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复杂地形中的选址分析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分析 (2)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分析
既有岩体致密稳定、坚硬的地质条件,又有较为多变复杂的特殊地质条件。
本文主要以黄土地区为例,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导致了其湿陷性的特征,此外黄土的下部土质含有碎石,这就造成了该地区的勘察工作相对来说有着较大的难度。
一、主要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野外勘探
(1)勘探点的深度与间距
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在勘探点的间距方面,如果地基的情况比较复杂,那么则应该对勘探点进行加密,不可因一些外在因素就盲目地采用原有的勘探方案,这无疑会埋下隐患。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有很多勘探人员是在执行原有的方案,还有现场的编录人员的随机应变性较差,办事不够细心,导致两点之间的地层相差过于悬殊,此外,对勘探区的具体岩土特性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是随意的以某一地基的等级为依据进行勘探,而在室内对所采集的岩土进行试样分析时,常常会发现特殊性岩土(如:盐渍土、湿陷性土等),因此导致地基的等级发生变化,而出现勘探点之间不合理的间距问题。
(2)地下水位的试样采取及测量
在实际测量地下水位的过程中,在对钻孔水位进行量测时,对抽水井和滋出地下水的陡壁等情况有所忽视,导致对地下水位测量的准确度有所欠缺,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此外,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
关于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分析及风场选址
关于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分析及风场选址摘要:风电场的年发电量是指各台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的累计,在风电场可行性评估工作中,风电场年发电量的估算非常关键。
为了准确计算风电场年发电量,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每个风力发电机的拟安装位置设置适合高度的测风塔进行实际测量,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高准确性,但经济性差、工程实践不易施行。
常用方法是在风电场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置测风塔用于风资源的评估,而其他风力发电机组布置点处的风资源通常采用行业内通用的风资源评估软件进行估算。
关键词: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风场选址如今我国对能源的需要和风力本身储量大、无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使得国家和社会对于风力的开发日益关注,风力开发的工程也在越来越多平原展开。
但是在复杂地形下,风力开发比较困难,存在着安装测风塔、在地形建模和数据计算的困难。
开发风能资源之时,尤其在复杂地形中的风电项目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复杂地形中的风资源分析以及风电场选址就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1风资源评估1.1陆上风资源评估最近这些年,风电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所有风电企业都得到了许多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陆上风电场,与其紧密相关的一些先进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但是目前,国际风电已经被开发了很多,所以适宜开发风电的地区数量也不再那么多,所以日后的陆上区域的风电开发会把重心移到山区。
1.2近海风能资源评估在未来风电的发展过程中,近海风电将成为被重点开发的对象。
海上气象要素是特别不容易用肉眼来观测的,特别不容易得到真实测量参数,所以,必须借助独特的研究技术来得到特定的数据类型,以此来评估海上风能资源。
基于经验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在开展海风资源评估的过程当中必须细心考虑以下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1)能影响距离与范围的尾流;(2)可能影响机组维护和机组可利用率的恶劣气候;(3)温度能够影响的范围到底有多大;(4)离岸远不远影响着风速大小。
由于海上与路上不同,海上是没有那么多地貌特征带来的影响的,所以湍流度非常小,而掺混能力又不足,这使得机组尾流能影响长距离、广范围。
平坦及复杂地形微观选址的注意要点
平坦及复杂地形微观选址的注意要点
风电场微观选址是在宏观选址选定的小区域中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分布位置,以便使整个风电场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的过程。
平坦地形的主要特征是3~5km范围内,地势高差均小于60m,同时最大坡度不超过3°。
上述条件比较典型,一般认为满足如下条件可作为平坦地形:风电场范围2km内没有大的山丘、山脉或者悬崖之类的地形;沿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上没有明显的地形、地物障碍等。
图1 平坦地形
平坦地形风电场选址,风机布置比较简单,只需考虑地面粗糙度和上下游的障碍物。
但测风塔安装时应该设在最能代表风电场风资源
的位置上。
避免周围有障碍物,特别是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应在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的位置安装,如在防护林、防台林中安装测风塔,应在树林高10m以上。
平坦地形布置风力发电机组时必须避开障碍物的尾流区;在上风向和障碍物的外侧会造成湍流涡动区,在风机排布时也需要注意;平坦地形平均风速会因为障碍物的多少和大小相应变化,此时地面影响必须严格考虑。
图2 平坦地形风机布置
复杂地形一般指隆升地形,如山脊、山丘、山梁,及低凹地形,如山谷、盆地等。
图3复杂地形
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注意要点:
1.山脊应尽可能处于垂直于主导风向的位置,而且山前距高山较远或无高大山脊;
2.山尖不要很平坦,且上升坡度到山顶应是尽可能连续;
3.陡峭山脊的风速提高与平地相比随高度提升会很快下降;
4.在山脊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与平地比较加速作用低,且随高度的增加会很快消失;
5.风电场邻近地形对气流结构有一定影响。
图4 复杂地形风机布置。
测绘技术中如何解决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难题
测绘技术中如何解决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难题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难题一直是测绘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
地球的表面形态各异,存在着山脉、丘陵、河流等多种地形要素,这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解决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难题,包括技术手段的改进、数据处理的优化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在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是解决难题的关键。
传统的测量方法往往面临限制,如难以进入崎岖的山区、无法越过深邃的峡谷等问题。
因此,应用遥感技术成为解决地形复杂区域测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卫星测绘和航空摄影测量等方式,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进而实现对地形的测量和分析。
此外,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也为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提供了新的可能。
激光雷达可以通过向地面发射激光束,测量激光束的反射时间来计算地面物体的距离。
这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式可以应用于山区、峡谷等难以进入的区域,极大地提高了测绘效率和数据精度。
其次,数据处理的优化也对解决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难题起着重要作用。
在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中,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
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滤波和校正。
滤波可以去除原始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点,提取地形特征。
在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中,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存在大量的坡度和高程变化,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滤波算法来处理不同地形特征。
另外,校正算法的选择也对数据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校正算法应考虑到地形复杂区域的特点,综合利用地面监测点和地物特征进行准确的校正,从而提高测绘数据的准确度。
最后,团队合作是解决地形复杂区域测量难题的重要保障。
地形复杂区域的测量常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和较复杂的工作条件,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协同配合。
测绘工作中,工程师、地质学家、地理学家等专业人员需要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团队合作也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促进地形复杂区域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分析及风场选址
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分析及风场选址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
如今我国对能源的需要和风力本身储量大、无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使得国家和社会对于风力的开发日益关注,风力开发的工程也在越来越多平原展开。
但是在复杂地形下,风力开发比较困难,存在着安装测风塔、在地形建模和数据计算的困难。
开发风能资源之时,尤其在复杂地形中的风电项目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复杂地形中的风资源分析以及风电场选址就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就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分析及风场选址展开探讨。
关键词: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风场选址引言传统风电场快速发展、即将饱和的背景下,低风速风电场成为开发企业的首选目标。
低风速电场要面临收益方面更大的挑战,其中复杂地形对低风速风电场前期设计、评价带来更大的难度。
从风能资源、建场、收益等方面,复杂地形对低风速风电场都有关键性影响1复杂地形下的风功率预测主要特征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电场,例如高山地区风场,由于地势复杂,风向及风速等差别较大,尾流影响也无规律可寻,进而造成该区域内的风力发电量差异较为显著,上述因素对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风功率预测有直接影响。
通常在大中型高山地区风电场中,因为风机组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因此各机组位置的高度也存在差异,风速处于偏大状态。
此外,受复杂地形的影响,风向差别也偏大,一般在20°~90°之间。
高山地区由于地势复杂造成风流强度不断增强,各风机组的湍流强度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在规划风电场中,运用CFD软件进行模拟,不难看出复杂地形的风功率具有无规律等特征。
比如,风场处于高海拔区域时,由于海拔偏高且暴风雨天气较为频繁,造成该类地域风场密度较低、风速较低、风向变化较快,从而致使该区域内的风功率预测难度进一步加大。
2如何进行复杂地形的风资源分析2.1利用时间序列ARMA来预测精确度和稳定性现在分析电场风资源时,可利用时间序列ARMA来预测其精确度和稳定性。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分析实践思考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分析实践思考发布时间:2021-09-06T10:51:45.3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中)作者:孙乐、聂文静、武卓、王宇杰、裴子杰[导读] 我国国土面积地大物博,其中的地貌特征也是层出不穷,再加上我国地形孙乐、聂文静、武卓、王宇杰、裴子杰新疆大学新疆 830046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地大物博,其中的地貌特征也是层出不穷,再加上我国地形受常年环境侵蚀,将给工程勘察队伍带来一定的挑战。
同时,勘探工程也需要各方面的地质、水文条件等环境的支持,因此,勘探人员要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严格遵循勘探流程,严谨地对待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从而促进岩土工程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分析前言:勘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地质测绘、钻探取样、分析测试,可按照工程实际需求,对于建设区域地质和岩层信息展开全面勘察,之后生成较为可靠地理信息,确保工程建设高效安全。
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1.1地下水的勘察问题勘察期间,可能出现不同程度问题。
比如:勘察人员没有注意地下水存在的渗漏问题导致的陡壁,还有抽水井的深度不合理,都可导致地下水位勘察数据精准度不足,最终影响岩土工程的施工。
上述问题的出现都可能导致地下水勘察的结果不精准,导致建筑出现被地下水腐蚀的问题,对于工程建设影响极大。
1.2勘察点的深度设计问题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需要对勘察点展开全面设置,应设置多个勘察点,并保证在每个勘察点设定精准性,才能获得真实的勘察结果。
但是,在实际勘察期间,部分人员没有对勘察点设置工作高度重视,导致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不高,难以准确知晓建设区域地质结构情况,过于依赖原有勘察经验,使得施工期间存在安全风险,难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保证建设效益。
1.3勘察技术运用问题岩土项目勘察期间,如果勘察技术的运用存在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勘察结果出现问题。
如何处理复杂地形下的测量问题
如何处理复杂地形下的测量问题引言:地形复杂是测量工作中常见的挑战之一。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很少遇到完全平坦的地形,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的复杂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处理复杂地形下的测量问题,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解决测量误差以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实际应用。
一、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在进行复杂地形的测量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传统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距仪等在一些特殊地形下存在局限性。
而在复杂地形下,应选择更为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测量方法,比如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和无人机测量技术。
激光扫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它利用大气中反射和散射的激光束进行扫描,可以获取地形各个点的精确三维坐标。
激光扫描可以应对复杂地形的各种挑战,比如陡峭的山脉、悬崖峭壁以及密集的植被覆盖。
通过将激光扫描仪安装在不同高度的载具上,可以实现对地形的全方位扫描,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
无人机测量技术则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像机进行测量。
无人机可以在复杂地形中飞行,并通过摄像机获取地面影像。
利用影像处理算法,可以从影像中提取出地面点的坐标信息。
无人机测量技术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势,可以应用于复杂地形下的大范围测量。
二、解决测量误差在复杂地形下,由于地势起伏、遮挡物等因素的影响,测量误差无法完全避免。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测量误差。
首先,应加强对地势变化的预估和分析。
通过先期调研、地形测绘等手段,获取地表起伏情况,并对测量任务中可能遇到的地形障碍进行预判。
在实际测量中,针对不同地形条件,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减少误差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和校正。
在激光扫描或无人机测量中所获取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校正,以提高其精度。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校正因素,比如大气介质的影响、设备仪器的误差等。
同时,也要利用地形特征进行数据比对和验证,以排除异常数据。
最后,合理选择测量工具和技术。
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地形条件。
学校选址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选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合理的学校选址不仅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还能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为某地区一所新学校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分析影响学校选址的主要因素;2. 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学校选址;3. 为学校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校选址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2. 实地调查法:对目标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学校选址所需数据;3. 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选址。
四、实验内容1. 影响学校选址的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学校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等因素,以便学生、教师和家长出行;(2)人口密度: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人口密度,以保障学生来源;(3)教育资源: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教育资源,如图书馆、体育馆等,以丰富学生课外生活;(4)交通便利性:学校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方便学生、教师和家长出行;(5)安全因素: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安全因素,确保师生安全。
2. 数据收集与处理(1)收集目标地区的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教育资源、安全因素等数据;(2)运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1)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学校选址因素进行分类;(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3)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学校选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影响学校选址的因素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各因素的权重如下:地理位置:0.25人口密度:0.20教育资源:0.15交通便利性:0.20安全因素:0.202. 最佳学校选址根据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经计算得出最佳学校选址为:某地区A镇。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教育资源、交通便利性、安全因素是影响学校选址的主要因素。
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我们确定了最佳学校选址为某地区A镇。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分析实践思考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分析实践思考李志洪(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 惠州 516008)摘 要: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着十分不同的地形条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因此在复杂地形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特别是在勘测设计的最开始阶段,往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针对地质勘测人员来说,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施工区域的具体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等进行全面的探究和查明,这是他们的基本职责,同时也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据此,本文重点分析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应对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1-0189-2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under complex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LI Zhi-hong(The seven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Huizhou 516008,China)Abstract: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 Different regions have very different terrain conditions, and the terrain and landform are very complex. Therefor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under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complex terrain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and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re very difficult. Especially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survey and design, it is often faced with greater challenges. For geological surveyors, it is their basic responsibilit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specific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which also provides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under complex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complex terrain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practic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在当前我国的各类岩土工程施工建设工作中,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地形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更需要着重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针对各类因素进行严格把关。
复杂环境理解中地形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复杂环境理解中地形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地形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是实施战争行动的重要地理要素,也是地理环境复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理解地形的类别和特征是战争决策、作战规划和防御部署的基础。
然而,地形的分类和描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中,例如山地、森林、河谷等。
因此,开展对于复杂环境理解中地形分类方法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战争决策和作战规划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复杂环境中的地形,提出地形分类的方法,为实施战争行动提供有效的地理支撑。
三、研究内容
1. 复杂环境理解概述,了解基础概念并提出研究问题。
2. 地形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对现有地形分类方法的分析、比较、评价,提出适用于复杂环境的地形分类方法。
3. 地形特点的整理与描述,利用GIS技术和遥感图像,对研究区域的地形进行特征描述和分类。
4. 地形分类的实践应用,将所提出的地形分类方法应用于实际复杂环境中,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GIS技术、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实践应用的方法。
五、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提出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地形分类方法,为实施战争行动提供有效的地理支撑。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提高地形理解的准确性、加强对复杂环境的实地观测与掌握,提升作战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
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我国的风电场发展较快,而一些地区的在进行风电场建设之时,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导致其修建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优化分析。
标签: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0引言风力发电的主要目的是用风能代替常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发电总成本。
风力发电机组具体安装位置指的是微观选址,而这则是风电场选址工作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充分了解以及评价特定的场址地形、地貌和风况特征之后,然后在选择较为合适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经济效益以及载荷分析计算,完成每一台风机的定位。
1风力数据的测量和处理风力数据的测量:风的测量主要包括风向测量和风速测量。
测量风向时一般采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一般安装在离地10m的高度上,风向标主要有单翼型、双翼型和流线型三种类型。
风向的测量结果采用风向玫瑰图表示,如图1。
测量风速时一般利用风速计测量,风速计包括旋转式、压力式、热线和声学四种类型。
风速测量设备一般选用旋转式的风杯风速计,其工作原理是风杯受到扭力作用而绕轴旋转,其转速正比于风速。
转速可用点触电、测速发电机或光电计数器等记录。
风力原始数据可通过在风电场安装的测风塔进行测量。
现场所安装的测风塔一般不得少于2座。
测风塔应该设立在最能反映风电场风能资源的位置,测风应在空旷地进行,尽量远离高大树木和建筑物。
选择测风塔的位置时,应考虑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若测风塔需建立在障碍物附近,则在主导风向下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不应少于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处安置;若测风塔设立在树木密集的地方,则至少应高出树木顶端10m。
2风电场模型的应用风在经过风力机时大小和方向会发生改变,下游的风力机不同程度受到上游风力机的尾流影响,同时复杂地形条件下不同风力机之间的高度不同,影响也不同。
本文计算风电场空气动力场时采用Lissaman 模型和Jensen 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Lissaman 模型如图2所示,测风基准点高度为z0,在基准点高度的风速为v0,风力机i、j的高度分别为z(i),z(j),图2(a)中两者高度相同,图2(b)中两风力机高度差为△z,风力机的轮毂高度为h。
实验九复杂地形中的选址分析
实验九复杂地形中的选址分析【实验内容与学时】(4学时)[1]选址环境限制分析[2]计算取水费用[3]计算特路支线建设费用[4]计算煤炭运输费用[5]获得选址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目的】[1]掌握距离制图、再分类以及矢量栅格数据的转换方法;[2]掌握成本距离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方法;[3]了解基于GIS技术的复杂地形选址分析原理与方法。
【实验要求】完成实验过程,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问题及分析说明】(1)分析说明选址的目的和标准。
(2)简要说明选址用到了哪些功能?(3)为何要将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标准化?(4)提交最终选址分析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说明。
【实验步骤与过程指导】一、实验背景概述1.基本背景某区域需要建设一处火电厂,可选范围约6000平方千米。
区域内有煤矿一处,为火电厂的煤炭来源。
区域东侧有湖泊,为火电站的冷却水源。
区域范围内有铁路主线3条,需建设火电厂铁路专用线1条,用于煤炭运输。
区域内已有3个城镇, 1处森林公园。
火电厂的建设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但是许多因素和位置无关(如电厂的设备、厂房,排放烟气的净化处理等),和位置有关的因素中影响较大的有二类:(1)环境因素:城镇、森林公园对电厂的位置有限制,研究范围之外的区域不符合环境要求;(2)经济因素:水源供应、铁路支线、煤炭运输都对电厂的建设、运营费用有影响。
2.选址评价方法(1)环境:新建电厂应和现有城镇、森林公园保持一定距离,不能选在预先设定的范围之外。
(2)水源:火电厂的水取自区域东侧的湖泊,费用与输水距离、地形起伏有关,其前者为输水管道的建设,后者包括泵站的建设和运行。
(3)铁路支线。
新建铁路支线从现有铁路主线出发,延伸到厂址。
和取水类似,铁路支线的建设费用除了和现有铁路的距离有关,也和地形变化有关,当地形坡度较大时,就要增加土石方工程量,还可能修建隧道、桥梁。
(4)煤炭运输。
从煤炭到火电厂的煤炭运输费用主要由距离决定,包括铁路主线上的运距和支线上的运距两部分。
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分析及风场选址
复杂地形风电场风资源分析及风场选址摘要:随着全球资源消耗的加快,实现各类能源的可持续使用已经成了各个国家必须要解决的事。
风力资源由于其自身使用的可持续性和高强度的特征,使各个国家都对风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展开了新的探索。
然而由于在复杂地形风电场测风塔代表性不足,导致很难准确的进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发电量模拟测算。
在进行风力资源开发时,如何在复杂地形的风电场合理有效地利用风力资源,是本文主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复杂地形;风力资源;风电场选址引言风无所不在,风是自然环境中发生的自然现象之一。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分布不均和大气压力分布不均。
在不均匀的压力下,水平方向的空气运动就会产生风。
风能是最具活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是随着全球温度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到来,全球资源都受到影响。
因此,各国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来保护我们生活的土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风能的开发和利用。
1、国内风力发电领域的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风力发电领域迅速发展。
2006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增加到2600兆瓦,和欧洲、美国和印度成为发展风力资源的主要市场。
自2007年以来,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2008年,中国风力风电场的风电装机容量增加到7190兆瓦,新的风电装机容量增加了108%,蓄电池的风电装机容量增加了130兆瓦。
蒙古、新疆、辽宁、山东、广东等地因为地域开阔,导致风力资源丰富,风能发展更快。
自2009年以来,政府增加了对可持续能源开发领域的投资,支持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满足国内需求。
作为一种新的节能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已经取得历史性的增长进度:截止到2019年6月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总容量已达6.8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占10.5%,尤其是海上风力发电站的发电量发生了大幅度的提高。
近年来由于风力发电领域的迅速发展,导致在复杂地形地区所建风力发电场的数量显著增加。
广域多点定位系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选址方案分析
致空域资源越发紧张、空域结构越发复杂,严重制 主,外部环境较为恶劣,加之周边广播电视塔、风
约了空中交通管制的效率提升,也给管制员的工作 力发电厂等友邻单位早已抢占有利位置,电磁环境
带来困难,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空域内实施雷 较为复杂。考虑到上述二次雷达的不足,福建西部
达管制。雷达管制的工作方式是通过空管监视设施
Analysis on the Programme of Selecting WAM System Stations under Complex Terrain Conditions
CHEN Mu-yi
(Fujian ATM Sub-bureau, Fuzhou 35020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 algorithm, WAM technology is studied in theory. In order to plan and build a set of Wide Area Multi-lateration (WAM) system on J624 route, selection of ground stations is carried out by contacting route map. Combining the information of antenna tower erection and machine room classification selected in the field survey, the station selection scheme of WAM system under complex terrain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of WRAP, the signal coverage effect of pre-selected stations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stations scheme meets the coverage requirements. Key words: wide area mu伍-lateration(WAM);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coverage; select stations
实验四、复杂地形中的选址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打开ARCMAP,添加数据
2.右击site图层,打开属性中的符号系统,按下图操作
3.按下图设置环境且指定像元大小为1000
4.选择城镇图层
5.城镇欧氏距离分析
6.用栅格计算器提取城镇周边3000米
7.选择研究区域图层
8.研究区域面转栅格
9.选择森林图层
10.森林欧氏距离分析
结果图:
取值越小,成本越低,越适合建火电厂;取值越大,成本越高,越不适合建火电厂。
23.把环境像元值改回1000
24.坡度重分类
25.坡度重分类*环境果图:
28.mine成本距离分析
调节颜色
29.栅格计算器取整
30.欧式分配
31.铁路支线成本距离
32.总成本距离
33.成本运费(成本距离*0.2)
34.电厂选址。取水费用的权重为0.5、铁路支线建设费用权重为0.15、煤炭运输费用权重为0.35。将它们分别乘以权重在相加:
11.用栅格计算器提取森林周5000米以外区域
12.创建tin
13.tin转栅格(dem)
14.重分类
结果图:
15.选择region、lake图层
16.面转栅格
17."RL面转栅格" * "重分类"
18.选择lake图层
20.成本距离分析
20.调整环境像元大小为100,tin转栅格
21.坡度分析
22.用聚合工具扩大十倍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分析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分析摘要:岩土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以土建工程为例,岩土勘察工作的意义就是对施工质量的保证,它也是提高后期施工质量与建设安全性的重要基础,从而保证工程可以在预设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我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跨越很大,其地形和地貌状况比较复杂。
如果一些岩土工程的预设位置位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那么相应的,与之相对应的,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难度也将会随之增加。
不管是对工作结果的整体评价,还是在设计测量环节,都不能保证最后的勘察效果,而且还会增加勘探人员的工作风险,所以,要提高对这一环节的关注,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技术0 引言为了更好地提高岩土工程项目的品质,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施工的过程中,要与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相结合,要将完整的勘察目的和任务贯彻下去,采用岩心钻探技术、地质测绘技术、原位测试技术、室内试验分析等方式,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根据工程项目勘察结果评价的内容,对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从而在提高工程项目品质的同时,降低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分析和总结了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优选。
1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严格遵守技术规程,地质测绘作为一种重要的勘察手段,它的工作量非常大,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复杂地形地质区域的地貌、地质结构及其他重点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对区域地质性质进行准确的把握,并运用测绘技术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布局。
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工作量比较大,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对这些工作进行全面详细地研究,仅仅是进行了简单的操作,没有将地质测绘技术的应用效果发挥出来,也为工程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是信息不足,或是勘探报告不够准确,有关工作人员在对复杂的地质环境进行了分析之后,必须对岩土工程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并制订出相应的施工计划。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复杂地形中的选址姓名:路婉君学号:071340608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指导老师:汤弟伟实验内容一、基本背景某区域需要选址建设一处火电厂,区域面积约为6000k㎡。
区域内有一处煤矿,为火电厂的煤炭来源。
东侧有湖泊,为火电厂的水源。
有3条铁路主线,需要修建一条专用铁路支线,用于煤炭运输。
区域内还有3个城镇,一处森林公园。
火电厂的建设要考虑因素的很多,某些和地理位置无关,如发电设备、厂房、对排放烟气的净化处理等。
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因素中影响较大的有两大类:(1)环境因素。
城镇、森林公园对电厂位置有限制。
(2)经济因素。
水源供应、铁路支线、煤炭运输都对电厂的建设、运营费用有影响。
二、环境限制分析1.栅格分析的初始设置环境设置:2.确定城镇周边3km范围如地图中3个城镇多边形进入选集:建立有城镇距离的栅格D_town产生新的分类栅格R_town,该栅格的单元离开城镇距离大于3000m,在区域范围内。
3.确定森林公园周边5km范围和第二步骤一样,产生森林公园的距离栅格D_forest.新的分类栅格R_forest,表示只有离开森林公园的距离大于5000m的单元4.产生只包括“范围内”的栅格范围内面转栅格,为site5.环境因子综合通过栅格计算器,产生环境评定栅格R_site.可建设电厂的栅格应取值1,不可建设电厂的栅格应取值NODATA(空值)。
打开属性表,栅格单元大小为1000m*1000m,可建设范围为3493k㎡。
三、计算取水费用发电用水费用和取水距离及地形高程有关。
由于取水口的一级水泵站加压能力有限,在输水过程中,当地面高差大于50m时,要建设升压泵站,这就增加了输水费用。
因此,用水费用受输水管长度及地形高差两个因素的影响。
建立图层Data frame2,。
1.建立成本栅格产生不规则三角网tin1,将tin转换成高程栅格高程栅格还不能反映水的输送费用,需要再分类。
再分类产生新的分类栅格:R_site_elev.即使在栅格范围内,森林公园、城镇依然不能铺设水管,还不能铺设到研究边界之外,但是水管可以沿着森林、城镇的边缘绕行,为此需要在输水成本图层中扣除不能铺设水管的部分,进一步设置:选中“范围内”和“湖泊”,面转栅格产生栅格S_water,进一步利用栅格计算器,产生输水成本栅格Elev_cost,由于S_water有效单元取值为1,对成本没有影响,排除了“森林公园”和“城镇”的位置:2.产生取水费用栅格使用成本距离,建立栅格calculation1,,在calculation1的范围内能铺设输水管,但不能建电厂,应从中扣除不能设置电厂的部分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复杂地形中的选址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距离制图、再分类以及矢量栅格数据的转换方法(2)掌握成本距离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方法(3)了解基于GIS技术的复杂地形选址分析原理与方法二、实验内容(1)选址环境限制分析(2)计算取水费用(3)计算特路支线建设费用(4)计算煤炭运输费用(5)获得选址综合评价结果三、实验过程(1)环境限制分析1.栅格分析的初时设置1)打开地图文档,设置地图单位。
点击【视图】菜单下的数据框属性模块,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将单位的地图和显示下拉选项为“米”。
2)加载空间分析模块。
3)设置空间分析初始化选项。
点击【地理处理】菜单下的环境模块,在弹出的环境设置对话框中设置工作空间、处理范围和栅格像元大小。
4)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GIS092.确定城镇周边3km范围1)使用组合条件选择法将3个城镇多边形进入选择集。
点击【选择】菜单下的按属性选择,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图层为“区域范围”、方法为“创建新选择内容”、选择语句为“CLASS LIKE town”后,点击确定按钮。
2)生成离开现有城镇的栅格距离图层。
打开【欧式距离】工具,选择输入栅格数据为区域范围。
3)再分类生成栅格分类图层。
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t/重分类/重分类,对该图层进行再分类,在输入栅格中下拉选择D_town,点击分类按钮,在出现的分类对话框中的方法中下拉选择“相等间隔”,在类别中下拉选择2,按OK键返回可看到数据分为两类,将远离城镇设置新值为1其余为NoData3.确定森林公园周边5km范围1)使用要素选择按钮(Select feature)将多边形“森林公园”进入选择集.2)生成离开森林公园的栅格距离图层。
打开【欧式距离】工具,选择输入栅格数据为区域范围。
3)再分类生成栅格分类图层。
4.产生只包括“范围内”的栅格1)添加字段设置字段属性值。
清空选择集,添加字段Value,打开编辑器选择范围内区域,更改选中记录Value字段值为1,停止并保存编辑。
2)使用要素选择工具选中“区域范围”图层中的多边形要素“范围内”,再选用转为栅格-要素转为栅格工具,系统出现要素转为栅格参数设置对话框。
3)重分类为两类。
5.环境因子综合1)栅格计算器,输入语句"Reclass_Feat1_范围"*"Reclass_D_fo1_forest"*"Reclass_D_to1"。
2)打开属性可见可以看到Value字段为1的COUNT数为3493,前面知道栅格单元的大小为1000m×1000m即一个栅格单元的面积为1km2,由此可知可建设的范围为3493km2。
(2)计算取水费用1.准备工作。
新建数据框架并将更名为Data Frame2,再将“区域范围”、“地形高程”、“R_site”复制到该数据框中,最后将数据框单位设置为“米”,取水费用计算均在该数据框架中进行。
2.建立“源”图层。
1)使用要素选择按钮,使多边形“湖泊”进入选择集。
2)将湖泊要素转为栅格。
使用要素转栅格工具。
3.建立“成本”图层1)创建TIN数据。
相关参数设置如图。
2)TIN转换为栅格数据(Grid)。
选用3D Analyst/Convert/TIN To Raster工具。
3)重分类栅格数据。
高程栅格还不能直接反映水的输送费用,需进行重(再)分类。
规则为:地面高程小于100m,不计高程变化带来的额外费用,按照栅格单元的大小,每个栅格只计算1000m的管道长度,成本记为2;地面高程大于100m,高程每增加50m,增加1个单位的成本,以此类推。
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t/Reclasify,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进行相应设置:4)生成水管可以布置的区域。
在R_site_elev范围内不一定都能布置输水管,水管不能穿越森林公园、城镇,也不能到研究范围之外,因此需要在输水成本图层中扣除不能布置水管的部分,但要保留湖泊。
使用要素选择按钮,使用语句"CLASS"LIKE'region'OR"CLASS"LIKE'lake',使“范围内”、“湖泊”两个多边形进入选择集;选用要素转栅格工具,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进行相应设置:5)生成取水成本图层。
选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在对话框的文本框中用鼠标输入计算公式"S_wat"*"Reclass_Site4",点按“确定”按钮,产生取水成本图层Calculation。
4.产生取水费用图层。
选用成本距离工具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进行相应设置:5.取水成本表达在Calculation1范围内都能布置输水管,但并不是都能见电厂,需要从中扣除不能布置电厂的部分范围(城镇周边和森林公园周边)。
选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在对话框中利用鼠标输入计算公式"Calculation1"*"R_site",按确定按钮,产生取水成本图层Water_Cost。
(3)计算铁线支线建设费用1.准备工作新建数据框架并将更名为Data Frame3,将Data frame1中图层“铁路主线”、“区域范围”、R_site,Data frame2中的图层tin1复制到Data frame3中,最后将数据框单位设置为“米”铁路支线建设费用计算均在该数据框架中进行。
2.建立“源”图层在Data frame3中选用要素转栅格工具将铁路主线矢量要素转为栅格要素。
3.建立“成本”图层1)将tin1转为栅格2)生成坡度栅格数据。
选用坡度工具,将TIN1_栅格数据转换为坡度栅格3)重分类坡度栅格图层。
选用重分类工具,在对话框中进行相应设置4)图层叠合计算修建铁路支线成本图层。
利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在对话框中利用鼠标和键盘输入计算公式"Rec_slope"*"R_site",按Evaluate按钮,系统产生支线修建成本图层R_slope。
4.计算铁路支线建设费用。
选用成本距离工具,在对话框中设置相应参数:(4)计算煤炭运输费用1.准备工作新建数据框架并将更名为Data Frame4,将Data frame1中的“煤矿”图层、“区域范围”图层和“R_site”图层,Data frame3中的Rail_grid图层复制到Data frame4中,最后将数据框单位设置为“米”,煤炭运输计算均在该数据框架中进行。
2.将煤矿的矢量位置数据转换成栅格选用要素转栅格工具,在对话框中进行相应参数设置。
3.煤炭在铁路主线上的运距选用成本距离工具,在对话框中进行相应参数设置。
4.邻近分配(Allocation)图层calculation2仅仅是铁路主线上的运输距离,还要将这一运距的数值分配给区域内其它栅格,使每一个栅格都知道将煤炭运输到这一点在主线上花了多少运距,在支线上的运输距离还要另外计算1)栅格计算器将calculation2栅格取整,输入语句Int("calculation2")。
2)欧式分配3)重分类,分成9类显示5.计算煤炭在支线上的运距选用成本距离工具,在对话框中进行相应参数设置:6.计算运输费用煤炭运输成本是总运距和单位距离运输成本的乘积。
总运距为铁路主线运距和铁路支线运距之和,可以对Main_dist和Sub_dist作相加叠合得到。
在本实验中栅格的单元大小为1000m×1000m,假设每千米运距的成本为0.2个单位。
选用栅格计算器工具,输入语句("Sub_dist"+"Main_dist")*0.2,计算得到运输费用栅格图层Trans_cost。
(5)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以上处理的取水费用、铁路支线建设费用和煤炭运输费用3个单项分析结果图层,它们各自的计量单位不同,相互之间的数值差异很大,难以相互比较,须对这3个结果作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1.准备工作新建Data frame5,在Data frame特征设置对话框中进入General标签,将Units/Map和Display均改为Meters;分步骤将Data frame2中的Water_cost,Data frame3中的Rail_cost,Data frame4中Trans_cost复制到Data frame5中。
2.取水费用的标准化处理1)查看栅格数值最大值。
右击Water_Cost图层属性,查看符号系统下拉伸最大值为:338241。
2)选用栅格计算器工具,输入语句1-[Water_cost]/338241,点击确定按钮,产生计算得到的标准化后的取水费用栅格图层Water_std。
3.铁路支线建设费用的标准化处理1)查看栅格数值最大值。
右击Rail_cost图层属性,查看符号系统下拉伸最大值为:85133.5。
2)选用栅格计算器工具,输入语句1-("Rail_cost"/85133.5),点击确定按钮,产生计算得到的标准化后的取水费用栅格图层Rail_std。
4.煤炭运输建设费用的标准化处理1)查看栅格数值最大值。
右击Trans_cost图层属性,查看符号系统下拉伸最大值为:8886.88。
2)选用栅格计算器工具,输入语句1-("Trans_cost"/8886.88),点击确定按钮,产生计算得到的标准化后的取水费用栅格图层Trans_std。
(6)选址评价的指标综合经过以上多个步骤已经完成了环境允许、取水费用、铁路支线建设费用、煤炭运输费用等4个单项因子的评价。
在计算取水费用、铁路支线建设费用和煤炭运输费用中已经考虑了环境允许,接下来的综合评价只要针对后3个费用因子。
已知3个费用评价因子有不同的重要性:取水费用权重为0.5,铁路支线建设费用权重为0.15,煤炭运输费用权重为0.35。
选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在出现的文本框中用键盘加鼠标点击输入计算式"Water_std"*0.5+"Rail_std"*0.15+"Trans_std"*0.35,按Evaluate 按钮,计算得到栅格型综合评价图层Zong_cost,环境制约部分已经删除,栅格单元值越大,适宜性越佳。
其中评价得分最高的栅格为0.833092,相对成本最低,也是电厂的综合最佳选址,最低的为0.228836。
四、实验结果五、实验心得本次实验将栅格分析的方法运用到了实际生活当中,感受到ArcGIS的魅力所在。
栅格数据的分析与矢量数据分析的方法一样,也分为缓冲区分析、叠加区分析和适宜性分析。
但由于数据格式的不同,具体原理和算法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