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高中生物经典实验复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实验大全 实验24课件
必修三 第一单元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生命活动的调节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 、 人 自 身 有 一 种 力 量 , 用 许 多 方 式 按 照 本 人 意 愿 控 制 和 影 响 这 种 力 量 , 一 旦 他 这 样 做 , 就 会 影 响 到 对 他 的 教 育 和 对 他 发 生 作 用 的 环 境 。 2022/1/182022/1/18
(6)观察记录:定期观察各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自行设 计记录表格,记录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后枝条生 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最长与最短根的长度等。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统计计算各组的平均生根条数或 平均长度,最多或最长的一组所对应的浓度为最适浓度。
4.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 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 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 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思路点拨:(1)依题意知,本实验探究课题是:2,4-D促进 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 。(2)用1mL移液管从3号试管中取 1mL溶液至2号试管,再注入9mL蒸馏水,然后从2号试管中再 移走1mL溶液。(3)实验的观察指标除生根条数外,还可观测生 根长度。(4)表中数据显示在10-11mol/L时生根最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八)——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含解析)-人教版高三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八)——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国考5年1考)(全国卷:2014全国卷Ⅰ;地方卷:2017、某某卷;2015某某、某某卷;2014某某卷)【师说考问】考问1 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
(2)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考问2 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 d,待根长到约5 cm。
(2)实验操作步骤及分析过程操作步骤说明根尖培养实验前3~4 d,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清水,置于温暖处,常换水,待根长约5 cm时取用装片制作取材剪取根尖2~3 mm(注意取材时间)解离①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体积比混合;②时间:3~5 min;③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①漂洗液:清水;②时间:约10 min;③目的: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①染色液: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②时间:3~5 min;③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制片用镊子将处理过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观察先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后高倍镜观察:找出各时期细胞,观察特点并记录各时期的细胞数目绘图中期细胞绘图要点:植物细胞形态近正方形,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染色单体、纺锤体;无核膜、核仁和中心体[名师提醒]1.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2.高中生物实验中洋葱的“一材多用”(1)筒状叶——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2)鳞片叶外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3)鳞片叶内表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实验专题辅导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实验专题辅导知识脉络考点审视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高考实验的命题形式多种多样,绝不仅仅局限于做过的实验,其特点是“情在书外,理在书中”,其基本原理都是一定的。
考生必须掌握牢固的基本知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高考生物实验题的比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已由过去的3~5分上升到近年的30分左右。
实验题型也由实验分析题逐渐向实验设计题的方向发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高考实验题的命题特点,主要以考查能力为主,具体要求是:要求考生能根据实验材料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要求考生能对简单实验进行设计验证;要求考生能在更广泛的空间内进行开放性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要求考生具有实地考查、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要求考生能运用相关的理化知识和生物知识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
2008年生物高考实验题命题趋势:1.突出对教材基础实验内容的考查。
2007年的高考中对教材基础实验考查的权重会进一步加大,尤其是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质壁分离与复原、色素的提取必将是高考的重点。
2.经典实验的再现比例加大。
经典实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是学生获得生物学实验方法的重要途径。
剖析经典实验,理解实验设计思想,建立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是培养能力的必经途径。
3.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逐步完善。
现在的高考试题都加大了对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力度,如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设计实验程序、探索实验中各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探索生物的某种生理作用等。
2008年高考中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考题一定会出现的。
4.实验分析或设计类题目趋于稳定。
科学研究的内容是千变万化,但研究的方法及依赖的原则是保持不变的。
纵观所有的实验题,实验中所采用的方法、实验设计中所依据的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等都保持不变的。
【高中生物】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高中生物】-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想象中遥不可及。
虽然它们主要基于能力调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全面性,但它们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大多数问题都是我们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经常遇到的熟悉面孔。
因此,在评论中,有必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握知识的脉络。
以下是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法的总结,仅供参考!一、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多年来的高考在大纲中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考试。
因此,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课标、考纲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通读教材,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理解熟记。
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理解性记忆,以保证准确无误,才能够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答题。
在基础训练时,注重构建知识网络,同时注重创新方法,对典型例题要精讲精练,提高学生答题的技巧、速度和准确度,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整理。
对于实验,尤其要注意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的标准写法,尤其是探究性实验、验证实验等不同实验的实验结论的书写规范和特点需要注意。
在生物学中,尤其是选修教材中的粗体字,往往是高考基础知识考试中最常用的词汇。
我们应该理解记忆,并能够准确地运用它。
基础培训不足以回答更多问题。
要做典型,善于从错误中总结经验,能够从经验中吸取知识,最终达到精通的境界。
二、研究课标、考纲,分析高考趋势,把握高考动态变化。
通过对课程标准、高考命题理念与趋势、考试指导的研究,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下高考的方向。
在复习备考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导书为依据,重点突破核心知识。
准确把握考试大纲内容和要求的变化,把握重点和主要知识,妥善处理冷点,夯实基础,使复习目标更加明确、有序、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重点,明确重点。
高中生物经典实验专题复习
完全曝露在光下
极细光束
好氧细菌
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
实验结论:
C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菌均匀分布在叶绿体的各个部位
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好氧菌集中的区域是氧气释放较多的部位
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下图显示的是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永久光合作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生命活动调节
促胰液素的发现: ①沃泰默的实验 ②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生长素的发现:①达尔文研究向光性的实验 ②詹森实验 ③拜尔实验 ④温特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实验
遗传和 变异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遗传规律的发现: ①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细菌集中在叶绿体上。光照下,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氧,这导致细菌移向叶绿体
找出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在红光下与在蓝光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相近,两者都比在绿光下的高
单位时间(或某段时间)内产生的氧体积(或释出的氧气泡数目)
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
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同位素示踪法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
部分经典实验
新陈 代谢
酶的发现: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证明胃液具有消化作用的实验 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的实验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 ③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 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的O2来自水的实验
生长素的发现: ①达尔文研究向光性的实验
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实验——生物中课本相关实验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观察类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RNA分布的方法2.原理:①和两种染色剂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②使DNA呈色,使RNA呈色③盐酸的作用有两点,分别是:3.步骤制片----冲洗(水流)--染色4.观察:①低倍镜:选择的区域②高倍镜:调节观察5.结论:DNA主要分布于中,RNA主要分布于中。
(二)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目的: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2.原理:将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3.步骤:①叶绿体:直接使用叶片(或取菠菜叶略带些的下表皮),清水②线粒体: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染液(用溶液溶解),材料也可使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三)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1.目的: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2.原理:①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区细胞②染色体容易被染料着色3.步骤①培养洋葱至根长5cm,剪取根尖(长度)②解离:和(1:1)混合,目的是③:用,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④:使用或等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
⑤制片: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再压片4.观察:找到区细胞,细胞特点:细胞呈,探究实验类(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质壁分离)1.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2.作出假设:相当于一层半透膜3.设计实验:将植物细胞先后浸在蔗糖溶液和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4.进行实验:全程使用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中央液泡大小及位置。
注意:选材可以使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吗?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相当于一层半透膜6.表达与交流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会由于过多吸水而涨破吗?(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设计实验: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底物和酶:和注意:将底物和酶一定分开保温后混合检测结果试剂:1.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底物和酶:和检测结果:(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配置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2.对比实验:①有氧呼吸装置:02--aq--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或)②无氧呼吸装置: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或同上)3.实验结果:有氧呼吸产生CO2多,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无氧呼吸产物还有,可用检测,颜色变化为:(四)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自变量:光照强度:通过改变台灯与实验装置的2.用注射器抽出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清水中,叶片将(上浮或沉底)3.三只烧杯中分别倒入20ml富含的清水(或使用aq)4.因变量:观察单位时间内小圆形叶片(五)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探究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个体的基因型还是表现型?2.计算多年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实验专题
3、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 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4、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 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 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2.研磨、过滤 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 3.纸层析技术 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如绿叶中色素的分离。主要步骤包 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4.解离技术 解离的目的 用于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如观察有丝分裂时制片的 解离过程。 5.比色法: 适用于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等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 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a-1
0.54
0.43 0.27
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答案: a.样本量太小。应“取叶片若干,等分为三组”。 b.缺乏空白对照。增加1组,将叶片的叶柄下部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
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 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分析下列实验对照的类型:
条件对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空白对照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 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 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
巩固练习
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解离、漂 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 可镜检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实验专题5实验的结果与结论
2.实验结果的表达 实验结果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均需加以说明,或对比说明。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进行: (1)文字描述:注意提取题干中对解题有用的关键信息。 (2)表格 ①准确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反应条件等发生改变的量)和因变量(随着反应条件改变而改 变的量)。 ②要看清数据的变化规律(上升、下降);注意特殊数据(最多、最少、平均、总和等) 尤其想清道理。 (3)坐标曲线 ①注意横、纵坐标的变量及单位; ②曲线的变化趋势(如升、降)及原因; ③特殊点的意义:交点、折点、最高点、最低点等。
[答案] A
[解析]因变量为扦插枝条生根情况,可以 将扦插枝条生同样数量的根所用时间或相 同时间内的生根数量作为观测指标,A项 正确。实验预期的结果可能是在一定浓度 范围内,萘乙酸溶液的浓度越高,越有利 于扦插枝条生根,超过该浓度,萘乙酸溶 液的浓度越高,越不利于扦插枝条生根, B项错误。浸泡时间为无关变量,应该控 制相同,C项错误。本实验需要设置空白 对照实验:蒸馏水处理组,D项错误。
典型追踪
3.生长素和乙烯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请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IAA)和乙烯作为信号分子,都要通过与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 胞,从而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________作用。 (2)1964年,科学家进行离体实验发现,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14C甲硫氨酸,发现有 14C乙烯产生,由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在以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1979年,美籍 华人杨祥发发现,在无氧条件下,当供给植物14C甲硫氨酸时,检测不到乙烯产生, 只有14C标记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累积,据此结果推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实上述假设,科学家在 ________条件下,将14CACC供给植物组织时,发现组织中很快________________,证 明上述假设正确。 (3)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 行实验。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实验专题1 教材基础实验 新人教版
三、调查的方法 1.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 课题和实施方案 → 实 施 计 划 → 结果分析 → 结论 →建议。 2.不同目标的调查方法 (1)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实验中,应在 全部人群 中调查发病率, 在有发病史的 患者家系 中调查某病的遗传方式。 (2)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样方法 和 标志重捕法 ,其中前 者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和植物,后者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
实验专题 实验与探究
第1讲 教材基础实验
一、显微观察类实验 1.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2.显微观察类实验的染色剂与材料选择
二、物质鉴定提取类实验 1实验中的试剂使用 (1)在测定细胞呼吸强度时常使用NaOH,目的是 吸收CO2 。 (2)在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常用 NaHCO3 ,目的是提供稳定的CO2 环境。
答案:C
解析:斐林试剂实际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 与还原性基团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A错误;重铬酸钾 溶液为橙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B 正确;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CuSO4与具有 肽键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C错误;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 可 改 变 细 胞 膜 的 通 透 性 , 加 速 甲 基 绿 吡 罗 红 染 液 进 入 细 胞 对 DNA 、 RNA染色,D错误。
答案:B
教材实验的“同材异用”和“一材多用”
1.“同材异用” 有些实验中,所用的某材料相同,但作用却是不一样的,对于这 一类材料可进行归纳,比较记忆。 (1)酒精:可用于消毒、洗去浮色、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 离液等。 ①50% 的 酒 精 溶 液 : 在 脂 肪 鉴 定 中 , 用 苏 丹 Ⅲ 染 液 染 色 , 再 用 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②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 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 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 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2)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B )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3)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
体体现在( D )
A.没有对照实验
组合定律?
方法步骤:
(1) 取两纯种亲本玉米进行杂交,获得F1
;
(2) 取F1植株与无色皱缩玉米进行杂交,获得F2
;
(3)收获F2植株的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_若__表__现__型__有__四__种__,__且__比__例__为__1_:__1_:__1_:__1_,__则__符__合__自__由__组__合__定__律__。__
侵染 侵染
搅拌
大
离心
上清液放射性_____ 高
肠 搅拌
杆 菌
离心 上清液放射性_____ 低
子代噬菌体检测到32P
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1、(09广东高考)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 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C
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片色素
1、采用哪种对照? 2、自变量和因变 量分别是什么?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
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
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请据此实验
回答相关问题:
(1)在该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C )
___(_2_)_让__F_1_杂__合__粳__稻__与__糯__稻__测__交__产__生__F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_)__用碘液处理F2植株的种子淀粉,观察并记录现象
。
3、实验预期现象: 测交后代出现两种不同表现型且比例为1∶1。
若用纯种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实
分泌蛋白合成
2、下列四项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 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质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
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
二、新陈代谢——酶的发现 酶的发现:
必修一P78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证明胃液具有消化作 用的实验。
实验过程及结果:
1773年,斯帕兰札尼将食物 装在有小孔的金属管或小球中, 并让动物吞下装有肉块的小球, 这样食物就不会受物理性消化 的影响,而胃中的液体却可以 进入小球中。过一段时间,他 把小球取出来,发现小球内的 肉块消失了。
A.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蜡烛燃烧所需物质来自绿色植物 C.绿色植物在烛光下制造有机物 D.绿色植物在烛光下释放氧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
实验的关键 暗处理: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叶片部分曝光部分遮光
棕色
蓝色 碘液处理脱色后的叶片
清水漂洗
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的实验
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局限性: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实验成功的关键:可能与光照有关
例: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与 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
熄灭。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生物科学发展史
——经典实验专题复习
一、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必修一P48
(1)分泌蛋白——常见: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 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血浆蛋白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 泌时用同位素标记亮氨酸的实验
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 亮氨酸)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蔡斯和赫尔希)
一、实验原理 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
的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 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 各自的作用。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蔡斯和赫尔希)
子代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2P
①35S标记的噬菌体 ②32P标记的噬菌体
无光部位形成对照实验
不同光谱的可见光
实验拓展
实验现象: 好氧细菌集中在红光和蓝紫光照射部位 实验结论:证明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红光、蓝紫光,
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1、下图显示的是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永久光
合作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菌均匀分布在叶绿体的各个 部位 C.好氧菌集中的区域是氧气释放较多的部位 D.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4)该实验中若曝光时间过长,遮光处经碘液处理后也 呈现蓝色,其原因是 曝光处的淀粉可运输到遮光。处 (5)该实验中叶片内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会对碘液处 理后表现出的蓝色造成干扰,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为 增强实验效果,对叶片应做怎样的处理?
2、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示踪
法的是
D
①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
② 梅耶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③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02 来自水
④ 卡尔文探明了 C0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
径
A.① ③ B. ②④ C.①② D.③④
必修二
遗传规律的发现: ①孟德尔的碗豆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结论: S型死菌中,必定存在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
②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含
R
①S型活菌的多糖、蛋白质等 注入
型 活
②S型活菌的DNA
注入 菌
③S型活菌的DNA+DNA酶
注入 的 培
养
基
R型菌 R型菌+S型菌 R型菌
实验结论:
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DNA是 遗传物质。
同位素出现的顺序:
核糖体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
细胞膜
分泌小泡
1、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
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
能出现的结果是
D
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
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
C.高尔基体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
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
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F2代
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
无色皱缩23%。请回答:
1、上述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为什么?
符合 因为玉米粒色和粒形F2的分离比均为3 :1
2、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
验证实验(测交)
杂种F1 高茎
隐性纯合子 矮茎
亲本 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
矮茎
3: 1
高茎
矮茎
1 :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验证实验(测交)
杂种F1 YyRr
隐性纯合子 ×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yyrr 测交后代 YyRr yyRr Yyrr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1 : 1 :1 :1
_否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①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一、实验原理: S型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①R型活菌 ②S型活菌
注射 注射
③加热杀死的S型菌 注射
④R型活菌+S型死菌 注射
不死亡
小
死亡
鼠
不死亡
死亡 (可分离出 S型 活菌)
1 : 1 : 1 :1
有关遗传实验设计的归纳:
设计实验验证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一般先让两纯种个体杂 交产生F1,再让F1测交。 设计实验鉴定一个生物个体是纯种还是杂种,可采用自交或 测交方法。
注意:对于植物,自交比测交更简便。
设计遗传实验,同样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已知纯种的粳稻和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粳稻中含有直链淀
(2013·深圳模拟)下列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能使小白鼠致死 B.可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来研究R型肺炎
双球菌中DNA的复制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
培养后感染小白鼠能使其致死 D.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多糖类不是
实验结论: 胃液具有消化作用。
例:1773年,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时 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巧妙之处在
于A
A、排除了鸟的胃中物理性消化的干扰 B、证明了何种消化酶对食物起了消化作用 C、证明了胃对于食物只有化学性消化 D、证明了细胞代谢离不开消化酶
三、光合作用的发现
必修一110—102
实验结论:
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叶绿体受光时释放O2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的巧妙之处
• 材料:水绵----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 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