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镇中吴二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溧阳市戴埠初级中学周瑞一、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2、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性格。

3、体会不同风格小说的特点4、了解市场新产品调查的基本方法,组织或参与一次调查活动。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孔乙己》2课时《范进中举》1课时《口技》2课时《变色龙》1课时《窗》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三、教学设想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小说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小说的艺术形象的分析,达到使学生认识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本单元课文除《窗》外,篇幅均较长,人物较多,情节较复杂,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教师应善于寻找阅读的突破口,提供探究的平台,化繁为简,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单元整体学习三、学习评价:第二课时《孔乙己》(1)学习目标:1.能梳理小说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矛盾分析法”,分析、把握人物性格。

3.能结合小说反映的时代,探究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把握文章的主题。

课前学习:1.疏通字词,能流畅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

课堂学习:二、感知课文三、探究文本:课后学习:阅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孔乙己的句子。

第三课时《孔乙己》(2)课堂学习:一、导入:课后学习:孔乙己的最终命运将如何?请续写小说。

第四课时《范进中举》学习目标:1.通过自读自悟,训练学生的评价和感悟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分层解读,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全面深入地解读人物,探究宗旨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二《向心力》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向心力》教案设计

《向心力》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究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的,这部分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好圆周运动的关键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后面的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打好基础。

教材的编排思路很清晰,先是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让学生体验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一个指向圆心的力,从而引出向心力的概念。

由于上一节中,已经从一般性的结论入手,利用矢量运算,在普遍情况下得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的结论,进一步得到了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得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和大小,即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接着,教材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设计了“实验”栏目──“用圆锥摆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实际上,这个实验除了要验证向心力表达式之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向心力不是一个新的力,而是一个效果力”,也即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向心力的。

与过去不同的是,本节中又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下物体将做匀速圆周运动,什么情况下会做变速圆周运动。

以及知道如何处理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学情分析】(1)思维基础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从高一第一学期开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有了探究事物的一般方法,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思维方法。

因此,本设计中就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2)心理特点依据20世纪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可知高一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由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也是由直观认识向逻辑推理、实验推理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本节课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2017智慧课堂创新奖评审十大精选醍摩豆TPC教学教案

2017智慧课堂创新奖评审十大精选醍摩豆TPC教学教案

2017智慧课堂创新奖评审十大精选醍摩豆TPC教学教案IRS中学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李雁示范学科:八年级语文《民俗风情》1.教学理念与方法简介1.教材说明《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作者汪曾祺。

本单元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的文章生动丰富,趣味盎然。

《端午的鸭蛋》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悠然恬淡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民风民俗,更能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品味出日常生活中的趣味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

2.教法说明为了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①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②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针对学生特点,我将用饱含深情的语言、问题等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③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反复读,感悟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

3.科技应用说明在这节课中不仅有小组合作式学习,还有多维交互的混合式学习。

我将IRS即时反馈、挑人、抢权、计时器、计分板和智慧助教照片推送展示功能等智慧课堂技术手段运用到本堂课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定位,回收课堂数据分析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智慧课堂的运用,不但体现教师的引领价值,更是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和自主性。

4.教学模式通过一组传统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哪些节日(春节,元,欣赏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本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标中规定的“语文课程要联即时反是导学案中的问3在学生写作时,我使用智慧助教照片推送展示功能拍下了好的文章幷投射到屏幕上,方便学讲5.醍摩豆TPC教学活动(教案)设计。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逍遥游》的文意和主旨。

(2)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3)能够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由和逍遥的向往,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

(2)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逍遥游》的文意和主旨。

(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3)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古汉语用法。

(2)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人生哲理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庄子及其思想。

(2)介绍《逍遥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僻词汇和古汉语用法。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分组讨论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人生哲理。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翻译并背诵文章中的一段话。

2. 写一篇短文,谈谈对文章中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深刻,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翻译、背诵和短文写作。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来检测学生对《逍遥游》文意、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6逍遥游2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6逍遥游2
教学
难点
1、说出重点文言词语含义。
2、说出文早中涉及到的典故及作者 用意
依据:学生文言基础比较溥弱,文言 翻译是考试得分弱项。
学习
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准确翻译1段课文。
2、说出重点文言字词含义。
3、背诵第二段
二、思维能力
形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理由:
本课的 教学重 占

1、第1段重点文
3、板书典故。
词语和句子。
学习、

言词语和句子
4、补充提问。
3、借助书下注释
小组

学习。
(举一反
或查工具书写出
合作

2、涉及到的典故
三)
在古文本上词语
学习
3、背诵第1段
含义。
的积
3、小组互相提
极性。
问、补充。
4、找出典故
5、总结运用典故
的用意。
1、总结本课知识。
1、总结语段重
1、回忆当堂所
做答。Βιβλιοθήκη 答。对本课所标选择)
2、公布答案。
2、同桌互批。
学的掌握

3、展示优等
3、订正答案。
情况

生考试本。
4、评价学生
作答结果。
6布
1、朗读第2,3段课文三次,(同桌检查并签字)结合书下注释疏通
3分钟
置下
大意,在文中标注理解上有难度的字词(要求有痕迹)。
节课
2、在古文本上与出一段的翻译。(课代表检查)
示,课代表协助
老师检查完成情
验收学生 自主学习 的结果并
5分钟

【统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第上册第耳单元第5.2课《五石之瓠》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第上册第耳单元第5.2课《五石之瓠》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2课《五石之瓠》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五石之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篇文章。

本篇课文选自《庄子•逍遥游》,文章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而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

这也正体现了庄子擅长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的特点。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庄子》的相关知识及庄子的思想主张,体会其擅长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1、翻译庄子的《五石之瓠》,注意积累文言常识。

2、庄子不仅从日常使用的功用上考虑大葫芦的使用价值,而且超越了世俗的眼界,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我们要学习庄子善于从别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的境界。

3、庄子善于用设喻的方法,采用寓言的形式来说理,表现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注意积累文言常识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庄子不仅从日常使用的功用上考虑大葫芦的使用价值,而且超越了世俗的眼界,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我们要学习庄子善于从别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的境界。

文化传承与理解:庄子善于用设喻的方法,采用寓言的形式来说理,表现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点拨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庄周梦蝶,知鱼之乐,一个个寓言故事陪伴着我们长大。

今天,让我们从表面向深层次进行探讨,一起来学习庄子的哲学智慧。

让我们一起学习《五石之瓠》。

二、知识链接:1.《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

[讲解]语文: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x

[讲解]语文: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x

25.短文两篇一、 所在单元(第五单元)二、 授课学时二课时三、 教学冃标理解课文人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夸父追H 》: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

四、 教学手段与方法自主、探究、协作五、 教学准备学习资料:《山海经》,书名,18篇。

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 一人Z 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

内容主要为民间 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 的神话传说。

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 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 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疋》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 等。

基础过关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饮于河、渭(wei ) 2、解释下列划线字:逐走(跑)未至(到达)弃其杖(他的) 3、文学常识填空《夸父追H 》选口《山海经•海外北经》,“逐日”是追赶太阳Z 意。

弃其杖(zhdng )饮于河(到)(黄河) 道渴而死(表修饰) 化为邓林(桃林)“夸父逐Fl”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决心大或口不量力。

六、教学过程(一)(课文内容把握。

《夸父逐H》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探究品味文章内容。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H逐走”?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对《夸父逐口》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夸父是古代人们想彖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消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

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廿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逍遥游》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文学鉴赏和批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辩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选择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逍遥游》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理解。

2. 对课文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深入理解和探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庄子》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逍遥游》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难点词语和句子。

3. 讲解难点:讲解难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

4. 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的主题和结构,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文学鉴赏和批评。

7.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导他们进行课后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逍遥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高中部255自主学习教案 天下有道2

高中部255自主学习教案  天下有道2
然而,从后边紧接着一句话:“孰为夫子?”看来,又似乎直接批评孔子。意思是:“你的老师四肢不勤,五谷不辨,算什么老师?”即便这话直接针对子路而言,实际上也是暗指孔子,用这话表达自己与孔子政见之不同。从口气来看,荷蓧丈人的话是很气愤的,可见,他自己的政治见解是深思熟虑的,而对孔子的观点也是了如指掌的。
(2)第三则:
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导入:远古时代,天柱断折,九州崩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灭,大水浩大而不止,猛兽攫噬善良的人民,恶鸟抓取老弱的百姓。这个时候,有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并砍下大龟的脚作为天柱,还积聚芦灰来治理洪水。女娲补好了苍天,立好了天柱,诛灭了兴风作浪的水怪,使天下百姓得以保全生命——女娲把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当成自己必须担当的命运。孔子不是女娲之神,但是他也有担当社会重责的精神。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想
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另附一套练习题。
收获与反思
陕科大附中高中部255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编写:朱亚娟 审定: 时间:
时间
年月日第节
班级
组别
姓名
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学习目标
观点五:如果孔子因为自己一时的困厄而放弃,而不是想说救一时之政治,万世之政治,那么就没有后代的君王对他思想的推广,他的仁政思想也不会在太平时期那么的深入人心。
归纳小结
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推动力,他有一种异常可贵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他总是坚定地面对困难,不言放弃;他那么淡然地面对不解与嘲讽;困厄之时,他总有坚定的追随者;他显现我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本质,他那悲剧性的执著,千百年之下,是那么的令人肃然起敬立思考,合作探究既定学习任务。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 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 核舟记教案 新人教版

第23课核舟记【教学目标】:1、练习诵读,培养语感。

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

3、掌握“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4、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

2、掌握“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自学点拨课后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课文。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活板》这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其实,在我国古代,像毕昇这样有才智的人很多,明朝的雕刻家王叔远也是其中一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介绍他雕刻技艺的课文。

二、板书课题三、简介作者及作品本文选自清朝人X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著有《茅檐集》。

四、教师X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文言语句的停顿。

五、自学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

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六、集体解疑七、检查自学情况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魏学洢()器皿()罔不因势象形()尝贻余核舟一()长约八分有奇()()二黍许()篛蓬()石青糁之()多髯()手卷()衣褶()矫首()不属()诎右臂()舟楫()椎髻()叔远甫()篆章()2、解释加点词语3、辨析词义罔不因势象形孔子云:“何陋之有?”无案牍之劳形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佛印居右左手抚炉启窗而观其两膝相比者中峨冠而多髯者而竖其左膝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其人视端容寂而竖其左膝其船背稍夷计其长曾不盈寸4、划分停顿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苏教版必修

教案: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逍遥游》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哲学有所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自我,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逍遥游》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章的背景、作者、主要内容、主旨等。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夸张、对比、排比等。

3. 课文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如“逍遥游”的含义、自由与约束的关系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课文《逍遥游》的背景和作者。

(2)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修辞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2)让学生通过实例来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4. 哲学思想探讨:(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2)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修辞手法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说明,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哲学思想探讨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逍遥游》的文本。

逍遥镇中数学导学案 张瑞杰

逍遥镇中数学导学案 张瑞杰

18.2.1矩形的性质教学案班级: 姓名: 小组 : 组号: 逍遥镇中2014.03课题18.2.1矩形的性质 课型新授 备课教师 张瑞杰 审 核 赵玉芳 学习目标 1. 我能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定义 2. 我能探索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并证明其性质. 3. 我能初步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学习重点: 矩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一.温故知新:1.平行四边形定义: 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 边 角对角线3、平行四边形不是 对称图形,是 对称图形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环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二.学习新知: 探究活动一:(用木条或纸条制作平行四边形,如图:)矩形的定义 1、实验观察:推动平行四边形活动木框上边的D 点。

2、问题:在推动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①当∠D 变化时,此平行四边形的其余内角也会变化吗?它仍是平行四边形吗?(理由)②当∠D 等于多少角度时,此平行四边形就会变成矩形?3、归纳:矩形的定义: 。

由此可见,矩形是特殊的 ,它具有 的所有性质。

探究任务二:矩形有哪些特殊性质....?你能证明吗?lBA C D BCA DB C A D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ABC=90求证:(1)∠BAD=∠BCD=∠ADC=90°(2)AC=BD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环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知识延展】:(1)由矩形性质有OA=OC=21AC OB=OD=21BD 且AC=BD 得OA= = = 所以矩形对角线的交点O 到各顶点的距离 。

(2)由图可知,在矩形中有 个直角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有 个等腰三角形,它们分别是 。

所以我们通常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求有关边与角。

(3)、由矩形性质有∠ABC=900,OA=OB=OC 这说明:Rt △ABC 中,若OB 是斜边AC 的 ,则OB= A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4)、∵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是 对称图形。

逍遥游教学设计4苏教版

逍遥游教学设计4苏教版

逍遥游》教学设计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袁卫星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一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文言文文字的古今隔阂,以及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语文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觉并不太好,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还具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而对于本文来说,课文比较难懂,特别是蜩、学鸠与大鹏鸟的故事寓意,以及人与彭祖相比的寓意,除了一定程度的文言知识储备,还需要有更多的人生阅历和文化底蕴来促进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学生在必修模块三已学习过《秋水》,但很显然,他们在这方面的学习准备依然是不足的。

[ 文本定位策略 ]本文选自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该专题“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体认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追问” 。

而《逍遥游》,又被列入“仰观宇宙”板块,要求学生通过“问题探讨”思考“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 (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

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前人对《逍遥游》意旨的理解,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玄学“各适其性”之思想解释;二是用佛、老的“空无”思想理解;其三是用儒家思想解释 ,认为体现了“自在快适”的人生境界。

[ 目标确立策略 ]1•积累:积累平时不常遇到的文言字词,积累有关庄子和《庄子》的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积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各类表述;2•运用:运用先前所学文言知识,借助工具书和古注、今注,对课文进行文本诵读、文思梳理、文词理解、文意阐发,并由此尝试阅读同类文本;3•拓展:从两个层面读解课文,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

雷州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雷州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雷州五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备课日期20XX 年9月10日 上课日期9月19日 设计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 .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
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第一课时
1、了解诗人简介。

1.标题解说。

三、合作探究2 .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七语文科组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1、加深理解诗歌,熟读成诵。

学习难点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课时 一、预习检测 2、检测生字词。

二、自主学习 2.教会学生节奏诵读。

1. 根据注释, 理解诗歌大意
3.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四、精讲释疑体会诗歌的意境
五、小测
六、教后反思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明月的诗?。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逍遥游》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逍遥游》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欣赏并解读课文中的诗意和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逍遥游》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欣赏并解读课文中的诗意和哲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句子的理解。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3. 课文中的诗意和哲理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课文的主旨和结构。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逍遥游》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共同解决问题。

4. 探究学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解读课文中的诗意和哲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和练习题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逍遥游》的原文和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逍遥游》的背景资料、相关论文和评论。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教案: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教案: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
学设计
半径为R2,周期为T2,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为。

6、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R,公转周期T,万有引力恒量G,
则计算太阳质量的表达式
7、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万有引力范围之内以后,在靠近该行星
表面的上只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运动周期为T,则这个行星的平
均密度

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两种求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方法,特别注意环绕型,只能求道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时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课后
作业
<训练与测评>>第11页
板书设计
一、求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两种方法
1、地面型mg=GMm/R2
2、环绕型F引=G
2
r
Mm=F
n
=ma n=m
r
v2. 即:G
r
v
m
r
Mm2
2
=
F引=G
2
r
Mm=F
n
=ma n=mω2r即:G
2
r
Mm=mω2·r
F引=G
2
r
Mm=F
n
=ma n=m
2
2
4
T
r
π即:G
2
r
Mm=m
2
2
4
T
r
π二、发现未知天体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体育课教案
逍遥镇中吴二珠
时间
第七周
课型
两课时
内容
1、50米全程跑;2、游戏:大门与小门
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发展人体各个部位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势和集体精神风貌具有很好的作用。
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和集体的意识。
顺序
教学内容
场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堂常规:
2、分组练习。
3、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3-4
18

顺序
教学内容
场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
二、游戏
(大门与小门)
规则:
1、追者只能拍人,不许堆人,拉人。
2、钻城门的人要迅速,敏捷。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教师做正确的示范。
3、教师正确评定胜负。
1、学生认真听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
2、小型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
×××××
×××××
×××××
×××××

四列横队,体操队型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学生练习。
3、分组比赛。
2-3
10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






2、学生认真听队列的要求。
3、师生一同练习。
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
1
1
2
1
10





一、50米全程跑
重点:起跑反应要快,后蹬有力。
难点:起跑后,上体保持前倾,前摆不宜过高。
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和方法。
2、教师做完整的正确的示范。
3、教师个别指导。
4、找好学生做表演。
1、学生认真听动作要领和方法学生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