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卓越的工程川教版.doc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8课 卓越的工程》word教案 (5)
第2课《卓越的工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卓越的工程》是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学习主题第二课的内容,本课主要通过学习都江堰、郑国渠及秦长城等工程,从中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到中国古代超凡的工程技术为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认识灿烂的古代文明所散发出的魅力。
在“中国古代文化”这一主题中,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该课无异于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汇集了历史、地理、建筑、水利、军事、人文等知识于一堂,对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都大有益处。
2教材内容的取舍增删本教学内容共有三个子目:“都江堰和郑国渠”、“秦长城”、“灵渠”。
在处理时,按顺序,先秦国再秦朝,先水利工程,再建筑工程。
目的是将三个水利工程联系在一起,便于分析和归纳相同点。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认识和思考问题易流于片面、肤浅和感性化,历史整体感较差,但他们思维活跃,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本着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就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特别是都江堰又属地方教材,更应该因势利导,多用实际的感性材料和图片等,来调动学生。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肯定,让学生敢想、敢说、爱说,增强其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人文渗透,让学生在民主、合作的氛围中达成目标。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都江堰、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修建年代,记住秦长城的东西两端,理解都江堰的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
2 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想象都江堰、秦长城等修建的情况,培养和提高历史想象力;学习和初步掌握评价工程效益的基本方法。
3 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都江堰、秦长城等古代卓越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都江堰的特点,认识人类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都江堰、秦长城。
历史第五学习主题第2课《卓越的工程》课件2(川教版七年级上)
三、秦长城
目的:防 御 起止点:
辽东
临洮
秦长城遗址
都江堰
长城
第五学习主题——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视频一:都江堰
李冰石像
一、都江堰
中外驰名的都江堰位于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个 工程是由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 成的。它的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兼有 防洪、灌溉、运输三种作用。
分水堤 飞
岷
沙 堰
宝瓶口
江
视频二:都江堰放水节
二、郑国渠
洛
泾 水
水
郑国渠
咸阳
活动:再现历史之【郑国】
战国后期,韩国受到秦国的严重 威胁。为了阻挡秦国的进攻,韩王便 派著名水工郑国到秦国去,要他想方 设法让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到水利建 设上。于是,郑国来到了秦国、、、
视频三:明长城
思考:
1、明长城是我建 的? (春秋时期) 3、秦长城又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课件 川教版综述
神奇郑国渠
修建时间: 位置:
主持者:
战国后期 秦国咸阳附近
郑国
作用:
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使关中平原 成为著名粮仓
郑国渠首遗址
四、巍峨的秦长城
巍峨的秦长城
战国时期燕国 长城遗址(辽宁境内)
战国时期 赵国长城遗址
战国时期秦国长城遗址
三、秦长城
目的:防 御 起止点:
辽东
临洮
秦长城遗址
巍峨的秦长城
2、我国最早的长城是在什么时候修建 的? (春秋时期) 3、秦长城又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
(秦朝)
1省、-岷-都--江-江---堰流修域建。于-战---国----时期,位于
四川 --------
飞2“、沙--都-堰--江---堰--”由等“部分-分水---组堤---成---。--”、“宝-瓶---口-------”、
一、都江堰的地理位置是在:
A.长江 B.嘉陵江 C. 岷江 D.珠江
二、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三、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
A.长江和黄河 B.长江和珠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温故知新
1、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从历史上看,“天
府之国”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C( )
A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
B 成都平原人民的辛勤劳动
C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
D 成都平原没有水患
2、巍峨壮丽的秦长城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修筑的,那么这个
“前人”是指战国时期的D( )
A赵、魏、韩 B齐、楚、燕 D 秦、赵、燕
C 韩、秦、齐
3、下列哪一工程同秦征服越族有关( B )
卓越的工程 - 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学网教 …
说说:
都江堰 的结构。
分水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6
宝瓶口
7
分水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说说: 都江堰
的运作原理。
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8
都江堰 修建的
意义
1、防洪、灌溉、运输并举,至 今发挥着重要作用。
2、工程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 平衡,保护了环境。是一座生态 型综合性水利枢纽。
3、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 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结晶。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33
34
35
36
37
临洮
辽东
38
2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1统一货币2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1北拒匈奴修长城23231都江堰修建于时期位于省流域
忆忆:秦 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15
16
辽东
全长一万多华里
临洮
17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修建万里长 城?
A: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 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表达了我们祖先 的创造力。
B:万里长城是修建在无数老百姓的尸骨
上的,还影响了交通,隔断了内地与匈奴的交
往。
18
离
湘
水
水
灵渠
19
离
湘
水
水
灵渠
20
秦灭六国后不久,发动征服越族,统一五 岭以南地区的战争。为保证粮食等物质的供应, 开凿了灵渠,连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21
历史课件川教版七上第学习主题卓越的工程-精42页文档
历史课件川教版七上第学习主题卓越 的工程-精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结 束
第五学习主题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灵渠陡门
“陡门”相当于现代的船闸,是保障船只能够逆水行驶的设施,可说是人类运河史上 的杰作。
第五学习主题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飞来石
飞来石在灵渠秦堤中部,高约四米多,周长二十多米。传说修灵渠时,有猪婆龙作怪, 渠堤屡修屡塌。后从天外飞来这块大石,把猪婆龙压住,灵渠才得以修成。
第五学习主题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战国—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
第五学习主题
课堂小结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1.秦国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组织修建都江堰
都江堰 和郑国渠
2.都江堰的特点和功效 3.秦国在咸阳附近修郑国渠,灌溉关中平原农田
1.秦修长城的目的 2.秦长城的起止点
秦长城
3.长城的伟大意义
1.灵渠开凿的主观目的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18课
第五学习主题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最浪漫的事情就是陪你在成都看海!
第五学习主题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都江堰(四川成都)
秦长城遗址(内蒙古包头市境内)
宏伟都江堰,它的清流浸润千里沃野。巍峨秦长城,它的雄姿象征中国古代文明。两 大工程如同两座丰碑,雄辩地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人间奇迹的智慧和力量。
对秦发展的影响:
A.使成都平原和关中地区成为著名粮仓,大大提高秦的经济实力; B.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C.提高和改善了秦国人的生活。
第五学习主题
第18课
卓越的工程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 也。”成都平原成为“天府”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 父子主持修建的( 父子主持修建的( ) A.都江堰 B.通济渠 C.永济渠 D.大运河 . . . . 4、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 、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先人类生存、 兴水利、 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 除水害,事先人类生存、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 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 . . . 5、“2011中国 都江堰放水节”于4月5日在都江堰渠首 中国·都江堰放水节 、 中国 都江堰放水节” 月 日在都江堰渠首 隆重开幕。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 隆重开幕。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 ) A.李冰 B.贾思勰 C.李春 D.李时珍 . . . . 6、 秦始皇修筑长城主要防御的北方游牧民族是( ) 秦始皇修筑长城主要防御的北方游牧民族是( A.女真 B.蒙古 C.契 丹 D.匈奴 . . .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卓越的工程课件 川教版
万余里。
注:
——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
长城的构筑,以“因地形,用制险塞”为基本法
则。“因地形”指根据地形条件而构筑工程,并且充
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用制
险塞” 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险御敌。此原则有利于
防守,也可以节省建筑材料。
材料二
秦时,“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
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B.功能探究组: 任务:在黑板上以文字形式简介三大主体工程的功能分别是 什么。 方法建议:在三大主体工程旁边的黑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功 能,最好是关键词。
C.主要特点总结组: 任务:分析并总结都江堰工程的特点。 方法建议:小组讨论,口头介绍。
11
12
体验与探究
A.工程修建体验组: 任务:在“都江堰示意图”中完成主体工程的展示。 方法建议:根据工程需要,将代表都江堰主体工程的小彩板 粘贴在示意图中,并对选址和如何修建做简单说明。
——贾谊《新书·过秦
“天设山河,秦筑 长城,汉起塞垣;所以 别内外,殊异俗也。”
——东汉蔡邕[yōng]
材料二 长城对我国大一统中华民族的日益融合和形成建立,
对大一统疆域的拓展和巩固,对大一统思想的萌生日益深 入人心,对大一统文化的发展和辉煌,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29
课堂小结
走近卓越的工程
卓 越
——时间、位置、主持者
的 探索工程的卓越
工
——特点和历史意义
程 感悟卓越的工程
——认识和感悟
30
资源推荐:
图书:
网站:
作者:旅舜 杨茵
都江堰科技博物馆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
出版社2008年 31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卓越的工程word教案(14)
第18课卓越的工程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新初一学生,来自农村,历史知识欠缺,但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
他们情感体验强烈,自主意识开始增强,表现欲也很旺盛。
另外,初一学生岁数还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又由于地处农村,实地参观了都江堰和长城的学生极少甚至没有,缺乏对其的感性认识,了解其历史也更少了,这些都是本课教学中要考虑的学情。
教材分析1、教材宏观理解中华文化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农业文明。
农民靠天吃饭,实质是靠水吃饭。
所以,治理水患、防洪灌溉、保障人民生存安全、防范外来入侵、安居农业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为此,战国七雄的最强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不可一世的秦王朝修建了万里长城和灵渠。
两千年过去了,都江堰依然年轻,滋润着成都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国。
往事越千年,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久经磨难、不屈不挠的民族象征。
这些举世瞩目的卓越工程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具有创造一切人间奇迹的智慧和力量。
2、教材安排分析历史上的重大工程,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凝固的历史。
卓越的工程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技术水平,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
教材安排本课讲述都江堰、秦长城等工程,就是要让学生从小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劳作、聪明才智和无穷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共五个单元23篇课文,前四个单元16篇课文讲述了从先秦到南北朝的历史演变,后面安排第五单元用7篇课文来专门讲述中国古代文化,可见新教材对古代文化的偏爱。
而第18课《卓越的工程》就是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先秦至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卓越工程的集中展现。
这一课共分三个子目“一、都江堰和郑国渠”,“二、秦长城”,“三、灵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记住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的位置和修建时间,(2)记住秦长城的东西两端。
(3)理解都江堰的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卓越的工程》教案川教版
第2课《卓越的工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卓越的工程》是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学习主题第二课的内容,本课主要通过学习都江堰、郑国渠及秦长城等工程,从中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到中国古代超凡的工程技术为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认识灿烂的古代文明所散发出的魅力。
在“中国古代文化”这一主题中,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该课无异于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汇集了历史、地理、建筑、水利、军事、人文等知识于一堂,对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都大有益处。
2 教材内容的取舍增删本教学内容共有三个子目:“都江堰和郑国渠”、“秦长城”、“灵渠”。
在处理时,按顺序,先秦国再秦朝,先水利工程,再建筑工程。
目的是将三个水利工程联系在一起,便于分析和归纳相同点。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认识和思考问题易流于片面、肤浅和感性化,历史整体感较差,但他们思维活跃,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本着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就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特别是都江堰又属地方教材,更应该因势利导,多用实际的感性材料和图片等,来调动学生。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肯定,让学生敢想、敢说、爱说,增强其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人文渗透,让学生在民主、合作的氛围中达成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都江堰、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修建年代,记住秦长城的东西两端,理解都江堰的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
2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想象都江堰、秦长城等修建的情况,培养和提高历史想象力;学习和初步掌握评价工程效益的基本方法。
3 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都江堰、秦长城等古代卓越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都江堰的特点,认识人类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都江堰、秦长城。
七年级历史上册 5.18 卓越的工程精炼 川教版
5.18 卓越的工程一、选择题1.2014年“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于4月5-7日在天府之源举行。
这一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修建于( )A.夏朝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战国后期,秦国注重兴修水利,李冰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该工程是由我国古代哪一诸侯国修建的( )A.秦国B.赵国C.楚国D.越国【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捕捉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成都平原”“工程”,可以判断出是都江堰,都江堰修建于秦国境内。
3.著名作家余秋雨曾写道:“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它坐落在下列哪条大河之上( )A.岷江B.大渡河C.嘉陵江D.乌江【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能力。
都江堰修建于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4.都江堰的建成,使这里成为千里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这里”指的是( ) A.秦国 B.成都平原 C.关中平原 D.黄河流域【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都江堰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5.《史记·河渠书》说它长“三百余里”,灌溉之地“四万余顷”,“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率并诸侯”。
“它”指的是( )A.都江堰B.灵渠C.郑国渠D.长城【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灌溉”“关中沃野”等信息可知“它”指的是郑国渠。
6.“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这首诗中“防胡万里城”的“胡”是指( )A.匈奴B.越族C.羌D.鲜卑【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
由材料中“秦皇”可知“万里城”是指秦长城,当时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强大的匈奴。
七年级历史卓越的工程川教版
卓越的工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工程的地理位置及修建年代,记住秦长城的东西两端。
2、理解都江堰的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3、培养和提高历史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抒发见闻的形式导入新课2、利用教学影象资料全面展示都江堰的相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卓越的工程,认识和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3、通过了解都江堰的特点,认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都江堰2、秦长城难点: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选址和设计的科学性教学突破:本课的工程都与秦有关,只不过要区分秦国和秦朝,而本课讲的工程又可分为水利工程和防御工程,因此,按这两个标准将课文知识进行整理、分合,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战国—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的活动课件2、介绍都江堰的影象资料3、长城照片的挂图4、都江堰工程示意图的活动课件学生准备:1、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工程2、收集都江堰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风景名胜—都江堰1、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大门,回忆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叙述见闻,设问引出对都江堰的介绍2、出示人们在都江堰景区拍摄到的照片,简介其旅游价值。
二、都江堰的修建与作用1、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相关史实。
2、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明确要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父子所建造。
其重要组成部分有分水堤坝、飞沙堰、宝瓶口,其主要功能是灌溉、防洪、运输等)3、肯定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勾勒都江堰工程示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其选址的合理性及其价值。
(进一不了解都江堰的相关史实,知道它灌溉了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成都平原,且选址合理科学,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处多功能的水利工程。
4、向学生补充简介都江堰放水节的相关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郑国渠与灵渠1、告诉学生,战国时期的秦国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除了都江堰外还包括郑国渠、灵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越的工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工程的地理位置及修建年代,记住秦长城的东西两端。
2、理解都江堰的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
3、培养和提高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抒发见闻的形式导入新课
2、利用教学影象资料全面展示都江堰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我国古代卓越的工程,认识和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通过了解都江堰的特点,认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都江堰2、秦长城
难点: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选址和设计的科学性
教学突破:本课的工程都与秦有关,只不过要区分秦国和秦朝,而本课讲的工程又可分为水利工程和防御工程,因此,按这两个标准将课文知识进行整理、分合,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战国—秦朝重要工程分布图的活动课件
2、介绍都江堰的影象资料
3、长城照片的挂图
4、都江堰工程示意图的活动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工程
2、收集都江堰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风景名胜—都江堰
1、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大门,回忆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叙述见闻,设问引出对都江堰的介绍
2、出示人们在都江堰景区拍摄到的照片,简介其旅游价值。
二、都江堰的修建与作用
1、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相关史实。
2、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效果。
(明确要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父子所建造。
其重要组成部分有分水堤坝、飞沙堰、宝瓶口,其主要功能是灌溉、防洪、运输等)
3、肯定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勾勒都江堰工程示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其选址的合理性及其价值。
(进一不了解都江堰的相关史实,知道它灌溉了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成都平原,且选址合理科学,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处多功能的水利工程。
4、向学生补充简介都江堰放水节的相关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郑国渠与灵渠
1、告诉学生,战国时期的秦国修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除了都江堰外还包括郑国渠、灵渠等。
组织学生阅读了解相关内容。
2、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并补充讲解,强调郑国渠修建于战国后期,而灵渠修建于秦朝。
四、秦长城
1、出示战国—秦国重要工程分布图的动态课件。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这些都是著名的水利工程。
中国有句俗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接下来我们要去了解秦朝的长城,看看这长城有什么秘密。
2、出示长城照片的挂图,简介长城的结构,并请学生阅读教材。
3、请学生代表简述自己通过阅读所了解到的关于长城的认识
4、补充、评价,给学生明确知识点,并组织学生讨论长城的功用和价值。
教师小结:加深学生对这些工程的认识,也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李冰父子
↑位置
四川→成都→都江堰构成
作用
秦国郑国和郑国渠
位置
“不到长城非好汉”→秦长城起止点
作用
秦朝→灵渠
作业布置:
一、达标训练
1、有人说都江堰“迄今已有225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
”你知道这项工程修建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2、修建在流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举世闻名。
()
A.大渡河
B.岷江
C.嘉陵江
D.乌江
3、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4、都江堰中的一条用于灌溉农田的人工通道是
A.分水鱼嘴B.分洪区C.内江D.宝瓶口
5、秦国在都城咸阳附近修建的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秦长城
6、秦长城蜿蜒万里,其东西起点是
A、东起临洮西到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7、秦朝时长城的修筑,主要功能体现在
A.旅游景点
B. 扩大秦朝疆域在世界的影响
C.划定国界
D. 军事防御
8、联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秦长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