李贺,英国的济慈,德国的诺瓦利斯。尽管梁遇春不是诗人,他的散文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成就虽不能与这几位短命的诗人相比,然而短短六年的丰富著述证明他们的才情与勤奋。
著作书目:《春醪集》(散文集)1930,北新;《泪与笑》(散文集);1934,开明;《梁遇春散文选集》1983,百花;《春醪集》 1序 2讲演
3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 4醉中梦话(一) 5“还我头来”及其他 6人死观
7查里斯`兰姆评传 8文学与人生
9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 10文艺杂话 11醉中梦话(二) 12谈“流浪汉” 13“春朝”一刻值千金 14“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泪与笑》 1泪与笑 2天真与经验 3途中
4论知识贩卖所的伙计 5观火
梁遇春先生的作品:一、翻译作品代表作
《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梁遇春译文集》、《鲁滨逊漂流记》、《追蝴蝶》等二、散文《观火》、《吻火》、《又是一年春草绿》、《醉中梦话(一)》、《醉中梦话(二)》、《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一)》、《第二度的青春》、《“还我头来”以及其他》、《天真与经验》、《一个“心力克”的微笑》、《人死观》、《泪与笑》、《破晓》、《黑暗》、《春雨》、《谈“流浪汉”》等不超过50篇。三、散文集
《春醪集》、《泪与笑》、《梁遇春散文集》四、其他
《海外文学谈》、《梁遇春书信》、《勿忘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