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药效变化的因素

影响药效变化的因素

影响药效变化的因素
影响药效变化的因素包括:
1.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这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基因型、身体状况、遗传背景等因素有关。

2.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和途径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有些人可能具有更快的药物代谢能力,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清除速度增加,药效减弱;而有些人可能代谢较慢,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增加,药效增强。

3.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患者正在同时使用其他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与主要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

4.服用方式和时间:药物的服用方式和时间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度。

例如,空腹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使其更快地吸收,而与食物一起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吸收速度减慢或减弱。

5.药物质量和纯度:药物的质量和纯度也可能影响其药效。

如果药物质量低劣或受到污染,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产生不良反应。

6.患者遵循治疗方案:患者是否按照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正确使用药物也会影响药效。

如果患者未按时、漏服或过量使用药物,可能使药物的药效发生变化。

影响药效的因素PPT课件

影响药效的因素PPT课件
最近得研究表明,NADPH 的减少,本身也 降低了红细胞对 H2O2 的抵抗作用。由于上述 原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不易通过脾(或者 肝)窦,引起血管内、或者血管外溶血。
四、种属差异
(一)动物种属差异 如吗啡对人、犬、大鼠和小鼠抑制;对猫、 马和虎则兴奋。 哌替啶在人和犬的消除速率常数不同导致 药效和成瘾性不同。
胃排空和肠蠕动 2、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3、影响药物代谢 4、影响药物排泄
(二) 药效学方面 1、协同作用 ① 相加 ② 增强 ③ 增敏 2、拮抗作用 ① 药理性
② 生理性 ③ 生化性 ④ 化学性
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一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和性别 (一)年龄 1、婴幼儿
水盐代谢快,血浆蛋白少,肝肾功能 不完善,血脑屏障功能差。
2、老人
药效学 对药物特别敏感
药动学 肝肾功能减退,半衰期延长; 血浆蛋白少;
(二)性别 妇女脂肪比率高,体液比率低 药物反应和药物代谢酶活性有性别差异 酒精在女性代谢较男性慢(女性更易发 生中毒反应;
妊娠、分娩、哺乳期
二、功能和病理状态的影响
(一)机能状态 (二)病理状态 1、肝功不全 2、肾功不全 3、营养不良 4、其他疾病 心衰 药物胃肠吸收下降
低血钾 增加地高辛毒性
三、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一)个体差异 1、量的差别:高敏性,耐受性。 2、质的差别:如变态反应。
(二)遗传因素 特异质: 个别人用药后,出现极敏感或 极不敏感或性质异常的反应。
血压峰值 9:00-11:00 血压峰值 16:00-18:00 血压谷值 2:00-3:00
(三) 反复用药
1、 耐受性: (1) 快速耐受性 (2) 交叉耐受性
2、抗药性: 3、依赖性:

影响药效的因素

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一.教材精要掌握:个体差异,遗传药理学,时间药理学,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耐受性,依赖性,撤药症状。

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生理因素、精神因素、病理因素。

了解:药物治疗原则。

(一) 药物因素1.药物剂量和剂型及给药途径由于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亦不同。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是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贴皮。

2.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主要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1)药动学方面的作用机制:①妨碍药物吸收(胃肠道pH改变、形成络合物、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②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③影响药物代谢(加速药物代谢、减慢药物代谢);④影响药物排泄。

(2)药效学方面的作用机制:①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②拮抗作用(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化学性拮抗)。

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减弱。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3.反复用药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称为耐受性。

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抗药性或耐药性(resistance)。

药物依赖性:指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二) 机体因素1.年龄和性别小儿及老人用药的注意事项。

对已知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在妊娠第一期即胎儿器官发育期内应严格禁用。

2.功能和病理状态病人的功能状态可影响药物的作用。

肝肾功能损害时分别影响在肝转化及自肾排泄药物的清除率,可以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及(或)减少剂量加以解决。

3.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个体差异: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少数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称个体差异。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 2)蛋白结合 蛋白结合率较高的药物发生竞争,如
,阿司匹林置换双香豆素。
• 3)肝药酶 诱导剂、抑制剂。
• 4)肾排泄 PH、抑制小管分泌的丙磺舒。 • 2、 药效学相互作用 • 1)生理性拮抗 或协同 如,兴奋药之间、抑制药
之间、兴奋与抑制间。 • 2)受体上拮抗与协同 如激动药之间、激动药与拮 抗药间。 • 3) 影响递质转运 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儿茶 酚胺吸收与肾上腺素。
• 2、老年人 (65岁以上)虽个体生理功能衰退的
迟早快慢不同,但器官功能总体趋衰退,肝肾功减退 (50—75岁时肾功能分别降低25—50),药物半衰期 延长。
•血浆蛋白减少,游离药物多,血浓度高,(如肌注青 霉素1·5小时后,70—80岁血浓度为成人的3倍,3 •小时后为13倍;又如,应用等量的利尿酸,半衰期 为成人的4·5倍);同时,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对 肾上腺素、胰岛素、麻醉药敏感,用阿托品易兴奋 。 有报告,老年人大脑重降低20%左右,50岁以 后,每增加1岁脑细胞降低1%,神经传导功能减弱 ,记忆功能减退。
• 3、特殊状态,如,中枢抑制可用较大量中枢兴奋
药。有机磷酸酯中毒可用大量阿托品····。
•六、心理因素--安慰剂 • 许多易受精神因素影响的 疾病,易受安慰剂的影
响。如,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甚至癌症;病人就医对 医生的信任,等。安慰剂疗效可达30—50%。
•七、长期用药后机体的反应
1、耐受性(tolerance) 多次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
物的反应性逐渐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保持药效. 快速 耐受:短期反复应用几次‘药效降低甚至消失。如,麻 黄碱。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 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如,长期应用抗 菌药。

药理学影响药效的因素

药理学影响药效的因素
用药次数需半衰期而定:
对半衰期短的药物,给药次数要相应增加,对半衰期长的药物, 给药次数要相应减少;若病人肝、肾功能受损,药物的半衰期 延长,给药的时间间隔应该适当调整,以免发生蓄积中毒。
编辑ppt
4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配伍禁忌 /cms/xs/G5RF8LYCCziD.html
编辑ppt
8
(一)年龄
1、儿童:与成人体液和脂肪含量不同。 ①体液总量占体重70%,而到1岁时降至57%,与成人相近; ②处于生长发育期,皮质激素对生长、中枢抑制药对智力有影响; ③血浆蛋白含量低,对药物结合少,进入组织的药量增多; ④肝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经肝消除的药物敏感,如灰婴综合症; ⑤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对吗啡特别敏感,易致呼吸中枢抑制; ⑥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某些药物排泄缓慢,t1/2较成人长。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及合理用药原则
编辑ppt
1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1、药物的剂量和剂型
不同剂量或浓度作用强度的差别: 巴比妥、乙醇
不同剂量因器官选择性表现不同的药理作用: 阿托品
不同剂型(厂家或批号)都可能引起疗效上的差异: 安体舒通微晶胶囊
这种现象常用F(生物利用度)来表示: 制剂的F不同,药理作用就会产生差别,F与药物颗粒 大小、晶型、填充剂的紧密度、赋形剂的差异等有关。
(3)生化性拮抗:如肝药酶诱导剂使一些经药酶代谢 的药物效应降低。
(4)化学性拮抗:如鱼精蛋白对抗肝素过量引起的出 血等。
编辑ppt
6
(三)影响药动学
1、吸收 2、血浆蛋白结合率(PPBR) 3、生物转化 4、肾排泄编辑ppt7来自第二节 患者方面的因素

第4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4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非竞争性H1受体阻断药 竞争性H1受体阻断药
张 力 (克 )

(-log M)
END!
3、不良反应不包括
A.副作用 . B.变态反应 . C.戒断效应 . D.后遗效应 . E.继发反应 .
4、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 、
• 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 B.为了使血药浓度继持高水平 .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 D.为了延长半衰期 .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
6、反复用药 、 药物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成瘾性、生理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成瘾性、生理依赖性) 戒断综合征, 戒断综合征,毒瘾 精神依赖性(习惯性、心理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习惯性、心理依赖性) 中枢药、心理-精神因素 心理 精神因素 四、其它因素
已知某药能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已知某药能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试设计一 实验分析其是否选择性激动H 受体。 实验分析其是否选择性激动 1受体。 (只需回答出以下要求即可) 只需回答出以下要求即可) 要求: 要求: ①选用何种工具药物,并列举两例代表药物; 选用何种工具药物,并列举两例代表药物; 效曲线。 ②推测并绘制药物量-效曲线。 推测并绘制药物量 效曲线
确定适当的用药时间, 确定适当的用药时间,应从药物性 质、对胃肠道刺激性、病人的耐受能力和 对胃肠道刺激性、 需要药物产生作用的时间来考虑。 需要药物产生作用的时间来考虑。
5、合并用药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
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 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 药物与药物之间或药物与机体之间可产生相互影 响,称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ron)。 称药物相互作用( ) 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药动学方面 药效学方面

药理学课件-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药理学课件-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2.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抑制胃排空的药物阿托品或阿片类麻醉药可 延缓合并应用时药物的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可被同时应用的另 一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置换,导致被置 换药物的分布加快、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增高, 临床效应或毒性反应增强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1. 新生儿和老人药物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较低 2. 药物效应靶点的敏感性发生改变 3. 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因素(如心血管反射减弱)和病理因素(如
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的不同 不同给药途径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用途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 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及干扰,可改变药物的 药理作用及毒性
1.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不影响药物在体液中的浓度但改变药理作用: 协同(synergism), 拮抗作用(antagonism)
五、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placebo)-一般指由本身没有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 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物的制剂。广义上讲,还包 括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其产生的效应 为安慰剂效应
药理学效应

非特异性药 物效应

应 非特异性医
疗效应
安慰剂绝对 效应
无治疗
安慰剂
自然恢复
三、遗传因素 遗传多态性
N-乙酰基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 NAT):参与II相乙酰化反应的 代谢酶, 包括NAT1, NAT2
NAT2 在体内参与了20多种肼类化合物和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或杂环 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或灭活,与一些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密切相 关,并与某些癌症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CYP2C19 美芬妥因 4

影响药效的因素

影响药效的因素

三、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贮存和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酪氨酸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
多巴脱羧酶
多巴胺
多巴胺β 多巴胺β -羟化酶
囊泡 Ad
苯乙胺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
NA
NA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 与 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 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 胞吐作用和置换作用释放入突出间隙 通过胞吐作用和置换作用释放入突出间隙。 通过胞吐作用和置换作用释放入突出间隙。
(一)直接作用于受体:激动或阻断受体 直接作用于受体:激动或阻断受体 (二)影响神经递质
1.影响递质生物合成: 密胆碱、 α-甲基酪氨酸 影响递质生物合成: 密胆碱、 甲基酪氨酸 影响递质生物合成 2.影响递质转运、贮存: 利舍平 影响递质转运、贮存: 影响递质转运 3.影响递质释放 :麻黄碱 影响递质释放 4.影响递质的生物转化:胆碱酯酶抑制剂 影响递质的生物转化: 影响递质的生物转化
3.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
(1)躯体依赖性 ) 躯体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生理 , 依赖性): 是由反复用药所造成的生理上的依赖状态, 依赖性 : 是由反复用药所造成的生理上的依赖状态 , 中断用药时会产生戒断症状。 中断用药时会产生戒断症状。 (2)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心理 , 依赖性) 可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感觉, 依赖性 :可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感觉,驱使人 们有连续用药的欲望。停药一般不会产生戒断症状。 们有连续用药的欲望。停药一般不会产生戒断症状。 ):反复 (3)药物滥用(drug abuse):反复、大量使用 )药物滥用( ):反复、 与医疗目的无关的依赖性药物或物质,造成依赖性的 与医疗目的无关的依赖性药物或物质, 重要原因。 重要原因。

影响药效学的影响因素

影响药效学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一、药物因素 二、机体因素 三、其他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 2、剂型 3、生物利用度 4、给药途径 5、给药时间、给药间隔及疗程 6、反复给药:耐受性和耐药性 7、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给药时间
• 时辰药理学:皮质激素 • 治疗需要:抗酸药 • 减少副作用:胃肠刺激
病理因素
严重肝功能不良 心衰 其他功能失调 酸碱平衡失调
肾功能不良
营养不良 电解质紊乱
•影响对药物的处置: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 影响机体的反应性: 缺氧易产生强心苷中毒
心理因素
安慰剂:不具备药理活性
,但外观上与药物无法区 别的制剂
•用于临床研究的单盲或双 盲法对照,以排除假阳性 疗效或不良反应
出血;
9
药效动力学性药物相互作用:
协同 √相加、增强、增敏作用 拮抗 √药理性拮抗:纳诺酮拮抗吗啡 √生理性拮抗:咖啡因+催眠药 √化学性拮抗:肝素-鱼精蛋白 √生化性拮抗:肝药酶诱导剂 无关作用
10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 2、性别 3、体重 4、遗传因素 5、病理状态 6、心理因素:安慰剂
反复用药
•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 性下降。停药可恢复原有的敏感性。
• 原因:药动学改变(肝药酶诱导) 药效学改变(机体适应和受体脱敏

• 快速耐受性:短期内连续用药数次,药效 迅速减弱至消失
• 交叉耐受性:机体对某产生耐受性,对同 类的另一个药敏感性也会降低。
• 耐药性:连续用药后,病原体或 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激素作用: 雌、孕激素抑制药物代谢 女性 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多比男性弱,如女性利眠 宁T1/2为男性的2倍

药理学4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药理学4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三、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一)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 个体差异 在基本条件相同情况下, 在基本条件相同情况下,多数病人 对药物的效应基本相似。 对药物的效应基本相似。但有少数病人 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 个体差异。 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称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原因在于高敏性和耐药性 • • 量的差别:高敏性、 量的差别:高敏性、耐药性 质的差异: 质的差异:变态反应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一节┃ 第一节┃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与性别 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其许多生理功能, 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其许多生理功能, 存在相当的差异, 存在相当的差异,所以对药物的药动学 和药效学均可产生明显影响。 和药效学均可产生明显影响。
(一)儿童:小儿--各 儿童:小儿--各 -种生理功能及肝肾功能 尚未充分发育, 对药物 尚未充分发育 反应较敏感。 反应较敏感。 (二)老人:65岁以上 老人: 岁以上 --肝肾功能呈现生理性 肝肾功能呈现生理性 衰退, 衰退,对许多药物反应 也敏感,如中枢N药易 也敏感,如中枢 药易 致精神错乱, 致精神错乱,心血管药 易致心律失常; 易致心律失常;抗胆碱 药易致尿潴留、便秘等 药易致尿潴留、 ,用药剂量应适量减少 。
三、反复用药 1.耐受性 ( tolerance) 在连续用药的过程 耐受性( 耐受性 ) 有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减弱, 中 , 有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减弱 , 需加 大剂量才能显效,称耐受性。 大剂量才能显效,称耐受性。 2.抗药性(resistance)在化疗中,病原体 抗药性( 抗药性 )在化疗中, 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抗 药性或耐药性( 药性或耐药性(rsistance) ) 3.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是指某 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 ) 些麻醉药品( 些麻醉药品 ( narcotics) 或精神药品 , ) 或精神药品,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 使之兴奋或 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第4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4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7
六、 药物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between drugs) 联合用药时,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时,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药动学方面(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 和排泄) 产生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药效学方面(产生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6
3、药物依赖性 、
(1)、躯体依赖性 、 由于反复用药造成的身体适应状态,一旦中断用药, 由于反复用药造成的身体适应状态,一旦中断用药,可 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表现为出汗、哈欠、腹泻、 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表现为出汗、哈欠、腹泻、背部 和肢体疼痛、肌肉抽动等。 和肢体疼痛、肌肉抽动等。 (2)、精神依赖性 、 指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 指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造成用药者在精神上 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以获得舒适感。 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以获得舒适感。
(4)化学性拮抗 )
如重金属中毒时可用二巯基丙醇解救, 如重金属中毒时可用二巯基丙醇解救,两者可结合成 络合物,此称为化学性拮抗。 络合物,此称为化学性拮抗。
15
第二节
机体因素
年龄 (age) 性别 (gender) 病理情况 (pathological condition)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 胃肠道疾病
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drug effect) 第一节 第二节 药物(drug)方面的因素 方面的因素 药物 机体(body)方面的因素 方面的因素 机体
1
第一节
一、剂型 (dose form)
药物因素
剂型不同,药物吸收速度也不同。 剂型不同,药物吸收速度也不同。 不同 吸收速度也不同 一般情况:注射剂>口服剂> 一般情况:注射剂>口服剂>贴剂 同为口服药: 同为口服药: 水溶液>散剂> 水溶液>散剂>片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一.教材精要
掌握:个体差异,遗传药理学,时间药理学,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耐受性,依赖性,撤药症状。

熟悉:影响药物作用的生理因素、精神因素、病理因素。

了解:药物治疗原则。

(一) 药物因素
1.药物剂量和剂型及给药途径
由于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亦不同。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是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贴皮。

2.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主要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1)药动学方面的作用机制:①妨碍药物吸收(胃肠道pH改变、形成络合物、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②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③影响药物代谢(加速药物代谢、减慢药物代谢);④影响药物排泄。

(2)药效学方面的作用机制:①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增敏作用);②拮抗作用(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化学性拮抗)。

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减弱。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3.反复用药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称为耐受性。

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抗药性或耐药性
(resistance)。

药物依赖性:指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二) 机体因素
1.年龄和性别
小儿及老人用药的注意事项。

对已知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在妊娠第一期即胎儿器官发育期内应严格禁用。

2.功能和病理状态
病人的功能状态可影响药物的作用。

肝肾功能损害时分别影响在肝转化及自肾排泄药物的清除率,可以适当延长给药间隔及(或)减少剂量加以解决。

3.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个体差异: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少数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称个体差异。

分为:量的差别和质的差异。

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分为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

它主要影响药物血浆浓度及效应强弱久暂。

4.种属差异
动物种属差异和人种、民族差异。

5.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包括以下四种:
(1)致敏反应。

(2)快速耐受性:药物在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

(3)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

(4)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药物的剂型、联合用药及药
物互相作用等。

(5)药物依赖性: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
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合理用药原则
合理用药原则包括:明确诊断;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对因对症治疗并重;对病人始终负责。

二.测试题
(一) 选择题
A型题
1.正确选择药物用量的规律有
A. 老年人年龄大,用量应大
B.小儿体重轻,用量应小
C.孕妇体重重,用量应增加
D.对药有高敏性者,用量应减少
E、以上均错
2.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目的是
A.增加疗效
B.解决个体差异问题
C.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
D.减少不良反应
E.以上都不是
3.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A.先天性的机体敏感性降低
B.后天性的机体敏感性降低、
C. 该药被酶转化而本身是酶促剂
D.该药被酶转化而合用了酶促剂
E. 巳以上都不对
4.药物滥用是指
A.医生用药不当
B.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
C. 未掌握药物适应证
D.无病情根据地长期自我用药
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
5.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口服吸收速度改变
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
C. 药物体内分布变化
D.肾脏排泄速度改变
E.以上对
6.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的改变不包括
A.药物慢代谢型B.耐受性C.耐药性D.快速耐药性E、依赖性7.配伍用药时
A.可能使作用减弱,是为拮抗
B.产生拮抗皆对治疗不利
C.可能使作用增强
D.产生协同皆对治疗有利
E.以上均不对
8.关于合理用药,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B.以治愈疾病为标准
C.应用同一的治疗方案
D.采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E.在化学治疗中,除对因治疗外还需要对症治疗9. 以往曾对某药有过敏反应的患者,再次用该药时A.应减少用量
B.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C. 因距上次用药时间长,不必考虑其过敏反应D.需进行过敏试验再做决定
E.以上均不对
10.两药可相互拮抗,他们可能是
A.在受体水平上的拮抗剂与激动剂
B.在主动转运方面存在有竞争性抑
C.在药物的生物转化方面的相互影响
D.在与血浆蛋白结合方面有竞争性抑制
E.以上均不对
X型题
11.口服给药的缺点为
A.大多数药物发生首过效应
B.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
C.易被酶破坏
D.易受食物影响
E. 易受胃肠道pH值影响
12.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
A.减少单味药用量
B.减少不良反应
C.增强疗效
D.减少耐药性发生
E.改变遗传异常
13. 关于小儿用药方面,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未发育
B.小儿相当于小型成人,按比例折算剂量
C.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D.肝肾功能未充分发育
E. 对药物反应一般比较敏感
(二) 问答题
14.试举例说明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

15.试述来自患者机体方面的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16.在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发生哪些改变?17.试论述制定给药方案时对选药、给药途径及间隔时间的依据。

参考答案:
A型选择题
1、B
2、A
3、B
4、D
5、B
6、A
7、C
8、A
9、D 10、C X型题
11、ABCDE 12、BCD 13、A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