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a85a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7.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
定性评价是根据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有机物和悬浮物等指标是否超过其中一标准值来评价水质状况。
这种方法可快速判断水体是否达到其中一水质标准,但缺点是不能提供具体的污染程度和治理建议。
定量评价是通过对水体中各种指标的测量和分析,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浓度或生物学相对丰富度,然后根据一定的评价方法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水质状况,但对于仪器设备和知识要求较高。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水质指标和生物指标两大类。
水质指标是通过对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测量,来评价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pH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氮、磷的富集程度和有机物的分解情况。
生物指标是通过对水体中生物的测量,来评价水体中生物的类别、数量和活性。
常见的生物指标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等。
这些生物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营养状态、生态风险以及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水质指标和生物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指标的选取上,需要结合本地区水环境的特点和治理目标来确定适当的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定性评价或定量评价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此外,还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总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质评价体系的基础。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水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77eb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5.png)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以便获取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信息。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有效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并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常用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指标法、水质污染指标法、地统计学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请看下文。
1. 物理化学指标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地下水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
优点是测试简单、直观,能够提供较为客观的数据。
缺点是只能对特定物质或指标进行评价,不能全面了解地下水质量状况。
2. 水质污染指标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将地下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
优点是能对多种污染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比较可靠。
缺点是只能对指定的污染物进行评价,无法全面了解地下水质量。
3. 地统计学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地下水采样点的选择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地下水变化的分布特征,以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
优点是能够提供地下水质量的空间分布信息,为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缺点是需要大量的采样和分析工作,成本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地下水
环境质量评价还应考虑到地下水用途、地区经济和工业发展等因素,以制定适合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188cb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8.png)
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水是我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一、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旨在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评估水体是否适合特定的用途,为制定污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其主要目的包括:1.了解水环境的污染负荷和污染源;2.监测和控制水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3.评估水体是否达到特定的水质标准;4.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为水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1.采样与分析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第一步是采集水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分析。
采样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确保样品能够反映整个水体的污染情况。
常见的水样品采集方法包括虹吸法、自动水样器和人工采样等。
而水样品的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物理学分析等。
2.指标选择根据水体的用途和当地的环境法规,针对不同的水环境目标,选择适当的监测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指标包括水中溶解氧、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
选择合适的指标能够反映污染物的浓度和对水体的影响,为评估水质提供重要依据。
3.监测技术与仪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和仪器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创新。
例如,光谱分析技术、质谱技术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等。
这些先进的仪器能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同时缩短监测的时间和成本。
三、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参考水质标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是参考水质标准。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当地的法规,制定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评价水体是否合格的依据。
水质标准通常包括水中污染物浓度限值,以及对于水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要求等。
2.综合评估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化学污染物、生物指标、水质标准等。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目标达成度评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02427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1.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保护水资源,评价水环境质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就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水体中的水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以确定水体的污染状况以及是否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生化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1.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主要研究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平衡状况,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溶解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富营养化状况以及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2.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研究水体的物理性质和流动特性,常用的物理指标包括水温、透明度、悬浮物浓度、水体流速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流动状况、沉积物的悬浮状况以及水体的热量分布等。
3.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研究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和组成,常用的化学指标包括pH值、溶解盐度、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度、盐度、污染物浓度等信息。
三、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1.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根据水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通过观察和判断水体的水质特征来评价水质。
定性评价主要依靠人工采样和实地观察,结合现场调查和经验判断进行评价,缺点是主观性较强。
2.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采集水样,运用各种分析仪器对水样中的指标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水质进行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和准确,但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四、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水环境质量评价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456e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9.png)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流域内地表水资源质量和环境状况的定量化和综合评价,以便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下面介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具体办法。
一、评价对象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等。
二、评价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包括:1.物理指标:包括水温、水深、流速、透明度等。
2.化学指标:包括总磷、总氮、氨氮、硝酸盐氮等。
3.生物指标:包括溶解氧、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
4.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水质类别、综合污染指数等。
三、评价方法1.采样和分析在流域内设置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品,对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
2.数据处理根据采集的样品数据,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重构,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指标,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水质类别,评估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四、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包括:1.物理指标:根据地表水的应用目的,可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评价。
2.化学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将各项指标与相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和评价。
3.生物指标:根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评价。
4.综合评价指标: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和标准,计算出水质类别和综合污染指数。
五、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流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类评价和等级划分,制定相应的整治和保护措施,提高流域内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总之,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评价办法的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科学选择和评价标准的规范制定是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和可靠的关键。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eb46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d.png)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是指水体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状态和水体功能的综合表现。
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是通过对水体的水质、水生物和水功能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首先是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主要包括水体中的氨氮、总氮、总磷、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常用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有水质综合指数法和水质等级法。
水质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将各种水质指标的浓度权重相加,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质等级。
水质等级法是通过将各种水质指标的浓度与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进行比较,评判水质等级的好坏。
其次是水生物指标。
水生物指标主要包括水生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态位等。
常用的水生物综合评价方法有生物指数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
生物指数法是通过对水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生物的健康状况。
生物多样性指数法是通过对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进行评估,反映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最后是水功能指标。
水功能指标主要包括水体的供水、农业灌溉、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等功能的满足程度。
常用的水功能综合评价方法有水功能综合指数法和水功能等级法。
水功能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对水功能指标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价水功能的满足程度。
水功能等级法是通过将水功能指标的满足程度与国家或地方的水功能标准进行比较,评判水功能的好坏。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并进行适当的修正和改进。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832db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1.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环境质量成为当今社会中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
水是人类生命所必需的资源,保持水环境的良好质量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水环境质量评价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可帮助我们了解水环境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和改善水环境。
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完成的。
水质监测包括对水体中有害物质、微生物、营养物质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我们可以了解水质的各个方面,例如pH值、溶解氧含量、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等。
根据这些监测数据,我们可以评估水环境的质量,并作出相应的判断。
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
定性评价是根据水质监测数据的标准值,比较实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判断水质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例如,如果水体中某种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那么就可以判断该水体的水质存在问题。
而定量评价则是对监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水体的综合污染指数或类别,以评估水环境质量。
定量评价方法通常较为准确,并可以提供决策时的科学依据。
水环境质量评价不仅仅是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更重要的是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善和保护水环境。
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水环境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限制排放和污染源,并促进水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例如,如果某个地区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来整治污染源,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水质改善工作,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除了政府部门,每个人也可以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提高个人的环保意识,减少用水量,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避免将有害物质排放到水体中等,都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举措。
此外,科学研究也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必要手段。
继续开展水质监测和研究,发现新的污染源和问题,并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才能真正改善水环境的质量。
总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手段。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5d92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3.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环境质量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本文将针对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及不足之处。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分类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
定性评价方法主要通过主观判断和专家经验来进行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估。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势,但缺点是容易受评价人主观意识和经验的影响,结果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定量评价方法则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科学手段对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通过测量各种指标来评估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具有数据准确性高、结果可复制性好等优点,但需要较多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二、常用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 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是一种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
通过对水体周边环境、水质特征、生物群落等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查,综合判断水环境质量情况。
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初步评估和水污染源的查找,但评价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
2. 水质指数法水质指数法是一种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
通过测量水体中的多个常规指标,如溶解氧、pH值、氨氮等,根据指标浓度和权重系数计算得出综合水质指数,进而评估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客观性较高,但对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3. 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水中生物群落的变化来评估水环境质量的方法。
通过对浮游植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的数量、种类和生态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对水体的富营养化、毒性物质污染等问题进行评价。
该方法对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状况具有较高的效果,但需要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且结果受到季节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三、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尽管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定性评价方法在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容易受到主观意识和经验的影响,评价结果难以被广泛认可。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6302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3.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水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为了及时、准确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发展出了多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本文将简介几种常见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是一种通过对水环境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综合评分的方法。
根据综合评分的不同分值,将水环境分为不同等级,以了解其污染程度。
综合指数法评价指标较多,包括水体的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以及生物指标等。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得出相应的得分,根据得分的高低,进行等级划分。
通过综合指数对水环境进行评价,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水环境质量现状,并为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二、污染负荷法污染负荷法是一种通过对污染物负荷量的测量,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方法。
在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污染物的浓度和流量两个因素,同时对其进行监测和分析,以求得出客观可靠的评价结果。
该方法以污染物负荷量为评价依据,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对于评价大面积水体的污染程度非常适用。
三、生态指数法生态指数法是一种综合应用多个生态指标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
采用生态指数法评价水环境质量,既考虑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也有助于防止人为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指数法评价水环境时,其关键在于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指标和提供充分的站点数据。
不同的水生态系统应选用不同的生态指标,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
生态指数法广泛适用于潮间带、湖泊和水库等水生态系统。
四、水质等级评价法水质等级评价法是一种半定量的评价方法,是根据有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选取对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意义指标,对水环境进行评价和分级,以便迅速地反映水环境的污染状况。
通常根据测得的各项水质参数,进行分级评价。
将水质分为不同等级,结合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决策。
综上所述,不同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在不同情况下能够提供不同的评价结果。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水环境分析与评价
![水环境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26d71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4.png)
水环境分析与评价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水质评价是衡量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扩张,各种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持续排放,严重破坏了水质,导致了水环境的质量下降。
因此,对水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的质量、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水环境分析1. 水质指标影响水质的指标主要有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和物理指标。
其中,化学指标包括溶解氧、总氮、总磷、COD、BOD5等。
生物学指标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适应性、水生植物等等。
物理指标包括水体颜色、浊度、温度等。
在对水质进行分析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水体用不同的指标来进行评估。
2. 水质分析方法目前,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主要有指示剂法、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
其中,指示剂法是常用的定量快速方法,适用范围广。
而光度法则可通过对光线吸收的测量得出污染物浓度,具有快速、经济的特点。
气相色谱法则较为复杂,对于有机物分析更为有效。
3. 污染源分析污染源分析是为了查明水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来源和排放量等信息。
对于市区水环境来说,工厂和居民生活是主要的污染源。
而对于农村的水环境,养殖业和农业生产等则是污染源。
二、水环境评价1. 水质评价标准根据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我们可以将水质分为I类、II类、III类、IV类、V类等五个等级。
其中,I、II级为优良水质,III、IV级为轻度至中度污染水质,V级为重度污染水质。
2. 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方法可以通过统计学及专家系统等方法来确定。
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主要成分、聚类、判别、回归等方法,其中主要成分分析最常见,它可以提取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主要化学变量,并形成新的指标体系。
而专家系统则可以根据专家知识、经验来评价水质。
3.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根据不同的水环境和评价需求来制定。
一般来说,在选择指标时考虑的因素有水体对象、监测目的、污染源种类、法规要求等等,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通过分别选定经济适用、简单实用和全面适用的几种体系,来评估水质。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90bd2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c.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水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评判的过程。
评价水环境质量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水环境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保护。
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监测指标的选择、水样采集和样品分析、水体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单一指标的监测结果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通过对水体中某种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反映水体中某种特定污染物的状况,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综合指标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综合多个指标的监测结果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水体的pH值等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但监测和分析工作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门的实验设备。
第三种方法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能够反映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状况,对评价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种方法是基于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扩散和转移过程来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能够对水体中污染物的传输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对评价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影响因素。
例如,水体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都会对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总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多个指标,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8e18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d.png)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地表水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地表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成为了环境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监测指标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第一步是制定监测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其中,生物指标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微生物和水生动植物。
物理指标包括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等。
而化学指标则包括污染物浓度,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等。
二、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
主观评价是指利用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评估。
这种方法适用于区域性的评价,但缺点在于结论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客观评价则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目前常用的客观评价方法有AHP(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法和BP神经网络等。
三、环境质量划分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划分是评价的最终目的。
划分标准一般包括5个等级:I、II、III、IV、V。
其中,I类水质为最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V类水质则为最差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
各等级的监测指标和限值标准由国家环保部门发布。
四、应用案例中国环保部门于2016年发布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明确了对各种污染物的标准含量和各级别水质的标准。
以湖南省汀江为例,通过测量COD、NH3-N和TP的浓度,采用AHP方法对其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汀江水质为Ⅲ类,符合国家标准。
但是,由于各级污染物浓度的不均衡分布,汀江的中下游水质偏劣,需要加强环保措施,以实现环境质量的长期可持续。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白云鹏陈永健)陈永健的个人资料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白云鹏陈永健)陈永健的个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04102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c.png)
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白云鹏陈永健)陈永健的个人资料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与手段,对某一水环境区域进行环境要素分析,对其作出定量描述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摸清区域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为区域环境系统的污染控制规划及区域环境系统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指数评价法指数评价法可分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表示单项污染物对水质污染影响的程度,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表示多项污染物对水质综合污染的影响程度。
1.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是将某种污染物实测浓度与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水质类别的方法。
即将每个水质监测参数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比较,确定水质类别,最后选择其中最差级别作为该区域的水质状况类别。
1.2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是指在求出各个单一因子污染指数的基础上,再经过数学运算得到一个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据此评价水质,并对水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决定了指数法的不同形式,有诸如简单迭加型指数、算术平均型指数、加权平均型指数、罗斯水质指数、内梅罗指数、黄浦江污染指数、豪顿水质指数等。
单因子污染指数只能代表一种污染物对水质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水质整体污染程度;综合污染指数法是对整体水质做出的定量描述,这样的评价结果只能定性地说明污染程度是轻、严重还是非常严重,不能确定其功能类别为几类。
但是,只要项目、标准、监测结果可靠,综合评价在总体上是可以基本反映水体污染性质与程度的,而且便于同一水体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基本污染状况和变化的比较,所以现在进行水质污染评价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2.基于模糊理论的水环境评价法由于水体环境本身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各个项目的级别划分、标准确定都具有模糊性。
因此,模糊数学在水质综合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概率法、模糊综合指数法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模糊综合评判法,这种方法根据各污染物的超标情况进行加权,但污染物毒性与浓度不成简单的比例关系,因此,这种加权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2a23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f.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加速,水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们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测量指标,评估特定水域的水资源,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环境保护法规标准或者人们对水质的需求。
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实现良好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 目标观察法: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肉眼观察,并且比较直观。
主要依据人的感觉来评价水质,但是由于主观性太强,所以很难得到精准的结果。
2. 水质综合指数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评估各项指标的数量级和重要性,通过对不同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指数,最后对这个综合指数进行等级划分。
3. 统计分析法:这种方法是综合考虑水环境质量的多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
一个合理而科学的指标体系能够更精确地评价水环境质量。
根据评价的目标和要求,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一般指标体系和特殊指标体系。
1. 一般指标体系1.1 生物学指标:生物学指标是通过对水中生物的观察和统计分析,来评估水的质量。
其中,常见的生物学指标包括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
1.2 水化学指标:水化学指标是通过对水化学成分的测量,来评估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其中,重金属、有机物质、氨氮、总磷等化学指标是比较重要的。
1.3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是通过测量水质中不同的物理性质来评估水质。
例如,水的温度、氧气含量、导电性等。
2. 特殊指标体系2.1 人畜共患病原体指标:人畜共患病原体指标是评价水源污染的重要指标。
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致病菌等。
2.2 农药残留指标: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其残留量会对水质造成很大影响。
常见的农药残留指标包括克氏菌、硫酸酯等。
2.3 放射性物质指标:放射性物质会对水质造成很大影响。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c02c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0.png)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标准,才能及时发现水环境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和分析。
采样是获取水样的过程,分析是对水样中各种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1. 采样方法地表水的采样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为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采样点:采样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水体的特点,包括河流的流速、水深、水质变化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到排污口、工业企业等因素对水体的影响。
(2)采样容器:采样容器需要选择干净、无杂质的容器,常用的有玻璃瓶、聚乙烯瓶等。
采样容器应提前清洗并用纯水漂洗。
(3)采样方法:采样时要注意避让船只、人群等干扰因素,确保采样的准确性。
采样时应尽量将容器浸入水中,避免采集到水表面的杂质。
2. 分析方法地表水的分析方法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地表水质量的评价主要依靠指标检测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环境监测技术。
(1)物理化学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氧含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等。
(2)生物学分析:通过对水生生物的观察和计数,了解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状况。
例如,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的出现和数量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
(3)环境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被应用于水质监测中。
例如,多参数水质监测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指标,实时反映水体的变化情况。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水质评价和污染评价。
1. 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是通过对水样中各种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参照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评估。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9eb7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f.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水环境的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成为重要的任务和挑战。
为此,各国都纷纷制定了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指导和管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介绍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并举例说明不同水体类型的评价要点。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准则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目标是对水体的健康状态和功能进行评估,以指导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评价标准应符合以下几项基本准则:1.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价标准应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数据基础上,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综合性和系统性:水环境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质、水量、生态环境等。
评价标准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水环境质量。
3.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评价标准应具有实施的可行性,便于管理者和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和实施,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常用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水体的外观、气味、味道等感知性指标,对水体进行判断和评价。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水体类型。
2.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通过测量水体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参数,对其进行定量化的评价。
这种方法较为科学和准确,适用于各类水体的评价。
3.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样本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获取水环境质量评价所需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基于大量的数据,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不同水体类型的评价要点根据水体的不同特点和用途,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要点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举例说明几种常见水体类型的评价要点:1.地表水体评价要点:地表水体是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水源。
因此,地表水的质量评价要关注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0c0d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e.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方法水环境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保护水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科学评价和监测水体质量,一系列的评价方法和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目前常见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物理化学指标评价法物理化学指标评价法是通过对水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从而对水体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总磷、总氮等。
这些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水体的物理化学特性,并通过与相关的水质标准进行比较来评价水体的质量等级。
2.生物学指标评价法生物学指标评价法是通过对水中生物群落的结构、数量和生态功能进行研究,来评价水体质量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学指标包括浮游植物、底栖动物、水生昆虫、鱼类等。
这些生物指标反映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态平衡程度,可以提供全面而准确的水质信息。
3.综合指数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是将多个水质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有水质类别划分法、质量综合指数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多个水质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和综合评定,得出一个综合的水质类别或质量评价结果。
综合指数评价法能够综合考虑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提供全面而客观的水质评价结果。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法1.实地监测法实地监测法是通过直接实地采样和分析水样,来监测水环境质量的方法。
实地监测可以得到真实、准确的水质数据,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实地监测需要配备专业的采样设备和分析仪器,确保样品的采集和分析过程科学可靠。
2.遥感监测法遥感监测法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水体进行远程监测的方法。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水质信息,并且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监测。
遥感监测方法还可以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提取水质参数和水环境特征,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传感器监测法传感器监测法是通过安装传感器设备对水体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
传感器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水质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心监测系统,实现对水环境的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
第三章__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第三章__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d066136edb6f1aff001fe6.png)
底质质量评价分级标准: 底质质量评价分级标准:
三、水的生物学质量评价方法
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研究受污染水体, 这种方法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研究受污染水体 这种方法 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研究受污染水体 , 包括河流、湖泊、 包括河流 、 湖泊 、 水库和海域中的生物的结构和 功能,以及发生和演变规律, 功能,以及发生和演变规律, 以便了解污染环境 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法规: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地方有关水环境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 ⑦ 地方有关水环境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 其他依据: 3、其他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HJ/T2 93; 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3-93; 海洋监测规范HY003. HY/T003 10; HY003 003. ②海洋监测规范HY003.1-HY/T003.10; 建设项目投资生产计划。 ③建设项目投资生产计划。
第三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第一节 评价因子与采样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因子选择 评价因子是指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时所采用的对 评价因子是指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时所采用的对 表征环境质量有代表性的主要污染元素。 表征环境质量有代表性的主要污染元素。 一般地表水水环境评价因子主要包括 地表水水环境评价因子主要包括: 一般地表水水环境评价因子主要包括: 感器性因素: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 ① 感器性因素 : 味 、 嗅 、 颜色 、 透明度 、 浑浊度 、 悬浮物、总固体等; 悬浮物、总固体等; 氧平衡因素: 溶解氧( DO) ② 氧平衡因素 : 如 : 溶解氧 ( DO ) 、 化学耗氧量 ( COD) 、 生化需氧量( BOD) 、 有机碳总量 COD ) 生化需氧量 ( BOD ) TOC) 氧总消耗量(TOD) (TOC)、氧总消耗量(TOD)等。 营养盐因子:硝酸盐、氨盐、磷酸盐等。 ③ 营养盐因子:硝酸盐、氨盐、磷酸盐等。 毒物因子: ④ 毒物因子 : 酚 、 氰 、 汞 、 铬 、 砷 、 镉 、 铅 、 有机 氯等。 氯等。 微生物因子:大肠杆菌等。 ⑤微生物因子:大肠杆菌等。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
![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98c3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7.png)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程度、调查、评价和监测,通过分析地下水的水质状况、相关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等,全面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优缺点,通过全面分析和讨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传统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水质监测、水质分析法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法。
水质监测主要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对各种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如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
水质分析法则是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情况,来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法是通过分析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补给补偿条件等,综合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质量。
优点: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初步评估和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
缺点: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只能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表面性评价,无法深入分析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源、迁移规律和演变趋势,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2. 非传统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如地球化学评价法、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法和数值模拟评价法等。
地球化学评价法是通过对地下水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来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质量,能够深入了解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源和类型。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法则是通过分析地下水补给和泉流条件、地下水流动状态和迁移规律,来评价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数值模拟评价法则是通过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模拟地下水流动和污染物迁移的规律,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动态评价。
优点:非传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状况和污染情况,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保护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bf80d04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7.png)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保护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支撑着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还是产业和农业的基础。
但是,人类的活动却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水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问题。
为了保护水环境,需要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水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能够全面地了解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和影响,为保护水环境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水环境质量评价不仅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监测方法监测是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通过对水体的监测,可以获取水体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为评价水环境质量提供重要的依据。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对于难以实现现场监测的参数,还可以运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评价。
2、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是对水环境质量评价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模型的构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评价水环境的总体污染水平和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水环境保护的措施1、污染源控制污染源控制是保护水环境的关键,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有效地减少水体的污染程度。
要实现污染源控制,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对各种污染源进行监管,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并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2、治理措施对于已经污染的水体,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进行改善,如修建污水处理厂、进行河道整治、设立沉淀池等。
同时,也可以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复建湿地、植被恢复等方法,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逐渐恢复水环境的健康状态。
3、宣传教育保护水环境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也需要大众的参与和支持。
因此,进行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要加强对水环境污染的警示和预警,促进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提升,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四、结论水是珍贵的资源,保护水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1 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
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3.1评价方法分析1.单因子评价法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
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
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水质评价结果是差的,表现为过保护。
有时会由于过于严格的要求把水域使用功能评价得偏低各评价参数之间互不联系,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但该方法评价过程简单,无需复杂计算。
以金沙江流域铁路桥断面为例,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Ⅳ类,定级项目为石油类,但其他7项污染因子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
再如新濉河大屈断面,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劣Ⅴ类,定级项目为氨氮,CODMn也超标(Ⅳ类),BOD5、石油类、挥发酚、汞、铅这5个项目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DO好于Ⅱ类水质标准。
按4种分级评分法评价,铁路桥断面均评价为Ⅰ类,大屈断面则评价为Ⅲ类(灰色关联)、Ⅴ类(模糊综合)、Ⅰ类(物元可拓)、Ⅱ类(标识指数)。
比较各种方法评价结果,如果按单因子评价法,将这两个断面评价为Ⅳ类和劣Ⅴ类结果偏严。
因此,当仅有1项指标污染较重时,分级评分法较为合适;当有2项以上指标污染较重时,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偏松,标识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2.污染指数评价法污染指数评价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评价标准之比作为该项目的污染分指数,然后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将各项目的分指数综合而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此代表水体的污染程度。
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使水质评价污染指数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包括简单叠加指数、算术平均值指数、均方根指数、最大值指数、内梅罗指数等。
111简单叠加指数选定若干评价参数, 将各参数的实际浓度Ci和其相应地评价标准浓度( Coi) 相比,求出各参数的分指数, 然后将各分指数加和。
优点:综合反映出各种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缺点:结果受评价参数多少的影响;无法区别不同污染物的影响;可比性不高。
111算术平均值指数计算原理与比值法相同, 将分指数和除以参加评价的项数(n)优点:结果不受评价参数项数的影响;缺点:可能掩盖高浓度参数或污染参数的影响111最大值指数亦称内梅罗指数,该方法特点是在计算式中含有评价参数中最大的分指数项优点:充分重视某污染物出现的最大浓度值的影响;缺点:在污染物波动大时,可能出现一个由最大值决定的高峰,反映不出其他污染指数的贡献。
111加权平均指数根据污染物对环境影响作用的不同, 人为地引入加权值Wi优点:考虑了不同污染物对水质影响的不同,构思合理;缺点:结果低于最大分指数,当超标严重时,会掩盖污染问题;准确而客观的权重值难以获取。
111混合加权模式Ii为分指数,Σ1为诸Ii>1求和, Σ2为所有Ii求和;Σ1Wi1=1, Σ2Wi2=1优点:运用客观赋权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强调了超标指数的影响;缺点:当超标指数过大或超标项多时,评价结果会明显增大。
总体评价:这种方法对整体水质作出定量描述,按照一定的分级标准对水质作出定性评价。
计算简便,便于进行水体之间或同一水体时间序列上的基本污染状况和变化的比较。
但是,不能很好地与国家统一的水质功能类别相一致,没有完善统一的环境质量分级系统。
不同的指数之间、指数分级与环境质量标准之间都缺乏可比性权重取值不同会对评判结果带来影响。
分级评价法1模糊评价法:水环境污染程度与水质分级相互联系并存在模糊性,而水质变化是连续的,模糊评价法较好体现了水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随着模糊评价法的应用和改进,模糊评价法中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模式识别法、模糊聚类法等。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路是由监测数据建立各评价因子对各级标准的隶属度集,形成隶属度矩阵把因子的权重集与隶属度矩阵相乘,获得一个综合评判集,表明评价水体水质对各级标准水质的隶属程度取隶属程度大的水质类别作为水体的类别,反映了综合水质级别的模糊性方法:建立单因子评价矩阵:每个评价因子与每级评价标准之间的模糊关系可用模糊矩阵R表示。
监测值为X的污染因子对各个水体级别的隶属度rij,即可以被评为i类环境质量的可能;n 水体质量级别数, i= 1, 2, 3,…, n;m表示水体评价因子数,j= 1,2,3,…,m 。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矩阵A={a1,a2,…am}建立水质评价模型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B = A*R模糊综合指数B0=max{bi};i= 1,2,3,…,n。
优缺点分析:优点:能够得出评价因子被评为每一个质量级别的可能,反映了水体的模糊性综合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进行评价缺点大都根据各污染因子的超标程度确定权重,不利于不同水样之间评价结果的比较不能确定主要污染因子经常出现评价结果分类不明显、分辨性差的缺点评价过程较为复杂,可操作性差适用范围水质模糊评价的出发点是体现不同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模糊评价法主要适用于各个评价因子超标情况接近的情况发展方向解决权重的合理分配提高评价结果的可比性2灰色评价法水环境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水环境监测数据是在有限时空范围内获得的,它提供的信息是不完全、不具体的,且评价标准分级之间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可将水环境系统视为一个灰色系统,应用灰色理论进行评价具有合理性。
灰色系统原理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基本思路计算水体水质中各因子的实测浓度与各级水质标准的关联度,然后根据关联度大小确定水体水质的级别对处于同类水质的不同水体可通过其与该类标准水体的关联度大小进行水质优劣的比较灰色系统理论进行水质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灰色关联评价法、灰色聚类法、灰色贴近度分析法、灰色决策评价法等优点:灰色评价法突破了传统精确数学严格的约束,体现了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可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同类水体的水质进行比较,所以具有排序明确和可比性较好等优点。
缺点:存在均值化,计算复杂等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来克服这些缺点。
3人工神经网络法一种由大量处理单元组成的非线性自适应的系统,可模拟人脑解决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基本思路:首先将水质标准作为“学习样本”,经过自适应、自组织的多次训练后,网络具有了对学习样本的记忆联想能力,然后将实测资料输入网络系统,由已掌握知识信息的网络对它们进行评价应用较广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网络模型和Hopfield模型优点客观性:权重的获得摈弃了主观影响, 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精度也更高通用性:可以运用训练好的权重对不属于训练样本的实测样本进行评价,具有通用性,特别适合区域的综合评价缺点:评价结果易出现均值化现象原理和计算过程复杂4水质指数法同济大学的徐祖信于2005年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基础上,提出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指数评价法是对各污染指标的相对污染指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可以表达河流总体的综合水质信息综合水质标识指数由整数位和三位或四位小数位组成,结构为:Iwq = X1·X2X3X4X1·X2由计算获得。
X1为水体总体的水质类别;X2为水质在X1类水质变化区间内所处位置,从而实现在同类水质中进行优劣比较。
X3和X4根据比较结果得到。
X3为参与水质评价的评价因子中,劣于水环境功能区目标的单项指标个数; X4为水质类别与水体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
优点: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结合了国家标准规定的水质类别,可以对水质类别进行定性评价考虑了水质污染程度的比较,可以在同一类水的水质指标中进行定量比较可以判别河流水体是否黑臭缺点每项评价因子的权重是相等的计算量较大5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是对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营养状况的定量描述,通过对具有水体富营养化代表性指标的调查, 判断该水体的营养状态及预测其发展趋势。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涉及到相当多的状态变量, 要挑选能反映生态系统中影响富营养化状态主要因子: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要素进行综合的评价。
评价方法有特征法、参数法、生物指标参数法、营养状况指数法、数学评价法等。
评价方法应具备的特点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要为环境管理服务,从这一角度出发, 一个好的水质评价方法应满足准确性、可比性和可行性等特点。
准确性:评价结果科学合理。
可比性:评价结果的水质类别要符合国家水质控制标准的要求,与国家水质控制标准有可比性;同一类别中的水体可以进行比较,能够说明地表水的质量和功能。
可行性:评价方法应该简单实用,便于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推广;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应该既全面准确,又不至于难于获取。
评价方法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通讯和自动监测技术的发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评价模型查询和运算的自动化,以及评价结果的可视化,是水质评价模型的发展方向GIS技术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方面,可以在数据采集、空间查询、空间分析与模型分析等方面提供服务尤其是在水质预测预警方面,将GIS技术结合水环境预测模型,运用模型准确、直观地预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且将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可视化结语随着环境评价方法的日益成熟和水质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水质评价模型的发展会更加符合水环境的特征,评价结果将更加趋于实际和易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