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对《礼物的流动》的解读
礼物的流动读书笔记
礼物的流动读书笔记
《礼物的流动》是一本关于礼物文化的书籍,作者是美国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在这本书中,曼古埃尔探讨了礼物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礼物的历史、文化和象征意义。
正文:
礼物是一种具有复杂文化内涵的物品,它不仅代表着物质上的给予和接受,还代表着社会关系和情感交流。
曼古埃尔在本书中指出,礼物的流动是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礼仪规范。
在这本书中,曼古埃尔不仅探讨了礼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分析了礼物的赠送和接受方式,以及礼物在社会中的作用。
他介绍了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礼物赠送方式,说明了礼物的赠送和接受在不同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此外,曼古埃尔还探讨了礼物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他指出,礼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给予,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给予和接受。
礼物的象征意义取决于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它们往往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拓展:
礼物的流动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它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现代社会,礼物的流动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它还涉及到经济和文化的竞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礼物赠送和接受方式也
在逐渐融合和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礼物的赠送和接受方式也在不断地调整和适应。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礼物赠送和接受方式,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礼物的流动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给予和接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给予和接受。
礼物的流动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反映了人类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信任。
当代农村婚礼中的人情互惠探析——读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有感
阎 云 翔 总 结 了两 点 , 是 家 庭 发 展 的 周 期 , 是 社 会 地 位 等 级 。 一 一 这 两 点 并 不 难理 解 。 首 先 , 村 分 家 习 俗 十 分 普 遍 , 家 庭 的建 立 在 农 新 得 到 一 些 资 助或 帮 助 的 同 时 , 需 要 承担 一 些义 务 和 责 任 。 于 社 会 也 至 地 位 等 级 , 云 翔 的 书 中 主 要 是 以 当 地 村 干 部 为 参 照 , 明 礼 物 交 换 阎 说 的 不 均 衡 。 而现 在 的农 村 中 , 者 认 为 除 了 以 上 两 个 原 因 外 , 有 贫 笔 还
论 是 农 村 还 是 城 市 里 , 有 不 少 人 抱 怨 自家 在 送 礼 方 面 的开 销 很 多 。 都 那 么 这 种 现 象 的原 因在 哪 儿 呢 ?
莫斯的《 礼物> 以原始社会或 古代社会中礼物交换现象 为研 究对 象 , 出 了 礼 物 回报 的 内在 逻 辑 — — “ 物 之 灵 ” 论 。他 换 就 必 须 遵 循 “ 何 社 会 及 其 分 支 群 体 和 个 体 的进 下 任
世纪 以 来 , 国家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 设 新 农 村 的 号 召 下 , 村 社 会 结 在 建 农 构 与 文 化 发 展 迅 速 , 民 们生 活 质 量 也 得 到 了提 高 。人 情 消 费 的 逐年 村 增 长 , 经 成 为 当 下农 村 社 会 消 费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笔 者 结合 前 期农 已
中 图分 类 号 : 8 2 K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3 0 9 ( 0 ) 7 一 0 9 0 1 7— 9 2 2 1 0A 02 - 1 0
《礼物的流动》赏读
《礼物的流动》赏读《礼物的流动》赏读《礼物的流动》赏读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根据博士论文改写的一本民族志,是关中国北方一个村庄——下岬村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模式的民族志报告。
本书共九章: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下岬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礼物世界:初步的分类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结论: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在一次偶然的讲座中,教授向我们推荐了这本《礼物的流动》,她说,女孩子嫁人为什么要有嫁妆呢?我们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教授说,这个问题在《礼物的流动》里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其实,这就牵扯出更大的问题,通过嫁妆这件事,我们可以思考人情这个东西,进而透析中国这个人情国度。
其实,最早研究“礼物关系”的是法国现代人类学家莫斯,他就曾总结世界各地的“礼物交换”,指出礼物交换的理论价值。
莫斯指出,礼物的意义在于它具有现代社会少见的“人格的整体赠与特征”,与注重利益获得的现代市场交换不同,礼物交换强调的是与人之间“面子”的互惠。
而我们中国是在八十年代末一批人类学者开展对这个论题的探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阎云翔的《礼物流动》作者将礼物分为表达性礼物和工具性礼物。
前者是在仪式或者习惯性情境下义务性的表达性的礼物赠送,后者则是相当于我们所说的送礼。
在农村中,随礼是一种表达人情的反应,人们通过随礼来让自己不被孤立。
而如今前者这种表达性礼物意识有所淡化,更多的是工具性礼物意识的存在。
人们通过有目的`的送礼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送礼即是书中所提到的“非均衡性互惠”,即单向送礼。
正是这单向的不平衡性互惠加深了地位不平等,而正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也促使礼物流动的不平衡性。
因为地位身份的差异,才使地位低的人通过向地位高的人“送礼”来建立一种可以维护自己利益的关系网络。
不同场合的交换的礼物有不同的意义,一方面礼物互换有时被认为一种礼仪,是维护及改造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向长辈送礼是一种孝敬与尊重,向上级送礼是培养和上级的良好关系,向朋友送礼是联系感情与问候。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作者还探讨了礼物的象征意义。在当地,礼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交换,更是 一种情感的传递。作者指出,礼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物质价值,更在于其象 征意义。一份有价值的礼物可以传递出送礼者对受礼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而一 份无价值的礼物则可能被视为轻视或侮辱。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这本书通过深入的 田野调查和生动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中国农村礼物交换的奥秘及其在社会网络中 的作用。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农村礼物交换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为我们如 何理解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作者简介
这是《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是一本由阎云翔创 作的社会学著作,该书以中国北方一个村庄为背景,通过对礼物交换的深入探讨, 揭示了义务性的礼物往来如何维持、强化并创造了各种社会连结。
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地描绘了村庄中礼物交换的场景,以及这种交换如何 反映和影响村庄的社会关系。他指出,礼物交换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它 不仅是一种物质交换,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交换。通过礼物交换,人们表达对他 人的尊重、感激和关心,同时也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这种互惠原则是礼物交换 的核心,也是维持和强化社会关系的关键。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作者对礼物交换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所吸引。他不仅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礼物交换的本质和作用,还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展示了 礼物交换在村庄中的实际运作。这让我对礼物交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 中国的社会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对村庄中社会网络的形成和运作的描述也让我深感兴趣。他认为,社会 网络是由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而礼物交换是这些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 礼物交换,人们不仅传递了物质财富,也传递了社会关系和社会认同。这种观点 让我重新审视了社会网络的形成和运作,也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入 的理解。
读《礼物的流动》有感
读《礼物的流动》有感——人情酒席的变质2019 05 03文章全文讲述了有关礼物的中国一些地方特有的风情习俗,并从人类学的角度去考察中国社会的礼物馈赠与人际关系。
曾在城市和乡村交互生长的我,亲身经历了办酒席和记礼账两种等行为在不同区域和时段的差异。
首先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闫云翔先生这本著作在极大的可能性上还原了中国尤其是乡村的风土人情,并对其原因和影响进行极为可观正确的描述,起码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对里面所提到的现象是极有感悟的,并且很多时候在共鸣外还时常有一种恍然的情感。
但是,闫云翔先生是处在20,30年前的时光做的田野调查,但实际上,在不同的20多年后的乡村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境,情感和人际关系的迁移、改变,有一些东西发生了变化。
就拿具体的事情来举例——记礼账,书中记礼账在我的家乡(湖北荆州的一个乡村小镇)就叫人情簿,一般在去某一户主家吃酒(在酒席上吃喝)时会送人情。
在现在大多数的人情形式就是给现金,只有极少的与主人家亲近的亲戚或晚辈会送一些烟酒炮竹来表示庆贺,其余的都会通过给予的现金作为他的人情。
记礼账的人员也不再要求一定是三个人且要有一位有教养的和受人尊敬的簿记员使用红纸和毛笔,随着大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升,记账的人只需从主人家或与主人家关系密切的人中随便选一位有一定知识水平(识字即可)不论辈分的人就可以了(记礼账的仪式意义和神圣性减弱),就像我就曾两次替家中亲戚记人情,一般在客人吃完饭后就会上人情,主人家会当场进行回礼,回礼的物品一般是糖果,红鸡蛋,烟配毛巾(这些一般是在婚嫁生子是送的回礼)其余时候主人家大多数是回赠一个红包里面的金额一般是5或10元,而且必须是从银行中换的新钱,这种红包一般客人回去后会给家中的晚辈子孙,像我小时候就喜欢攒这样的新钱,曾经攒过几十张这样的新币。
现在在每家每户心中,礼单单纯的被作为一种还礼的工具,随着记礼账的仪式意义和神圣性的减弱以及深层社交含义的淡化,人情对于一些人家来说反而变成了债务和负累。
人类学视野下的礼物馈赠——读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有感
2016 年 4 月刊
人类学视野下的礼物馈赠
—— —读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有感
■ 陈珏岑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
【摘 要】《礼物的流动—— —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一 书是人类学家阎云翔于 1991 年起先后两次到黑龙江省下岬村进行的关 于礼物馈赠的田野调查民族志。本文旨在以《礼物的流动》的基础上,一 方面对于人类学视野下的礼物馈赠理论进行粗略的回顾,同时另一方面 浅析在以关系、人情、权力与威望为基础的中国本土社会结构下的对于 礼物馈赠新的含义以及相关反思。 【关键词】关系;人情;权力威望;礼物馈赠
二、中国本土视野下的礼物馈赠
在中国本土化的礼物馈赠中,“关系”、人情和权力威望成为了非常重
要分析中国馈赠模式的概念。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曾提到,中国社会 是以“差序格局”的模式存在。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网络为核心辐射出去 形成社会交际网,“关系”的强度随着距离的远离而递减。因此,在维护人 际关系中,礼物馈赠成为了一个重要手段。
礼物交换馈赠的研究,其开端于法国人类学家莫斯(Marcel·Mauss) 的著作《礼物》(The gift)一书中。此后,礼物的交换研究就成为了人类学 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莫斯到马林诺夫斯基,再到萨林斯以及现今的 安妮·韦特娜,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学者都在探求礼物的本质是什么。阎云 翔教授在吸收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采用本土化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特有情 景下的礼物流动,为读者展示了在关系、面子、人情等特有概念下,中国人 是怎样实现礼物馈赠以及馈赠的行为背后的意义。
到了 20 世纪末,一种关于礼物的新的视角开始出现。即礼物的不可 让渡性(Inalienability),其表示的内涵是物品与所有者具有不可分割性, 代表人物为安妮特·韦娜。这种理论就打破了互惠原则作为一种驱动礼 物流动的力量的观点,驱动礼物流动的力量仍然是作为礼物所有者所把 握的。
关于礼物的流动读后感
关于《礼物的流动》读后感《礼物的流动》是一本激励人心的书。
它讲述了一位年轻人的故事,他在生活中偶然地发现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即通过给予礼物来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这个充满竞争和争斗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通过带给他人快乐来获得自己的幸福。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理查德·普林斯顿是一个拥有一份高薪工作的年轻人,他的生活中充满了物质享受和成功感。
但是,他却感到内心空虚和无法满足。
在一次旅行中,他遇到了一个叫做费尔南多的人,他教给理查德一个礼物流动的概念。
这个概念是这样的:当我们给予他人礼物时,我们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而这种满足感是比物质享受更加持久和深刻的。
因为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礼物如何带给他人快乐和感激时,我们会感到一种以往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满足。
这个概念改变了理查德的生活。
他开始寻找机会来给予别人礼物,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自己的幸福感。
他发现,这种方式比以往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因为当我们给予别人礼物时,我们会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和幸福,这种满足感是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的。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它让我明白,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成功和享受,而是要找到一种更加深刻和真实的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并不是通过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来获得的,而是通过给予别人带来快乐和感激来获得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开始尝试通过给予别人礼物来获得自己的幸福感。
我发现,当我看到别人因为我的礼物而感到快乐和感激时,我会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和幸福。
这种满足感让我更加自信和坚定,让我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带给他人快乐来获得自己的幸福。
总之,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给予别人礼物来获得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这种方式比任何一种方式都更加深刻和真实,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和影响。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种方式,我们一定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礼物与情感—读《礼物的流动》及其他
和 谐 社 会建 设
礼物与情感——读 《 礼物的流动》及其他
徐 业鑫 ( 中央民族 大 学
【 摘Leabharlann 北京1 0 0 0 8 1 )
要 】 文章 阐释 了阎云翔的 《 礼物 的流动—— 一个 中国村庄 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 网络 》 , 认 为 阎云翔抓住 了更加 符合 中匡 I 农村礼
物交换 的研 究角度 , 尤其是其对礼物流动 中感情维度的关注 , 反映 了礼物流动的实质。本文则是在此基础上 , 分析礼 物交换 中情感性 的因素 ,
即 中 国人 是 追 求一 种 心灵 的 生活 。
【 关键词 】 礼物 ; 礼物的流动 ; 情感
他认 为情 感性 在下 岬村人 们的 日常 生活 中占 关 于 礼 物 的研 究 一 直 都 是社 会 科 学 中 的经 典 论题 , 而 围绕 礼 情 ”集 中进 行 了论述 , 甚 至构成 了人 们评 判一个 人人 品 的标准 。他 物 而 进 行的 交 换 也是 人 类 社会 中 最 为重 要 的 社会 交 换 方 式之 一 。 据着 非常重 要 的角色 , 人在 这里 代表 私人关 系 , 就像 人 类学 致 力于 通过 解释 礼 物 交换 的原 则来 透视 在 既 定社 会中 所代 引用 了当 地人所 给 出的人 情 的概 念 “ 而 情 是感 情 的意 思 , 所以 人情 这个 词 应该 被理 解 表的文化规则及社会关系结构 , 阎云翔在 《 礼物的流动 》对中国 你我 之 间 的关 系 , ”( 阎 云翔 ,2 0 0 0 : 1 3 6 )因 此 , 礼 物馈 社 会 中 的礼 物 交 换进 行 了 本 土性 的 解 读 , 提 供 了关 于 礼 物的 “ 地 为在 感情 基础 上的私 人 关系 。 赠不 仅 仅是 “ 农 民的道 义经 济 学 ” , 或 者是 维 系一 个关 系 网络 的需 方, 性知 识 ” 。 要, 而且 越来 越被作 为一 种情 感表 达的 实践 。至今 , 在东 北农 村 , 还 梁漱 溟认 为 “ 儒 家 的社会 理论 既不 是从 社会 , 也不 是从 个人 推 流 行 串门 子 , 阎云 翔也 提 到 , 东 北 农家 的炕 头儿 就 是一 个 公共 生 活 演而来, 而是 从 人际 关 系推 演 而来 ”( 杨 美慧 ,2 0 0 9 : 6 6 ) 。以往 对 的场 域 。妇女 们 尤其热 衷于 这种 活动 ,口 关 系好 的人 中间 , 会时 不 这种 表达 性 的礼物馈 赠 蕴含 的是一 种情 感的 温 中 国礼 物的 研究 多注重 于对 礼物 交换 所反映 出来 的关 系网 的研 究 , 时 地互 送一 些礼物 , 也 不 乏这 种有 温 度的 礼物 , 这 种礼 物 的 目的 便 例 如杨 美 慧认 为 中 国的 关系 学可 以 视为 一种 “ 弱 者 的武 器 ” , 形 成 度 。在 城市 生 活 中, 与 国 家分 配相 对 抗 的一 种力 量 。但 是忽 略 了连缀 着 这些 关 系 的则 是 “ 令人 开心 ” 。 是 人情 。Ⅲ在 中国 , 人 情不单 是指人 与人之 间的 情感一一 包括恩 情 、 由此看 来 , 莫斯对礼 物之 灵的分 析有很 强的宗 教色彩 ; 列维 一 斯 亲惰 、 友情、 爱情 等 一一 也是 一种 道 德规 范 。礼物 的 本质 在 于其 流 特劳斯 对妇 女交 换的基 本交 换结 构的 思考过 于强 调二 元思 维模 式 ; 人 类学 的 经济 学 ” , 关 注 于礼 物 交换 的经 济 动性, 在 流动 中 赋予 了礼 物 以社 会 生命 , 而礼 物 馈赠 又 反映 了 社会 萨林 斯力 图建 立 一 门 “ 关 系。“ 在 中 国人 的 社会 交 换体 系 中 , 人 情是 又 一个 核 心性 的 重要 意义 。大 师们 都 是从 相对 宏 观 的角 度来 关 照礼 物交 换 一一 或者 是 概念。 ”( 阎 云翔 ,2 0 0 0 : l 1 9 )阎 云翔 认为礼 物 的流动 与人 情伦 理 、 对 现 代市 场经 济 的反 思 , 或者 是对 人 类思 维 结构 的探 索 , 或 者是 对 并没 有过 多 地分 析与 个 体 直接相 关 、 也 更 等 级秩 序之 间存 在着双 向 流动 的关 系, 礼物 的流 动受 到 既定的 社会 形 式论 的 批判 一一 因 此 , 制 度 和社 会 结构 的 制约 和限 制 , 同日 寸 , 又 在流 动 的过 程 中不 断塑 造 私 人化 的情 感的层 面 。杨美 慧和 阎云 翔等 的研究 , 已经 开始 注意 到 新 的社 会制 度和 社会结 构 。在此 基础 上 , 作 者得 出 了中 国所特有 的 情感在礼 物 交换 中的重 要性 , 这似 乎也体 现 了人 类学研 究 中一种 面 的社 会交 换 方式 结论 : 互 惠 原则 是根 植 于潜 在 的文 化基 质 , 在 中国 向日常生 活实践 的转 向 。 就 是 人 情伦 理 ; 中国 人的 礼 物是 可 以让 渡 的, 并 且礼 物 自身 并不 蕴 阎云 翔在 他后来 的 关于 个体化 的两 本书 中 , 着重 探求 了家庭 中 他认 为个人 的 情感 生活在 家庭 生活 中占据 越来 越 含 任何 超 自然 的力量 ; 礼物 没有 精神 , 是人 的精 神将 双方联 系起 来 , 感情关 系 的变化 , 不 是物 品而 是物 品传 达的 人情 是不可 让渡 的 ; 随礼是 一种 既表 达道 重要 的位 置 , 核心 家庭 渐 渐 取代 传统 大 家庭 , 夫 妻之 间 的感 情成 为 德义务, 又表 达 情 感 的工 具 。( 张远 满 ,2 0 1 0 )这 是 由于 阎 云 翔是 维系一 个 家庭的 最重 要的 因素 。在阎 云翔 看来 , 对于 情感体 验 的追 在 一个 村庄 的 日常 生活实 践中 去考 察的礼 物交 换 , 在 这样 一个 熟人 求 , 是公 共领域 的衰 退、 私人 领域 的扩张 的结果 。实际上 , 从《 诗经》 社会 , 充斥 着各 种各样 的感 情 , 因此 , 情感 是礼 物交换 一个 必不 可少 中缠 绵悱 恻 的爱 情 , 到 《 三 国演 义 》中义 薄 云 天的 友情 , 滴 水之 恩 的维度 。 涌泉 相报 的 恩情 , 中 国人 的 生 活中从 来 就不 缺 少感 情 的话语 , 正 如 本 文 中所 论 及的 情感 是 指个 体 由 内而外 地 投射 在 人和 事 物上 辜鸿铭 所说 , 中国人 是追求 一种心 灵的 生活 。 的 主观 体验 。礼 物 社会 是一 个熟 人 社会 , 因此 在交 往 的过 程 中 , 不 可 避免 得有 感 情的 参与 。阎 云 翔将 礼 物馈 赠分 为 表达 性 送礼 与工 【 注 释】 具性 送礼 。阎 云翔发 现 , 表 达性 与 工具性 送礼 活动 之间 的分界 相平 [ 1 ] 杨 关慧 将人 情礼 和 关 系礼 与 不 同的礼 物 馈赠 原 则相 关 : 行, 可 以在 村 庄 社 区 与外 部 世 界之 间划 一 条 清 晰的 线 。( 阎云 翔 , 人情 礼是 一种被 泛化 的社 会 义务所 驱动 、 盲 目的意在 建 立关 系的礼 关 系礼 是 一种 更有 针 对性 的 , 在 具 体 的婚 丧嫁 娶 等仪 式上 2 0 0 0 : 9 9 )他认 为学 术界 的眼 光过 于关 注村界 之外 的行贿 的礼 物馈 物馈 赠 ; 赠, 而 个人 关 系网络 的重 心乃是 在 村庄 内部 。同日 寸 , 他还发 现 , 以往 意在 巩 固关 系的礼 物馈赠 . [ 2 ] 莫 斯在 《 礼物 》 中认 为礼 物有馈 赠 的义务 . 在人类 学文 献 中被忽 略 的友情 , 在村 庄 共同体 中也 有着相 当重 要 的 地位 , 这种 个人 建立 的情 感关 系 , 在 某种 程度上 超越 了 亲情 , 成 为差 序 格局 中 , 最靠 近 “ 己 ”的一环 。这 是 因为 “ 一个人 跟朋 友的 联系 不 仅 是 靠义 务 , 而 且靠 相 互的 理 解和 感 情 。 ”( 阎 云 翔 ,2 0 0 0 : 1 0 6 ) 这 种个 人 网络 的形成 是一 种自 主的 , 出于 情感 的志愿 性社 会关 系的 建 构 。情 感能 给个 人 以 精神 上的 慰 藉和 支持 , 而且, 中 国人 是 注重 生 活的 情 感体 验 的 , 正 如 辜鸿 铭所 说 “ 中 国 人 具有 同情 之心 的秘 密 在 于 中 国人 的 全 部 生活 是 一种 情感 的 生 活 , 他们 完 全 或者 几乎 完 全地 过 着一 种 心灵 的 生活 。 ”( 辜 鸿铭 ,2 0 1 1 : 1 2 )这 种发 乎 心 , 表 于 礼 的 情感 式 礼 物馈 赠 , 完 全 不 同 于经 典 礼 物研 究 中 的义 务 性
礼物的流动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前言以往对中国礼物的流动,主要关注送礼的功利性与私人网络的培育,忽视了社会文化的互动意义,作者则关注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与运作。
内容作者通过第二、三章:分别介绍了下岬村的历史背景(包括下岬村的起源、社会变迁、身份群体的变化及亲属制度);通过记礼帐与设酒宴划分下岬村送礼活动的类别,分析出表达性送礼与工具性送礼的范畴,为后面章节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第四章探讨了礼物馈赠与人际网络建设之间的关系。
分析出礼物交换对私人网络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礼物交换在私人网络具有的的政治、经济、社会功能。
第五章探讨下岬村的私人网络的历史变化过程,分析出朋友、屯亲、姻亲对个人关系网络的重要性。
第六章通过人情的两个本土观念(沾光和面子)探讨下岬村的礼物交换,以及人情的情感方面对礼物交换的实践意义,提出馈增的文化含义和人际网络的培养。
第七章关注等级化的社会关系中礼物的非对称性流动。
通过对民族志的研究,表明在等级情境下,礼物沿着社会地位的阶梯单向的赠送,即使受礼者没有回赠礼物,他仍然保持了社会性的优越,而且收礼比送礼更被视为声望的标志,打破了以往的互惠原则。
第八章分关注了最为普遍的礼物类型:彩礼和嫁妆,分析了社会变迁对礼物交换模式的冲击。
总结一、下岬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下岬村村民礼物交换的规则诉诸于人情伦理,礼物的馈赠是一种人情表达的方式。
礼物交换并不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工具性送礼是礼物的单向流动。
二、礼物在中国不但是可以让渡的,而且必须是被让渡的。
中国的礼物与美拉尼西亚的taonga和印度的dana不同,中国的礼物自身不包含任何超自然的性质。
但是礼物却是传达情感的工具之一。
因此在中国不是礼物的精神而是人的精神将馈赠双方联系在一起,不是物品而是通过物品表达出来的人情是不可让渡的。
三、礼物和商品的关系:作者通过对下岬村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表明,在礼物关系和商品关系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域。
在这个区域中,工具性送礼扮演了一个兼容这两套独立关系的角色。
圣诞节的礼物交换文化
圣诞节的礼物交换文化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庆祝耶稣基督的诞辰,并以各种方式来传达他们的祝福和爱意。
其中,礼物交换是圣诞节传统的核心之一,代表着分享和关爱。
本文将探讨圣诞节的礼物交换文化,并对其背后的意义进行分析。
一、礼物交换历史背景礼物交换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
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在一年的末尾举行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丰收和新年的感激之情。
同时,古希腊雅典城邦也有类似的庆祝活动。
这些庆祝活动中的礼物交换旨在传递祝福和幸福。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礼物交换被纳入圣诞节庆祝活动之中。
传说中,圣经中的三位博士为耶稣带来了礼物,这也成为了圣诞节礼物交换的灵感来源之一。
逐渐地,礼物交换成为庆祝圣诞节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圣诞节的礼物交换方式1. 家庭礼物交换:在圣诞节的早晨,人们通常会在圣诞树下放置装有礼物的袜子或礼物盒。
家庭成员相互交换礼物,用以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意和关怀。
2. 社交集会上的礼物交换:许多公司、学校和社区组织都会组织圣诞聚会,人们在这些场合中进行礼物交换。
这种交换常常通过抽签或游戏方式进行,增加了互动和乐趣。
3. 社会公益活动:除了个人之间的礼物交换,圣诞节也是人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的时刻。
一些慈善机构和教会组织会举办圣诞礼物捐赠活动,将礼物送给那些处境困难的人们,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三、礼物交换的意义1. 表达关爱和感激:通过礼物交换,人们能够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精心挑选的礼物能够传达出一份特殊的心意,让受礼者感受到被重视和关心。
2. 增进人际关系:礼物交换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在交换礼物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加深,关系得到巩固。
这也是为什么圣诞节被称为“团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传承文化:礼物交换作为圣诞节传统的一部分,帮助人们传承和维护文化的连续性。
每年的礼物交换都能够将人们与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提醒人们珍惜过去的记忆并创造新的回忆。
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
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潘泽泉作为一个人类学家,阎云翔以人类学特有视角进入中国东北下岬村做田野调查,完成了有关一个中国村庄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的民族志报告,作者通过研究礼物馈赠和经验性实践考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和诠释既定社会中不同文化规则及社会关系的新路径。
通过描述社会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社会网络的培育以及社会关系的实践运作图式,通过策略性的礼物馈赠和实践性的社会关系,全面呈现一个中国村庄中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和实践中的运作逻辑,呈现一个村庄中人际网络关系的建构和再生产。
因此,以诠释“关系”的社会学传统为棱镜,解读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以下简称阎著)这一人类学著作,对其作进一步梳理和检讨,既具本土理论意义,也具方法论意义。
本文以着重解读阎云翔这一著作为基点,兼及对传统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检讨和追问。
一、一种面向日常生活实践的社会学研究转向 在界定中国社会中关系的运作逻辑和文化意蕴的理路方面,中外学者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中国人的关系是普遍主义还是特殊主义的抑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以及建立一种新的蕴含所有关系存在形态的概念类型或理论框架。
需要质疑的是,以往的研究多为理论化的、静态的分析,研究者多* 本文的完成得益于周晓虹教授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的“当代中国研究”博士学位课程,受益于翟学伟教授在“中国社会微观研究”中所提供的知识背景。
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愿承担任何责任。
221社会学研究 2005.3把“关系”界定在一个固化的概念或理论框架中解释,忽视了其所呈现出的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忽视了实践流动中关系的变通性、策略性、生产性和再生产性;他们探讨制度、传统文化等与关系网络呈何种关系及如何可能成为这种关系,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方面:关系网络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
如何通过建立一个理论模型,以真正理解日常生活中关系的实践图式,阎著似乎给出了一个更明晰的答案。
论《礼物的流动》中“礼尚往来”的中华民族文化
论《礼物的流动》中“礼尚往来”的中华民族文化作者:景辉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9期摘要:《礼物的流动》是一部内容翔实、文笔生动、观点犀利的民族志。
此书是第一次站在中国农村社会这一独特的视角上去探求礼物世界的奥秘,是礼物世界的“中国式”解读。
这本书的作者以一个中国北方普通的小山村里纷繁芜杂的礼物交换方式为研究起点,深刻地揭示出这些礼尚往来背后反映的中国的礼俗文化、社会结构以及这些现象承载的文化人格。
关键词:《礼物的流动》礼尚往来互惠原则礼俗文化文化人格引言人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马克思曾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里强调的就是一个人从生至死一直受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
而一个人要想更好地使自己以顺应社会的要求,就需要通过礼尚往来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正如“众所周知,礼物馈赠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之一。
因此,研究礼物交换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和诠释既定社会中不同文化规则与社会关系结构的途径”。
人类学家却能用“特异功能”的双眼透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礼物这支“隐形的手”,正是这支象征着社会规则和文化符号的“隐形的手”牵引着人际关系的走向。
一、西方人类学对礼物问题研究的起源与发展马歇尔·莫斯的《礼物》一书开启了礼物世界的揭秘之旅。
莫斯通过探究毛利人的礼物馈赠,提出了自己的礼物交换学说:“一个人馈赠出的礼物实际上是他天性和力量的一部分,而接受某个礼物也就是接受了送礼者的一部分精神真髓。
保留这种东西是危险的,不仅是因为这样做犯忌,而且因为它在道义上、身体上以及心灵上来自于某个人。
”莫斯断言,就是礼物中的“豪”迫使收礼者要做出回报,他把这称为“礼物之灵”。
礼物馈赠具有个人化的特点。
继莫斯之后,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互惠原则”——社会大厦得以稳固的地基。
“一个人给予是因为他期待报偿,而一个人回报是由于其伙伴可能中止给予的危险。
”弗斯对莫斯的“礼物之灵”学说进行了更详细、更尖锐的批判。
(读书笔记)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主题:中国北方一个村庄的礼物交换体系和网络培育的民族志报告选题:(1)个人经历;(2)国外人类学家关于“礼物”研究的思考;(3)中国“礼物”的自身体系。
(一)人类学话语中的礼物莫斯的礼物之灵:(1)受礼者必须回馈:基于“豪”(礼物之灵),保留礼物是危险的,迫使受礼者回礼,不回礼会造成严重的麻烦;(2)礼物的不可让渡性,礼物与商品的对立;(3)礼物的给予、接受、回赠三阶段交换过程:(4)夸富宴是整体赠予的体现。
1.回礼的动机:互惠规则(与礼物之灵之争)(1)对礼物互惠的研究马林诺夫斯基:互惠或“馈赠——接受原则”是拉美尼西亚的社会秩序的基础;雷蒙德·弗思:互惠观念是毛利人的根本内驱力,补偿或均等报偿;列维斯特劳斯:表亲婚姻理论,仍受互惠原则的支配;萨林斯:批评莫斯“豪”的先入为主,萨林斯确定了决定馈赠与交换之一般属性的三个重要变量:亲属关系的远近、合群度及慷慨度。
交换现象的三种类型: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否定性互惠;安德鲁·斯特拉森:等级情境中,送礼者比受礼者优越,回报则是对受礼者的政治控制。
(赏赐)(2)对莫斯礼物之灵和互惠的普遍性模式的质疑日本恩礼(莱博若):下级不能从上级那里得到礼物;印度檀施(V.P.瓦图克等):将危险和罪恶转移到受礼者身上;(赠予和回报不对等)2.礼物的不可让渡性:在相互依赖的人们之间转让(像弹性带子系住的球,暂时会失去,一拽带子后就会弹回来)3.礼物与商品(1)二元对立:萨林斯:在亲属间礼物交换,非亲属间是交换商品(亲属距离);葛里高:阶级社会物品趋于商品形式,宗族社会呈现为礼品;(2)阿尔君·阿帕杜莱在“物的社会生命史”认为物作为商品和非商品,只是物的生命阶段的体现,物有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这一过程是政治权力、市场、知识等互动产生的结果。
(意在消除二元)(补充)(3)商品交换的目的是占有,而礼物交换的是建立礼物收、收者之间的关系。
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
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作者:康翠云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8期礼物交换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与内涵,因此,它一直是人类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20世纪90年代对黑龙江下岬村调查所形成的民族志报告,为我们理解中国情境下礼物交换中的文化规则及其所建构的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详实、生动的蓝本。
最早对礼物交换进行研究的是莫斯,他认为,礼物馈赠是一种在赠与者与接受者之间创造双重关系的行为。
人们对礼物中“灵”存在的信仰促使人们进行礼物的相互交换,“灵”是一种人们赋予物的社会生命,它具有宗教性表征。
马林诺夫斯基在考察了美拉尼西亚社会中的礼物交换活动后,指出权利与义务的约束性及对违反常规惩罚的畏惧使人们无法中断交换联系,馈赠是对回报的期待,回礼是为了关系的继续。
因此,他得出结论,互惠是美拉尼西亚社会秩序的基础。
80年代,达蒙和葛礼高利认为,礼债包含了不可让渡的物品在相互依赖的人们之间的转让。
安妮特·韦娜将礼物的不可让渡性发展为其礼物交换理论的核心。
西方人类学对礼物交换的观点主要是:礼物之灵、互惠及礼物的不可让渡性,其他学者的研究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补充或者驳斥。
对中国的礼物研究,杨美慧对城市中的礼物交换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城市的礼物交换形成了礼物经济,在此基础上的非正式权力是对国家权力对抗的一种形式。
金耀基、黄光国则从中国人的“人情”、“面子”等特有的概念来理解中国社会的人情关系。
而阎云翔则以中国黑龙江一个农村为例,通过对村民日常社会生活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中个人关系网络培养的复杂性。
文章从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视角出发,对阎云翔笔下的礼物交换所蕴含的文化规则进行解读。
礼物交换建立在个人关系网络的等级秩序之中。
费孝通在研究中国人际关系时,提出了“差序格局”。
阎云翔将下岬村的礼物交换都是建立在“差序格局”这一等级秩序之中的。
个人在等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在礼仪中的义务与责任。
《礼物的流动》读书报告
《礼物的流动》读书报告——交换与分层摘要关键字作为阎云翔的博士论文,也作为中国人类学田野考察的范例,《礼物的流动》为我们社会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即将社会学经典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是否使用,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进而摆脱经典理论提供给我们的理想类型,深入挖掘在社会生活中实际的实践逻辑。
因本书与笔者所选方向有很大关联,所以我将在本文第二部分阐述我将如何在以后的论文中借鉴本书。
一交换在乡土中国的实践逻辑我们知道,布劳在其书《社会生活的交换与权力》讨论了交换与权力获得的关系。
他认为,在初民社会,每个人拥有的财富量和稀缺物不尽相同,于是,为获得所需资源,便产生了互相交换行为,但一些稀缺物由于太过珍惜,接受的人无力偿还,不得不以尊敬、服从等来交换,于是,随着这种关系的稳定与延续,便产生了社会地位的分层,进而通过不同形式的竞争和各种仪式行为,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得到强化,社会制度得以形成。
这种交换包括了物质交换和非物质交换,当然,我们可以推测出物质与非物质交换是权力形成的最初根源。
这在上面已经论述到,即处于下层或劣势地位(指未形成分层之时,拥有相对少的资源的人),通过自己的非物质因素——服从、尊重等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物质,这便形成权力。
笔者在此阐述这个是为了更好地论述交换在乡土中国的实践逻辑。
布劳在其《社会生活的交换与权力》中充满了辩证法的观点,即事物是螺旋上升和不断发展的。
他阐述的社会生活的交换和权力获得是不断反复重复和螺旋上升的,当然,这也决定了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这种交换模式必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而且社会学场域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场域中各种不同的影响要素,这种模式必产生与其理想类型不同的样式和结果,产生其特有的实践逻辑。
在《礼物的流动》,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中国黑龙江省农村礼金的流动方式。
中国的礼物交换具有使它不同于其他社会中的类似实践之特点,例如,在中国,某些礼物是由社会地位低的人们送给地位高的人们的,而送礼者总是低人一头,这一结果违背了来自经典人类学文献中的一般规则,即送礼者总是比受礼者优越。
从礼物交换与人际关系评《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
从礼物交换与人际关系评《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发表时间:2016-06-15T16:46:19.207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9月作者:丁少杰[导读] 它不仅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也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起了“桥梁”作用。
更深意义上,通过渗透在礼物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人的意识形态以及心理结构的变化。
丁少杰广西艺术学院摘要:《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这本著作,不仅反映出黑龙江省下岬村整体的人类社会礼物文化概貌,同时通过这一地区的个案缩影,更深层地反映了我国普遍存在的“礼物交换”与“人际关系”之间密切的文化联系。
它不仅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也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起了“桥梁”作用。
更深意义上,通过渗透在礼物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人的意识形态以及心理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礼物交换;人际关系;礼物流动;意识形态;心理结构《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以下文中简称《礼物的流动》)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深入农村进行田野调查的一部关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下岬村礼物交换本土研究的民族志专著。
作者开篇首先阐明其论述的礼物流动与经典人类学中所述的一般规则有所不同,亦即礼物的流动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然后,在介绍了下岬村的基本概况后,通过对礼物流动的类型、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礼物交换中的权利与声望以及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这几个部分来论述其中的互惠原则与人际关系;最后,作者得出三个结论:“1.下岬村的礼物交换所遵循的做法质疑了现有人类学某些理论;2.关系网络的培养和人情伦理的尊奉,兼具利益与非利益、表达性与工具性、情愿和被迫两方面的特点;3.当前的随礼和关系培养现象,必须放置到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程这一背景中才能理解。
读《礼物的流动》
读《礼物的流动》作者:位何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7期(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摘要:《礼物的流动》是阎云翔在黑龙江省下岬村进行田野调查撰写的一本民族志报告。
此书详细地介绍了下岬村礼物交换的过程、原则及乡村社会礼物交换的关系网络。
本文浅谈此书给予的研究启示,同时以“新娘在婚姻交换中地位削弱的现象”尝试对书中婚姻交换部分进行延伸。
关键词:礼物;人情;网络;新娘一、简述礼物的流动作者采用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下岬村的概况和社区的礼物交换体系。
接着,围绕“关系”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作者讲述了“关系如何形成”和“关系的结构”。
其次,作者集中于“人情”这一概念挖掘馈赠背后的文化含义并强调了在下岬村等级化的社会关系中礼物的非对称流动(礼物的单向流动)。
再次,作者通过彩礼和嫁妆来折射社会的变迁。
最后,作者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下岬村礼物交换所遵循的规则对现有人类学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关系网络和人情伦理兼具利益与非利益,表达性与工具性,情愿和被迫;随礼和关系培养必须放在中国近40年的社会主义历程中加以理解。
二、研究启示1. 理论的重要性达芬奇曾说: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
理论是方向,是指引,没有理论的支撑,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作者在开篇时,从人类学的礼物交换理论的起源——马歇尔莫斯的《礼物》中的豪(hau)讲起,介绍了三个主要的理论:1)回礼的动机:互惠原则。
作者不仅运用了西方人类学家民族志报告中的理论,同时还介绍了亚洲,北美,非洲人类学家对这一概念的不同发现。
2)礼物的不可让渡性。
强调无论这种凝聚了劳动力的物品被其所有者赠向何方,主人都有索取它的权利。
3)礼物与商品。
礼物与商品真的是完全的二元对立吗?萨林斯认为二者就像一个坐标轴的两端,物品的属性往哪边倾斜取决于亲属关系距离。
因此,二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商品—礼物—商品”的过程,而并非完全的二元对立。
正是以上理论给了作者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指引了作者在调查中论证、创新。
(读书笔记)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
(读书笔记)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主题:中国北方一个村庄的礼物交换体系和网络培育的民族志报告选题:(1)个人经历;(2)国外人类学家关于“礼物”研究的思考;(3)中国“礼物”的自身体系。
(一)人类学话语中的礼物莫斯的礼物之灵:(1)受礼者必须回馈:基于“豪”(礼物之灵),保留礼物是危险的,迫使受礼者回礼,不回礼会造成严重的麻烦;(2)礼物的不可让渡性,礼物与商品的对立;(3)礼物的给予、接受、回赠三阶段交换过程:(4)夸富宴是整体赠予的体现。
1.回礼的动机:互惠规则(与礼物之灵之争)(1)对礼物互惠的研究马林诺夫斯基:互惠或“馈赠——接受原则”是拉美尼西亚的社会秩序的基础;雷蒙德·弗思:互惠观念是毛利人的根本内驱力,补偿或均等报偿;列维斯特劳斯:表亲婚姻理论,仍受互惠原则的支配;萨林斯:批评莫斯“豪”的先入为主,萨林斯确定了决定馈赠与交换之一般属性的三个重要变量:亲属关系的远近、合群度及慷慨度。
交换现象的三种类型: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否定性互惠;安德鲁·斯特拉森:等级情境中,送礼者比受礼者优越,回报则是对受礼者的政治控制。
(赏赐)(2)对莫斯礼物之灵和互惠的普遍性模式的质疑日本恩礼(莱博若):下级不能从上级那里得到礼物;印度檀施(V.P.瓦图克等):将危险和罪恶转移到受礼者身上;(赠予和回报不对等)2.礼物的不可让渡性:在相互依赖的人们之间转让(像弹性带子系住的球,暂时会失去,一拽带子后就会弹回来)3.礼物与商品(1)二元对立:萨林斯:在亲属间礼物交换,非亲属间是交换商品(亲属距离);葛里高:阶级社会物品趋于商品形式,宗族社会呈现为礼品;(2)阿尔君·阿帕杜莱在“物的社会生命史”认为物作为商品和非商品,只是物的生命阶段的体现,物有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这一过程是政治权力、市场、知识等互动产生的结果。
礼物的流动
礼物的流动的模式与异化2009907002 王亚涛儒家经典《礼记》中写道“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包含多种形式“礼节”“道德理念的仪式等等。
《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物是个什么东西?礼物乃是“礼”的物质实体表现形式。
“礼物不只是物质的礼品,它承载着文化的规则(礼节)并牵扯到仪式”①。
古言“礼尚往来”,在书中阎云翔老师提到这是人们日常礼物交换中对送礼这一行动的最常见的解释。
但值得注意的是,老百姓经常口头上的“li shang wang lai”通常指的是“礼上往来”,仅仅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大大不同了,老百姓这里的“礼”显然是把儒家经典中的“礼节”简单的理解成了实体的“礼物”,但,这显然并不影响到老百姓在交换礼物过程中对“礼”的礼节。
也许他们从不知道“礼”是个什么玩意儿,但他们的礼物交换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他们对“礼”的理解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
双向的礼物流动——村庄人间的“随礼——回礼——随礼”模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到中国社会的结构是个“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②要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礼物交换,就必须得清楚中国的这种社会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产生的关系,人情,面子等一系列的概念及其实质。
书中是对东北的一个农村——下岬村的礼物流动(当地人称之为随礼)展开研究的。
“随礼”这一行为,总是跟“回礼”这一行为关联着,因为一次的“随礼”很有可能是对别人以前对自己“随礼”的“回礼”。
作者描述的下岬村的“礼物流动形式”,其实是一个“随礼——回礼——随礼”的系列过程,可又是什么样的动力使得“随礼——回礼——随礼”这一模式的维持,难道真的是因为第一章中马歇尔·莫斯提出的“礼物之灵”在起作用吗?我们还是从作者的实地经验研究中来寻找这个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使理 I 生的、计算化的送礼活动 ,也是送礼者一种心意的表达 和期待的传达。因此 ,表达 『 生 送礼可以看作是一种依靠关系这 社会基础传达人情的T具,T 具性礼物则充当了一种准商品 的角色 ,在它所产生 的灰色区域导致了商品交换 的人格化 。
渡性发展为其礼 物交换理论 的核心。西方人类学对礼物交换 的观点 主要是 : 礼物 之灵 、互 惠及 礼物的不可让渡性 ,其他 学者的研究都是对这 三种 观点 的补充或者驳斥。对中 国的礼 物研究 ,杨美慧对城市 中的礼 物交换进 行了研究 ,认 为中 国
云翔笔下的礼物交换所蕴含的文化规则进行解读 。 礼 物交换 建立在个人关系网络的等级秩序之 中。费孝通 在研究 中国人 际关系时 ,提 出 了 “ 差序格 局” 。阎云翔将 下
中的人情 和道义绑架了人 们对 经济的考虑。黄为了表现 自己 是个有人情 的人 , 会借钱 随礼 。同时人们对脸 面的重视 , 进 步确保 了礼物交换 的循 环。在下 岬 ,收礼越 多 ,表 明面子 越 大 ,因为收礼 的数量蕴含着 群体对个 人所拥有 的权 力和声 望的认同。要面子, 是个体融人群体的一种方式 ,是个体在
一
群体某种标准 的压力之下 的行为 。 阎 云翔 从一 个村 庄 的 日常实 践 中去 考察 人们 的礼物 交 换 ,从 中可 以窥见一个社会 和文化 的运行逻 辑和规则 。一件
岬村 的礼物交换都是建立 在 “ 差序 格局”这一等级秩序之 中 的 。个人在等级体 系中所处 的位置 ,决 定了在礼仪中的义务 与责任 。礼物交换可 以分 为横 向的礼物 交换 和纵向的工具性 交换 ,横 向是人们根据关 系的亲疏 程度将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进行划分 ,也就决定 了礼物馈 赠的方式 、数 量及 性质。纵 向 是建立在社会地位基础之上的礼物交换。下岬村的人把不同社 会阶层 中的礼物往来称为 “ 溜须”和 “ 上油” 。“ 溜须”是上级
和下属之间的礼物交换 ,具有 巴结 的性质 ; 而 “ 上油”则是一 种贿赂行为 ,是个人经过理 I 生 思考和精心计算之后 ,在乞求他
物 品在 流动过程 中被赋予 两种 性质 : 商品和礼物。商品用价 格衡量 了其 价值 ,而礼物的价值就在于其在流动过程 中的社 会性 。礼物 的流动过程一 般遵循私人关 系 网络 的等级秩序 , 但 这种等级 秩序具有 流动性 的,人们 根据具体 的实践情境 , 创造性 的培育与他人 的关系 。 礼物的流动超脱 于个人 的意 志 , 人们需要 考虑人 情与脸面在礼物交换中的作用 ,将他人对 自 身行 为的评 价作为 自身礼物交换的一个 出发点。对于个体来 说 ,礼物 的流动不仅 维持 着既有的人 际网络 ,也在诊 断和重 新 塑造着个 人的关系网络 ; 既表达了 自己的人情和道义 ,获 得群体 的认 同 ,也为 自己生活 中困难的顺利解决积攒资本。
青年与社会2015年7月上第19期总第601期礼物交换的文化规则一对礼物的流动的解读康翠云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礼物交换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与内涵因此它一直是人类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青年与社会
2 0 1 5 年7 月上
第1
是一种在赠 与者 与接 受者之间创造双重关系的行为 。人们对 礼物 中 “ 灵”存在的信仰促使人们进行礼物的相互 交换 , “ 灵” 是一种人们赋予物 的社会 生命 ,它具有 宗教 性表征。马林 诺 夫斯基在考察 了美拉 尼西 亚社会 中的礼物交换活动后 ,指 出
而建立 的关 系网络在实践 中已经超 出了亲属关系本身 , 许的 朋 友在许家 的仪式 中上了 1 0 0元礼金 ,礼金 最多 的人 之一 ,
间接表 明了二人关 系的亲密性 。所 以 ,阎云翔指 出私人关 系 网络 的核心 区域与可靠区域之间的界 限是模糊不清 的。 表 达 性 礼 物 与 工 具 性 礼 物 没有 绝 对 的界 限 。表 达 性 送 礼 也有 工具性 的作用,人们送礼不仅仅是表达 自己情感和道 义, 也是两者关系维持 的一个例证。“ 礼 尚往来”在礼物的交换 中 实现交流的互动和关系的持续 ,送礼活动中断或以非常规的形
城市的礼物交换形成 了礼 物经济 ,在此基础上的非正式权力
互惠规则具有普遍性 ,同时中国人特有的人情 观念和脸 面观在 礼物交换 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 对他 人的礼 物没有 相应 的回礼 ,那么会被认 为不懂 人情 关系 ,会 失去在 别人 面前 的社会地位 ,受 到群体 的孤立 。送礼 与否本 是个 人 的社会行 为 ,但人们用群体共有 的价值 观对 这一行 为进行 约 束 ,这 就把 礼物 的交换 纳入了情感 和道德 的范畴。礼 物交换
一
对《 礼物的流动》的解读
康 翠 云
哲 学社会 学院,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兰州大学
礼 物交换存 在于各种文化 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与 内 涵 ,因此 ,它一直是人类学 家们关 注的焦点。著名人 类学家 阎云翔 2 0世纪 9 0年代对黑龙 江下 岬村调查 所形 成的 民族志 报告 ,为我们理解 中国情境 下礼物交换 中的文化 规则 及其所 建构 的社会关系提供 了一个详实 、生动的蓝本。 最早对礼物交换进行研究的是莫斯 ,他认为 ,礼物馈赠
式发生 , 就代表着送礼者对- -. L Y  ̄ 系状态的怀疑或不满 。而工
具I 生送礼也可转化为表达性送礼 , 是建立在人 睛的基础之上的。
权利与义务 的约束性 及对 违反常规惩罚的畏惧使人们无法 中 断交换联系 , 馈 赠是对 回报 的期待 ,回礼是为了关 系的继续 。
因此 ,他得 出结论 ,互 惠是美拉 尼西亚社会 秩序的基础。8 O 年代 ,达蒙 和葛礼高利认 为 ,礼债包含 了不 可让 渡的物品在 相互依赖 的人们之 间的转让 。安妮 特 ・ 韦娜 将礼物的不可让
是对 国家权力对抗 的一种形 式。金耀基 、黄光国则从 中国人 的 “ 人情 ” 、“ 面子 ”等特有 的概念来理 解中国社会 的人情关 系 。而阎云翔则 以中国黑龙江一个农村 为例 , 通 过对村民 日 常社会生活 的分析 ,向我们展示 了中国文化 中 个 人关系网络 培养的复杂性 。文章从礼 物交换 的文化 规则视角 出发 ,对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