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合集下载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能力目标: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兴旺发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的史料,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从历史、军事、文学、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影响深刻。

2、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阅读P63上海申请世博会成功是因为什么?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是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文化魅力、民族精神,让中国走向世界。

【讲授新课】:(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板书)活动二:P64提到中华文华,你会向他们介绍些什么?补充资料:文化的含义及其理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1、文化的产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你还知道世界上其他古老的文化吗?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 动动脑 给配对:
A、以自己的利益为本,以国家、民族利 益为重的爱过主义精神。 B、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C、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D、捍卫道德尊严,“守死善道”的精神 气节。 ①礼之用 ,和为贵 ②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③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③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民族有哪些影响? 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民族有哪些影响?
共同探究: 共同探究: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 生命力、 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活动二 :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学 楷 模 做 模 范
活动一: 活动一: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 中华文化的组成
文化典籍 科技工艺 文学艺术 中国哲学 道德伦理大精深
相关链接:
距著名的殷墟西北二十多千米的 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完整地记录着 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从仰 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恒文化,到 商、春秋战国,到汉代、北朝、宋、 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 演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 些充满哲理的谚语或格言。 吃一堑,长一智 车到山前必有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上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2、孔子学院的世界步伐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 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 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 开始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 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 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 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 想的现实实践。至今,中国已经与全 球5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3个建立 孔子学院的协议。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四大名著: 曹雪芹的《红楼梦》 吴承恩的《西游记》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施耐庵的《水浒》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有人认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就意味着过 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 有必要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挂在嘴边。你同意 吗?说说你们的观点。
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德也不是 要求我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主张适度 消费、理性消费。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 德,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充满神韵的古典诗词】
【精致的中华瓷器】
【漂亮的丝绸刺绣】
【华丽的民族服饰】【宏Fra bibliotek的故宫建筑群】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创造的呢?
在数千年历史中,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交流、 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对
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薪火相传:
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 德,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青少年要了解、学习、继承中国的传 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有关中华文化的知识?
课堂检测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D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A.开拓创新
《道德经》英文版
《孙子兵法》在日本的影响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流传到日本,为日本历代政治家、军事家 及企业家所推崇,被称为“东方兵圣”。《孙子兵法》对日 本的军事思想有重大影响,构成了日本军事思想的主体结构。 孙子的作战原则和“用间”思想,被用于历代战争中。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将《孙子兵法》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形成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取得显著成效。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_1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_1

第五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题】: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知识目标:知道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知道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学情分析】: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

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盲目认同。

【教学准备】、堂练习、学案【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活动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导入(多媒体播放)、听“古典音乐”2、看“万里长城”“故宫”“书画展”等图片…3、古诗朗诵…听音乐、欣赏图片、听朗诵情感激励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活动一:看谁说的多、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教师:中华灿烂的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根据下预习、经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

讨论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阅读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进入教学情境教师:让我们一起漫步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廊中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1、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教师播放多媒体2、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化情趣的?教师: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教师:活动三:、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教师播放多媒体2、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教师:根据以上所学总结出中华文化的特点学生根据可下预习的内容回答并看学生回答然后观看多媒体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学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生探究讨论法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品味中华文化的情趣。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 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 理想人格的崇高道德 理想。 • 以集体为本位,以国 家、民族利益为重的 爱国主义精神。
• 捍卫道德尊严,“守 死善道”的精神气节。
苟利国家,不求 富贵。 不降其志,不辱 其身。
礼之用,和为贵。
与人不求备,检 身若不及。
•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的奋斗精神。
• 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 传统。 • 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 践履的道德传统。
编钟 围棋
书法
国画
李 清 照
李 白
京 剧
三 国 演 义
旗 袍
甲 骨 文
针 灸
武 术
民族饮食文化
• 汉族 • 藏族 • 维吾尔族 • 蒙古族 • 朝鲜族 • • • • •
返回
饺子、年糕 酥油茶、青稞 哈密瓜、葡萄 手抓羊肉 泡菜、冷面
数风流人物 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发展史中,你认为最 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 成就是什么? 思想家: 军事家: 文学家: …… 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情景一:
• 你通过哪些方式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文化?
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急切的问:
•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 2、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什么? • 3、你们能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中华文化的 特点吗?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产生: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 勤劳和智慧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在于文化 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中。 3、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活动五、感受传统美德 的魅力 1、请三位学生讲述以 下三个历史故事 苏武牧羊 徙木为信 负荆请罪

人教版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PPT课件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文化的构成
语言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中华文化的构成
文化典籍
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长河中,典籍浩如 烟海,难以计数。 如《四书、 五经》 浩瀚几万册。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
教学目标:
• 1、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认识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 发展历程中共同创造的 3、了解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 德的精华。 4、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 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继承与弘扬传统美德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 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 时,也形成了代代相承的美德。
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哪些?
苏 武 牧 羊
西汉时期,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其副 使张胜参加匈奴内部的斗争而受牵连,汉朝使节全 部被囚禁。在被囚的19年里,苏武始终不辱汉使气 节。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白发苍苍的苏 武被遣回朝。苏武临大节而不辱,经磨难而不屈,坚 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心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 所传颂。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是( D)
A.开拓创新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蕴含
传统美德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力量( A ) A .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和凝聚力之中 B.集中体现在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上 C . 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集中体现在民族团结方面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活动:故事会
宽以待人
爱国主义
诚实守信
1、请说出上面三个历史故事 2、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在 现阶段体现为:
•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求知精神、科学精 神、服务精神、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 治意识等。
古埃及文明
巴比伦文化--空中花园
古罗马文明 竞技场
独具特色语言文字
戏 剧
书 法
唐诗、宋词
二、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 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 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 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 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 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还有哪些?对我们今 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A、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如果对国家有利,自己就不去追求富贵 。 B、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清白。 C、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作用,以和为最高境界。 D、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对别人要宽容,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要 求,惟恐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 E、志存高远 立志应当崇高远大,才能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F、自胜者强
课堂小结
灿 烂 的 中 华 文 化
第五课
第一框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的产生和构成 2、中华文化的特点与地位 3、为什么中华文化会源远 流长? 4、中华文化的影响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2、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3、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课件

• 1.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1)这些人丢掉了自己旳文化根,迷失了自己旳 文化与老式,他们注定不会得到别人旳尊重。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华文化?
(2)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旳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 花园中一朵璀璨旳奇葩。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旳长 河中,形成了优良历史文化老式。这些老式,伴随 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取得发展,不但对今日中国人 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旳发展道路,具有深 刻旳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旳发展产生了重大 旳作用。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高尚志趣
•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昂扬锐气
•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浩然正气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政风范
•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 ————广阔胸襟
•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英雄气概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社会理想
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旳高尚 道德理想。 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 重旳爱国主义精神。
捍卫道德尊严,“守死善道”旳精神 气节。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旳奋斗精神。
崇尚人伦友好旳道德老式。
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旳道德老式。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礼之用,和为贵。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 及。 志存高远。 自胜者强。 君子强学而力行。
• 交流碰撞:
• 1、中学生怎样看待老式美德?
• 2、我们怎样在学校中、家庭中、学习 上、和生活中继承和发扬老式美德?
• 在香港大学,不少内地来 旳学生们,英语极佳,英文旳 流行歌曲也唱旳比中文好,却 经常看不起自己所在旳国家, 一开口就是批判,还未毕业, 就在香港旳外资机构到处觅职, 且非外资不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提纲
1、提到中华文化,你想到什么? 2、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3、中华文化的构成及特点。
4、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什么? 5、中华文化的地位是什么?其有何影响? 6、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其有什么特 点?
汉字:千变万化的“龙”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故宫
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 马化,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结论:它们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 因历史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 明发展史上的遗憾!唯有中华文化……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
双; 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世纪坛序
中国的人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中国 的发展道路 人类的进步 世界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地位:
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 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 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苏 武 牧 羊 公元前100 年, 中郎将苏武奉命出 使匈奴,匈奴单于 将苏武流放至荒无 人烟的北海牧羊。 身陷绝境的苏武以 草根野鼠为食,孤 身一人与羊群相伴 19 年,始终不辱 汉使气节。
为什么中华文化历 经沧桑,饱受磨难,却 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 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
活动二:感受中华文化带来的影响
传统文化
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崇尚人 伦和谐,家人团聚,一起吃饭
影响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 针四大发明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学习汉语的世界热潮
长城
石 刻
玉器
石 雕
木 雕
中国画
剪 纸
音乐:
2
春江花月夜(琵琶)
听松(二胡) 苏武牧羊(洞箫)
3
中国旗袍别致新颖
中 国 功 夫
我国的传统佳节:
春节 重阳节
端午节
中秋节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 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 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 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 的中华文化。

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的崇高 道德理想。 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 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礼之用,和为贵。
捍卫道德尊严,“守死善道”的精神 气节。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 及。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志存高远。
崇尚人伦和谐的道德传统。 自胜者强。 注重道德内省和躬行践履的道德传统。 君子强学而力行。
火树银花
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
方正汉字,演绎中华古典神韵
丝绸之路与敦煌飞天
琴声优雅,古画漫卷
太极
中国红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
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 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代代传 承的中华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对今天中国 人具有深远的影响; 能力目标:从文字、风俗习惯、建筑、服饰、科技等方面感 受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力量;列举事例,说明中华 文化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从自己的生活方式、行 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说明中华文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选取几条广为流传的传统美德格言,说明中华民族在创造灿 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美德,这些 传统美德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美德 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负荆请罪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 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 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 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秦朝的商鞅,“徙木为信”, “谁把那木 头从城的南门移到城的北门就给予重赏(10金)”, 人们都表示怀疑,这时,一个年轻人将所立之木 搬到北城门,商鞅果然赏10金。因为他讲诚信, 取得了国人的信任,从而使变法得以成功。
4.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历史故事 苏武牧羊 ——气节 曾子杀猪 ——诚信 负荆请罪 ——团结 程门立雪 ——尊师 孔融让梨 ——谦让 虎门销烟 ——爱国 黄香温席 ——孝亲 闻鸡起舞 ——勤奋 头悬梁、锥刺骨 ————好学 …… …… …… 考的比较多的传统美德:礼貌待人、宽容、诚信、 勤俭节约、孝敬父母、艰苦奋斗等
对我们的生 活方式、思维方 式、价值观念等 的深刻影响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作 用 相传
内 容
包括语言文 字、文化典籍、 科技工艺、文学 艺术、中国哲学、 道德伦理等
极大地 推动了世界 文化的发展
形成了代 代传承的美德, 薪火相传
课堂延伸:我能行!
欣赏歌曲《龙文》,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哪些传统文化?列 举至少三种。 2、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3、我们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何意 义? 4、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传统美德的特点:
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 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 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 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和为贵→构建和谐社会
本课知识点小结
中华文化是 我国各族人民在 长期在历史过程 中共同创造的 原 因 形成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 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独特的语言文字 ]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中国哲学
辨证思想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易 经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乐极生悲··· ···
太 极 图
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 折;
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