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中外科学家及科学史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中外科学家及科学史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中外科学家及科学史知识总结必修第一册1、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了归纳法这种科学方法,是细胞学说主要建立者2.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死细胞),并把“小室”命名为cell——细胞,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3.魏尔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5.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地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错误),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统一结构(错误)。

6.辛格与尼克尔森提出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运用了科学方法——“提出假说”7.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一种科学方法),起始速度比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试管底,小颗粒悬浮在上清液中。

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上清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

8.科学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有的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如N和O。

9、科学方法——建构模型,高中生物学用到的模型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

10、斯帕兰札尼(必修一p76)意大利人,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注:胃液中有盐酸,盐酸在高中生物学中作用,①杀菌作用(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②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③使食物中的蛋白蛋变性,易于分解。

)后来德国科学家发现胃腺能分泌胃蛋白酶。

11.巴斯德法国人,他研究发酵及酒类变质问题,证实了其中微生物的作用,提出加热灭菌的防腐方法——巴氏消毒法。

12.毕希纳: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3.萨姆纳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中外科学家及科学史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中外科学家及科学史知识.总结

中学生物教材中的中外科学家及科学史学问总结必修第一册1、1-1邹承鲁(1923~2006):江苏无锡人,生物化学家。

1958年,他参与发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

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线路,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做出了重要贡献。

2、1-2 威尔逊(E.B.Wilson,1856~1939):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

1905年他和斯特蒂文特确定了染色体同性别的关系,并提出XX为雌性,XY为雄性。

3、1-10施莱登(M.J.Schleilden,1804~1881):德国人,植物学家。

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

1938年,他通过探讨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4、1-10施旺(T.Schwann,1810~1882):德国人,动物学家。

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

1939年,他发表了探讨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样性的显微探讨》。

5、1-10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人,人体解剖学创始人。

1543年,他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探讨,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6、1-11比夏(M.F.X.Bichat):法国人,解剖学家。

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7、1-11虎克(R.Hooke,1635~1703):英国人,物理学家,细胞的发觉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视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觉由很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视察到的图像画了下来,并把“小室”成为cell——细胞。

8、1-11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人,博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视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描述,发觉了原生动物和细菌,并描述了细菌的3种类型。

9、1-11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意大利人,解剖学家。

用显微镜广泛视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图文版课件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图文版课件
• 1926年,萨姆纳: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 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 14、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 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 1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 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8、1975年理查德·亨德森通过冷冻电子显微 镜技术研究膜蛋白,发现蛋白质不是均匀分布, 获2017年诺比尔化学奖
• 9、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 多数人所接受。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 10、斯帕兰札尼: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 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 2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 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 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 是DNA。
• 29、1955年,美国科学家佛伦克尔-康拉特和 威廉姆斯分离提纯了烟草花叶病毒(TMV)中 的RNA,当人们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是RNA之后,得出了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 39、巴甫洛夫: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 40、1880年,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想,胚芽 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 会产生某种影响。
• 41、詹森:1910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 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 部。
• 42、拜尔:1914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 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 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33、1970年H.Temin和D.Baltimore分别从 RNA病毒中发现了一种酶,能催化以单链RNA 为模板合成DNA的反应。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一、细胞学说的建立1、比利时的维萨里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2、英国人虎克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3、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4、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Cell Theory)”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它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新细胞是通过分裂获得。

二、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895年欧文顿: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分离出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得出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实验: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水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4、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推测蛋白质是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

5、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6、1970年Larry Frye等实验,用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蒋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颜色荧光均匀分布。

这一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材科学史汇总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材科学史汇总

(6)遗传规律的发现史
①孟德尔——用豌豆作遗传材料,利用
法提出遗传的
两大基本遗传规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关注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②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
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③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
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
①高斯——证明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间存在着竞争关系。通 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②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通过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 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 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 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证实。
④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
研究中发现等位基因分离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明显的的平
行关系,由此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类比推理
法)(★)
⑤摩尔根——用
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雄果
蝇作遗传材料)。
⑥道尔顿——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
(7)遗传本质的发现史 ①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 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②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 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转化因子为DNA)。 ③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35S)分别标记 噬菌体,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所 以说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⑤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为沃森和克里克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 射物图谱。 ⑥查哥夫——腺嘌呤(A)的量=胸腺嘧啶(T)的量,胞嘧啶(C)的 量=鸟嘌呤(G)的量。 ⑦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久之后,提 出了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⑧1958年,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 法和密度梯度离心,实验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科学史实验总结(整理所有)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科学史实验总结(整理所有)

科学史实验总结科学史实验内容:一、细胞核的功能(必修 1P52);二、细胞膜结构的研究历程(必修 1P66);三、酶本质的探索(必修 1P81);四、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必修 1P101);五、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必修 2P43);六、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必修 2P53);七、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必修 3P47);一、细胞核的功能(必修 1P52);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必修 1P65-74)1、欧文顿:1895 年他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膜由脂质组成的。

2、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 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単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罗伯特森:1959 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

他把生物膜描述成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 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细胞融合实验(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7、1988 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科学史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科学史整理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必修一第10页)1、维萨里:比利时人,从人体解剖入手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比夏:法国人,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3、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成为cell——细胞。

4、列文虎克:荷兰著名磨镜技师,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等活细胞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5、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838 年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施旺发现研究报道《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6、耐格里:德国人,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生长点上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7、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58 年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蛋白质的探索历程1、英国科学家桑格经过10 年努力,终于在1953 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1965 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三、细胞结构的探索历程1、美国细胞生物家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

——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2、比利时的德迪夫发现了溶酶体3、罗马尼亚的帕拉德,改进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1960 年,帕拉德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细胞“超微活动图”。

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四、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必修一第65页)1、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高中生物学必修2P43【科学史】“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必修2P43【科学史】“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教学设计

必修2P43【科学史】“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明确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及过程。

2.理解自变量中的“减法原理”。

3.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认同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过程。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过程。

三、教学策略及过程(一)基本策略1.创设情景,问题驱动;2.微课辅助,任务驱动。

(二)施教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引出恩格尔曼水绵实验。

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首先,介绍两种肺炎双球菌R型、S型,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种肺炎双球菌。

其次,多媒体展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并且思考下列问题:①第4组实验中,活的S型细菌如何出现?②什么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S型细菌?再次,教师引导,积极讨论交流: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仅仅证明了大分子的某种转化因子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3.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多媒体展示艾弗里所做的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引导学生得出艾弗里的实验结果: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结论:“转化因子”——DNA,DNA是遗传物质。

四、“讨论问题”的参考答案1.(题略)提示: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

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繁殖快,细菌20~30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2.(题略)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特异性的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图文版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图文版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 10、斯帕兰札尼: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 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 11、19世纪中期,巴斯德提出“酒精发酵 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同时代的李 比希则认为“酒精发酵仅仅是一种化学反 应,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最多只需要酵 母菌中某种物质的参与而已。”
• 12、1897年,德国的毕希纳证明,利用无细 胞的酵母汁就可以进行酒精发酵,所以促使 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酶,而不 是酵母菌细胞本身。
• 36、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法则: 这个法则是用Hardy,G.H(英国数学家) 和 Weinberg,W.(德国医生)两位学者的姓 来命名的,他们于同一年(1908年)各自 发现了这一法则。他们提出在一个不发生 突变、迁移和选择的无限大的相互交配的 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逐代保 持不变。
必修一
• 1、胡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 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死细胞),发现由许多 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 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 3、德国人施莱登1838 年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 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 39、巴甫洛夫: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
• 1926年,萨姆纳: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 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 14、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 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 1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 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1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 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价值取向分析

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价值取向分析

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价值取向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讲解,不仅仅是为了介绍一些历史事件和名人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和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取向反映了教材的立意和教学目标,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科学方法的可贵性生物科学史的讲解,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科学方法的可贵性。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拓展了学生对于实验的认识和重视,而科学方法则提醒大家,要严谨和认真对待科学研究。

二、生命的尊严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命的尊严是生物科学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科学史中讲述了一些伟大的生物学家,他们通过普及种族主义和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造成了许多可怕的后果。

这可以提醒我们,在探究生命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生命的尊严和保持生态平衡,保护与维护环境是保护和维护生命的基本保障。

三、科学知识的共享和传承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不仅呈现了英雄人物的辉煌历程,还通过他们例证了科学知识的共享和传承的价值,以及科学自由的愿景。

教材的价值取向是指明学生应该具备展望未来的眼光,开放的思想,自由的行动,敢于探索新领域。

四、生物科学的普及与应用教材中介绍了大量的生物知识,而这些知识不仅可以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同时也涉及到生物科技的应用。

教材价值取向主张,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可以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更好的创造人类的福利。

总之,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传递了科学知识和历史故事,还包括了科学方法、生命的尊严和保护、知识的共享和沿袭、科学普及与应用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具有多元化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必修一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施莱登和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4、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析出来,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8、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9、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10、斯帕兰札尼:意大利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2、李比希:德国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3、毕希纳:德国化学家。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发展史
1935年
人们发现第一种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三、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科学家
研究成果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
认识到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1951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1952年,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
研究得出:含氮碱基A=T、G=C
1953年,科学家沃森(美国)和克里克
20世纪,俄国人生理学家巴浦洛夫
曾认为盐酸导致胰液分泌属于神经反射,后来认同以上两位科学家的结论
三、生长素等的发现过程(生长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
科学家
研究成果
1880年,英国的达尔文
通过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即“单位膜模型”
1970年,弗雷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迪登
用荧光标记法进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3、关于酶本质的探究
科学家
研究成果
必修2《遗传与进化》
1、遗传方面的科学家
科学家
研究成果
1868年,英国的达尔文
提出融合遗传(早期的遗传理论)
1866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
(孟德尔——遗传学之父)
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

高中生物必修一科学史

高中生物必修一科学史

必修一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维萨里:比利时人,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比夏:法国人,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3、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4、列文虎克:荷兰著名磨镜技师,(1)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5、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德国植物学家,(1)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2)揭示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6、魏尔肖:德国人(1)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欧文顿:(1)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2)提出假说:膜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科学家(1)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1)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2)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3)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罗伯特森:(1)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2)大胆提出生物膜的模型,①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②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质疑:①细胞膜复杂功能难以实现②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运动不好解释5、1970年,科学家(1)通过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以及其他相关实验(2)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高中新人教版生物学教学科学史归类

高中新人教版生物学教学科学史归类

高中新人教版生物学教学科学史整理必修一《分子与细胞》(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①维萨里:通过尸体解剖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②比夏:经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③罗伯特·胡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④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细胞。

⑤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

⑥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⑦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⑧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流动镶嵌模型的建立过程①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②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双层的。

③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因此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有蛋白质。

④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将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⑤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⑥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⑦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证实了水通道蛋白的存在。

⑧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

(3)酶的发现过程①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②巴斯德——酿酒中的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的存在所致(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

③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④毕希纳——将酵母菌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⑤萨姆纳——提取出脲酶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⑥切赫和奥尔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科学史

人教版高中生物科学史

人教版高中生物科学史必修一(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必修一P10-111.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在此期间,人们已经发明了显微镜,可以进行显微观察,可惜比夏不相信显微镜。

3.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他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4.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意大利的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但是,他们并没有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也没有进一步考虑生物体结构的一致性。

5.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6.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细胞世界探微必修一P511.克劳德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

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

2.1949年,德迪夫推测某种酸性水解酶被包在完整的膜内,当膜破裂后,酶得以释放出来。

酶的潜伏状态与包裹它的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关。

1956年,科学家正式将这种新发现的细胞器命名为溶酶体。

3.帕拉德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并设计了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实验。

(三)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历程必修一P65-671.1895年,欧文顿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

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P11必修1 1665年,英国虎克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他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P10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

P11 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他的名言:所以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P65 19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P65 20世纪,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材料:红细胞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P66 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结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P67 1970年,科学家方法;荧光标记法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P62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P81 美国萨姆纳从富含脲酶的刀豆提取脲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P8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和奥特曼发现结论: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P101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P101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结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P101 1845年,德国梅耶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P102 1864年,德国萨克斯实验:叶片一半照光,一半遮光。

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

P102 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一组标记H218O,另一组标C18O2,证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来自于水。

P102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4CO2)证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的途径:14CO214C314C6(卡尔文循环)P100 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和好氧细菌暗反应过程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P10 1865年,孟德尔实验:豌豆杂交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学必修1P100【科学史】“叶绿体的功能”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必修1P100【科学史】“叶绿体的功能”教学设计

必修1P100【科学史】“叶绿体的功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绵细胞特点,理解恩格尔曼选水绵作为探究光合作用实验材料的原因;2.体会科学家设计实验时巧妙严谨的思路,提升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恩格尔曼实验简介。

2.水绵的生长特性。

2.实验操作过程。

3.实验结果分析。

三、教学策略及过程(一)基本策略1.创设情景,问题驱动;2.微课辅助,任务驱动。

(二)施教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引出恩格尔曼水绵实验。

2.讲授与演示:介绍恩格尔曼水绵实验的背景、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4.实验结果回报与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5.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强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三)教学评价1.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价其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2.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评价其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学生对恩格尔曼水绵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评价其学习效果。

四、“讨论问题”的参考答案1.(题略)恩格尔曼第一个实验的结论是: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题略)提示: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有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了实验结果。

3.这是因为水绵叶绿体上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此波长光的照射下,叶绿体会释放氧气,适于好氧细菌在此区域分布。

4.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且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价值取向分析

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价值取向分析

对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的价值取向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物科学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它不仅仅是发展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更是一种深刻的价值观。

本文将从不同的价值观分析,探讨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教育中的价值。

首先,生物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基本素养。

科学研究要遵循的科学方法论一再强调思维严密、实验规范、数据分析等基本素养,而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科学史,能够看到许多著名科学家在科学探究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方法论并学会运用到生物学探究中。

其次,生物科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创新的价值。

任何一个新的科学发现背后都有前人的积淀和研究成果,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构建科学知识的连续性和机制,也能更好地理解科技创新的本质。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究新发现和技术应用间的关系,进而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间的密切联系。

第三,生物科学史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并树立对科学的敬畏之心。

通过学习不同的科学家对生物学探究的思考和功绩,学生会意识到现代科学的伟大和复杂性,从而更加了解现代科学的重要性,并树立科学探究的艰苦性和创新性。

最后,生物科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文化意识。

生物科学史涉及众多与生物学相关的历史现象,如战争、瘟疫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生物科学史了解这些历史,进而理解人类文化进步的趋势和特点,学生的文化意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培养。

总之,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生物科学史能够为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创新、树立敬畏科学的心态以及培养历史观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提供很好的帮助。

同时,生物科学史也是一种扩展生物学知识、挖掘学科内涵的重要途径。

了解科学是如何发展和演化的,可以为学生积累不同的知识,让他们在探究生物的世界更加开放、更加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1、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施莱登和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4、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析出来,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8、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9、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10、斯帕兰札尼:意大利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2、李比希:德国化学家。

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3、毕希纳:德国化学家。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4、萨姆纳:美国化学家。

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5、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16、普里斯特利:英国科学家,1771年,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但是,他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也不知道更新的是什么气体。

17、英格豪斯:荷兰科学家,1779年,做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18、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9、梅耶:德国科学家,1845年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20、萨克斯:德国科学家,1864年,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21、恩格尔曼:美国科学家,1880年,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释放氧气,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2、鲁宾和卡门:美国科学家,20世纪30年代,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3、卡尔文:美国人,在20世纪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必修二一、遗传方面的科学家1、孟德尔: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孟德尔并没有发现基因、染色体...)。

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

(P2-12)2、约翰逊:丹麦人,植物学家。

1909年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概念。

(P12)3、魏斯曼:德国人,动物学家。

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减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即预言了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P16)4、萨顿:美国人,细胞学家。

1903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方法:类比推理)P285、摩尔根:美国人,遗传学家,胚胎学家。

他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人们称之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

他还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即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方法:假说演绎法),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P28)6、道尔顿:18世纪英国着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P33)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7、格里菲思: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体内转化实验) (P43)8、艾弗里: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也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体外转化实验)P449、赫尔希和蔡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同位素标记实验 32P 35S) P45三、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0、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提出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同位素标记法密度梯度离心)11、尼伦伯格和马太成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四、进化:12、拉马克:法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先驱。

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13、达尔文:英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

1859年,他出版了科学巨着《物种起源》,书中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

他创立的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它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 3、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的动力与基本)4、适者生存。

必修三一、内环境与稳态34、贝尔纳:法国人,生理学家。

1857年,他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是生命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并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35、坎农:美国人,生理学家。

1926年,他提出了“稳态”的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6、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三者具有共同的“语言”-信号分子)。

二、动物激素的调节37、沃泰默:法国人,生理学家。

他通过实验发现,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但是他却囿于定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去干净的缘故。

38、斯他林:英国人,生理学家。

1902年,他和贝利斯从小肠黏膜提出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

39、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和他的学生们在消化腺的神经调节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曾认为胰液分泌属于神经发射,后重复了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结果与斯他林一样。

他感慨“很明显,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

40、肯德尔,美国学者,从3t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的甲状腺激素。

三、生长素的发现过程41、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并以此设计实验,提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为胚芽鞘向光生长。

42、詹森:丹麦人,植物生理学家。

1910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43、拜尔:匈牙利人,植物生理学家。

1914年,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4、温特:美籍荷兰人,植物生理学家。

1928年,他用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他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45、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

46、1926年,科学家发现水稻感染赤霉菌后,会出现植物疯长的现象,成为恶苗病。

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简称GA)。

此后又陆续发现了细胞分裂素等其他植物激素。

47、近20年来,科学家还发现了植物体内的一些天然物质也在调节生长发育过程,如油菜素(甾体类化合物)。

四、种群与生态系统48、马世骏:我国生态学家。

1952年开始从事解决蝗灾问题,解决了我国千百年来不能根治的蝗灾问题,后来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生态工程”以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新的观点。

49、高斯:生态学家。

他通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50、林德曼:美国人,生态学家。

他通过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选修三一、基因工程(P2-3)1、1944年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2、1953年,沃森、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实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

随后确立中心法则。

?4、1966年,霍拉纳实验证实经过尼伦贝格等科学家提出的遗传密码的存在。

?5、1967年,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细菌拟核外的质粒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能在细菌细胞间转移。

6、1970年,阿尔伯、内森斯、史密斯等在细菌中发现第一个限制酶。

之后相继发现了多种限制酶和连接酶,以及逆转录酶。

7、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分子获得成功。

?8、1973年,科恩和博耶合作,将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的DNA片段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再把重组的DNA转入大肠杆菌,成功转录出mRNA?9、1988年,穆里斯等人发明了PCR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